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方舟子指斥清华大学刘兵教授造谣:“我从来不认为科学不可质疑绝对正确” 记者:前几天就美国的2061计划采访清华大学的刘兵教授,请刘比照2061计划比 照谈了谈国内的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他的主要观点是目前国内的科学教育比较 和国际接轨,对科学的社会功能的认识更接近于人文学科对科学研究的前沿(比 如强调科学是双刃剑,强调其发展受制于一定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并对社会有 反作用),而科普方面,国内的争议更多,观点更保守。有些学者仍然认为科学 不可质疑绝对正确,任何对科学的质疑,甚至提及其负面效应都被扣上反科学的 帽子。据刘教授说,您就是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为报道的客观公正,特请您 陈述您对科学本质,科学是否可以质疑,以及国内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现状的看 法。 方:刘兵他们“对科学的社会功能的认识”绝对不是什么“前沿”观点,不过是 西方后现代派的牙慧,在西方思想界也不是主流。参看拙作《有中国特色的反科 学思潮》。刘兵说我认为“认为科学不可质疑绝对正确”,则纯属造谣。此人因 为剽窃、发表劣质译作、推销国外伪科学著作、散布反科学论调被我们揭露,却 又无力作出具体回应,只好靠造谣丑化对手。他说我是持这些观点的代表人物, 那么请问,我在哪篇文章中表达过这些观点?我什么时候弱智到声称科学不可质 疑绝对正确?那样的话,科学岂不成了宗教?相反地,我在许多文章中都强调, 怀疑精神是科学精神的一个方面,可证伪性是科学的一个特征,科学是可错的, 但是科学有自我完善能力,是在不断的质疑中发展的。我之所以认为刘兵之流是 反科学,并不是因为认为科学不可质疑,也不是仅仅因为他们把科学与技术混为 一谈,把技术的负面效应视为科学的负面效应,而且还有其他的原因,后面会提 到。 记者:您认为斯诺在1959年提出的“科学文化”和“知识文化”之间的鸿沟在今 天的中国是否依然存在?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有哪些表现? 方:现代社会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社会,现代科学是高度专业化的,没有经过 长期的科学教育和严格的专业训练,很难理解某个科学领域的专业问题。在这种 情况下,不同领域之间存在鸿沟,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当然,在承认存在鸿沟 的同时,也应该做些普及、交流工作,以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不正常的是,某 些人文学者对科学一窍不通,又不虚心学习,却自以为比谁都懂科学,偏要跨越 鸿沟跑到科学领域发号施令、指手画脚,自取其辱却要怪罪什么“鸿沟”。 记者:在您眼里,国内的“科学文化人”是一个怎样的群体?“科学文化人”和 “科学主义者”之争是各自以事实依据和理论基础的学问之争还是对学术话语权 的分割争夺?您认为自己是“科学主义者”吗? 方:所谓“科学文化人”实际上是一帮打着“科学文化”、“科学传播”旗号的 反科学人士。我认为他们是反科学,因为他们在理论上鼓吹“文化相对主义”, 否认科学知识的客观性,把科学知识当成是主观的“社会建构”,甚至认为科学 和迷信没有本质区别;在实践上他们主张“科学有禁区”,混淆了整体的科学活 动和具体的某项科学研究的区别,科学探索和技术应用的区别,把某项科研活动 违反纪律、规则,把某项技术的误用、滥用,统统当成了科学之罪。 我们对“科学文化人”的批评,不属于学问之争,而属于对学术欺诈、学术 造假的揭露。“学问之争”至少还需要有“学问”,他们又有什么“学问”可言? 请问刘兵教授:你的“科学文化”的“学问”发表在哪里? 我也不知道“科学文化人”有什么话语权值得我们去分割争夺,反倒是他们 一直在控诉我在新语丝网站和国内的报刊上对他们行使“话语霸权”,莫非是他 们要来夺我的话语权? 我们在新语丝网站的“立此存照”刊登了数百篇揭露反科学文化人的文章: http://xys.3322.org/dajia/fankexue.html 他们对我们的批评、揭露,“科学文化人”无力具体反驳,只能简单给我们 扣上“科学主义者”的帽子加以丑化。“科学主义者”是什么意思呢?按他们的 说法,是相信“科学万能”“科学至上”“科学唯一正确”的人,但是我们并不 持有他们捏造出来的这些观点,不过是因为对科学的看法与他们不同,认为科学 知识是客观的(这不等于说科学是唯一的客观真理),科学知识的作用是巨大的 (这不等于说科学是万能的),不该为科学探索设置禁区(这不等于说科学研究 可以不遵循规则,技术应用可以肆无忌惮),或者无非是热衷于传播科学、揭露 伪科学而已。可见所谓“科学主义”,其实是反科学人士为了丑化论敌而树立的 一个稻草人,为了掩盖其反科学的真实目的而已。参看拙作《从反伪科学走向反 科学——当今中国反科学思潮剖析》和《从反科学走向反对反伪科学————中 国反科学思潮新动向》。 记者:2002年在上海首次召开的科学文化研究会提出科学文化人要“告别牛顿力 学范式下的旧实证主义科学观,积极努力开拓大科学时代条件下的科学文化研究, 提出新形式下科学传播已不再是传统的科普宣传,只由科技工作者将科学知识作 了稀释简化之后向公众进行普及教育,而是提倡以传播科学精神为主,以科学史、 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为依托,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于一体,在科技界与公众 之间进行双向的沟通”。您对这些主张怎么评价?您认为,这几年来“科学文化 人”的活动的实践是否与他们的主张相符?您对有人文学科背景的科技工作者参 与科普教育有何评价?就目前中国的国情,“牛顿力学范式下的实证主义科学观” 是否是旧的,应该被“融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于一体”的新科学观所取代? 方:科普不仅要普及科学知识,也要传播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思想,这早 就是中国科普界的一项共识,也是许多科普工作者在做的,既不是“科学文化人” 的发明,也用不着他们来教训科普工作者应该如何做。几年来我出版了七本科普 著作,为国内报刊撰写了数百篇科普文章,既有介绍科学知识的,也有揭露伪科 学的,还有涉及科学史、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特别是生物学的哲学和伦理问题 的,“科学文化人”可以去看看,看看是不是只“将科学知识作了稀释简化”。 相反地,“科学文化人”几年来除了贬低别人抬高自己,除了散布反科学论调、 丑化科学工作者之外,又干了些什么? 我不知道“有人文学科背景的科技工作者”是什么意思?文科出身的还能搞 科学研究? 实证是科学的特征之一,在任何国家、任何时候都不是“旧的”。所谓“新 科学观”究竟是什么意思?不要实证了,可以空口无凭胡说八道?像“科学文化 人”主张的那样“只要声称是科学的就都是科学”?那还是科学吗? 记者:您确实认为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唯一方式,科学是不可以质疑的吗? 方:我不认为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唯一方式,但是科学方法是人类认识世界的 最可靠的方式。我从来不认为科学是不可以质疑的。在1995年撰写的《科学是什 么》一文中,我已指出,科学必须是“可被否证的,不能在任何条件下都永远正 确、不能有任何的修正”,“科学承认自己不会永远正确,它会出错,但是知错 能改。” 记者:中国科协的调查报告显示目前中国公众的科学素养达标率是1.98%,而认 为科学是好的的比例却高达68%,您怎么看待这个差距? 方:我打个比方:假定有调查表明有99%的人认为吃饭是好的,但是吃饭素养达 标率(饮食合理)只有10%,你说怎么看待这个差距?是教训人们不要盲目迷信 吃饭是好的,还是努力提高人们的吃饭素养? 另外,“欢迎赛先生”、“向科学进军”、“科教兴国”的口号喊了这么多 年,却仍然只有68%的人认为科学是好的,这个比例不是高了,而是低了。 记者:对目前国内的科学教育和科学普及现状有何评价? 方:现状很严峻,面临着来自多方面的挑战:科学教育界的浮夸和腐败,人文学 界敌视科学甚至反科学的思潮,新闻界从事科技报道的编辑、记者的科学素质普 遍低下,出版界热衷于出版伪科普书籍,以及民间对宗教迷信的崇拜。中国科学 教育和科学普及要健康地发展,不仅要消灭伪科学、惩处假科学(弄虚作假), 也要防范反科学,特别是揭露那些戴着“科学文化”、“科学传播”面具的反科 学。 (XYS20040606)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