三说上海了,要写干脆写写完整.说说上海的失败吧.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bluesea 于 2005-7-12, 21:47:57:

没有颜色的城市,上海的失败。

就象我前面的文章一样,我再次声明一下,请读者您自己先保持平和的心态来读文章。一些显
而易见的逻辑思辩方法我不想再罗唆了,实在是浪费时间和精力。

原先,文章的题目应该是失败的上海,作为上海人,在我眼里这个城市除了较发达的经济,其
他的我实在看不出有什么过人之处,有更多的高楼吗?那些高楼灰色的,一个巨大的长方型,没有
棱阔的变化,没有和其他建筑不同的颜色,所有建筑一个颜色--灰色。这个城市看上去就是一片灰
色。

上海人有很多错觉,错觉的原因,依然是他们的封闭的环境,或者说封闭的思想。当然现在的
上海人到国外见过点世面的也不少了,可是毕竟也不是特别多。而且,有的不过是去旅游,有的则
在国外呆了不过一两年,他们的观念未必会有什么改变。

上海人最大的错觉就是以为自己是国际化大都市。当然上海人觉得起码他们的硬件是国际化大
都市的标准的了,遍地的高楼大厦,数座跨江大桥,二条现代化的地铁,一条轻规,如果不是出了
意外而停建,本来还应该多一条的。或许从硬件上来看还确实象个大都市,然而这仅仅是个大的城
市而已。在我眼里,我家乡的这些建筑不过体现了两个字---人多。人口众多的城市,要建一些巨大
的建筑,和现代化的交通设施,也很正常,太正常不过了。除此之外呢?

几年以前,我外地的亲戚们来上海,他们在玩了一圈以后就抱怨,这个城市没有什么新鲜的地
方。能买的东西他们那里也都买得到,可以看见的大楼他们那里多少也有,甚至比上海还豪华。我
当时很鄙视这样的说法,因为他们没有注意到上海经济发达的深层理念,他们区分不出两个城市的
根本的差距。可是在我出国以后,很多上海人会对我说,这个伦顿,那个纽约也不过如此,我们的
浦东机场漂亮多了,我们还有磁悬浮,等等。这样我也很遗憾,因为这些上海人没有看到自己和一
座真正国际化大都市的本质区别。

与国际上那些大都市来比较,上海做为一个大都市,在各种水平的比较中都是垫底的,即便是
单从其骄傲的经济指标来看,这也不过是一个三流发达程度的城市。一个自称是国际化大都市的地
方,其外来常驻人口不过区区数万,相对2000万人口,外来常驻人口的比例连1%都不到,这方到任
何一个其他的国际化都市里都是不可想象的。当然,所谓的多元化的文化就更加无从说起了。当然
上海人可以买到众多国际品牌的衣服,可是我的美国英文老师就抱怨过,在上海都吃不到各种国家
的食品。除了几家大酒店里提供一些所谓的西餐,马路上只能看到麦当劳之类的西式快餐店,除此
之外就什么都没有了。我不是说,上海一定要西化,我是说一个国际化的大都市,她的文化必然是
多元的,但是在上海这根本看不到。

说实话,我可以说我从来没有见到一个大都市的文化,象上海那样贫瘠。很多上海人喜欢说“
农各素质....”。他们总以为自己的文化,虽然不能和巴黎之类的城市比,但总也还可以吧。事实
呢?你们见到过,任何一个城市的人做公车会抢座位的吗?当车门一开,上海人简直个个会展示其
独特的“上海功夫”,一下冲向车门,争抢座位。女士会不顾自己的矜持,男人也丝毫不在意挤在
他们身边是身体娇弱的女士。挤车门抢座位成了这个“国际化大都市”独特的而滑稽的“风景线”
。这道“风景线”象个搞坏的恶魔,无情的嘲笑着我那些自以为是的老乡们。

仅仅是挤车吗?我说过了,上海根本就是一个文化贫瘠的城市,上海人缺乏礼貌的事情到处可
见。一个外来者,可能会很不适应在上海开车,这里的司机以蛮横的态度互相争抢着车道,在他们
眼里行人不过是愚蠢的蚂蚁。你在经过一个小区的出口处的时候需保持高度警惕,因为小区里很可
能会呼啸着冲出一部轿车来,即便没撞到你,被你躲过,司机也会破口大骂“不长眼睛啊!”。这
在国外是少见的,每次我在国外的城市走岔道都很小心,而那些车都会很耐心的等我先过。作为一
个在上海生活了90%时间的上海人,每次在经过岔道的时候,看见身旁有车开来都会警惕的停下等车
先过,而每次司机都会示意请你先过,你不走他就等在哪里。这让我这个上海人多少有些感动。人
比车先,还是车比人先,体现了两个城市对“人”的根本不同的看法。

同样的事情体现在上海人的各种生活细节中。我回国的时候,走在上海宽大的人行街上,迎面
一个低头快步的中年妇女向我冲来,两人差点撞在一起,因为这个意外,我向她说了一声:对不起
。而这位阿姨却还以一个恶狠狠的眼光,什么都没说,一下又从我身边冲过。在徐家汇美罗城下面
有家叫新时代的地方,汇集了各种地方的小吃。当然顾客也很多。在我去买饮料的时候,柜台是被
一群人包围的,而不是在国外常见的那样是排着队的,突然从人群中,一个金发碧眼的女士低着头
捧着自己的饮料从人群挤出来,正打算最后再通过我这关,我很礼貌的让了她一下,然后说了一句
:Sorry。(她脖子上挂的工作牌显示她是在附近微软公司上班的)。女士报以的一个惊讶和感激双
重的眼神。她仔细的从上往下看了我一下,好像在猜测我是打哪来的怪物。

这么说,我的老乡们会很不以为然,他们以为我只是把眼光放到一个极端的一点上,却没有看见
上海人的优点和进步。比如,很多上海人开始穿上西装大模大样的去听歌剧了。如果你说他们听不懂
很多人会说出一大套东西来,比如,莫乍特和肖帮的区别,他们可以说上半个小时还多。厉害吧,最
厉害的是,他们会互相传阅经验,比如,传些乐曲和书,训练自己如何识别经典乐曲的作者,然后把
书上关于作者的身世,风格全部照背下来。就是这样的,这就是他们以为的素质。但我却很不认同,
艺术本身是在于欣赏,享受和创造。也就是说,你到了某种程度,自然的被某种音乐所打动。艺术本
身是没有高低的,你喜欢蓝调也好,还是喜欢摇滚也好,这不会比你喜欢歌剧而差哪怕一点点。我这
么说另一些上海年轻人会很高兴,因为他们只喜欢听港台的流行音乐。哎。。。对那些只会抄袭别人
idea,简单而单调的东西,我实在不愿意过多的评说了,那是音乐吗?那只是生产线上的产品,well
做得好点的产品,为了让人喜欢,会打上不同颜色的包装。这却会被那些人叫做风格,那还有什么好
说的呢。

不懂艺术的欣赏和创造就不懂艺术本身,反对的上海人还会举出衡山路所谓的艺术街来(现在好
象被拆了换公园了),那条马路我熟悉不过了,马路一边挂着一些名画的仿作,供行人观看。在我眼
里一条真正的艺术街应该是怎样的呢?应该象我在国外看到的,汇集着各种艺人自创的作品,他们把
自己的作品挂满一条街,供人观看,当然你也可以去买。创造力是艺术的生命,那些呆板的仿作有什
么价值呢?我要是喜欢,我可以去网络上找来图片,用彩色打印机打印出来看,不是一样吗?这些画
可以好几年不变的挂在哪里,看着那些行人,不是在宣扬自己的价值,而是在嘲疯那些拿他们宣扬的
人。一个即不懂欣赏,又不懂创造力的人群,谈艺术实在太过于奢侈了。

看看我们的城市就知道了,区分建筑物的方法最可靠的就是看他的地址,因为他们外型基本大同
小异,甚至没有区别。这个没有创造力的城市,最好的体现就是他们的经贸大厦--高耸入云,却丑陋
无比。连上海人自己都觉得它很难看。我曾经很是对东方明珠电视塔有些怀疑,一点都看不出这个塔
有什么美丽之处,为了仔细观察,我甚至还专门去外滩边的望远镜小摊,租了一个高倍望远镜仔细的
打量,虽然这种做法在很多上海人眼里土得要命。我没有发现这个塔的美丽之处,倒是发现另她另一
个优点:实惠。中间那个巨大突出的球体,不但可以提供工作室,还可以供大量的游客参观,里面甚
至按放了供给游人的大餐厅。这么说吧,巴黎爱菲尔铁塔中段穿上一个供登高游人吃喝的“多功能餐
厅”,就是上海的东方明珠了。

当然,上海的浦东机场还是很不错的,这点符合上海人“扎台型”的心理。但在我眼里也就这么
点了。我甚至不愿意说新世纪花园,那个地方与其叫做绿地和公园,不如叫做富人游乐园,就一词--
奢侈。用尽手段花了大笔大笔的钱,将植物弄成各种样子,以显示其绿色豪华。这不过是对一点都不
绿色的上海一种掩饰和欺骗。上海这样的掩饰和欺骗太多了,乃至整个城市都被自己而骗到,还以为
自己真的开始文化富裕了。或者就象一个穷得不能再穷的人,凑口袋里讨出一张10块钱的钞票,来反
驳别人说他“没有钱”。

去过上海的朋友,包括我这个上海人自己都会惊诧于“必胜客”门口长长的队伍,你看平时缺乏
耐心的上海人,在这个时候,就有很耐心了。“必胜客”在上海的生意简直是出奇的好,欧洲一些国
家里也有“必胜客”,不过很少看见有上海“必胜客”这么大的餐厅的,而且这样的分店在上海一开
就好几个。一到晚饭时间就坐得满满的,门口还排着队。最有意思的是,进去吃匹萨饼的客人,全部
手持刀叉小心翼翼的切着匹萨饼,然后用叉子优雅的把小块的披萨饼送到嘴里。仿佛餐盘里的不是国
外最常见的快餐,而是一块高档的牛排。这是这样的,当你不了解一种文化,却极力想去模仿的时候
经常是得到的效果是画虎不成反像犬。

上海人另一个引以为傲的就是上海具有一个巨大的中产阶级,他们一开始被称为是“白领”。后
爱发现坐办公室,享受良好工作环境的人太多了,为了多少突显一下自己,又改称“小资”。这是在
上海最得意的人群,而在我看来不过是最讨厌的一群人。上海早先有个提供咖啡个各种西式饮料点心
的餐馆,叫“真锅”红过一阵。不过最近流行的就是“星巴客”,据说那里是上海小资聚集地。其实
不过是一家真正意义上的Internet Coffee。奇怪的是,不管有事没事,不管是吃东西,还是上网,小
资们是一定会抱着通常重过5斤的笔记本电脑,跑去那里喝咖啡的。我自己是计算机专业的,去那里的
时候吓了一跳,一眼望去几乎以为周围都是自己的同行,厅里坐满了人,人人都端着电脑喝咖啡。我
也奇怪这么聚精会神的看着电脑,这咖啡能喝出个什么味道来。中饭时刻人人都这样端着笔记本电脑
吃东西,别说这么不利于健康,我这个上海人都开始怀疑上海的工作有这么忙吗?仔细一看,有的人
不过是在网上聊天,甚至是无聊的在笔记本上玩着接龙。

网上曾流传着一篇充满拍马意味的文章什么“我花了十年才学会跟上海人一起喝咖啡”。上海人
真的会喝咖啡吗?看他们边玩电脑边喝咖啡就知道,在他们嘴里咖啡不过跟白开水或者可乐差不多的
东西,哪怕那杯咖啡再昂贵也不过就落得如此的下场。连我这个酷爱电脑的人都忍不住要劝一句:中
饭时间本来就是放松的时间,我且不想论到底是一碗香喷喷热呼呼的牛肉面更适合午饭,还是一个“
三得伪去”更适合。起码,该是你休息的时间,请放松自己。为什么要这么辛苦抱着个好几斤重的东
西去喝咖啡呢?工作已经够累了,休息时间还要去摆谱岂不是更累?

我前面说过上海人不喜欢在着装上显贵,不喜欢一手带6个戒指的爆发户,但是他们确实喜欢“扎
台型”。而小资们如此不辞辛劳的抱着个笔记本去喝咖啡,不过是把上海某些恶习再次发挥了一把。
就是这样的,其实很多上海人的恶习都体现在这帮自以为是的小资身上,他们的作用甚至是把这些恶
习毫不掩饰的发挥得淋漓尽致。比如我前面说的背音乐名人谱,也是他们中很流行的事情。当然,花
百来块前,去匹萨店耍刀叉的很大部分也是这些人。作为中产阶级,本来他们应该是社会的砥柱,可
是上海的小资却习惯于上海人传统的“精怪”。他们只关心自己的小世界,从来不关心社会,不去承
担社会的义务。你可以看到他们花几十万装修自己的家,却看不到他们会去参加任何社区活动,更不
要说是自发的了。你花几十万的辛苦钱装修家为了是舒适,那么你参加社区建设,不也一样可以造就
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吗?一个活在自己封闭的世界里,唯一对外的就是显摆自己的笔记本,这样的人
群有什么值得骄傲的呢?文化的贫瘠在他们身上又是一次集中的体现。

这里顺便说一下,原先在我眼里很美的杭州,最近听说很是有跟上海比拼的气势,一个重要的标
志是他们那里也开始效仿上海,涌现出这样一帮也会抱笔记本的小资来。恶习的流行和模仿就会解读
出文化深层的毛病出来,这里我不打算多说了。

上海这样的事情很多,这包括人民广场的鸽子,这些鸽子和很多国外城市的鸽子不一样,他们是
人工饲养和训练的,每天晚上收笼点数。白天放出去用于装饰,鸽子经过训练一般不会飞出人民广场
范围,就跟工蚁群的上海人一样,它们连起码的自由生活都不懂。

“卑鄙的上海人”,这是很多其他中国城市的人告诉我的,他们的意思是,上海之所以有今天是
中央拿着全国的钱去建设上海的,我说过了这不符合事实情况。但我确实也以为有很多上海人是卑鄙
的,起码他们过着卑鄙的生活。

上海没有分去多少国家财政,不过,为了保证这个城市的供应,很多地方自己明明能源紧缺,还
要不断的向上海输送燃煤。为了保证上海的菜蓝子,上海周围省份的农民不得不以低价输送他们的蔬
菜瓜果。可是没有一个上海人会去感谢他们,即便相对廉价的电用的煤甚至渗上了采煤工人的鲜血。
上海人总是以为这个巨大的城市,全部是他们自己的功劳。对于那些人他们嗤之以鼻,这些人来上海
只能得到最差的生活,要么就是去做民工,要么就只有住小仓库。我不是说现在的上海人真的很抵触
外来人口,我前面的文章说过了,他们很欢迎有学历的青年。当然仅仅是这些人在上海还能立足。
虽然上海人在使用煤的时候,在吃菜,在住房的时候,从来不关心创造这些东西的人是不是也有高学
历,他们倒是很自然的就享受了,可当上海人看见这些贫穷的外来人口时,他们的神情却是令人厌恶
到了极点的。现在上海人自己也有些感触了,因为一部分并不富裕的他们正在被驱赶出市区,起码他
们自己觉得是遭到了驱赶。

怎么说呢,上海人的文化造就了他们吸引外资纷纷涌入的良好的经济环境,也造就一帮文化贫瘠
的工蚁。而这个工蚁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相当自以为是,以为自己工作起来是工蚁,生活起来却象蝴
蝶。实际他们不过是嘴里叼着蝴蝶翅膀的工蚁。纵然很多新鲜事物涌入上海,但他们的文化跟中国很
多地方一样保守而顽固。很多事情看来西化了,进步了,其实不过是藏西帽里面的辫子的另一种演绎
而已。这个城市扼杀着创造力,于是就造就了一个几乎看不出任何创造力的城市建筑群来。艺术在这
些人手上不过纸币上那个精美的头像,主要的目的就和他们的“刀叉功夫”,“咖啡功夫”一样不过
是用来炫耀,或者掩饰,或者欺骗。

作为一个上海人,我很关心别人对我家乡的看法。我也会去不断思考自己家乡,这是一个怎样的
城市呢?伟大吗?我甚至会去想,在很多年以后,一切都成为历史的时候,别人会去怎么评价这个城
市呢?看看历史,有很多城市一度非常繁荣,但名字却逐渐为人所忘却。象希腊雅典这样的城市,却
不是很多。雅典即便在昌盛的时候,经济也不是相当的繁荣,土豆为主食,却很少吃上肉。但是她的
名字之所以可以永恒,甚至她的精神照亮了人类整个思想史,每一处角落,却在于她的巨大的思想创
造力和其精神力量。

或许远的事情并不能引起某些人们的兴趣,他们注重的是实际的生活方式。然而即便从生活考虑,
生活也绝对不仅仅是“赚钱”,或者 “赚钱+谈恋爱” 这么简单。她包括了自由,舒适,创造等等
诸多的方面。人和动物最大的区别,就在于他们不仅仅是为了生存,而是为了生活而存在。再近一步
来说,上海人的文化确实就目前来说吸引着大批的外资,他们有勤劳的技术工人,精明的白领,容易
接受外来文化的观念。但这样的优势并不是说就是无法超越的,在中国的东北,那里曾经是中国最大
的工业基地,同样聚集着大批的技术工人,群众普遍的教育程度也很好。他们的问题,在于他们对外
来文化的观念,糟糕的官僚体系。可是观念的转变并不是很困难的,尤其在生存紧迫的时候,如果他
们可以建立一个良好的社会信用体系,清理官僚层,他们同样会对那些外资工厂产生巨大的吸引力。
我说过了,十年以后上海的平均收入会翻倍,到时候他们的工资会达到那些非常需要廉价劳动力外资
的底线。不难想象,那些曾经迷恋上海的外企会转移他们视线,尤其是那些巨大的工厂。而东北的劳
动力工资可能只相当上海的一半甚至还要少。

那么到时候上海人将凭什么继续保持这个城市的经济优势呢?我是说,如果我们并不改变的话,
而是习惯于享受于所谓的小资生活。一个没有创造力,没有想象力的工蚁群一旦失去了雇主,他们将
如何生活呢?我们上海人甚至不懂得如何去维护自己的一个社区。白天的外滩,在阳光的照耀下,发
散出刺眼的光芒,就象一个巨人对着天空大声喉叫以宣扬着自己的时代。我却喜欢细雨中的上海,因
为当一切光芒都被掩去,那些高大的建筑就象一个个呆立在那里的,灰色的,光突突的巨大躯干,对
未来多少有些茫然。

关于我的家乡,我就说到这里了。希望以后有时间,可以写点更好的。



所有跟贴:
  • 说得好!不过许多问题其实并非上海独有 - 自如 (2432 bytes) 2005-7-13, 16:06:41
  • 你说得不错 - qiubo (283 bytes) 2005-7-13, 14:57:06
  • 老兄,你这帖子写了多久? - qiubo (0 bytes) 2005-7-13, 14:55:06
  • 这个说错了吧? - 拉煤仔 (82 bytes) 2005-7-13, 13:14:41
  • 顶顶顶。应该上月刊。 - 元江 (0 bytes) 2005-7-13, 13:12:37
  • “扎台型”是你们汉人亡秦文化的重要代表,秦地十八省到处都有。 - Latino2 (0 bytes) 2005-7-13, 12:49:58
  • 上海也有自己的创造啊 - 戏好看 (238 bytes) 2005-7-13, 11:32:46
  • 写得不错。不过也不能都“怪罪”上海人。 - mirror (151 bytes) 2005-7-13, 11:32:11
  • 针针见血,写得好 - 田牛 (104 bytes) 2005-7-13, 11:14:06
  • 很好,补充两个实例 - 吴礼 (1204 bytes) 2005-7-13, 09:31:02
  • 嗯,赞一下这篇文章 - 轻舟扬帆 (0 bytes) 2005-7-13, 06:39:22
  • 哪里找到工作就到哪里安家,哪来那么多的小资? - whiteshark (180 bytes) 2005-7-13, 03:29:59
  • 请问象纽约巴黎等国际化大都市是否主要由存在强烈地域观念的纽约人巴黎人等组成? - whiteshark (3 bytes) 2005-7-13, 03:21:01
  • 好文章 - alvarado (16 bytes) 2005-7-13, 01:41:11
  • 不错不错,建议上月刊 - bubble (0 bytes) 2005-7-13, 00:40:24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