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看那高高的白果树 □常克   站在江边朝湘江一桥北面的水陆洲望去,便可清晰地看到那两株高大挺拔的 白果树。   这两株有着两百多年树龄的白果树,一雄一雌、一东一西地生长在江神庙后 门左右两边。雄树因树龄比雌树稍长,树冠很大,每到夏季,浓荫蔽日。离它不 远稍嫌矮小的雌树,则如同靠在它颈下肩头一般,远远望去,恰似一对亲密无间、 互相依偎的恩爱夫妻。   待到凉爽的秋季,那株雌树便会结满圆圆的果实,将原本已十分繁茂的枝丫 撑得更加鼓鼓胀胀,就像一个十月怀胎即将分娩的孕妇。那一簇簇充满诱惑却还 未曾熟透的果子,早已馋得附近的孩子口水直流。他们在树下交头接耳,鬼鬼祟 祟地挤眉弄眼,却不敢贸然上树摘果,个别胆大的也只能是拿只小弹弓,悄悄瞄 住最近的一簇射它几颗下来,以解馋虫。往往又因伙伴的哄抢起了争执,招来大 人们的一顿好骂。这其中最受小儿们敬畏且害怕的,便是那位住在白果树下、有 如黑塔一般的胖大娘,她那健硕肥大的身驱和高音喇叭般的嗓子,足以吓退那班 想上树摘果的顽童。   所以,他们虽然时常聚集在树下,围着白果树打转,却都不敢大声喧哗,唯 恐惊动了这位胖大娘,只要她一走出来,即便不开口驱赶,那有如门神般的气势, 无论怎样顽劣的孩童见了,也会立刻作鸟兽散。   因有她和周围邻里的呵护,雌树年年结果,却从未遭受过伤害。   硕果累累的白果树,成了水陆洲上的一个标志物。当洲上的居民向外人介绍 起百搭桥、江神庙这些老地址和掌故时,总会加上一句:就在白果树那里,站在 河对岸也能看到。   当年在白果树下繁衍生息的居民,除了那位热心肠的胖大娘,还有生产队的 李队长、陈队长,驾船的龚大爹、唐大爹,打鱼的方大伯、彭大伯,开诊所的真 医生……   李队长是洲尾生产队队长,白果树一带有他们开垦的菜地,种了不少蔬菜瓜 果。每到傍晚,收割好并已扎成一捆一捆的白菜、萝卜和其他时令菜蔬就堆放在 菜园地头,不用担心谁会去动它,待到第二天一早再挑去百搭桥和溁湾镇一带摆 卖。   清晨,当人们刚刚从酣睡中醒来时,方大伯他们的渔船也已经靠岸了,想吃 鱼的居民一拥而上,将渔船踩得直晃荡。   “莫挤,莫挤,今天起钓,挂了好几十斤鱼,都有份,都有份。”方大伯笑 呵呵地吆喝着。他用的是“挂钓”,头晚将每个钩子穿上用牛粪拌和好的鱼饵, 沿岸放到水里,一放几百米长。早上一路收钓过去,便可一路收鱼进舱。   除了捕鱼种菜和驾船搞运输外,洲上还有一种几乎家家参与的特有营生,那 便是“嗑”莲子。   嗑莲子不是用口嗑,而是用刀嗑,工具非常简单,一把刀一个木墩就行了。   木墩大多用树蔸做成,圆圆的,竖放着,径约尺许,高约尺半。顶部圆周削 成斜面,中间凿有一个碗状洞口。   刀却较为特别,除去手柄,刀头部分仅有四五寸长,但刀背厚实,拿在手里 有些份量。   莲子用左手指夹着,放在木墩斜面上,再用右手刀口按住,边砍边剥,剥掉 壳的莲肉,顺手就扔在木墩上那个碗状洞里,待积满后再另外存放。   嗑莲子也有技术高低,巧手是恰到好处地将莲壳剥尽后,莲肉仍是一粒一粒 丝毫未损。收购时分级,这种要算一级品。   小孩子手巧,往往砍得比大人多,一天下来,手快的能砍十几斤。每斤加工 费八分钱,后来涨到一角、一角五。在当时那种低工资低收入年代,以此维持生 计还是不成问题的。   夜深人静的时候,在白果树一带散步,能听到各家各户传出的“噼噼啪啪” 的嗑莲声。就像一道简单、重复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乐章。   剥掉壳的莲肉装满一只又一只麻袋被送出洲外,进入市场。   如今,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水陆洲上的原住民大多已拆迁搬走,那种一家 大小谈笑风生、围着木墩嗑莲子的场景,再也见不到了。   早两天在洲上,看到那两株久违了的白果树在冬日的寒风中颤抖着,我问仍 在江神庙里栖身的李大爹:白果树现在还结果吗?   李大爹一边回答一边叹息:结还是结,因为没人看管,结的果子还没熟就被 人连枝丫一起砍下来了,喊都喊不听。你看那株结果的雌树,现在砍得枝丫都没 剩几根了,不要好久就会死掉的!   那一刻,我又想起了那位黑塔般的胖大娘,想起了白果树下那些憨厚朴实的 原住民。      常克2005年1月18日于长沙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