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上海人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上海工人 于 2005-12-19, 00:21:52:

《新语丝月刊》2005年12期[1]刊登了署名院子的文章“侬是上海人”。Latino2点名几名上海写家发表看法,花了20分钟把院子的文章读了一遍,于是可以有感而发了。

首先,上海或上海人跟外遇一样,几乎是个永恒的话题。外遇的故事给人以生活多彩、美好的瞎想,而上海或上海人的话题则引人以思考。

院子的文章的本意可能是调侃,但通篇给人的感觉是充满了偏见,这是读完文章后的第一印象。文章对上海人的描述多是负面的和肤浅的。院子说语言判读种群的重要标志。这倒是对的。上海人之所以为许多人所恶,首当其冲的是上海话。以上海人讲上海话为由而攻击的人,可能忽略了一个重要的现象,就是上海话跟北方话的差异。语言学上,汉语分为几个语区:北方话,吴语,粤语,湘语,客家话,等等。上海话属于吴语。话和语是有区别的,话基本指同一语言的不同方言,语则界定了语种的差别。汉语北方话语区幅员广阔,从东北到云南大部,基本通行无阻。但东南地区的情况就比较复杂了。今天的上海话是基于上海本地话,融合了大量宁波话和苏杭话,同时又有大量外来语和现代汉语普通话词汇。比如引述最频的词“阿啦”,源自宁波话,复数“我们”的意思。上海本地话的说法是“伲”。许多动词、名词发音跟普通话完全不搭界,在汉语中找不到相应对的词或字,如“东西”,上海话是mez,动词“在”发音“ lele”,等等,表明吴语跟汉语北方话恐怕是不同源的。另外,语法上跟汉语普通话也有差别。吴语有大量主、宾、动的语序现象,而汉语北方话则以主、动、宾为主。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看看《上海话入门》网页[2]刊登、引述的文章。

院子们到百货店宣传讲普通话,很有些唐吉柯德。女营业员一句“神经病”是正常的反应。院子们的行为说轻了是 太natiive,说重了是harassment,有扰乱社会治安之嫌。营业员首先使用母语我觉得没有什么错,用上海话对市民服务也是市民的权利。你不会讲上海话或不愿讲上海话,营业员再用普通话。如果营业员因为你不讲上海话而拒绝服务,那是营业员的不对。你要求营业员一律使用普通话服务我觉得就过分了。

上海人另一个比较令人讨厌的地方是两个上海人在一起必说上海话。两个东北人在一起说话,旁边竖著一北京爷儿们,这北京爷儿们不会因为东北人讲的不是标准普通话而起腻。山东人对四川人讲四川话也不会太耿耿于怀。唯独你们上海人在一起讲上海话老子就看不贯。这是什么逻辑?究其原因大概还是在语言上。上海话跟汉语北方话差别很大,大到基本不能沟通。上海人的第一语言是上海话,普通话是第二语言。今天50岁以下的城市居民都会两种语言,但讲普通话,尤其是上海人之间讲普通话对大部分人来说跟讲外语一样,有心理障碍,说不出口。我中学里有的同学就根本无法流利地用普通话念课文。不是不会念,每个字都认识,标准汉语拼音发音都知道,就是羞于启齿。这一点恐怕不是指责上海人的外地同胞都意识到的。设想一下,两个北京人在一起操英语是什么感觉。

院子们首先先入为主地把上海人归入敌对阵营,从而对上海话,乃至上海人反感丛生。这很有些不妥。找茬打架就跟不可取了。院子们把二厨,一个他们讨厌的上海人,推倒到油桶上的行为跟在渥太华一家Karaoke来自内蒙和青海的两个小留学生用肩膀顶撞那个越南人的做法有及其相似的地方。出人意外的是,那个越南人,现在我们知道叫魏富国,掏出了手枪。后果是大家前一阵讨论的悲剧。挑衅、打架实在不是什么好事值得炫耀的。

虽然上海人讲吴侬软语,根全国其他敌方的人相比,似乎是特殊的人群,但根全国其他地方的人一样,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大家庭里几十年,有相同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上海曾经有7百万产业工人,跟其他地方一样,毛泽东是工人阶级崇拜的英雄,社会主义的中国是上海人认同的祖国。

注释:
[1] http://www.xys.org/xys/magazine/GB/2005/xys0512.txt
[2] http://www.zanhei.com/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