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万斤亩计算的疏漏在哪里?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荒川 于 2011-03-06, 23:27:52:

叶永烈的文章看起来比较公道,让科学家承担政治责任是没有道理的。科学家只能负科学责任。
钱在1993年仍然认为他的数十万斤计算正确,没有发现疏漏。
实际上决定作物产量极限的不仅仅是能量,物质是更为现实的瓶颈或短板。
例如水、氮磷钾,这些短板用水利、化肥补足。
上述瓶颈解决之后,碳就是主要问题。
CO2在空气中含量很少,不过万分之几,属稀缺资源。
有数据表明,提高CO2浓度一倍,某些作物可增产一倍。但是施“碳肥”难以在开放空间大面积推广。
提高空气流量应该无效,因为从叶片气孔到光和细胞的通路里没有鼓风机,其扩散速度不会因外面风大而加快。
所以要成十倍的增加产量现有植物的结构可能不行,需要创造新的物种,其结构足以输送十倍的空气,当然同时还要输送十倍的水和氮磷钾。这个物种显然在自然环境无法生存,需要生长在“工厂”里。
那时“农业”、“亩产”这些概念也就基本无效了。
大跃进时代的想法可能是对的:养小球藻。
大米白面太奢侈了。

提起小球藻,想起大跃进的一件往事:
教我们化学和生物的李老师负责小球藻养殖试验。
肥料是尿液。于是李老师把小便池的出水口堵死,数日间积攒了满满一池尿。
正待收获时一位不明真相的学生做好事把排尿口疏通了,尿液损失殆尽,而且不幸被李老师当场拿获。
李老师训斥那孩子:“同学们辛辛苦苦撒的尿,都被你放走了!”
围观的学生当场憋住,回教室哈哈大笑说:“其实,撒尿不辛苦,不撒尿才辛苦呢。”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