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文学翻译也需与时俱进:谈谈翻译速度和稿酬问题 李继宏 近日读到施康强先生的文章《文学翻译:后傅雷时代》(文汇报,2006年10 月16日),文章对傅雷翻译和当今文学翻译多有真知灼见,读来受益匪浅。但施 先生在文章末尾详细提到傅雷先生的翻译速度和所得报酬,并以此论证如今文学 翻译水平低下乃是稿酬过低所致,则未免有胶柱鼓瑟之嫌。 关于傅雷的翻译速度,《傅雷谈翻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5年3月,下 同)第64页明确指出:“初稿每天译千字上下,第二次修改(初稿誊清后),一 天也只能改三千余字,几等重译。……改稿誊清后,还得再改一次。”如此算来, 施康强认为傅雷日译千字,虽失之于精确,也不能算错;然而他说如今文学翻译 “一天的进度也就一千五百字左右”,实在是诳语。 翻译归根到底是一种生产活动,读过马克思著作的人都知道,生产活动和生 产力受到生产工具的制约。生产工具的革新,会推动生产力的极大发展,这是不 证自明的真理。而谈到作为生产活动的翻译,情况也是如此。那么,翻译的生产 工具是什么呢?一般而言,翻译的生产工具包括原文材料、译文录入设备、译文 载体、相关参考文献等。 在傅雷从事翻译的时代,原文材料通常是纸质印刷品,译文录入设备是笔, 译文载体是纸,相关参考文献一般而言也是纸质印刷品。随着电子技术的兴起, 如今的原文材料既有传统的纸质印刷品形式的书籍,也有数位形式的电子文档; 译文录入设备以电脑为主;译文载体以电子文档为主;而众多工具书的电子化和 互联网的蓬勃发展,更使相关参考文献迅速电子化。生产工具的这种革新意味着 什么呢?首先,译文录入速度大大提高。以笔者本人为例,用钢笔抄写文稿,每 小时最多1200字;但改用电脑录入,每分钟高达140余字,速度比用笔提高了整 整七倍有余。 其次,查阅文献更为方便。翻译中难免会碰到不认识的生字,这就需要查阅 相关参考文献,所以查阅参考文献的便捷与否又会影响翻译的速度。傅雷曾经提 到,“几个月来做翻译巴尔扎克《幻灭》三部曲的准备工作,七百五十余页原文, 共有一千一百余生字”(《傅雷谈翻译》,第59页),光以生字而论,每翻译一 页即需查阅参考文献将近两次。而传统的参考文献都是些大部头的工具书,查阅 起来相当不便。笔者喜欢收集各国词典,其中Webster’s Encyclopedic Unabridged Dictionary of English Language(《足本韦氏百科英文词典》), 厚达2230页;又如GRAN DICCIONARIO DE USO DEL ESPA?OL ACTUAL(《当代西班 牙文用法大词典》),亦是厚达2133页,查阅颇感麻烦。后来在工作用的电脑上 安装了各种工具书的电子版,每查一个词所费时间不过两三秒,与翻阅词典动辄 一两分钟自是不可同日而语。 再者,凡是认真的翻译,任凭水平再高,总难免会碰到查参考文献也无法解 决的问题。这个时候,便要请教原作者或者学问高明的人了。傅雷翻译《幻灭》 时,曾说“将来还有一大堆问题寄到巴黎去请教”(《傅雷谈翻译》,第59页)。 按照当时的通信条件,信件一去一来,三个月就过去了。如今则要方便得多。笔 者前一阵译耶鲁大学法学院副院长贾德·鲁本菲尔德教授的小说《谋杀的解析》, 曾碰到一句话不得其解,无奈之下只好去email询问,次日即收到他的回信,可 见如今的通信条件也有助于提高翻译速度。 那么,如今的翻译速度能有多快呢?实际上,翻译速度除了受限于翻译的生 产工具之外,还跟译者本身的修养有关。根据翻译理论家罗格·贝尔(Roger T. Bell)的看法,理想的译者应该具备完善的双语能力,能够自如地理解原文 (decoding source language)与组织译文(encoding target language)(见 Translation and Translating: Theory and Practice,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第35-43页)。理想的笔译,应该像口译中的同声传译一样,看到原文马上就能 转化为译文,这样一来,理论上的翻译速度就等同于译者的文字录入速度。换言 之,如果一个理想译者的文字电脑录入速度为每分钟140字,那么他的翻译速度 也应该这么快。 这是理想状态,实践中决没有译者能达到这个水平。因为语言涉及的知识面 实在太广,别说阅读外文,就算阅读中文,也会碰到费解的字或者句子。比如学 中文的人看到“三氧化二砷”这个词组,未必能瞬时反应过来这就是“白砒霜”。 但我们很容易能够推断出,如果两个译者的修养相等,那么他们翻译速度的差异 就等同于译文录入速度的差异。也就是说,在文字录入速度比傅雷时代提高了不 止7倍的今天,即使扣除查阅工具书更加便捷的因素,如果傅雷生活在今天,他 的翻译速度应该在每天7000字左右。 根据笔者的翻译经验,如今一个使用电脑的熟练译者,翻译文学作品的速度 应在每小时1000-1500字之间,视乎原文难易而定。笔者年前翻译阿富汗裔美籍 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作品《追风筝的人》,全书电子文档统计字数共195190字, 总共用了10天时间,即2006年元旦假期三天,以及随后七天的春节假期。每天从 清晨7点开始翻译,至深夜12点方始睡觉,扣除买菜做饭吃饭洗澡等杂事所占时 间,每天工作时长达15小时,平均每小时翻译将近1300字。而自今年4月至今, 译者利用业余时间,先后译完《倒转地极》(电子文档统计字数208229)、《谋 杀的解析》(电子文档统计字数241013)两书,以及The Year of Magical Thinking、In the Company of the Courtesan两书的部分篇章。翻译过程中测 试过,翻译速度每小时峰值为1700余字,谷值为1000余字。 笔者2003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社会学系,学位不高,更非翻译专业或者外 语专业科班出身,从事翻译时间也不长(第一本译著《维纳斯的诞生》于2005年 5月出版),国内翻译界学问比我好、资历比我深的人不计其数,能达到此一翻 译速度的译者自然也不少。当然,笔者自幼家境贫寒,性格较为坚韧,也远较常 人能吃苦;一般译者未必愿意或能够每天持续工作15小时之久。如傅雷,“一天 只花五六小时做翻译,其余三四小时自己用些功夫”(《傅雷谈翻译》,第51 页)。以每天五小时计,即每小时能译200字;根据上面的折算,假如傅雷先生 活在今天,每小时平均翻译速度为1400字,正好印证了笔者关于翻译速度的看法。 谈到翻译报酬,常见的说法是认为如今千字20-80元的稿酬(国家版权局 《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1999年4月)太低,更有甚者如施康强等诸位先生, 还将某些低质量的文学翻译作品归咎于此一标准。然而,这样的稿酬果真很低吗? 施康强的文章认为,“傅雷当年以稿费为惟一收入来源,日译千字足以保证 他过相当优裕的生活”,并以此作为如今翻译稿酬过低的论据。这一看法流传甚 广,可惜完全是错误的,根本是对历史和出版行业的无知。 实际上,直到1992年10月15日和30日,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1971年 巴黎文本)才分别在中国生效。换言之,在此时间之前,中国翻译出版外国文学 作品,并不用支付原著著作权人版税。民国年间,以及建国后很长一段时间里, 外国文学图书的译者均能从出版社拿到本来应该属于原著著作权人的版税。并且, 早先由于文化事业没有如今发达,图书市场可供选择的品种不多,单一图书发行 量远比现在要大,所以译者能拿到的报酬极高。再者,早些年我国外语人才较少, 能胜任文学翻译的就更少了,这也是造成当时翻译稿酬畸高的原因。总而言之, 傅雷当年的稿酬制度是不正常的,我们不能用畸高的标准来和当下版权保护制度 完善、图书品种丰富以及单一发行量下降、外语人才众多的情况作比较。 正如上文已经指出的,翻译活动归根到底是一种生产劳动,而生产劳动的报 酬,则取决于此种劳动所产生的价值。翻译稿酬也应该取决于译者的翻译劳动所 带来的价值。下面就以目前国内外国文学作品的出版情况来考察翻译劳动的价值。 笔者自2005年8月起供职于国内最大的翻译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并于今 年9月间调到世纪文景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笔者自工作中了解到,目前国内出版 的外国文学作品,印数多为5000册,首印10000册以上的极为罕见。就以一本20 万汉字、定价25元、起印5000册的外国文学作品为标准,来谈谈翻译劳动的价值。 自伯尔尼公约和世界版权公约在中国生效之后,国内出版社翻译出版外文作 品,均需支付原著著作权人版税,通常为7-10%。一本20万字、定价25元、印数 5000册的图书,需要支付外方版税(以7%计)为8750元,印刷装订成本约为 25000元,出版社间接管理成本约为18750元。如此一来,扣除翻译稿酬之后的成 本为52500元。而目前国内的图书发行折扣为6折,退货率为10%(实际上大多数 书籍远不止这个比例),出版社能从这本书得到的收入为67500元,减去成本等 于15000元。也就是说,即使我们不考虑出版社的利润和资产折旧,翻译这本书 的劳动价值最多也就是15000元,折合每千字75元。由此可见,在上述最理想的 情况下,出版社发行一本印数5000册的外国文学图书,如果支付千字60元的翻译 稿酬,利润将只有3000元,利润率只有可怜的5.7%。而译者所得(12000元)已 经超过了原著著作权人所得(8750元)。施康强先生文中有引语说:“论事要平 恕,喂耗子药,求千里足,岂有此理?”笔者在此颇想反问施先生一句:“论事 要平恕,产耗子屎,求千金酬,岂有此理?” 我们不妨再从其他行业的薪酬来看翻译稿费高低。首先来看社会人均工资。 上海人均工资在全国虽说不算最高,但也是属于较高的城市之一,2005年为 26823元,也就是人均月薪为2235.25元。而从事文学作品翻译,按每小时1000字、 每千字60元计算,平均每天工作8小时,每月工作22天,月税前收入可达10560元, 年税前收入高达126720元。而根据《经理人》杂志的排行,位居2006年中国最佳 MBA排行榜第5位的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毕业的MBA首份工作平均年收入为128600元。 相比之下,文学翻译的报酬算是极高也不为过。 笔者这么说,并不是认为现行的翻译稿酬制度完美无缺。译文质量有高低, 图书销售有好坏,不能一概而论。首先,翻译稿酬必须起到奖优惩劣的作用,而 非不管稿件质量高低,统统千字60元。其次,需按图书销量付酬,而非无论卖1 本还是100万本,统统付相同的稿酬。关于后面这一点,上海译文出版社就做得 很好,该社采用的稿酬标准是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基本稿酬为千字50-60元, 印数稿酬为基本稿酬的百分之一乘以千册印数。也就是说,所译图书印数每增加 十万册,译者所得稿酬就会增加一倍。在当前看来,这是最为完美的翻译稿酬制 度,可以推广给国内各出版社采用。 施康强先生文中另有一观点,认为如今翻译稿酬太低,所以出不了精品,这 也是笔者所无法苟同的。姑且不论如今翻译稿酬高低,文学翻译跟其他艺术创作 一样,质量的高低是跟金钱没有关系的。众所周知,曹雪芹生前潦倒不堪,却创 作出不朽巨著《红楼梦》;法国画家高更负债累累,其画作也是西方艺术宝库中 的明珠。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任何有追求、有责任的译者,决不 会以增加个人的经济收入为翻译目标。事实上,支撑笔者翻译的,除了不菲的收 入外,更重要的是众多读者来信。笔者曾收到一位读者的来信,他说原来非常喜 欢玩网络游戏,无心读书,后来看了拙译《追风筝的人》,决意痛改前非云云。 笔者看了之后异常感动,自己翻译的作品,能给别人的生活带来力量,难道不正 是译者最幸福的事情吗? 文学翻译是意义重大的文化事业,不但能增加国内读者的选择,更是丰富中 华文化的必由之路。文学翻译事业的兴旺,需要的并非故玄其技以蒙读者、自艰 其事以阻后学的先行者,而是与时俱进、坦诚相待的译界前辈。未知施康强先生 等诸位以为然否? 附: 文学翻译:后傅雷时代 ■施康强 傅雷先生的文学翻译生涯开始于上个世纪30年代,在50年代达到鼎盛时期, 到60年代戛然而止。 提到翻译家傅雷,我们马上想到他翻译的众多巴尔扎克小说和罗曼·罗兰的 《约翰·克利斯朵夫》。如果说《约翰·克利斯朵夫》对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中 国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产生过巨大的影响,50年代傅译巴尔扎克小说的影响更多 停留在文学普及、翻译理论和翻译技巧的层面。 我们这一代的法国文学翻译家(年龄约从五十岁到七十岁)或多或少都是傅 雷的私淑弟子。我们最早接触的法国文学作品是傅译巴尔扎克。后来学了法文, 对翻译有兴趣,对照原文精读的往往是一部傅译。我们折服于译者理解的准确和 表达的精当,有时我们觉得自己不是在读一部翻译小说,而是一位中国作家在为 我们讲述一个法国故事。傅雷不仅提倡,也确实达到了“化境”。他的译文完全 可以看作汉语文学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 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之后,外国文学作品的翻译出版空前繁荣。忽如一夜 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80年代以后,文学翻译界前辈复出,新人涌现,蔚为 大观。除了占绝大多数的新译本,出版社出于品牌或版权方面的考虑,也推出一 些复译本(也称“重译本”。其实在古汉语里,“重译”是“经过几道翻译”的 意思),包括复译傅雷翻译过的作品。《约翰·克利斯朵夫》有三个复译本(许 渊冲、韩沪麟和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版本),《高老头》、《邦斯舅舅》和《欧 也妮·葛朗台》各有一个,译者分别为韩沪麟、许钧和李恒基。复译者的情况不 同。 译林版《邦斯舅舅》的译者许钧先生是翻译理论家和批评家。他在《译者风 格评析——傅雷译文风格得失谈》中比较了傅译梅里美的《高龙巴》、巴尔扎克 的《高老头》和莫罗阿的《人生五大问题》,指出这三位不同风格作家的原文, 在傅雷笔下变成同一种节奏明朗、飘逸清奇的风格,以流畅的行文、轻快的四字 结构、丰富的用词、多变的色彩为特征。此一傅雷风格与梅里美的“句短字洁”、 “明快流畅”比较接近,但与巴尔扎克“气势浩瀚”的长句有一定距离。结论是: “傅雷的艺术个性在译作中表现得过于充分,以致部分遮掩了原作风格”。许钧 表示,他复译《邦斯舅舅》是为了研究傅雷的翻译。他要求自己的译文更加贴近 原文的风格。 前辈翻译家许渊冲先生从另一种信念出发复译《约翰·克利斯朵夫》。他有 自己的翻译理论,主张文学翻译是一种再创作,是两种语言的竞赛,而“重译则 是两个译者之间、有时甚至是译者和作者之间的竞赛”。在许渊冲先生那里,原 作者的风格不必考虑,译者利用母语的优势完全可以在某些方面超过原作者,遑 论前面的译者。另一位复译者韩沪麟先生比较谦虚,他说自己的译文未必超过傅 译,但将是另一种味道。如果傅译是大米饭,他的译文是籼米饭,请读者换换口 味。 读过傅译《约翰·克利斯朵夫》的人,必定记得开头那句话:“江声浩荡, 自屋后升起。”就这句话而言,好比在崔颢之后登黄鹤楼赋诗,要超过前人是很 难的。许渊冲先生译作:“江流滚滚,震动了房屋的后墙。”韩沪麟先生的版本 为:“屋后江河咆哮,向上涌动。”天津版本的译者大概苦于“眼前有景道不得, 崔颢题诗在上头”,索性不译这一句。哪一种译文更具浩荡的气势,不言自明了。 超越细节,就译本应该使用的语言而言,许钧先生和韩沪麟先生其实提出了 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傅雷的文学语言,是半个世纪以前被认可的高雅的书面语言 (对话的翻译又作别论)。随着社会的发展,语言也在发展,读者在语言上的欣 赏趣味有所改变。我们这些老朽或准老朽喜欢的地道的中国化的译文,今天的年 轻人可能嫌其烂熟,他们读外国小说时更乐意同时读到外国的句法和表达方式, 认为这才是原汁原味。好比上西餐馆吃牛排,他们宁可要带血的。近年来的文学 翻译,就其总体趋势而言,似乎走的是这条路子。 我个人的看法,当今译坛呈多元化状态,不以傅译为最高标准和惟一依归, 本质上是件好事。读者作为文化产品消费者,这样他们就与其他产品的消费者一 样,享有更大的选择。如同性格演员演谁像谁,许钧先生要求译者译谁像谁,似 非天才莫办。个性强的译者如本色演员,也可以成为一代名家巨匠,要在选准与 自己个性相近的作家和作品。即便译者本人的风格与作者不一致,如果译者的风 格能带给读者一种审美愉悦,那么这个译本总是有其独立价值的。至于当前读者, 尤其是青年读者对翻译作品的“洋味”的偏爱,我以为与年龄,也与社会上对洋 货的崇尚不无关系。一旦他们进入中年和老年,阅读趣味恐怕会改变,转而喜欢 醇正的中文。傅雷的译文作为中国文学翻译史的一个阶段的最高成就,甚至作为 现代汉语白话文的一个范例,自有其历史地位和永久价值。另一方面,除了风格, 还有个译文语言定位问题。许钧先生曾引用西方某一派的翻译理论,认为译本每 隔二十年就需要更换,以迎合新一代读者的阅读习惯。我个人认为,优秀的译本 最好符合或接近原文给予母语读者的感觉。同在19世纪,巴尔扎克的风格诚然不 同于梅里美。另一方面,他们两位使用的法语与当代法语是有差别的,好比风格 各不相同的鲁迅、茅盾、巴金、老舍、沈从文他们的使用的汉语与王朔这一代人, 与70后、80后作家群是不一样的。傅译巴尔扎克,语言当时在新旧之间,越往后 越见其旧,惟其旧,如绍兴酒越旧越醇,我们才感到这是十九世纪的作品,不是 新小说,不是当代某一部法语畅销小说。不是说傅雷译过的作品不必复译,不能 复译,而是复译不能以符合,乃至迎合目的语的当下形态为惟一取向。 傅雷之后的文学翻译迎来了空前繁荣,高手如林的盛况,也有鱼龙混杂、泥 沙俱下的尴尬:许多译本成文草率,乃至错误百出。造成这种局面,既有出版社 的原因,也有译者本人的素养问题。出版社为抢占市场,往往限定译者在几个月 内完成几十万字。而一个优秀的文学翻译家除了熟练把握外语和驾驭母语,还需 要有多方面的文化知识储备。当代翻译家中不乏外语专家,但是少见通才。 傅雷曾告诫傅聪:要做一个钢琴家,首先要做一个文化人,之后做一个艺术 家,再之后要做一个音乐家,最后才是做一个钢琴家。我们同样可以说,你要做 一个文学翻译家,首先要精通一门外语,有可能还要懂一门或几门别的外语,之 后要能娴熟运用母语,再之后做一个杂家,具备各方面的知识,最后才是做一个 文学翻译家。 除了翻译家学养不足,造成译文质量低下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不妨说文学是 翻译生态本身存在问题。 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傅雷安坐家中三楼的书斋,专心致志翻译巴尔扎克。他 有专职夫人料理一切家务,楼下灶间里还有娘姨做饭。他为自己规定一日进度不 超过千字,怕速度快了会影响质量。这样完成的一千字,不说字字珠玑,至少每 个字都站得住。 傅雷之后的文学翻译家多为业余。一般知识分子的家庭都为双职工,不雇, 也雇不起保姆。他们作为翻译家的生存状态,可以对傅雷翻译风格深有研究,而 且身体力行的罗新璋先生为例。罗先生于1991年1月开始翻译《红与黑》时,还 在社科院外国文学研究所上班。他黎明即起,从四点到七点十足工作三小时,约 得千把字草稿。然后去上班或做其他事情,包括买菜、做饭、洗衣服等家务。白 天若有空闲,他会查词典、翻参考书、润饰译文,到晚上临睡前重新复核一遍。 全书四十万字,花一年多译成初稿。第二年,再改再抄,刻意求工,最后到1993 年2月竣工,历时两年。定稿仍为四十万字,平均每天折合五百字。罗先生自愧 在效率上不如傅雷,不过他的工作条件确实也不如前辈大师。 把翻译当作一门精致的艺术,今天这样的翻译家已经不多了。在一般翻译家 手里,翻译更多是一种技巧,一种“匠活”。根据我自己的经验和对同行的调查, 以每六小时为一个工作日计算,一个熟练、敬业的译者在状态好的情况下,一天 平均可译两千字初稿。但是同样必须有个反复核对、修改的后期制作阶段。最后 折算下来,一天的进度也就一千五百字左右。 傅雷当年以稿费为惟一收入来源,日译千字足以保证他过相当优裕的生活。 但在今天,就算每天平均折合两千字成品,又能带来多少收益呢?以通行的文学 翻译稿酬标准计算,每千字60元,两千字可得120元。扣除所得税后,净得不到 100元。假如你除了翻译没有其他收入,以每周5个工作日,每年工作40周计算, 译四十万字需要整整200个工作日。辛苦一年,交稿后等出书,出书后等迟迟不 肯赐下的稿费,预期税后收入为20000元左右。也就是说,平均月收入约1600元。 罗新璋先生日译仅得五百字,若不是另有固定工资收入,怕也坚持不下去。 法国人有句话:没有养不活人的行当。可是在当代中国你若有志当职业翻译 家,除非粗制滥造,萝卜快了不洗泥,或者天纵奇才,日产五千字保质保量,一 步到位,否则连生存都成问题。何况,一个人精通一门外语,与其做翻译,他满 可以选择去讲课,做家教或别的报酬要高得多的工作。另一方面,出版社既急于 出书,又不愿意提高稿酬,自然难觅明其道不计其利的译者,对译文的质量也不 会挑剔。如此说来,对翻译真是不能提太高的要求。一位曾经的译者在《中华读 书报》(2006年4月12日)上大叹苦经。他一个工作周译8000字,换成人民币不 足500元,扣税和成本之后,只余300多元。相比之下,“五六十年代译书,千字 得二十余钱,不必克俭到喝‘高沫’、抽劣烟,全家犹有肉吃。译界有傅雷,岂 是偶然呢?如今的物价,为当时30倍不止,但我看眼下的译文,差前贤不过10倍。 这个成绩,我是喜而过望了。论事要平恕,喂耗子药,求千里足,岂有此理?” 也就是说,在傅雷之后,或许有几部译著堪与傅译比肩或抗衡,但是像傅雷那样 倾毕生全部精力从事文学翻译事业,其译文在母语中成为典范的大师,怕是很难 产生了。 (XYS20061024)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