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和稻文化 (ZT)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Latino2 于 2009-02-16, 20:05:36:

回答: 神龙,神农,炎黄 由 阮宗光 于 2009-02-16, 16:06:46:

龙和稻文化(游修龄)

中国人一向以龙为神物,并且认为炎黄子孙都是龙的传人,几年前一首流行歌曲就叫“龙的传人”。天安门华表、北海九龙壁、故宫祭坛、曲阜孔庙、太原晋词以及全国各地许多地方的建筑物上,都有栩栩如生的龙的浮雕。龙是如此地深入影响中国人生活的各个方面,以至用龙命名的地名、动植物名多至不可胜数。自从有帝王以来,就以皇帝拟作龙的化身,皇帝的衣服称龙袍,坐位称龙座,皇帝的容貌称龙颜,皇帝的子孙称龙种,皇帝出巡的仪仗队里,更是龙旗昭展。

在自然界中并没有龙这种动物,中国人独有的十二生肖中,十一种生肖如狗、马、虎等都是实际的动物,只有这龙是没有实际的相应动物可指。龙显然是古代某种动物(详后)被神化以后、逐渐形成起来的一种崇拜图腾。由于龙对中华民族的融合和凝聚具有不可思议和难以估量的力量,所以能够始终随着社会的进化而遗传下来,并且从原始的图腾崇拜、祭神祀神,渐渐转化成民间的节日文娱活动。

追溯龙的起源和发展过程,就会发现龙和水的密切关系,两者犹如形影相随,不可能存在与水无关的龙。只不过随着时间的推移,祭龙祀龙的娱神成分趋向淡化,娱龙乐龙的娱人气氛愈益浓厚,龙对稻文化的影响,仍然存在,只是为人们所忽视罢了。
东汉《说文》对龙的解释是:“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这是多么神秘莫测,其中春分登天,秋分潜渊这两句,反映了龙和农耕的密切关系。春分是水稻和其他作物的播种季节,是最需要雨水的开始;秋分是谷物需要雨水结束的时候,在古代人们的想象中,龙是司雨水的神虫(古代的虫可指大动物龙虎等),春季它上天司降雨,秋天人们的谷物收获了,它就潜入深水中过冬。广西大苗山苗族的歌谣,说是海底的龙吹气上天,“吹破了天皮,天上的雷响了,就开始降雨,雨水刷刷地落,雨水刷刷的讲话:牵牛去耙田呀,雷响了。”汉族的说法是:“云从龙”,“召云者,龙。”(《易,系辞》)是说龙能够召云,云密集了,就会下雨。龙神和水神是两位一体的。

民间流行的正月半龙灯节和五月端午的龙舟竞渡节,并不限于中国,东邻日本和东南亚各国都有这种风俗,是整个水稻领域的共有文化现象。正月元宵节的舞龙灯是在龙将要登天的时候,进行祭龙娱龙,祈求龙神在开春后给予及时的雨水。笔者儿童时家乡温州的舞龙迎龙开始以前,先要点燃香烛,举行由专人击鼓并诵念祭文的仪式,内容是祈求龙王保佑今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祭文的诵读,抑扬顿挫,很有节奏,每念一段,即击鼓几下,念毕开始舞龙灯。浙江东阳农村的正月龙灯节,是由每家每户出丁壮一人,随带板凳一条,灯笼一个,将各家的板凳连接起来,按上灯笼,加上龙头龙尾,就成一条长长的板凳龙,专名“桥灯”。不参加的人,将不能获得龙王的恩赐,所以家无丁男的,也必雇人代表本家参加。桥灯通常有数百桥,多者可达千余桥,绵延四五里,蔚为壮观。第一夜桥灯只在本村活动;第二夜出村迎宾,或滚或绕,纯是娱乐也即娱神的活动;第三夜出迎近郊,挂山岗、转田畈、绕溪流、围池塘,是正式的祀神活动,祈求龙王为本乡驱除瘟疫,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东阳是山区县,所以龙灯只能绕溪流池塘而转。在日本的一些山区,农民们是用竹竿扎成龙的骨架,再在外面绕缚稻草作龙身,加上龙头龙尾。游龙结束时,把龙抬到浅水池塘里,放火烧龙,火焰高扬,大家围塘欢呼。日本的这种舞龙方式,似乎更为古老些。

每年选择端午节进行龙舟竞渡,是因为端午时水稻都已插毕,、正值田间旺长,非常需要雨水之时,这时又相对农闲,龙王已在天上,农民就利用这段时间举行龙舟竞渡,同样是娱龙和祭龙的好时光,乞求水稻生长期间,雨水调匀,没有灾害,争取丰收。这类祭祀活动在现今苗族地区还有保留,苗族人民在龙舟下水时,要举行祈祷仪式,全体划手分立龙舟两侧,面向东方(东方海洋是祖先生活的故乡),由巫师杀一头公鸡,以卜吉凶。如果公鸡蹦跳不落到水里,就是大吉,一切顺利;如果公鸡蹦跳落入水中,就是不利,要加倍小心。接着巫师诵念祷词:“要划龙船,浑天才明;要划龙船,五谷才熟;要划龙船,人类才兴;……逐走天灾”。顺便指出,北方口语叫舟,南方各地习惯叫船,所以苗族的祷词用龙船,但现在的书面语统一称龙舟,这也反映了文化的融合。龙舟和龙灯比较,可能是龙舟在先,龙灯后起,因为龙舟的前身是独木舟,古代越人是在独木舟上进行对蛟龙的图腾祭的,以后发展成在舟身上图绘龙的形体。为了让龙舟登陆活动,于是有了龙灯。

现在再提一下糯米粽子的问题,龙舟的划手们从清早出发,一直要到傍晚才回村,一般都是随带糯米粽子充饥,方便的干粮,理所当然,似乎没有别的含意。其实,这粽子原先是用来投入江河中给蛟龙吃的,也就是一种慰龙的图腾祭,以后这投粽的初意淡化了,慢慢加上了新的合乎人们需求的意义,典型的如湖南的龙舟竞渡,人们说这糯米粽子投入江河是喂水中的鱼虾之类,以保护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尸体,这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龙的传说是很丰富的,各地有各地的故事,本来就不可能是一成不变的。在白族的民间故事中,甚至把龙王变成了人间的官吏,一个县有一个县的龙王,他们是否称职,要受张天师的管辖。如张天师曾问浪穹县的进士:“你们浪穹的百姓生活好不好?龙王是否按时行雨?”进士回答说:“我们浪穹的龙王真有德政,要雨他就行雨,现在风调雨顺,百姓的日子过得很好。”反之,烂板桥的进士回答说他们烂板桥的龙王是“最坏的东西,他随时放水冲淹我们。”这反映了古时人们面对自然界的降雨现象,缺乏调节控制的能力,就想象成是龙王的称职或不称职,希望碰上好的龙王,害怕碰上坏的龙王。

在龙的雕刻或绘画中,常常看到龙的口 里含着一颗珠,称之为龙珠。而在舞龙中,这 颗龙珠被分出来由另一个人操纵,向龙作各 种逗引的动作,叫龙戏珠。这种娱乐性的活 动不是出于某些人的创造,而是有着深远的 历史演变过程。它的含意仍旧和水有密切的 关系。这可以从现今湘西黔东山区的苗族还保留着原始的接龙仪式得到启示。接龙的当天要先祭祀,由祭司念咒,向一个男青年喷水三口,便是受神的委托,手托白布走在前面,祭司和几个盛妆的姑娘跟在后面,大家托起一匹七八丈长的白布,象征龙神。队伍走到溪边龙神的所在地,由一个年轻姑娘用小陶罐掬水,然后托起布龙,擎着小陶罐的清水,载歌载舞回村,这就叫接龙。队伍回村时,全村的老少都要穿新衣迎接。以后到主祭人的堂屋内,将布龙盘成龙形放在地面。堂屋内挖一个小洞,将盛水的陶罐深埋,叫做“安龙”。同时人们唱着:“盛上最干净的酒,唱起最吉祥的歌,呼唤那海底深潭的亲人。”“我们慈祥的老母亲回来了”等等。这盛水的小陶罐恐怕就是龙珠的最初起源吧。但也有别的解释,说这陶罐是龙的卵,舞龙戏珠是祈求人丁兴旺。这也是有根据的,因为在贵州雷山县的苗寨,他们的祭龙仪式是每十二年举行一次的,到时候他们用树干雕成巨龙,或用竹竿编成龙身,是由男子接龙进寨,接龙的沿途路上,插上许多竹子,上面挂着纸人,巨龙进寨时,妇女们要持酒相迎,每个妇女都摘取三五个纸人回家,说是向龙求子,保佑人丁兴旺。从女子的布龙转为男子的竹龙,又按生肖每十二年举行一次,说明它的起源是要迟于布龙。这陶罐从盛水转为代表龙卵,和生育连系起来,则很容易为人们所接受,并进一步发展成龙戏珠的文娱活动。

说龙之有卵,当与龙图腾的原型动物——爬虫类是卵生的事实有关。在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充满了妇女误吞了卵而怀孕产子的故事,反映了母系社会知母不知父的历史事实。古代以治水著名的禹,传说是他的母亲狄在水边汲水时,看到一颗石珠,很喜欢,放到口里,不小心误吞了下去,于是生下禹。浙江永嘉有个龙母庙,其历史传说是:永嘉苍山从前有个周姓的少女,在溪边汲水,“见一卵,悦之,不觉吞下,遂有孕。后产一白龙,女惊死。乡人取其骸骨,塑以泥,置岩洞间,旱则迎之祈雨。”(见乾隆《温州府志》记异部)。这种吞卵吞石珠的传说,以后便演变成为舞龙戏珠的文娱活动。笔者从而推想,元宵节的吃汤圆,这汤圆实在即是龙珠的化身,吃汤圆就意味着人丁兴旺。否则就不好解释何以在元宵节闹龙灯的时候,偏要伴之以吃汤圆而不是吃其他的什么东西呢。同样,端午节划龙舟为什么伴以吃端午粽,而不是其他的什么食品呢。这种风习一旦成为传统,尽管它的原始意义已模糊淡化,但作为文化现象却鲜明地以其独具的民族色彩而保留下来。由此可见龙图腾和稻文化的
渗入民族精神生活之深远。

最后,要轮到对龙的原型动物的探讨了。龙的原型动物主要是鼍(即鳄鱼),再加上其他的图腾动物。在五六千年以前的古代,由于气候远较现在温暖,不光是长江流域,就是黄河流域也到处都分布着湖泊沼泽,非常适宜于鼍的生活。鼍是爬虫类动物,有冬眠,春天惊蛰后开始活动,昼伏夜出,它的呜叫很象击鼓声,古代记载说它的鸣声能传至十余里以外,因为鼍的形状可怖,又是夜鸣,就有了“人甚畏之,声亦可畏”的记述。古人很早就以鼍皮蒙鼓,《大戴礼记》:“二月剥(即鼍),以为鼓也。”《诗•大雅》形容它的鼓声是“鼍鼓逢逢”。在战场上击起鼍鼓,那逢逢的声音,能鼓励士兵奋勇作战,“鼓励”这个词的来历就在于此。开春以后,温度升高,雨水增加了,正是鼍和蛙等的交配繁殖时候,所以鼍特别鸣得欢,对于农耕的人们来说,常常把鼍以及蛙鸣同雨连系起来,认为是一种吉祥之兆,甚至以为这降雨就是它们招致的。人类自己的交配,卵和精子都是肉眼所看不见,也不理解的,而鼍的卵很大,目睹它们孵化成小鼍,凡此等等都是产生女子吞卵而怀孕产子的联想,导致了图腾的产生。有史以后,随着对鼍的大量捕杀和气候的转凉,鼍在北方的数量不断减少,长江流域则仍旧非常之多。所以《山海经•大荒北经》说应龙杀死蚩尤和夸父以后,就去到南方生息,南方因此就很多雨水了。这是神话对北方气候由湿转旱、江河沼泽动物分布随之南迁的很好注脚。

“虫”这个字在古代狭义的是指蛇,扩大些就包括有鳞的爬虫如鼍,蛇、蜥蜴、守宫等。“闽”是个带图腾意味的国名和族名,门是声符,虫是义,意指信仰蛇图腾的民族,蛇和鼍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古书上常形容鼍的尾象蛇。在民族的融合过程中,龙图腾包含了蛇图腾的成分是很自然的。鼍没有角,但龙有大的一对角,以及许多的胡须,据认为这是游牧民族牛羊图腾融入的结果。龙的尾巴本来象蛇尾,但在许多地方的龙灯或龙舟的尾部是凤的尾,这显然是东夷族以鸟为图腾的融入。古代龙凤并称,以龙代表皇帝,以凤代表皇后,恐即起源于此。龙头的形状基本上象鼍,但眼睛更大,状貌更为可怖,这可能受良渚文化玉琮上饕餮的影响,饕餮有贪食凶狠之义,也同鼍的贪食凶残相似。总之,龙因为是以鳄鱼为主又融入其他图腾的因素,形成了不存在于自然界的某种动物,而是精神上象征性的崇拜动物,这是与其他的以羊熊或鸟或蛇为图腾的民族最大的不同之处,是长期的多民族相处融和的结果。

龙的形成反映了古代人们的思维特点,即天(自然界)和人合一,神与人相通(领袖或巫师便是能沟通天或神和人的代表),人自己不能呼风唤雨,就通过神(这里即龙图腾)来祈求,从而产生了敬神、娱神的活动。一个人的出生、成长取决于他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的教育影响,可称之为个体发育;那末,一个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文化积累的历程,可视为是系统发育。人的个体发育还要加上系统发育即其所属的民族文化所加于他的、不可摆脱的深刻影响,才有别于其他民族的个体。个体和系统发育过程中,人的精神生活是建立在物质即农业生产提供的食物基础上的,图腾的形成必然与农作物(这里是稻)赖以生产的条件相呼应。在中国,稻的起源和驯化是这样的悠久,稻自南而北不断扩大,绵延了七千年以上,稻文化的丰富表现之一就是上面所述的龙的崇拜,敬龙祭龙的成分渐次稀薄了,文化娱乐的成分日益浓厚起来。当今世界上的体育项目愈来愈多样化,可是龙灯和龙舟的活动并没有被赛艇、跑马等所取代;当今世界上的食品愈来愈丰富了,可是汤圆、糯米粽子并没有被面包、巧克力等所取代。作为炎黄子孙的个体,他们之中虽然有远渡重洋,生活工作在异国他乡,但是每逢元宵端午佳节,对龙灯、龙舟总是爱好关心的,对于汤圆、粽子总是要吃一点的,这就是民族文化的不可思议的凝聚力吧。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