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看待人口问题(2)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demonlx 于 2007-01-19, 09:54:49:

回答: 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看待人口问题(1) (zt) 由 demonlx 于 2007-01-19, 09:53:30:

以人为本,用科学发展观看待人口问题(2)

--------------------------------------------------------------------------------

  一、小序

  

  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发表了重要讲话,指出,我国人口过快增长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妇女总和生育率稳定在更替水平以下,而提高人口素质的任务更十分艰巨。针对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例、人口老龄化日益突出的问题,讲话提出了人口增长要考虑中国可持续发展,特别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们的“重大战略思想”,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胡主席的讲话,标志着我国实行了33年的计划生育政策的重要方向性转变。胡主席以人为本的计生思路受到国际社会高度评价。

  近几年我曾经在北美天下论坛、多维新闻网以及人民网强国论坛上发表过一糸列文章,全面反思我国计划生育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得到众多读者的反馈,据称是网络媒体对计划生育影响最大的系列文章。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http://news.xinhuanet.com/herald/2004-10/19/content_2108796.htm)以及人民日报《中国经济周刊》(http://www.zgjjzk.cn/document/2004/200442/cz01.htm)也分别发表了我的文章。响应胡主席的“要创新计划生育工作的思路和机制”的号召,本文用与计生委完全不同的思路考虑中国计划生育现状和将来应该的走向。

  二、人口再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支柱

  

  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两大基本支柱,一是物质再生产,二是人口再生产。要维持人口稳定(不增加也不减少),妇女平均得生育2.1个孩子(就是人口学上的世代更替水平),考虑到单身人口的存在和显著上升的不孕人口比例,每位有生育能力的已婚妇女应该生育3个孩子。生育是人类最神圣的事情,但中国计划生育的长期负面宣传,现在很多人认为生育两、三胎是可耻的了。

  全球人口包括中国人口的大量增加,是近两百多年的事情(这主要应归功于印第安人的玉米、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的普遍移植和近代科技的发展)(http://www.guoxue.com/economics/ReadNews.asp?NewsID=3762&BigClassID=16&SmallClassID=16&SpecialID=93)。明末清初的战乱,中国人口在康熙初年再度降低到几千万,经两百多年发展,到了现在的13亿,这两百多年中国妇女终身生育率在6.0左右(http://www.acriticism.com/article.asp?Newsid=3926&type=1002)。那么以现在的1.3的妇女总和生育率(人口普查显示只有1.22)计算,这样下去将来人口会怎么样呢?假设2004年我们这一代为1000人,以32年为一代,要是生育率在2.1的话,人口会一直维持在1000人;如以1.8的生育率计算,224年后(经历7代之后)还有340人;要是以1.3的生育率计算,224年后,只有35个人了;以1.22生育率计算只有22个人了。当然实际人口结构不会这样简单,但可以看出,中国人口由传统的数千万上升到13亿只化了两百多年,要是以目前1.3的生育率,只要两百多年就可以跌落到数千万水平。并且由于1.3的生育率意味持续老化,这数千万人口到时将以中老年人为主,年轻劳力就少得可怜了。可见,不要说我国有13亿,就算有130亿,但要是不保持合理的生育率,也是很容易就下降到几千万甚至灭亡的。

  人口和森林、草原一样是可更新资源,对可更新资源必须合理利用,保持更新能力,切忌实行掠夺性利用。

  如果说马尔萨斯人口论在当时确实有其合理性,有一定的意义;根据中国的国情,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也还有价值,即中国应当适度控制人口。但任何先进理论都有时效性,不能僵化,必须与时俱进。

  到现代情况已发生根本变化。据联合国预测,到2100年,欧洲和日本的人口将减少一半。。对生育率水平低下的发达国家来说,生育率不足的含义就像人口爆炸那样意义深远。无怪英国《观察家报》惊呼,即使世界上第60亿个人出生了,那也该是抛弃世界人口过剩恐惧症的时候了(http://jsw.bjchy.gov.cn/popread/popread845.htm)。邓小平说过:计划生育只是一代人的事情。现在已经三十多年了,超过一代人了。实行计划生育的社会环境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我国八十年代实行极端的计划生育政策,多少参照了新加坡的计划生育思路(新加坡在70年代提倡过,但没有强制执行)才采取极端的计划生育政策。我们看看“计划生育的老师”新加坡情况吧:新加坡80年代还鼓励高素质人多生,限制低素质人生育(但没有强制执行),但生育率仍低于世代更替水平。80年代中后期就全面鼓励生育了,效果仍然差。去年,新加坡生育率创下1.26的新低点,政府准备花费8亿元配套奖励国人“生生不息”(www.zaobao.com/sp/sp501_260804.html)。三百万人口的新加坡(人均GDP3万美元,中国只有1千美元)能够拿出8亿元鼓励生育(不见得效果好),到时候中国有能力这样做吗?

  三、边界是暂时的,人口是长久的--计划生育威胁西北边界安全

  

  当年苏联和日本曾想将中国东北国际化(日本曾在东北造成千里无人区),后来没有成功,何也?是国民党还是共产党的功劳?都不是,是张祚霖一车皮一车皮从山东和河北运逃荒人去,造成既成事实,就这么简单。台湾要是没有近两百年的福建移民,现在不过象海参威一样,没有统一的前景。

  前几年美国还谴责中国的新疆政策,我跟一个犹太人谈论新疆问题,她开始也以为维吾尔族是新疆原居民,认为中国对维吾尔不友好。我说新疆根本不是穆斯林的祖居地(与西藏不一样),汉唐以来,西域就是汉人之地。只是后面慢慢穆斯林迁移到新疆,甚至成为主流民族,还要独立。就象以色列一样,以色列是犹太人祖居地,但穆斯林迁移进来了。唯一的不同是,湖南人左宗棠领兵收复了新疆而以色列是在英国等国家支持下复国的。我曾祖堂弟易孔昭在左宗棠收复新疆时候负责后勤,为收复新疆立下汗马功劳。新疆平定后,朝廷派易孔昭期驻守甘肃,平定回民起义。她说原来是这样呀,一个劲对左宗棠表示佩服。

  五十年代湖南人王震率领十多万进疆官兵与另一湖南人新疆警备司令陶峙岳将军统领下的一十五万新疆警务人员,彻底的击跨了新疆的疆独势力和苏俄的暗藏势力。

  幸亏左宗棠、王震等不断向新疆开发移民(湖南人占了很大部分,湖南不少地主在当地肯定会被枪毙的,跑到新疆后因为有文化,还成了国家干部),“三湘儿女遍天山”,现在汉人人口基本与穆斯林一样多,对新疆稳定极为重要。解决新疆问题的最终方法是随着西部开放大量移民。

  蒙古人对四川的屠杀以及张献忠等屠川两度使四川人口减少到原来的10%,现在四川人是两次湖广省(包括现湖南、湖北)等地填四川的后裔。幸亏当时西边有青藏高原,西方印度和阿拉伯人不能移民,否则四川现在是不是中国的还难说。要是将老四川视为一个民族的话,这个在汉唐创造了辉煌文明的民族早就消失了。

  因此可以说:通过移民,山东、河北人占领东北;福建人占领台湾;湖南、湖北人占领四川;通过武力和移民,湖南人(还包括陕西、河南、四川、山西等地人)占领新疆。

  四大文明古国只有中国的文化文明能是一直延续下来,原因就在于中华人种的延续。因为中国的巨大人口所以中国没有像古罗马那样蛮族化,没有像拜占延那样突厥化,也没有像印度那样杂化。由于汉民族一直在数量上大大超过入侵民族(蒙古人曾经想杀尽汉人,但汉人太多,在屠杀四川人后就不得不停止屠杀而采取拉拢汉人了),所以中国虽屡受征服但仍然能速迅同化他们,延续中华文明。

  以色列与巴勒斯坦水火不相容,以色列目前在中东与阿拉伯打成平手。以色列注重的是武力和犹太移民。以色列的真正危机不在于周围的敌国,而在于国内犹太人口相对于阿拉伯人口的逐渐减少。以色列的犹太人生育率不高,但阿拉伯人生育率特别高,在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打来打去时,以色列内部的阿拉伯人比例不断提高,几十年后以色列的犹太人将成为少数民族。最后犹太人打来的土地都成为阿拉伯人的了。因此以色列如其这样斤斤计较土地,不如提倡提高生育率。

  印第安人自哥伦布发现美洲后,在北美逐步沦为少数民族。但在墨西哥等拉美国家的印第安人与欧洲人(主要是西班牙人)通婚,印欧混血种是拉美国家主流民族。1835-1836年的得克萨斯独立战争和1846-1848年的美墨战争,美国夺走了墨西哥1/2的领土。美国现在的得克萨斯、新墨西哥、亚利桑那、加利福尼亚等州都曾是墨西哥的一部分。但现在以墨西哥为主的拉美移民持续和大规模地拥入美国,尤其是拉美裔育龄妇女的高生育率,美国的拉美裔移民人口不断攀升:2000年,拉美裔移民占美国总人口的12%;从2000年到2002年,拉美裔移民人数又增加了近10%;到2050年,拉美裔美国人将占美国总人口的25%。有拉美人士说,印第安人和墨西哥打不过美国,但正在人口上“收复失地”。

  以前对土地看的不是非常重要,中国和印度之间以前根本没有划分边境(也没有必要),现在边境竟然成了双边关系的大事。那个中、印传统边界和“麦克马洪线”之间所夹的九万多平方公里,就是中国和印度争执至今的。现在,中国出版的地图继续按传统划界,印度地图则早已经把“麦克马洪线”当成了正式的合法边界,那块有争议的地方成了印度的“阿鲁纳恰尔邦”。中国虽然一直宣称麦克马洪线无效,但定居在那里的印度人比全西藏的人口总和还多两倍。中国可能不得不放弃那片相当于三个台湾面积的领土。有些人惋惜六十年代中印战争胜利后中国不应该后退,但当时的实际情况是,解放军由于后勤跟不上(五十年代都还是绕道印度才解放西藏的),化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有实力短时占有优势;而印度即使暂时被打败,由于后勤方便,随时都可以重新占领那片土地的。因此中国主动后退也是不得已的事。要是六十年代西藏有数百万移民过去、中国有方便的后勤的话,情况就大不一样了。由于印度今后的人口比中国还多,那几百万印度人是赶也赶不走的,因此那片领土可能将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疼。领导人今后划分边界时候也是无奈的,不是“爱国” 、“卖国” 这么简单。

  人口增长呈S形曲线,四千多年的低水平平稳期,两百多年的增长期,现在发达国家已经进入减少期了。据联合国预测,到2100年,欧洲和日本的人口将减少一半。俄罗斯人口减少的危机已成为威胁俄罗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头号敌人,将来俄罗斯的国家基础都会受到动摇。对生育率水平低下的发达国家来说,生育率不足的含义就像当初人口爆炸那样意义深远。

  因此对中俄边界我们却要用另外一种心态看。全球化不可避免(五十年前谁也不相信欧洲会一体化,现在有人提议选欧洲总统了),因此要从全球角度看人口问题。对中俄边境问题要灵活看,今后在远东生活、开发的必然是中国人而不是俄国人(对双方都有利)。到时候人力资源将成为最主要资源,俄国总统今后为了从中国引进人口发展经济,将会千方百计搞好同中国关系,就象现在中国为了石油而千方百计跟俄罗斯搞好关系一样(不同的资源而已)。

  很多人也同样惋惜宋朝的软弱,指责宋朝不该南移。但要是宋朝在后面真的死守的话,那么所损失的人口将会成倍增加,中华民族现在可能只是小民族。当时南移保存了人口,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后面的明朝一样能够收复失地。

  可见对问题要动态看,仅仅在数年前很多农民为了争块地基闹得兄弟成仇,但现在大多年轻人人到城市打工购房(二、三十年后农村人口将只占30%左右),农村有些清朝时期的耕地都退耕还林了。

  中国古代风水学强调的这样一种现象:才(财)丁不能两旺。在世界范围,也是富裕的发达国家生育率逐步下降,而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速。现在发达国家或地区,由于生育率低,人力不足,不得不引进大量外部移民,这些来自生活水平较低国家的移民,慢慢地取代、占据了本土人原有的优势地位。所以英国保守党的议员赫尔默会说欧洲人(现在总和生育率1.47)是在减少自己的人口为别人腾出生存空间啊。据说按照现在的增长势头40年后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也是最年轻最有活力的三分之一将是穆斯林,这实际上等於说欧洲本土的文化特征将面临灭绝,传统意义上的欧洲将不复存在。专家们预测,2008年俄罗斯就会出现男性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同时,来自发展中国家的移民不断增加,过几十年他们就会在俄罗斯居民中占多数。

  如果日本要维持现有的劳动力队伍,那么这个人口1.27亿的国家这50年内需要引进3500万外国人。日本就面临需不需要移民的艰难选择。我跟日本人谈起中日关系,他说中日友好绝对符合日本的国家利益。本世纪初日本人口增加很快,而领土狭小,因此扩张到大陆的欲望特别强烈,现在日本人口在减少,没有扩张的必要了,今后肯定需要劳力,只能从中国引进劳力,根本不构成对中国的威胁。但关键是中国自己只有1.3的生育率,马上就面临巨大的老年化压力。

  自唐朝以来,中国人口一直居世界第一位。十九世纪初,中国人口有4亿,世界人口是12亿,中国人口占世界的三分之一。到了二十世纪初,由于长期战乱,中国人口仍然是4亿左右,而世界人口增长到16亿,中国人口占世界的四分之一。现在是2004年,中国人口为13亿,而世界人口已达64亿,中国人口只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左右,几十年之后将降六分之一。如果拿中国与印度作对比,则中国人口的相对量减少得更快。到2020年,印度人口将超过中国。实际上,假若把印巴分治前的巴基斯坦和孟加拉也计算在内,则印度人口现在就已超过中国了。

  中国现行独生子女政策是建立在不准确的推测的基础上的,“人类的恐惧通常是一场虚惊”,对环境的恐惧、对人口过多的恐惧都是“心本无声声自流”,请看科普杂志:被夸大了的环境危机(http://www.kepu.gov.cn/magazine/dkj/2004/03_31.htm)。计划生育使中国减少三亿人口,使世界60亿人口日延缓了4年到来;中国要是减少10亿人口,世界60亿人口日不过再延缓几年,而中华民族可就灭绝了。这种当人进化到非人时候才会有的大公无私思想竟然成为现实!

  游牧社会时期,需要数百里才能养活上万人口;农业社会只要数十里就行;工业社会需要土地更少。科技的发展使有限的地方能有更多人生活,中国目前只是城市化还不够罢了。俄罗斯现在只有1.4亿人,但莫斯科仍然有900万人口,远东地区却人烟稀少,并且远东地区人口越来越少,时刻担心成为中国人地盘。要是以过去那种生产力水平,1.4亿散满了整个俄罗斯还嫌土地不够。要是中国只由传统上的数千万人,以现在的生产力水平,人口也将萎缩在江南的一小片地方,整个西北将边界不保了。

  现在只对汉族实行计划生育,从全国来看,少数民族比例不大,好象对民族结构影响不大。但中国西北少数民族居住地本身就地广人稀,汉族比例不高。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西部人口涌往东部,西部越来越稀,正如一些专家已经指出,这也确实是解决贫困的一条出路。但问题是,少数民族(如维吾尔族)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他们对移民东部的动力没有汉族大。对汉族的不对称计划生育以及汉族外移将导致汉族在西北的比例越来越低,民族问题将变得非常严重。而西北周边都是穆斯林国家,穆斯林极端分子将对中国的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我们几代人通过移民控制西北的努力将变的前功尽弃!

  四、人口增长呈长S形曲线--神秘的人口自控机制

  

  人口增长呈长S形,在中国夏商西周三朝,中国人口在1100万到1400万范围内摆动,春秋战国时期人口两千万,到清朝中期公元1714年人口仍然是两千多万。就是说这四千多年间人口总量一直在1000万到6000万之间波动(中国科学院自然历史研究所:http://agri-history.ihns.ac.cn/history/renkoubiao.htm)。主要原因是人类生产力水平长期没有质的变化,每当人类繁衍到一定数量时,由于食物不足,便造成体质下降或大量饿毙,战乱和社会剧烈动荡,继发严重危害人类的疾病和瘟疫,常使得人口剧减。比如说西晋时经过八王之乱后人口减少五分之四。天府之国的四川曾为人口大省,但经过张献忠之乱后人口骤减(只剩下10%左右),田土荒旷,竟然需要从湖广地区移民。这样大的人口变化历史上出现好几次。中国以前两万多个姓氏、无数个民族,但90%以上的姓氏和民族都已经陆续灭绝,现在各位的家族历史上都几度出现过“子姓几尽,不绝若线”的风险,可见朴素的养儿防老的“传香火”信仰对汉民族的延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中国历史上长期没有社会保障制度,“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客观上对社会稳定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全球人口增长只是近两百多年的事情,比如中国经过明末清初战争后,中国人口康熙时期降低到两千万左右后,乾隆时期人口快速增长,到1800年左右已经达到四亿(占全球人口1/3以上),这主要应归功于印第安人培植出来的玉米、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的在中国的普遍移植。而欧洲还因为移民美洲并将粮食从美洲运往欧洲。但自1800年后,可能是粮食增加已经到了当时的极限,又因为鸦片战争和长期社会动荡和战争,中国人口又再次维持在大约四亿的一个平台,到1901年仍然只有4.2亿,1911年人口还降为3.4亿,其后又因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人口虽有增长但增长缓慢,到1949年人口达到5.5亿。而自1800年以后的这段时间欧洲国家人口增长幅度明显高于中国,这也是中国人口为什么由传统占全球人口的1/3不断下降的原因之一。

  1949年以后,由于战乱的结束,并因为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建设和建立农村医疗体制,人均寿命由35岁延长到70多岁,新生儿死亡率也大为降低。在妇女总和生育率没有大的改变的情况下,中国人口急剧增长。因此1949年以后的人口快速增长不完全因为新生人口的增加,很大程度归因于寿命的延长。

  在人口急剧增长的初期,英国政治经济学家马尔萨斯1789年就以假名发表了他那令人沮丧的名作《人口论》,预言了人类前景灰暗的未来:我们的人口将不断增长,一直达到人类食物供应的极限为止,贫穷和饥荒将是人类社会永远驱赶不去的阴霾。世界人口自1798年马尔萨斯人口悲观论出现以来,特别是二战以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时期,人口悲观论就没有停止过,影响最大的要算美国人口生态学家Paul.R.Ehrlich于1968年出版了其轰动一时的《人口爆炸》。埃里奇认为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与过剩已经超过了地球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正威胁着整个人类的生存。

  然而几十年过去了,悲观论者的预言并没有出现,而世界人口却已经由埃里奇著文时的35亿左右跨过60亿大关,并且情况已发生根本变化。据联合国预测,到2100年,欧洲和日本的人口将减少一半。对生育率水平低下的发达国家来说,生育率不足的含义就像人口爆炸那样意义深远。无怪英国《观察家报》惊呼,即使世界上第60亿个人出生了,那也该是抛弃世界人口过剩恐惧症的时候了。

  似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调控着人口的数量,在古代通过战争、疾病和瘟疫等激烈手段,现在通过避孕、降低生育愿望等温柔手段,应该算是人类文明的进步。

  中国社会学家潘光旦(毛泽东的朋友)注意到中国古代风水学强调的这样一种现象:才(财)丁不能两旺(http://www.chinanewsweek.com.cn/2002-09-20/1/441.html)。也就是越穷越生。放大了来看,在中国,总是生活水平较低的农村生育率高于生活水平较高的城市;在世界范围,也是富裕的发达国家生育率逐步下降,而贫穷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迅速。这导致了什么样的变迁呢?凡是人口迅速增长的国家或地区,如中国、印度等,都呈现出上升的势头;而发达国家或地区,由于人力不足,不得不引进大量外部移民,这些来自生活水平较低国家的移民,慢慢地取代、占据了本土人原有的优势地位。在这种趋势背后,似乎有一只看不见的手,通过这一升一降的方式,来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与文明的兴衰更替。所以英国保守党的议员赫尔默会说欧洲人(现在总和生育率1.47)是在减少自己的人口为别人腾出生存空间啊。据说按照现在的增长势头40年后欧洲人口的三分之一,也是最年轻最有活力的三分之一将是穆斯林,这实际上等於说欧洲本土的文化特征将面临灭绝,传统意义上的欧洲将不复存在。也许,上帝真是公平的。但值得讽刺的是,本来上帝给了我们机会来补偿我们近代所受的苦难,恢复我们民族在全球人口的比例,但我们自己却采用计划生育人为地放弃这种补偿,中国人口占全球份额由传统的1/3降到到了二十世纪初1/4,再降到现在的1/5,二、三十年后将降到1/6。在我们囔着人口过多时,我们占全球的比例下降了一半。

  没有成功摸索出生育文化的民族都已灭绝。现在幸存的民族都成功地摸索出延续民族的生育文化,虽然这些文化千变万化,在今人眼里有些甚至可笑(在无神论者眼里,佛教和基督教不也可笑吗?)。这些文化必须有连续性,或者必须与另外一种生育文化和制度相衔接,否则民族将面临巨大灾难。俄罗斯放弃了东正教的传统,现在即使重新信仰东正教,但已经不是原汁原味了。俄罗斯人口危机已成为威胁俄罗斯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头号敌人,将来俄罗斯的国家基础都会受到动摇。俄罗斯民族自诞生以来,人口不断增长。但从1992年起,俄出现了民族史上从未有过的非战争性人口危机。1914年,俄罗斯有人口8990万,1992年达到历史最高点,为1.48亿,2001年减少到1.44亿。到2050年将减少到8000万(《环球时报》:http://www1.people.com.cn/GB/guoji/24/20020919/826018.html)。

  美国能保持目前接近世代更替水平的生育率,其鼓励生育的社会福利制度以及基督教(美国信仰宗教的比例远比欧洲要高)的传统都起了非常大的作用。

  历史上对于汉民族(以及韩国、日本)的延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的养儿防老的“传香火”的传统思想,在中国大陆,经过几十年不正常的教育,尤其是计划生育政策的无情抨击,早已经离开了主流思想(上海的生育愿望只有1.1了);在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也被西方文化冲击得七零八落,但又不能完全吸收西方的生育文化(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说,就是每个家庭生育三个孩子)。中华文化圈(日本、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生育率都非常低。新加坡华人的生育率只有1.3,比马来人的2.4低了近半,虽然目前华人比例高达70%以上,但照这种趋势下去,华人成为少数民族只是迟早的事情。1957年马来西亚独立时,华人人口比例约为40%,到2001年已降至25.7%,50年后马来西亚华人将只占总人口的7%,将从政治版图中消失。香港生育率只有1.0(是除了上海以外世界最低的生育率,今后的经济全靠大陆移民),美国和加拿大华人生育率几乎为所有族裔最低。从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加拿大来看,华人的生育率是偏低的,生育一、两个小孩的家庭为多,生三个孩子的家庭很少,加上单身和不育人口,生育率平均还达不到1.3,低于美国的2.08,英国的1.65,法国的1.8。要没有中国人目前每年的大量外移,“海外华人”将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文化的消失是金钱无法弥补的,新加坡政府花费8亿元配套奖励国人“生生不息”,俄罗斯鼓励五年生三娃政府奖住房,日本也绞尽脑汁想出很多方法鼓励生育,但都收效不大。前鉴不远,中国计划生育再不停止,更待何时?

  可见人口呈长S形变化,数千年的低水平平稳期,两百多年的急剧上升期,然后是人口高水平平稳期,现在不少发达国家已经到达人口顶峰(有些国家开始下降),非洲和阿拉伯国家还处于增长阶段,中国本来应该与印度一样还在紧近顶峰的增长期,但中国的计划生育使中国人口过早地到达了由增长向减少的过渡阶段。人口一直是问题,以前和将来是人口不够的问题,只有这中间两百多年是人口过多的问题。

  五、不育症急剧上升,已经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一起成为人类的三大疾病

  

  不育症在国外的发生率约为15%-20%,据世界卫生组织甚至认为有些地域不孕症发病率最高已达36%。但我国学者却坚持中国只有10-15%左右(http://www.gz.xinhuanet.com/jkpd/2003-04/07/content_370206.htm,http://baby.sina.com.cn/news/3383.shtml)。可能我国不育症确实低一些,但还有一个原因是中国没有大范围的不孕症普查,门诊病人并不代表真实的发病率,因为广大农村不孕症病人根本不到医院就诊。并且有些不育症夫妇私下抱养小孩,但都对外面和孩子隐瞒真情。中国西部山区、贫穷地区的不孕率高于东部经济发达省市,因此中国不孕症发病率至少不应低于西方国家50年代水平(为15%左右,但本文仍然采用最保守的10%)。

  不孕症发病率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子宫疾病卵巢疾病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学业和事业虽然要求人晚婚晚育,但现在妇女绝经期还有前移的趋势,意味着生育时间反而在减少。因此,结婚生子千万不要错过季节!

  以前主要是女性不孕,现在由于精子数量和质量显著下降,男性不孕占更大比例。四川省成都市计划生育指导所,最近公布市内十四所大学大学生的精子测试报告,发现近四成人精子不合格,预计将来不育率可高达三分一,较医学文献公布的全国男性不育率高出一倍以上。专家担心大学生不育率大幅上升,将严重影响未来国家的人口质素(http://www1.chinesenewsnet.com/MainNews/SocDigest/Health/2004_2_11_21_32_44_56.html, http://www.cnwnc.com/20040213/ca771952.htm)。

  与1940年相比,今天全世界男子的精子密度下降了一半,平均每年下降1%;几十年之后,人类甚至可能会出现“无精危机”。美国的一位化学教授甚至预言,到2040年,美国将有一半的男人没有生育能力。除了精子数下降,活动精子的比例和正常形态精子的比例也逐年下降(分别为每年下降0.6%和0.5%)(http://www.people.com.cn/GB/keji/1057/2625621.html)。如果按照这个速度发展下去,钟南山院士悲观地推测50年后人的生育能力就丧失了。女性的生育能力也在降低,只是目前还没有男性生育能力下降的那么惊人。这除了少部分是环境污染所致外,更主要是因为工业化所引起的生活习惯的改变(比如电器辐射)、精神压力增加。美国环境比中国要好多了,但不育比例更高,因此不能将生育能力的降低归因于人口增加所造成的环境恶化。

  有人说男人精子上亿,都浪费了,精子数量下降不可怕。但整个生育过程是:精卵结合-着床-怀胎-分娩。在这个过程中首先要精卵结合。那么精子的任务就是要从阴道进至宫颈口,通过宫腔进入输卵管,最终在输卵管与卵子结合,当出现分裂细胞的受精卵后,回到子宫里着床。这个过程要求精子的质量要高,否则很难完成这一艰难的长途跋涉,而且绝大多数精子又受到各种障碍、不利的环境以及吞噬细胞的作用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这一"强者生存,弱者灭亡"的筛选过程,对优生是极为有利的。使得只有那些最强壮的精子,才能"过五关、斩六将"而到达受精的终点,与卵子结合。由此可见精子肩负着如此重任,而行走的又是一条如此艰难的道路。当精子密度小于于2000万/毫升时就会不孕,现在不但数量降低,精子成活率、活动率、正常形态精子都在减低。所以钟南山院士忧心忡忡。

  笔者近年参加多次与生殖有关的国际会议,对人类生殖问题有所了解。参观过美国一些生殖实验室,据介绍说美国夫妇总和不育率30%,男性不育现在为15%,正在急速上升,目前只好借助实验采取精子再筛选,然后体外试管婴儿再移植到母体,花费为8000美元左右,但成功率只有40%。笔者亲眼看到一些病人几乎无精子,只好采取睾丸组织培养出几个精子细胞(就远没有自然选择那么有利优生了),但受孕成功率只有30%左右(出生成功率更低)。当全社会有40%不育时,得花费多大社会成本(虽然到时候成本会有所下降)?

  六、计划生育委员会在撒谎,威胁中国持续发展—1.3的生育率是民族急性自杀

  

  1997年和2001年,国家计生委组织进行了两次全国范围的抽样调查。97年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只有1.35-1.38;2001的数据也显示只有1.35。对97年的数据计划生育委高层认为不可信,调整到1.8;对2001的数据也认为不可靠,调整到1.8。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数据显示1991-2000年中国大陆妇女总和生育率平均在1.22。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与财务管理司副司长王谦的“中国大陆十年来生育水平估计”也估算整个1990年代平均生育率只在1.3-1.6左右(http://home.ust.hk/~soazgw/Wangq.doc),而90年后期总和生育率只有1.35左右,35-39岁妇女终身生育率为1.85。终身生育率为1.85,总和生育率1.35左右,两者根本不矛盾,因为妇女生育高峰在30岁左右,1.85的终身生育率说明90年代初的总和生育在1.85左右。人口普查的如此详尽的资料都不相信,竟然相信没有任何依据的1.8的推测数据!

  2001年全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调查公报(2002年3月4日)(http://njjsw.nj.gov.cn/tongjishuju/4.htm) 称2001年妇女终身生育率为1.81,也说明九十年代初总和生育率就已经只有1.8左右了。

  注明:总和生育率指假设妇女按照某一年的年龄别生育率度过育龄期,平均每个妇女在育龄期生育的孩子数。总和生育率将特定时点上全体妇女的生育率综合起来,以一个数字来表示。实际上,它就是假设一个妇女在整个育龄期都按照某一年的年龄别生育率生育,她所生育孩子的总数。

  1995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显示:农村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56,甚至比政策生育率还低0.2,计生委认为是不可信的。看来计生委认为农村政策生育率为1.58:农村第一胎是女孩可以生育二胎,头胎生男孩只能生一个,没有单身和不孕的情况下政策生育率是1.5,加上有些特殊原因(如头胎是残疾可以生二胎),得出政策生育率为1.58。这是明显没有考虑不孕人口和单身人口才能得出的政策生育率。这就是计生委最大的思维误区!考虑不孕和单身人口的存在,农村1.5的生育率又有什么奇怪的?

  计生委可能根据年度人口统计来推测生育率,这些统计来自户口,得出1.8的生育率。由于农村超生的报户口有几年滞后,且怕罚款,一直等到小孩读书时或者人口普查时才报户口,但统计数据认为是当年新增人口,事实上是几年前新增人口。因此这些数据没有人口普查可靠。不然不直接从户口册统计得了,既省时又省力?人口普查是与上户口分开的,在最近的那次人口普查中,政策规定:凡未报的黑户口,均可如实上报,不作追究,并一律改为正式户口。并且国家化了很大力量,虽然仍然有误差,但国家再抽样在局部地区通过其他多途径补充资料,最后得出误差范围和可信区间,这是生物统计的内容,可信度比较大,不然国家化那么大的精力干什么?从人口普查的资料看中国妇女生育率只有1.22,即使有误差,也不过1.3左右。1997年和2001年国家计生委两次全国范围的生育率调查也说明中国妇女生育率只有1.3左右。生育率调查是与任何利益脱钩的,不存在黑户口的问题。

  1991的总和生育率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所显示的总和生育率下降了0.66,这一出人意料的变化令很多专家无所适从,事实上这说明人口普查相当于一次对黑户口的大赦,得到了比较真实的数据(但正因为相当大赦,将以前的出生的隐瞒出生时间都报在1990年,1990年的数据也就比事实上要高),此后两年又有黑户口的存在,得出的生育率当然急剧“下降”。这也说明人口普查的可信度,年度人口统计不可信。

  八十年代进行过多次生育率调查,最后公认还是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源最准确。为什么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就不准确了呢?

  计生委两次全国范围的调查以及国家统计局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基本一致,说明是可信的。为什么计生委高层老是对学术机构调查的结果采取怀疑态度?计划生育委员会是一个部级的庞大的实权机构,有责任用科学的手段,对人口与环境,人口与经济的理论进行科学调查,取样分析。要是连人口增长轨迹都不能摸清,连动态生育率都不能掌握(关系中国持续发展),计生委难咎其责!

  就算1997年计生委高层推测的1.8是可信的,那么经过了7年后(尤其是这7年中国经济结构和农村人口结构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绝大多数育龄农民都打工去了),妇女生育率也应该逼近到1.5,为什么还是1.8呢?

  国家计生委政策法规司司长于学军指出中国妇女的总和生育率自1990年后一直在低于更替水平(《瞭望》周刊2004-05-19)。1990年就已经低于2.1了,14年后现在还有1.8?日本1970年还有2.0,现在只有1.29了;西班牙生育率从1975年的2.8下降到2003年的1.2。

  前不久公布的上海生育愿望只有1.1了,就是说放开计划生育,上海生育率只能达到0.8-0.9(因为有单身和不孕人口),要是没有外来移民的话,上海不要过几十年就会垮(同样情况也会出现在香港)。台湾要是持续现在的1.3的生育率,打都不用打,不过到时统一时大陆得帮台湾养老人。

  上海的今日就是全国的明日;海外华人(生育率几乎是所有种族最低)的今日就是中国的明日。

  韩国朋友说她们很爱国,说前几年韩国经济危机时,不少人连金首饰都给国家以渡过危机,并且在反日网站上签名比中国人多。我说那只是低层次爱国,你们国家和民族的最大问题是人口减少,1.3的生育率很容易导致民族萎缩的,真正爱国就得提高生育率,你愿意再生育两个孩子吗?她说不行,一个女孩就够了,养育小孩代价太大了。浅层的爱国容易(签个名、抵制日货、发篇牢骚文章),深层的爱国难!

  现在大多数所谓人口专家的都是在假设中国人的生育愿望不变,不孕症忽略不计的前提下得出的预期数据,并且指望今后一放宽计划生育,生育率就会马上上升。并且无视农村人口结构的急剧改变。而这些数据又是高层决策部门制定人口政策的依据。而近几年生育愿望发生根本的变化,从世界其他国家来看,这种由经济结构改变所引起的生育愿望变化难以逆转;不孕症急剧上升,已经与肿瘤、心脑血管疾病一起成为人类的三大疾病。

  2004年7月15日,人口计生委副主任赵白鸽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答记者问。

  合众国际社记者提问:国际上有很多的批评,都是针对计划生育政策的,都认为计划生育政策有侵犯人权的意向。我想知道,实行计划生育政策的人是出于自愿的还是被强迫的,还是义务性的性质?

  赵白鸽回答说是自愿的(http://61.190.173.33/ReadNews.asp?NewsID=1117

  )。那么基层通过残忍手段强迫人流、引产(有的已经接近预产期),是完全违背国家计生政策的,一旦老百姓要告这些计生干部,谁来承担法律责任?这些基层计生官员是不是应该判刑?

  法新社记者:中国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只允许生一个孩子,已经有二十多年了。这个政策有一个比较严重的后果就是男女性别失衡。

  赵白鸽回答说“出生性别比的失调实际上不完全是和计划生育政策连在一块的”,因为韩国和新加坡都曾经有个性别失调,因此中国的性别比是正常的。但2000年,中国第一胎的出生性别比为100:107.1,到第二胎就猛升到100:151.9(人民网http://www1.people.com.cn/GB/shizheng/8198/31983/32181/2377020.html)。这不说明是B超人工选择又是什么?为什么第一胎与第二胎之间差这么多?不是计生政策造成的又是什么?美国和英国的两位学者写的《光棍:亚洲男性人口过剩的安全意义》在英美学术界引起广泛关注,该书作者将男女性别比例与安全问题挂钩,指出中国男性人口过剩会给国内和国际社会安全造成威胁。胡主席在人口资源环境工作会议的谈话中已经坦承“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持续升高,长期失调将会造成社会问题”,为什么人口计生委副主任赵白鸽还不肯承认计生政策的失误?他明显违背胡主席的讲话精神,是不是有渎职的嫌疑?要是都能生育三个的话就没有用B超决定性别的强烈愿望,因为前两个孩子中按机率1/4有两个儿子,1/2有一儿一女,只有1/4的人有两个女儿(这些人中并不是每个人都强烈希望儿子的),对第三个就没有强烈愿望人工选择性别了(三个后只有1/8人没有儿子),性别比就自然平衡。并且已经生儿子的人中很多人会选择不生三胎,总和生育率并不会超过2.1。对性别的偏好在任何国家都有,我在美国就碰到几对白人夫妇连生三、四个女儿后坚持再要生儿子。只要不选择性流产女胎、弃杀女婴,性别比就不会出问题。康熙初期四川人口稀少,四川巡抚张德认为要重振四川天府之美名,惟有招徕移民开垦土地,鼓励生息,果然成功;现在要平衡出生性别,就必须让人有生三个的希望,否则别无良策。

  2004年3月10日胡锦涛主席在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标志着中国计生政策由“多生罚”向“少生奖”的政策转变。人民网评论员文章认为“除了不能强制性限制超生,政府更要通过奖励等手段引导人们少生”。联合国人口基金代表充分肯定了中国的计划生育政策这种实行以人为本这样一个方向性的转变。但现在基层计生干部仍然采取强制措施和罚款,明显是与胡主席的“以人为本”的计生政策相违背的,这些违法行为该谁来管?老百姓生应该得到赔偿,由基层计生干部来赔偿还是由国家来赔偿?对基层干部的违法行为,国家人口计生委有没有责任?

  有计生委官员认为放开计划生育也会有人口老化,但那种老化的程度要小多了,老年化有程度轻重问题,停止计划生育难道不能缓解老年化程度?

  有计生干部简单地认为当事人在手术单上签了字,就认为是自愿了。有没有强迫不是光凭是否签字,要看当时环境,三番五次以某种形式威胁,不能视为强迫?到时社会老年化严重,民意可就逆转了。用刀子逼到女孩脖子上,然后她自己脱裤子,法律上能说不叫强奸?

  

  现在各地所谓的“社会抚养费”难道不是变相“罚款”?既然父母为这些小孩缴纳了社会抚养费,那么等中国今后老年化后,这些小孩(到时候都是宝贵的年壮劳动力)就没有为老年人额外纳税的义务(就是说他们到时候应该比独生子女缴纳的税少很多倍),这可能吗?这些符合宪法中平等的观念吗?

  日军司令官松井石根说他没有下令南京大屠杀,但大屠杀确实发生了,松井石根不应该被判绞刑?国民党当初中层也没有要下面抢劫,但没有发粮饷,下面士兵不抢怎么办,总不能光怪士兵吧。因此,国家人口计生委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

  在人民网上看到“超生挑战中国16亿人口上限”http://www1.people.com.cn/GB/jingji/1037/2768941.html。再次说政策生育率在1.55,说人口普查本来只有1.22的生育率,低于1.55政策生育率,认为不可靠,从而采用卫生部和教育部的1.78的生育率资料。滑天下之大稽!生育率资料是国家计生委和国家统计局的份内事,竟然不采纳计生委和统计局资料,而去采用卫生部和教育部的资料!专门抓老鼠的猫竟然要狗来教怎么抓老鼠!

  再说,教育部至少要等孩子上学才有详细资料,农村基本没有幼儿园,教育系统要等孩子7岁左右才能掌握资料,至少有几年滞后,1.78的生育率至多说明7年前的资料。

  1.3的生育率是应该被钉上历史的绞架的。为什么计生委高层一直隐瞒真实的数据?唯一原因是一旦公众知情后,计生委就没有存在下去的理由了!并且有被追究法律责任的可能。

  今后中国最主要问题是老年化问题和爱滋病的问题,这两个问题足以影响我国的可持续发展。目前东南部非洲不少国家已超过全国人口的20%是爱滋病人,其中津巴布韦和博茨瓦纳达到25%以上,而且20-35岁的青壮年比例更高。要是中国不能及时预防,2020年中国的爱滋病人将占20%,严重威胁国家持续发展。以胡锦涛为核心的现任领导人强调“可持续发展”。比如去年SARS流行,大刀阔斧采取公开制度,出任意外地短时就控制SARS流行;胡锦涛、温家宝、吴仪十分关注爱滋病问题;胡锦涛在人口问题讲话中要求“以人为本”,“要加强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制定人口中长期发展规划”。

  七、中国目前真还有1.8的生育率?

  现在中国高层官方声称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在1.8,看起来问题还不特别严重(与法国的生育率差不多)。中国真有1.8的生育率?

  中国有至少10%人不孕,中国人口中70%分布在农村,30%在城市。不受计划性限制的少数民族只占很少比例。那么以国家的生育政策:城市妇女只生一个,意味有生育能力的妇女生育率只有1.0;农村第一胎是女孩可以生育二胎,意味有生育能力的妇女生育率只有1.5。再加上不孕的的比例(以最保守的10%计算),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只有1.215,要是考虑相当人口单身的话,总和生育率不到1.2。

  计生委对几次调查得出的低妇女生育表示难以置信,因为这些数据甚至低于政策水平,但计生委这些官员就根本没有考虑不孕症和高比例的单身人口的存在!

  当然农村仍然还有超生现象,但比例并不算高(79年全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就只有2.75了),超过三胎的比例很少(尤其是90年代后期以来超生比例很低了)。要到达国家报道的1.8的生育率,中国生育情况应该如下:农村有生育能力的应该生育2.4,城市生育1.1个孩子(这也不考虑单身人口的存在,也只保守地计算10%的不孕)。问题是中国农村90年代以来农村根本达不到2.4的生育率(就是说每个有生育能力的家庭不可能有3、4个小孩)!1991年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家庭经济和生育研究”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城市妇女平均期望生育数为1.65左右,农村妇女平均期望生育数为1.89左右。1997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组织的全国人口和生殖健康抽样调查的结果显示:城市妇女平均期望生育数为1.56左右,农村妇女平均期望生育数为1.80左右。生育愿望只有1.8左右,又有计划生育政策的限制,怎么可能达到2.4的生育率?强迫人口减少的途径很多,计划生育、战乱、传染病等,但只有强奸才能强迫人口增加(由于人工流产,强奸也不一定能增加人口)。从历史长河看,人口增加太难了(抚养一个孩子成人得花费多大的心血和金钱!)。

  现在有人说农村的同学(大学、高中)都有弟弟妹妹,但要知道,80年代全国总和生育率还在世代更替水平附近,意味着很多农民当时还有3、4个孩子(但现在有3、4个孩子的农民家庭已经很少了)。我们要关注的是1990年以后的情况。

  在谈论计划生育成就时采用的数据是:我国4口人及以下的小家庭占家庭总户数的比例已从1982年的53.7%升至77%。家庭还包括老年人,既然4口人及以下的小家庭占家庭总户数的77%,加上老年人,说明每户生一个小孩为多,哪来的1.8的生育率?

  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山东省2000年11月1日0时,全省共有家庭户2700.63万户,家庭户人口为8677.74万人,占总人口的95.58%,平均家庭户规模为3.21人,比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的3.75人下降了0.54人。平均每户家庭只有3.21,就不算老人,也不可能有1.8个孩子!

  从人口结构看,第五次人口普查以及计生委两次调查的1.3的生育率也是可信的。中国目前农民工(基本都是生育年龄)有大约两亿(女工为多),今后几年将上升到三亿,这些人生育愿望是非常低的。目前,我国每3个产业工人中,就有2个来自农村。90年代后期,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中国成为最大外资投资国,大量外资引入,中国成为低级产品的世界工厂,城市下岗工人比例并未减少,那么哪些人在这些新增工厂干活?农民工(2020年将有65%人口在城市)!这意味着什么?9亿农民中除去老年人和未成年人口,生育人口不过三、四亿,这三亿农民工基本都是生育年龄的农民,就是说生育年龄的农民大多进城了(现在农村年轻人非常非常少,只有老年人和小孩留下来;等今后经济平稳后,农村人口只占30%左右)。他们的住房条件(夫妇大多分居)等生活条件较差,工资水平比较低,而又面临与城市人口一样的消费水平,他们又没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子女就学面临困难(费用比城市人口更高),大多数连产假都没有,一旦休假回家生小孩意味着失去手上的工作机会。并且由于他们的父母没有退休工资,他们得养活父母。因此他们的生育愿望事实上比城市人口更低。另外有些民工连结婚都成问题,遑论生育了。人们心目中农民好象还象一、二十年前都是生育三、四个,就象一些老外还一直以为中国都是穿长袍子,留长辫子。猴年马月的事情了!中国农村超生无疑还存在,但比例很低了,并且生育三个以上的很少很少,美国、加拿大还有生十几个的呢,但美国总和生育率只有2.08,加拿大只有1.5。不能以个例来推导全国。

  姑且不从微观考虑问题。从经济结构来看,中国农村目前的1.8的生育愿望是可信的。台湾、韩国、新加坡经济水平不过比中国早二十年,生育率只有1.3了。印度从1989年才开始经济改革,现在经济相当于中国八十年代中期的水平,没有强制计划生育(一样重男轻女),仅仅因为经济发展和观念改变,生育率也从70年代初的6.0左右(中国当时是5.8)下降到现在的2.8,不久将下降到世代更替水平的2.1。印度目前经济水平远不如中国,中国放松计划生育,估计也就只能达到1.8、1.9的生育率,要能达到2.1的世代更替水平那真是老天保佑了。

  从经济结构看,计生委调查的中国农村1.8的生育愿望是可信的。既然只有1.8的生育愿望,又有严格的计生政策(尤其是基层官员的粗暴施政),那么1.3-1.4的生育率也是可靠的。那么计生委推测的1.8的生育率哪里来的?

  我在广西、湖南、安徽、贵州、四川以及江西的朋友都说他们那里快出现无人村了,以前每个村都有小学,现在四、五个村才有一所小学(虽然年轻父母进城打工了,但还属于原始集累阶段,他们的孩子基本都留在农村),初中班级在减少,每个班的人数也在减少。九十年代初老师要转行下海是很难批准的,现在老师过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80年代山上都光了,现在生态好多了,山上绿油油的,很多七、八十年代开垦的旱地都荒芜了,甚至有些边远地方的田地(清朝时期还有人种的)都没人种,干脆响应国家号召退耕还林了。外出打工的大多只生一个,头胎是女孩的本来可以生二胎,但有些不愿意生二胎了。前几年国家轰轰烈烈实行退耕还林、退耕还湖政策,说明农村人口减少,否则是不可能的。一个湘西农村山区小学老师来邮件说:现在我们的学生年年在递减,1993年我们这个镇的小学生是3600多人,2004年只有1400多学生了,现在年出生210人左右。

  国内外学者认为要是以1.8的生育率推测中国人口在二、三十年内停止增长,人口最多达14.8亿(不知计生委主任16亿是怎么算的),然后人口减少。现在既然事实上只有1.3的生育率,意味着人口增长马上就要停止(上海、天津、广州、大连等城市已经负增长了),永远达不到15亿。现在停止计划生育,1.8或1.9的生育率,人口也最多只能达到15亿,然后人口减少(必须预防!)。

  不同来源的数据都集中反映中国目前妇女总和生育率只有1.3左右。计生委司长级别都还认为只有1.3左右,为什么到了主任级就变成1.8了(只笼统地说是修正,没有给出一个可信的说明)?1.3的生育率是要钉在历史的耻辱架上的!

  八、重新分析生育率数据--八十年代根本没有必要实行独生子女政策

  凡事都有个度,过犹不及。人口也一样,要维持人口稳定(不增加也不减少),妇女平均得生育2.1个孩子(就是人口学上的世代更替水平),考虑到单身人口的存在和显著上升的不孕人口比例,每位有生育能力的已婚妇女应该生育3个孩子。高于2.1的生育率,人口相对与父母辈会增加,反之会减少。

  1949年中国人口5.5亿,解放后中国人口迅速增长,历史上一直缺乏的人口一下子变成社会问题了。有人将中国人口问题归因于毛泽东的昏庸,“错批一人,多增三亿” 的谣言广为流传。

  事实上任何一个国家在经历大乱后都会有一个时期的出生率较高,二战之后的世界各国包括美日苏欧莫不如此。1949年以后,由于战乱的结束,并因为大力发展农田水利建设(袁隆平认为70年代的农田水利建设是历史上最好的)和建立农村医疗体制(经过2003年SARS的流行,中国政府重新认识到农村医疗体制的重要性,痛定思疼,决定重新建立农村医疗体制),人均寿命由35岁延长到70多岁(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这一点不容易呀),新生儿死亡率也大为降低。在妇女总和生育率(两百年来中国妇女终身生育率一直在6.0左右)没有增加的情况下,中国人口急剧增长。因此1949年以后的人口快速增长不完全因为新生人口的增加,更大程度归因于寿命的延长。乾隆60年中国人口从数千万增加到四亿;毛泽东时代寿命从平均35岁延长到70多岁,而解放后30年人口还没有增加1倍,说明当时是适当控制了人口的,1979年时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已经从两百年一直维持的6.0左右降到2.7了。在适当控制人口数量的同时,毛泽东注重人口素质的提高,大力发展农村教育,每个公社(现在的乡)都有高中(而现在每个县才有几所高中,自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初中毕业生上高中的比例一下子降低了很多)。一定要将现在的人口压力归因于毛泽东的话,那只怪他将一个发展中国家的寿命增加得太多了,以至于很多二、三十年代出生的都还没有去世。请看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德中的“毛泽东人口思想再评价”http://www.mzdthought.com/wz/110zn/mzdrksx.htm。

  可见毛泽东时代的人口政策是经得住历史的考验的。那么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的严厉计划生育有必要吗?

  我在“计划生育何去何从?攸关中国持续发展”一文已经指出计生委公布的1.78的生育率是不对的。现在根据国家计生委和统计局资料,我重新分析生育率资料,看看当初是否真的有必要实行严厉的计划生育政策。

  国家计生委政策法规司司长于学军博士的“中国人口生育问题研究综述”(http://www.usc.cuhk.edu.hk/wk_wzdetails.asp?id=1852):1970年总和生育率为5.81,1977年降到3.0,到1979年则降为2.75;八十年代后,总和生育率从1980的2.24回升到1982年的2.86;1985年下降到2.20之后,到1987年再次回升至2.59;而到1989年又回落到2.35。并说人口学家公认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2.31的总和生育率是准确的。

  既然1980年只有2.24的总和生育率,即使后面婚姻法降低了结婚年龄,但要知道80年代才开始严厉的计划生育(70年代实行的是允许生育两、三个孩子的比较宽松的计划生育政策),无论从计划生育政策内容,还是从对计划生育执行力度看,80年代均比70年代更严格,更强化。经过10年,总和生育率反而升高了?计生委对此进行的诸多分析、解释毫无说服力,任何有一点常识的人都不相信的,说明整个八十年代根本没有严肃地调查过生育率!即使1980的2.24可能太低(有隐瞒人口),而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结果肯定太高,应该是将前些年隐瞒的人口报上(因为人口普查相当于大赦),因此1990年应该不到2.0了,不然1991年怎么一下子就降低到1.65?可见八十年代生育率本身是持续下降的,计生委数据的多次“回升”唯一说明的就是计生委对这一悠关民族存亡、国家持续发展的数据是非常草率和不负责的。很多学者也承认,80年代还处于中国人口研究的沉寂期。

  1990年以后国家计生委和统计局进行了一系列比较严谨的生育率调查。1992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38万人调查申报的全国1991年和1992年总和生育率分别为1.65和1.52,就算这两个数字可能有些低,因为隐瞒户口,但最多也只有1.8左右。

  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与财务管理司副司长王谦的“中国大陆十年来生育水平估计”估算2000年35-39岁妇女终身生育率为1.85。妇女终身生育率为1.85。终身生育率为1.85,妇女生育高峰在30岁以前,1.85的终身生育率说明1990年左右总和生育在1.85左右。

  2001年全国计划生育/生殖健康调查公报(2002年3月4日)(http://njjsw.nj.gov.cn/tongjishuju/4.htm)称2001年妇女终身生育率为1.81,也说明1990年左右总和生育率就已经只有1.8左右了。

  可见1990年妇女总和生育率就已经远远降低到世代更替水平2.1以下!

  计生委对1992年国家计划生育委员会的38万人调查数据不相信也不采纳,等待1995年国家统计局的“小普查”。但“小普查”数据显示:农村育龄妇女的总和生育率只有1.56。计生委更加不相信了,将这个数据修正为1.8。1997年计生委组织进行了一次全国范围的抽样调查,显示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只有1.35-1.38,计生委高层根本不相信这个数据,将这个数据仍然修正为1.8。但毕竟心里没底,等待人口普查,因为他们相信1990年的第四次人口普查是最准的,出乎他们意料的是,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显示当时总和生育率只有1.22,对这个足以震撼全国、足以将某些人钉上历史的绞刑架的数字,计生委仍然大胆地修正为1.8。可能还是有点心虚,2001年,国家计生委再次组织进行全国范围的抽样调查,数据也显示总和生育率只有1.35左右。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统计与财务管理司副司长王谦的“中国大陆十年来生育水平估计”也估算整个1990年代平均总和生育率只在1.3-1.6左右(http://home.ust.hk/~soazgw/Wangq.doc),而90年后期总和生育率只有1.35左右,2000年35-39岁妇女终身生育率为1.85。终身生育率为1.85,总和生育率1.35左右,两者根本不矛盾,因为妇女生育高峰在30岁左右,1.85的终身生育率说明90年代初的总和生育在1.85左右。

  事实上不计算80年代的生育率,将1977年的3.0,1979年的2.75,1990年的2.31,1991年的1.65,1992年的1.52,1995年的1.56,1997年的1.38,2000年的1.22,2001年1.35放在一起,直线回归,回归系数还是很高的(R2值超过0.9!),也与两次生育愿望调查是相符的。不说明现在只有1.3左右的生育率?

  我在“计划生育政策攸关中国持续发展(新华社《国际先驱导报》118期)”一文已经指出:全球人口增加只是近两百多年的事情,中国人口由传统的数千万上升到13亿只花了两百多年,在这两百多年中国妇女平均生育率在6.0左右;要是以目前1.3的生育率,也只要两百多年就可以恢复到数千万,并且由于1.3的生育率意味持续老化,到时候生育年龄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将会下降到一个无足轻重的数字。可见现在的1.3的生育率比过去6.0的生育率危害还要大。人口安全意味着要“保证一代接一代地永续发展”,但没有接近2.1的生育率那是不可能的。

  说明90年代历次的数据基本可靠(虽然每次都有误差),只是计生委分析不对而已。如此详尽的客观资料都不相信,竟然相信没有任何依据的1.8的推测数据!我实在无法理解为什么计生委对九十年代以后的多次总和生育率数据都要调整到1.8,既然这样的话,还有什么必要劳民伤财调查生育率资料?我无法想象计生委高层竟然有这么大胆!最后计生委竟然没有生育率资料了!只好从教育部、卫生部借个资料来(http://www1.people.com.cn/GB/jingji/1037/2768941.html),滑稽呀!教育部、卫生部又不负责人口数据,国家计生委、统计局才负责人口数据。计生委、统计局的资料都没有用,计生委、统计局干什么去了?

  我在“财丁不能两旺--神秘的人口自控机制”一文已经指出人口增长有其内在调控机制,要尽量尊重自然规律。计划生育本身就违背人口变化的自然规律的。即使万一要改变这个规律,也必须建立在严密的生育率资料和生育愿望调查的基础上,计生委八十年代以来唯一采纳的只有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资料,其他数据都是计生委推测,没有客观的资料还有什么资格来控制人口?生育率太高了(如六、七十年代的6.0)需要适度降低(通过提高妇女教育、发展经济,而不一定通过计划生育),太低了就必须鼓励生育(日本、新加坡、欧洲、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现在都这样)。现在中国只有1.3的生育率,而城市妇女平均期望生育数为1.6左右,农村妇女平均期望生育数为1.80左右(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国家计生委的两次调查资料),竟然还要控制人口!计生委真是胆大包天!

  联合国统计资料显示,教育普及、尤其是妇女扫盲和受教育程度提高,会直接导致生育率迅速下降。吴洪森在“关于计划生育的另一种思考”一文中指出:农村女性受教育程度达到高中的,生育率只有1.2的水平。30年的计划生育经费总值估计在3000亿元,假如将这3000亿元用来普及教育,就有3亿人可以读完初中。中国目前文盲和半文盲总人口只有1.8亿,还可以多出一大笔钱来提供高中教育,假如教育政策倾向女性,中国不但全面扫盲,而且还多出一亿多有高中毕业程度的女性。一方面可降低生育率,更重要的是能提高人口素质。

  印度七十年代生育率与中国的5.8相近,80年代中期降到4.07,印度九十年代初才开始经济改革,比中国晚十多年,现在生育率只有2.8了。泰国、斯里兰卡等国的生育率也从高水平就降到了2.0。西班牙生育率从1975年的2.8下降到2003年的1.2,触目惊心呀!这些国家都没有实行计划生育。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妇女总和生育率只比2.1的世代更替水平稍微高一点。要是继续发扬以提高人口素质为中心的毛泽东人口思想,随着经济的发展,人的生育观念会改变,生育愿望会降低,也只要几年就可以将生育率降到2.1左右,只要低于2.1,人口在一段低惯性增长后必然实行零增长。从国家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人口结构比数量更重要,而妇女总和生育率是动态反映人口结构变化的。我在“为什么现在人口仍然增长?”一文中谈到为什么不要看重出生率,而要关注生育率。而我国现行的计划生育总体思路却是控制数量而不是改善结构,关注的是出生率而不是生育率。

  1980年在宣扬计划生育必要性时说,希望中国人口降到7亿(难怪要实行独生子女政策!),并说英国希望将人口由5600万减少到3000万,荷兰希望将人口由1350万减少到500万。事实上这些观点只是个别学者的观点,英国、荷兰政府从来没有用这些理论来控制人口,反而鼓励生育,但仍然难以阻挡人口下降和老化。在这方面我们抢了个第一,从理论到实践不到一年,但这个第一是我们几代人都难以承受的。

  1982年9月1日,在党的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上,中央正式将计划生育确定为基本国策。计生委声称20年来计划生育减少三亿人口,这个数据并不准确,因为计生委没有考虑经济发展自发降低生育率。但计划生育至少减少了一亿多人口,这可是维持健康人口结构所必需的一亿多人口,是宝贵的可持续发展活力呀。没有严谨的科学基础,谁来为这一亿多人命负责?

  把中国的经济落后归咎于人口过多而实行“计划生育”,其原因不外两种:一是为1949—1979年失误的经济政策寻找替罪羊;二是在特定年代下“病急乱投医”的产物。

  请看独生子女政策对中国的危害:

  国际先驱导报(2004年10月15日118期):独生一代影响未来中国

  http://news.xinhuanet.com/herald/2004-10/19/content_2108811.htm

  九、计划生育(尤其是晚婚晚育)降低了人口素质

  

  计生委作为一个部级的实权机构,名义还说要提高人口素质,但计生委只关心人口数量,并且反而造成人口素质降低。每年残疾儿童增多,其中固然有遗传因素造成的,但更多是可以预防的。我这里只谈几个方面:

  1、子宫疾病卵巢疾病随着年龄增加而增加。并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女性的卵巢功能开始衰退,染色体易变异,胎儿的致畸率也随之升高。解放前十四、五岁就开始结婚,当然不好,但现在都在20多岁才想要小孩,20几岁要小孩是黄金年龄。但计生委单纯为了控制人口数量而提倡的晚婚晚育,给人一种错觉:晚育是好的。造成多少残疾儿童出生?美国自1990年到1999年孕妇高血压综合症(先兆子痫)发病率增加40%,这个增加主要是晚育的造成的,威胁着15%的妇女以及子女。孕妇高血压综合症不光是最主要的孕妇和胎儿的死亡原因,并且影响孕妇及其小孩的今后一生的生活(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发病率显著增加)。可见,中国的晚婚晚育政策是多么愚蠢!

  2、农村头胎女孩可以生育二胎,但中间间隔太长,很多妇女生育二胎时候已经是晚育了,不必要地增加残疾人口的出生。

  3、残疾儿童中有相当部分是神经管发育不全,成了先天痴呆。预防很简单,就是孕妇前三个月每天补充少量叶酸。但计划生育30多年了,不要说农村,就连城市人口也只有很少比例的人口服用叶酸,并且其中连剂量都没有用准。叶酸市场价格只有三元多钱,成本价格只有几毛钱。几个个孕妇合用一瓶都够(可以小包装呀)。计生委为什么不宣传?为什么不常规免费发放叶酸给孕妇?要是这样的话可以以非常低的成本降低大量残疾儿童的出生,降低今后的社会和家庭压力。

  4、超生孕妇承受了巨大心理压力,并且由于漂泊在外营养也跟不上,势必影响胎儿的发育。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