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不懂韩寒者所言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abada 于 2012-02-04, 11:48:16:

回答: 老方应质疑HH的现在,不是过去。 由 okkids 于 2012-02-04, 11:42:53:

韩寒的文字游戏才能(是否天才见仁见智),在被方舟子质疑后,也一直在展示者,只是有些人根本不知韩寒的才能在这里罢了。正如一个摇滚乐手的才华即便展示,也常不被古典爱好者认可。

例如:

《孤方请自赏》 ,韩寒式文字游戏,“孤芳自赏”中的“芳”与方舟子的姓同音。

例如《光明与磊落》,韩寒在文中也说明磊落指的是把厚厚的手稿垒起来摞起来,同音字文字游戏。

所以,当方舟子质疑韩寒以后,韩寒在反质疑时,一直在展现韩寒的风格和才华,只不过是,那些从来不看韩寒,从来不欣赏韩寒,从来不知韩寒的才华究竟何在的人,却在叫喊:韩寒怎么不以展示才华的方式来回应质疑呢?


看了一些对韩寒的采访录像或录音:

感觉就像一个摇滚乐手,记者非要问他严肃音乐的知识,那就会鸡对鸭讲。那些识慌专家的识慌文章基本是伪科学。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类似(早就被波普尔划为伪科学)。

艺术天才一般不是理论家或学者。评论家、美学家往往不是艺术家。

巴赫、贝多芬都没有留下哪怕一篇论音乐的文章,或音乐教学的文章。巴赫晚年为音乐科学学会提交的"论文",也是<赋格的艺术>曲谱。

他们同时代的批评家没有留下一部音乐。

不善言谈,不愿谈论作品的艺术家比比皆是。


很多喜剧演员平时一点儿也不可乐,甚至有的还有抑郁症。

铅笔经济研究社的周克成和陈青蓝,文笔流畅、铿锵有力,但生活中口吃、腼腆。


=========

我分析韩寒文本后得出与方舟子相反的结论

abada

音乐上,结尾的和声处理叫“终止法”,终止法能够反映时代风格特点,从古典派、浪漫派到现代音乐都是如此,音频应用网站里我有篇《好莱坞大片音乐风格写作技巧》的专业文章,已被点击23617次且得到广泛认同,文章重点也是分析好莱坞音乐的终止法特征。

我不懂文学,但用与上述音乐分析类似的方法分析韩寒的作品,从这一角度分析得出的结论与方舟子的结论相反。

韩寒的作品终止法风格一直比较稳定,表现在文章结尾爱用调侃或恶搞,爱玩点儿文字游戏、俏皮话来结尾。这个特点在方舟子批判过的《求医》《书店》以及很多网友质疑的《三重门》里都有反映。 在他的博客杂文里,这个特点也十分鲜明。据此特点,以及在的杂文里出现过的一些80后年轻人中较流行的一些俏皮话、调侃语或恶搞,可以看出,这些“终止法”风格一贯的文章,不像是一个中老年所写的,而就像是年轻人韩寒的风格。我看了李敖等作家的博客文章,没有韩寒文章的这个特点。


1、先看韩寒《杂的文》(发布时间: 2008年04月10日)中《支持海岩》的文章结尾:

...

一个好的作者肯定是非常爱惜自己的文字的。一直有人找我,让我可以推荐他们的文章去出版社出版,条件是一旦可以出版,就可以让我在书上标是同韩寒合著的。我真不知道这是种什么样的奇怪想法,但这应该是从中国学术界的一些科研论文开始的非常坏的风气。

从第一本书开始,就有人说我的文章是我父亲写的。我当时还是学生,对记者说,我同桌陆乐和周围同学能做证,因为我上课每写一页马上就会给他(们)看。马上又有人说,是你爸写好了以后逼着你背出来再凭记忆在上课时候写的。总之就是我爸逼的。碰上这样的人,我只能说,不是我爸逼的,而是你妈逼的。

2、

韩寒博文集《杂的文》里还有《脆弱的教授》如此“过一万个圣诞节,然后骄傲地向西方世界宣布,这才叫万圣节。”等等较多类似风格的结尾句。

3、注意韩寒《求医》全文最后一句:

......

我走出外科,听见内科一个医生在骂病人笨,那病人怯生生地说:“你们这里——墙上不是写着‘请用——谢谢、再见、对不起’……”我暗叹一声,笑那病人的天真,孰不知这几个字是写给我们看的,意思是说在看病时不忘对医生说:“谢谢、再见、对不起!”

4、再看韩寒《书店》全文最后一句(以调侃做全收束,典型的韩寒风格):

....

磁带和碟片的消费对象以青年居多。磁带包罗万象,声音略带呻吟,唱到“情丝百结”时突然无声,反复调查才发现原来带子与机器“情丝百结”了。


5、看《三重门》第三章的结尾:

"他不知道许多时候“繁华落尽”就仿佛脱衣舞女的“衣服落尽”,反能给人一种更美的境界。 "

《三重门》第四章的结尾(照例调侃结尾)

“冒着烈日训练的后果是全身黑得发亮,晚上皮肤竟可反射月光,省去学校不少照明用的电费。”

在看看一些段落的结尾:

选自《三重门》第一章:


“他以为现在学生的语文水平差,把屠格涅夫教成涅格屠夫都不会有人发现,所以草草备课。”

典型的韩寒语言游戏。

"久而久之,林父骂人的本能退化——这话错了,对男人而言,骂人并不是一种本能,骂女人才是本能。"

"同学们本来对林雨翔的印象不好,看见他身旁常有马德保,对马德保也印象不佳——譬如一个人左脚的袜子是臭的,那么右脚的袜子便没有理由不臭。"

"便把女学生得奖的功劳全归在旅游上,于是文学社俨然变成旅行社,惹得其他小组的人眼红不已。"

......


旁证:

1、张放、方舟子等年龄稍大的人都不知道<三重门>里"答春绿"这样的调侃恶搞,这是常态。所以,按常态这些俏皮不像是韩寒父亲那个年龄的人所为。一个老年人长期代笔模仿80后年轻人的酷、调侃、恶搞,占领时尚流行市场,基本没有可能。韩仁均的真实水平表现在他在《故事会》的获奖作品,一看韩仁均的文风,就是老套语文课本上那种文风。韩寒的文风和审美趣味,完全是反叛他父辈的。

2、如果是外人年轻人代笔,那这外人,恐怕难以持续这么多年,从少年韩寒开始直到如今,还在代笔。

而且为钱代笔的人,在4000巨额悬赏下,早应跳出来认领。(代笔合约不被法律保护,而悬赏有法律效力。对代笔者站出来领悬赏,韩寒或其团队拿不出法律制约力,除非用黑社会暴力手段制约;代笔者代笔就是为了钱)。

合理质疑后的推断:

韩寒作品不像是他父亲所写,更不太可能是外人代笔。


韩寒的东西就像是80后写的。几十岁的人,也不能长期地写出80后人的文风。因为不同时代的人审美偏好不同。

当年《长征组歌》的作者若活着,现在写出儿歌、少年儿童歌曲,完全可能。但让他改风格,做一系列80后流行歌曲,基本没有可能。

另外:

关于韩寒在小说中所表现的博学:

解答:那种所谓的博学实际上是掉书袋。脖子上挂N本名著,随意翻查,引几句或模仿几句,可让不名真相的群众以为其博览。
掉书袋写作很容易。我只要在大书店呆半天,拿个笔记本东抄西记,而后在文章中用用即可。实际上那些书我可以每本都只看了一页,或只看了个内容提要。

现在google时代更容易了。你在网上问一个会google的初中生任何文史知识,他都可以给你解答得不错。

经历问题:

1、经历可以通过看电视、听故事、看小说而知道。比如中学生看了电视剧<渴望>或伤逝文学小说,可以受其中故事影响,

描述文革似的经历。

2、有些纯属想像性夸张性的描写,让有类似经历的人,都会错以为就是描述我的经历。方舟子在批判血型性格论时,也懂得这一点。血型性格论或其它算命书上,虽然是乱写一通,而大量的人都会觉得写的和自己的经历很像啊。

3、还有网上资料说:"当代最畅销的文学作品包括《教父》(1969),好像仅英文版就卖过了千万册。同名电影成为旷世经典,11项奥斯卡提名,3项获奖包括普佐的改编剧本,续拍II、III集均轰动全球。作者马里奥普佐Mario Puzo (1920-1999)根据道听途说写出来有史以来对美国黑手党最为细致和传神的刻画。以至于,美国当局在1980-90年代对黑手党团伙侦办审判过程中,被告黑手党老大们作证时多坚称普佐是前黑手党人员或黑手党亲友。"

4、我的亲身经历:记得小学4年级到初中的跳级时,学校要考我几门课。其中语文就是考作文。作文当然被大部分老师认为优秀,但也有老师质疑,认为其中描写的我的经历,完全不可能真是我的,与这次对韩寒的质疑类似。

我大概记得是这样的:我的作文里,描写了我在蒙古草原旅行,遇到热情好客的蒙古人,带我到蒙古包里做客的情景。主要表现蒙古人的好客和我的感激。

实际上,我根本没有见过蒙古人,也没有去过草原,没有见过蒙古包。 老师们都知道我没有这个实际经历。

我是怎样写出的呢? 我当时正在看一本有关蒙古草原的中篇小说,自己沉浸在其中。所以,我可以写出一个虚构的故事。我考试时没有带书,我也没有背诵那部小说,但我根据对小说中的描写,加上一些想象,混合一些自己的经历,写出自己的一篇记叙文。如果把我写的考试用的短小的记叙文与那小说对照,不能得出是剽窃抄袭的结论,但显然是受过那部小说中某些故事情节的影响。但语言完全是我自己的。

看了一下“怀中窥人”, 显然是考试(比赛)前死记硬背了一些材料,有些材料,无论什么题目,都可以往里塞。属于装逼型。但这些材料放在一篇短文里,却缺乏逻辑关系。 一段讲中国人骂官只因自己不是官,又一段讲中国传统认可自谦之人,李敖是个叛逆,最后又讲犯罪,讲“一个美国孩子再有钱,他也不能被允许进播放黄带的影院”之类。 这些材料各自独立,是事先记忆,考试拼凑用的。 即便考前父亲提供给儿子记忆、背诵材料,参加考试,这个也没法管。谁能考察高考试卷作文是否是他老师或家长提前准备材料,考生有很多记忆背诵的成份呢?


关于范跑跑发现:“杯”文中所有的“地,得”都是对的,“2月3日”文中“所有”的 “地,得”都是错的!~~

我只搜到<杯中窥人>一文一小段的原始手稿照片,采样率太小。印刷文本不能分析"的地得",因为对于出版物,编辑会订正。


看了一些对韩寒的采访录像或录音:

感觉就像一个摇滚乐手,记者非要问他严肃音乐的知识,那就会鸡对鸭讲。那些识慌专家的识慌文章基本是伪科学。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类似(早就被波普尔划为伪科学)。

艺术天才一般不是理论家或学者。评论家、美学家往往不是艺术家。

巴赫、贝多芬都没有留下哪怕一篇论音乐的文章,或音乐教学的文章。巴赫晚年为音乐科学学会提交的"论文",也是<赋格的艺术>曲谱。

他们同时代的批评家没有留下一部音乐。

不善言谈,不愿谈论作品的艺术家比比皆是。


很多喜剧演员平时一点儿也不可乐,甚至有的还有抑郁症。

铅笔经济研究社的周克成和陈青蓝,文笔流畅、铿锵有力,但生活中口吃、腼腆。

关于韩寒和家人的叙述矛盾:

韩寒若在文章中引用过红楼梦,却在某采访中说没有看过,而在另外的场合又说看过。这些都不能铁证文章不是他写的。

因为"看过"有双重意思,语言是模糊的。看过有时指看完了,有时指翻了翻。

我即便没有看完红楼梦哪怕一章,我书柜里的红楼梦也可以被我引用。我没事刚好翻到某出,引用便是了。

况且对采访对象的不同,可以说不同的话,就像孔子对不同的弟子做不同的陈述。好意的理解就是可以有善意的谎言,对不同对象做善意的诱导。

还有会议过去时,人都是模糊记忆,就像做梦一样有虚幻成份,这是大脑的特质。即便记不清,有时为了叙述连贯,也会不自觉地、无意识地虚构一些细节。

由于上述可能性的存在,所以,利用对方在不同场合说话有矛盾,而推理出别人是骗子,既然是骗子,文章就一定是假的。这些推理很多逻辑环节上漏洞重重。

关于海岩的手稿与韩寒的手稿对照,不足为凭。

1、把贝多芬的手稿,与莫扎特的手稿比较,按如此对照方法,也可以说莫扎特是假的。这是不同作家的风格习惯问题。

2、手稿也有分草稿和稍微正式一些的手稿。好像韩寒说过有笔记本,那里恐怕有一些草稿。


韩寒的文字游戏才能(是否天才见仁见智),在被方舟子质疑后,也一直在展示者,只是有些人根本不知韩寒的才能在这里罢了。正如一个摇滚乐手的才华即便展示,也常不被古典爱好者认可。

例如:

《孤方请自赏》 ,韩寒式文字游戏,“孤芳自赏”中的“芳”与方舟子的姓同音。

例如《光明与磊落》,韩寒在文中也说明磊落指的是把厚厚的手稿垒起来摞起来,同音字文字游戏。

所以,当方舟子质疑韩寒以后,韩寒在反质疑时,一直在展现韩寒的风格和才华,只不过是,那些从来不看韩寒,从来不欣赏韩寒,从来不知韩寒的才华究竟何在的人,却在叫喊:韩寒怎么不以展示才华的方式来回应质疑呢?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