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达·芬奇” ·方舟子· 一般人大概容易犯望文生义的错误,按外国人名在前姓在后的原则, 误把“莱奥那多·达·芬奇”中的“达·芬奇”当成姓。《中华读书报》 1999年11月17日登载的吕同六先生的文章《达·芬奇是谁》欲纠正这个 误解,是值得赞赏的。问题是,把“莱奥那多·达·芬奇”简称为“达· 芬奇”是不是“谬误”、“误译”,各辞书、工具书和文献检索值不值得 为此大动干戈特地做大规模的修正呢? 所谓“误译”,当是指只有不知西方风俗的中国人才这么说,西人 就不犯这个错误。其实不然,据我所知,西人称“莱奥那多·达·芬奇”, 有用全称的,有称其名“莱奥那多”的,也有跟我们一样称之为“达· 芬奇”或干脆称之为“芬奇”的。《蓝灯屋英语大词典》(第二版)同 时收了da Vinci, Leonardo da Vinci, Vinci三条,都指同一个人。在 一般用法中,以da Vinci最为常见,并没见过有外国专家出来纠正“谬 误”。我举三个较近的使用例子: 其一,去年美国出了一本畅销书《达·芬奇骗局》(The Da Vinci Deception),是关于伪造莱奥那多·达·芬奇作品的惊险小说。对此书 的评论褒贬不一,但也没见到有人批评其书名有误。 其二,美国儿童出版社(Children's Press)出过一套“认识世界 最伟大的艺术家”的小丛书,其中一本书名即叫《达·芬奇》(Da Vinci)。 这是一套很流行的儿童课外读物,一版再版,也没见到有人批评其胡乱 起名误人子弟。 其三,近年来美国华盛顿市出了一个很著名的无伴奏四人合唱队, 名字叫做“达·芬奇的笔记本”(Da Vinci's Notebook),其标志即 为达·芬奇手绘的人体结构图。 可见,虽然芬奇人有千千万万,但因为只有这一个芬奇人最出名, 所以人们也就习惯以“达·芬奇”专指这一人。也并不只是莱奥那多· 达·芬奇一人有此殊荣,比如发现好望角的葡萄牙航海家达·伽马( Vasco da Gama),本来也是“来自伽马”的意思,但不仅我们译做达· 伽马,西人也一概称其为da Gama。 其实,中国古代也有类似的习俗。只不过,吕先生举的三国时代 “来将通名”的例子却不妥。更恰当的类比,是古代以籍贯称呼名人。 比如明代大政治家张居正,就被称为张江陵,在文献中有时干脆就简称 为江陵,虽然当时的江陵人也有成千上万。 总之,把“达·芬奇”当成姓是错的,但以“达·芬奇”简称“莱 奥那多·达·芬奇”却不算错。工具书若能用全名较为正式,但用简称 也算不得谬误。 1999.11.19. 附: 达·芬奇是谁 吕同六   Leonardo da Vinci,是指“来自芬奇的莱奥那多”,换句话说, 是指“芬奇人莱奥那多”。   挥笔写下这个题目,我仿佛听得耳边责问声迭起:你莫非神经出 了毛病,竟提出如此无知可笑的问题?达·芬奇,不就是个创作了具 有永恒的艺术魅力的《蒙娜丽莎》的画家吗?不就是那个多才多艺, 连我国小学生都知道他画鸡蛋的故事的艺术大师吗?   且慢!笔者提出这一问题,并非无缘无故,也非心血来潮。容我 慢慢道来。   我们迄今所说的“达·芬奇”,在意大利语中叫Leonardo da Vinci。直译应当是莱奥那多·达·芬奇。按照西方人姓氏组成的规矩, 名在前,姓居后;据此,长期以来把Leonardo da Vinci译作达·芬奇, 似乎符合外国人姓名汉译的规范。   不幸的是,谬误由此而来。   其实,da Vinci并不是姓。在意大利语中,前置词da表示“来自…… ”,而Vinci(芬奇)是一个地名。芬奇是位于佛罗伦萨与比萨之间的 一个市镇,现今人口近一万五千人。我们这位艺术大师就诞生在这里。 镇上如今还保留着他的故居,现辟为“莱奥那多纪念馆”,并还有一 座以他命名的“莱奥那多图书馆”。所以,不难明白,Leonardo da Vinci,是指“来自芬奇的莱奥那多”,换句话说,是指“芬奇人莱奥 那多”。   在意大利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人物的称谓中标出他的出生地, 是屡见不鲜的现象。如人们熟悉的天主教托钵会主要教派之一方济各 会的创始人方济各,在意大利语中叫Francesco d’Assisi,是指“来 自阿西西的方济各”,或者说“阿西西人方济各”。继马可·波罗之 后来华的中世纪四大旅行家之一、意大利人鄂多立克,归国后著有 《东游录》,堪称中西交通史上的经典著作。他的名字在意大利语中 叫Odorico da Pordenone,是指“来自波德诺内的鄂多立克”,或者 说“波德诺内人鄂多立克”。   这使人想起我国古典小说《三国演义》中描写的人物。两军对垒, 一方领军人物喝道:“来将通名!”另一彪人马为首者答曰:“吾乃 常山赵子龙也!”或“我乃燕人张翼德也!”这里的“常山”、“燕 人”分别表明赵子龙来自何地,张飞是哪方人氏。这情形同“来自芬 奇的莱奥那多”、“阿西西人方济各”、“波德诺内人鄂多立克”颇 为相似。   不妨设想一下,如果像把Leonardo da Vinci的名字译成“达·芬 奇”那样,把方济各的名字译成“达·阿西西”,把鄂多立克译作 “达·波德诺内”,就会让人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不知所云。   再打个略显夸张的比喻。把Leonardo da Vinci译成“达·芬奇”, 就像外国人把赵子龙的名字译作“常山”,把张飞译称“燕人”一样 可笑。须知,在文艺复兴时期,“达·芬奇”,或者说“芬奇人”, 有成千上万!   笔者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也陷于迷误,袭用“达·芬奇”的译名。 后来意识到谬误之所在,却颇踟躇,总觉得这一译名流传深广,恐难 以纠正。但再三思虑,深感如此大的失误,既已明察,便当匡正,容 不得半点含糊。不过,鉴于“达·芬奇”译名几近家喻户晓,想要立 马予以完全纠正,也难。   窃以为,不妨来个过渡,采用渐进的办法来纠正这位伟大人物姓 名的误译。今后Leonardo da Vinci:可统一译为莱奥那多·达·芬奇。 在辞书、工具书和文献检索中,列“莱奥那多”条目,在释文前注明 “旧译达·芬奇”;同时,保留“达·芬奇”条目,但标明“见莱奥 那多条”。   此议不知可行否? 中华读书报1999.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