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 壮起鼠胆,让猫吃掉 ·方舟子· 世界上哪一种动物的皮毛最厚?是生活在北太平洋海边的海獭。这个之最曾经给 它们带来灭顶之灾。为了猎取其珍贵的皮毛,猎人们一度把这种可爱的小型海洋哺乳 动物杀得只剩一千多头,濒临灭绝。猎杀海獭被禁止之后,海獭的数量逐渐回升。 1980年首次对生活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海獭进行普查,发现那里生活着1856头海獭。 此后每年逐年增加,生物学家预计它们的数量很快会攀升到16000头,这是19世纪开始 猎杀海獭之前生活在那一带的海獭数量。 然而,到了上个世纪90年代中叶,加州海獭的数量突然停止了增长,保持在2000 多头。海滩上发现有大量的海獭死亡,找不到明显的原因。一个可能的原因是那里的 海獭感染了致命的寄生虫——弓形虫。一项抽查表明,刚死亡的海獭52%感染了弓形 虫,而活着的海獭中也有38%被感染。 弓形虫是一种原生生物,原本寄生在猫科动物体内,是怎么跑到海獭体内去的呢? 原来,弓形虫在猫的体内繁殖,产下的卵囊随着猫粪排到了体外。有些养猫的人习惯 把猫粪倒进马桶冲走,里面的弓形虫卵囊就进入了下水道,最终会随生活污水排到河 流、海洋,贻贝、螃蟹等动物在过滤水进食时,弓形虫会进入它们的体内累积起来。 海獭吃了被感染的贻贝、螃蟹等食物,就会被弓形虫感染。 实际上,所有的温血动物(哺乳动物和鸟类)都能被弓形虫感染。其污染源都是 猫科动物的粪便。如果随意丢弃猫粪,土壤会受到弓形虫卵囊的污染(弓形虫卵能在 土壤中存活一年以上),进而污染水源。动物接触了被污染的土壤,喝了被污染的水, 弓形虫卵囊进入体内,释放出里面的孢子,进入宿主的细胞中发育成虫体,这些虫体 能以无性分裂的方式快速繁殖,叫做“速殖子”。在繁殖一定时间后,虫体转入神经 和肌肉组织中变为“慢殖子”,形成包囊。体内的免疫系统没法消灭“慢殖子”,所 以一旦被弓形虫感染,往往就只能终身携带它了。 人的手如果接触到了环境中的弓形虫卵囊,没有洗干净就拿东西吃,弓形虫卵囊 就进入了人体。或者,如果吃了没有煮熟的已感染了弓形虫的肉,也能感染上弓形虫。 全世界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人感染了弓形虫。在喜欢吃半生不熟乃至生肉的地方(例如 法国),弓形虫的感染率能高达80~90%。 有的动物和海獭一样,感染了弓形虫后会出现严重的症状,乃至死亡。幸运的是, 大多数人感染了弓形虫之后,只有类似得了流感的症状,或者没有任何症状。但是如 果受感染者免疫功能缺损(如有艾滋病、恶性肿瘤、器官移植等),会导致严重后果。 如果孕妇感染了弓形虫,可通过胎盘感染胎儿,直接影响胎儿发育,导致婴儿畸形、 失明或大脑损伤,是人类先天性感染中最严重的疾病之一。 追根溯源,其他温血动物都是从猫粪感染了弓形虫,猫又是从哪里感染了弓形虫 呢?从寄生了弓形虫的老鼠、鸟或其他小动物那里。猫如果捕食了这些小动物,就有 可能被弓形虫感染,猫粪中就会有弓形虫。这样就形成了一个循环。弓形虫在其他动 物体内只能进行无性繁殖,大部分时间是潜伏着,最终要进入猫科动物的体内,因 为只有在猫科动物体内弓形虫才能进行有性繁殖,产下卵囊。所以其他动物是弓形虫 的“中间宿主”,而猫科动物才是“终宿主”。 中间宿主要被终宿主吃掉,弓形虫才能完成其循环。弓形虫感染中间宿主的一个 重要部位是大脑,也就是说,弓形虫是有可能影响到中间宿主的行为的。自然选择理 论告诉我们,如果某种弓形虫变异能够让中间宿主的行为出现反常,让它们更容易被 终宿主吃掉,那么这些弓形虫就有很大的生存优势,能够留下更多的后代,最终就会 只剩下这种能操纵中间宿主的“智能”弓形虫。 野外观察和实验都证明了这一点。被弓形虫感染的老鼠一反常态,不是小心翼翼 地东躲西藏,而是更喜欢往空地跑,更喜欢冒险,而且不怕猫的味道,甚至喜欢猫的 味道。这些老鼠如果会唱歌,一定爱唱“老鼠怕猫,这是谣传,一只小猫,有啥可怕, 壮起鼠胆,把猫打翻,千古偏见,一定推翻”。这些勇敢的老鼠只是弓形虫繁殖自己 的载体,它们被猫吃掉的可能性要比没感染的老鼠高得多。 我们虽然也是弓形虫的中间宿主,但是猫吃不了我们,弓形虫进入人体就进入了 死胡同。但是弓形虫分不清它们寄宿的是人体还是鼠体,同样在悄悄地影响着我们的 行为。感染了弓形虫的人更容易出现幻觉,更爱冒险,反应更迟钝,甚至出车祸的风 险更高! 2010.7.5. (《中国青年报》2010.7.7) (XYS20100718) ◇◇新语丝(www.xys.org)(xys4.dxiong.com)(www.xinyusi.info)(xys2.dropin.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