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上来:回答疫苗的生态群落的抽样问题。否则一会被数学爱好者给冲了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网警 于 2008-12-12, 12:33:07:

引用:

那个刘夙所谓"在草原生态学界颇有名气的白永飞研究员"也不什么好鸟

我这话一定是主观的,因为他是我的故知和仇敌.
这小子凭一篇Nature和一篇Ecology上了今年NSFC的"杰青".
Nature的那篇文章内容我是知道细节的.里面也有一个数学问题供大家讨论.
杰青·白在Nature中有一个相关分析,是全文理论的基石.通俗地说是,根据多年的群落物种结构观测结果,白发现偏旱生植物与偏中生植物在群落中的重要值存在负相关关系.可问题是,他使用的是相对重要值,即整个群落总值永远为1,每类植物重要性按百分比表示.如果用相对重要值,这两类植物注定是负相关关系;因为你把群落物种就分成这两类了,在百分比上可不此消彼长.
如果说这个问题算是数学问题,文章中的另一个问题应该算是学风问题.其实杰青·白那个样地的群落调查大部分时间是用简单随机方法布设的样方,在杰青·白的Nature文章里却被说成是先设样带再在样带上设样方.后一种方法是监测群落动态更好的方法,因此如果说是用这种方法进行的群落调查更容易被Nature接受.
说到这我想请教统计学功底深厚的混将军,为什么后一种抽样方法用于监测群落动态优于简单随机抽样呢?

第二种方法是分层抽样的方法。这种方法能控制样带层的差异。比如样带有一些不同的性质会影响到调查结果,先根据这些性质把样带分开,然后在各样带内随机抽样。这样的调查结果精度比较高。因为控制了样带间的差异。

第一种方法比较简单但是粗燥,如果没有样带资料,分析时就有样带混杂。

一般情况下应该采用分层抽样,充分利用已知信息。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