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清华大学教授孙立平之剽窃 ·方舟子·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孙立平教授《有感于美国“皇帝”与“海螺共和国”》 (载《经济观察报》2008年1月28日。我刚好有一篇文章登在同期报纸上,所以 注意到)一文约一半的篇幅,即有关美国“皇帝”的部分,基本抄袭自我写于 2004年2月、在网上流传甚广的文章《假做真时——美国皇帝诺顿一世传奇》, 插图版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4068790100041q.html。美国 “皇帝”的事迹不是我的发现,虽然我是第一个将之介绍到中文世界的,但英文 “有关的文章”多得是,别人当然也可以根据“有关的文章”包括我的文章做介 绍,但是不能拿着我的介绍文章大段大段地照抄,翻译、表述都是我的,连我文 章中的一些特异的幽默语句也照抄不误,这些语句与我全文的调侃风格很和谐, 放在孙文中就显得不伦不类了。如此大面积的照抄照搬,即使注明了出处也有剽 窃之嫌,更何况对原作者、原文只字不提,以“有关的文章”一语带过,让读者 以为是他自己根据原始材料综述而成的,这不是剽窃是什么?我花了许多时间看 许多资料费心构思写成的文章,就怎么轻松地像无主之物一般粘贴复制过去,最 后加一段感想就成了自己的东西,整个写作过程估计不会超过一个小时,这样的 文章未免太好写,这样的教授未免太好当了吧?孙教授不会不知道我这几年主要 在干什么(曾经和我同台一起做过讲座),却连我的文章也不放过,是太糊涂, 还是太大胆? 下面是雷同比较:   孙文:1880年1月9日的旧金山主要报纸之一的《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却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君王驾崩”,宣 布“美国皇帝和墨西哥保护者诺顿一世逝世。”   方文:旧金山主要报纸《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 1880年1月9日的头版头条是“Le Roi Est Mort”(法语“君王驾崩”),宣布: “美国皇帝和墨西哥保护者诺顿一世逝世。”   孙文:原来,早在1859年9月 17日,一个叫做约书亚·诺顿(Joshua A. Norton)的乞丐,走进《旧金山布告》(San Francisco Bulletin)办公室,递 交了一份一句话的诏书,“在美国绝大多数公民的强烈要求下,我宣告自己为美 国皇帝”。他同时命令美国各州的议员于明年2月1 日到旧金山音乐大厅开会, 修改现有的法律。下面的署名是“美国皇帝诺顿一世”。美国历史上的唯一一位 “皇帝”,就这样诞生了。   方文:9月17日,他决定让世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走进《旧金山布告》 (San Francisco Bulletin)办公室,递交了一份一句话的诏书,“在美国绝大 多数公民的强烈要求下,我……宣告自己为美国皇帝”,并命令美国各州的议员 于明年2月1日到旧金山音乐大厅开会,修改现有的法律。下署“美国皇帝诺顿一 世”。   孙文:据后来有人查证,诺顿于1811年1月17日出生于英国,1820年随父母 移民南非。他的父亲在南非经商相当成功,因此在诺顿于1849年在美国西部淘金 热中到旧金山闯天下时,口袋里装着父亲给他的4万美元巨款当种子资金。开始 的时候,生意还做得比较顺利,曾经被朋友戏称为“皇帝”。但诺顿后来在一次 生意中经营失败,一夜之间倾家荡产。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诺顿被债主讨债, 官司缠身,到1858年,已经是身无分文。此后,他失踪了大约9个月。1859年夏 天,他回到了旧金山,身穿一身破旧的欧式海军元帅服在大街上晃悠,目光分散, 看来已经疯了。他决定让世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于是发生了上面的一幕。   方文:现在我们根据教区出生记录,可知他于1811年1月17日出生于英国, 1820年随父母移民南非。他的父亲在南非经商颇为成功,因此在诺顿于1849年在 美国西部淘金热中到旧金山闯天下时,口袋里装着父亲给他的4万美元巨款当种 子资金。诺顿起初在旧金山从事多种生意,……成了旧金山最受尊敬的商人之一, 被朋友们戏称为“皇帝”——这大概是他后来自封皇帝的灵感。……诺顿一夜之 间破产。接下来的三年诺顿被债主讨债,官司缠身,到1858年,他已身无分文。 然后他失踪了大约9个月。1859年夏天,他回到了旧金山,身穿一身破旧的欧式 海军元帅服在大街上晃悠,目光分散,看来已经疯了。9月17日,他决定让世人 知道他的真实身份,……   孙文:旧金山的公民们一觉醒来惊异地发现自己成了皇帝的子民,并且愉快 地接受了这个现实。在当天就有人在街上向诺顿一世行鞠躬屈膝礼。诺顿一世的 存在给公众提供了许多饭后谈资,人们津津乐道他的轶事、绯闻。随着时间的推 移,诺顿一世越来越受到旧金山人民的爱戴。作为皇帝,诺顿一世享有一些特权, 例如他可以在旧金山最好的餐馆免费就餐,这些餐馆也以能挂上“美国皇帝指定 餐馆”的牌子为荣。在他真的需要付钱时,他就发行“皇家”钞票,面值大多为 50美分这样小额的钞票,也有的为5美元、10美元。这些钞票在旧金山被商店、 银行普遍接受。不过诺顿一世并没有因此滥印钞票大发横财,在他驾崩之后,人 们在皇宫中发现国库只剩区区数美元。   方文:旧金山的公民们一觉醒来发现自己成了皇帝的子民,并愉快地接受了 这个现实。在当天就有人在街上向诺顿一世行鞠躬屈膝礼。随着时间的推移,诺 顿一世越来越受到旧金山人民的爱戴。像其他国家的皇室成员,诺顿一世的存在 给公众提供了许多饭后谈资,人们津津乐道他的轶事、绯闻。……做为皇帝,诺 顿一世享有一些特权,例如他可以在旧金山最好的餐馆免费就餐,这些餐馆也以 能挂上“美国皇帝指定餐馆”的牌子为荣。……在他真的需要付钱时,他就发行 “皇家”钞票,面值大多为50美分,也有的为5美元、10美元。这些钞票在旧金 山被商店、银行普遍接受,据说信誉比美元还好。不过诺顿一世并没有因此滥印 钞票大发横财,在他驾崩之后,人们在皇宫中发现国库只剩区区数美元。   孙文:1859年 10月12日,他发布诏书,以腐败盛行、当今政府不能保护公 民生命财产为由,宣布解散美国国会,并再次命令各方代表到旧金山音乐大厅共 商国事。当然国会仍然是抗旨在华盛顿开会。在内战爆发后,诺顿一世向林肯总 统表示他愿意派御林军援助联邦政府,林肯礼貌而又幽默地答复说,将把他及其 队伍作为国家的后备力量。   方文:1859年10月12日,他发布诏书,以腐败盛行、当今政府不能保护公民 生命财产为由,宣布解散美国国会,并再次命令各方代表到旧金山音乐大厅共商 国事。1860年1月,他听说议员们抗旨继续在华盛顿开会,……在内战爆发后, 诺顿一世向林肯总统表示他愿意派御林军援助联邦政府,林肯礼貌地答复说将把 他及其队伍做为后备力量。 附: 有感于美国“皇帝”与“海螺共和国” 孙立平 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经济观察报》2008年1月28日   一晚上在网上读到两个有趣的故事,都是美国历史上的。   一个故事是有关美国的一个自封的皇帝的。了解点美国历史的人都知道,美 国的历史和现实中有许多稀奇古怪的事情,但有一样东西是没有的,就是皇帝, 因为美国从来就没有实行过帝制,因而也就不可能有所谓的皇帝。然而,1880年 1月9日的旧金山主要报纸之一的《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 却在头版头条刊登了这样一条消息:“君王驾崩”,宣布“美国皇帝和墨西哥保 护者诺顿一世逝世。”   原来,早在1859年9月 17日,一个叫做约书亚·诺顿(Joshua A. Norton) 的乞丐,走进《旧金山布告》(San Francisco Bulletin)办公室,递交了一份 一句话的诏书,“在美国绝大多数公民的强烈要求下,我宣告自己为美国皇帝”。 他同时命令美国各州的议员于明年2月1 日到旧金山音乐大厅开会,修改现有的 法律。下面的署名是“美国皇帝诺顿一世”。美国历史上的唯一一位“皇帝”, 就这样诞生了。   据后来有人查证,诺顿于1811年1月17日出生于英国,1820年随父母移民南 非。他的父亲在南非经商相当成功,因此在诺顿于1849年在美国西部淘金热中到 旧金山闯天下时,口袋里装着父亲给他的4万美元巨款当种子资金。开始的时候, 生意还做得比较顺利,曾经被朋友戏称为“皇帝”。但诺顿后来在一次生意中经 营失败,一夜之间倾家荡产。在接下来的三年时间里,诺顿被债主讨债,官司缠 身,到1858年,已经是身无分文。此后,他失踪了大约9个月。1859年夏天,他 回到了旧金山,身穿一身破旧的欧式海军元帅服在大街上晃悠,目光分散,看来 已经疯了。他决定让世人知道他的真实身份,于是发生了上面的一幕。   一场闹剧能够演得有声有色,必须得有他人的配合。有关的文章介绍说,旧 金山的公民们一觉醒来惊异地发现自己成了皇帝的子民,并且愉快地接受了这个 现实。在当天就有人在街上向诺顿一世行鞠躬屈膝礼。诺顿一世的存在给公众提 供了许多饭后谈资,人们津津乐道他的轶事、绯闻。随着时间的推移,诺顿一世 越来越受到旧金山人民的爱戴。作为皇帝,诺顿一世享有一些特权,例如他可以 在旧金山最好的餐馆免费就餐,这些餐馆也以能挂上“美国皇帝指定餐馆”的牌 子为荣。在他真的需要付钱时,他就发行“皇家”钞票,面值大多为50美分这样 小额的钞票,也有的为5美元、10美元。这些钞票在旧金山被商店、银行普遍接 受。不过诺顿一世并没有因此滥印钞票大发横财,在他驾崩之后,人们在皇宫中 发现国库只剩区区数美元。   诺顿的游戏更玩到了关系到国家命运和前途的事情上。1859年 10月12日, 他发布诏书,以腐败盛行、当今政府不能保护公民生命财产为由,宣布解散美国 国会,并再次命令各方代表到旧金山音乐大厅共商国事。当然国会仍然是抗旨在 华盛顿开会。在内战爆发后,诺顿一世向林肯总统表示他愿意派御林军援助联邦 政府,林肯礼貌而又幽默地答复说,将把他及其队伍作为国家的后备力量。   另一个故事来自《印象》杂志。说的是海螺共和国的独立和“美国的分裂”。   所谓海螺共和国实际上就是美国的西屿(Key West),是佛罗里达州的南端 的一个小半岛。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西屿常成为加勒比海偷渡客上陆美国的第 一站。为了防止偷渡,联邦政府于1982年在西屿通往大陆的公路上设卡盘查。由 于该路桥是连接南部小岛与美国大陆的唯一陆地通道,边界巡警的拦路搜查导致 了17英里长的大塞车。加上居民们每次通过关卡都要出示身份证明自己不是偷渡 客,使他们感觉深受侮辱。在市长丹尼斯·沃德罗(Dennis Wardlow)与佛州当 局多次交涉未果的情况下,西屿的居民愤怒了。“既然他们把我们当外国人,我 们就当外国人好了!”在这样的声音中,大家决定建国独立,于是就有了所谓的 海螺共和国的诞生。   据说独立的仪式有声有色。1982年4月23日,在市区广场上,市长沃德罗在 市民的簇拥下登上一辆平板卡车,宣布海螺共和国成立,并自任总理。然后立即 宣布向美国宣战。当然了,战争是游戏性质的,就是用一条古巴面包敲打人群中 一个身着美国海军制服的男子。1 分钟后,沃德罗总理就自动向该名男子宣布投 降,作为战败国,他要求美国给予10亿美元的经济援助重建家园。这场闹剧立刻 在美国各大媒体轮番播出,在美国人笑得前仰后合的同时,海螺共和国的目的也 达到了,联邦政府悄没声息的撤除了设在西屿公路上的关卡。   可海螺人玩得还不过瘾,他们要继续胡闹下去。 1996年,海螺共和国就遭 到美国“入侵”。这当然不是我们很容易想象的那样是美国要镇压海螺共和国的 独立,而是美军第478营的一次例行海岛攻击演习,只不过地点恰好选在西屿。 得知整整一个营美军“来袭”的消息后,海螺共和国出动了陆军(用传统武器古 巴面包投掷美军)和海军(乘坐小艇用水枪射击美军)进行抵抗,并向五角大楼 提出抗议。“海军司令”哈维向478营的穆勒少校宣读了海螺的交涉条目,最后 大声质问美军是否同意所有条款并寻求“海螺共和国”许可入岛?“是的,正 确,”少校答道。全场顿时掌声雷动,螺号齐鸣,海螺不战而屈人之兵,美军也 顺利完成了演习,结局是皆大欢喜。此后,“1995年反美战争”的胜利被当作海 螺共和国史上最大的事件来纪念,每年国庆时民众都要模拟这场战争,玩水枪战 和扔面包。   这两个故事当然是最适合茶余饭后来读的,我们完全可以将其当作奇闻轶事。 但过后想一想,还是会引起人思考一些东西。首先,对于一件事情如何去进行理 解?如果就事情的表面来看,“称帝”、“解散国会”、“独立”、“分裂”、 “宣战”,都是严重的不能再严重的字眼,就此,将其当作严重的政治事件,也 不是没有理由的。因为这些字眼都是当事者自己明确无误地宣称的。而类似的事 情,在我们的社会中不是完全没有发生过的,在文革的时候,因为紧张喊错一句 口号,因为不小心打破一件“圣物”,由此被打成反革命而饱受折磨的故事,现 在人们还经常会回忆起来。而在上述两个故事中,我们能够看到的是,人们或社 会是用一种轻松的态度对待了这样的事情,不就是一个神经可能稍微有些毛病的 人的恶作剧吗?不就是一场用滑稽的闹剧方式进行的利益抗争吗?其次,如果当 时的社会用一种相反的方式郑重其事地处理这个问题,比如给那位 “皇帝”判 个颠覆政权罪,给海螺共和国判个叛国罪,也许也无不可,也很难说马上会带来 什么副作用,但我们知道这样的一个社会会慢慢变成一个没有幽默感的社会,一 个缺乏智慧的社会,甚至会变成一个僵硬的社会。   更值得我们思考的是,一个社会为什么能够以一种轻松和宽容的方式对待这 样的事情?这需要什么样的条件?我想最简单的也是最根本的是一个社会根基的 稳定以及在此基础上建立的自信。 (XYS20080219)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