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再评“假如日本战胜中国” SPK 赵无眠先生在“假如日本战胜中国”一文中,引用 李宗仁先生在其回忆录中对中日战争的检讨,认为 日本完全有可能战胜中国,“日本战败的主要原因 是在它自己身上,是它缺乏深谋远虑的大政治家, 及气魄雄伟的大战略家。否则,中国实难取胜”, “日本在中国战场上的失败,是战略的失败,亦即 它并没有达到征服中国的目的。但就战争本身而言 ,它实在是相当成功的”。赵先生的“战争本身” 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我不知道。不过,赵先生将 “战略”从“战争本身”剔除出去的手法,实在不 怎么样。一个失败的战略,一场认输了的战争,在赵 先生眼里居然“相当成功”,赵先生真是“慧眼” 啊。我想,假如日本当时真的有赵先生所说的“深 谋远虑的大政治家,及气魄雄伟的大战略家”,也 就不会拿国运当赌注,来侵略中国了。 先看赵先生许为“行家”的李宗仁怎么说。李先生 在回忆录里认为:“日本既处心积虑要征服中国, 就应乘欧洲多事之秋,一举把中国吞下。日本平时 国防军有二十个师团,稍一动员便可递增至四、五 十个师团。如果卢沟桥战事发动前夕,日本便动员 全国,首批派遣三十个师团同时分途进犯。用闪电 战方式,主力由平汉、津浦两路南下,另以一路出 西北,实行战略上大迂回,占领兰州,一举切断中 、苏的交通,并与沿陇海铁路西进的部队相呼应, 夹攻陕西,占领西安,得陇望蜀,威胁成都。同时 利用海道运输的便利,向长江、珠江两流域西进攻 击,与其南下的主力军相呼应,使西南各省军队不 能调至长江流域作战,则占领淞沪、南京、武汉、 长沙等战略要地,即无异探囊取物。然后右路越秦 岭占成都;中路上宜昌,穿三峡,入夔门,占重庆 ,左路经广西,向都匀,入贵阳。一举而占领中国 各重要都市,将我方野战军主力摧毁,将零星游击 队赶入山区,支解我们整体抵抗的局面,陷全国于 瘫痪状态,并非难事。到那时,我政府只有俯首听 命。” 这是李宗仁在“日本侵华战争的基本错误便是‘企 图征服中国’,本身便是一个不可补救的错误”前 提下,所设想的日本的理想军事战略。这一设想如 果实现,可能要较日军实施的溯长江而上的攻击战 略为好,但可惜的是,战争不是单方面的行动。日 军的军事战略必然地会受到中国的反制。而当时国 民政府考虑华北平原利于日军机械化部队及大兵团 运动,并距日方东北补给基地较近,附近又有冀东 等伪组织活动,所以形势于我不利。如果日军依靠 东北为后方,占据华北、西北,然后南下,则情况 殊难预料。如我方能借全面开战,引诱日军投入重 兵在淞沪间我既设国防工事前与我争夺,不但能牵 制军在华北行动,同时还可能使日军触犯列强在华 利益引起国际干预。这一战略获得了完全的成功。 日军因出于意外,战略决策失误,并不得不逐次投 入兵力,战事迁延至三月之久。占领上海南京后, 势成骑虎,只能夹兵溯长江而上攻击武汉,导致其 整个战略的失败。 因此,理想的战略并不一定是可行的战略,而过份 理想化的战略几乎肯定是缺乏弹性的。因为此种战 略往往建立在自己、盟友和敌人完全按照计划行事 的基础上。在战争中,几乎不存在这样的基础,尤 其是对敌方来说。 除了台儿庄战役,李宗仁在军事上并没有什么建树 。如果说,指挥台儿庄战役,显示李宗仁在战役指 挥方面有一定的能力,但这并不等于李宗仁在军事 战略方面的见解一定就正确。事实上,李宗仁出于 政治上的目的(如为指责蒋介石战略政略上的错误 ),对日本的进攻战略作了过于理想化的分析。比 如,在同书中,李宗仁认为:“日本的基本政略既 已铸成大错,而其小规模局部战略运用错误亦复如 出一辙。卢沟桥事变后彼方乘我政府的不备,不宣 而战,瞬息即击破我华北的驻军。如果乘胜跟踪穷 追,使我政府无喘息的余暇,占领东西交通动脉的 陇海路,进迫武汉、南京,截断长江运输,则京、 沪不攻自破。日军有此天与的良机而不取,竟将其 主力军投入四面崇山峻岭的山西,以致旷日持久, 作茧自缚。虽用尽九牛二虎之力,前锋勉强一度进 至黄河北岸,然而南望风陵渡,面对汹汹巨浪,何 能飞渡?其后虽把主力军抽出,南下围攻徐州,西 进攻占开封,企图席卷豫、皖产粮区域,却又被黄 河决堤泛滥所阻。逼不得已,乃转循长江西侵。因 两岸地形复杂,进展甚缓。到占领武汉,已成强弩 之末,形成僵持的局面。中国历史上元、清两代入 关,系由北方南下,以居高临下之势,自可事半而 功倍。日本恃有海军的支援,违背传统战略有利条 件,改由海道溯江西上作仰攻。兵力又不敷分配, 其失败固可预卜”,就是一个典型的将战略理想化 的例子。 整个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山西处于华北翼侧, 东以太行控制燕冀,西阻黄河屏障秦陇,为夺取中 原所必争之地。日军为巩固华北、保障南下西进之 侧翼,势不得不争夺山西。否则,即使其能以闪电 战夺取平汉、津浦路,仍然无法在山西瞰视之下自 由利用铁路转运兵力,反而处于被处处截断之危险 中。另外,日军要以一部由西北夹攻秦蜀,也必定 要取得山西作为进攻出发地以及补给基地,不然绕 道绥远,不仅道路迂远,且供应根本无法保障。日 军高级将领在这个问题上还是有战略眼光的。赵先 生迷信“行家”的看法,在军事战略上是不能及格 的了。 再退一步讲,即使日军能够坚持按照李宗仁先生所 规划的理想之战略进行,只要中国坚持抗战,则日 军最终仍无法战胜中国。日军的战略再理想,无法 改变其“以少兵临大国”之地位。从七七事变至武 汉保卫战,日本动员兵力约七十三万人,连同原有 兵力,共九十八万人。野战部队三十四个师团,五 个独立混成旅团。1938年10月日军占领武汉 后,投入中国战场的兵力达24个师团,100万 人(如加上东北,则占32个师团),国内仅剩一 个师团(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每日新闻 社1978年版)。其军事实力已近顶点,无力继 续进攻,只能将重点转移至已占领地区。日军绝对 没有实现李宗仁先生所说的“一举而占领中国各重 要都市”和“将我方野战军主力摧毁”这两大战略 任务的能力。也就是说,日军的整个战略超过其所 能达到的能力范围之外。比如举重运动员发挥出色 ,可以举起比平时训练更重的杠铃。但这是有限度 的,如果要求他举起比平时训练重3倍、4倍乃至 更重的杠铃,他怎么发挥也没有用。 即使在日军占领区内,其兵力也已经捉襟见肘了。 迄1940年夏,敌寇在华北的军事经营,设有3 000余个据点、10000个以上的碉堡和50 00余公里铁路、30000余公里公路。(中华 民国史资料丛稿(译稿)《中国事变陆军作战史》 第三卷第二分册,第95页)这些碉堡、据点和公 路、铁路,纵横编织,形同蛛网。但其致命弱点为 兵力不敷。据敌方材料,“华北:9个师团及12 个旅团,共25万人。兵力密度是每平方公里0. 36人。以第12军为例,在每隔18公里的1个 据点上驻有20人,一共分驻八百多个据点。”( 中华民国史资料丛稿(译稿)《中国事变陆军作战 史》第三卷第二分册,第95页。另,该引文所说 的军队计数,未包括骑兵集团和关东军派至热南、 察东的部队,这两支部队不隶属华北方面军。)又 谓:“多数情况是1个师团差不多分散在200个 地点”。 而中国军民敌后之抗战,使日军不但难以减少驻屯 军,而且还必须为其进行不间断之补充。1938 年8月至1940年5月在华北方面军参谋部任职 的加登幸太郎说,“现在回忆起来,笔者在任时, 整个方面军一天平均死伤50名。50名虽不多, 但一年就有18000 人离开战列,是大消耗战” (加登幸太郎,《中国和日本陆军(下)》,圭文 社,1978年版)。这一日常的消耗(显然它不 包括一些大的军事行动--如“扫荡”中的伤亡) ,即达到了惊人的程度,实际上相当于每年进行一 次大的会战所造成的损失。正面战场上的一些会战 ,如太原会战,“敌伤亡二万余人”;随枣会战, “估计敌先后伤亡一万三千余人,我军则约二万五 千余人”;上高会战,“敌伤亡一万以上,我军亦 有一万七千余”(据台湾出版的《抗战胜利四十周 年论文集》──抗战重要战役选录,黎明文化事业 公司出版),可以作为比较。总之,以日军的兵力 而论,无力进行这样的消耗战。 至于当时的中国,处于全民抗战的气氛之下,国民 政府虽然不时徘徊犹疑,但不敢绝然地投降日本。 即使国民政府之领导人或部份成员决定投降,也必 然会有其他成员继续执行抗战政策。美、英出于自 己的利益考虑,也必然会支持执行抗战政策的中国 政府。所以,即使不考虑当时的共产党方面的因素 ,仅国民政府内部就存在将战争进行到底的力量, 而且这种力量将得到美、英乃至苏联的支持。也就 是说,我在上文中所提到的“只要中国坚持抗战” ,是一个可以实现而且必定会实现的条件。由此, 日军之不可战胜中国,不待蓍圭可决。 日本要掩饰弱点,避免遭遇“少兵临大国”之窘境 ,唯一的战略是不挑起对华全面战争。中国以持久 战略必能战胜日本这一点,当时乃至更早都有政治 家敏锐地指出(日本方面内部也有限制侵华战争规 模的一派,但因不符合日本的整个侵略扩张政策, 所以无法获得左右决策的力量。另外,战争规模的 扩大,也无法由日本军政当局所控制)。据我所知 ,蒋百里、陈诚、蒋介石、毛泽东、白崇禧等人都 曾论述过这个问题,最早甚至李鸿章在马关条约的 谈判中即曾以迁都持久作战来作为一种谈判手段。 赵先生所寄希望的“深谋远虑的大政治家,及气魄 雄伟的大战略家”,当时的日本是没有的,只好让 赵先生遗憾去了。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