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摘自“新语丝·读书论坛”http://www.xys.org/cgi-bin/mainpage.pl 新语丝海外站点被中国方面屏蔽,国内网友需要用代理服务器访问) 读“被收买的大学”有感 紫弦 三月份(二月二十二号出版)的《亚特兰特月刊》刊登了一扁文章,题目是“被收买的大学 ”(The Kept Universities),并用作封面和头条文章。作者Eyal Press 和 Jennifer Washburn 认为,美国大学的科学研究课题已被大企业收买,他们的研究成果只会为个别赞 助机构的利益服务,大学已不是公共良知所在。这一点,从文中例子可知,尤以生物化学/ 药物学研究与公共利益的冲突至为严重。作者认为,往日的”象牙塔”已不复存在。因此, 我也不做重建“象牙塔”的梦。 该文还列举了许多例子,但大部分是自然科学和管理学被大企业所用的问题。也就是说,是 自然科学研究和社会责任的问题。作者没有提到另一个更为显著的问题:社会科学是如何被 “收买”的。科学工作研究成果的意义在社会科学里更为突出。在国际问题上,他们有政策 性的关系,对社会影响更为直接。这种情况在政治科学的研究比任何的研究更为明显。 在社会科学里,随着“行为科学”和量化原则的广泛应用,一个课题往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 ,比如原始数据的采集和购买,人员的工时。如果是地方性的资料,还要翻译。因而,研究 课题会受资金的限制。这样,研究人员(与自然科学一样)就一定要在动手前找好赞助人。 赞助机构有权事先核定课题(或者,研究者现提出符合赞助人利益的题目)。研究课题往往 是直接受“赞助”机构影响的。这里,从出资的单位赞助什么课题、什么人,已经可以料定 它要的研究结论。而研究的数量与刊登量是有正比关系的。久而久之,某种学说就成为主导 思想。可见,被“收买”的不止是自然科学。 过去,University of Michigan 的中国/东亚研究中心每年可得到一些在美国注册的海外 "民间"机构数十万美元的资助。自从该中心的主持人Lieberthal教授在94-95年间著文, 主张美国与中国建立“合作”关系,资金就断了源。这点, 就是“费正清”中心在七十年 代也有同样的命运,只不过费正清的名头大,经费的渠道多,个别资助对其影响不大。 现在有些“团体”甚至以半官方面目出现主导政治科学的研究。作为大学,只要有经费搞活 动,提高著作率,管它“北美经济文化协调处”是谁—来者不拒。在去年的美国政治科学年 会(亚特兰大)上,就第一次出现了“台湾要走出去”(Taiwan Reaching Out)的专题, 目的是:深化国际社会对台湾现状的了解。今年在华盛顿的年会还会办类似的专题。如果是 以为美国政治科学界对“走出去”深有研究,那可未必。在该专题发言的,除一人外,全来 自台湾。而那位“除外”的学者,也与台湾有深厚的个人渊源。该组文章回应主题:有条件 ,有能力“走出去”;为了民主,要走出去。 对比之下,关于中国专题的多是美国本地和几个欧洲学者,多与经改、人权有关。最肯定的 文章,在审慎乐观下未忘记“未民主”的不足。如果对中国所知不多,看完两组的论文,你 只会得出一个结论:两地不能统一。 中国政府及其文化机构在对国外学术界的“支持”远远不如“北美协调处”。方法也没有后 者有效。比如说,有的机构就只会发邀请函和“盛情款待”就不会出资办“研讨会”;只会 “有事多联系”而不会主动多联系;只重视几个大的“智囊”而忽视基础研究的功能。再下 去,在美国培养的政治研究生也大都会认为台独有理—很自然,他们的老师的课题多得到一 些“民间”团体的资助。 这是另一个危机。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