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 为越剧辩护 丰良语 读了《轻薄的越剧》一文,很为越剧不平。首先,将越剧评为轻薄就很成问题, 这种评价自袁雪芬、范瑞娟、王文娟、尹桂芳等十大流派定型后,就鲜有人这样 评论,因为这实在对不起越剧各位艺术家和她们前辈几十年的努力。越剧起源于 绍兴一带,其发展则在上海,从早期的二水一娟到筱丹桂再到袁雪芬等越剧十姐 妹,都一直努力变革越剧的唱腔、剧本,使之从乡下草台班式的剧种成为富有美 感和创造力的艺术,其间的艰辛和苦难是巨大的,加之该剧种主要表演家均是女 性,其磨难更甚,这可以从谢晋导演的《舞台姐妹》和筱丹桂的凄惨命运中窥见 一斑。 当然,越剧的成功首先在于其艺术性。越剧的行当确实不如京剧完整(缺武行、 花脸,小生与老生,花旦与老旦的唱腔区别不如京剧明显),但越剧的主要成就 在于其变化多端的唱腔和动作。与京剧相比,越剧更精于唱腔和动作与剧情的配 合,一颦一笑多是真表演、而非程式化表现,音乐和唱腔与唱词内容相配,这就 往往显得生动和感人。所以,我认为越剧的观众多以欣赏剧情和表演兼顾为主, 而京剧观众多以欣赏表演为主。因此,我见过越剧观众看戏时忽而为梁山伯这呆 头鹅不解英台苦心而莞尔一笑忽而为英台坟前痛诉而近于潸然泪下,但看京剧时 我只见京剧观众往往虞姬舞剑自尽时大声叫好。杨先生(窃以为女士不至于如此 看待越剧)恐怕不是江南人士,越剧的绍兴音自难接受,江南音乐的绕指柔也不 甚消受。其实,如以“唱腔娇弱无力......服饰妖冶俗媚,扮相更是艳抹浓妆” 论,昆曲和粤剧恐怕也要被呵斥了,何况苏州评弹唱腔的软糯,大抵南方戏曲大 剧种都不是铿锵有力的。就这点责备越剧是不公平的,就好象责备江南人吃大米 是没有骨气一样。 至于杨先生所提越剧的剧目问题,我以为是可以商榷的。确实如杨先生所说越剧 以爱情故事为主,这既是因为越剧自身行当、女演员为主和唱腔的限制,也是因 为长期以来越剧是以女性观众为主要市场的缘故。这有历史原因,早年上海剧场 是鱼龙混杂、流氓混迹的地方,一般京剧的观众以男性为主更是如此,普通女性 极难结群到剧场观京剧,因为有“性骚扰”。而越剧一开始就以柔美的唱腔和爱 情故事吸引普通女性,男性观众侧身其间是十分惹眼的,所以越剧专场男性不多, 女性能结群而去,也因此迅速形成风潮。及至今天,越剧和京剧观众的性别差异 也存在。但杨先生的结论似乎过激,越剧代表作以《红楼梦》、《梁祝》、《追 鱼》、《祥林嫂》以及后来的《沙漠王子》、《孟丽君》为主,印象中没有哪部 歪曲了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也没哪部是羡慕妻妾成群的(如有,请杨先生提个 醒,再做讨论),其中《梁祝》曾被周总理介绍到西方,《祥林嫂》也是享誉多 年。如可能,请杨先生耐下性子看看早年彩色电影《红楼梦》、《梁祝》和《追 鱼》(柳毅传书的故事),相信如不是成见过深,一定也会被艺术家入神的表演 和优美的音乐打动的。 从总体来说,越剧是健康的,其描写的爱情故事也是中国传统故事,她的市场群 体是以女性观众为主。这和京剧以历史故事为主,以男性观众为主的特点是有区 别的。这是我国文化多元的表现,也符合大众需求。但就此要试图批判一个剧种, 并摆出一副某剧博大精深、中华正统的架势就很不妥。世界尚需多元文化,难道 我们却要全国共看《失空斩》或八部样板戏吗? 另外,杨先生提及越剧观众反对京剧,以我所知这种事很少有。相反,在上海 (越剧的主要市场)京剧和越剧均受人欢迎,我身边的许多中老年人都是女士陪 先生票京剧,男士陪女士听越剧,更有一些女士和男士是两者都喜好的。当然, 杨先生如果说的是电视台同时放京剧和越剧的情况,那另当别论。我想杨先生必 然听说过上海男士的种种模范事迹(可别也判为什么不堪的东西)。最后,真心 希望杨先生能尝试着看一看《梁祝》或《追鱼》(杨先生写文章前应该看过《红 楼梦》,否则为文立论也太随便了),美好的感情和健康的美是共通的,只是各 剧种表现的着眼点和手法各不相同。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