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英语惹了谁? 李献伟 去年12月份,由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和上海世纪出版集团联合主办、上海翻译家协会和上 海译文出版社《外国文艺·译文》杂志共同承办的首届CASIO杯翻译竞赛爆出冷门:由于缺乏 最好的译文,大赛一等奖空缺,二等奖花落一位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姚登南手中。今年6月26 日的《文汇报》又出猛料:在最近一次的复旦大学汉语言文字大赛上,夺得第一名的是留学生 队。复旦汉语言文字大赛,作为每年一度的传统项目,主要考查汉语言的基本知识,包括汉字 的结构、多音字的读音、成语解释等,每个学院、系都组队参加。 两条新闻一出,媒体上就涌现了一篇篇基于其上的文章,或慨叹国人母语能力下降,或挖掘其 后深层的原因。这种慨叹,这种挖掘,是社会良知代表的知识分子对当下潮流的一种逆阻。他 们的这种努力,于社会的良性发展,裨益匪浅,值得推崇。但是,看到相当一部分作者都认为 国人汉语能力的降低,是因为教师或家长太重视英语学习,而忽略了汉语学习之故时,笔者不 禁有些疑问。 疑问之一:国人汉语能力的降低,为什麽独独与英语学习有了干系?我们都知道,学校除了开 英语课,还有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历史、地理等等。从学时上讲,英语课并不比另两门 主干课——语文、数学——多:还有,其他辅修科目的课时总和也远远超过英语课时。按照上 述作者的逻辑,学生母语水平低,应该与各门学科都有关系,为何独独拉上英语?是不是因为 其他学科涉及的是人类共通的知识,而英语仅仅牵扯到几个英语国家?若真是这样,这种心态 要麽是出于狭隘的唯我独尊的民族主义,要麽是出于极度自卑挤压出的盲目自大。行文至此, 笔者不禁想到2004(甲申)年9月3日至5日在北京举行的“2004文化高峰论坛”上,由许嘉璐、 季羡林、任继愈、杨振宁、王蒙5位发起人提议、近百名政治家、思想家、科学家、企业家、 作家、艺术家和人文学者签名的“甲申文化宣言”。宣言的主旨是呼吁包括中国政府在内的各 国政府推行积极有效的文化政策:捍卫世界文明的多样性,理解和尊重异质文明;保护各国、 各民族的文化传统;实现公平的多种文化形态的表达与传播。推行公民教育,特别是未成年人 的文化、道德教育,以及激励国家、民族和地区间的文化交流。英语文化固然是强势文化,但 它也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也应受到理解、尊重、表达、传播。对强势文化及作为其载体的语 言的抵制,不是明智的选择。明智之士,会汲取强势文化及其语言的菁华,来滋养自己的母语 和文化,从而丰富、发展、完善自己的母语和文化。 疑问之二:英语真的是汉语的克星吗?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曾主办《北京晚报》专栏“百家 言”、现为美国耶鲁大学历史系博士候选人的薛涌先生在一篇名为“现代汉语不对外语开放就 会变成化石”的文章中从内容和形式两个层面解释了汉语的危机:从内容上讲,汉语世界的文 化创造力太弱,汉语里可看的东西不多,于是汉语的魅力也就失去了;从形式上讲,汉语是象 形文字,引入外来语时即使采用音译的办法,也面临着一个把拼音文字变成像形文字的转换; 用意译则更费时费力,根本无法跟上外来词涌入的速度。据此,我们可以推出,中文的这种危 机是自身的,与英语无关。相反,英语和英语文化的存在、发展,倒是促进了中文和中国文化 的丰富、发展。诚如“甲申文化宣言”所言:“文化多元化对于全球范围的人文生态,犹如生 物多样性对于维持物种平衡那样必不可少。”。这一点,从严复翻译赫胥黎的《天演论》产生 的社会影响,从德先生、赛先生产生的社会影响,从英语对中文词汇与语法的影响,从英语国 家科技、管理、贸易对中国科技、管理、贸易的影响,都可见一斑。笔者在高校教英语之余, 喜欢看些精通中、英文的大家——像林语堂、梁实秋、王佐良、杨宪益、陆谷孙、施康强、董 桥、林行止、刘绍铭、夏志清等——的作品,发现他们以英文嫁接中文,培植出一种枝叶婆娑 、花色悦目、果实甘美的杂交体,读来实乃一种享受。下面试举一例,与诸位共赏(该选文出 自名声在大陆远不及董桥的岭南大学中文系主任兼教授刘绍铭的文章“名网恢恢”,说的是名 牌服饰对香港中学生的负面影响): 近承一同学告知一“法母三迁“的故事。其实不是故事,应说近事。法母,是法国文化协会来 教法文的一位法国老太太。住的地方,大概是接近“名牌坊”之类的社区。法母有在学千金。 来港不久,竟受尽名牌污染,朝夕缠着法母,要死要活的嚷道:“我要名牌书包呀!快给我买 名牌书包呀!不然不但你没面子,我没面子,发兰西也没面子!” 上乃耳食之言,故不知法母三迁到哪个角落。最合理的推想是,她个人留在香港履行合约,却 把发名牌疯的乖女遣返法国,留交修道院长老看管。此乃上策,因人在香港,要不受名牌引诱 ,三迁也是徒然。这怎分教?君不见—— 伯爵与爱彼齐飞 Bally 共Vuitton一色 端的是,名网恢恢,疏而不漏。 短短三百来字,两处用了仿拟:一处是对中国传统故事名“孟母三迁”的仿拟,一处是对王勃 名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仿拟。句式有汉语的简洁,也有英语的繁复。用 词有典雅的书面语,也有随意的口头语。个中夹杂名牌商标的汉译以及名牌商标的原文。摇曳 生姿,让人忍俊不禁。仅凭中文,如何产生得如此效果? 国人真要深究学子母语堕落的原因,应该从对学习有决定性作用的考试体系以及整个民族高层 次审美情趣熏陶等方面入手,干嘛非要拿英语说事?英语究竟惹了谁?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