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   三元,我的家乡   作者:济石   四川的三台县三元镇地处县城的东面,素有梓州东大门之称。镇政府所在地 有一条杨柳溪,且场镇一带杨姓偏多,解放前有一盐井,故名也叫“杨家井”; 清雍正12年按28宿星名为“奎木乡”;乡场所有三块大园石,以此石为象征,故 民间称为“三元乡”;解放后破“四旧”、立“四新”改名为“东风乡”;改革 开放、随着市场经济和文化发展的需要,撤区并镇后更名为今天的“三元镇”。   镇域内地势起伏跌宕,属于浅丘地形,具地质部门勘测,地下蕴藏着大量的 天然气、石油,以及其它矿物质。有武引通水工程、红星堰等等水利设施,水利 资源丰富、物产富有,人杰地灵、山川锦绣,自古以来为人咏颂、赞美,“万安 狮子戏三元,龙居水势更显然。碗泉算得泉中水,拱背桥前月团圆。”便是三元 镇自然风貌的真实写照。   三元镇革命烈士王蕴中与好友在潼川中学,组织开办革命杂志《梓光社》; 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严淑贞护士,在朝鲜战场中,为了抢救伤员光荣牺牲!   电影《柳树之歌》、《高山青》的词作家邓禹平先生,就出生在该镇三清村。   我出生时,没有生在英雄辈出的哪个年代里,那么复杂的斗争环境,1973年 我出生在新中国飘扬已久的红旗下了,是个十分幸运和幸福的孩子;我的家在镇 内的普陀村,离镇场镇还有5公里左右,从八角庙的“(金)堂巴(中)公路” 入口走进一条弯弯曲曲长约两公里的沟底我的家就到了,我的家原来叫12村(大 队)6社(小队),与7、8村为邻;普陀村的得名就是因为我们生产队里的雨台 山脚下有坐数百年的古刹“普陀寺”,听老人们讲,“普陀寺”在过去是佛教文 化传播的名寺;香火很盛,周边三省十县都有“普陀寺”的香客,寺内常年有出 家的僧人,现在也还有几坐僧人和方丈圆寂后的坟、碑保留;57岁的父亲童年读 书、我读幼儿园时就是在这个寺庙里读的;解放后,“破四旧”时期把出家人全 部退回了原籍或者送到了峨眉、昭觉等统一管理佛教文化的名山、名寺了;就把 这里作为了新中国村小学的教堂,所以,这坐古刹也得以幸存;我还依稀记得, “普陀寺”共分为上中下三层大殿,其中进寺庙前有一高高的“倒八字型”台阶, 我们从两边石梯上走上去,石梯中间是一大块刻有“普陀寺”三个大字的石牌, 从石梯上去后是一个可以容纳数百人用石块铺设的院坝、两边是廊道,廊道里安 满了石凳、石桌,还有神像、佛像等;我就在左边哪个廊道里念书;正对面上有 一全木“立栅”高台,那就是老人们说的过去唱戏的戏台子,从台子下面走进去 就是中殿了,上去就是大殿,殿内建筑物全是典型的川东民间风格结合寺庙独特 的外型设计,使用大量的木材、合并而成的立栅房子,就是地震也能稳如泰山; 房内塑有释迦牟尼等佛像、罗汉像等诸位菩萨像,栩栩如生!寺院内有一碗口大 的桂花树,每年农历8月中旬至9月上旬,一阵微风吹过我们那条沟里处处是桂花 飘香……   为何“普陀寺”今天已经不存在了呢?80年代初期我村为了方便东风乡7、8、 12三个村落里的孩子们上学,在离“堂巴公路”很近的3小队保管室附近,一块 较为平整的地方规划了新“村小”的地址,在新建小学的期间,出现了修学校所 需木料紧缺的问题,即下令撤除“普陀寺”,将木料、青瓦用于新学校,当时本 村的老人们和村支部几位支委、生产队长纷纷建议要求留下“普陀寺”,作为 “古董”保存,给后人留下,不准撤除;但最终还是没有阻止成功,只好看着 “普陀寺”被一块一块卸走了,就剩下上下三块平地了……,几年后严姓、田姓 人家见此地平整就在此地修房居家至今。   “普陀寺”到今天已经是名存实亡了,如果能够一直保留至今,至少也是个 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在普陀村的四队还保存着解放前当地保长、地主严吕甲的四 合院,解放后分配给了穷人住到今天,目前,文物管理部门也许尚未知晓,这个 宅院分上下全木立榨结构的房子也应有保护的价值。   我已离开三元19载了,虽然进了城成了一名工人,我却无数次梦里回到我那 纯真、快乐、幸福的岁月,我无数次在梦里回到阔别依旧的家乡,我踏着家乡的 热土、亲吻着家乡的甘甜,我在想你过去曾经的辉煌,我也在思考,面临今天巨 大的市场竞争,我们三元人如何打造成经济强镇?从三元走出来的人又如何能切 实地为构建和谐家乡而出力呢?   我因三元的美丽而变得聪慧;我因三元的肥沃而变得壮硕;我因三元深厚的 文化底蕴而变得成熟!   我爱你,三元,我的家乡! ◇◇新语丝(www.xys.org)(xys3.dxiong.com)(www.xysforum.org)(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