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 纯净的斗士——方舟子印象 魔鬼教官   照片上的方舟子是个面目清矍、目光凛凛、一脸严肃的人,如果愿意,人们甚至可 以从严肃看出霸气来,这很符合很多人对方舟子的印象:冷酷、好斗、霸道。不过,通 过三年时间在网络上的密切关注,我对方舟子反而越发的崇敬。正想与方联系的时候, 临时得到消息,11月16日晚7时,方舟子在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做题为《如何看待 生物技术带来的社会问题》的报告,这机会不容错过。   网下的方舟子没有照片中的严肃,甚至有几分腼腆。1967年出生的方舟子目光 有这个年龄所罕见的清澈,从他不躲闪游移的眼神中不难读出其执著的性格来。朴素随 意的衣着加上谦和的神情,与许多人想象和描述中的那个方舟子相去甚远。讲台上的方 舟子也比文字中的方舟子要可爱的多,方的文章一贯扎实严谨,信息密度甚大,不容展 示其幽默的一面,而演讲中方舟子则多次被掌声和笑声打断。   方舟子主要的活动舞台是他的网站“新语丝”,我曾在那里有过被方舟子视为诋 毁、造谣而驱逐出去的经历。但我认为,这是一个纯净、透明的人,同时有着水晶般的 硬度。   演讲结束后,我见到方舟子身边有位异常朴素的女孩子,与身高大约1.82米的方 舟子站在一起显得很矮小,主持者介绍,这是方的爱人。我看过方舟子谈论爱情的文 字,择偶的要求很高,我甚至以为他可能会因此而独身,我猜想这位相貌平平女孩子一 定有着内在的不凡,否则如何会打动方舟子。在过去,方舟子的独身也构成一种被攻击 的理由,那个传说中面目可憎的方舟子被认为一定是因此才更加变态的——多年来,方 舟子的敌人是如此之多,而方舟子的文章可被正面攻击的漏洞又是如此之少,方舟子清 教徒式的生活被人们挑出来作为一个重大缺陷来攻击是可以理解的。        在正式演讲之前,方舟子对台下的学生们说,“因为我们都是受过理工科训练的 人,有更多共同的话语,不会象那些文史哲专业的人因为缺乏起码的科学常识而难以沟 通。”   对方舟子这番感慨,我有相当的理解,在我知道“新语丝”的三年时间里,几乎每 天都可以看到跑那去向方舟子挑战的人。方对这些无穷无尽的挑战者不胜其烦,他把主 要精力放在“收拾”那些文章影响稍大的人身上。这些人的绝大多数都是受的文科教 育,被方舟子狠狠“收拾”过的人中就有我的几个朋友,而这几个朋友按照方舟子的说 法是典型的“文科妄人”。在方“收拾”我的朋友们时,我对他的印象不大好,但是我 承认,不但方舟子“收拾”得正是地方,而且应该“收拾”。因为即使以我的知识水平 看,我也无法容忍中国媒体的作者们习惯性地在超出自己知识范围的领域胡说八道,尤 其在中国媒体还是一种被管制被垄断下的状态,有限的公共传播平台被这种声音挤占了 资源后,错误信息副作用的放大效果远远超过西方国家,而在西方国家主流媒体,观点 性的声音来自专家和权威,而不是大胆的业余人士。   我认为,方演讲结束后中科院学生们的提问多少会让方觉得难堪,因为这些受过理 工科训练的学生们提出的问题,显见得并不比方舟子批驳的那些“文科妄人”们要高 明,甚至,一位学生如果不被他无法忍受的同学打断,他不依不饶的那些招来阵阵哄笑 的问题将把剩余时间全部用完,而那都是方舟子在演讲中讲得明明白白的道理,我无从 判断是方的演讲他没听清,是他的科学训练还不够,或者还是他受来自“文科妄人”们 掌握的媒体的影响过深的缘故。   ——换了我坐在讲台上,一定有种深刻的绝望。因为方舟子在演讲中提到的荒谬的 观点(在我看来那显然是荒谬的),主要还是来自一些中国科学界的“权威”,而非以 前方舟子“拾掇”过的“文科妄人”。   近两年来,方舟子从一个给民间科学爱好者当辅导员、给业余历史学家们修订勘误 表的工作中抽身出来,逐渐将精力放在与国内科学权威人士的争论上。此前,民间科学 爱好者是草根,方舟子是权威,但今天方的对手都是国内名流,方的平台不过是他的网 站,相比之下,身无外物的方舟子倒有了草根嫌疑,方所依恃的惟有他所受的训练和热 情,当然,国内还有为他的热情所感动鼓舞的同行。方舟子与对手的争论,明眼者自有 公论,但是,方舟子的声音大多只能出现在他的新语丝上,而新语丝经常为官方所屏 蔽,关心它的人们并不总能看到方舟子的文章。   方舟子在网上辩论的常胜纪录和反伪科学、反邪教的努力,在他赢得一部分铁杆支 持者的同时更招徕了大批的反对者。成分复杂的反对者,构成一种罕见的壮观景象,不 过,恐怕这里找不出方舟子的私敌。因为方舟子有金刚不坏之身,所以反对者把精力不 间断地放在论证方舟子的性格和心理有毛病的努力上。方舟子开始扭转人们的看法并赢 得广泛的尊重,是他在揭露“基因皇后”陈晓宁的“基因库”、“珍奥营养核酸”等 重大欺诈中的成就。而“珍奥营养核酸”带出来的学术腐败问题,更使方舟子把注意力 又集中到反学术腐败上来。方舟子在反学术腐败中很短时间的努力,就让人们看到中国 学术界令人震惊的一面。   尽管方舟子和他的同志们在揭露几起欺诈中拿出了令人信服的证据,但事实上方舟 子们并没有获得预想的成功,陈晓宁“还是爱国的”,“珍奥营养核酸”只是自动悄悄 收兵,而“脑白金”不过由高科技变成了游击队而已。因此,期待方舟子在反学术腐败 上的努力能马上见到实际效果更是非常不切实际的,如果说有什么最迅速直接的影响, 那就是新语丝的再次被屏蔽。——方舟子的反学术腐败牵扯出太多巨头,其影响之大, 足令国内学术界的同情者支持者们息声。   这时候,方舟子象一个巨大舞台上孤独的斗士,聚光灯打在他的身上,周围是巨大 的阴影,他们的名字只能被方舟子揪到“新语丝”亮相。看上去这是一场无望的战斗。 文字一贯刚健硬朗的方舟子罕见地使用了激烈悲情的题目,《我控诉:中国生物化学界 专家向公众做伪证》,而方舟子2001年11月18日在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演 讲记录更让阅读者被一种深刻的悲情攫住,方舟子的演讲题目是《以“科学”和“爱 国”的名义——学术腐败在中国》,使用“爱国”这种被今天目为“大词”的字眼,在 缺乏煽情习惯的方舟子那里是第一次。   ——然而方舟子并未陷入一种绝望,在演讲结束时,方舟子说:“看到了中国学术 界这么多黑暗,我感不感到绝望呢?我从来不抱有希望,所以也不感到绝望。现在倒是 看到了一点希望。”   事实上,中国的进步不可能建立在一系列明显的变化上,它靠的是方舟子这样毫无 顾忌的批评者的努力,从一点一滴的影响开始促其缓慢地发生变化。中国学术界的腐 败,靠内部产生强烈的批判声音是不可能的,方舟子的专业和其在海外的独特身份,天 然具备了这个最需要英雄的时候成为英雄的资格。然而,要承担起这种使命,比资格更 重要的是其勇气和纯粹。如果不看一下方舟子在揭露了一系列欺诈和学术腐败事件后所 遭受的攻击,人们是很难真正体会充当这种英雄的艰难。   许多道德批评家们断定,方舟子揭露陈晓宁是出于一种嫉妒,一个博士后混得远不 如一个二流硕士是方舟子动力的惟一来源,而珍奥营养核酸一案方舟子则被认为是受国 际资本势力所使。   长期以来,批评者对方舟子的道德指责从未间断,当然,把这些相互矛盾的判断集 中在一起,就使人无法判断方舟子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他是政府的帮凶却又屡次使官 方难堪、是美帝国主义者的应声虫却又是自由主义者的敌人……   不过,方舟子的支持者与他的批判者多少还是达成了一项共识:方舟子是个超级鲁 迅Fans。当然,鲁迅在那些曾被方舟子批驳得体无完肤的“启蒙者”们眼里同样有 着无上的地位,他们显然不能认为方舟子可以与鲁迅相比。事实上,方舟子本人的经历 和风格的确与鲁迅有着惊人的相似,而方舟子的反对者则往往认为方舟子是刻意模仿鲁 迅而加以嘲笑。他们认为,方舟子之不配与鲁迅相比,是方舟子仅在其生物专业领域和 熟悉的历史里用心,而且动辄祭起科学的大旗,而鲁迅的成就却主要是对社会和文化的 批判,方舟子不但从未表现出鲁迅式的人文关怀,反而有种“科学主义”的冰冷。   在我看,鲁迅与方舟子的区别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鲁迅时代,社会批评家和时事 评论者们面对的并非一个专业分工非常细致,从事评论和社会批评需要的专业知识越来 越多的社会,在当时,文化批判的精神和普世情怀的确有着巨大的意义。而在各种理论 已经充分构建的今天,知识分子的社会贡献更在与其智力成就而非道德立言。方舟子做 为一个态度激烈的批判者,始终不在超出自己知识范围的领域发表言论,其贡献主要体 现在知识和智力上,而许多认为方舟子缺少人文关怀的批评者发表的看法则往往在其知 识领域之外,我不能认为“人文关怀”能够抵消掉其无知带来的副面影响。在已经有更 好的理论体系能够做为准确有效的批判武器的时候,依旧照着鲁迅的风格悲痛愤怒地拿 今天已成伪概念的“国民性”来说事,恰恰是对鲁迅的最拙劣模仿,而且非常容易沦为 “妄人”,这点恐怕并不需要方舟子来指出。对鲁迅的简单COPY很容易获得正义、 良知、道德、人文关怀的名声,然而,我不认为今天有一个“克隆”出来的鲁迅,对中 国社会批判的贡献能够与方舟子相比。当然,鲁迅是个伟大的文学家,目前还看不出方 舟子有能够与之相比的迹象。   如果要对方舟子与方舟子的批判者进行简单的区别描述,我愿意这样描述:方舟 子不尊崇上帝,但尊崇人的理性和智力成果,方舟子的批判者尊崇上帝或某种相当于上 帝的概念,但不尊崇人的理性和智力成果。   就个人观点而言,道德批判是种万能而可疑的武器。不能否认道德批判在今天的社 会批判上仍有其积极意义,但把它用在对科学和经济学的批判上,逻辑上就变得荒谬而 可笑,当然,非专业的人文知识分子不这么认为,因为到目前为止除了道德批判这种可 以简单速成的武器,他们还没有掌握其他武器。而之所以对方舟子的批判更多地集中在 其道德、性格上,因为从纯粹的技术手段上要完成对方舟子的批驳是令人绝望的。   我认为,方舟子遭受的动机论道德批判即使成立,也完全不能影响对方舟子的评价, 因为对一个受过专业训练的知识分子,可以衡量和评价的是他的知识和智力贡献的实 体,而非道德成就。其实,我很怀疑有几个道德批评家会拥有方舟子那样一双明澈的眼 眸。   方舟子的文章产量甚丰,都属于那种信息含量巨大的“干货”,但并不总能换来稿 费,相对而言,方舟子是清贫的。而他崇敬的鲁迅,因当年的社会批判都可变成丰富的 稿酬而可过上优裕的生活,因此,许多不喜欢方舟子的人喜欢善意地揣测方舟子的生活 来源何在,不过,我认为如果他们以平时喜欢的道德观推论,应该得出方舟子比鲁迅更 伟大的结论才对。   我的眼睛告诉我,方舟子不是个深沉的人、一个有机谋的人,当然也不是一个习得 了社会生存交往技巧的人。方舟子已有微微谢顶的迹象,但从气质上归类,他更象年轻 的学生。一个纯净的斗士。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1.dyndns.org)(xys888.dyndn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