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 旅鼠的神话 ·方舟子· 网上流行一篇署名“桑内斯”的“美文”《浩荡祭大海——奔赴 死亡之约》,转自《读者》2005年第15期,据说是一位挪威癌症病人在追 随旅鼠奔向死亡的旅途中,顿悟了生命的真谛:无须畏惧死亡,因为生和 死都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从内容和文笔看,不像是翻译作品,当是某个国 内作家的假冒之作,里面绘声绘色地描绘自己跟踪目睹数百万只旅鼠为了 物种的利益,在浩浩荡荡的长途跋涉之后集体跳海自杀的场面,其实是从 国内介绍“旅鼠之谜”的科普文章改编而来。 旅鼠是生活在北极地区的大约20种小型草食动物的统称。人们很早就 注意到,它们的数量会出现周期性的变化,有的年份数量极多,有的年份 又非常少见。由此就出现了各种传说。在16、17世纪,很多欧洲学者相信 旅鼠是“天上掉下来的”——只要空气条件合适,就能自发生成旅鼠。当 时丹麦博物学家奥尔·佛姆为了驳斥这种说法,首次对旅鼠做了解剖,证 明旅鼠的解剖结构和其他啮齿类动物类似。 旅鼠之所以会让人产生突然从天而降的感觉,是因为它们的繁殖力强 得惊人。旅鼠出生大约一个月后就能繁殖,一只雌鼠每5周就可产下一窝 大约8只小鼠。在条件适宜时,一个旅鼠种群的数量一年之内就能增长10 倍。大约每4年旅鼠的数量就会出现一次顶峰,之后又锐减,少到难以寻 觅。那么多的旅鼠到哪里去呢了? 传说,当旅鼠数量达到顶峰时,它们就会自发地集体迁移,奔赴大海 自杀,只留下少数同类留守并担当起传宗接代的神圣任务。迪斯尼在1958 年拍摄的记录片《白色荒野》中,就记录了旅鼠成群结队地迁徙、最终跳 海自杀的场面,配上了非常煽情的解说。这部奥斯卡获奖影片影响深远, 使旅鼠奔赴死亡之约的动人传说在西方家喻户晓。 不过那部记录片的场面是伪造出来的。那部影片是在加拿大的阿尔伯 达省拍摄的,那个地区并不产旅鼠。摄影组到北极地区向因纽特小孩买了 几十只旅鼠,让它们在一个覆盖着雪的转盘上奔跑,从各个角度拍摄,剪 辑后就出现了成千上万只旅鼠大迁移的情景。之后,摄影组把这些旅鼠带 到悬崖上,希望拍摄它们跳到悬崖下的河中淹死的场面。不料旅鼠却不 愿往下跳,在等了两天之后,不耐烦的摄影组把这些旅鼠赶下了悬崖,人 为制造了跳海自杀。 旅鼠的数量为什么会出现周期性的变化,是一个还没有定论的生物学 课题,可能与天敌、食物、气候、季节等因素有关系。例如,一个很明显 的但还未得到证实的解释是,旅鼠数量的剧增破坏了植被,出现食物匮乏, 导致大批旅鼠被饿死。然后植被开始回复,出现了新一轮的循环。实际上 这并非旅鼠特有的现象,在严酷条件下生存的其他一些小动物,其种群数 量也会出现类似的周期性变化。 虽然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有不同的看法,但是专家们在这一点是一致的: 旅鼠不会集体自杀。在旅鼠数量剧增,当地的食物变得稀少时,旅鼠和其 他动物一样,会向其他地方扩散。人们观察到,在挪威山区,山上的旅鼠 向山谷扩散,有一部分会逐渐到了湖边和海边,在那里安置下来。但随着 后来者越来越多,有些就会试图游到对岸去,有的就被淹死了。这可能就 是旅鼠集体自杀的神话的源头。 近年来也有些专家试图从旅鼠自身的变化解释其数量减少之谜。例如, 随着鼠口密度的增大,旅鼠彼此之间出现了更多的社会交流和压力,导致 体内激素水平出现变化,从而使其繁殖力下降,变得更有攻击性。在群体 密度过大时,旅鼠的反应不是牺牲自己,而是更倾向于攻击其他旅鼠,乃 至出现自相残杀。 旅鼠奔赴死亡之约的神话不会像旅鼠从天而降的神话那样轻易消失。 不管专家们如何澄清,这个神话会一直被当成一个科学事实、做为一个有 教育意义的自然奇观流传下去。毕竟,对许多人来说,一个美丽的谎言胜 过冷酷的事实。 2006.7.9. (《中国青年报》2006.7.12) (XYS20060712)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3322.org)(xys.xlogi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