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巴拉少校(zt)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tom_cat 于 2007-09-27, 14:09:20:

回答: 巴巴拉少校 由 tom_cat 于 2007-09-27, 14:02:39:

巴巴拉少校》

在萧伯纳的创作中,《巴巴拉少校》占有重要的地位。萧伯纳自己很重视它,把它和《人与超人》、《英国佬的另一个岛》看作为他赢得了严肃的剧作家的声望,确立了他在英国戏剧界的地位的代表作。

三幕喜剧《巴巴拉少校》完成于1905年。剧情描写在宗教慈善组织救世军担任少校的女青年巴巴拉,和百万富翁的父亲昂德舍富的矛盾。军火商昂德舍富之家历代都把产业传给挑选中的弃儿。昂德舍富也准备这样做,贵族门第的妻子布列托马夫人却为此同他闹翻并分居了。但如今儿女逐渐长大,到了议婚嫁和独立生活的时候,需要一大笔钱,加上布列托马夫人对儿子的继承权问题还没死心,就请昂德舍富到家来和儿女及两个未婚女婿见面。巴巴拉一心也要拯救父亲的灵魂,就叫昂德舍富第二天来参观她主管的救济所。事实上救济所经费短缺,眼看过不了冬天的难关。昂德舍富慷慨解囊,捐款5千英镑,另一半来自酒商的捐款也因此有了保障。救世军并没有能拯救昂德舍富的灵魂,反而昂德舍富拯救了救世军。巴巴拉因此信念动摇,退出救世军。第二天巴巴拉与未婚夫古希腊文教授库辛斯随全家人参观昂德舍富的兵工厂时,继承权问题又一次提了出来。作为一种调解,库辛斯因父母在澳大利亚结婚、本人又在英国长大,就说自己也是个弃儿。昂德舍富同意由他继承家业,原来富于理想的巴巴拉在现实面前,也认可了库辛斯的选择。

剧本通过英国文学中常见的财产继承权题材,深刻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中金钱势力的无所不在,及人们陷于金钱摆布的怪圈现象。金钱势力就像一张无形的网,笼罩在每个人头上。戏一开场就点明了这一点。布列托马夫人和斯蒂芬商量如何增加家庭收入,斯蒂芬向母亲表示,他宁可搬到便宜的地方去住,也决不要父亲的钱。但他并不知道,家里所有开销费用,多少年来都是昂德舍富供给的。不仅如此,救世军这样的上帝的事业,也离不开来路肮脏的钱。更为深刻的是,剧本还揭示了金钱的观念与物质的占有欲已渗入每个人的心灵,成了行为取舍的标准,甚至连巴巴拉也难以幸免。最后巴巴拉向库辛斯承认,如果库辛斯拒绝做昂德舍富的继承人,她就有可能和接受这个机会的别人结婚,原因之一就是她和布列托马夫人一样,一眼看到昂德舍富的兵工厂就产生了强烈的占有欲,不会让它从手里溜掉。

昂德舍富就是这一无所不在的金钱势力的化身,但他并非一般意义的敛财家或守财奴。库辛斯和巴巴拉称呼他“魔王”,突出了他性格中阴暗的力量。他身上兼有靡非斯特与马基雅维利的气质,一方面公开以“无耻”作为自己座右铭,另一方面自觉地意识到金钱的巨大魔力,堂而皇之地为自己的所作所为辩解。他告诉库辛斯:“有两样东西对拯救世界必不可少……即金钱与军火。”他认为,穷困即是罪恶,唯有金钱能驱除它们;而武器在改造世界方面,则比议会要有效得多。他并且确信巴巴拉必将向他皈依,信奉他的福音书,即“金钱与军火的福音书”。巴巴拉从事的宗教慈善事业,库辛斯翻译传播古希腊文明,反而都是失去了理智。

不能不承认,在昂德舍富咄咄逼人的姿态和话语背后,包含着一种可怕的逻辑。不仅兵工厂所在的小镇是属于他的国中之国,而且国会也不得不听命于他,他确实有理由狂妄地向大家宣布:“正是我,是你们国家的统治者。”但另一方面,恰如库辛斯揭破的,昂德舍富实质上不外是社会中最卑劣的一部分人的“奴隶”。他自己也不否认,“兵工厂不属于我,而是我属于兵工厂”;“肯定的,我本人没有任何力量。”这些又反映了他的虚弱的本质。

昂德舍富这一形象首先是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产阶级的写照,其次也是欧洲文学中传统的魔鬼原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再现。在他身上既有现实生活的内容,也有深刻洞察的哲理。像所有魔鬼式的人物一样,他能够从否定方面,揭露一般人难以觉察或不敢正视的真相。他就直言不讳地道破了:“所有的宗教组织都是靠把自己出卖给富人而生存的”;救世军也不例外,它帮忙“拔掉了穷人的牙齿”。但昂德舍富也有鲜明的个性。他出身贫寒,少年时曾在街头流浪卖艺,所以平易近人。现在虽已是巨富,但也能吹起长号和救世军一起上街献艺募捐。他也懂得现代企业的科学管理方法,满足工人的精神生活的需要,而不是一味地压榨与剥削。他甚至有一定的学问,懂得欧里庇得斯的悲剧,会引用柏拉图的著作。

巴巴拉作为年轻一代的形象,富于信仰、热情和幻想。起先她真诚地投身于宗教慈善事业,一心救助失业的穷人、流浪汉和孤苦老人,要拯救他们的灵魂。所以她不怕吃苦受累,忘掉了自己富家小姐的身份。但一旦认识到事情真相,就像脚底下的基石被地震掀掉,她的幻想彻底破灭了。最终她无法否认自己和昂德舍富更为内在的血缘联系,无法否认她和母亲一样,目光专注在那一大笔家产上,只有和现实妥协。

库辛斯这个年轻人聪敏机智,在古希腊文明薰陶下,人生态度有点犬儒主义的味道,什么都不太在乎。依照剧作者的提示,他“都有能力杀人,虽然他并不残忍或粗鲁”。他也参加了救世军,但这只是因为他爱巴巴拉,救世军的这种活动对他来说就像是古希腊酒神的庆典。他一开始对待昂德舍富是冷嘲热讽的,甚至提出自己有资格继承昂德舍富家的产业时,也带着调侃的性质。他所接触到的古希腊思想的怀疑论,使他能够理解昂德舍富的魔鬼哲学。但他浅薄的认识很快就被昂德舍富源自生活现实的更为有力也更为狡诈的残酷逻辑所打败。因此他在思想上和事业上都成了昂德舍富的俘虏。

《巴巴拉少校》的思想内容,除了揭示垄断资产阶级的面目和金钱的本质,和表现上流社会青年一代的局限,还展示了以昂德舍富为代表的世俗势力和以巴巴拉为代表的精神力量的较量,结果是前者轻而易举战胜了后者。剧本还涉及善恶、道德、宗教、良知、教育、政治制度、历史进步等更有普遍性的问题。例如剧中人物提出:“一个人的佳肴是另一个人的毒药,在道德上如同在物质上是一样的”;正确和错误的区分,则是“迷惑了所有的哲学家,难倒了所有的立法者,弄糊涂了所有的经营者,毁灭了绝大多数艺术家”的“秘密”;当今世界的根本错误,就在于“只抛弃了过时的蒸汽机和电动机,但没有抛弃旧的偏见与旧的道德,旧的宗教与旧的政治法规”,等等。这些方面,涉及到人类自身在发展过程中的二难处境,触动了人性内部的根本悖论,虽然剧本没有也不可能提供肯定的答案,但起到了振聋发聩的作用,足以令人深省。这标志着,萧伯纳的戏剧创作开始超越社会问题剧的批判方向,在向着人性剖析的深层掘进。

《巴巴拉少校》在艺术上的特色也很鲜明。首先,全剧的写实风格比较突出。由于是揭露帝国主义推行侵略战争的社会基础的现实主题,剧本重视实际生活图景的描绘,有关布列托马夫人家的客厅、救世军的救济所及兵工厂等场景的刻划,都十分真实贴切,从而造成一种印象,像昂德舍富这样的人物就存在于实际生活中,就存在于你我之间,因而让观众加倍感受到他的阴影与威胁,也加倍引起警觉。剧本仍和萧伯纳前期其他剧作一样,以中产阶级的日常生活为剧情的发展背景。

其次,在写实的同时,注意透过现实进一步关照历史与传统。剧中人物形象的塑造,都被赋予历史与文化传统的内蕴。如昂德舍富的身上有欧洲文学传统中魔鬼形象的成分,库辛斯象征着欧洲现代文明与希腊古典时代的联系,巴巴拉则代表着基督教会势力的影响。因此虽写实而不流于平庸。最后巴巴拉和库辛斯在一起向往着能有一双鸽子的翅膀,飞离这污浊的尘世,飞上纯洁的天堂,更为剧本增添了理想色彩。

再次,喜剧效果强烈,并有讽谕意味。剧作题材虽严肃,但善于营造喜剧氛围。第一幕昂德舍富来到久未光顾的布列托马夫人住所,竟然分辨不清自己的一个个子女,闹出一连串笑话,就是成功的穿插。但萧伯纳并非单纯追求滑稽效果,即使在误会迭出中,他也让昂德舍富错把库辛斯而不是别人当做自己唯一的儿子,这就埋下了以后库辛斯继承昂德舍富家业的伏线。再如第二幕救济所里几个小丑似的男女人物的插科打诨,一方面活跃了气氛,一方面也在暗示巴巴拉热衷的救世军组织及救济事业,实质相当可笑。

最后,机智幽默的对话艺术。这也是萧伯纳喜剧风格的一个重要方面。剧中妙言隽语层出不穷,俏皮挖苦而不动声色,睿智深切而又饱含学识,集中表现了英国式的幽默。可以说,这样一种精彩的舞台语言是萧伯纳智慧的凝聚,也是他对付社会弊病和人性弱点的锋利手术刀。如第三幕昂德舍富和库辛斯以及巴巴拉的论辩,尖锐而巧妙地集中提出了一系列哲理性问题,形成了全剧的高潮,其留下的思考值得回味反思。

回顾萧伯纳一生在戏剧艺术上的贡献,主要是把英国固有的风俗喜剧,成功地同易卜生的社会问题剧结合在一起,从而使英国戏剧摆脱了维多利亚时期浪漫情调的旧程式,朝向更健康的方向发展。同时他又继续创新,中期以后大量运用象征主义的技巧,因而构思奇幻,蕴意深刻。他的剧作,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英国剧坛上成就十分显著,成了英国戏剧复兴的最突出的景观。人们普遍认为,无论在剧作思想艺术的丰富多样上,还是在对英国戏剧发展的持久影响上,萧伯纳都是莎士比亚以后最重要的剧作家。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