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是否有必要在国外建立1000所“孔子学院“?换个问法: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心下 于 2007-01-13, 15:21:13:

外国人是否有必要帮助中国大陆实现“十一五”规划?


在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讲话——许嘉璐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许嘉璐

(根据录音整理)

我参加人大常委会的会议,到今年就19年了,据我记忆,19年来,还没有参加过在人大常委会的会议厅举办的学术研讨会的开幕式,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学术研讨会是第一次。
我说四点意见。
第一点,语言文字工作、语言文字研究的春天到了。去年年末中央召开了科技大会,科技大会的主题最亮的有几点:一,大力鼓励科学技术创新,到2020年要把我国营造成为一个创新型的国家。二,对科学技术的创新有了比较清晰的界定,这就是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创新。这也是当今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的规律与动向。三,科学技术创新的主体是企业。这个会议精神同样适用于社会科学。科技大会所报之春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之春,而且也是整个学术界之春。
具体到语言文字领域,我认为最重要的是,社会需求给我们创造了施展才能的最佳时机,同时也给语言文字工作、语言研究提供了空前良好的条件。首先,我们“普九”面对最重要的是非普通话区,是少数民族的孩子,那么我们怎样进行教学?教学方法的背后是对语言本体的认识。再比如汉语的国际推广,最本质的不是语言问题,而是文化问题,是语言和文化的结合问题。这里面也有一个先教什么后教什么的问题,这涉及认知心理学和语言本体研究。其次,现在关注语言文字的不仅仅是语言文字学家,很多出版单位和企业也在关注。当然,我所说的这些迹象、这些需求,主要偏重于和应用嫁接的领域。语言文字本体研究的目的之一,就是为更多的人所用。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需求,也就给我们创造了好的条件。不久前11个部(委)会签的《加强汉语国际推广工作的若干意见》,国务院转发了,实际上这份《意见》就是汉语国际推广的“十一五”规划。孔子学院,目标是要建1000所,到今年年底要建100所。就此而言,在科学的春天到来的时候,语言文字的春风也从南面吹过来了。
第二点,社会需求要拓展。社会所需求的不仅仅是量,更重要的是质,是手段。刚才语委主任赵沁平同志讲到,希望语言学家关注社会语言生活,关注应用研究,我非常赞成。即使是进行本体研究的,也不能不问世事,不知道世界的走向、全国的走向,否则就难于定位所研究的学科在当今的社会生活、科学发展中处在一个什么位置,容易陷入盲目。1995年在香山举行的应用语言学学会(筹)学术会议上,我说过这样的话:语言学本来应该成为社会的先导科学,可是在中国,并不是这种情况。语言文字应该加强应用研究,也许语言文字的应用研究能给语言学杀出一条血路来。过了11年,我还是这样看,而且已经看出点迹象来了,的确如此。所以,我们应该落实沁平主任说的,关注社会语言生活,注意应用研究。关注社会就应该对社会语言文字的需求有充分的认识,这不是在书斋里、在研讨会上能够弄清楚的,应该到民众当中去调查,应当用现代化的手段去监测社会语言生活。
第三点,我要特别强调在语言文字学上的创新问题。创新指的是手段的创新,方法的创新,以及对于语言及其发展规律理念的创新。创新不是一夜之间的事情,不是三年五年的事情,甚至也不是一代两代人的事情,但是必须从现在做起,一小步一小步往前挪。
首先说本体研究,既有某种个别语言的本体研究,也有宏观的所有语言的研究。我们都是从学语言学概论或是普通语言学走过来的,可是,我们学的普通语言学是“普通”语言学吗?国外语言学家根据他所熟悉的印欧语系那几种语言所写的“普通”语言学,放之四海而皆准?与我们天天说的语言到底合榫不合榫呢?我们一代一代的语言学家对汉语的认识有很深的积累。不要迷信那些洋专家洋大师,他们不懂汉语,真正懂汉语的是我们,要从语言的根本规律重新思考,有所撞击。也许我们是错的,撞击之后认识提高了,对他讲的“普遍”真理认识清楚了。
其次,谈谈应用研究。应用研究也有应用的基础理论,仍然也要创新。在中国国土内对少数民族进行双语教学,“请进来”的对外汉语教学,同“走出去”的汉语“输出”是什么关系?如何彼此借鉴?进行了几十年的双语教学要不要也来个创新?现在为远程教育国家拨了100亿,西部地区覆盖率年年增加,现在达到60%,大概“十一五”期间能够覆盖100%。我们的双语教学能不能借用?当然,仍然有个先教什么后教什么、教什么不教什么以及怎么教的问题。至于说汉语的国际推广,几十年来对外汉语教学的经验是宝贵的,怎么在这些经验的基础上再升华、再转变?这些我认为都需要研究。研究这些新的课题,用新的方法、新的手段,得出新的结论,就是创新。一个一个领域的创新合起来,就有可能让我们对语言学的普遍规律有所创新。
第四点,要营造创新的环境,打造一种创新的文化。其一,要“尊长爱幼”。对于我们的前辈,对于他们的研究成果,要珍惜,要认真学习、继承。任何创新不会没有原来的基础,从天上掉下来。还要“爱幼”,最主要的是鼓励青年人,不要跟着老师亦步亦趋,但是前提是必须把基本功打好,熟知前代文献,熟知时哲在这方面都做了哪些研究。同时要允许失败,没有允许失败的胸怀就不会有创新的文化,创新的环境。其二,学科必须交叉渗透。就语言谈语言,就文字谈文字,局限性越来越明显。所谓交叉渗透,不仅要在人文社会科学不同领域之间实现,还要和理工科交叉渗透。没有交叉渗透,我们就不能有大步的前进,更不能有创新和突破。其三,坐而论道,文人相重,百家争鸣这个气氛一定要形成。任何一种学术,没有流派就意味着没有前进,语言学也如此。我说坐而论道,就是大家要就学术看学术,用学术来争鸣。大家胸怀都宽一点,要学我们的老一辈。其四,发挥好学术团体的作用。真正的争鸣、真正的渗透、真正的互相学习,营造一个创新的环境,创新的文化,学术团体承担着非常重要的任务。今天7个学会在一起开研讨会,7个学术团体其实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何把学会建设得更好,把活动搞得更好,这对形成创新的环境至关重要。当然,我们还要尽量争取政府的支持,社会(包括企业)的支持。
我上面说的几点,也许符合科学发展规律,也许有悖于它的规律。我就是向各位老朋友新朋友求教的。希望我们语言文字工作的春天尽快地、真正地到来,开出更为艳丽的百花!
谢谢!

[上传时间:2006-11-3]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