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 《江山无限——方舟子历史随笔》勘误 ·方舟子· 写这篇自己文集的勘误记,也可算是“打假”,但不是要打自己的假,而是 打编辑的假。 在此之前,我已出版了八本书,还有五本书在准备中。这些书都是由于编辑 欣赏我而主动来约稿,互相尊重,相安无事。他们一般不会擅改我的文章,相信 我写作严谨、语文水平不低,不必做什么改动。略有删改也是出于政治方面的考 虑,可以理解。这些书也基本没有错误,如果有的话也可能是我原稿就有错。只 有《长生的幻灭》(上海科技出版社2002年版)的编辑擅改了几处,结果全都出 错,最严重的是不顾我的再三反对,把“卡”换算成“焦耳”,还算错了 (p.104)。但比起《江山无限》的编辑所做的大规模的胡编乱改,却又不值一 提了。 《江山无限》一书不是出版社编辑主动来约的,也不是我自己找上门的,而 是一位搞图书发行的老乡欣赏我的文史文章,认为它们会比我的其他文章更受欢 迎,向福建人民出版社推荐,该出版社便将之收入“春秋文丛”丛书。该书原名 为《江山无限苦情伤》,取自我几年前填的一首《浪淘沙令》。编辑要求用四个 字的书名,便拦腰砍成现在的书名。我选了59篇文章,等拿到清样一看,才发现 只剩下了40篇,成了一本不到200页的小册子。该书编辑对我的写作态度、能力 毫无信心。在寄清样之前,编辑曾在电话里对我说,我的文章中有很多硬伤,让 他们改得好辛苦。所谓“硬伤”,是指引文有误。他们曾认真地核对过我书中的 一些引文,但是似乎不知道史料会有不同来源、古文献会有版本差异,凡是和他 们手中的版本字句有出入的,统统当成引文有误而替换下来。但我现在手上无书 可查,不敢保证我的引文就百分之百抄对了,除了个别地方我确信无误要求其复 原以及改正其断句标点的错误之外,就都听任他们替换了。必须声明的是,如果 该书的引文有误,是编辑造成的,与我无关。 但是让我无法容忍的是编辑对我的本文所做的大量改动。我并不是说我的文 章一字不可易。如果是错别字、病句,当然应该改。如果涉及敏感问题,有所删 改也可以接受。但是绝大部分的改动不属此类。有一部分改动显然是出于政治考 虑,但是过于保守,其实都是在国内可以公开谈论、发表的问题,并不犯忌。更 多的改动是针对表达方式的。编辑似乎把我当成了中、小学生,要改我的作文, 本身却语文水平不高,阅读理解能力太差,文学鉴赏力更是大成问题,以致改对 为错、点金成铁。清样中并没有注明何处有改动,只能靠我自己去发现。明显的 错误改动一见可知,细微的改动却只能一句一句与我的原稿对照才能发现。编辑 又只给我了三天的时间,我只好放下其他工作,熬了三个通宵,才校对完。越校 对越恼火,几次想干脆不出这本书了,因为让这样的书出版,实在是败坏我的名 声。最后发现由于编辑擅改而出现的错误或不必要的改动达160多处之多!在校 正说明中我指出:“如果对我的校正有任何异议,请和我商量。如果无视我的校 正而出版该书,我将不会承认这是我的著作。”“建议你们的编审不仅应该提高 文史水平,还应该提高语文水平和阅读能力,更应该学会尊重作者,不要把自己 的错误转嫁到作者头上,否则没有哪一个有自尊的作者愿意和这样的出版社打交 道。” 编辑回信称:“收到‘清样校正’后,我们认真讨论了其中提出的问题,绝 大部分都依照你的要求进行了订正。”“但还有一些文句,想提出来与你商榷改 动方式,特一一列于下……”列了14条商榷,我也一一做了解释,有的解释简直 是在给编辑上语文课。随后,该社负责人给我写了封信,说:“我已说服编辑, 把您要求‘复辟’的地方,绝大部分给恢复了,约占您要求总量的94.36%。但是, 还有若干地方,为了我们党的事业计,为了我们饭碗计,为了照顾我们的面子让 我们觉得自己还是有水平的计,我们希望您能一定程度上接受我们的意见。已 ‘复辟’的,这里就不谈了。以下内容,我恳请您委曲求全,放我们一马:……” 以下列了8条意见。我回信说:“对你提出的这些意见,其中有几条我再讨论一 下,如果你们还坚持,也只好这样了。” 我以为这事就算完了。等到拿到样书(第一版第一次印刷)一看,大吃一惊, 原来我要求“复辟”的160多处,被恢复的只有约四分之三,剩下的四分之一未 被理睬,并不限于来要求通融的那8条。再加上我新发现的错误(编辑在印刷前 擅改造成的,为清样所无),共有50多条之多。按照我在清样校正中的声明,本 该不承认这本书是我的著作。但看在该社负责人几次与我沟通、要求理解的份上, 姑且食言一次。但是我必须公开地把这些改动一一指出来,以免谬种流传,也免 得读者骂我不严谨、水平低。我曾见到戈革老先生在其文集中夹了一张字条,咒 骂其编辑下地狱。对他的这种愤怒心情,我完全能够理解。碰到低能而又傲慢得 不可理喻的编辑以屠杀知识产儿为乐,也算是一大不幸吧。 以下即是勘误,被改动的部分用【】表示,需要说明的地方我加了按语。 p.1 红【丁】樱桃,绿了芭蕉 ==== 按:“丁”应为“了”。清样中漏了这条目录,是印刷前添上的,导致“误植”。 如此明显的错误都没看出来,校对得也真够马虎的。 p.5 十一月初十,袁军到达蓟州,与后金【年】交锋。 ==== 按:“年”应为“兵”。《功到雄奇即罪名》一文原稿,对皇太极的部队都称 “满兵”,清样中也都做“满兵”。在印刷前,编辑不知为何,毫无必要地把所 有的“满兵”全改成“后金兵”,又导致“误植”。 p.11 然而这样一个亡命之徒,却惨死于本族人之手,【真是无可救药!】 原文: 然而这样一个亡命之徒,却惨死于本族人之手,【一个屠杀本民族英雄的民族, 真是无可救药的奴隶之邦!】 ==== 按:此处我是指汉族后来沦为满清奴隶,编辑误读成我是在咒骂中华民族,于是 要改,却又没改好,成了病句:什么是“无可救药”? p.17 一个汉学家,不管他是【多么熟悉地】中国史实,多么地热爱中国文化,当他面 对明末清初的这段历史时,其感受肯定没有中国人那么痛切。 ==== 按:原稿做“多么地熟悉”,清样中“地”被删,意思没有区别,我也没有要求 恢复。在印刷前编辑不知为何又要把“地”加回去,却又放错了地方,成了病句。 p.19 二则袁崇焕被害的导火线,乃是皇太极从《三国演义》学来的【】反间计,全国 人民都还给蒙在鼓里,误以为袁是卖国求荣的大汉奸,如果为他平反,只会破坏 安定【】的局面。 原文: 二则袁崇焕被害的导火线,乃是皇太极从《三国演义》学来的【下三烂的】反间 计,全国人民都还给蒙在鼓里,误以为袁是卖国求荣的大汉奸,如果为他平反, 只会破坏安定【团结】的局面。 ==== 按:清样中还做“安定团结”,是印刷前编辑擅改成“安定”。类似这种“故事 新编”似的用法,多被删掉,毫无幽默感。至于为何要删去“下三烂”,编辑曾 来信说明:“使用此计,并不就‘下三烂’,‘反间计’本是‘三十六计’之一, 《三国演义》中用到此处,不宜下‘下三烂’的定语。”我的回答是:“‘下三 烂的反间计’只是针对袁案而言,并不涉及对‘反间计’的总体评价。这也不是 我首先这么评的,明史学家孟森在提到袁案时也有类似的说法。所谓‘下三烂’, 就是不光明正大,清人自己也长期觉得不好意思公开承认,只要仔细体会一下这 个词的上下文关系,就可以明白为什么删不得。”但仍未被编辑理睬,仍要强逼 我不准说是“下三烂”。 p.21   英雄墓屡毁屡修,前赴后继【;佘家17代人为英雄守了370年墓,如此盛举, 古今中外闻所未闻。】 原文:   英雄墓屡毁屡修,前赴后继,【这也是中国的国格。佘家十七代人为英雄守 了三百七十年墓,古今中外闻所未闻,这也是中国人的人格。】 ==== 按:对此处删改之不妥,我曾有说明,未被理睬:“国格”、“人格”,是针对 文章前面引用的马悲鸣说法而言的,这两个词是他使用了,我加以驳斥而已,都 只针对修墓、毁墓一事,并非泛指,所以两处都用了“也”字。此处不涉及政治 问题,而且是从正面赞扬中国、中国人的,似无删掉的必要。如果删掉“国格”、 “人格”,缺少了批驳的针对性,读起来也不顺。 p.25 凡册用稍坚可耐久而价廉纸,不许如前用高价厚纸。【“】申文纸亦然。 ==== 按:这个多出来的引号为原稿所无。 p.28 谁叫大明的官俸那么微薄,只够【餬口】呢? p.32   明朝的官俸,低得不可思议,只够勉强【餬口】。 ==== 按:这两处原文都做“糊口”,据最新版《辞海》、《现代汉语词典》“糊口” 条,是规范的用法,又何必改成一个《辞海》不收、国标也不收而需要造字(把 食旁改成简体)的偏僻字呢? p.29 张居正名为首辅,实乃摄政,十足是个【革新的“总设计师”】,朝廷岂可一日 无他? 原文: 张居正名为首辅,实乃摄政,十足是个【“改革的总设计师”】,朝廷岂可一日 无他? ==== 按:这也是“故事新编”被改。 p.48 但这些评论文章,即使是反对乃至批判它的,着眼的都是《河殇》的【政治倾 向】,似乎还没有人给它具体地挑挑毛病,看看它所依据的史实虚假到何等程度。 原文: 但这些评论文章,即使是反对乃至批判它的,着眼的都是《河殇》的【思想,乃 是见仁见智的事,难以服人】,似乎还没有人给它具体地挑挑毛病,看看它所依 据的史实虚假到何等程度。 ==== 按:改“思想”为“政治倾向”不妥。我不想让人误以为我是为了迎合当局批 《河殇》的政治倾向而写。何况在当局发动对《河殇》批判之前之后,也一直有 人(特别是海外华人)在抨击《河殇》的民族虚无主义思想,这和政治没有关系。 p.50 正因为郑和之行的贸易性质如此明显,当时的人都以为郑和就是去贸易的,【以 致文人提醒大家其中还有政治意图:】 原文: 正因为郑和之行的贸易性质如此明显,当时的人都以为郑和就是去贸易的,【以 致有政治觉悟比较高的人提醒大家不要忘了讲政治:】 ==== 按:这也是“故事新编”被改。 p.53   “监”字在此读去声,自然不是指监狱,而是跟钦天监、上林苑监一样,表 示官署。【】国子监与其说是学校,不如说是学官的衙门,官员即老师,老师即 官员。【】当时的国子监的老板是皇帝,其最高长官——祭酒也是从四品的不大 不小的官,以下从司业、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到从九品的学录,无不是朝廷 命官,任免都出自吏部。 原文:   “监”字在此读去声,自然不是指监狱,而是跟钦天监、上林苑监一样,表 示官署。【确实的,】国子监与其说是学校,不如说是学官的衙门,官员即老师, 老师即官员。【我国自古以来,就是实行政治和教育不分的“政教合一”,今天 的重点大学的老板是共产党,校长是厅级干部,而】当时的国子监的老板是皇帝, 其最高长官——祭酒也是从四品的不大不小的官,以下从司业、监丞、博士、助 教、学正到从九品的学录,无不是朝廷命官,任免都出自吏部。 ==== 按:编辑对此删改的解释是:“‘政教合一’不妥,‘政教合一’历来专指政治 和宗教合一。”我当然知道政教合一历来指的是什么意思,这里不过是采用旧词 新用的修辞,所以用引号括起来。编辑连这种修辞方法都不懂。 p.54 宋讷本是元廷降臣,历史不太清白,因此要秉承上意,【格外努力,】以博取朱 元璋的欢心。 原文: 宋讷本是元廷降臣,历史不太清白,因此要秉承上意,【努力工作】以博取朱元 璋的欢心。 p.73 这种人人能体会到的深情厚意,腐儒却一点也不懂。【】清末民初“大儒” 王闿运评之曰: 原文: 这种人人能体会到的深情厚意,腐儒却一点也不懂。【面对如此崇高的诗 作,】清末民初“大儒”王闿运竟骂之为卑下的叫化腔: ==== 按:编辑不会写文章,只知平铺直叙,不懂得承上启下(上文提到“崇高诗 作”),也不懂得对照(“崇高的诗作”对“卑下的叫化腔”)。 p.73 虽然历来注者多说西邻寡妇“窃枣”,但她扑枣是得到杜甫允许甚至鼓励的,如 何谈得上“窃”?杜甫不认为【这】是窃,自然也不觉得她的所作所为是恶行; 后人读之,也只觉得寡妇可怜,不觉其恶。 ==== 按:原文“这”做“她”,是针对上文的“寡妇‘窃枣’”。编辑改“她”为 “这”,与上文无法对应且不说,与下文“她的所作所为”又重复了,实际上变 成了“杜甫不认为她的所作所为是窃,自然也不觉得她的所作所为是恶行”,不 通之至。 p.73 杜甫写作此诗,纯粹为了实用,写时未必当成文学作品来写,信笔为之,所以毫 无雕琢痕迹,恐怕也没有想到会流传后世而不朽【。他】既不是要显示寡妇的恶, 也不是为了炫耀自己的善。 ==== 按:原文此处为逗号,无“他”字,因为“既不是……”的主语乃是“杜甫写作 此诗”。 p.76 读高中的时候读郁达夫的小说集,其中有一篇即是《黄景仁》,故事情节都 已忘记,引的诗中有【两处】却印象极深。 ==== 按:“两处”原做“两首”,意思不同。 p.77 而年年此夜,【】是他最费“吟呻”的时辰。 原文: 而年年此夜,【正】是他最费“吟呻”的时辰。 p.79   现代人写古体诗词,好象都喜欢自己当注释家,甚至连讲究浑成天然的词, 也会一句一句自己加上长长的解释,害怕读者领会不了【其精妙之处】。 原文:   现代人写古体诗词,好象都喜欢自己当注释家,甚至连讲究浑成天然的词, 也会一句一句自己加上长长的解释,害怕读者领会不了【“诗人”的妙句】。 p.85 到了晚年,阅历多了,悲欢离合也经历了不少了,心境变得凄凉起来,词风也 【变得深沉多了】。 原文: 到了晚年,阅历多了,悲欢离合也经历了不少了,心境变得凄凉起来,词风也 【深沉多了】。 ==== 按:改得累赘。 p.86 偏偏歌女却唱起了忧伤的歌,所以他就请求她们“清歌莫断肠”了。【】一个 “欲”字,一个“莫”字,已说明诗人本人也不相信悲凉是真正能用沉醉换得掉 的, 原文: 偏偏歌女却唱起了忧伤的歌,所以他就请求她们“清歌莫断肠”了。【其实】一 个“欲”字,一个“莫”字,已说明诗人本人也不相信悲凉是真正能用沉醉换得 掉的, p.94 科举考试的宗旨,是要求考生代圣贤立言,向皇帝献策,也就是“心中有话向皇 上说”【】。 原文: 科举考试的宗旨,是要求考生代圣贤立言,向皇帝献策,也就是“心中有话向皇 上说”,【在现代自然就是“心中有话向党说”】。 ==== 按:“心中有话向党说”,这是高考恢复第一年的作文题目,这篇文章的前面已 经提到(这篇文章原先有个副标题叫“从《心中有话向党说》到《假如记忆可以 移植》”),并非我捏造出来讽刺的。 p.94 但是这“心中话”,却不能是考生自己的“心中话”,而只能是出题者、批卷者 所愿意听到的官话、套话表忠心。如果有哪个考生愚蠢到真把心中话说出来,写 几句怨语、微言,如果不因此获罪而只是吃个鸭蛋,已是万幸了。【集权社会得 以稳固的基础,就是臣民们对威权的顺从,即使仅仅是表面上如此,所以也就需 要统一思想、统一舆论。这种要求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考试也不例外。而事 实上在集权社会中生活的人,也早被形形色色的政治思想教育教育得习惯在考试 时说假话了,学校的作文也就起着这种作用。我在中学时曾在一篇命题作文中露 出了那么一丁点儿离经叛道的思想,就让老师们大为紧张,从此也就明白了不能 在作文中畅所欲言。张铁生一定是没有受过作文课的管教,才胆敢在考卷上造 反。】 原文: 但是这“心中话”,却不能是考生自己的“心中话”,而只能是出题者、批卷者 所愿意听到的官话、套话表忠心。如果有哪个考生愚蠢到真把心中话说出来,写 几句怨语、微言,如果不因此获罪而只是吃个鸭蛋,已是万幸了。【而事实上在 集权社会中生活的人,也早被形形色色的政治思想教育教育得习惯在考试时说假 话了,学校的作文也就起着这种作用。我在中学时曾在一篇命题作文中露出了那 么一丁点儿离经叛道的思想,就让老师们大为紧张,从此也就明白了不能在作文 中畅所欲言。张铁生一定是没有受过作文课的管教,才胆敢在考卷上造反。集权 社会得以稳固的基础,就是臣民们对威权的顺从,即使仅仅是表面上如此,所以 也就需要统一思想、统一舆论。这种要求是事无巨细面面俱到的,考试也不例 外。】 ==== 按:编辑没有弄明白这些语句的逻辑关系,擅自做了调动。 p.94 【随着社会价值的多元化】,政治已经不再无所不在,而演变成了对社会责 任感的重视。 原文: 【随着集权社会的逐渐解体】,政治已经不再无所不在,而演变成了对社会 责任感的重视。 ==== 按:这句是承上而来的。 p.95 一直到去年的高考,考生还在被要求写《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 弱》,个个必须以强者自居【】。 原文: 一直到去年的高考,考生还在被要求写《坚韧——我追求的品格》、《战胜脆 弱》,个个必须以强者自居,【连以“弱者”为名的女性也不得赦免】。 p.97 我实在搞不明白,命题者为何强迫三百多万考生欣赏这么一篇拗口、生硬、矫情、 虚伪的文字。【这篇无论从文学的角度还是从语文的角度看都属赝品劣作的文 章。】 原文: 我实在搞不明白,命题者为何强迫三百多万考生欣赏这么一篇拗口、生硬、矫情、 虚伪的文字。【这篇无论从文学的角度还是从语文的角度看都属赝品劣作的文章, 据说已在北京海淀区6月份模拟试题中出现过了,北京考生已预先知道了部分高 考考题,使得高考这一在中国极少见的公平竞争的形式因之腐败。不难设想,以 后全国考生将不得不购买北京海淀区的模拟试题,那篇文章,大概就属于要为京 城教育系统在全国开拓商业市场的拳头产品,然而那又是什么样的货色?】 ==== 按:清样中保留了原文,是在印刷前编辑又做删改,却只保留了一个句子的主语, 成了病句。 p.97 长城在国内外历来被视为中国的象征之一,有作家要攻击这个象征,自是他的言 论自由,但是命题者强迫考生欣赏这样的攻击,却是将个人的偏见硬塞入了公共 教育【】。 原文: 长城在国内外历来被视为中国的象征之一,有作家要攻击这个象征,自是他的言 论自由,但是命题者强迫考生欣赏这样的攻击,却是将个人的偏见硬塞入了公共 教育【渠道】。 p.101 这时候,辽东的局势也变得危急了。【开始在辽东增修墙堡。】成化十三年, 开始在辽东增修墙堡。 ==== 按:重复的“开始在辽东增修墙堡。”为原稿所无。 p.101 自以为高明的今人也许要嘲笑长城不过是座废物,【何以】抵挡得住外族的入侵。 就连鲁迅也这么说:“其实,从来不过徒然役死许多工人而已,胡人何尝挡得 住。” 原文: 自以为高明的今人也许要嘲笑长城不过是座废物,【何尝】抵挡得住外族的入侵。 就连鲁迅也这么说:“其实,从来不过徒然役死许多工人而已,胡人何尝挡得 住。” ==== 按:此处用“何尝”,是因为下文引用的鲁迅如此用,改不得。 p.111   【毛泽东毕生推崇鲁迅,他在20世纪40年代对鲁迅的评价,后来成为盖棺定 论:“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这时候,在 他看来,鲁迅首先是个文学家,其次才是思想家、革命家。到了毛泽东最后岁月 的一次谈话中,他却说:中国几千年来只出现过两个圣人,古代圣人自然是孔夫 子,现代圣人不是我,是鲁迅。既然称之为圣人,那么敬佩的自然是其思想,难 怪临死前的毛泽东,双眼已几乎失明,却还在用放大镜阅读那套人民出版社专门 为他印刷的大字版《鲁迅全集》。】 原文:   【毛泽东毕生推崇鲁迅,起初自然是出于政治需要,到了晚年,我看就有些 诚心诚意了。他在四十年代对鲁迅的评价,后来成为大陆对鲁迅的盖棺定论: “鲁迅不仅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革命家。”这时候,在他看 来,鲁迅首先是个文学家,其次才是思想家、革命家。到了毛泽东最后岁月的一 次谈话中,他却说:中国几千年来只出现过两个圣人,古代圣人自然是孔夫子, 现代圣人不是我,是鲁迅。既然称之为圣人,那么敬佩的自然是其思想,难怪临 死前的毛泽东,双眼已几乎失明,却还在用放大镜阅读那套人民出版社专门为他 印刷的大字版《鲁迅全集》;这位在林彪进贡的“四个伟大”称号中只承认“伟 大的导师”这顶帽子的一代人杰,这时候是不是觉得自己的“雄文四卷”与《鲁 迅全集》相比是显得多么渺小,而且会人亡书废,不可能传之久远呢?】 ==== 按:这个开头的一段被改得文采尽失。鲁、毛对比,是因不想让人以为我拿毛当 权威把他的话做为论据,故略做讽刺。删了,会让读者误以为我是崇毛派。 p.112 【19世纪】文明一面之通弊,盖如此矣。 ==== 按:编辑将原稿中的汉字数字均一一改成阿拉伯数字,甚至连引文——而且还是 古文(鲁迅《文化偏至论》)——都不放过,真可谓走火入魔。 p.113 即使到了【】晚年,他领导“左联”,与共产党同路,而托尼的影子仍然存在, 又何尝丧失一丝一毫的独立人格? 原文: 即使到了现在【为许多人所不满的】晚年,他领导左联,与共产党同路,而托尼 的影子仍然存在,又何尝丧失一丝一毫的独立人格? ==== 按:的确有许多人对晚年的鲁迅不满,为什么说不得? p.117 当时国共对抗正激烈,【郭在共产党方面,钱、余在国民党阵营】,其中有多少 政治宣传的成份在? 原文: 当时国共对抗正激烈,【郭固然是共产党这方的学术权威,钱、余却也是国民党 阵营中的红人】,其中有多少政治宣传的成份在? p.122 37年前作者写作此文,其动机大约是为了推翻共产党的史学权威。37年后在 纪念钱穆时重提此文时,【该权威早已作古了】,其动机恐怕已经不同,主要是 为了用以说明先师之高明远胜于政治和学术对手了。总之都不纯。 原文: 37年前作者写作此文,其动机大约是为了推翻共产党的史学权威。37年后在 纪念钱穆时重提此文时,【该权威早已是墙倒众人推了】,其动机恐怕已经不同, 主要是为了用以说明先师之高明远胜于政治和学术对手了。总之都不纯。 p.129 (余氏跋语中自述:“钱先生偶然提起他在成都的时候,曾有人对他说,《十批 判书》中论前期法家是暗用《先秦诸子系年》的材料和论断。但钱先生似乎没有 细读过《十批判书》,因此他问我是不是有同样的印象。这才引起我仔细检查 《十批判书》的兴趣。”(第121页)【】 ==== 按:原稿此处有个括号“)”,编辑也不好好找找前面是否还有个“(”,就乱 删。 p.129   现在国内知识界提倡知识分子要有独立的人格【】。在近代学者中,鲁迅的 人格固然是最近乎完美的,但也不必想当然地美化,以之为圣人似的参照系。   现在国内知识界提倡知识分子要有独立的人格【,郭沫若是被当做反面的典 型来批判的,而鲁迅则是做为正面的形像来颂扬的。但郭沫若在建国前还可算是 特立独行之人,而鲁迅先生有幸未能活到建国之后,将二人比较,实在是有点不 伦不类(先生若得长寿,依我看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象梁漱溟那样闭门谢客,如 果能得毛的容忍的话)】。在近代学者中,鲁迅的人格固然是最近乎完美的,但 也不必想当然地美化,以之为圣人似的参照系。 ==== 按:鲁、郭对比,是因为丁东《逢场作戏的悲哀》一文已做了,而我这篇文章, 如一开始就提到的,是因为丁东的这篇文章而引起的,所以做简单的讨论。这么 删除,第一句话还成话吗?没了鲁、郭对比,后面的文章还能看吗?我会写这么 语无伦次的文章吗?我这篇《郭沫若抄袭钱穆了吗?》曾全文收入中央党校出版 的《全面评价郭沫若》一书,未做任何删改。福建人民出版社在政治上的把关, 竟严过中央党校出版社。 p.130   沫若先生文史全才,一代宗师,生前声势显赫,却【】没有替自己身后的名 声谋划, 原文:   沫若先生文史全才,一代宗师,生前声势显赫,却【大概过于相信“党和人 民”的结论,】没有替自己身后的名声谋划, p.134 我翻检出了登在1996年第3期上的翟清福、耿清珩二先生的文章【《一桩学 术公案的真相──评余英时《〈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系年〉互校记》》】。 原文: 我翻检出了登在1996年第3期上的翟清福、耿清珩二先生的文章【《一桩学 术公案的真相──评余英时〈《十批判书》与《先秦诸子系年》互校记〉》】。 ==== 按:双书名号套单书名号,单书名号套双书名号,是标点符号的使用常识,编辑 竟连这点常识都不知道,改成了两个双书名号互套。 p.134 于是余氏竟然让他的老师钱穆倒过来抄袭郭沫若,把《系年》原文中的“《读书 后辨》”改成了“《读书后记》”【。】以与《十批》相一致。 ==== 按:此处原稿为逗号,改成句号不妥。 p.136 【我以前已多次揭露过基督教传教士、中国“人文”学者爱造爱因斯坦的谣,说 他信教信上帝。】 原文: 【基督教传教士、中国“人文”学者爱造爱因斯坦的谣,说他信教信上帝,我以 前已多次揭露过。】 ==== 按:按编辑的改动,“说他信教信上帝”的主语变得模糊。 p.137 这段话很有点今天中国“人文”学者的口吻,都是要对科学指手画脚的,【】 都是连基本科学常识都没有。 原文: 这段话很有点今天中国“人文”学者的口吻,都是要对科学指手画脚的, 【而其实也】都是连基本科学常识都没有。 ==== 按:编辑窜改了我的意思。 p.139 这样,就只剩下了相隔五十多年的正德、万历(【中间夹着】只有短短六年的隆 庆)两朝。 原文: 这样,就只剩下了相隔五十多年的正德、万历(【包括】只有短短六年的隆庆) 两朝。 ==== 按:在正德、万历中间夹着嘉靖和隆庆。 p.146 徐震堮【生】早就指出了这个错误 ==== 按:原稿为“先生”,不知为何编辑要让徐先生当徐生。 p.147 这种以民族先知自居的预言,用于写诗消【除】胸中块垒则可,用于写评论做批 评则相当吓人。 ==== 按:“除”字为编辑所添加。实际上,“消(或浇)胸中块垒”是成语,无需多 一“除”字。 p.148 这是时代的使然,并非象余杰设想的“专政机器用装满子弹的枪口对准我的脑袋, 逼我写文章”那种可笑的悲壮。【】余秋雨既非文革的罪魁祸首,也算不上文革 的风云人物,除了动动笔杆也没听说过有打砸抢烧杀行为,也没有象戚本禹、王 力、浩然等这些真正的文革风云人物那样重现江湖为自己的文革经历鸣冤叫屈、 树碑立传,只不过是由于文学才华而比普通中国人多了点不凡的经历,为什么独 独挑他出来? 原文: 这是时代的使然,并非象余杰设想的“专政机器用装满子弹的枪口对准我的脑袋, 逼我写文章”那种可笑的悲壮。【在那个时候,文章写得好的,得到上级赏识, 进了写作班子,对文学青年们来说,无疑是一种荣誉,就连冯友兰、周一良这样 的前辈高人也欣欣然进了“梁效”,何况余秋雨在当时也不过是象余杰这样的文 学青年罢了。】余秋雨既非文革的罪魁祸首,也算不上文革的风云人物,除了动 动笔杆也没听说过有打砸抢烧杀行为,也没有象戚本禹、王力、浩然等这些真正 的文革风云人物那样重现江湖为自己的文革经历鸣冤叫屈、树碑立传,只不过是 由于文学才华而比普通中国人多了点不凡的经历,为什么独独挑他出来? ==== 按:删掉这么一大截,有什么犯忌的?这一删,后面的“只不过是由于文学才华” 云云就没了着落。 p.149   更何况,是否悔改,并不在于言辞,而在于行为。今天放下屠刀在佛前痛心 忏悔,明天【也许】拿起屠刀继续杀人,并不能就立地成佛。 原文:   更何况,是否悔改,并不在于言辞,而在于行为。今天放下屠刀在佛前痛心 忏悔,明天拿起屠刀继续杀人,并不能就立地成佛。 ==== 按:编辑没有看懂这句话,乱加“也许”,使句子意思完全变了。我的意思是: 如果“今天放下屠刀在佛前痛心忏悔,明天拿起屠刀继续杀人”,那么“并不能 就立地成佛”。 p.153 对于那些未接触过有神论宗教、还未思考过神是否存在,因此自然而然不信仰神 的人,我认为不该算是无神论者。对那些只是不相信某种神的存在(比如基督教 的上帝),但还相信某种超自然的神灵、鬼怪的人【】,也不【】算是无神论者。 原文: 对于那些未接触过有神论宗教、还未思考过神是否存在,因此自然而然不信仰神 的人,我认为不该算是无神论者。对那些只是不相信某种神的存在(比如基督教 的上帝),但还相信某种超自然的神灵、鬼怪的人【(比如某些佛教徒)】,也 不【该】算是无神论者。 ==== 按:括号举例是不宜删的,因为前面已有括号举例。“该”字也是不宜删的,因 为前面已有“该”。编辑不懂写文章的前后呼应。 p.160 按:这里把“难道宗教信仰会有什么害处吗?”的问答全删掉了,使得下个问答 “那些干坏事的人并不是真正的信徒,他们只是用宗教信仰为借口!”显得突兀, 失去了连贯性。讨论宗教信仰在历史上的危害和在现实中的某些害处,一点也不 违背国家的宗教政策,何况这里所谈的全是国外的情形,与国内的无关。在中国 无神论学会出版的读物中有很多这方面的内容,我这篇文章也曾经全文在《科学 与无神论》上连载。下面是被删掉的问答。 难道宗教信仰会有什么害处吗? 有许许多多的害处,不仅对信仰者有害,对其他人也会有害。 历史上有过许多宗教战争,比如基督教的十字军东征。信徒们也许会争辩说 宗教信仰并不是这些战争的真正原因,而只是借口。但即便如此,宗教信仰至少 为这些战争提供了借口,让它们“合理化”。 历史上也发生过由于宗教原因而导致的大规模的迫害、屠杀和种族清洗,比 如基督教在中世纪对女巫、科学先驱的大规模迫害、屠杀。 即使在今天,由于人类社会的进步,宗教的危害性已大为减轻,但仍然相当 严重。宗教仍然是国家、地区纷争的根源,象巴尔干半岛、北爱尔兰、中东地区 的纷争,就都跟宗教信仰脱不了关系,甚至可以说几乎全都是由于宗教原因而导 致。 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宗教领袖以亵渎神灵为由处死异教徒或无神论者。有许 多信徒因为其子女成了无神论者或与其他宗教的信徒结婚,就杀害了自己的孩子。 许多宗教信徒迷信奇迹治病。有无数这样的例子,信徒由于宗教信仰而讳疾 忌医,或者乞灵于教士、巫师的神力,因而病重身亡。有许多信徒出于宗教的理 由拒绝接受输血,因而死亡。 由于天主教会反对任何人为的避孕方法(特别是避孕套),对人口过渡增长 和爱滋病的流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由于某些基督教团体反对人工流产,许多医疗诊所被骚扰,有的医生被谋杀。 宗教信仰对人类社会也是一个巨大的财政、人工负担,浪费了无数的人力、 物力和财力。信徒们花费了无数钱财用于建造、修缮教堂、庙宇,浪费了无数时 间用于礼拜、祈祷、举行宗教仪式、学习经文等等。这些金钱、时间本来可以用 于更好的事情上。 p.164 总之,战果似乎很可观,甚至连“摩门教”、“耶和华见证人”、“基督教科学” 这些看上去比较古怪的基督教异端也能拉到中国人入伙。不过大部分人入的是在 美国还算是主流、但极端保守的【新福音教派】。 ==== 按:原稿做“原教旨福音教派”,指的是相信《圣经》完全无误的传统福音教派。 “新福音教派”则是20世纪40年代从传统福音教派中分化出来的一个较不保守的 教派,承认《圣经》存在谬误,并非美国主流,华人信仰者也不多。编辑如此改 动,是不是自以为比我还了解美国、美国华人的信教状况? p.164 大律师【克伦斯】·达娄(Clarence Darrow)为人们争得了劳保和失业福利, ==== 按:我在清样校正中已要求改成“克拉伦斯”,却没有被采纳。 p.171 与潘恩形成强烈对比的是【,】生前死后都倍受爱戴的富兰克林。 ==== 按:此逗号为编辑擅加,成了病句。 p.173 他的朋友和导师Samue【 】l Hill劝他不要出版这本书,因为这将对他的政治生 涯不利。 ==== 按:这个多余的空格是编辑擅加的,我在清样校正中已要求删去,却没有被采纳。 p.182 二十年代,也是美国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过渡时期。伴随着社会的转型,传统的道 德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在原教旨主义者看来,【人心不古、道德沦丧。他们将之 归罪于进化论的传播。】 原文: 二十年代,也是美国社会实现现代化的过渡时期。伴随着社会的转型,传统的道 德观念也发生了变化。在原教旨主义者看来,【也就是人心不古、道德沦丧,并 将之怪罪到进化论的传播。】 p.183 支持和反对进化论的名流也纷纷参与了这场【闹剧】的演出。 原文: 支持和反对进化论的名流也纷纷参与了这场【活剧】的演出。 ==== 按:我并不认为“猴子审判”是闹剧,编辑却要替我写文章,非要说那是闹剧。 编辑解释说:“活剧”是个生造的词,因为在《辞海》中找不到。莫非编辑以为 《辞海》已把所有的现代汉语语汇都收进去了?我告诉编辑:“活剧”已成为通 行词语,用google检索,使用这个词的网页达7600页,《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就 已用到这个词:“军事家活动的舞台建筑在客观物质条件的上面,然而军事家凭 着这个舞台,却可以导演出许多有声有色威武雄壮的活剧来。”(《中国革命战 争的战略问题》)话说到了这个份上,仍然不被接受。 (XYS2004052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freedns.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