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被网络颠覆的纸质传统 作者:胡赳赳   我们作一个大胆的假设,在所有纸质媒体为自己的新闻被新浪转载而沾沾自 喜的时候,新浪网却在图谋一个更大的行动--在网站不拥有采访权利的情况下, 让所有华文纸质媒体都变成它的记者部,让传统媒体的采编人员都变成它的工蜂, 变成它的信息触角和免费内容提供者。   如果说这种假设带有对动机的猜测,新浪网新闻中心拥有比新华社和中新社 等国家通讯社更强大的资讯渠道和更丰富的资讯内容则是不争之实,道理很简单, 首先内容采集成本低,以转载和援引为主渠道,几乎是拿来主义;其次遵循商业 原则,浏览者的点击流量决定内容的受欢迎程度和后台编辑方针的切换,以读者 和广告商认可为导向。   以新浪网新闻中心为代表的网络媒体的崛起,使纸媒的边际效应正在迅速减 弱,这种本质已为有识之士所认清。媒介批评人、香港《良友》画报召集人詹正 凯甚至认为,优秀的纸媒连网站都没有设立的必要,他在一次与笔者的对谈中说 到了这种趋势:“现在牛逼的媒体都不设自己的网站啊。”除了以此保证其内容 的独家性和阻滞网络传播的无效性之外,纸质阅读不仅可以培养读者的阅读忠诚 品质,还可以保证广告商的利益。   除非认为你所从事的新闻工作是一项短程的公益事业,并且没有将其当作终 身追求、矢志不渝的目标,那么,将你所采撷和通过创造性的文字工作所诞生的 新闻作品放在互联网上,的确能够获得当下的快感、不言而喻的传播效力和声名 鹊起的知名度,然而,除此之外,对于有着长远利益需求的、期望自家媒体滚雪 球般的向前发展的、有着光荣和梦想的传媒经理人来说,此举是危险的,它让媒 体的独家气质无从谈起,让读者离散,让你的媒体东家赠人以玫瑰,手中只剩下 余香。   有价值的新闻是需要付费阅读的,买单者不一定是读者,可以是广告商,与 免费与共享的互联网精神相比,这种纸媒传统显得老迈和不合时宜。但换一种形 式来表述,你们就会赞同我的观点:第一、将新闻内容提供给遵循商业原则的网 站,作为内容提供商应该获取利益,否则就不是等价交换,这种利益如果不好换 算成货币形式来保证,至少可以通过搭售广告的方式来完成,即送出内容的同时 送出广告,这一点,纸媒应该向节目制作公司学习,他们远远走在市场前列,他 们将自制的节目内容提供给电视频道,与此同时搭售播出贴片广告;第二、互联 网精神可以体现在大量非赢利的BBS站点上,由网友自发性的手工传播和转载 新闻类似于一种个人行为的人际传播,则当然不在收费之列。   这么做的原因是时代的选择,当PC机广泛进入家庭,而ADSL上网的包 月费用仅为120元人民币的时候,你还有什么理由认为,电脑显示器是一份奢 侈品而不是一份基本的生活资料?受制于网络的技术发展,纸媒所受到的冲击要 远远大于电视业,当电脑和上网工具成为基本的生活资料时,还有什么理由认为, 获取信息的来源和对新闻的需求一定要出门买一份日报或订阅一份读物?尤其是, 纸媒的出版更新比不了网络的即时刷新,如果再将所有内容都免费放置于网络之 上,那纸媒的生存空间就天可怜见了,而短时段的优越感也将荡然无存,沮丧情 绪会在今后的十年内取代不思革新。   这不是在为貌似即将被颠覆的纸媒唱挽歌,而是说,纸媒的图谋必须有容乃 大,英国金融时报的做法是让自己的网站成为一个大型的广告品牌调查公司,以 此与读者和广告主互动;在读者的邮箱收到免费的电子内容时,同时也收到了赏 心悦目的广告。CNN的做法是,干脆让网站成为一个交流平台,在线即可完成 许多报道采集工作。   商业性的门户网站的新闻采集模式也将得到改观。年初,北京万科公司在中 国会举办的新年答谢媒体宴会上,被搜狐网收购的焦点房地产网负责人龚宇与笔 者也在被邀之列,在席间龚宇以焦点网为例谈到了地产网络广告2003年每季 度上升的幅度。事隔不久,地产大腕潘石屹的助理许洋先生也在电话中谈到,他 们的广告投放和宣传重点也在从传统媒体向网络媒体倾斜,在列席听取某个港资 开发的楼盘项目的广告策划会时,我同样对这种广告策略的变化感同身受。   正是广告模式的变化带动着新闻采集模式的变化,广告的涌入推动着网站新 闻采集的旧模式被打破,他们迈出了先验性的一步:开始进行产业新闻的自采工 作。据我所知,搜狐焦点房地产网以投资方的形式介入传统纸媒,他们与《股市》 杂志合作推出了《楼市(版)》,而搜房网也进军纸媒,他们在今年投资改刊推 出了一本新杂志《楼王》,也就是说,当网站以投资方的身份进驻传统纸媒后, 他们打破了一个僵局:无法获得采访的权利获得了释放,主宰内容的意志变得更 加坚定,而不是被动的接收和编辑,从而获得更加主动的权利,也使其它纸媒从 免费向其提供内容到获利性提供内容的决心变得更加迫切,同样地,纸媒的多元 化发展也在彰显着一种可能,一个强大的、有着上市公司背景的大型网站“投 资”、“兼并”、 “合作”经营纸媒的发展框架是多赢的,单一纸媒整合为多 元化媒体集团并进入股市无疑是最佳选择。从这一点说,纸质传统更是要从传媒 运营构架上被网络所颠覆,正所谓不破不立。   新浪在这一点上并未露出雄心,倒是搜狐在合纵连横的传媒产业链发展道路 上走得更远一些,他们已经有了一本《楼市》产业杂志。老迈是一个多么令人迟 疑的词汇,它指向着没落的传统。甚至于我们看到,体现在领袖的位置上,我们 可资嘲弄地是,推开国营体制的羁绊,在传媒资本市场和内容运营上活跃的发行 人和主编是反传统的、反老迈的,是小于35岁的70年代生的年轻人,包括南 方报业集团的沈灏、向熹等人,同样也包括门户网站的一批新闻人,他们都有一 个共同特点:从一线的报道工作做起,很快完成原始的技术和经验积累,以加速 度的方式打破传统,并拥有开创新局面的能力,与老迈的、因官僚调令而获得某 个位置的患得患失的人相反,如果那个职位没有做事的空间,他们毫不害怕离去, 也有能力毫不犹豫地自封为王,重新起事。   相对来说,比起纸媒那些锋芒毕露的年轻人来说,网站的新锐人物要显得低 调得多,现任新浪网副总编的魏来和现任搜狐网的曾伏虎就是这样的人,作为7 0年代生人,他们的年轻足够让所有人大吃一惊,但是,历史将告诉我们,正是 他们推动着纸媒的快速裂变、分化和改写,在颠覆纸质传统的过程中,我必须让 他们从幕后走到前台。   四年前,我去新浪网采访过魏来,那是件私活,诗人大卫当年在商务印书馆 的《今日东方》做编辑,鉴于他对我所做人物报道的好感,便把采访魏来的活计 交给了我。“挣点稿费换酒喝”,大卫这样说,我也就这样做。   2000年,互联网的第一轮烧钱扩张业已在内地完成,就像人体充血的海 绵体,经历了高潮的快感后,正在慢慢回血。要拖到年底,我才有幸目睹和见证 张朝阳在中国企业家论坛上一字一顿发出的金属般冰冷的声音,“中国互联网的 寒冬已经到来。”尽管张朝阳所到之处,依然有人潮汹涌地围上去,签名拍照者 众,但偶像似乎已经走到了黄昏。   “偶像的黄昏”正是传统媒体对网络行业开拓者所做的不乏快意恩仇的临床 诊断,但事后证明,这是传统媒体浮燥、势利的一次误诊,它试图对网络行业做 一次全盘的清算和扼制,在这一个回合的较量中,它不乏恩断义绝、不乏落井下 石,亦不乏当下的快感。传统媒体当然有这种优势和话语权,它似乎预感到将被 对方颠覆的腥风血雨的命运(在2004年,传统媒体离开网络几乎将一事无成, 网络正在成为传说中的锡安,是一个最靠近地心也是最温暖的地方),它试图在 互联网的 “清明上河图”谱系中制造一幅“岁月的遗照”,它成功了,这是后 话。   我在我个人新闻作品的剪报本中找到了以下的文字:“采访魏来是在一个沙 尘暴的黄昏,新浪新闻中心工作间人声嘈杂,3台电视机开着,电话铃响个不停, 简直比传统媒体还要忙碌。”   4年前魏来27岁,老成、持重,做事一声不响,当时的职务是新闻中心主 管和内容副总监。1998年加盟新浪,再早两年,他还在西安外国语学院英语 专业读本科,大概就是伊沙供职的那个学院。毕业后,魏来回京在一所高校教书, 后辞职做文化出版公司,新浪成立时他就来了,他和他的伙伴们造就了新浪新闻 中心巨大的影响力,这里面充满了故事。     新浪新闻中心的成功首先是国际新闻和体育新闻的成功,在科索沃战争事件 的报道和2000年奥运会的网络直播上,新浪网在传播手段和传播效能上奠定 了其领跑互联网新闻事业的基础。这一点魏来功不可没,他的专业是英语,因此 能在第一时间从国外媒介网站上“拿来”内容,切换成中文。他也因此得以在国 际体育赛事的前方报道中崭露头角,并最终成为推进新浪网新闻中心发展的关键 人物。   从某种意义上讲,新浪网的成功首先是内容的成功,而其内容的成功则要归 功于新闻中心的成功。新浪新闻中心迅速找到了网络通讯社的定位,使其访问量 和影响力跃居门户网站前列。   最近一次见到魏来,是在去年,报社与新浪网联合主办一个慈善活动:“太 阳星城爱心之旅”,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启程仪式上,魏来以新浪网副总编的身 份作为嘉宾出现了,并且作了简洁的致辞。与同样出现在主席台上的其他嘉宾相 比,魏来的存在表明了这样一个格局:既对抗又合谋,年轻的网络精英与老迈的 传统报人同台演出、同场竞技。   我最初知道曾伏虎的名字,是在给搜狐网新闻中心投稿的时候,电话打过去, 恰逢他值夜班,就知道了他的名字。与魏来类似,曾伏虎也完成了自己的新闻实 践和成长过程,他们甚至或明或暗的有着竞争。第二次见到曾伏虎,就是在搜狐 网的一个地产活动颁奖仪式上,他以搜狐网副总编的身份出席颁奖,带着谦和的 姿态出现,给比他年龄大的地产商颁奖。    如果仔细辨别,新浪网和搜狐网的新闻气质,不可避免地分别打上了魏、曾 二人性格上的烙印,前者内省、务实、牢牢抓住每一个机会,后者温良、气度超 然、有士君子之风。在网络新闻的竞争中,二者也拉开了差距,新浪新闻更专业, 而搜狐新闻更有亲和力。   年前,当我被朋友以所谓“西祠名版”记者的家的版主的名义拉去搜狐网客 串做“记者在线”谈话栏目的嘉宾主持时,比较高的网友在线参与率让我得以再 次见到曾伏虎,他丢掉手头的工作,到直播间来跟我握手、兴奋地交谈。我们两 个都是高个子,大约彼此能看见对方的眼镜片一闪一闪地反光。   有一个事实让我意识到,我是作为网络BBS上的某知名人物被邀请而来的, 而我所供职的纸质媒体则在有意无意间被人忽略了、信号衰退了。别人介绍我说, 这就是记者的家的胡小同,而我一而三、再而三的补充陈述我的报社名字,但往 往被粗暴的打断或无意识的过滤掉,我悲哀地意识到,付我薪水的我的纸质单位 已经被不付我薪水的网络BBS屏蔽掉、阉割掉甚至颠覆掉。    而我所熟悉的朋友的名字,也已经与散发纸质气味的百家姓划清界线,他们 的网名或MSN上的名字千奇百怪,“二十二条军规”姓二而不姓高,“为什么 密码不对”姓“为”而不姓刘,“安替”姓“安”而不姓赵,“家在北方”姓 “家”而不姓陈,“锐张大人”姓“锐”而不姓“张”。这是一个最新版本的二 十年来目睹之怪现状,也存活于知识分子当中,离奇而无伤大雅。   在颠覆纸质传统的过程中,除了门户网站的主流力量之外,个人的力量也不 可小觑。IT界的斗士方兴东和学术界的斗士方舟子是其中的代表。   方兴东的贡献是建设性,他最早引进博客站点,几乎改变了人们的写作观和 信息搜集方式,再早一些,他专注于对互联网精神的传道、宣讲与鼓与呼,对网 络业的促进是显而易见的。而方舟子的贡献则是破坏性,他对学术产品的行情和 假冒伪劣进行了空前的打击,利用网络的即时传播,几乎颠覆了旧有的假道学的 纸质学术秩序。   在三部黑客帝国中,存在一个母体,存在一个矩阵,还存在一个锡安。拿它 们做比喻,母体就是我们的纸质传统,矩阵就是我们的网络空间,而锡安,啊, 锡安,它是信仰之城或精神的最后根据地,影评家说:“人类的肉体如果必须在 母体塔中渡过一生,只要他们知道真相,并且愿意这样做,他们就依旧是自由的。 母体和锡安的彻底和平,给了人类以自由选择的机会,是要虚幻的快乐还是要真 实的荒漠,他们可以自由选择,彼此尊重这种选择,这才是真正的自由。”   但是母体和锡安无法彻底和平,真正的自由不可能来临,网络的矩阵由此而 激活了尼奥(代表我们每个人)的超能力。 (XYS20040828)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