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t岭南中医大家:邓铁涛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laokang 于 2006-10-02, 00:21:56:

回答: 寄语21世纪青年中医--邓铁涛教授<碥石集>序 由 laokang 于 2006-10-02, 00:15:58:

邓铁涛,名锡才,广东开平人。中共党员。广州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当代著名中医学临床家、理论家、教育家。1916年出生于一个中医家庭,1932年就读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历任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教导主任,广州中医学院教师、教研室主任、教务处副处长、副院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一届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华全国中医学会中医基础理论整理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史学会委员,广东省第四、五届政协委员,广东省、市科委顾问等职。现任中国中医药学会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研究会名誉理事,广东省卫生厅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广东省中医药学会疑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工作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1990年被国务院批准为首批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向邓铁涛教授颁发全国继承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指导老师荣誉证书。在长达68年的医疗教学科研实践中,融古贯今,运用中医中药防病治病养生保健,积累了丰富经验,并提出对现代中医及未来医学发展有影响的系列理论学说。
中医临床大家
邓铁涛教授诊治过无数疑难病症,涉及内、外、妇、儿各不同学科以及心血管、消化、神经、呼吸、内分泌、免疫、泌尿、血液各个不同系统。例如对冠心病的防治,认为辨证首先要辨明病位。《内经》既称“真心痛”,《金匮》又有“胸痹”篇,则此病病位在心无疑。心下是胃的位置,心痛与胃病古人早有所鉴别,今天临床仍须认真诊察。其次要详审病机,邓老认为冠心病是本虚标实之证。标实,主要是痰和血瘀。虚与实,孰先孰后?应该说是先有虚。由于心阳心阴俱虚,才引起气血失畅,气虚生痰,血滞成瘀。痰是瘀的初级阶段,瘀是痰的进一步发展,化瘀首先要除痰。因此益气除痰活血,是防治冠心病的重要原则。邓老以“温胆加参汤”加味诊治冠心病,疗效良好。广东省中医院心脏中心已将其作为常规用药。
又例如对重症肌无力,其治疗仍为当今世界性难题,而危象的抢救则是难中之最。从1999年~2004年,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收治重症肌无力患者计:专科门诊265人,住院102人。 其中139人使用邓老研制强肌健力口服液治疗并进行对照观察,总有效率为92.7%。 住院102例患者中,有26人发生危象,使用邓老治疗该病专药──强肌健力饮或强肌健力口服液及强肌健力胶囊,全部抢救成功出院,无一例死亡。邓老运用中医“脾肾虚损”理论指导治疗被称为神经科“绝症”的肌萎缩侧索硬化(ALS),大大缓解了患者临床症状,疗法疗效独特,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病人到广州诊治。由他的徒弟刘友章、刘小斌、邓中光、邱仕君继承发扬,形成医院品牌专科。
2003年初非典型性肺炎在广东发生,疫病随后逐渐扩散至全国多个省份。面对突发的疫情,邓老从战略高度认为中医药应该及早介入防治非典工作,并亲自指导一线医师用药。邓老认为:医学不仅仅只有重视微观的西医才是惟一的医学科学,立足于宏观的中医学也是科学。广东就是根据当时的气候环境、地理条件及病人的症候表现,确认SARS是湿邪为主的瘟疫病。实行中医的辨证治疗与预防,结果取得较好的效果。
上述邓老三项中医临床成果,即中医冠心病冠状动脉搭桥围手术期的临床研究、重症肌无力危象中西医结合抢救、中医辨证治疗SARS,在2004年广州邓铁涛学术思想国际研讨会(注:12个国家、地区300名代表参加)上作主题发言, 被一致公认为是中医走向世界的标志性成果,具有学术引领性作用。
邓老治疗疑难病症还有很多验方,如治疗疼痛的“五灵止痛散”、治疗肝硬化的“软肝煎”、治疗慢性乙型丙型肝炎的“慢肝六味饮”、治疗咳喘的“咳嗽方”、治疗硬皮病的“软皮方”、治疗泌感的“珍风汤”等等。邓老为人治病,宗旨是:“服务群众”、“在抱”。就是说把病人的病痛看作是医生自己的病痛,必然处处全心全意为病人着想。绝不能为了搞科研、写论文,甚至为了金钱等私利而对病人多作不必要的检查治疗。
中医理论大家
邓老的理论来源于实践,又在实践中获得检验。在20世纪80年代,面对中医基础研究长期处于未能取得突破性进展的状况,无法寻绎到新的思想资源,也无力从中医理论体系中产生新思维平台的处境,邓铁涛教授提出“五脏相关学说”,为当时学术界注入一股新风。尽管由于当时理论准备的不足,出现了五脏相关学说取代五行学说在理论上的某些模糊性和不确定性,曾经受到一些专家学者的质疑,然而随着时间的延伸越来越体现出这一理论的前瞻性。基础理论必须面对临床实践,临床实践的辨证论治也必须以理论逻辑为依归。五脏相关学说的研究,更集中在理论主张和操作实践两个方面,不仅把内在的脏与脏、脏与腑,多脏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而且把人的内部系统的相关性与某些疾病的相关性联系起来,特别是开辟了五脏相关学说在临床学科、疑难病种中的应用研究领域。
又如运用脾胃学说对消化系统疾病防治的指导,认为饮食因素、精神因素、体质因素是消化系统发病的三大重要因素,三者之中又以体质因素最为关键。体质弱即脾胃虚,内因脾胃为主论对本系统疾病的防治有指导意义。从脏腑的关系来看,病生于胃,受侮于肝,关键在脾,脾气虚常为本病的重要一环。邓老与他人共同研究发现,中医的证型不同,其病理形态学基础也不同:脾胃气虚病人胃黏膜主要病理改变是,胃黏膜表面的胃小凹明显变形,上皮细胞微绒毛减少。上皮细胞联接增宽,壁细胞单位面积内线粒体数目减少,线粒体出现肿胀,嵴断裂,膜缺损等超微结构的病理改变。主细胞酶原颗粒减少,与正常人、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病人相比,其差异有高度显著性。同时还看到固有膜有浆细胞浸润,浆细胞内质网扩张等改变。而肝胃不和型胃脘痛病人未见到上述脾胃气虚病人那样的病理改变,但见到上皮细胞表面糜烂明显,间质有中性粒细胞浸润及中性粒细胞进入胃腺腺腔等现象。健脾益气的中药可以调节改善脾胃气虚病理改变;舒肝养胃的中药可以减轻肝胃不和炎症的损伤。
再如岭南医学概念的提出,有人曾质疑:医学难道也有岭南岭北之分吗?邓老认为岭南医学是客观存在的,而且有学术地位。邓老1980年点注岭南名医何梦瑶《医碥》,并在一次学术会议上发言:我国幅员辽阔,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和历史上开发的先后,各个地区的情况千差万别,医学发展也表现出明显的不平衡性,岭南医学就有地方与时代的特色。岭南医学是祖国医学的普遍原则和岭南地区医疗卫生保健实践相结合的产物,研究岭南医学的意义及其研究之成果,不仅可以表现岭南地区医学发展的特殊性,通过对这些特殊性的研究,反过来也有助于认识整个中国医学历史发展的全进程。那种认为地方医学研究成果只适用于局部,其实是一种误解。所以深入研究地域性医学,并不是搞“地方主义”,而是丰富发展我国传统医学内容。
中医教育大家
邓铁涛教授的中医教育思想:一是以史为鉴,重视对近代中医教育研究。他亲身经历近代、现代两个社会的中医教育,认为现代中医教育是从近代走过来的。近代中医教育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现代和将来中医教育发展的基础及教育理论的源泉。他常说,几十年来中医教育最值得高兴的事情,是解放后1956年,国家成立北京、上海、成都、广州四所中医学院,自己之所学与抱负才得以发挥。
二是中医基础教学,应以医院为实验室、以病人或病历作为实验素材。我们走过来的路不是动物实验,而是与病人合作得来的。因此,学生越早接触病人,越多接触病人,从病人身上体会理论之正确与否,是最好的方法。中医的理论简朴,有时难以置信,通过病例,就迎刃而解。勉强去做实验,涵盖面小,实在太难了,故不可盲目仿照西医前期教育那一套。
三是中医临床教学,不在乎课堂上讲得多,而在于给予较宽裕的实践时间和严格的实践要求。中医学院建立后,由于缺乏经验和受人力、物力的限制,重点照顾了教学而忽视了附属医院的建设,临床教学成为最薄弱一环。跟师带徒邀请全国名医示范带教,是当前加强临床教学的重要手段,开现代学校教育与传统中医带徒教育相结合之新风。
四是要教育学生:只有树立对中医的信心,才能学好中医。要深化中医教育改革,培养一批“铁杆中医”。教师需要不断温课才能带好学生,导师与研究生要互相砥励,教学相长。
养生保健,功成在晚年
邓老今年已88高龄。健康的身心,是邓老取得上述成就的保证。最近与邓老谈及养生与保健的话题,笔者记述如下:
请问邓老有何保健养生的心得?
邓老答:中医有句格言:“上工治未病”。这是我长寿的一个指导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早治,重点在于防病。西方医学也很重视预防,讲卫生,如绝对无菌、消毒,而中医比较重视发挥人的能动作用,发挥人的抵抗作用。中医养生学,有几千年的积淀,内容十分丰富。未来医学必将把养生放在最重要的地位。
根据现代的生产力,在合理的制度下,一个成年人每周工作5天,每年工作8个月,大概已足够了。一年分两段,半年工作4个月,两个月是养生、娱乐、体育、美术及其他自己喜爱的,毫无忧虑与压力地愿意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一来人的健康与寿命一定会更美好。人的欲望是无穷的,因此仍要靠中医的养生理论去教育那些纵欲无度的亚健康者。这就是我的保健养生心得。
平日有什么健身项目?
邓老答:散步。每天午饭前围绕着我住的楼房悠闲散步10个圈;打太极拳、练八段锦,都是中医保健养生学的精华。我是中医,自然选择它们,有专著和影碟供后学者借鉴。
疲劳时如何缓解?
首先要消除不良刺激,克服紧张、焦虑、急躁的情绪,培养乐观豁达的性格。可以闭目养神,练练气功,舒缓工作节奏。
经常吃维生素片保健吗?
很少吃维生素片。元气乃健康之本,元气健旺,提高人体健康水平才能吸收服用的维生素,而不是靠长期服维生素片提高人体健康水平。谨记中医“药食同源”的道理,不偏食,在自然饮食中摄取生命所需要的各种元素。
一日三餐如何安排?
一周有两餐吃粥,吃馒头,一餐吃南瓜,番薯。饮食不要过咸,要养成淡食习惯。每周一次猪横利(粤语,即猪胰脏)煲淮山,预防糖尿病。
关于睡眠问题,您会熬夜吗?
一天共睡眠8小时,晚上7小时,中午1小时,一般不熬夜。
您坚持体检吗?
体检服从组织安排,一年一两次。
中医重在阴阳平衡,平时是否为自己配制一些方子?
养生保健之真谛,其着眼点在于调节脏腑阴阳之平衡,治其根本。偶然或服中药,炖服人参10克、陈皮1克,补益而不腻,是岭南地区很好的保健中药品。
您会焦虑吗?如何缓解?
偶有焦虑,但不会干扰太久,注意调和心态。散步是缓解焦虑的方法之一。凡老年人不宜跑步,以其刚也,宜每天闲庭散步30分钟(平地行走),医学上也称之为“医疗步行”。
支持广东养和医药搞“邓老凉茶”出于何种考虑?
“邓老凉茶”系继承“上工治未病”的思想,根据广东人群的体质、岭南气候的特点设计,在2003年非典SARS防治中起了作用。2003年5月在北京,有两万名工人服用邓老凉茶,结果无一例染病;深圳一个工厂3000多工人服用邓老凉茶也无一例染病;香港有6位西医服用邓老凉茶,也未染病。为适应地方特点,凉茶有不同的配方,但基本普遍可用。把人放在时间、地域、人群、个体,进行保健预防与治疗的观察研究,因此支持“邓老凉茶”的研发。
对老人长寿有何建议?
精神卫生很重要。凡事要看得开,不要患得患失,要有“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良好心态,颐养浩然之正气,所谓“恬淡虚无”、“积精存神”、“节戒色欲”、“饮食有节”等都是至理名言,实养生长寿之道也。
其次,适当运动。运动种类很多,从传统角度看,可分外功与内功两大类。体操、跑步、外家拳术之类,重在使用外劲,当属外功;五禽戏、太极拳、八段锦之类则属内功。内功用意不用力,以意为主,以意为引,以气运肢体,不偏不倚,不会伤气耗血。
再有,运动不单是体力的,也包括脑力运动,读书、看报纸,使脑筋运动;思考问题、写文章,脑部也可以运动。建议老人坚持写写日记,可以延缓老年健忘,对预防老年痴呆有一定好处。
万里云天万里路。邓铁涛教授从一名普通的中医大夫,一步一个脚印,跨越近、现代两个社会长达88年风雨历程。华夏5000年之文明文化,正是通过千千万万像邓老这样的名医薪火相传。放眼岐黄,展望未来,传统中医药学将继续为人类健康防病发挥她宝贵的作用。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