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隔壁转一篇文章过来,写得很好:有技术方案吗?否则为什么让你攻关?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田牛 于 2006-5-14, 07:51:19:

有技术方案吗?否则为什么让你攻关?


送交者: 老泉 于 2006-05-14 20:56:25


陈进造假的事,终于有了结论。许多人将矛头指向科技部,说是科技部在支持立项
方面有失误,云云。然而,对陈进的悲剧,如果要从根子上检讨,却是体制上的弊
端的必然结果,类似陈进的事,迟早会发生,只不过碰巧落到了科技部的头上而已。
为什么这么说呢?

中国的科技事业,需要人才。这个没有人否认。但在中国的科技体制内,什么样的
人才是人才呢?四个标准,名誉、地位、职务和SCI,总之,外表必须华丽。近年来,
中国按照这个标准,从海外吸收了大量的人才。这个做法本身并没有错。从海外回
国的人才,为提升中国科技的整体水平,做出了极大的贡献。

但是,如果我们再追问一句,中国科技事业的最终目标是什么?提升中国的科技水
平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答案也是很清楚的:科技产业,就眼下的最急迫的任务来讲,
就迅速帮助中国取得核心技术的突破。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人才政策,恐怕更需
要的,是另外的一类人才,即能立刻为中国开发相关的核心技术的人才。但现在的
问题是,通常这一类人才的外表并不起眼,但他们拥有最实质的内涵。

如果现在有一个核心技术的攻关项目,你可以交给谁呢?显然,应该交给那些能够
拿出完整的技术方案的人吧。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常识。然而,就是这样的普通
的常识,在中国并不总能行得通。我曾经多次提到美国的DARPA机制,他们的立项程
序,就是先提出具体的技术目标,然后,面向全国招标,是否中标的唯一标准,就
是看你的技术方案能否得到认同。至于这个方案是谁提出的,DARPA根本不在乎,他
没有在任何条文中规定,只有穿明牌马褂的人,才具有中标的资格。中国的情形则
不然,用人惟名,用人惟SCI。但是,要想真正取得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
又怎么可能跟SCI沾边呢?

重大的核心技术的攻关项目的承担人,应该只有一个标准,那就是看你是否能提供
完整科学的技术方案。如果连个技术方案都没有,凭什么就让你来攻关呢?

中国的重大科研项目的立项,存在两种怪现象,第一类,是名曰重大攻关项目,但
却没有明确的核心技术的目标;这一类项目,是人人都会抢,通常都是精于关系学
的,占了上风;第二类,是有明确的技术目标,但却没有如DARPA机制一样,交给真
正能拿出技术方案的人;陈进就属于这一路情形;可能当初陈进自己的想法是,先
把钱拿下来再说,然后在转包给其它人干,自己干工头的角色就可以了。无奈,显
然没有一个真正有实力的科研人员,愿意给陈进卖命。科研没有进展,陈进在巨大
的压力之下,选择造假。

陈进的悲剧,对他个人来说,是咎由自取。但如何从体制的层面上进行检讨呢?个
人的看法,有以下几点:

第一,不能否定人才政策中,将在海外有突出成绩的科研人员吸收回国的必要性。
事实证明,这些从海外带回了新鲜的血液,为中国科研水平的提升,做出了重要的
贡献。但是,重大的攻关项目,则只应该有一个标准,即能否提供完整可行的技术
方案;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真正能给国家带来核心技术的人吸收回国。


第二,重大的科研立项,必须强调明确的核心技术目标。这样,对项目的监督,才
能有个明确的指标。现在,国家许多重要的立项,是没有明确的目标的,以生命科
学为例,能调出多少相关基因,是最常用的一句冠冕堂皇的托词。先别说如何给所
谓的“相关的基因”下定义,就算你能调出来,又有什么用?你投一千万,调出几
个基因,明天人家的技术的效率提高一百倍,十万就解决问题了。没有技术上的目
标,再多的基因,又能有什么用?韩国的黄禹锡,中国的陈进,最后之所以能被打
回原形,就在于有了明确的技术目标,就不会给他们蒙混过关创造机会,如果不能
完成攻关任务,就只有两个选择,一个依据一个基本的科研道德,实事求是地报告
经验教训,也让后来的开发工作有所借鉴,而另一个选择,就是造假,下场自然很
悲惨。

第三,陈进的悲剧,不应该成为对政府扶持核心技术的开发的否定。奇瑞集团,在
汽车发动机的核心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它就是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发展起来的;还
有尚德集团,也是在地方政府的积极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我记得,在中央台一个相
关的讨论的节目中,谈到尚德发展的经验,有一个所谓的专家,摇头晃脑的说,政
府不应该对尚德提供支持,这种事情应该让给VC去做。听着合理,其实等同于放屁。
如果中国的市场中,已经有了成熟的VC环境,这种话当然可以说。但现在的情况是,
中国不存在成熟的VC环境,许多急需支持的核心技术,不是胎死FU中,就是流失海
外;在没有VC的情况下,政府再也不支持,中国的核心技术,也只能靠天上掉下来
了。正确的做法应该是,通过陈进的事件,建立一套政府如何支持核心技术项目的
办法。如果某一个项目失败了,那就去对相关的方法进行修正,而不是因噎废食,
一巴掌全拍死。据说中国有意建立一个类似新加坡的淡马锡机制的国家投资形式。其
实,政府支持核心技术的开发也罢,淡马锡机制也罢,看似两个不同的东西,但有
一点是相同,那就是对不同的项目进行甄别并进行支持;重要的,是有一个出
色的决策机制。

第四,陈进的悲剧,不应该成为对海外留学归国人员的通通盘否定的借口。事实上,
有一大批从海外归来的科研人员,正在为中国的科学事业辛勤而卓有成效地工作着。
正如前面所说的,陈进造假,错在陈进,但也在体制,你让他承担重大的攻关项目,
可他连个技术方案都没有,也就是说,他连个科学意义上的标书都不曾写过,等他
回来之后,又把他放到了领导而不是科研的位置上,他哪里还有心思和精力做研究?
在这个意义上,陈进造假,是他个人的悲剧,更是体制的悲剧。

第五,应该对用人惟名,用人惟SCI的现状进行彻底的检讨。可以说,是用人惟名,
用人惟SCI导致了陈进的悲剧。但体制上的弊端,不但是在行政管理上,也在科研
群体自身。为什么用人惟名,用人惟SCI呢?背后的根本原因,是科研群体的不自
信。如果你在国外有了名气,你有SCI,那就证明洋大人对你的能力鉴定过了,因
此就可以跟着说,好好好,连洋大人都说好了,还能不好吗?我们不应该回避中国
的科研群体缺乏自信的事实,而这也和一部分科研人员,甚至有决策影响能力的科
研人员长期脱离科研第一线有关。自信是由实力决定的。什么时候中国的科研群体,
能够脱离对SCI的崇拜,能独立对一个科研方案的好与坏做出正确的判断了,那么,
中国科学的春天,可能就真正到来了。而在这之前,可能需要在体制上做艰苦的努力。

希望能借助陈进的悲剧,对体制上的弊端进行深刻的检讨。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