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 ———————————————— 方舟子按: 《方舟在线》只有一个版本,不知这位评论家元尚哪里看来的国内、 外两个版本?如果他能给我找到另一个版本,我倒是很想要一个。连 这点最基本的事实一开始就搞错,也不先去做一番查证就高谈阔论, 侈谈什么“中国文化传统中缺少的决不是‘实证精神’”? 至于作者列举的那些显得“出格”的“书评”,乃是作者从新语丝 网站看来的,有的不过是网友的随意评论,既非出版社也非作者的 约请,和炒作何干?评书评到了评网上的随意评论,也未免过于无 聊。 (下文原载《科学时报》2000.9.25.) 炒作也要科学 □元尚 《方舟在线》一书的火爆推出,也算是近来书界的一件热闹 事,尤其是书分国内、外两个版本,更添了些趣味。有朋友向我推 荐,我说还是你们先看吧。其实方先生搁在网上的大部分文章差不 多都见过了。既然是方先生的网文结集,也就算了。 近日无事,翻了翻书,又看了一些评论和读后感之类,于是也 想凑凑热闹,看客诸君算是作正面文章,我就做个反面。《方舟在 线》所载之文,多很专业,很见水平。但是否非要把它炒那么热, 非要挤进畅销书行列,笔者的确有些看法。先说熟人的看法,赵南 元先生在《知识与方法的飨宴--读“方舟在线”》一文中称: “如果有人想炼就一双火眼金睛,自己识别各种骗局,《方舟在 线》可以说是最佳入门书。其中对各种伪科学、反科学的论辩,堪 称科学论证之范文。读此书对于培养科学素质有潜移默化之功。书 中更有对‘科学是什么’的精彩总结,读两页半书,懂一个断根的 道理,一乐也。特别想将此书推荐给编辑、记者、电视节目主持人 等大众传媒诸君。请将此书作为座佑必读,因为你们的素质影响着 全民素质,不可不先行提高。”此话过了,古今中外有定评的最佳 入门书,最终也没能挡住骗局。读书此一乐彼一乐也,能不能座佑 自然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事。赵先生在文尾说:“最后借用书 中的一句话结束本文:归根结底,科学是一种方法,是战胜愚昧无 知的最有力的武器。”这倒是很客观,即是方法也就不过是一种工 具而已。 《在线的方舟——写在〈方舟在线〉出版之际》的作者 SolarisWind称:“无庸置疑,这本书的出版再次标志了中国主流知 识分子对方舟子的认同……从这个意义上,方舟子代表了当今30岁 这一年龄层面的中国高级知识分子的一种水平,当然是一种远超过 均值的水平。”你看这和当下炒作畅销书的味道有什么不同?这算 不算是一种溢美?知识分子原来也是爱说吉利话的,但这又是很雍 容体面的吉利话。另有一文则带有胡侃的味道,《比鲁迅还不鲁迅 的方舟子》作者乐智强,乐先生说:“这本争鸣文集,以‘网上第 一部多学科网上争鸣文集’的旗号出现,试图解释多多益善的问 题。方舟子先生的笔力锋芒毕露,毫不掩饰自己的‘偏执’。也 许,人们会把他和鲁迅对比,但他和鲁迅又有所不同。鲁迅的杂文 只谈社会黑暗,于是他本人也看不到光明;鲁迅的杂文只对敌人说 话,始于骂,终于骂,从而取悦于他的朋友;鲁迅学医不成,从政 失败,愤而从文。而方舟子先生无所不谈,眼里看到的是世界,因 此不避黑暗,也不避光明;方舟子先生看你是虫,他就骂你,看你 是龙,他会夸你,但又不靠骂人取名,也不靠夸人取名;方舟子先 生学什么是什么,因此,你把他看作既是生物化学家,又是科普作 家,还是网虫时,你不妨还把他看作商人、文人,甚至你还可以当 他是‘爱情’专家,他凭着他的‘新语丝’,迷住了很多很多人, 男人,女人。”方先生以倡导宣扬科学精神为己任,然而不幸的是 却招来这么多一点也不科学的评论,科学有时是不是也会沦落为一 种廉价的商品,一本书有人去炒又有人帮着炒自然是好事,这样就 会有好销路。 《“方舟在线”崭露锋芒》甚至说:“与方舟子打过交道的 人,除了佩服方舟子文笔好,善于写文章之外,还特别感叹方舟子 出手之快。有人开玩笑说,人们之所以在网上‘斗’不过方舟子, 主要是方出手太快,你吭哧吭哧好不容易写了一段话批驳他,不一 会他就洋洋洒洒数千言反驳你,你的火力永远压不过他。”写文章 快在今天己算不上什么,如果你想快的话,一天写万八千字绝对跟 玩游戏机的感觉差不多。至于说到斗得过斗不过,方先生自己恐怕 不会这么认为吧。 对方先生的这本书笔者不敢评论,但对今天的书评市场却要说 两句话,一个是要写炒作书评最好写广告,弄好了比一篇书评的稿 费多。另一个是先把书消化了再说。《方舟在线》中认为科学精神 是由多方面构成的,它包括理性精神、求实精神、批判精神、创新 精神和自由探索精神等等。方舟子认为,在科学问题上,中国并不 缺乏“宽容和探索”的精神,“伪科学正是利用了人们的探索欲和 宽容心,才会在中国如此猖獗。中国文化传统中所最欠缺的、也是 当前最迫切需要的,乃是科学的实证精神。”如果我们不拘泥于西 方意义上的实证传统,那么我们完全可以中国文化传统中缺少的决 不是“实证精神”。中国学术传统中有“孤证不引”的规范,实证 的操作己苛刻到如此地步,怎么能是缺乏呢? ———————————————— 【新语丝电子文库(www.xys.org)(www.xys2.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