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小潘谈“宽恕”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送交者: 田牛 于 2006-2-25, 16:13:01:

潘知常教授的文章《慈悲为怀:没有宽恕就没有未来——中西文化传统中的“宽恕”》一开头和十二年前《读者 》2002年第4期张守管的文章《宽恕伤害过自己的人》又“英雄所见略同”了一次。

张文:
那位副校长名叫安•柯莱瑞,她是爱荷华大学最有权威的女性之一。很久以前,她的父亲曾远涉重洋到中国传教,她成了出生在上海的美国人,所以她对中国人有着特殊的感情。她终身未婚,对待中国留学生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无微不至地关照他们,爱护他们,每年的感恩节和圣诞节总是邀请中国学生到 她家中做客。
潘文:
安-柯莱瑞,爱荷华大学最有权威的女性之一。很久以前,她的父亲曾远涉重洋,到中国传教,她也因此而出生在中国的上海。对于中国人,终身未婚的她有着特殊的感情,就象对待自己的孩子,无微不至的予以关照与呵护,每年的感恩节和圣诞节,她更总是邀请中国学生到她家中作客。然而,她却最终死于中国学生的枪口所喷射而出的仇恨火焰。
张文:
不幸的事发生在1991年11月1日,那是一起震惊世界的惨案。一位名叫卢刚的中国留学生,在他刚过的爱荷华大学太空物理博士学位的时候,开枪射杀了这所学校的3位教授、一位和他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山林华,这所学校的副校长安•柯莱瑞也倒在了血泊中。
潘文:
1991年11月1日,一位名叫卢刚的中国留学生制造了一起震惊世界的惨案:在他刚刚获得爱荷华大学太空物理博士学位之后,开枪射杀了3位教授,一位和他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山林华,还有这所学校的副校长,安-柯莱瑞。
张文:
1991年11月4日,爱荷华大学的28000名师生全体停课一天,为安•柯莱瑞举行了葬礼。安•柯莱瑞的好友德沃•保罗神甫在对她的一生回顾追思时说:“假若今天是我们的愤怒和仇恨笼罩的日子,安•柯莱瑞奖是第一个责备我们的人。”
这一天,安•柯莱瑞的3位兄弟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他们以她的名义捐出一笔资金,宣布成立安•柯莱瑞博士国际学生心理学奖学金基金,用以安慰和促进外国学生的心智健康,减少人类悲剧的发生。
她的兄弟还在无比悲痛之时,以极大的爱心宣读了一封致卢刚家人的信。这就是我在她的房间里找到的那封信——
潘文:
1991年11月4日,爱荷华大学的28000名师生全体停课一天,为安-柯来瑞举行了葬礼。也就是这一天,她的兄弟们强忍无限悲痛,以极大的爱心宣读了一封致卢刚家人的书信:

注:张守管的文章犯了两个常识性的小错误:一、11月四日举行的是MEMORIAL SERVICE,中文可以说是追悼会,追思仪式,不是入土下葬的葬礼。二、Anne Cleary 的名字按照约定俗成的译法,是安妮(或爱妮)•柯莱瑞。在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信息科学学院传播学系从事过合作研究的潘教授居然不懂得这些细微区别,全盘接了下来,在张的文字上稍是修改,在人家的西洋“宽恕”立意范围里添加中华“慈悲”,接着发挥他以为正确的美学观点。

小潘在这篇自鸣得意的文章里忽悠的西方文化传统中的“宽恕”,如今政治上并不正确。他啰嗦了半天想要阐明的,Anne Cleary,她的父亲和兄弟们所宣扬的,正是义和团运动要消灭的,袁伟时先生想商榷的,冰点也因此倒霉,团中央某些领导没得商量的东西。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可选项):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可选项):

URL(可选项):
URL标题(可选项):
图像(可选项):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