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关于120公开信的几个贴子: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Yush 于 2006-09-07, 23:10:50:

回答: 还有第四件事也让我佩服:参与签署120公开信 由 Yush 于 2006-09-07, 22:58:28:

http://www.xys.org/forum/db/1/79/119.html
120人公开信倒是个民主产物
送交者: limitations 于 2006-5-11, 12:48:05:

傅新元起草此信并通过e-mail征求意见和签名时,明确是要就魏-司事件表态。但我估计收信者中有不少人并不知道魏-司的来龙去脉,比如我的朋友就属于这类,因此公开信经过意见反馈修改后的终稿中就只字不提魏-司事件,而改为泛泛而谈。

我的朋友最后在信上签了字,因为他同意信中的观点。确实,为中国的科研诚信建设而进言,应该属于“国家兴旺匹夫有责”的范畴。只是,这种没有征对性的公开信,反而显得隔靴挠痒和空洞,有多大作用很难说。

其实,如果傅新元坚持初衷,以魏-司事件为例,公开就包括《新语丝》在内的媒体就此事件的相关处理发表见解,哪怕只有12个人签名,那影响也会比现在的120人信大得多。也许最后傅新元认为签名者的数目比具体表态更重要,因而服从众意,将魏-司事件放到信外了。


http://www.xys.org/forum/db/1/79/128.html
早期版本能变成最后定稿的样子也不容易,
送交者: Yush 于 2006-5-11, 13:45:04:
回答: 120人公开信倒是个民主产物 由 limitations 于 2006-5-11, 12:48:05:

对后期签名者的为此所作的努力表示赞赏


http://www.xys.org/forum/db/1/79/198.html
我相信,大多数签署者的初衷,
送交者: Yush 于 2006-5-11, 20:14:52:
回答: 公开信的初稿是专门讨论丘、魏事件的。 由 松鼠 于 2006-5-11, 18:30:51:

与方舟子“一再呼吁中国应该建立规范的渠道处理学术不端行为”的观点是一致的。limitations在下面对此有解释,目的是“为中国的科研诚信建设而进言”。而发起人的本意是就魏-司事件表态,但最后没行通。

limitations说:“哪怕只有12个人签名,那影响也会比现在的120人信大得多”。反过来说,正是由于120减12名签署者的努力,才使公开信与初稿相比有了巨大改观,以至于BBC News都认为该信的目的是敦促中国官方处理学术不端。(http://www.xys.org/forum/db/1/78/151.html)

估计签署者中会有人来作进一步解释。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