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马克思难道说的不是“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方舟子· 潘副主任歪曲马克思宗教观已被证明,于是有抬轿者出来干脆否认马克思说 过宗教是人民的鸦片的话。看到有人说马克思说的是“基督新教是人民的鸦片”, 还抬出德语原文吓唬人,斥责再坚持说宗教是人民的鸦片就是诬指歪曲马克思, 不由大奇。果真如此的话,错的不仅是此人颇瞧不起的《马恩全集》中译者,连 所有的英文译者也都错了。我赶快去翻德语原文,虽然我对德语一窍不通,但字 母总是认得全的,一比之下,果然他那句马克思原文根本就是捏造的,是把分散 在不同地方的话硬给凑在了一起。马克思明明用的就是“宗教”(德语和英语相 同,都用religion): Das religi?se Elend ist in einem der Ausdruck des wirklichen Elendes und in einem die Protestation gegen das wirkliche Elend. Die Religion ist der Seufzer der bedr?ngten Kreatur, das Gemüt einer herzlosen Welt, wie sie der Geist geistloser Zust?nde ist. Sie ist das Opium des Volks. 而Protestation一语出现在前面“对这种现实的苦难的抗议”一句,明显是 “抗议”的意思。查英德词典,基督新教在德语中也不写做Protestation,而是 与英语一样,都写做Protestant。此人的德文显然也是半桶水,却胆敢伪造马克 思德文原文蒙人。无耻到这种程度,他的其他高论也就不必看了。他所说的鼓吹 宗教的“中国学者”大概也和他是一样的货色,都是些伪学者。 又,易阳生教授写了一篇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的漫骂我的文章,也一并附在 后面示众,让大家欣赏欣赏首都师范大学教授的奴才骂街嘴脸。 2001.12.24. 潘岳《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必须与时俱进》读后 鲁声 刚刚读到国务院经济体制改革办公室副主任潘岳先生的大作《马克思主义宗教观 必须与时俱进》,有些感想,写在这里。 第一,关于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大家都知道,按照现存中文《马恩全集》的译本,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中说过这样一句话:“宗教是被压迫心灵的叹息,是无情世界的感情,正像它是 没有精神的制度的精神一样,宗教是人民的鸦片。”作为马克思主义者,潘岳先 生的文章正是从辨析这句话开始的,指出这里并没有“麻醉”的字眼,而“麻醉” 二字,是后来列宁加上去的,因此马克思的原意被泛化和扭曲了。我这里想补充 说明的是,不仅意义上有泛化和扭曲,而且,中文的翻译本身,就是不准确的, 是有问题的。 宗教一词,在德文中是Religion,而马克思的原话为Die Protestation gegen das Wirkliche Elend,das Opium des Volks。被翻译成“宗教”的那个词,是 Protestation,而这个词,实际上是基督新教的意思。马克思这整句话的意思, 如果我们照中文一一对应直译的话,就是:“基督新教确实对抗悲穷,民众的鸦 片。”意思就这么简单,而我们的中文《马恩全集》,却直接把“基督新教”翻 译成了“宗教”,结果意思一下子就扩大了。 德语是一种非常严谨的语言。特别是作为德文世界的大思想家,马克思等大师在 遣文用字上是非常讲究的。他不会平白无故地使用Protestation(基督教),而 不使用Religion(宗教)。前者是个特指,而后者包含了全部的宗教门类。如果 说前者即使含有笔伐的意思,那也是冤有头债有主,而后者,却是一刀切,也就 是“请一切逐客”的“一切”。而马克思并没有一刀切。一刀切的,是我们的中 文翻译。 既然人家马克思并没有泛泛地说过“宗教是人民的鸦片”,那要是再继续这么坚 持的话,就是诬指歪曲了。 其实,像这类在非常关键的地方并不确切的翻译,中文《马恩全集》中不知有多 少。例如,中文《共产党宣言》有句非常响亮的口号“消灭私有制”,一查原文, 才知道原来是“Aufhebung des Privateigentungs”,不过是“扬弃私有制”的 意思。结果,一词之差,谬以千里。对此,早有学者发表文章指出过,故这里不 再重复。我想说的是,中共既然还不便彻底抛弃马克思主义,而又想与时俱进, 那至少应该组织力量对先存的《马恩全集》进行彻底的订正,给人们一个确切的 译本,让人们知道老祖宗的本意到底是什么。 第二,马克思之前曾有人把宗教比喻为鸦片 潘岳先生的文章说了,马克思只是作了个比喻性的描述,并不是对宗教作本质判 断。这是实际情况。但是,我们还得回答,马克思为什么用鸦片做比喻,而不用 别的做比喻呢?其实这事也很简单,不过是因为在马克思之前,欧洲浪漫主义者 用过这个比喻而已。马克思把这个比喻拿来,也就像是我们中国人写文章或作诗 “用典”而已。譬如,德国诗人诺瓦利斯就说过:“俗子仰宗教以解忧止痛,不 过如收鸦片之效。”这里,宗教一词用的就是宗教(Religion),而不是别的什 么词。法国的维尼则说:“世人莫不吸食精神鸦片,以谬误信仰自醉。”但他没 有用宗教一词。后来,尼采曾经把宗教比喻做牙痛时所服的麻醉剂(参看钱锺书 《管锥编》22页)。 由此可以看出,同一个比喻,在不同的人那里,可以有不同的涵义。这也正是比 喻的特点,修辞学已经把这种特点概括为“比喻有二柄又有多边。”就是说,一 个比喻,不仅可以有多种意思,而且可以包含完全相反的两个对立的意思。马克 思用“鸦片”这个比喻,就语言的运用说,不过是用了个典,而就他用这个比喻 的涵义说,不过是点出了基督新教的一个心理层面的按摩功能,是在做一种描述, 看不出有什么笔伐的意思。但是,正如潘岳文章所说,“鸦片”这个词,在经历 过鸦片战争的中国人看来,价值色彩立马便上来了。殊不知,马克思之前,早有 人用过这个比喻,马克思不过是借用而已,并不是要迎合中国人的心理。 其实,即便就马克思所描述的心理按摩功能来说,马克思之前的人也早就看到过, 描述过。最著名的,像费尔巴哈即说过:“下地有穷民则上天有财神,上帝出于 人世之缺陷怨望。”这种论断,马克思无疑是非常熟悉的。问题就在于,人民群 众到底有没有借宗教来解忧止痛的权利?既然现实中的苦痛不能完全解除,为什 么人民就不能借宗教来“麻醉”一下自己呢?一个人,即便不信教,心里有了别 扭,还可以看看心理医生的嘛!我们看到,那些批判宗教的人,张口马恩,闭口 人民,其称说马恩,不免如老马所念叨的“我播下龙种,却收获了跳蚤”,而其 高举人民,其实连人民麻醉一下自己的权利都剥夺了。人民辛辛苦苦,结果想得 点虚幻的安慰都不行,某某之流,真是何其歹毒乃尔!殊不知,“虚幻”也有实 用。实际中的痛苦,“虚幻”一下,确实就减轻了。这正如同洋车夫的歇脚喝上 二两烧酒。再说了,现代许多人信教,根本就与实际中的“痛苦”无涉。他就是 愿意,你管得着吗?而当代西方宗教组织,不过是变相的慈善机关和思想政治工 作训导处而已。与宗教为敌,实际就是与慈善事业过不去,与精神文明过不去。 第三,缺乏宗教是中国人的一大不幸 潘岳在文章的第二部分描述了宗教的一些基本功能。我想补充说明的是,近代以 来,曾经流行过一派“宗教救国”的主张。持这种主张的人,都不是宗教界的, 而是学术界的。为什么这些理性非常发达的学者却主张宗教救国呢?过去,我们 对此是不屑回答的,觉得那是荒唐而不必探究的。其实,他们的基本立足点,就 是潘岳所说的宗教的几个功能。但是,他们又比潘岳把问题提得更高。他们认为, 没有宗教感的民族,简直就注定了是不会有出息的民族。因为,没有宗教感,就 不懂得终极关怀,就不懂得有所敬畏,就会任意胡来。即便做成了一件事,也不 会持久。就连戏剧,因为缺乏了宗教感,都不会深刻,都不会有悲剧。而哲学, 因为缺乏了宗教的介入,也只能流于人生哲学和政治哲学,缺乏纯自然哲学。总 之,没有宗教的民族,啥都搞不好。所以,他们认为,缺乏宗教感是中国人的一 大不幸。 那么,这种看法对不对呢?我以为,不管对不对,都值得去验证,研究。总之, 这些学者并不是发疯胡说。而共产党,以往在宗教问题上的实际所作所为,以及 在其他一切方面的所作所为,可谓是“放着河水不洗船”。而看潘岳的文章,才 感觉现在的共产党似乎有些醒过味儿来了。他实际是想说明,打压宗教不叫本事, 也不高明,让宗教为我服务,所谓“英雄入我彀中”,才叫本事,才算高明。专 门制造敌人的政党,早晚是死路一条。善于化敌为友的政党,才会一派光明。所 以,共产党要是还想在中国继续统治下去,就应该多制造些朋友,少造些敌人。 如此一来,宗教就不再会成为中共的大不幸,而成为中共乃至中国的大幸。诚如 潘岳文章所强烈暗示的那样:让宗教帮着共产党来麻醉老百姓,帮着共产党来走 向世界,何乐而不为呢? 躲着点方舟子 作者:易阳生    昨天触了个大霉头。本想上网讨论点问题,本想在讨论信仰这类的问题时 人们总会严肃一些。没想到一脚趟进混水里,并被狗血淋头。方舟子何许人也? 我无从知晓,更无路调查。但此人(希望真有此人),骂街功夫了不得。我虽是 一介书生,但三教九流还是接触过一些,但像这号的,还真是见所未见,闻所未 闻。这次也算开眼了。 因为被骂,便想起了许多年前读过的一篇文章——《骂街杂谈》,记得是个俄罗 斯人写的。作者考察了骂街的历史由来:各国骂街方式、用语花样百出,但骂街 的内容上却有一个共通的特性,即为“性骂”。骂街出现于母系社会时代,起因 是那时男性受女性压抑。母系社会中男人倍受压抑,被憋得够戗,但又不能发泄、 无法造次,只好在嘴上痛快、痛快。看了方舟子的骂人文,不由地琢磨,方舟子 这名字到底是男是女呢?要是男的呢,现在早已过了母系社会,男人早已解放, 不应如此压抑了。也可能是女的,因为日本女人的名字总带个“子”字。 当然,此人毕竟还是能讲些学术辞藻的,骂街毕竟不能如被《骂街杂谈》奉为天 下骂街第一的彼得堡马车夫一般。应当说,方舟子骂人比马车夫还是高雅得多。 不仅高雅而且还有些高贵,透出点“贵族”气。何以见得?君不见他(她)动辄 就骂别人是奴才,这莫非不是在表明自己的贵族身份? 但是仔细一想此人恐怕算不上高贵,气量如此狭小不说,出口伤人,其用意恶毒、 用语肮脏,均非同寻常。挨了一顿骂,想起了老人言:宁可得罪君子,不可得罪 小人。对方舟子这样的还是躲着点吧!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