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lightflow 于 2011-07-26, 09:47:25:

回答: 谁这么有心,把莲波的东西放在了一起? 由 lightflow 于 2011-07-26, 09:46:00:

http://tea4soul.org/yabb/YaBB.pl?num=1181678764/15

Welcome, Guest. Please Login.
Green Tea for the Soul Club Bulletin Board     
07/26/11 at 10:46:22
Home Help Search Login


半杯论坛 › General Category › 文学、艺术、音乐、摄影
(Moderators: mchang, yjin, 半杯论坛 Administrator, gary)     ‹ Previous topic | Next topic ›
Pages: 1 2 3
Send Topic Print
有关莲波女士的诗歌及文章 (Read 2974 times)
lchen
Ex Member

    
西瓜传奇
Reply #15 - 06/12/07 at 16:47:32
【西瓜传奇】

              ◇莲 波◇

  前天出去买菜,见超市水果柜的边上堆着一大堆西瓜,价钱十分之便宜。于是
就买了一个,有十八磅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搬进车里,回家,扛上楼去。

  晚饭后,西瓜也已在冰箱里镇得冰凉,切一块,再切成一寸左右的小块,拿叉
子挑着,边吃边看电视。本来一天下来,忙乎乎的,我总是又气又恼,一肚子的无
名火。而这天有西瓜吃,居然也就高兴了。

  吃完冰西瓜,连鼻尖指尖都是冰凉的,芝加哥的三月还是带着深深的寒意。然
后我出门去倒西瓜皮,居然隐隐觉得暖意正在慢慢地来,空气中有一种微小而无处
不在的奇怪物质在喧嚣着,好象我的家乡五六月间的那种感觉。

  我知道这不是天真的暖了,而是西瓜带来的错觉。在家的时候,大凡吃西瓜,
总要在立夏之后,那时江南正是雨季,天气不管是下雨还是响晴,总会有种燥热的
愉快的不安。这个季节每年总是在盼望之中。所以西瓜便和这个季节,和插着野花
的草帽,和蜡染布的短裙子,和焕发着别样光泽的脸蛋与生命联系在一起。

  这里的西瓜就不是这样了。它们可以长在暖房里,一年四季,超市里总会有西
瓜卖。美国的女孩,啃着西瓜的时候绝不会有如我这般的联想。其实这也是一种情
结,从我落地在江南开始,多少年来沉淀下来的。

  很早的时候,西瓜很原始。一年之中,怕是吃不到几只大红沙瓤的好西瓜。所
以但凡我叔在厨房里手起刀落,发出欢呼时,我就知道他是开到了一只好西瓜。

  那时西瓜都几百斤几百斤地往家搬,堆在厨房后面一张废置的大八仙桌下。每
天拨出两只来开。这样,一桌底的西瓜差不多就能吃整整一个夏天。

  每天挑瓜是件不大不小的家庭事务。我们家都是属于钱钟书说的那种先挑好葡
萄吃,越吃越坏的人。所以,挑西瓜的时候,就得先捡好的挑。叔叔爱干这事,两
个姑姑也爱干预。所以若是哪天开了个大白葫芦,就会鸡飞狗跳地互相抱怨一阵。

  但是,白葫芦总是免不了的。这时,我是基本不吃的。奶奶怕天太热,我不吃
西瓜说不定要中暑。于是紧急地挑个好瓜,装上网兜,沉到后院的井里去。天快黑
的时候,捞上来,我大吃。那时,常常会吃胀到有种要死过去的感觉,非得啃几片
咸萝卜干化化水不可。

  那剩着的白葫芦,叔叔姑姑也吃得少,我老头子也不怎么肯吃。又舍不得扔,
奶奶就自己吃。实在难以下咽,就洒点砂糖。有阵子家里穷得紧了,糖也舍不得洒
,就放几颗糖精。

  后来我渐渐大了些,叔叔姑姑都有了小孩。有一年夏天有个小东西生热疖子,
不多的好西瓜都榨了水给她喝。那时我开始能帮着做点事,就拿个大木勺,把切了
块去了籽的西瓜捣碎,滤过,装在奶瓶里,颠颠地拿到童车边去喂小东西喝。然后
就跟奶奶吃白葫芦。洒了糖的白葫芦极难吃,糖精就更难吃。可是不吃就只能扔掉
,奶奶说这是很罪过的,所以,吃就吃吧。

  去年回国,看到那口用来镇西瓜的井了。就想起以前奶奶从井里吊起西瓜来的
那快乐的一瞬间。现在的西瓜大都很好,也不用井水来镇;井还在,而奶奶不在了
,所以当年那种快乐的感觉只能分明地想起,却再也无从重新体验一次。

  后来从老宅搬出来,我爸、我妈和我开始过小家庭的日子。

  那么,夏天之前买西瓜的任务就落到我爸头上。

  那时人们的商品经济意识都差,卖西瓜的农民就只是把瓜船开到运河边,等人
来买,根本没想过要送货上门。所以,要把买好的瓜拉回家是件很痛苦的事情。

  我家老头子是个书生,又很白。每回,他总是天不亮就借了小拖车去河边买瓜
,等他折腾回来,却烈日高照了。河边是没有树的,日头毒,火辣辣地照得人要脱
层皮。我记得老爸回到家,便把他那件被汗浸透的汗背心脱掉,这时,他身上居然
还象是穿着件白背心!裸露在阳光里的部分,都已经晒得又黑又亮了,然后从第二
天起还要脱皮。他是戴墨镜去的,摘了墨镜,活脱是反转片的大熊猫。

  这种痛苦必然持续一个夏天。整个夏天我爸的“白背心”和“大熊猫”到处引
起笑声。我和我妈是想和他一起去买的,但是老头子不让。我妈去没去过我不知道
,至少我是从来没去成。

  那年七月,我高考,带病高考。上午考完了,还有下午。中午同学们一般就都
在考场附近随便买点吃了。我妈却一定要来给我送饭。当然胃口没有的,什么也不
想吃。问我想吃什么,想来想去,也只有西瓜。于是立即去买来个大西瓜,切了给
我吃。同学们在外面吃完了回来,我妈就一块一块地拿给他们吃。到最后,我发现
她一块也没吃着。

  第二天再考试,中午妈妈还来送饭。这次就带了一个很大的冰盒,底下铺了很
多碎冰,上面放的是切好了的西瓜,去了皮,还去了籽。

  老爸曾经无数次地感叹没有儿子的痛苦--那就是没有人帮他买西瓜。他曾咬
牙切齿地发誓,以后,买西瓜买米这两件事,是一定要叫女婿去做的。

  可是,连我都离开了。自然,现在西瓜和米,都叫店里送的,不过多出几块钱
。送货来的人,我爸总会请他们抽支烟,喝点水。我爸给我的信里提及这些事,说
:“若是有女婿来干这活,烟和汽水倒可以省掉也。”

  那时候整月整年地就想着一个他,却难得见面。

  有天正在上课,宿舍的舍监来叫长途电话,急急去接,是他,说出差车过苏州
,只有三小时,说要到学校来看我。

  他那个电话是在南京打的,他下午黄昏时才能到。

  我整个中午都紧张起来,洗头,拿着吹风机狠吹,把牛仔裙换掉,穿上件真丝
的连衣裙。然后出了校门,去寻觅点吃食。

  他只喜欢吃西瓜,还爱喝那种带着烂苹果般诱人芳香的绿色芬达汽水。那种汽
水并不是每家店都有卖,找了好久才找到。

  西瓜到处都是,只敢拣最贵的一家水果店,并且还是死活不放心,逼着老板大
义凛然地拔刀在瓜上开了个小口子,看见了鲜红水灵的瓜瓤才罢休。

  然后,捧着瓜和汽水,到学校门口的小店去,赔了很多笑脸,又出了些钱,好
歹他们的冰箱收容了我的东西。

  整个下午焦躁不安。课上完后,几个要好的姐儿陪着我坐在宿舍下的树荫里。
随着太阳越来越斜,我脸上的表情越来越少,她们也全都焦躁不安起来。

  电话又来。是车误点,他居然还在无锡!

  这一次的别后重逢算是完蛋了,下一次还不知要等多久。

  我整个象泡到冷水里一样,好久,都说不出话来。

  这时有个女孩突然想到我下午存在小店里的汽水和西瓜,就骑了自行车出去帮
我拿了回来。我抄起一个汽水瓶子,就要往西瓜上砸去,被她们架住,说这违反校
规,没准要闯祸的,不如我们来帮你化悲痛为力量吧。

  于是她们风卷残云地把瓜和汽水消灭了。叫我吃,我没吭声。

  我再见到他是秋后的事情了,那年整个夏天,我很少吃西瓜。

  前天买的瓜,到今天,差不多吃完了。

  在这儿,人很容易想家。有些平平常常的东西,总会在不经意之中幽幽地从心
里扯出一长串故事来。故事是不是年代久远,是不是意义重大,甚至是不是情节逼
真,这些都无关紧要。要紧的是这些故事只是属于我的,是和我心心相印,并且和
我相念的那些人们血脉相依的。

  特别是一些圆圆的东西,总是让我在现在这些不圆的时候怀念并期待着什么。
乡思应该总是圆圆的吧,象汤圆,象月亮,还有,西瓜。

1996.2.
Back to top     


IP Logged
lchen
Ex Member

    
我 与 《新 语 丝》
Reply #16 - 06/12/07 at 16:48:20
我 与 《新 语 丝》

               ·莲波·


  我的网中生涯,和《新语丝》的年岁相仿——快满周岁了。而且我涉网不久
便和《新语丝》挂上了钩,所以可以这样说:我的网中生命本来几乎一片空白,
从加盟《新语丝》开始,渐渐画出了一点零星的图案。而我闲下来的时候,便一
边翻检着这些图案,一边笑意满盈。

  我是喜欢文字的,但因为懒惰,总是看得多写得少。要写正经文字,那更是
一件让我敛眉低首,扼腕顿足的难事。若非有人拿枪在后面逼着,断不肯安安分
分坐下来编文章。而现在《新语丝》的编委诸公大体起了一个持枪歹徒的作用—
—每个月底,我照例倾家荡产地如数上供。

  最早“上供”是去年开春吧。和散宜讨论了一阵江南故乡,以及蒋捷的词,
讨论当然是没有结果——他依旧“世界公民”,而我在文化与乡愁上还是个走投
无路的爱国主义者——但散宜开始向我约稿了,借着一缕微酸的乡愁,居然还一
气写了三篇一个系列的回忆苏州的散文——也没写什么,只是记了一些悠悠深巷
里少为人知的古迹。

  这三篇以后,因为生计问题紧迫,有一阵子远离文化。等我再回到网上,已
是去年深秋。有一期恰好嚎兄主编,便命我写点风花雪月的文字填充“丝露集”
。连写了两期“老歌新唱”,主要是雕雕字句,本欲再唱下去,无奈莲心已经才
尽。

  后来又写了诗写了应景的散文,总的来说是自己不看。每期《新语丝》一出
,急急地打开来看别人的文章,看到自己的名字,便脸儿红红地跳过去。

  因为性情不定,笔名常常在换,用过“三公子”、“不寒”,一直想伪装成
男生不被发现,然而太累了,终于放弃,还是叫“莲波”,算是接近本名。

  现在的日子,无风无雨无云也无晴,一反既往令人忧心地安宁。每天做完了
正事,便呆呆地盯着荧屏。抄抄《朝花》,品品词话,常常是咬文嚼字,偶而也
做点无聊的事。因为日子太平淡,就往往看重一些本来并无所谓的东西——譬如
这个《新语丝》。在芝城昏黑的风雨之夜里,它至少能伴我渡过数个钟点的难耐
时光。它的继续刊下去,现在已经是我一个很大的愿望了。如若不刊,说以死相
殉那是唬人,但涕泪滂沱是一定难免的。

  到现在依然是个懒人,最希望人家写我看,越少动笔越好。因为与《新语丝
》交道打得多了,不知不觉和编委诸公都成了朋友,他们也很知道我的脾气,每
月征稿期间都要催我好几回,把我置于死地而后生。久了,竟成了习惯,就象以
前在学校里,每个礼拜六下午五点半有人准时出现在宿舍窗下,然后我要再磨蹭
半个钟头,千呼万唤才下楼。有一个礼拜六居然窗前空空,我便坐立不安,一慌
神,自己跑去了他的宿舍楼——我要说的是,这期纪念增刊没有人来逼我写,我
心里一慌,大有失落感,就自己老老实实地写了送上。

(《新语丝》9503z)
Back to top     


IP Logged
lchen
Ex Member

    
永 无 阳 光
Reply #17 - 06/12/07 at 16:49:00
永 无 阳 光

               ·莲 波·

  放《阳光灿烂的日子》的时候,我正好还在中国,闲着,有许多时间吃喝玩
乐。苏州的夏天,阳光太辣,家里也闷,有时出去走走,走在半路热得受不了了
,就买些冷饮,就近躲入一家电影院去。在这种时候,我看了三遍《阳光灿烂的
日子》。

  对电影,我其实早不抱什么指望,因为看什么都觉得虚假。与血肉丰厚的生
活比起来,电影太单薄。

  然而看了《阳》片,我对虚假和真实的定义发生了疑问。

  我一直是鼓吹现实主义的,对电影及一切文艺作品,总是希望越贴近真实的
世界越好。所以一直反对文艺片,因为觉得它们所表现的情感都是夸大或提纯过
的;一直对历史或传记片情有独钟,觉得即便它们的核心思想或大前提是错的,
但细节总是真实的。我就一直把自己拘泥在这严格的“真实”中了。

  然而,看了《阳》片,我对我惯常鼓吹的“真实”发生了动摇。到底什么才
是我要的“真实”?这“真实”应该是照搬生活的表象呢,还是触及生活的本质?

  要从细节方面来说,《阳》所表现的应该说不是真正生活的样子。它是唯美
的,尽力地追求人们感觉方面的美感,不管是人还是事,一概都线条化了,都被
改造出雕塑或油画一样的感觉,不但美,而且纯。

  这种美化,是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段营造出来的,最主要是摄影和音乐构造了
这种气氛。

  有一处,是讲这些男孩子们在澡堂里洗澡,他们的头子刘忆苦把一个小孩揍
了。那小孩蹲在地上哭,刘忆苦气鼓鼓地站着,别的孩子都在一边不敢吭气。就
这样的一点无聊的小事,在此片中就拍得很美。我记得整个画面是青灰色的暗暗
的基调,一抹乳白的柔光从天窗中照进来,每个人的身体就好象被罩上了一层薄
纱。然后整个画面静止了,男孩子们以群雕般的姿势静静站成一堆,大部分都是
背影,在漂亮的线条当中透露出不可遏止的青春的力量与健美。而且,这个画面
看起来称得上是古典的,象博物馆里挂着的画,希腊众神出浴的样子。

  还有一处,在国内是受到批判的。是小流氓们打群架,一伙人骑着自行车,
抄着板砖去打另一伙。打架的过程拍得很朦胧,没有什么特别清晰的场面。只看
到一伙人在镜头上呼呼地冲来,又哗哗地奔去,虽然没多少人,但场面却显得挺
宏大。在此处,自行车的轮子在拍摄中被虚化了,所以我甚至觉得他们骑的是马
!仿佛他们和他们的父辈一样,正在驰骋沙场,进行着他们认为绝对伟大而崇高
的事业。慢慢地,随着战斗越来越激烈,《国际歌》的悲壮苍凉的调子幽幽地从
背景中冒出来,起先模糊,越来越清楚。那时那刻,你真会困惑了,他们到底在
干什么,而自己到底在想什么。我们中的任何一个人,象我,对《国际歌》这样
的东西,总是有一种特殊的概念和感情。而电影此时就在我们的概念和感情中塞
入了一些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的东西,使我困惑,使我无所适从。

  这样的镜头还有很多,粗粗一想,引起我心灵震动的就有好几处。

  记得一处是深夜看完了电影,搞完了恶作剧。男孩女孩们一起围坐在房顶上
,等东方渐渐发白,然后在凌晨第一缕阳光中开始歌唱。起先是一个人唱,然后
有人跟,最后大家都轻轻地唱起来。这里的和声用得十分曼妙,是那种听了觉得
自己的心会象四月阳光里的风筝一样飘起来的声音。而且,唱的是《莫斯科郊外
的晚上》,还是俄语,真的象天籁一样。

  还有,男孩女孩们夜里躲在废仓库里胡闹。记得是点起了红蜡烛,女孩们穿
的是布拉吉,男孩们都偷着带出了老爸们的将官服,有的还有一件猩红的长披风
。这时响起了轻快的东欧民间音乐,孩子们在这音乐中翩翩起舞,女的象燕子,
男的象苍鹰,在音乐声中他们飞起、盘旋或降落。尤其是有一男一女的双人舞,
舞姿、乐声和激情都融合在一起,我当时总觉得仿佛似曾相识,想了好久,在后
来看第三遍时,我想起来了,小时候看的舞剧《刑场上的婚礼》,差不多也有类
似的荡气回肠的激情。

  女主角宁静很美,美得根本不必用俗与不俗这样的标准去衡量她。她的面目
,特别是抬头一笑的时候,真正和片名一样——阳光灿烂。

  这是一个存在于概念中的女孩,是藏在每个男人心灵深处、每个女人生命底
层的一个影子。也许我们没意识到,可她确实存在。我们从她身上看到放纵的自
己,然后,也就摆脱了平日不能放纵的遗憾,带着一种欣赏和满足,入梦了。

  我看过王朔的原作《动物凶猛》。电影,一般总是超不过小说,但这次,我
却更喜欢电影。

  其实,它的歌,它的舞,它的女孩,它的美,都是虚幻而不真正存在的。它
表现的绝不是生活的真实面目,绝不。但我觉得它是表现了一种气氛,一种令人
绝望而又令人渴望的当时年代的气氛。电影引导着你亲身体验、或者对一部分人
来说是重温了一遍当年,让你也激动,也产生那种自以为是的庄严崇高。

  以前常常觉得那个年代的疯狂和愚蠢是令人不可思议的,作为人类,怎么会
这样。但看过这电影,我明白了,若在当年,我也一定不会幸免。人的本性当中
有些东西很容易被点燃起来,一旦爆发,就不可收拾。我们常常渴望故意地去体
验崇高或悲壮,而一些不崇高不悲壮的东西若以崇高悲壮的面目出现,也能迷惑
得我们万劫不复。

  所以,经过了那些阳光灿烂的日子,我们情愿没有阳光。

(《新语丝》9604)
Back to top     


IP Logged
lchen
Ex Member

    
写 下 竹 声
Reply #18 - 06/12/07 at 16:49:36
写 下 竹 声

               ·莲 波·

  隔了三个月,我又站在了这幅字前。

  台北故宫博物院的“中华瑰宝展”从纽约的大都会博物馆搬到了芝加哥艺术
馆,于是我又一次见到了这幅字。

  上次去纽约玩时,是很偶然地去了大都会博物馆,将那四五百件珍宝匆匆地
走马观花了一遍,最终,目光就定在这幅字上了。而这次跑到芝加哥艺术馆重看
展览,似乎就是专为了它而去。

  是诗帖卷,瘦金体,徽宗的真迹。

  不知为什么,对于形销骨立的东西,我总有一种很偏执的爱好。象湘妃竹,
象箫声,象二胡拉出的《江河水》,象我想象中的那些白衣飘飘的落魄诗人或者
末代帝王,象这亡国的君主手书的枯瘦的墨迹。

  据说宋徽宗赵佶当年是见了月夜院中风吹竹林的景象,才灵感突发,创造了
这前无古人的别致的瘦金体。

  是的,我确确实实在他的勾划之中看到了竹叶娑娑的月色,在月色中又听见
了竹林娑娑的低低呜咽。我注视着那个“难”字,我觉得我是被它那种凄美的姿
态迷住了。

  瘦金体的字,总是笔划越多越好看。因为它太瘦,太峭,笔上的墨,是不能
够蘸饱的,所以常常会露些枯枝残叶的衰败出来。倘若笔划少,难免要显些孱弱
的病态出来。纵然在我看来,这种病态也象西施捧心一样,是一种绝世孤立的别
样的美。但这样的美就象山崖回转处半道上劈刺出来的一枝极艳的花朵,美得尖
锐,美得突兀,倘若多看,是要伤心摧肠的。而若是笔划多一些,就象瘦的美人
身上多披了几层轻纱,朦朦胧胧的,居然显些骨肉匀停的丰润出来。

  这个“难”字,真的很美。收笔之处,那淡淡似不经意的一钩一提,隐隐地
透着翠竹的清气,和既秀且挺、既媚且刚的万种风情。

  这是字,不是人。女人要是有了这般风情,就真的可以一顾倾城再顾倾国了
。秀和媚,并不是难能做到的事情,然而要在秀媚之中不乏风骨,怕是要有公孙
大娘舞剑那样的功力,而且,还要有个喝着酒的太白在一旁看着。

  还有个“留”字,也让我多看了它几眼。它冷峭当中带着的那种润泽,很让
我有如沐春风的感觉——是早春。我总觉得,徽宗的字,象夏季月夜的风竹,也
象早春初晨的冰河。《琵琶行》中写琵琶声涩的时候,用了「水泉冷涩弦凝绝」
的比喻。不错的,枯笔写着的瘦金体字,也象凝绝的琵琶一样,是一种冰凝的涩
涩的感觉。但是河里的冰,是会融的。整幅字,一个一个地往下看,刚开始还觉
得是三尺坚冰,渐渐地,便流动起来,流动成夹杂着碎冰急促奔流的春溪。再往
下看,越看,越觉得生动而流畅,渐渐地消融出一带春江的潮声来。

  看完了,要走,三回头。去艺书馆的礼品部看看是否会有这幅字的复制品出
售,结果是没有。很多幅宋太祖的坐像耸立在礼品部里,画面上是那个陈桥兵变
龙袍加身的大黑胖子。我一向是很喜欢赵宋王朝的,因为有许多美丽的小词和文
弱的皇帝。只是不喜欢开国的这个黑胖子,小时候看了三言里的《赵太祖千里送
京娘》,格外地烦他。我讨厌一切野心勃勃胸怀大志的人,于是所有的开国明君
,往往就归入了这一类。而他们不肖的子孙,就必然走向他们的反面,做了亡国
之君,从而成为我怜惜的对象。

  以前看过一部历史小说《金瓯缺》,写的就是徽宗赵佶的故事,和李师师。
我想这是我所一直喜欢的一类故事。「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这
是要多么风流的性情才能消受得了的似水柔情。也许就是这种风流与柔情,构成
了他那独特的字中柔媚刻骨的一面,而先祖留下来的虽衰犹在的忧患的江山和王
者的气象,也许就是字里那种亦枯亦刚,几分旷达几分萧瑟的矛盾格调的来源吧。

  在别人的城市里,看着徽宗的字,想些故国家园的事,是种很异样的滋味。
细细一想,到这里过后,没见过一根竹子呢。松树是见过的,可是听不见松涛。
可以入诗入画的东西是少而又少,所以就只好沉默了。在这张一千多年前的字里
,揣摩一下竹子的样子,这样,我就似乎见到我祖母那个满院风竹的家了。

(《新语丝》9607)
Back to top     


IP Logged
lchen
Ex Member

    
五 年 纪
Reply #19 - 06/12/07 at 16:50:14
五 年 纪

               ·莲波·

  今天是我和梁相识五周年的日子。

  我的桌上放着他的隔海而来的信。我们是很少联络的,自从别过之后。一年最
多是三次,一次是每年的今天——我们相识的日子;一次是我的生日,还有一次是
农历的大年夜——也是他的生日。

  每年,最少也是这三次。

  五年前的今天下午两点四十分左右。春天,江南。阳光朗照,和风拂面。我从
学校的浴室里走出来,头发是湿的,脸上有一种很清洁的紧绷感,而整个人是懒洋
洋的。总之,这是个舒服的、正常的、平和的日子,事后想起来,还是没有一点日
后生命大起大落、悲欢离散的预兆。

  我慢慢地向宿舍楼走去,因为不知道这天余下的几小时该做些什么,所以人有
点昏沉。想想,还是找几个女孩一起去买瓜子得了。

  我进了楼,刚转过弯,忽见前面有两个明显不是女生的影子在昏暗的走廊里迅
速向前走动。因为我们的女生楼是不能随便进的,我刚进门时没见到看门的大嫂,
她正好走开一会儿,因此,我很有责任心地,压低了嗓子,快步追了上去,在他们
身后低喝了一声:“你们找谁?!”

  于是两个人都回过头来了。回得慢的那人皱了皱眉头,然后露出一种好象是大
人对小孩讲话的那样克制的好声好气的满脸笑容,对我十分耐心地解释道:“我找
249宿舍的……”我听到他报出了我的名字,有点奇怪,但并不十分吃惊,因为
平时我不认识的人来找我也常有。我于是眼睛一眯,做出和他一样的那种可恶的笑
容,说道:“就是我。”

  他笑。他们两人相对笑。然后他告诉了我他的名字——呵,原来是他呀。

  他就是梁。说来我们相识的起由十分有意思。

  早几年前,我高考砸了,差点就要没书读的样子。我爸很急,急中想到我有很
多作文和知识竞赛的奖状,便拿了它们打算去闯一闯省教委,说不定还能有点用。

  我因为心情不好,不去。老爸就一个人去了省里。

  后来老爸回来说他的朋友那天恰巧不在。当然了,认识的人不在,省教委和高
招办哪能让你随便进。我爸又气又急,在门口的接待处团团直转。

  我爸说当时没有人理他。后来,走进来一个军官模样的。在办公桌前坐下来,
望了我爸一眼,看他一筹莫展的样子,就主动地走过去询问。

  我爸把要求加分的事情大致说了一下,并没指望他能帮上什么。他却很认真的
样子,拿了我的得奖证书小心地装入一个牛皮纸公文袋,二话不说,就进里面去找
头儿去了。

  那天不巧,管事的都不在。他又出来告诉了我爸,又表示这些证书可以放在他
那里,他会尽力的。又说头儿们可能两三天内都不会来,让我爸先回苏州。

  我爸回来后,一家人还是急的。过了好几天,好不容易打电话打到那个当官的
朋友那里,居然欣闻事情已经办妥,分加了,我也已被学校录取。那位朋友还告诉
我们,这事上上下下都是接待处的一个小军官办的,他还以为是我家亲戚。

  全家正高兴万分。第二天,邮局送来了一封个挂号邮件,正是那军官寄的。里
面是我的证书,还有高招办头儿签字给我加分的一个复印件,此外还有一页信纸,
是他自己写了几句,无非是叫我爸勿虑,事情已办好,并祝我进大学学习顺利云云


  他就是梁。我见到他问了才知道,他那年刚从陆军学院毕业,分在南京军区。
教委因为高考及高招的安全问题,去军区借了一批人,他就在里面。

  那时收到他的挂号信后,我家都很感动。虽然加分的事等我爸的朋友回了过后
也一定能办成的,但一个陌生人,花了那么大的气力来帮助我们,也真的是一种难
得的情分。

  当然,我和我爸都写了信感谢他的。不久我叔有事去教委,还专门去找他,当
面道谢。还请他吃饭,他推脱不过,也就大大方方地吃了,聊得也很热烈,并不是
象一般印象中当兵的那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那时,我怎知道,当年的这点情分,居然会变成日后痴缠难解的情缘。

  那天他是陪他哥们来我们学校的,那哥们就是站在他边上的那个,是我们校友
,回母校办点事的。

  后来梁说,他本来把我的事都忘了——那自然很容易遗忘的。后来站在学校门
口看着校牌,突然脑中火光一现,记起有我这么个人在这个学校,也立即想起了我
的名字。于是心血来潮,跑到学生处去查到了我的班级和宿舍号,就找来了。

  我只能说,真的都是缘份。

  走廊上他那回头一顾,装笑的样子我到现在还记得清清楚楚。我想我当时是有
点发呆了。那时我已经进入了爱的花季,曾经为自己梦想过很多的浪漫,每个浪漫
中都有一个,而且是差不多相同的一个若隐若现的人影。而他,初见时,我便知道
他和我的梦郎的影子大致重合。

  那个下午因此而灿烂,阳光和春风应和着我心的节奏在起起落落。我清澈欢快
有如笑向清风的蒲公英,陪着他们去外面走了一走,然后等夜色降临了,我也没有
回学校,而是带他们回家吃饭。我父母,当然也是惊喜了。

  最后我送他们走了,在火车站的月台上,他很认真地伸出手来和我告别,轻轻
地一握,然后就转身上车了。他叫我先走,我没走,站在车窗下很认真地看他,也
不说话。后来车要开了,他探出头来,又露出那种无可奈何的笑来,说:“好,你
不走火车走了。”

  火车终于长鸣一声,磕磕绊绊、跌跌撞撞地向北开了。我转身向车站门口走去
,走了几步,回过头望了一眼长长延伸的铁轨和月色朗朗的夜空,轻轻叹出一口气
来。我明白地感到,我的坚强与柔弱,一刹时都片片龟裂开来。

  再见就是五个月后,那是我自己努力练习着遗忘而终究无法做到的五个月。最
后,我终于理清了自己的心情和愿望。于是就突然勇敢起来,坐了火车去找他。

  于是就有了生命中至今仍光华隐耀的两年零一个月。

  至于最终别过,不是我的责任,更不是他,亦不是家庭。只能说,是一个社会
的谬误。因为他搞的是尖端武器,而我的家族里面,太多谈不上光彩不光彩却斑痕
重重的前朝历史。

  我们没有明天,即便勉强地有,但一定也会因为阴影而失去光泽。

  早知如此,争如不相见,争如不相思。可初见时我哪里会知道,我那时只觉得
,只要春天里和他挽着手,便就是一生的无忧。

  其实我错了。很多时候,没有相思的借口,却总有不能相思的理由。

  那春风一顾,到现在整整五年了。五年的故事很漫长了,但也并没有彻底收场
。今后,也许再见很难,但有空的时候想一想,应该是常常的事。

  我今天记的,不过是这个故事的开头。也许我该把整个故事都纪录下来吧。也
许,等以后有了时间,我会这么做的。赶在时间还没涂改了我的记忆之前。

1995.5.
Back to top     


IP Logged
lchen
Ex Member

    
新《琵琶行》并序
Reply #20 - 06/12/07 at 16:50:58
新《琵琶行》并序

·不 寒·



我见到她的时候,是在去年夏末的河湾。

那是一个清凉如水的长夜。因为一季以来的燠热和郁闷,老友三四人相携至
郊外,租了一条无蓬的小舟,摆上花生、凤爪、酸菜及清酒若干,一任船儿和心
情都在此处宁静的河湾中无主宰地漂流。

酒过数巡,耳热面酣,只觉心中真气冲撞,几欲长歌当哭。此时另一小舟自
舷边缓缓擦过,舟上几个已不太年轻的女子向我们投以款款微笑,原来均是座中
老友某人的红颜知己。

不偶遇于街头而偶遇于河湾,本就是一种脱离尘嚣的清朗的缘份。遂将两船
人马合并上岸,残菜剩酒权充宴客,颇羞涩。

她是几位佳人之中最无语的一个,其面目也不如另外数女般亮丽生辉或风情
万种。我注意到她是因为她再三忸怩推辞不过,已开始低声吟唱那些我们过去的
歌谣。

歌声如水,人如月。

这些曲子,也许对别人而言只是一些过时的音符和碎片的历史吧。而于我们
,却是挥之不去、弃之不离的无可辩驳的曾经生命。

远在天涯,近在心头。

我仿佛听过她的歌唱已有许多次。陌生而又稔熟的声音在我体中荡气回肠。
也许因为太熟悉,我真忘记是在何处听过这些歌了。也许是前生的浔阳江口,也
许是来世的青青湾头。也许确确实实的,只是今生曾经的村边小河。

她让一段生命,在我面前重现。我的眼里一片汪洋。

我看她,她也看我;我不看她,她也不看我。

也许彼此的躲闪比起彼此的凝望来,更能令人心醉神伤。

真的呀,相思的年龄早已过去了,抵死的缠绵是曾经的盛唐传奇。我生命的
戏台上早匆匆排满了若干次开场与谢幕,是否还有一些空白可再喧嚣一场锣鼓?

问起来,她与我,本是相似仿佛的一代人,都曾在夜的漆黑里睁着黑色眼睛
,寻找路边的几束干柴。

是的,少年的情怀已在那些时间里非常肯定地一去不复返了,而中年的无奈
谁也不会比谁更多或更少一些。等我送出我给她的诗后,我们就可以别过。与其
让日后更加沉重,还不如让从前在今夜这惊鸿一现的相遇中愈显空灵。

今夜,不是浔阳,青衫不湿,琵琶无语,而我却想起了那首千古泣泪的吟唱


新《琵琶行》

浔阳江头的你太倦了
连你的琵琶都醉了酒
浔阳江畔的我太老了
连我的青衫都白了头

今夜
今年
一轮明月
两个人

你是枫叶荻花里
晚来的一点渔火
纵然昼夜更改
还总是一星一星
无定闪烁

而我是海市蜃楼里
唯一一头失眠的骆驼
虽然风沙散尽
却还是一步一步
无尽蹉跎

我知道今夜的相遇
必定潜藏了若干悲欢
你能拈来
三百六十五里明月婵娟
补我的青衫
我能卷起
三百六十五日光阴缠绵
慰你的心酸

如果我们的相遇
不是在今夜今年
而是在二十年前
当你的明镜
还映着如花笑颜
当我的洞箫
还诉着寂寞情关

是的
二十年前的故事
不必多说
当年的你我
总是很迷惑
而二十年转眼过了
如今的你我
依然困惑

嘈嘈切切如珠洒落的
是你的倾心你的忧柔
淅淅沥沥似雨潸然的
是我的悲患我的风流
而当你歌声顿止时
我便明白这一切不可容留

也许我们的故事
在那部泛了黄的毛边书里
千年之前就有了结果
你是秋月春风里
红裙上犹豫的酒痕
而我是黄芦苦竹下
空船边迟疑的清波

一曲终了
不必再说
你成了你的那条船
而我仍是我的那片帆
在潮声棹声里
呜呜咽咽地
相错而过

(作者寄自美国,本文由古平代为输入。)

(《新语丝》9412)
Back to top     


IP Logged
lchen
Ex Member

    
前生故事 (之一)
Reply #21 - 06/12/07 at 16:52:04
前生故事 (之一)

·莲波·

胭脂泪

我曾赤足潜行
游走于花明月暗之间
而你倚窗独立
候我在晚凉天净檐前

你看我如同初见
闪闪烁烁的
是你重光叠彩的淙淙泪泉
我便似明月訇然如怀
潮涨潮落
陪你一起倾听
风雨之外流泪的河山

如今我斜倚在酒醉雕栏
望隔江的你
于隔世的对岸
我的一脸酡红
因此而荡漾于水面
我痴痴的笑
能不能引你涉过
水底无尽的青天

我还保留着你的诗笺
却失落了别后的流年
你若问起我的来处
我还是烟波皓月里
那点风随心动的孤帆

而你还记得我的歌声吗
那夜的潸然
是否已经越化越淡
告诉我你的心颤
依然清越跌荡
一如那夜的朱红檀板

也许是帘外雨
参透了天地离散
还是胭脂泪
勘破了世间缠绵
从前那些
让我们拈花相笑的因由啊
今天对视时
却泣成一说即错的空禅


虞美人

闲来对坐黄昏后
漫叹相思久
当年远望碧云天
犹记吴山孤泣我心间

前生海誓今生意
笑想不容易
且期来世鬓如霜
仍在小楼执手看斜阳

〔寄自美国〕

(《新语丝》9501)
Back to top     


IP Logged
lchen
Ex Member

    
痴话三章
Reply #22 - 06/12/07 at 16:52:40
痴话三章

       ·莲波·

     献给 天下有情人
        前生注定事

◇       酒

        把你
        酿成一种
        酸中带涩的
        红酒

        贮在水晶瓶里
        贴上我的名字

        渴了
        望一眼

        病了
        抿一口

        临死前
        一饮而尽


◇       纸

        想是今年雨季来临
        你的纯白已然泛黄
        一如我手中那卷
        午夜必读的毛边书

        而我于黎明时分悄然潜入
        隐隐地
        漾作你第三十二页
        最末几个字间的
        一抹淡淡脂痕


◇       蝶

        我的梦是一只茧
        每抽一条丝
        就织成一首
        关于你的诗

        而那些梦也装不下的东西
        便幻作千年
        挣茧而出的故事

〔于九六圣瓦伦丁节,寄自美国芝加哥〕

(《新语丝》9602)
Back to top     


IP Logged
lchen
Ex Member

    
莲舟唱和集
Reply #23 - 06/12/07 at 16:58:34
莲舟唱和集
(1995)

鹧鸪天

莲波

放眼江山终是空
吟诗举酒意无穷
琴心三叠初弹后
悲喜宛如袖底风

心未淡,血犹浓
清歌一阏梦千重
回眸暗夜愁何限
魂在故园明月中


   鹧鸪天
    --和莲波

方舟子

歌罢大江万事空
天涯孤旅路途穷
阑珊灯灭人归后
剩有绵绵昨夜风

情已淡,恨犹浓
河山回首几千重
不堪说尽思无限
枉作英雄噩梦中


   蝶恋花      
--元宵赠友

   莲波

去日匆匆浑不记
元夜他乡
灯影留残迹
犹忆小园花满地
西风难会相思意

故国东徊三万里
浅笑深颦
抛却怎容易
万爱千愁只一偈
与君闲话勘悲喜


   蝶恋花
    --和莲波

方舟子

灯火楼台心底记
极目归途
骤雪销行迹
身寄苍茫胡北地
何人可诉漂零意

相约一生春梦里
事了无痕
总聚难离易
呓语滔滔千百偈
因缘勘破空悲喜


   浣溪沙
    --一夜读词

   莲波

拍遍词书已五更
敛眉扼手韵初成
情深语浅诉平生

苔砌渐堆昨夜月
萤窗空点隔年灯
卧听来日江潮声


   浣溪沙
    --和莲波

方舟子

雪夜无书待五更
高歌一曲醉时成
闭门论道太狂生

千古兴亡今夜事
几经昏晓永明灯
杯中已尽发先声


   临江仙
     --本意

   方舟子

对影凌波心已碎
少年秀色如冰
临风独立自多情
江流香暗暗
月落影冥冥

一缕幽魂无寄处
几经风雨浮萍
情深命薄与君盟
风流清梦断
万恨伴余生


    临江仙
     --和舟子,亦用原意

莲波

评点百花不了意
春寒何事凝冰
红尘契阔几番情
来时心切切
归去亦冥冥

我自横波人莫笑
倩魂化作飘萍
罗浮山下忆深盟
孤芳携独影
后世慰前生


临江仙
--情人节

方舟子

今夜魂飞千里外
灯前浅笑盈盈
芳樽频进索山盟
呢喃千万语
梦醒不闻声

多少相思无写处
缠绵遥寄荧屏
人生最苦是多情
新愁听旧曲
独坐望天明


    临江仙
     --和舟子同酸 :)

莲波

回首清波人已去
远山珠泪虚盈
此生不解千年盟
笙歌寻梦影
岁月载风声

何事空题肠断句
香笺彩袖云屏
多情更苦是痴情
拈花相对望
亦醉亦澄明


浪淘沙
--赠舟子

莲波

故国水空流
难解深愁
心词有韵史无头
扼腕浩歌风雨夜
墨影诗眸

何事苦夷犹
谁系归舟
你如迷梦也烦忧
书剑情怀欢与恨
独上高楼


浪淘沙
--和莲波

方舟子

一样月华流
两样情愁
泪滴明珠湿心头
寂寞高丘堪对酒
无语凝眸

将去总犹犹
无处行舟
三生堪破更多忧
一剑空怀今世恨
梦锁红楼


回赠莲波

方舟子

夜雨潇潇入苦肠
自君别后欠思量
高歌相对风声里
低语同行怒水旁
四海为家寻古梦
孤灯伴我理新狂
重逢细算知何日
笑指西风旧战场


 七律和舟子

莲波

酒入冰心易断肠
三杯两盏已无量
焚诗小院珠帘内
葬我高丘锦瑟旁
剑影犹添前世恨
书香不灭此生狂
回眸欲觅当时事
竟是天凉梦一场

  后记:
    芝城暑气渐退,是夕始得安眠。眠熟,忽见我着白
  衣,卧高丘,长剑当胸,不知生死。
    大惊,醒,方知南柯一梦。
    常谓己侠胆情心,疑前生必是江湖中客。今夜此梦,
  想来应是前尘故事。


鹧鸪天
寄<最后的恋曲>

方舟子

百草无芳恶鸟鸣
难谋一面说飘零
共看残月思无限
独向群狼战不停

君莫苦,且倾听
高歌一曲隐衷情
为酬千里相知意
吐尽缠绵梦里盟


浪淘沙

方舟子

年少自轻狂
不费思量
江南塞北学彷徨
最是仓皇离国日
一样风光

往事已茫茫
梦醒愁长
江山无限苦情伤
芳草连天霜后绿
莫向残阳


Back to top     


IP Logged
lchen
Ex Member

    
从网上找来的,莲波=化外?
Reply #24 - 06/15/07 at 01:01:47
《炮灰•杂种旅•绿袖——外行品译之一》共14件评论

海壁的评论
May 23rd, 2007 at 3:10 am
做好翻译工作确实很难,不仅要吃透被翻译国的文化,还要吃透本国的文化,当然翻译家最大的敌人还是翻译者自己,出版商是根据字数算钱的,翻译得大体通顺了,也能领到译酬,
要肯下功夫去吃透两种文化,谁给你付钱呢?《红楼梦》写得好,虽然也没有拿到稿费,但毕竟流传于世,是人都知道鼎鼎有名的曹雪芹。如果我把圣经译好的,连名字都留不下来,
要下功夫就确实要有信仰了。

在本文中,那个“伍立杨”大概就是受到了稿费的蛊惑,纵然他没有读过《战废品》一书,至少也听说过这本书的梗概。如果知道这本书的立场是同情战争参与者,他就决不会想到去用炮灰。在中文里,是人都
知道那是蓄意贬低战争的参与者。不但他没有看过这本书,考虑到《战废品》一书在中国国内是禁书,我想《中华读书报》的责任编辑也同样不知道这本书的梗概。

化外的评论
May 23rd, 2007 at 10:31 pm
提点反动意见。上面引的两个翻译经典,绿袖和Scarborough Fair,我认为都是极为糟糕的翻译。

文章的精髓,除了文字和故事、主题思想等等之外,核心之一是文风。这也是翻译最难掌握的部分。原文是幽默俏皮,译文也应该是幽默俏皮。原文是古典晦涩,译文也应该是古典晦
涩。马克吐温的东西译成文言文,不管译文文字如何华丽,都是扯淡。

Green Sleeves和Scarborough Fair的原文文风都是通俗民间风格,白话。后者比较晦涩一点,但也决不是古文风格。这两个译本完全背弃原文文风,一味卖弄自己的诗经风格,我认为和牛奶路处于同一水平。

匿名游客的评论
May 24th, 2007 at 12:14 am
绿袖子,或绿袖儿,是一位女子的名字,日本人名中有纯子,美子,中国女子的昵称有春儿,燕儿,了解这个英国民谣的典故,便知道《绿袖》是望文生义了。

译文中的第一行,完全文不对题。还有下面这行更是明显的误译:

绿袖永兮,非我新娘。  And who but my Lady Greensleeves

第二首错误之处更多,译者是凭自己的想象在天马行空。

翻译要读懂读透原文,要从风格到内容都忠实于原文才可称为好作品。翻译劣品在网上流传容易误人子弟,不出来说一句觉得对不起良心,请高先生见谅。

季思聪的评论
May 24th, 2007 at 3:46 pm
高先生接着读《诗经》蛮好,折腾哪门子《绿袖》啊。幸诸多网友明鉴。

ACT的评论
May 24th, 2007 at 4:47 pm
季老师真是海量,钦佩!莲波不是科班出身,不了解原文的背景,一字之差把那种悲痛和伤感都抹杀掉了,原歌词里从Alas一声长叹,到who but,让读者触景生情,一个无情无义地离去了,另一个仍然怀念着“你的相伴曾是我的欢喜”,茫茫人海没有人可与我的绿袖儿相比。who but=除了…还有谁?

莲波的秘密不是她用过多个笔名,而是她与另一个人合用过一个笔名,这是题外话。下面是她的原文,Scarborough Fair风格完全不同,是起源于中世纪的一首怀旧的民俗小调,带有诙谐乃至调情的味道,却被她听成了“幽怨的低唱”,幽怨就幽怨吧,她又觉着象“清风”,其中的误笔之多足可以作为本科一年级翻译课的教材。

From:“莲波” Subject: [lotus]伪造诗经
Date: Tue, 21 Mar 1995 03:37:21 GMT

  闲来无事,听歌,听老歌。Scarborough Fair是我很喜欢的一首老歌。因为它不那么美国,因为它那种幽怨的低唱。我总觉得它和《诗经》有一种很微妙的契合,纵然一个是公元之前,而另一个是百世以后。它的旋律,仿佛是一
阵清风,夹杂着野草野花的苦寒轻香,在大地上缓缓掠过后而我更看见一个穿白衣服的人摇着木铎,边走边呼唤着苍穹,在一望无际的大地与村怦之间采集梦幻。 真地很难忘却这种莫名的联想。很喜欢在异邦的文明之中,还能寻出这样令我心折的古中国的意韵。试着用《诗经》的格式翻了下,填到原曲中,竟也能唱。

Noir的评论
May 24th, 2007 at 7:45 pm
网上还流传另一首歌《Hotel California》(the eagles)歌词的中文翻译,粘这儿给高老师资料汇编Smiley

加州旅馆

月黑大漠路迢迢,风高凛冽客思归,
人倦眼乏昏欲睡,闻香忽见灯火碎,
但见有女娉婷立,耳畔钟声如乐起,
天堂地狱两相忘,浑然不似在人间,
秉烛引路过画廊,人声嘈杂迎客至:
加州客栈诚待客,虚位以侯游子回。

衣香鬓影佳人意,玉郎终始为君来,
放歌纵舞前廊院,香汗淋漓未尽欢:
纵使笙歌能醉月,情未忘我怎忘情?
便向校官索美酒,经年未备意阑珊,
午夜梦回旧馆舍,声声呼唤充耳闻
倦鸟羁留深林久,此间乐哉不思飞。

宝镜倒映烛影晃,寒冰装点酒色红,
宾客齐至成盛筵,佳人美酒俱添光,
轻启朱唇惊四座,投杯停箸不能食:
钢刀银叉手中持,心魔犹在不能消
自我羁押成囚徒,吾辈颓然尚不知。
闻言仓皇寻旧路,四顾茫茫无着处,
明朝更向何处去?更者悠然言少歇:
纵然我辈长别离,此生有命不能弃,
前路漫漫归旧旅,生此回环无尽时。

[附英文歌词]
On a dark desert highway cool wind in my hair
Warm smell of colitas rising up through the air
Up ahead in the distance I saw a shimmering light
My head grew heavy and my sight grew dim
I had to stop for the night
There she stood in the doorway;
I heard the mission bell
And I was thinking to myself
’This could be Heaven or this could be Hell’
Then she lit up a candle and she showed me the way
There were voices down the corridor,
I thought I heard them say…
Welcome to the Hotel California
Such a lovely place
Such a lovely face
Plenty of room at the Hotel California
Any time of year, you can find it here

Her mind is Tiffany- twisted, she got the Mercedes bends
She got a lot of pretty, pretty boys, that she calls friends
How they dance in the courtyard, sweet summer sweat.
Some dance to remember, some dance to forget
So I called up the Captain,
’Please bring me my wine’
He said,’We haven’t had that spirit here since nineteen sixty nine’
And still those voices are calling from far away,
Wake you up in the middle of the night
Just to hear them say…
Welcome to the Hotel California
Such a lovely place
Such a lovely face
They livin’ it up at the Hotel California
What a nice surprise, bring your alibis

Mirrors on the ceiling,
The pink champagne on ice
And she said ’We are all just prisoners here, of our own device’
And in the master’s chambers,
They gathered for the feast
The stab it with their steely knives, 
But they just can’t kill the beast  
Last thing I remember, I was
Running for the door
I had to find the passage back
To the place I was before
’Relax,’said the night man,
We have program to receive.
You can checkout any time you like,
but you can never leave

化外的评论
May 24th, 2007 at 11:02 pm
呵呵,看样子这已经成为一个流派了?吸毒的摇滚乐能译成诗经,比前面两个经典更经典。

我决定学习加入诗经翻译派。这是我的习作,请各位见笑。

旅馆加利福尼亚

穿过黑发兮夜路荒
大麻气味兮冲云天
前方远处兮昏灯闪
我头沉重兮眼惚恍
只好停下兮歇一晌

亭亭玉立兮倚门廊
手里握着兮小铃铛
我心惶惶兮暗嘀咕
不是地狱兮即天堂

素手秉烛兮引我入
过道紧窄兮淫浪语
我心狂乱兮恍惚闻
欢迎光临兮小旅馆
多么可爱兮逍遥场
多么可爱兮俏脸盘
进口窄小兮里面宽
一年四季兮长尽欢

伊心变态兮开奔驰
鸭子多多兮奶油男
庭院深深兮好群舞
夏夜挥汗兮腻也甜
几多忘却兮几多欢

我放高声兮叫老板
葡萄美酒兮海了上
老板摇头兮表搞错
六九以后兮禁黄汤
夜半鬼哭兮唤你醒
翻来覆去兮耳起茧
欢迎光临兮小旅馆
多么可爱兮逍遥场
多么可爱兮俏脸盘
享受生活兮来此地
自备借口兮有惊喜

举头三尺兮是明镜
粉红香槟兮加冰镇
佳人开言兮众客听
俺们都是兮囚房客
牢狱心生兮自锁门

贵客房中兮老帮菜
佳肴满桌兮狼虎吞
钢刀铁剑兮并肩砍
毒物无恙兮蹦得欢
我心惊栗兮想找门
此非善地兮要走人
守夜人说兮别紧张
上船容易兮下船难
吸毒致死兮自请便
若要戒掉兮快莫想

洛杉磯老頭的评论
May 24th, 2007 at 11:08 pm
英文詩歌和中國古典詩歌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東西。

蓮波對「綠袖」等的漢譯﹐已經不是翻譯﹐而是再創作﹐是在作詩﹐是憑借自己的理解利用「國風」這種最古老的中國民歌體來進行自己的演繹。

蓮波的漢譯「綠袖」等﹐已經是一個新的東西。這叫超越。

把英文文學作品變成中文文學作品的過程﹐是一個再創作的過程。對文學作品的翻譯﹐不能是像做同聲傳譯。

看懂「詩經」了﹐或許能了解到蓮波譯作的價值。

ACT的评论
May 25th, 2007 at 1:32 am
同意洛杉矶老头的再创作之说。莲波自己说的是“翻一下”,上面都是在品“译文”,所以我多话了,班门弄斧,请你多多包涵。加州旅馆应该不是莲波翻译的。

匿名游客的评论
May 25th, 2007 at 11:12 am
绿袖好象也不完全是莲波译的。当时唐三姨和黑鲤鱼争风吵架,黑鲤鱼就译出来个版本。后来怎么又和莲波搞到一起,俺也忘了。

匿名游客的评论
May 25th, 2007 at 2:57 pm
开始合名,后来分开,有些没有分对就分到“她”名下了,“他”是写政论文的高手,文学功底也厚。

老龙的评论
May 26th, 2007 at 10:48 pm
喜欢化外的译文
肠子笑断兮要偿命

高伐林的评论
May 30th, 2007 at 10:55 am
  上周贴出“外行品译”几则,引起朋友热议,老话说“抛砖引玉”,我这却是“探头引砖”,结结实实地挨了几砖,砸砖砸得好!化外博的吸毒摇滚乐诗经翻译体妙不可言,Noir博贴的《加州旅馆》歌词确实增加了我的私人收藏,多谢了!
  各位的分析和介绍歌词作者的情况,让我受教。我坦白交代,觉得《绿袖》和《集市》的中译歌词好,并没有与原歌词对比看看究竟是否信、达。只是听多种不同版本的男声、女
声的独唱、小组唱和改编轻音乐,感觉这种“诗经体”(其中像“蕙兰芫荽,郁郁香芷”这样的句子,甚至还带《楚辞》的痕迹哩)与歌声、乐声体现的意境、烘托的氛围十分接近。另一方面,正如洛杉矶老头所说:我是被其再创作的魅力吸引了!
  化外说得有道理:原文文风都是通俗民间风格,白话。不过我感觉,流传好几百年,经过岁月的浓缩,阅读者、聆听者的心理预期已经不是“提起家来家有名,家住在绥德三十里铺村。四妹子交了个三哥哥,他是我的知心人”,“左手一只鸡,右手一只鸭,身上还背着一个胖娃娃”那样的了。我们读古代吴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古肉字)”,何曾感觉是纯粹口语?今天听起来不也充满了古奥韵味?“摽有梅,其实三兮”“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到后来的汉乐府、魏晋民歌,就是那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放在今天也是道地的白话,但从一本《古诗源》上读到这样的民歌歌词,同样让我感受到岁月悠远而又凝重的分量。
  当然,这是十分个人化的感受,难怪多位朋友并不认同。
  有朋友会说:之所以读古代民歌会感觉到“典雅化”了,一来是经过了历代文人的加工,二来是古今汉语变迁,今人读来便产生了“间离效果”;而英文的古今变迁没有那么大么,至少这几首民歌歌词是这样。这当然不错,但是英文对于我,不是半生不熟的另一种语言么,起到的正是一种“间离效果”!

魏碑的评论
May 31st, 2007 at 3:41 pm
居然讨论起“诗歌–无法翻译的长短句”来了。记得几年前百无聊赖,很想试试不可为而为之把几首很喜欢的英文歌翻译过来,如“爱情故事”,“风之颜色”,和“坦瘫尼克”。

最后好像费了一番劲,翻了个“风之色”的版本写在1纸条上,随后弄丢了就再想不起来了。“坦瘫尼克”好像没门,但刚刚想到其中两个字的翻译,好像比较经典:“NEAR, FAR,”—- “咫尺,天涯,”

Back to top     


IP Logged
半杯论坛 Administrator
半杯论坛 Administrator
*****


我喜欢半杯论坛!

Posts: 543
    
Re: 有关莲波女士的诗歌及文章
Reply #25 - 06/29/07 at 16:44:22
《新语丝》电子采访——莲 波


  莲波这名字,对于经常光顾中文网的网友来说,应该是不陌生的。此女是鲁
爷本家,长于天堂,南人北相,刚烈执拗。少时枕河而眠,及长枕书而眠,如今
枕电脑而眠。在这烟火纷飞的中文网中,纵横驰骋,力战群雄,令众多网客对她
刮目相看。《新语丝》编辑灰人对莲波进行了一次电子采访,请她回答了一些网
客所关心的问题。

~~~~~~~~~~~~~~~~~~~~~~~~~~~~~~~~~~~

记者: 从你的文章可以看出你是学文的,一般来说,学文的在计算机上都笨得
    无可理喻。你能在中文网上纵横驰骋,是不是因为背后站着一位伟大的
    男性?

莲波: 对,我的背后确实有那么一位伟大的男性。他倒没有教我如何使用电脑
    ,他教我的是一些比较宏观的以不变应万变的方法。比如:不会用电脑
    的话可先以好饭把电脑专家们诱进家门,手把手地教;把程序象画鬼符
    一样描下来,在电脑上反反复复地打——把电脑打坏也没关系,可以再
    买一个。他以前还教过我把物理实验题和数学证明题象唱歌一样背下来
    ——结果是换了个数字我又不会做了。

    他确实很伟大,伟大得生了我这个罕见的笨蛋——他是我老爸。

记者: 莲波小姐,你能在这个有人称之为“男厕所”的中文网中潇洒自如地应
    付来自各方面的挑战,有些是挑衅,甚至还带有污辱性。这一方面显示
    你的机智和善战,另一方面也说明你具有豁达的性格和开放的心胸。你
    认为这和你的家庭环境及你的生活经历有关吗?请谈谈你的个人背景好
    吗?

莲波: 首先,我并不认为中文铺是“男厕所”,我认为也许叫“精神病院男病
    房”更确切些,因为这里文疯武疯及花痴一应俱全。当然,贵刊以文疯
    为主,偶有花痴。

    既然是病房,总得有几个大夫护士。我么,本着慈悲心肠,我不下地狱
    ,谁下地狱?就充个护士的角色吧。小心哦,我可要拿着针筒到处扎人
    的。

    其实说真心话,大家到这里都是来找乐的,说本意,也许没一个是坏的
    。而各人的表现形式不同,只能说明各人的性格或品味的差异,而不能
    说明道德问题。我是坚决主张将人品和文品分开的。既然想通了这一点
    ,对各位朋友的各种态度便都能以同一种平常心来对待。大家捧我也好
    ,骂我也好,都证明你们还把我当回事,哪天你们约好了一起不理我,
    那我就惨了。

    我的性格向来如此,说我“豁达”、“开放”那也过奖了,我其实是一
    半直心直肚肠,一半糊涂。这也许是天生的吧。

    我的个人经历很简单,从校园到校园,没有什么特别的事件。心灵上的
    坎坷略多一些,但也只不过是一些为赋新词而强说的愁怨,和许多历尽
    磨难的人的心中的苍茫大天地比起来,渺小得不值一提。

    至于我的家庭环境,那是很有意思的,我能有那么民主、自在、和平的
    成长环境真是天幸。其实我们家的晚饭桌就是一个具体而微的中文铺—
    —若干年下来,牙齿舌头自然就灵活锋利了。

    我爸也许明年来看我,到时候我叫他上网,你们都小心等着吧。

    我没有兄弟姐妹。象我这样的,一个就太多,两个要发疯,三个父母就
    只好跳楼了。不过我有两个堂妹,年岁差得不多,从小都一起跟奶奶过
    的,情同手足,性情也同手足,一起走出去,便是一老虎兵团。

记者: 你曾以“三公子”的笔名为《新语丝》写了一个“苏州忆旧”系列。这
    笔名似乎透露出那么一丝想做男人的愿望。如果你能选择,你愿意当男
    人吗?

莲波: 我想我不大愿意,男人的服装是求同的,在正式场合永远是黑西装——
    我不愿意成为乌鸦中的一员。

    如果让我选择我的性别,我还是愿意做女人。既生而为人,都是上天注
    定的,若起异心,便是忤逆。何况我做女人做到现在,总的来说是好处
    多坏处少,还没有对生命过多失望。当年做花朵的时候,常常折磨园丁
    ;后来做了园丁,又去摧残花朵,好象这辈子真没怎么吃大亏。

记者: 你认为男人和女人各自的优劣体现在哪些方面?你理想中的男人是什么
    样?你认为一个好女人应该具有哪些重要特征?

莲波: 世界上大多数的职业更愿意接纳男人,而大多数的消费更努力逢迎女人
    ——所以说男人有创造的乐趣,而女人有鉴赏的乐趣;男人少了享受的
    时间,而女人少了开垦的空间。

    我觉得男女的各自优劣,是个说不清的问题。人的生命无非两大部分:
    生存和爱情。在生存方面,只要尽力,便应不会遗憾;而在爱情方面,
    只要有真心,亦该无怨无悔。这两方面,对男女都是平等的。也许不平
    等的地方也有,但相对于生存和爱情这两宏大主题的平等来说,些微不
    平等处便可忽略不计。

    我理想中的男人不能太聪明,要傻得恰到好处,要正好能理解我的傻,
    却看不破我的鬼心眼。我理想中的好男人,说正经的,应该是要具有包
    容性的。他永远比我宏大,永远可以涵盖我的生命。他不必事事周全地
    关心我,但要有足够的灵性来理解并滴水不漏地来接受并歆享我的温柔
    。这样,我才不会觉得劳累或惘然,而我的梦境终不虚假。

    好女人的特征应该有这两方面:男人扇你巴掌的时候,要毫不犹豫地扇
    回去;男人在你面前象地震前的小狗一样狂吠乱叫的时候,要嘻嘻哈哈
    地逗他笑……我所说的只能代表我的观点,说不定别人看着就是坏女人
    呢。我总结出这样几点:

      a.对生命多抱一点欣喜,少咬牙切齿。
      b.对男人多一点坦诚,少一点故作矜持或搔首弄姿。
      c.对人间事多一点理解和通融,别老跟“吴妈”似的假正经。
      d.对生活多一点气度,别动辄上吊跳河。

记者: 在你的眼中,西方男性是否更富有吸引力?他们比东方男性更浪漫还是
    更实际?

莲波: 哈,天下乌鸦一般黑,我没见过一个真正浪漫的男人!本质上来说,他
    们都和阿巴贡、葛朗台一样实际——如果有时出现玫瑰花或香槟酒了,
    那你就得小心点。

    我不喜欢西方男性,因为我觉得黑眼睛是世界上还算真诚的一种眼睛,
    而用国语说出的“我爱你”也是最具磁性的一种语言。

记者: 你的中文功底很厚,古诗词方面颇有造诣。能谈谈你的中文学习经历?
  
莲波: 我倒是没有很刻意地学中文。其实本民族的语言文学是溶在每个人血脉
    里的,就看你能不能把它提炼出来。

    小时候,我爸对我记忆力最活跃的一段时间的利用率比较高。他跟鲁爷
    他爹似的,总在我马上要出去玩时出幺蛾子,拿出一点诗词要我背。背
    不出的结果当然是不可以玩。但我气极而跳,总是一下跳过了墙去,总
    是三下两下强记住,然后光明正大获得玩的权利,从没让老爷子撕破温
    情脉脉的面纱。久而久之,记忆力就好了,读过的东西一般很少遗忘。

    后来,读中学后,一直是“反对党领袖”,老师怎么说我怎么反着做。
    于是利用上课时间偷看各色杂书,没收了无数,吃进肚里的也算有不少
    。我倒觉得那时看了很多有用的书,后来等高考考完,可以大模大样看
    杂书时,我倒是一头跌进了金庸古龙,什么诗词曲赋、世界名著通通不
    碰了。没办法,地下党时期的政党总比较英明一点,解放了,也就腐化
    了。

    所以我到现在,还是高中毕业时的老水平。后来学的是中文,却没有好
    好学,技术性的进步算有一点,但在思想上,再也无法超越。

记者: 你有无大作在其它刊物上发表过?对自己哪一篇作品最为欣赏?哪些作
    家或作品对你的影响最大?

莲波: 我读书的时候,一直是搞文学社团的,陆陆续续发了一些诗和散文。我
    其实是惧怕看见自己的东西变铅字的。当时做学生时穷,骗点稿费去吃
    吃喝喝还是挺有吸引力的。后来有点钱以后,便不大肯投稿了。

    我大概八岁的时候开始写古体诗,我天然对音韵和节奏有一种爱好。当
    时大概写了有七八首所谓的五绝和七绝,自己以为该算是此生最好的作
    品。但因为嫩得可爱又可笑,且谬误百出,我妈曾叮嘱过,万不可拿出
    示人。

    我看书看得杂,但并不深,对我影响最大的作家作品几乎没有,若一定
    要找一个,那就是张爱玲吧。我第一次看她的东西就几至惊倒——文字
    还有这样的组合方法!我写东西,用词用句一向有点自作主张,那就是
    张爱玲害的。

记者: 如果让你选择,你愿意生活在中国历史上的哪个朝代?为什么?
  
莲波: 我对中国的朝代不大感兴趣,因为我读历史,爱读英雄美人的故事。中
    国的英雄大凡少点血肉,美人总是没有自己的爱情。想来想去,还是盛
    唐有几分鲜活气,就梦回唐朝吧。一来在那时做个中国人还挺带劲,二
    来可以放开胆子无后顾之忧地大啃五花肉和cheese。

记者: 你梦寐中的理想人生是怎样的?
  
莲波: 一枝菊花和一把刀是禅的境界,而一篱菊花加一盆大闸蟹是我人生的理
    想境界。

记者: 你最喜欢的著名或不著名的人物是谁?不管是当代的、历史上的或是文
    学作品中的。

莲波: 唉,你别逼我了,我要说了一个,还不把其他都得罪了?说古人吧,他
    们要在阎王殿里打架,别一不小心都气得跑阳间来找我算帐,我可吃不
    了兜着走;文学作品里的人么,他们不会打架,说了也白说;要不我在
    贵刊编爷中随便指一个吧?……不行,我爱看《新语丝》,它还得刊下
    去。
Back to top     


The Administrator.
WWW IP Logged
半杯论坛 Administrator
半杯论坛 Administrator
*****


我喜欢半杯论坛!

Posts: 543
    
Re: 有关莲波女士的诗歌及文章
Reply #26 - 06/29/07 at 17:01:15
Love Poem to Jenny by Karl Marx

There are actually many females in the world,
And some of them are beautiful.
But where could I find again a face
Whose every feature, even every wrinkle
Is a reminder of my life
The greatest and sweetest memories?

漫漫人间女子多,时时亦有美娇娥,如斯颜面若谁何?
欲忆平生君似镜,一梭日月一纹波,重情蜜意可追摹。

************************************************

这是老马写给燕妮的情诗。
德文被翻成英文已然失色,又翻成了中文,真不知跑调跑哪里去了。
只是借<浣溪沙>的词牌,看能不能找到一点当年那场旷世爱情的余温。
Back to top     


The Administrator.
WWW IP Logged
半杯论坛 Administrator
半杯论坛 Administrator
*****


我喜欢半杯论坛!

Posts: 543
    
Re: 有关莲波女士的诗歌及文章
Reply #27 - 06/29/07 at 17:15:01
真身幻影谜难开
不敢相思不敢猜
君与始皇同看海
沉舟落日觅蓬莱
Back to top     


The Administrator.
WWW IP Logged
半杯论坛 Administrator
半杯论坛 Administrator
*****


我喜欢半杯论坛!

Posts: 543
    
Re: 有关莲波女士的诗歌及文章
Reply #28 - 06/29/07 at 17:19:58
虫到中秋忆旧知,西湖月下共寻诗。人间天上团圆意,此事不关疯与痴。
Back to top     


The Administrator.
WWW IP Logged
半杯论坛 Administrator
半杯论坛 Administrator
*****


我喜欢半杯论坛!

Posts: 543
    
Re: 有关莲波女士的诗歌及文章
Reply #29 - 06/29/07 at 17:25:21
薄云轻飞,雨疏星稀;醉吟锦瑟,弦声依依。
Back to top     


The Administrator.
WWW IP Logged
Pages: 1 2 3
Send Topic Print
半杯论坛 &#8250; General Category &#8250; 文学、艺术、音乐、摄影
(Moderators: mchang, yjin, 半杯论坛 Administrator, gary)     &#8249; Previous topic | Next topic &#8250;
    

半杯论坛 &#187; Powered by YaBB 2.1!
YaBB &#169; 2000-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Valid XHTML Valid CSS Powered by Perl Source Forge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