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ffffff 于 October 08, 2003 12:55:09:
其实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授予的原则,根据我这个在物理学界任何人一
个指头就可以捏死的土人的浅见,是要奖励那些有着重大原创性的成果,
而不一定在乎有很多人知道。比如1996年授予发现He-3的超流相,实际上
整个世界上做超流的人少之又少,可是因为以前发现的He-4超流是玻色液
体,而He-3却是费米子配对(3p态的配对),显然这是一个区别于原来的
重要的新颖的发现,授奖理所当然。
根据这个原则,我想以下成果可能被授奖:(排名不分先后)
1。1984年Shechtman发现了准晶体(quasicrystal),这是一个区别于原
来认为自然界只有晶体和非晶体的观点的重要的新颖的发现;(这篇文章
被引用了2158次,是整个80年代凝聚态物理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文章之一,
仅次于发现高温超导的那篇文章,而崔崎发现分数量子Hall效应的那篇
文章被引用了1120次,比之要少不少。)
2。1975年K. Andress, J.E. Graebner和H. R. Ott(恰好三个人)发现第
一个重电子金属CeAl3,其反铁磁性和超导性是共存的,这是一个区别于原
来认为反铁磁性和超导性是相互对立的观点的重要的新颖的发现;
(比现在在高温超导体Vortex中认为反铁磁与超导共存要早太多年。)
3。1962年A.W. Overhauser提出自旋密度波(SDW)和电荷密度波(CDW)
的存在,这是一个区别于原来认为金属中只有普通的费米海、等离激元
等基态的观点的重要的新颖的发现;(现在就有很多人用SDW序参量和
超导序参量联立来说明高温超导体Vortex中的序的竞争,其实很早Schrieffer
等人就讨论过了。)
(附带着说明一下,还有1979年C. Grimes和G. Adams在液He表面的二维
电子气中发现Wigner晶格,这又是一种新的电子基态,其实当年崔崎就是
为了在GaAs/GaAsAl异质结上的二维电子气中找Wigner晶格,结果被他找
到了分数量子Hall效应。)
4。1980年K. Jerome发现第一个有机超导体TMT-SF2PF6,这是一个区别于原
来认为只有无机物中才存在超导性的观点的重要的新颖的发现;
5。1988年,Baibich在Fe/Cr金属多层膜中发现了巨(giant)磁阻效应,
而1994年Jin S在LaSrMnO中发现庞(colossal)磁阻效应。(后者被引用1637次,
是90年代凝聚态物理中被引用次数最多的文章。)
(附带着说明一下,美国Rutgers大学的A.J. Millis在1995年的一篇理论文章,
说明在LaSrMnO中仅仅靠双交换机制是不能解释其巨磁阻效应,必须加上Jahn-Teller
效应,这篇文章被引用了1142次,是90年代凝聚态理论物理中被引用次数最多的
文章,现在他很爽的由Rutgers跳槽到Columbia大学,是美国凝聚态理论物理的
业已成名的新秀,衷心希望他能够也凑上得奖的份。)
我比较的孤陋寡闻,所以我就知道这么些,至于其他的我就不太清楚了。
当然渐进自由肯定值得给奖,至于量子场论中的反常,不太可能给,因为太理论
化了,不太偏物理。1999年授予t'Hooft,授奖原因也是说他发展了一个可以
有效计算弱电理论的工具,(其实不就是维数正规化和证明非Abel规范场重正化
嘛!但诺贝尔奖委员会就是不想说明我是给证明非Abel规范场重正化这样一个
纯理论工作授奖,一定要说是给一个物理工作授奖。)至于parisi,不就是做了
个spin glass嘛,他已经得了统计物理的最高奖Boltzmann奖,对得起他了,还
想做梦得诺贝尔奖,门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