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末世感受——关于传统知识分子文化人格的随想 慧远   中国长期封建社会的治世理想一直是维系在贤明君王身上的,人治社 会的所谓制衡就是:“尔俸尔禄,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难欺”, “上天”在这里就起到了监督百官的作用,以唤醒官员们的良心,达到官 员的自律。   中国自古以来并不是以“人性自私”为出发点去创造制约性的社会机 制,而是以“性本善”为前提,以消灭个人欲望作为治世手段,被统治阶 级所利用,变成愚民政策之一部,所以杨朱的自私论就会在文化史上消失 无踪,而孔孟之道则大行其是,无他,盖其更利于专制统治也。所以中国 的治世理想一直带有一种乌托邦色彩,用张戬先生的话说,这种社会的神 圣之处在于:“它抹杀了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互助本身具有的交换性质, 强化了它的无尝性,把这种互助神圣化,圣洁化,从而使互助升华为奉 献,然后从这种奉献中攫取利益。   这种神圣化的结果,既扼杀了普通人追求自身利益的欲望,也堵塞了 人们追问这种道德规范前提的道路,从而使生活在这种阴影下的百姓,犹 如在黑暗中生长的草木,蔫头蔫脑,了无生气。”(见《随笔》2000。4。) 所以我们的社会一直就是“伪君子”辈出,而“真小人”绝迹,人人心中 有一个虚幻的政治理想。   长期的封建文化所培养出的传统知识分子不外有这样两种人:一是以 社会治世理想为已任,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逢乱世则不惜以身殉道,如屈 原,文天祥等人,文天祥的“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可以看作是封建 文化人格的最高境界,这种“烈士型”是封建治世的道德楷模。应当看到 的是传统知识分子的气节与封建妇女的贞节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有从一 而终的性质,都离不开封建文化的长期教化。   第二种即是所谓的“风派”,这种人在治世八面玲珑,投机钻营,逢 乱世则见利忘义,摇首乞怜。越近末世,则这种人滔滔者天下皆是,充分 暴露了中国人文化人格深入骨髓的历史痼疾,暴露出他们集体做人的失 败,暴露出传统文化的失败。此正是明代大学者顾炎武所说的“仁义充 塞,而至于率兽食人,人将相食,谓之亡天下”。   中国的封建末世有着非常相似的特征,晚清之于晚明,晚明之于两 宋,一直上溯,无不陷入同样的末世宿命,即使是那个太平天国的短命小 朝廷,也称得上是一部封建历史的宿影,短短十几年竟然囊括了所有封建 末世的痼疾,勾心斗角,争权夺利,自相残杀,阳奉阴违,象征了封建文 化的礼坏乐崩,让人喟然长叹!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