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刀斧手“变脸”告恶状   --关于上海文艺出版社控告《饥饿的女儿》的声明 虹影   我在网上看到上海《新民晚报》6月20日所刊消息:“改名增字后重复出版 女作家虹影"一女二嫁"成被告”。消息说:“虹影于1998年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出 版了长篇小说《十八劫》,又于今年4月在四川文艺出版社出版了长篇小说《饥 饿的女儿》。上海文艺出版社将两部作品对照后认为,后者是虹影将《十八劫》 改名,并增加约两万字后的重复出版。”   消息又说:《饥饿的女儿》出版,“构成了对上海文艺出版社的侵权。据悉, 上海文艺出版社已向上海市黄浦区人民法院提起了诉讼,法院已受理此案”。      虽然我没有收到过上海任何法院的通知,但是此消息已在传媒广为转载,为 此,我不得不声明:上海文艺出版社不顾起码的为人道德,在告恶状。   《饥饿的女儿》一书,原名就是《饥饿的女儿》,台湾尔雅出版社1997年5 月初版,字数192千。在此书获《联合报》1997年最佳书奖,并且翻译成欧美多 种语言后,上海文艺出版社来电话,希望收入“旅外作家长篇小说系列”。我同 意了。   98年初,我读到寄来的校样,发现该社自作主张砍去三万多字,只剩161千。 当即写信给该社副主编此书责任编辑魏心宏先生,指出如此伤筋动骨大砍大削, 太不尊重作者的劳动,此书已严重残缺。   魏心宏先生说,如此砍削,并非作品艺术上结构上语言上有任何原因,而有 种种“无可奈何”的理由(例如不能写性、大饥荒、文革等等),希望我合作。 我身居海外,对这些所谓理由的政策根据毫无所知,听来如同天方夜谭。现在四 川文艺出版社恢复全书原样,就证明这些理由全不成立,该社对政策妄作解释, 自作主张,肢解我的作品,甚为可恨。   但是身居海外,消息不通。当时我想,既然对小说都有如此具体的政策,想 来到其他出版社,会一样遭砍削。既然该社有如此苦衷,魏心宏先生又再三说, 我退出对该社这整套书不利,似乎“不合作”说不过去。因此,我面临两难:该 出版社的“苦衷”似乎诚恳;但对如此大砍,我又不能同意,因此,通信中与魏 心宏先生商定两条:   1. 改题为《十八劫》,表明已非原书;   2. 以后有机会,《饥饿的女儿》恢复原书原名出版,与《十八劫》无干。   这两点,魏心宏先生代表上海文艺出版社表示同意,这才签了出版合同。此 书出版后,该社邀请我到上海、西安等地图书节签名售书,我拒绝了,因为此书 已非我的原书,心里不高兴。   2000年4月,四川文艺出版社将《饥饿的女儿》恢复全书192千字出版。我主 动打电话给魏心宏先生,说明我是按二年多前我们之间达成的谅解行事。魏心宏 先生代表该社表示理解,声明决不会横生纠葛。   现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忽然一悔前言,诉诸法院,并且马上发消息,不知出于 何因?可能以为我与魏心宏先生的来回商议,都是通信与电话,无文字凭据,就 可以漫天过海,告我“增字易题”,打胡搅官司。   我可以公开告诉上海文艺出版社,在打赢官司弄到赔款前,先花钱请个好律 师。第一:我与魏心宏先生的来回信件,均留了底。第二:的确有合同,但只是 《十八劫》的合同。   而且合同中规定乙方(上海文艺出版社)版税“每隔半年结算一次”。该社 从来未履行此款。   未履行此款可能的原因,是该社重印了《十八劫》,而不想再付稿费。因此 该社首先违反合同,合同中在起印数一栏故意空白,早就有意欺瞒--据行内人 说,印数留空,已经是出版社做手脚的故技。   如果该社因为脱销不再重印,才不做“结算”,那么为时二年后,作者有权 重新出版。也就是说,即使《十八劫》的合同也已经失效。   上海文艺出版社完全知道并且一再同意关于《饥饿的女儿》及《十八劫》的 前后出版安排,现在突然诉诸法律,而且立马大造舆论,做法恶劣。我只能说, 出版界某些人的职业道德,已经很不堪。   不过,我真愿意到上海法庭,会会这些运笔如刀,而且说话翻脸不认帐的绍 兴路师爷。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