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中国为何盛产“科学妄想家” ·方舟子· 最近由于有“哲学狂人”声称用哲学真理破解超级数学难题遭到质疑就要 和人“赌命”,有关“民间科学家”的话题在媒体上又热了起来。“民间科学 家”一语其实并不妥当,让人误以为搞科学研究还有官方与民间之分,因此我 在这里想改用“科学妄想家”来称呼那些没有受过恰当的专业训练,不具有必 备的专业知识,但是又自称做出了重大科学发现,未获得科学界认可,却以其 毕生精力不懈地推销自己的人。 科学妄想家并非中国的土特产。早在半个世纪以前,美国著名科普作家马 丁·加德纳就已经给西方的科学妄想家画过像,归纳出他们做为妄想狂的5个 特点:他们认为自己是天才;他们认为和他研究同一问题的专家全都是一些傻 瓜;他们认为自己受到学阀的歧视和打压;他们竭尽全力攻击最伟大的科学家 和最确定无疑的科学理论;他们的著作荒诞不经,大量使用杜撰的术语,就像 是“疯话”。 但是中国的科学妄想家自有中国特色,与其西方同行相比,受迫害情结更 深,在“学阀压迫”之外,还多了一重“民族压迫”,自认为受到“西方科学” 的打压,由于是中国人而受到歧视。他们的自信心更强,动不动就搞重金悬赏 征求挑战者,乃至要和人赌命——当然,如果真有人去应战,别指望他们会承 认自己的错误,死不认错是他们行走江湖的法宝。他们对别人的批评更为敏感, 反应更为强烈,如果有人偶尔批驳他们一下,就会成为其冤家对头,被穷追不 舍。他们也更为痴迷,放弃了正常的生活,多年如一日一心一意地推销自己、 与人辩论,有时甚至能感动了记者为其打抱不平。 但是最大的中国特色是,这种人数量之多,为西方国家所望尘莫及。在中 国各名牌大学的校园、中科院研究所的门口,时常可看到他们来上访的身影。 在各大门户网站的科技论坛,更是几乎要被他们的口水所淹没。我差不多每过 一、两周,就会收到科学妄想家寄来的自荐信和论文,希望我能为他们这些 “学术腐败的受害者”伸冤,主动提出以后要和我分享荣耀和利润。有的还不 停地寄,特别是有个自称发明了永动机的,到现在已经给我寄了有几十次了。 “科学妄想家”在中国的盛行,有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是传统因素。中国 古代并无科学传统,只有技术传统,比如我们所津津乐道的“四大发明”即是。 其实科学与技术在思想、方法、内涵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但是在中 国二者常常被相提并论,混为一谈。搞技术发明有时是靠经验积累和灵机一动 就能做到的,使有些人误以为做科学研究也可以走这条捷径。 第二是文化因素。中国历来没有“专业性”观念,欣赏全才、通才,不重 视乃至鄙视专业人才,以为只要悟“道”,就可以融会贯通,什么问题都可以 迎刃而解,什么领域都可以去坐而论道。这种观念在当代人文学者中还很常见, 科学家在他们眼中只是些关注细枝末节的技术员,不如他们掌握了先进的哲学 思想后,可以站得高看得远,乃至以科学导师自居,可以为科学的发展指点迷 津。这种文化背景导致了许多人在科学问题上也好高骛远、夸夸其谈。 第三是政治因素。大跃进、文革时对专家、权威的鄙视达到了顶点,无限 夸大劳动群众的创造性,至今流毒不浅。文革刚结束时号召全民“攻关”、 “向科学进军”,把科学研究当成了群众运动。随着陈景润成为全国人民学习 的榜样,全国各地也出现了成千上万个陈景润的继承者。 现在又多了个经济因素。在科技产业化的刺激下,连专业的科研人员都在 用浮夸虚假的成果去捞钱,许多科学妄想家也跟着梦想用妄想出来的科技成果 发财,有意无意地骗钱。这也并非没有先例,例如20年前公共汽车公司的驾驶 员王洪成导演的“水变油”骗局,获得国家部委的大力支持,持续了十年才败 露,造成4亿多元的损失。1999年河南南街村开始建造其书记王文斌亲眼目睹 过的“永动机”,用了4年时间,花了2000多万元后,才买到了永动机不存在 的教训。 既然存在着如此错综复杂的因素,科学妄想家的繁荣景象在中国还会持续 下去的。只要他们不试图去骗钱,他们有自得其乐地生活在幻想中的权利, 没有必要非要去改造他们。他们已经偏执,是很难劝说其改弦易辙的,到现在 我还没有见到有哪个科学妄想家在别人的劝说下脱胎换骨的。对那些还没有偏 执的业余研究者,我们可以忠告他们,第一,热爱科学是好事,但是要认清自 己的局限。在科学高度发达、专业性越来越强的今天,没有受过严格的专业训 练的人是不可能做出什么重大发现的。不要好高骛远,要从解决小问题入手, 从事像天文观测、博物学观察、寻找新物种、发现新化石这类业余研究者还有 用武之地的工作,让自己成为一名踏踏实实的业余科学爱好者,而不用变成科 学妄想家。第二,要争取与科学界合作,遵循学术规范,努力通过正常的渠道 让学术界承认自己的成果,不要想通过媒体炒作、民间推销来迫使学术界的认 可,那是不可能的。 媒体也不宜炒作这些人,不要让公众对科学界产生误解,以为真有天才受 到了科学界的打压,也不要去鼓励科学妄想家,这显然无助于他们恢复正常的 生活。并无科学专业识别能力的记者要认清自己的定位,不要也想到科学界当 无冕之王。科学研究有自己的规律。在科学史上,从来没有外来干预促进了科 学发展的先例,不管这类干预是来自政治的、宗教的,还是媒体的。 2006.9.12 (《经济观察报》2006.9.16.) (XYS2006091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