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新 ≡ 语 ≡ 丝 ≡≡≡       ※ ※          (NEW THREADS)          ※ ※                                 ※ ※          2022/09(第三四四期)         ※ ※            一九九四年二月创刊            ※ ※                                 ※ ※   《新语丝》为文化性综合刊物,登载文学、艺术、史地、哲学、科 ※ ※ 普等方面稿件,目前设四个固定栏目:【牛肆】(随笔、评论)、【丝 ※ ※ 露集】(诗歌、散文、小说)、【网里乾坤】(文史哲、科普知识小品 ※ ※ )和【网萃】(个人或专题选集)。本刊每月十五日出版,并不定期出 ※ ※ 版专题增刊。                          ※ ※                                 ※ ※   本刊主页国际版:www.xys.org           ※ ※       国内版:newxys7.com           ※ ※            ◆赞◆助◆单◆位◆            ※ ※   PSI留学生服务公司:www.psiservice.com ※ ※※※※※※※※※※※※※※※※※※※※※※※※※※※※※※※※※※※                  § 【卷首诗】            §     请出铁拳                  § 董剑华:请出铁拳         §     ·董剑华·                  §     【牛肆】             § 是你,让草原的清风                  § 相拥寂寞 刘振墉:想起了“甲申祭”     § 不知迂回还是该前行 木然:奶奶要饭记         § 是你,让南国的画舫 橡树庄人:我的父亲        § 载着浮云                  § 慵懒成一片片浮萍 【丝露集】            § 是你,让长长的列车                  § 十座九空 方舟子:自由集(二)       § 还要顺走闺中人的梦境 劳柯:演出的人          § 訾非:性事            § 你是世纪妖魔                  § 头戴新冠,霸道任性 【网里乾坤】           § 想要全人类臣服                  § 关门闭户反思不出 吴家煜:真实的心理治疗      § 李威霆:我那混乱的宗教观     § 可你却忘记                  § 人类历史上 【网萃】             § 加冕称王的时代一去不返                  § 民主 自由 程 鹗: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    § 早已写满前行的沟沟坎坎     (四一~四三)      §                  § 即便死亡                  § 也休想喝退人类对希望的热恋                  §                  § 一切妖魔                  § 都将在紧握的铁拳面前                  § 现出原形夺路逃窜                  § 【网讯】∽∽∽∽∽∽∽∽∽∽∽∽∽∽∽∽∽∽∽∽∽∽∽∽∽∽∽∽∽∽∽ 【牛肆】∽∽∽∽∽∽∽∽∽∽∽∽∽∽∽∽∽∽∽∽∽∽∽∽∽∽∽∽∽∽∽ ◆           想起了“甲申祭”   ·刘振墉·   一九四五年秋天,我正在江苏靖江西来镇小学读五年级。有一天,老师宣布 停课放假两天,同学们都很困惑,猜不出什么原因。后来才知道,老师们(环庆 武、毛熙龄、环一鸣等)是专程到如皋城看话剧《甲申祭》去的。他们要在乡间 步行七十多里路,当晚看完话剧,第二天再走七十多里回来。为了看一场话剧如 此辛苦,现在的人就很难理解了。他们当时正是二十几到三十出头的年轻人,还 处在抗战胜利的兴奋中,也就不觉艰苦了。   老师回来后,差不多每堂课都要提到话剧《甲申祭》,又教唱两首插曲。一 支歌是“战潼关”,还记得两句歌词:“潼关夜色正苍茫,黄河流水声悲壮。” 曲调沉重而又激昂,大概是表现李自成经过苦战才攻占潼关的。另一首歌是民歌 改编的:“吃他娘,穿他娘,开了大门迎闯王……”曲调轻松欢快。   我从老师的零星介绍中得知,明朝末年,李自成带领北方的饥民造反,于甲 申年(1644年)打到了北京,推翻了明王朝。但李自成等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 骄傲了,腐败了,也就很快失败了。共产党认为,要从李自成的失败中吸取教训, 所以某个文工团才编排了这部话剧。新四军经过激战,从伪军手中收复如皋县城 还没有多少天,就演出了这部话剧。   一九四七年秋天,如皋师范举行作文比赛,我参加的是初中与简师组,得了 个第三名,奖品是两本书,其一是蒋介石的《中国之命运》。 这本书我没能留 下丝毫印象,也许根本看不懂,更不知道它与话剧《甲申祭》有什么关系。直到 五十年代我才知道,《中国之命运》在一九四三年发表后,曾在大后方引起论战。 郭沫若写出《甲申三百年祭》,一方面论证了李自成造反的合理性,同时又指出 了其失败的原因。郭是用历史考据为政治服务的高手,所以《新华日报》上连载 四天,而且被共产党收入到整风文献中。话剧《甲申祭》就是根据郭沫若的文章 改编的。   后来又有陈伯达的文章《评中国之命运》发表,狠批了蒋氏的一个党、一个 主义、一个领袖的专制独裁理论。接着黄炎培、冷遹等人访问延安,毛泽东在窑 洞中表示:“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 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起来负责,才不会人亡政 息。”这就是著名的“窑洞对”。   在庆祝重庆的国共谈判成功、双十协定签字的时候,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游 行欢呼,反复喊两句口号:“政治民主化!军队国家化!”我以为,这十个字的 口号,正是围绕“命运”一书的论战结出的硕果,也反映了当年共产党领导人的 “初心”。 ◆              奶奶要饭记   ·木然·   因为忙碌于我结婚,家里五亩地掰下的玉米棒子,就堆在院子里。几天过去, 里面已经发热,不得不马上剥皮了。几个人坐着小凳子,就在小山一样的棒子堆 下开始剥玉米皮。奶奶以八十多岁的高龄,也来帮忙。久不干活的我,一天下来 已经腰酸背痛了,叹息何时能干完。奶奶说,不要嫌多,越多越好呢。闲聊中, 问起来当年的事情,奶奶就讲了她当时去要饭的经历。   那时,土地所产出的东西都要上交国家,返给每人的,只是每天四两口粮。 奶奶说,就这也吃不够数,不管是磨面的、做饭的,还是其他头头儿,无不层层 从中揩油。有一年春天时候,就没有吃的了。爷爷和父亲都被生产队派出去做工, 参与某项水利工程建设,家里就剩了奶奶和年幼的叔叔和姑姑。整村的人,都出 去要饭。大姑当时未出嫁,怕人家笑话,不肯让奶奶出去要饭。后来姑姑看到别 人家要饭回来带来的黄窝头,就和人家说,下次出去带上我奶奶吧。奶奶和本家 借了些高粱面,留给叔叔和姑姑,就和青社娘等人一起出去要饭了。   他们步行几十里,到南边一带去要饭。当时南边情况略微好一点,但也只有 在吃饭时人家才会给一点儿,其他时候基本没有。什么吃的东西都要,像黄窝头、 红薯片等。本村有人去接他家人要来的东西,顺便将奶奶要的东西也捎了回来, 奶奶她们便继续去要。当时青社娘还边要边唱,“要饭要到那南乐城”,引得别 人观看。第二天,奶奶她们往回赶,路上碰到一位赶车的,好心将他们从南乐捎 到了元村集。正好父亲回家去接奶奶,碰上生产队去卖木材的马车,将他们带回 了家。   奶奶说,那时的盼头儿,就是希望有一天不用再辛辛苦苦地给生产队做工, 哪怕吃得差一点。但愿那样的日子永远都不会再回来了。 ◆             我的父亲   ·橡树庄人·   我的父亲在1938年出生于中国陇西。在历史上,这里是兵家必争之地,但在 中国近代,却是难得的世外桃源,没有兵祸之患。父亲的家庭在当时算是相对富 裕。他很少谈到他的童年,但他应当度过一段平静的时光,上完小学,而后升入 初中,这大概是当时绝大多数中国人享受不到的。   变化发生在父亲上初中时。首先是家庭的,但家里的长辈从未谈过,我也无 从得知。另一个变化是与时代有关。新中国成立以后,政府开始国家建设,在西 北修建铁路。修路需要各种人材,于是政府在天水开办了一所职业学校。这所学 校在完成使命后关闭,其学历后认定为中专,父亲后来也因此得以中级技术职称 退休。对这段经历,父亲谈论颇多。据他所言,当时需要的人才很多,学校直接 到他们的初中去招生。先把毕业生招去,然后招初三学生,再招初二学生,人还 是不够,于是连父亲,只是初一学生,也被招去了。学校实行供给制,食宿全包, 每两周还可以去理发室理发,同时用提供的指甲剪剪指甲,父亲对此非常满意。   父亲学的是医学,但只学了两年就毕业了。十五岁的年轻人就开始了工作, 在修路工地提供医疗服务。这在今天完全不可想象,但在七十年前的中国,多数 人是文盲,专业人士更是稀缺。父亲十分好学,家里,办公室堆满了专业书籍和 期刊。几十年的经验,加上好学,使得父亲在当地小有名气,虽不至于救人无数, 但也不少救死扶伤。小时候过年,家里总少不了病人送来的糕点。作为一个基层 医生,父亲经常需要下工地,在铁路沿线为施工队提供医疗服务。后来,父亲升 任医疗所长,才结束经常出差。最后,父亲在60岁时,以工作45年的经历退休。   父亲偶尔会对我们谈起他的经历。有几件事,他说过了几次,所以记忆犹新。 一件是有关低标准时期(大跃进时期引起饥荒,城市居民以低标准实施供应)。 大致有一次外出公干,错过了晚饭,以为要饿肚子。然而,熟识的炊事员偷偷给 了他剩下的几个大馒头,使他吃上了几年来的第一顿饱饭。另外还有文革中同事 间互帖大字报的臭事。当然,这些同事都住在一起,基本都是邻居,甚至是父亲 的朋友。只为某个伟人的“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日日讲”,直至兄弟阋墙, 朋友反目。还好,多数中国人按杨绛先生的说法是“披着狼皮的羊”,否则,以 父亲的家庭背景,会受到更大的打击。此外一件事也与吃有关。此时已到文革后 期,我已开始记事。父亲按伟人的五七指示,被送到干校(干部学校),其实是 边远的农场进行手工农业劳动。一年后,农场的猪养大了,他们得以好好地吃了 一顿肉。   父亲经历了中国的巨变,最后也看到了中国在物质水平上的富裕。当然也见 识了现代国家的真正的民主。他对美国官员的亲民非常欣赏。后来,也见识到中 国政府工作人员态度的改变。他对美国的制度有一句精确的概括,“每个人后面 都有一个人看着”。   父亲的学历按今天的标准只是小学毕业,但他的古文水平显然高于不少今天 著名高校的教授,从这些教授公开发表的歪文就可以看出。我记得他的同事和朋 友在阅读和讨论《古文观止》。他最喜欢的作家是陶渊明,非常羡慕“闲静少言, 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的生活。在我很小的时候,教我背《五柳先生传》 和《归去来兮辞》。每个元宵节都出同一个谜语:乃瞻衡宇,载欣载奔,打一县 名(谜底是陶乐,原是宁夏黄河东的一个县,后被撤销)。对经历了这么多变化、 运动、斗争的人,自然向往“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作于在上海的隔离旅馆中,以此纪念在深圳突然去世的父亲。 【丝露集】∽∽∽∽∽∽∽∽∽∽∽∽∽∽∽∽∽∽∽∽∽∽∽∽∽∽∽∽∽∽ ◆              自由集(二) ·方舟子· (《自由集》之一见《新语丝》月刊2022年1月刊) 秋春之交 金菊锦葵日日妍,如期风雨送流年。 秋花未尽春花到,始信人间别有天。 2022.1.19. 读史 常遇路歧未敢前,千年巨变恨千年。 树人小照嗣同血,不信人间不共天。 2022.1.21. 如此盛世 长安毒疫郑州洪,处处关津户户封。 万里江山成乐土,百年功业正巅峰。 2022.1.24. 中国梦 徐州铁链拴奴女,燕国金牌耀美人。 两样悲欢一世界,天朝昼梦已成真。 2022.2.8. 寻加州牡丹未得 栎树林深觅牡丹,孤芳未赏亦心安。 花开花落寻常见,世盛世衰冷眼看。 2022.2.20. 火山口上 偶见阴霾欺古树,常随烈日护芳华。 英雄未老人间乱,闲坐山头等海霞。 2022.4.11. 六月 幸有南加六月天,雪花荞麦满山巅。 犹闻彼岸哀声起,不尽悲欢又半年。 2022.6.2. 六月(二) 犹记当时欲变天,每逢六月祭先贤。 血痕难掩斑斑在,敏感消声又一年。 2022.6.4. ◆              演出的人   ·劳柯·   每到年末,闺女们学的各种乐器都要汇报演出。去年因为疫情,汇报演出改 成了室外,没有多少气氛。今年疫情虽然还在肆虐,似乎所有的人都不在乎疫情 了,所有的演出也都改回室内,观众席也不需要保持社交距离,只要戴着口罩就 行。   今天中学的老师都去参加学习了,学生也就放假一天,但是晚上却有校乐队 的年终汇报演出。大闺女在乐队里吹笛子,今天一天都惴惴不安,怕自己晚上吹 不好。我安慰她说:“你在乐队里吹笛子,没有什么好怕的。爸爸虽然五音不全, 但是我有勇气参加合唱队。”   演出六点半开始,我们全家四点半就吃完了晚饭。她妈妈问我是先刷锅碗筷 还是看完演出回来刷。我说当然是回来刷了,这演出那么重要,可不能迟到了。 闺女上楼换衣服,等了好大一会才下来。她今天穿了一件黑色的连衣裙,黑色的 紧身裤,黑色的长发梳理得一丝不苟,像瀑布又像黑色的绸缎。她走到我面前, 先摆了姿势,然后问我:“爸爸,我美不美啊?”我赶紧说:“美啊!我闺女最 美。”   我说的是真心话,突然发现大闺女真成大姑娘了。   我说完,她就要求我给她照相。先照了一张拿着笛子的照片,又照了一张吹 笛子的照片,刚准备摆第三个姿势,她妈妈就催我们上车。自从她可以坐在前排 以后,每次她妈妈开车她都要坐在副驾驶位置,每次我都要和她争谁坐在副驾驶 位置,今天也不例外,她说:“我今天是演出的人,是要坐在副驾驶位置。”她 妈妈说:“今天需要爸爸帮我看路。”我说:“闺女,爸爸还是很重要的。”她 妈妈说:“重要个啥啊?我开导航,不需要你指路了。”没有别的理由,我只能 坐在后排。已经乖乖地坐在后排的二闺女说:“爸爸,你应该坐在第二排。”   今天演出在高中的大礼堂,二闺女所在的小学曾经在这里举办过活动,我们 一下车,她就自告奋勇地领着我们找到了礼堂。我们到的时候礼堂已经有很多人, 舞台上椅子也已经摆放好了。她妈妈问大闺女在舞台的那个位置,她说在舞台的 左侧,说完她就激动地跑到舞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坐下。我们三个就在台下找 位置,看看哪个位置能够看到大闺女,找来找去发现第一排中间的位置正好能够 看到闺女,我们刚想坐下,坐在旁边的一个人说:“这个地方我已经占了。”别 人把好位置占了,我只能坐在第二排。   等乐队的所有成员都坐好了,指挥说在正式演出以前要先练习,练习的时 候家长可以站到舞台前给自己的孩子拍照。她的话音刚落,家长们举着手机跑到 舞台前,从各个角度给自己的孩子拍照。孩子们似乎没有被这些拍照的“观众” 影响到,他们都非常认真地在指挥的指挥下联系。   因为孩子上音乐课时间不一样,所以他们之间并不熟悉。在开始正式演出以 前,指挥说这个乐队只在昨天一起演奏过一个小时,他希望今天能成功。正式演 出了三首曲子,孩子都很投入,而且有模有样,当然曲子演奏得也很好。一下场, 大闺女就跑过来问我们他们演奏得好不好,我们都说好;她又问有没有听到她吹 的笛子声,我们说不能单独听出来,但是他们的笛声一响,就把其他的声音都压 了下去。   到了大门口,大闺女用非常蹩脚的中文给我要她的外套,不知道为啥,我给 她回了一句英文。她用非常流利的中文说说:“爸爸,你还是不要讲英文了吧! 你的英文比中文还烂。”说完,她又补充说:“你的中文也很烂,满口的山东口 音。”   唉!今天这位“演出的人”以后不需要我来演出了,她已经大了,我得好好 地练习自己的普通话了。   12/09/2021 ◆              性事   ·訾非·   1   送走了皇后娘娘,大太监李莲英,二太监桑德子,三太监赵牛根,就没什么 事可做了,每天不是扯淡,就是扯淡。   扯着扯着,就扯到性生活上去了。   大太监说,皇后娘娘这一走,我们也该出宫了。出了宫,一下子三妻四妾的, 还真不适应,咱们得合计合计,别到时候毁了咱们的清誉。   二太监点头称是,眼里放光:“吾等出宫,不知有多少民女,从此解放,衣 食无忧,沐浴吾皇深恩浩荡,八辈子修不来的福分!”桑德子从袖子里掏出圆镜, 对着它抹了抹唇边的进口口红。   这时候三太监却开始低头垂泪,呜呼咿,哭得一口梨园范儿。   你哭个啥!兄弟里头数你基础最好,我们两个(他指指二太监)五岁净身, 七岁进宫,都没修过那门课!老三你十四岁自宫,十五进宫,怎么说你小东西也 是过来人!说说,当初咋想的?   “人家那是失恋了!”老二指着老三边说边从另一只袖子里掏出团扇。   2   从这一天起,三太监赵牛根,在两位监兄的强烈要求下,给大太监二太监当 了性启蒙家庭教师,把看家的本领都拿出来了。   “我们先从‘性’这个字开始讲起。这个字嘛,啊,左边是个啥?对,心! 右边呢?对对,生!性由心生,对不对?啊?老祖宗说得好,性由心生,不是从 那个地方生,咱们那个地方没有,咱们有心,对不对?有心就能成性啊。你们看 吾皇万岁,那个他什么都有,但是没有这个心,咱们啥时候见他和娘娘成过?你 看现在几个皇侄儿眼看着就要开打——得亏咱们要出宫了……”   大太监赶紧捂住三太监的嘴:“好好上课!”   自从三太监当了两个监兄的老师,心情也舒畅了,便秘也好了,到处都能听 到他的笑声,多年以前的黄色小曲都回忆起来了。他深知自己的那点经验支撑不 了监兄们旺盛的求知欲,还自己掏银子找宫女们访谈调研,天天晚上去大内图书 馆查资料。其他太监知晓此事,就时不时过来蹭课,让皇上很是不满,规定太监 们上选修课必须报名,每天限额十个。   十几个人济济一堂,赵牛根就更开心,课间还给学员们唱小时候在陕北听到 的信天游:“十里八里唉,俺断了肠,一天没有妹妹唉,一天心里那个心里慌。” “背起那个麦子唉,哎,不打晃,仿佛那个妹妹,肩上扛!”   大家都称赞三太监有把好嗓子,歌也好听,就都模仿着三太监的调门唱了又 唱。但是宫女们老冲过来用扇子打他们,说你们这些个缺德催的。   皇上倒是暗中默许,并不来干涉。   理论课完了就是实践课。什么传教士、后庭花、老汉推车、仙人指路,赵老 师一个一个在黑板上画图讲解,大家在笔记本上认真记录,对各种姿势的优长劣 短也都背得滚瓜烂熟。   有了三太监的指导,大家都信心满满。后来二太监突然就有点担心,说学得 太多,将来就算三妻四妾怕是都用不完,娶多了又太花钱。于是大家就都变得三 心二意起来。三太监就给大家放了几天假。   3   放假回来,继续上课,三太监就讲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了。但是底下起了 一片质疑的声音,说虽然性由心生,但是孩子总不能想一个就生一个,我们又不 是上帝。七嘴八舌,弄得赵牛根很是焦躁。然而舆情此时发生了变化,一个趁着 放假溜出宫去的小太监放了话来,说根哥的理论好是好,但是到了民间,还是翘 不起来。这小东西比划着老汉难翻车、仙人指迷路的样子,可把大家气坏了,于 是一拥而上,把小东西打个稀烂,连皇上都被惊动了。   “这就是学习不精进不尽心的后果”,赵老师很痛心地说,“书到用时方恨 少,兵到用时不嫌多,这小东西还没掌握精髓就敢跑出去丢人……”   课又增加了半年,从无后为大一直讲到为千秋开太平,为万世立榜样,大内 火种代代传。   4   三位太监终于要出宫了,众太监纷纷送来礼物,无非是西域香囊、印度神油、 不列颠套套、美利坚蓝药丸之类。都一一笑纳。皇上也送来贺礼——每人一斤双 汇火腿肠——象征主奴之恩地久天长。   连那个被打得稀烂又重新拼凑起来的小太监也送了他们一人一把莲子儿,说 秋天的时候在圆明园里摘的,有一回还失足掉到锦鲤池里差点淹死。“这礼物珍 贵了!”赵老师说。   小太监对赵老师说,当初他不知天高地厚,学习也不精进,现在才懂学海无 涯的真理——好在愚弟还年轻,现在只要有时间,就在大内图书馆扎根……   小东西被重新拼凑起来,就成了话唠。大家不得不打断他,说让三位监兄好 好休息,他们出宫还有大事要办。   5   出宫那天早上,大太监二太监牵着驴来找三太监,但小赵的屋门紧闭,敲也 敲不开。   他们只好推开窗子,看到三太监正挂在梁上。   三太监在那个地方已经挂了一夜,所以摸上去,哪儿哪儿都是凉的。   (2019) 【网里乾坤】∽∽∽∽∽∽∽∽∽∽∽∽∽∽∽∽∽∽∽∽∽∽∽∽∽∽∽∽∽ ◆            真实的心理治疗   ·吴家煜·   这本已经沾染了灰尘和污渍的书是我许多年前买的,曾经翻开过它,但是发 现读不进去,书中的每一个字我都看得懂,每一句话我都能够基本理解其含义, 但是完全无感。今年回家,我再次从书箱里翻出它,发现可以读进去了,因为我 已经具备了一些心理咨询的实践。   《111个失败的案例——常见的心理治疗错误》讲述了心理治疗师(咨询师) 和患者(来访者)之间,发生在心理治疗室里的惊心动魄的治疗故事。全书字里 行间没有文过饰非和伟大胜利,而是真实、具体地展现了心理治疗过程中的错误、 失败和尴尬,它揭示了:心理治疗是一个职业,心理治疗师不是天使,他们也会 犯各种错误,把心理治疗和心理治疗师理想化是一厢情愿的错误想像。   请注意,这不是在说,心理治疗界有一小撮腐败和邪恶分子,他们不是真正 合格的心理治疗师,只要把他们排除在外,心理治疗就是完美的,没有问题的。 你也许听过关于心理咨询和治疗的各种糟糕的新闻,但本书中的绝大多数案例不 是指那些。这些错误,是发生在无数个普通、合格甚至优秀的心理治疗师身上的, 发生在日常的心理治疗中的。   在书中,你会看到,治疗错误中首当其冲的是治疗师对患者的性爱逆向移情 (反移情)。   一个带着“少女般迷人的微笑”、风情万种的女患者对男治疗师的诱惑,引 发了治疗师对患者的性爱逆向移情;在一个男患者的持续请求下,女治疗师拥抱 了他,之后的心理治疗便处于患者的控制之下;面对一个女患者的性要求,男治 疗师没有能够很好地应对和处理,最后患者放弃了治疗;面对一个男患者的爱慕 之情和表白,女治疗师被吓到了,拒绝谈论这个话题,让患者感觉受到了伤害; 一个男治疗师对患者产生了正常的情感和幻想,并为此感到焦虑、内疚和困窘, 从而产生了防御,微妙地影响了对患者的治疗;一个女治疗师挑逗起男患者对她 的性幻想,之后又拒绝了他,让患者再次体验了童年时期被从诱惑到抛弃的过程, 对女性的负面情感进一步加深,之前的治疗努力付之东流;一个在女患者的示爱 下坠入情网的男治疗师,不断对前者产生性幻想,最终在一次治疗结束时突然拥 抱和亲吻了女患者,后者冲出治疗室并决定结束治疗;一位被公认为可爱、善良、 温柔、宽和的中年男性治疗师,与每位女患者之间都有轻度的浪漫和亲密行为, 治疗师和患者都从中获得了安慰和幸福感,然而患者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   作者把治疗师对患者的逆向移情分为几类,除了性爱型逆向移情,还有强迫 型、虐待型、表演型、消极型、自恋型等。   一个有洁癖、一天要洗40多次手的治疗师,接待了一个极度邋遢、几天不洗 澡的患者,他努力地克制和防御着自己对患者的厌恶,保持尊重和耐心,然而他 的肢体语言出卖了他,而这个邋遢的患者其实是一个很敏感的人,于是在几次治 疗之后,患者以体面和委婉的方式结束了治疗。   一个有博士学位的患者,在治疗中不断攻击一个有着丰富经验、却没有博士 学位的治疗师。治疗师开始焦虑,并与患者你一言我一语地争执起来。治疗师因 为害怕自己控制不住情绪,最终把患者转介给了另一位有博士学位的治疗师,结 束了治疗。   一个男精神科医生试图拯救一个年轻貌美的女精神病患者,每天花大量的时 间去讨好和安抚患者,患者却越来越退缩到自己的精神病状态中去,越发保持沉 默。最后男医生被激怒了,有一天充满挑衅地用生硬的语气指责患者,“你到底 说不说话?是不是傻了?”女患者转过脸,“敏锐而又嫉恨”地看了医生一眼, 把她的咖啡杯向他砸去,小声骂道“去你妈的”,便跑出了屋子(作者对冲突这 段的描述太传神了)。有趣的是,之后的几周,患者又开口说话了,治疗师通过 表达自己的攻击性,帮助患者接纳了自己的愤怒,把内心压抑的攻击性表达了出 来,逐渐恢复了社交功能。   一个女患者刚刚经历了一次被强奸,她打电话给她的女治疗师请求进行电话 咨询,而这位具有强迫症的刻板的治疗师设定的规则是治疗必须在治疗室进行。 患者并没有把她的事情告诉治疗师,只是告诉她自己遇到了紧急的事情,而治疗 师坚持不管什么事都需要按照既定规则来处理,恰好这个患者平时又是一个喜欢 挑战规则的人,于是治疗师错误地判断了情况,拒绝了患者的请求,并为此付出 了代价:患者中止了治疗,并对治疗师提起了诉讼,获得了几千美元的赔偿。   一个存在主义流派的患者告诉他的精神分析流派的治疗师:“我不喜欢听你 的分析和解释”。但是治疗师依然在每次治疗时对患者做分析和解释,经过反复 的抗争失败之后,终于有一次,患者极其愤怒,尖叫着拎起一把椅子扔向治疗师, 然后冲出房间。故事并没有就此结束。患者感到很痛苦,很生气,他非常想要打 败治疗师,于是下一次他又回去治疗了。他假装自己已经领悟,告诉治疗师“你 可以进行你想要的分析和解释”,治疗师很高兴,给出了越来越多的解释。不过, 慢慢地,患者发现他没有钱了,问治疗师是否可以欠费,治疗师表示很乐意。最 后,患者在他的欠费增至1000多美元时退出了治疗,并且完全不打算偿还这笔费 用。   一个著名而自恋的女治疗师,对一个工作生活一团糟的女患者的治疗已经持 续了好几年,取得了显著成效,患者在职业上有了重大进步。这些年来患者对治 疗师都是无比崇拜的,患者对治疗师的理想化同时满足了她们的需求:患者需要 一个理想化的治疗师来引导和帮助自己,而这个治疗师也需要被患者理想化来满 足自己的自恋。随着患者的个人内心的成长,她逐渐不再理想化治疗师,并开始 质疑后者的一些观点和方法,这让治疗师感到自己受到了伤害,最后愤怒地把患 者赶出了治疗室。治疗师没有意识到患者对她的反抗和去理想化是一种成熟和健 康的表现,而是把它视为一种威胁,并点燃了自己内心的自恋型愤怒。这个创伤 经历使患者从此放弃了治疗,直到几年后才再次和另一个治疗师重新开始治疗的 进程。   心理治疗中的错误除了逆向移情,还有逆向阻抗。书中的这些案例十分精彩、 丰富而全面,常读常新。如果一个治疗师能够避免所有这些错误,那么可以称得 上是一个完美的治疗师了。   读这本书我的第一感受是惊讶。我读到患者与治疗师之间的争执、冲突甚至 暴力攻击,爱慕、诱惑、表白甚至肢体接触,心想:心理治疗医患之间的冲突和 纠缠居然可以是如此大尺度的吗?第二感受则是安心。原来那些资深的、优秀的 心理治疗师,也会犯各种错误,我感到放松下来,不再为自己在心理咨询实践中 的错误、无能和尴尬感到那么羞愧了。   放弃对心理治疗的理想化想象,接受和直面这些错误,并不意味着一个心理 治疗师可以放松和降低对自己的约束和要求,恰恰相反,认识错误才能更好地规 避和纠正错误。   心理治疗中的这些错误,不是孤立的、偶然的,其背后有着深刻的渊源,它 涉及到治疗师的童年经历和来访者的童年经历的“对称互补”,涉及到治疗师未 经处理完毕的内心情结和创伤,书中都做了详尽的分析和解释。   本书作者作为一个资深的心理治疗师和督导,他不仅在书中收录了自己看到 的其他治疗师所犯的错误,也放置了自己在治疗过程中的错误样本。书中的最后 一章“职业病理的逆向阻抗”,描述的案例全部是作者本人的错误,行文风格与 描述他人的错误时没有两样,并没有因为这是自己的错误,就显得扭捏、掩饰, 而是一如既往的以专业的笔法,平和、朴实、坦然地描述发生的情况和自己的思 考。一个真实的心理治疗师真是太可爱了。   全书对案例的阐释,是百分之百的精神分析视角。作者十分推崇和信仰弗洛 伊德精神分析理论,暗示它是“传统的真知”,认为治疗师应该做的就是静静地 守护真理,而不是去追随新潮流。弗洛伊德和精神分析理论的是非对错,历史自 有评判,然而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没有精神分析的心理治疗是不完整的,没有 “阻抗”、“移情”、“投射”这些极为基础而关键的概念,心理治疗理论对人 类复杂心理的准确把握和深度分析将无从谈起,而这一切都源于弗洛伊德。   2020.02.19 ◆             我那混乱的宗教观    ·李威霆·   在众多古希腊哲学家当中,如果一定要选一位对我影响最深刻的,那肯定是 色诺芬尼(Xenophanes)。   在我早期和现在的文章里他思想的影子无处不在,甚至可以这样说,我所有 有关宗教的论述,都只是对两千六百年前的色诺芬尼思想的某种伪劣模仿。   简单介绍几个他最核心的思想,欢迎对号入座:   一,所有“拟人化”的神,都只是各古代民族的想像。   二,宗教被想像力限制,自我困缚。   三,宗教不能解决人生的根本(灵魂)问题。   四,并非无神论,而是对神的认知不同,他认为神是“一”,是宇宙的根本, 不动的。   这样一整理列出,才发现年轻时读到的色诺芬尼思想对我后来宗教观的构建, 那种深入骨髓的影响。   坦白说,在同时代的哲学家当中,他的话算是比较容易理解的,没有长篇大 论地去谈世界本源的材质、形式、动力、或存在的目的。这位曾游历古希腊和周 边各国,活到九十多岁的色诺芬尼,倒是把研究对象聚焦在当时人民普遍信仰的 各类宗教,他对同时代人的精神世界和宗教信仰的评论,可以说每个观点都言简 意赅,直指要害。   记得前段时间我的部落格收到一则私函,来函者说读完了我的一些文章,觉 得我的观点既批评宗教迷信堕落,有时又像承认信仰的价值。说我不断用理性科 学来挖苦宗教,却又总谈什么内观和灵修。   他最后感叹,这是新时代年轻人一种“自创的”、“混乱的”、“矛盾的”、 “没有根基”的思想。   说我这种思想是一种“创新”,那是简直抬举了我,请再看一眼我上面整理 的我的色诺芬尼思想,这种思想方式早在古希腊时代就有传统。而且根基深厚, 后来还发展成了最初的唯心论和科学。   色诺芬尼可不是什么小白,他比释迦摩尼佛大五到十岁,大体说是释迦摩尼 的同时代人,他是古希腊埃利亚学派(Eleatics)的创基人。西方“唯心论”和 “唯物论”的共祖巴门尼德本人就深受色诺芬尼的影响。   一说起古希腊哲学家,我特别想要花点篇幅提一些可能对许多佛教徒而言比 较不容易消化的观点。   从一般历史学的角度来看,释迦摩尼是一个人,一个思想家和哲学家。但是 在大部分佛教信徒的视角中,释迦摩尼他并只不是人,甚至也不只是神,而是一 种超拔于六道三界之外的一种“存在”。   你说存在,这个词还可能被嫌肤浅,释迦摩尼是已经灭尽的一种“存在”。 总之这是一种常人无法理解的状态。   在一般佛教徒的这个预设大前提之下,可以毫不讳言地说,佛教徒和其他宗 教的追随者一样,比较难做到真正客观地去评价其他思想家和哲学家。   因为在许多佛教徒的思维框架中,他们已经被预设了一个智力天花板——佛 陀的境界。   除佛陀以外,其他的思想家和哲学家,无论他们的观点有多高明、多深刻、 可操作性有多少,在佛教徒的心中,那终归是“凡”人的智慧,“俗”人的智慧, 绝不可能比拟佛陀和一众开悟佛教大师们,那超凡入圣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般 若智慧境界(最高的智慧觉悟)。   近代修佛人另外还有一种思路,就是认为那些“凡俗”的哲学家所领悟出来 的道理,都是用“头脑”的思维所得出的结论,属于一种低端的精神活动。这种 智慧哪里能够拿来跟佛教用禅境、用灵、用神秘体验得出的超级宇宙智慧相提并 论呢?   所以我们许多的佛教信徒,天然的,自觉或不自觉的,在内心已经把智慧这 个词异化,并分裂出了所谓“你们的俗人智慧”,和“我们的般若智慧”,如同 水和油,两种无论如何不能相提并论的性质。   然而事实上,古希腊有许多哲学家都来自东方的爱奥尼亚地区。有许多早期 的自然学派哲学家,都受到奥菲斯教派(Orphism)的影响,他们身上都带有神 秘主义色彩,也在实践各种冥想和修炼。这些哲学家和活跃于佛陀时代古印度大 地上的各种修士类似。   古希腊的许多哲学家本身就是身兼宗教家、神秘主义者、修士、思想家、哲 学家、科学家、数学家于一身,精神世界多元且饱满的人物。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毕达哥拉斯(Pythagoras),他是“哲学”一词的发明人, 他本身就相信灵魂、轮回、数字神秘主义。   毕达哥拉斯每日都会花几个小时在黑暗的地下室静坐,还会要求那些要跟他 学习的弟子,必须先静坐冥想,隔着帘听课五年,然后他才考虑授徒,神秘得很。   许多当时普遍盛行于北印度的婆罗门教、沙门、佛教当中的思想理论,比如 说轮回、梵、禅那,这些理念在西亚一带也有。   说白了,如果释迦摩尼的学说后来没有被宗教化,那释迦摩尼就是那个时代 的另一位伟大哲学家,而不会是今天的形象。   这里先说明,我绝对不否认有很多神秘体验需要亲身修证才能体认。就像有 很多人生智慧需要经历种种人生中的魔难和历练才能认识到。   只不过,把个人的主观修行体验理解成一种“真理”,一种适用于所有人的 “究竟真理”,同时这种“真理”又很主观,神秘不可知,又不可解,结果自然 是走向“自由心证”的一端。这种带有排他性的封闭思维,就很容易形成了宗教 团体。   佛教一开始是宗教团体吗?事实上我认为当年释迦摩尼和他的僧团更像是当 时古希腊的哲学学派,而不是一种宗教,毕竟释迦摩尼和弟子们并没有去倡导崇 拜某种神,也没有推行各类宗教仪式。   只不过是在后来,释迦摩尼哲学派系被后人“宗教化”了,释迦摩尼本人也 被“神格化”了。   在以上这种大前提下,释迦摩尼有很许多原本普通、接地气、并不难理解的 哲学命题,在后来自然而然地也被信徒们予以宗教化、神圣化、神秘化和不可知 化,变得难以理解。我看这种“神圣化”的过程,除了破坏了释迦摩尼的教义, 也障碍了信徒们的智力发展。   我举几个例子,比如佛教中有许多被认为极其深奥的理论;   佛教说“诸行无常”。   曾说过那句著名的“人的脚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的古希腊哲学家赫 拉克利特(Heraclitus 540 BC)就说“世间一切万物都在变化当中”。   佛教早期说,世间万物的本质是“有”(说一切有部),比如“微尘说”。   德谟克里特(Democritus 460 BC)最早提出原子论的古希腊哲学家,他也提 出世界是由不可再切割的最微细的原子构成,连灵魂和精神世界也是一种更细腻 的原子构成,而且他的整个理论描述得更具体,高度贴合今天的物理学认知。   佛教中期也有专门说“空”的理论了;四大藉空、一切都是“无”理论。   古希腊的高尔吉亚(Gorgias 487 BC)整个学说的核心思想就是在说“一切 都不存在,即便有存在,你也无法认识,就算你认识了,你也无法准确地表达给 另一个人。”   高尔吉亚这整段翻译成我们比较容易熟悉的就是,“一切本性为空”,“凡 人无法认出本来面目”,“道可道,非常道”。   佛教还有说是亦空亦有,非空非有,空中妙有。   这整套纯思辨的“亦有亦无”概念,似乎也无出巴门尼德(Parmenides 515 BC)学说的框架。   佛教后期说四元素,地、水、火、风。   恩培多克勒(Empedocles, 495 BC) 也认为世界由四种基本元素构成;水、 火、气、土。   再比如佛教后期发展出一种学说,认为宇宙当中有一种“宇宙智性”、还有 “种子智”。   古希腊的阿纳克萨格拉斯(Anaxagoras 500 BC) 的学说就认为这个宇宙有 一个总意识,有一个“超级智性”在让一切发生,在希腊文叫Nous。   还有,佛教后来发展出的“因明学”,实际上很大程度也就是古希腊的“逻 辑”。   上述所说的所有这些有关宇宙观哲学的概念,其实在古希腊和其他文明圈里 也有非常深入的探讨。   坦白说,我觉得佛教有很多在后来的历史中发展而来的观念,是受到了西来 的影响。尤其,佛教没有少受希腊化的影响。除了更早原本雅利安人从西方北带 来的神秘主义思潮,亚历山大在公元前327年征服印度,也带来了各种古希腊的 哲思,那也就是在佛陀入灭后的一百多年,当时还处于部派佛教,佛学内涵比较 纯粹的时期。   不过这些种种睿智的宇宙人生哲思和概念,在佛教后来被渐渐“宗教化”的 过程中,演变成一种“神圣话语体系”。那些古人透过观察自然,思考而得出来 的观点,被理解成佛用“神通”观察到的宇宙真理。   于是这些问题就变得极其神秘而深奥,变成了一种权威,一种要求你敬畏, 并不可挑战的这样一种无法正常讨论的命题。   表达起来有点拗口,但大概就是以下这个路数。   “佛所说的那种智慧境界,可高了,真的高。哲学家不可能真正懂,科学家 也不可能真正懂,其他宗教和外道修行人虽然有修炼,也不懂。”   “我觉得只有佛才懂,我和我的导师也可能懂,但你们谁都不可能真正懂, 你敢说你真懂,那你就是无知和傲慢。”   其实在佛教中,类似的概念还有很多,除了佛的智慧不是普通人能理解的智 慧,佛的慈悲也不是普通人能理解的慈悲,连佛的傲慢也有专有名称,叫“佛 慢”。   不过说真的,与其相信这种没意义的说法,我们还不如拿出奥卡姆的剃刀一 挥,直接相信这仅仅是佛教徒的一种傲慢。当然,这也不是佛教的问题,几乎所 有宗教都是排他性的。   我上述这些说法,并不是要“矮化”佛教中的智慧,而是希望带出一种反思, 思考我们能否开放佛教中那些已经严重被名相化的概念。接受佛陀口中的这些智 慧其实可能无处不在,不仅在西方,在古代中国哲学里也有。佛教并没有自己想 像中的对人类普遍智慧的垄断权。   换一个说法,就是我们能不能“去圣化”,用平常心看佛陀和他的思考。 (尽管上述所说的许多思考都是后人附会在佛的说法上)   如果可以做到,我们还可以再进一步追问;我们能不能接受释迦摩尼和其他 同时代的哲学家其实一样,都是“人”,而他们彼此的认知有可能在同一个水平, 有自己的局限。   如果我们能接受有其他哲学家的智慧,和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可能与佛陀同 频,甚至他们也有可能提出比佛陀更合理的见解,那么,我们就打破了原信仰预 扣在我们头上的限制。   反过来说,假如我们已经预设了“佛陀的智慧是最高的”,这就等同于我们 给自己的智慧探求之路预先盖设了一个想像中的天花板,同时关闭了所有其他的 可能性。那么这条智慧之路从一开始可能就注定了是一条不通之路。   很多时候我们都忘了,当初释迦摩尼说法的目的,他并不是要你觉得他有多 深奥,把你讲懵。他用嘴巴说法的目的,是要把道理讲明白,讲给你懂。而不是 限制你去屈从于一种权威。   现在说回我特别欣赏色诺芬尼的点,他确实启发了我,让我能用一种不同的 维度来看宗教内的课题。   上面我说一大段所表达的,就是一个宗教如何用一种权威的概念把信众的想 像力给紧紧束缚住的例子。被束缚的人往往还会觉得自己高人一等,与众不同。   我特别喜欢色诺芬尼还有另外一个点,那就是他的话总是说得很明白,而且 言之有物。不同于许多前苏格拉底时期的哲学家,色诺芬尼的思想没既有陷入他 自己所属时代自然学派的“独断论”,也没有陷入另一端所谓智者学派的“怀疑 论”里面。   看看色诺芬尼在两千多年前对宗教所做出的批评(当时世界主要的三大宗教 都还未成形),说真的,即使放到今天的三大宗教上都毫不过时,我们再看回前 面提到的四点。   第一,色诺芬尼曾经周游当时的古希腊世界,见过各个不同文化背景的城邦 当中人们所信仰的神,他是历史上第一个敢提出“是人创造出了神,不是神创造 出人”的哲学家。注意,说这话的时候那可是两千五百多年前。   有趣的是,释迦摩尼虽然没有说过“人创造了神”这么直白的话,但是,在 佛陀的学说里,神总是被忽视的,而且神被认为是低于一个觉醒之人的。这什么 意思?大家不妨对照色诺芬尼的话自己品。   第二,色诺芬尼认为宗教是缺乏想像力的,他说“假如牛、马、狮子和各种 动物也懂得绘画和雕塑,那他们所创造出来的神也会是牛、马、狮子的模样”。   他举例说,比如衣索比亚人所信仰的神,是黑皮肤,扁鼻子的,长得就跟色 雷斯人蓝眼睛,金头发的神不一样。   色诺芬尼还说,“不同地区的民族所信仰的神,其实只反映了他们自身的愿 望和想像力”。我觉得这个说法太有洞见了。   尤其是站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可以看得更清楚,中国人的神长中国面 孔,穿中式衣服,连手上法器也是中国人生活中常见的物件,什么宝剑、拂尘、 葫芦、扇子。   希腊人的神长西方面孔,印度人的神长印度面孔。宗教的想像力去到尽,就 是多长几个眼睛和手臂,座骑也是云朵、莲花、风火轮和一些常见的动物。   这种情况真的就有点像你让一个没出过乡下的农夫去想像皇宫里的生活,他 很可能会想像皇上在宫里用这黄金打造的斧头很幸福地在耕地一样。   关于神的形象,佛教直接一句,有相皆妄。你见到如来?那就绝对不是如来。   第三,色诺芬尼说宗教不能解决人生的根本(灵魂)问题。   站在今天的角度来看,关于这点我觉得其实可以商榷。一个好的宗教里的教 义、仪式、戒律和修炼,我认为确实可以帮助我们安顿自我,让人活得更健康活 得更好。   不过色诺芬尼所说的人生根本问题是什么呢?   我想无非是生存焦虑、害怕死亡、同时活着又找不到人生意义。   色诺芬尼说宗教不能提供解决方案,人们信教之后还是很怕死,而且他还说, 宗教是功利取向的,大家去神殿求眼前的利益,求死后的利益,再不然就是因为 害怕神惩罚自己而去敬畏神明。   在许多宗教信徒心中,所谓的神,就是一股巨大的力量。他们只是本能趋吉 避凶地在崇拜一种力量、一种大能。至于这个大能的本质是什么?是善是恶?他 们并不关心。这就是所谓“力量即正义”。   另外色诺芬尼看到在当时各种宗教仪式的过程中,只有仪式和贿赂,当事人 根本就不需要有真正的忏悔和沉思。这种宗教,是没有灵性的。用今天的话说, Religious 不等于 Spiritual。   我觉得站在色诺芬尼所属的时代背景下看那些古代宗教,他说这话说得非常 深刻。   即使在今天,我们也可以看到各种宗教团体的“福德主义”。人们透过各种 善功来积累来世的福德币。   有些人用一点小钱去放生,心想这样就可以施予大批大批生命一种“救命之 恩”。这种小恩小惠兑换救命大恩的划算买卖,谁不愿意做?   当然,莫以善小而不为之,我不是说放生没功德。但许多人并不一定会去思 考放生后那些动物的适应问题,也不怎么在乎因为放生所形成的市场,而导致更 多人去抓捕动物来供应他们“做功德”的问题。   这就成了色诺芬尼所说的,带有贿赂性质的宗教行为。   所以有人说,宗教是人类灵性堕落的开始。这话也不是没有道理。   第四,最特别的一点是,色诺芬尼居然不是无神论,他承认神的存在,但神 只能有一个,而且是那不动的、永恒的、唯一的、全知全能的。   这个部分可以拓展的话题就很大了,在这一张章里我主要谈哲学,灵修与神 性这个范畴的话题,暂时先放在一边,未来我会再深入的去谈。   单从上述提到色诺芬尼的思想来看,他至少说明了一点,一个有思想、有灵 性、信神的人,他未必需要和代表神圣权威的宗教有关。宗教里面有一些东西在 很多时候,是反灵性,反智性,甚至反人类的。这也是我贯穿整篇文章想要表达 的观点。   那么这种宗教观混乱吗?我看合理清晰得很。   我遇过不少人,一听到说把佛学当哲学来看,他们马上就位,以一种佛法无 边,居高临下的姿态,要来指教哲学。对于这点,我觉得是很可悲的。 【网萃】∽∽∽∽∽∽∽∽∽∽∽∽∽∽∽∽∽∽∽∽∽∽∽∽∽∽∽∽∽∽∽ ◆         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四一~四三)   ·程 鹗·   (四一):鬼魅般的特异功能   1930年,美国著名左翼作家辛克莱(Upton Sinclair)自费出版了一本题为 《精神无线电》(Mental Radio)的新书,记叙他妻子表现出的读心术、心灵感 应等多种特异功能。辛克莱自己做了一些试验,证明妻子和其他一些人士超常能 力的确实性。他相信人类存在着尚未被理解的“第六感”,可以超越时空局限互 相联络。辛克莱希望他的新书能够激发科学家的兴趣,展开更为系统的研究、发 掘。   两年后,他的书在德国出版。引人注目的是书中增添了一篇出自爱因斯坦的 前言。   爱因斯坦是在1931年第一次到美国南加州访问时结识辛克莱的。在那众星捧 月的几个月里,他不仅与好莱坞的名流摩肩接踵(详见《宇宙膨胀背后的故事 (十一):爱因斯坦错在哪里?》),也与辛克莱等崇尚社会主义的左派激进分 子打成一片,让邀请、接待他的加州理工学院院长密立根很是头疼。   在辛克莱的引导下,爱因斯坦和夫人艾尔莎带着秘书杜卡斯和加州理工学院 的托尔曼教授一起会见当地特异功能名人,近距离体验了各种名目繁多的诡异表 演。   爱因斯坦在其后撰写的前言中为辛克莱的人格、诚信做了担保,表示作者并 非凭空臆造。但他也没有确信书中所记和他亲眼目睹的事例是否真实的心灵感应。 他猜测那也许属于某种无意识的催眠效果。而即便如此,他认为那也会是很有意 义的心理现象。   在南加州时,爱因斯坦也在与托尔曼和波多尔斯基合作那篇一对光子从他那 光子箱中逸出的论文。那是四年后他与波多尔斯基和罗森发表EPR论文的前奏。 在量子的世界里,爱因斯坦正越来越清晰地见识到与心灵感应如出一辙的鬼魅般 超距作用。让他同样地觉得不可思议。   × × × × ×   人类意识中可能存在“超自然”特异功能是一个亘古流长的神秘,几乎与人 类与生俱来。作为自然世界观察者,物理学家也曾乐此不疲。但他们的热情在19 世纪渐趋式微。那是以牛顿、拉普拉斯为代表的机械决定论独领风骚的时代,物 理学主流确定自然界存在着完美、局域性的因果关系。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有其缘 由,可以被实际地观察、认识。在这样的自然界中,海神波塞多不可能仅凭脾气 发作在千里之外兴风作浪,也不再留有心灵感应式超自然联系的存在余地。   及至19世纪末,开尔文勋爵宣布物理学晴朗天空中只剩下两朵乌云时,物理 学家的乐观达到无与伦比的顶峰。也正是出于对严格因果律的承继和信念,爱因 斯坦对心理界和物理界中的超自然之可能性抱着一视同仁的强烈质疑态度。   为驱除那两朵乌云,爱因斯坦在20世纪初相继提出了相对论和量子概念,革 命性地改变物理学家的世界观。出乎他的意料,量子力学中的随机性和不确定性 也随之异军突起,挑战传统的因果关系。   1936年时,约旦也出版过一本量子力学专著。那时,海森堡、泡利、狄拉克 分别出版的教科书已经问世六年。约旦姗姗来迟的书没有引起反响。但他那本书 也别具一格,其最后一章专门讲述了心灵感应实验,作为量子力学的注脚。那时, 约旦在积极投身物理学和纳粹活动的同时还对植物学家莱茵(Joseph Rhine)复 活的“超心理学”(parapsychology)研究兴致勃勃。   1930年,莱茵在美国的杜克大学创立了一个研究中心,专注于他称之为“超 感官知觉”(extrasensory perception,简称ESP)的实验验证。他让号称有特 异功能的人远距离猜测自己手里随机抽取纸牌上的图像,发现其猜中的机会明显 大于随机结果——即使他们分别处于校园内不同的楼房里。莱茵认为这证明人类 能够有超越空间隔离的超感官知觉,亦即通俗所称的第六感。   20世纪初人类思想革命的范畴不仅限于物理领域。心理学也处于突飞猛进之 中。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在19世纪后期创立的精神分析学 (Psychoanalysis)那时正逐渐成为主流时尚,引起广泛注意。   因为两个儿子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精神问题,爱因斯坦一度对弗洛伊德 的心理分析有过兴趣。作为同时代的著名知识分子,他们也曾在媒体上有过思想 交锋。但爱因斯坦对新兴的心理学只是浅尝辄止,没有深究。反倒是他的物理学 深深影响了一位心理学家。   早在1912年回到苏黎士理工学院担任教授时,爱因斯坦与也在那里的荣格结 识。在荣格频繁的家宴上,爱因斯坦经常被问及他的相对论。他所描述的奇异时 空观念每每会让客人们浮想联翩,尤其是同样年轻的荣格。   荣格一度是弗洛伊德的助手,那时已经分道扬镳。与弗洛伊德强调人的幼年 经历和性发育不同,荣格着重于成年的经历和他所谓的“无意识” (unconscious),以此为基础创立了自己的分析心理学(Analytical Psychology)。他尤其强调根源于文化、传统的集体性无意识行为,认为在那背 后隐藏着一种人类尚未认识的神秘联系,才会使得彼此不相干的人思想上步调一 致。也许爱因斯坦相对论中那超越三维空间的四维时空能提供一个超自然的联络 途径。   那时,爱因斯坦自己也还未曾认识到量子世界中表现出的鬼魅般超距作用, 还没有量子纠缠的概念。   但荣格从那时起便与20世纪的现代物理学结下不解之缘。当泡利在1930年代 经历人生危机寻求荣格的心理帮助时,那无疑又是一例天作之合。   × × × × ×   泡利赢得诺贝尔奖后顺利地获得了美国国籍。但他还是不能习惯普林斯顿那 平静安详的乡村生活方式,在1946年初回到了作为欧洲大都市的苏黎士。伴随着 人到中年,他有着越来越强烈的宿命感。   自年轻时开始,泡利已经名声在外。那不只是因为他在相对论、量子物理中 的杰出贡献。他还拥有一个如影随形的“泡利效应”:无论他走到哪里,那里实 验室中的仪器就会出现莫名其妙的故障。有一次,哥廷根的实验室发生爆炸事故, 无论如何找不出原因。最后只能归结于在那一时刻,泡利乘坐着的火车恰好在附 近的站台上停靠。   与他发现的“不相容原理”对应,作为理论家的泡利与物理实验不相容。   当然,其他理论物理学家也经常会遭遇类似的“效应”,也是学界内部善意 调侃和茶余饭后之笑料。但随着年龄的增长,泡利越来越确信这类巧合并非平常, 背后可能隐藏有超自然的联系。于是,他与荣格不谋而合。   在新量子力学蓬勃发展的1920年代,中国的一些古籍逐渐被翻译成德文,作 为“东方哲学”甚至“东方神秘主义”引起那里知识分子的某大兴趣。荣格精心 研读了包括《易经》、《太乙金华宗旨》等著作,从中获取灵感。他尤其欣赏道 教的“天人合一”,认为那正是人类意识超然地互为连接,形成共同的集体无意 识之体现。   也是在莱茵以实验手段验证超感官知觉的1930年,荣格提出“共时性” (synchronicity)概念:一种不构成因果关系的相互联系。用平常的话描述, 那就是人们时常会遇到的令人咋舌的巧合。但荣格坚信有些巧合之所以匪夷所思, 其实是因为其背后有着更为深刻的关联。   泡利的出现和实验仪器的损坏就可以是共时性的一个表现。   1947年,荣格实现他个人的梦想,在苏黎士创建了自己的心理研究所。刚回 到那里不久的泡利以诺贝尔奖获得者和荣格挚友的双重身份为研究所的开张增添 风采。他的出席带来意外——或意料中——的后果:一个源自中国的精致花瓶在 开幕典礼时毫无先兆地从架子上坠落摔碎。   荣格曾经钻进故纸堆,在炼金术著作中寻找那些科学家、工匠集体无意识中 所共有的“原型”(archetype)。泡利也如法炮制,着迷于17世纪开普勒、伽 利略等人奠定日心说的艰难历程。他惟妙惟肖地向荣格描述自己身临那个时代的 荒诞梦境,还有梦中显现的决定世界走向的时钟。   1950年时,荣格逐渐完善了他的共时性概念,他在给泡利的一封信中将自然 和人类世界中联系方式总结成一个简洁的四元图。泡利看后根据他的物理知识做 了修改,成了二人合作完成的关系图。在这个图中,能量、动量与空间、时间相 对,那是相对论所揭示的自然界。同时,因果关系也与荣格那非因果的共时性相 对,是另一层次的关联方式。与约旦一样,泡利相信莱茵实验中揭示的超感官知 觉是这种非因果关系的表现。(二战之后,泡利专门为西德政府出具证明,担保 曾加入纳粹党的约旦属于“可恢复工作”的好人。约旦因此得以重回学术岗位。)   荣格与泡利两人几十年跨越心理、物理领域的合作在1952年终成硕果。那年, 他们联名出版了《自然与心理的诠释》(The Interpretation of Nature and Psyche)。   在泡利那些年描述的梦境中,他还遇见过一个与他似乎很有干系的神秘年轻 中国女士。令他百思不得其解。   × × × × ×   巧合对物理学家并不陌生。早在1939年,与维格纳妹妹曼琪新婚的狄拉克在 剑桥发现自然世界藏有一个惊人的巧合:质子与电子之间的电磁相互作用是它们 之间引力作用的10^39倍。那也恰好是我们宇宙大小与电子大小相比的倍数。这 个1后面跟着39个零的大数居然同时出现在最大尺度、最小尺度、相互作用强度 这些互不相干的比例上,不免令人讶异。更有甚者,宇宙中所有质子、电子的总 数也被估计为10^78。那正是10^39的平方。   狄拉克认为这其中一定隐藏着未知的物理定律。他将这一发现以快报的方式 送交《自然》杂志发表。这个所谓的“大数假设”(large numbers hypothesis) 引起了一些天文学家的好奇,但物理学界对他这种无根无据的猜测却只有嘲讽。 当玻尔在哥本哈根看到狄拉克寄来的论文时,他当即走进伽莫夫的办公室警告: “你看看,这就是年轻人结婚的后果。”   同在剑桥的天文学家爱丁顿在其学术暮年也对数字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狄拉 克引用的质子、电子总数便来自他的估算。爱丁顿情有独钟的是索末菲当年推广 玻尔原子模型计算光谱时发现的“精细结构常数”。那是一个集电子电荷、光速、 普朗克常数、真空介电常数这些自然界基本物理参数构成的一个数值。神奇的是 这些参数所带有的单位在这里互相抵消,成为一个“无量纲”的纯数字。这个因 此不会因人为单位选择而异的常数数值却又无律可循,似乎只是一个随机的无理 数。只是它的倒数非常接近整数137。   爱丁顿认为这个精细结构常数与宇宙中的质子、电子总数有着紧密的联系。 他坚持精细结构常数应该就是严格的1/137,以保证宇宙的简单和谐。遗憾的是 后来基于量子电动力学的计算和越来越精确的实际测量都没能成全他的希冀。   1958年12月,泡利因为腹部剧痛去医院。当他看到病房的门牌号是137时, 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大限已至。   × × × × ×   与20年前他经历那场人生危机时同样,泡利在1950年代钟情于梦境解析、心 理感应时也没耽误传统的物理研究。有意思的是,他当初“疯狂中”预测β衰变 过程里的中微子终于在1956年被实验证实,成为他人生一大成功。   也是在纪念玻尔诞生70周年的1955年,泡利奉献出他的最新成果:物理学中 有一个非同寻常的严格对称性。如果把所有粒子的电荷调换,带正电的变成带负 电,带负电的变成带正电,同时也将空间如照镜子般左右翻转,再让时间倒流, 那么所有物理定律会保持恒定,仿佛世界未曾经历过这些变换。   这三个操作在物理学中分别叫做“电荷共轭”(charge conjugation)、 “宇称”(parity)和“时间反演”(time reversal)的变换。泡利描述的对 称性因而叫做“CPT不变性”。   因为电荷的正负、镜像的左右、时间的先后在物理定律中都只是相对性质, 不具备绝对意义,物理学家普遍认为即使将它们分别地实施变换也不会影响结果。 (惠勒和费曼那个正电子即是逆时间运动的电子便是其中一例,即CT变换。)但 泡利却只能从数学上证明这三个变换同时操作时的对称性,尽管他同样认定这个 对称性适用于任何个别的变换。   然而,就在他这个结果问世的第二年,年轻的杨振宁和李政道却提出宇称在 β衰变的弱相互作用中不会保持不变,即宇称不守恒。泡利看到论文时嗤之以鼻。 正如爱因斯坦不相信上帝掷骰子,泡利不相信上帝会与常人一般左手不如右手灵 活有力。但在他夸口要为此下大赌注时,吴健雄(Chien-Shiung Wu)——来自 中国的年轻女性——和另外两个团队已经通过实验证实了杨振宁和李政道的预测, 残酷地击碎泡利基于和谐、对称的理想世界观。(在给威斯科夫的回信中,泡利 庆幸他未及下赌注。因为他输得起名声却输不起钱财。)   虽然宇称在弱相互作用中不再守恒,泡利的CPT总体不变性至今依然完美无 缺。但泡利没有因此满足。不过他更大的失望却来自他最亲近的师弟海森堡。   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屡次挫败爱因斯坦的尝试后,泡利对统一场论已经完 全失去信心。他曾尖刻地指出:“上帝分开了的东西,常人不应去瞎撮合。” (What God has put asunder, let no man join together)但在1957年,海森 堡也投入了这个物理学非主流领域,提出自己的统一场论。犹如当年第一次见识 师弟从海岛上带回的矩阵力学,泡利没有丝毫的刻薄,立即展开了合作。与曾经 的薛定谔一样,他们自信终于能一举解决让爱因斯坦束手无策的最大难题。   1958年1月,美国物理学会在纽约举行大会。应远道而来贵客的要求,吴健 雄为泡利安排了专场演讲。也在美国的玻尔和几百名物理学家在会议室里济济一 堂,听取泡利兴致勃勃地讲解他和海森堡的新理论。不料,泡利演讲中的声调逐 渐变得犹豫不决,他边讲边意识到这个理论其实并不靠谱。观众席上,年轻的戴 森痛切地感觉到他正亲眼目睹一只高贵的动物在缓慢地死去。   在德国的海森堡依然信心十足。在他的一次演讲后,德国的报纸乐观地报道 了海森堡和“他的助手”泡利的新成就,更让泡利火冒三丈。他急忙广泛地给物 理学界同行写信,宣布已经退出与海森堡的合作,还在学术会议上公开与海森堡 辩论,互为诋毁。师兄弟几十年的感情完全破裂。   那年年底,泡利腹痛住院手术后被发现胰腺处已经长出巨大的恶性肿瘤。在 137号病房内休养两天后,他与世长辞,终年58岁。   海森堡没有出席师兄的葬礼。   (四二):吴健雄的实验   杨振宁和李政道在1956年提出宇称不守恒,随即赢得1957年的诺贝尔奖。这 个速度被誉为诺贝尔奖中的奇迹。其实,那正应该是常规操作,却已经沦为几乎 绝无仅有。   诺贝尔当初设立的是像人们更为熟悉的奥斯卡、金鸡百花奖那样一年一度的 奖项。他在遗嘱中指明要奖励的是“过去一年中”最杰出的贡献。但在其后的实 践中,评奖委员会一边坚持每年获奖者不超过三人的死规定,一边却对其时效性 要求置若罔闻。爱因斯坦是在光电效应论文发表的十多年后才因之得奖。泡利 1945年获奖时,他那作为得奖理由的不相容原理已经问世了整整20年。   物理学界也因而没有忘却曾经为量子理论做出显著贡献却屡屡被这个大奖忽 视的索末菲和玻恩,几十年来持之以恒地为他们提名。索末菲在1951年以82岁高 龄去世,终究未能遂愿。他倒是赢得历史上被提名次数最多(84次)物理学家的 殊荣。   一直因未能与学生海森堡共同获奖而耿耿于怀的玻恩终于在1954年修得正果。 那时他也已经被提名34次。尽管他后来在固体物理等方面上又已做出突出的贡献, 他的获奖缘由依然是“对量子力学基础研究的贡献,尤其是波函数的统计诠释”。 那已经是接近30年前的成就了。(当年与玻恩一起完善矩阵力学并参与创立量子 力学、量子场论的约旦后来只得到寥寥无几的提名,更没能获奖。他应该是受到 自己纳粹历史的连累。)   玻恩得奖时已经是一位72岁的老人。在那两年前,他从爱丁堡大学退休,回 到战后的德国安享晚年。   × × × × ×   在用她的β衰变实验率先证实杨振宁和李政道提出的宇称不守恒而一鸣惊人 时,吴健雄已经在哥伦比亚大学默默无闻地服务了十多年。   吴健雄1912年出生于中国江苏。她有一对重视教育的父母。父亲还创建了一 所女校,让女儿和其她当地女孩能接受基本教育。吴健雄后来在南京的国立中央 大学本科毕业,并在浙江大学进修了物理研究生课程。   1936年,24岁的吴健雄来到美国,在旧金山港口上岸。她的目的地是远在美 国东部的密西根大学,准备去那里攻读物理博士。在旧金山逗留期间,她在也是 从中国到来不久的新生袁家骝(Luke Chia-Liu Yuan;中国“皇帝”袁世凯的孙 子)陪同下参观了附近的伯克利校园。   伯克利那时正在成为奥本海默的哥本哈根。发明回旋加速器的劳伦斯 (Ernest Lawrence)也在那展开着热火朝天的核物理实验。吴健雄被这朝气蓬 勃的气氛深深吸引。在听说密西根存在严重的性别歧视后,她毅然改变计划留在 伯克利,在劳伦斯和塞格雷(Emilio Segre)指导下开始她的研究生生涯。(劳 伦斯和塞格雷后来分别在1939和1959年获得诺贝尔奖。)   四年后,吴健雄以优异成绩获得博士学位,同时也成为β衰变的实验专家。 她继续留在伯克利从事博士后研究。1942年,她与已经转学到加州理工学院师从 密立根的袁家骝喜结连理,就在密立根的家中举行了婚礼。婚后,夫妇俩一起搬 迁到美国东部工作。   1944年,吴健雄参加了哥伦比亚大学中支援曼哈顿工程的研究项目,与那里 在原子核结构上抢了惠勒之先的雷恩沃特成为同事。她在伯克利时做的一项测量 结果也帮助惠勒解决反应堆中出现的一个难题。   二战之后,哥伦比亚大学在拉比的领导下急速成为世界领先的实验物理中心。 吴健雄再也没有离开那里。她在1952年升为副教授,是哥伦比亚大学物理系第一 个获得终身职位的女性。   当她在伯克利毕业时,玻姆已经追随奥本海默来到那里。两人那时没有什么 交往。当玻姆在1957年注意到已经成为名人的吴健雄时,他自己已经在以色列流 亡。而让玻姆感兴趣的并不是β衰变中的宇称不守恒,却是吴健雄八年前一个不 引人注意的小实验。   × × × × ×   还在他幻想一切粒子都是由电子、正电子组成的年月里,惠勒曾研究过那样 的世界里最简单的“原子”:由一个正电子和一个电子以各自正负电荷互相吸引 而形成的“正电子素”(positronium)。它与由一个质子和一个电子组成的氢 原子相当。但因为正电子的质量与电子相同,比质子小了1800多倍,它无法同样 地约束电子。惠勒通过计算发现正电子素如果能够存在也会极其不稳定,只有 0.12纳秒(0.000 000 000 12秒)的寿命。随后那电子与正电子就会互相湮没, 化为一对高能的γ光子。   在当时的条件下,没有实验能够捕捉那么一个稍瞬即逝的存在。但惠勒提出 可以通过寻找那两颗同时发出、在偏振方向上有关联的的γ光子来判定正电子素 (原先)的存在。   1949年,吴健雄带着研究生萨克诺夫(Irving Shaknov)在哥伦比亚进行了 这个实验,证实惠勒的预测。(更确切地说,她们证实的是沃德(John Ward) 的预测。沃德和他在牛津大学的博士导师普赖斯(Maurice Pryce)在惠勒之后 发表了更为严谨的计算结果。)她们的结果以“致编辑信”的快报方式发表在 1950年1月1日的《物理评论》杂志上。那时,玻姆还在普林斯顿精心写作他那本 集哥本哈根诠释之大成的《量子理论》,用电子自旋重新表述爱因斯坦的EPR假 想试验。   玻姆1955年摆脱在巴西的梦魇来到以色列后很快时来运转,仅仅两年后又得 到英国一所学院的聘请。虽然仍然无法返回自己的祖国,他终于能够结束学术流 放,重回与欧洲同行自由交流的科学大家庭。   在以色列那短短的两年里,他收获甚丰。他在那里终结了自己的单身日子, 幸福地结婚成家。一位名叫阿哈罗诺夫(Yakir Aharonov)的本科生也投师麾下, 两人开始精诚的科研合作。大学毕业后,阿哈罗诺夫跟随着玻姆到英国继续攻读 博士学位。   为了不耽误学生的前程,玻姆曾经主动约法三章:他们之间只传授、研究 “主流”物理学,不涉及他那离经叛道的隐变量理论。这样,他们在不涉及量子 力学诠释的“安全”领域中发现电磁场中一个原来未知的奇怪现象。这个所谓 “阿哈罗诺夫-玻姆效应”在物理学界引起相当大的轰动和持久的科研兴趣。   但玻姆也没能完全信守诺言。当他看到吴健雄和萨克诺夫简短的实验报告时, 脑洞突然为之大开。   在先前出版的《量子理论》中,玻姆为爱因斯坦的EPR假想试验提供了一个 更为简洁、清晰的描述:当一对电子、正电子在真空或由高能光子转化产生时, 它们之间的自旋态会保持着互相的纠缠,即使它们已经彼此飞离了非常远。   玻姆领悟到吴健雄和萨克诺夫做的其实就是这么一个实验,只是粒子产生的 过程正好相反:不是通过光子产生电子、正电子对,而是通过电子与正电子的湮 没产生出一对新的光子。那对光子在这个过程中同时产生,必然处于同一个量子 态。因为动量、角动量的守恒,它们也会各自向相反的方向飞离,同时保持着二 者的纠缠。   与电子一样,光子也有着自旋。那正是吴健雄和萨克诺夫所测量的偏振态。 玻姆和阿哈罗诺夫一起进行了一次物理学史上极为罕见的操作。他们作为理论学 家把别人八年前的实验数据实施以其初衷迥然不同的重新分析,得出该实验结果 中蕴藏着两个光子的确处于纠缠状态的结论。   于是,玻姆与阿哈罗诺夫在1957年发表论文石破天惊式地宣布,那曾经让爱 因斯坦牵肠挂肚的鬼魅般超距作用的的确确是量子世界中的真实存在,已经被人 类观察到。只是当初实施实验的吴健雄和萨克诺夫对此浑然不知(萨克诺夫做完 实验毕业后投笔从戎,不久捐躯于朝鲜战场)。在那之后也从来没有人看出其中 之奥妙。   那时,爱因斯坦已然作古。   × × × × ×   和他的老朋友一样,薛定谔始终没有接受正统的哥本哈根诠释。比爱因斯坦 尤甚,薛定谔一直强烈反对玻恩的波函数几率解释。他坚持波函数是实际的物理 存在,比粒子更为现实。而这样的波函数不可能会发生莫名其妙的突然坍缩。   1952年夏天,薛定谔在都柏林举行的系列讲座中再一次阐述了自己对量子力 学诠释的看法。他告诉听众现在物理学界主流对量子测量的看法是每次或者测到 这个值,或者测到那个值,二者非此即彼。但其实还可以存在着一种可能性。那 就是不同的测量数值并不是互为取代,而是可以同时存在的。他承认这样的想法 听起来十分疯癫,在主流人士看来自然是绝对的不可能。   那年年底,英国历史和哲学历史学会召集玻尔、玻恩、薛定谔和一些哲学家 齐聚伦敦,准备让他们在量子力学诠释上再来一场面对面的思想交锋。然而,薛 定谔急性阑尾炎发作破裂,不得不施行紧急手术并卧床休息三个月,错过了这一 机会。之后,他把早已准备好的发言稿交给创刊不久的《不列颠科学哲学杂志》 (British Journal for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发表。论文题目是一个 触目惊心的设问:《量子跃迁存在吗?》(Are There Quantum Jumps?)。   自然,他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不仅如此,薛定谔还在文中将玻尔最早提出 的那个瞬时、不连续更没有数学根据的“跃迁”与托勒密(Claudius Ptolemaeus)在哥白尼的日心说之前为解释行星运动所杜撰的“均轮”、“本轮” 等繁复而无益的概念(参阅《宇宙膨胀背后的故事(之二):寻觅宇宙的中心》) 相提并论,百般挖苦。假如他当时能够按原计划向玻尔当面宣读这篇论文会是一 个怎样的情景,只能留给历史的想象。   同样只能付诸想象的是他对艾弗雷特五年后提出的量子力学“多世界”诠释 可能的反应。在惠勒和玻尔的合力打压下,艾弗雷特的毕业论文在普林斯顿和哥 本哈根小圈子之外基本上无人知晓,很快便销声匿迹。没有证据表明薛定谔曾听 说过那个发现。然而,艾弗雷特正是在数学上严格推理出薛定谔那个“不同测量 数值可以同时存在”的疯癫想法:他的猫同时是死的和活的,只是分别处在不同 的世界里。   正如玻姆的隐变量理论是对德布罗意早期思想的承继和推广,艾弗雷特的多 世界诠释正是薛定谔波函数观的一脉相承。30年前,尚且年轻的德布罗意和薛定 谔在第五届索尔维会议上被泡利、海森堡等人驳得体无完肤,由那时起被摒弃于 量子力学主流之外。30年后,年轻的玻姆和艾弗雷特的命运如出一辙,甚至更为 残酷。   × × × × ×   在爱因斯坦去世的1955年夏天,薛定谔告别了都柏林和那里的高等研究院。 他再度回到家乡奥地利,在维也纳大学继续担任教授。那时,他67岁的身体在急 剧地每况愈下。终于回到他所钟爱的阿尔卑斯山的薛定谔极其遗憾地发现自己在 小山坡上已然举步维艰,再也不可能尽情地登山跋涉。   一生陪伴着他的妻子安妮也疾病缠身,同时患有严重的哮喘和抑郁症。在步 入晚年之际,这对患难夫妻终于有了情投意合的心心相印。薛定谔与老情人希尔 德的女儿也已长大成人,得知了自己的真实身世。作为血缘父亲,薛定谔骄傲地 参加了女儿的婚礼,也抱上了自己的外孙。   即使在70岁时正式退休后,薛定谔仍然孜孜不倦地继续着他的物理和哲学思 考。与早年写作的《生命是什么》相对应,他回忆录最后部分的总标题为《实在 是什么》(What is Real?)。与爱因斯坦一样,薛定谔坚信量子世界的基础是 真实的物理实在,而他的实在就是波函数。   在没有爱因斯坦的日子里,他的主要通信对象是比他还年长五岁的玻恩。 1960年10月,73岁的薛定谔在给玻恩的信中抱怨:“你知道我爱你,没有任何事 情可以改变这一点。但我需要好好地给你洗一次头,所以你站好了别动。你一而 再再而三不带任何保留地宣扬哥本哈根诠释已经被广泛接受的无礼行为实在让人 难以忍受。……难道你对历史的判决不带焦虑吗?你就如此地自信人类会很快在 你自己的胡说八道面前俯首屈服?”   三个月后,薛定谔在1961年1月4日离开了人间。   薛定谔去世时,以他命名的波动方程已经是物理学生的必修课,也是哥本哈 根正统量子力学不可或缺的根基之一,几乎能与牛顿的动力学方程并驾齐驱。在 物理学之外,他的《生命是什么》激励了一代年轻学生投身遗传生物研究,包括 已经在1953年发现DNA双螺旋结构的沃森(James Watson)和克里克(Fancis Crick)。薛定谔方程和方兴未艾的分子生物学是他永恒的丰碑。   那时依然不为人所广知的是他那只有着奇怪命运的猫。还有那由他命名、在 玻姆的心目中已经被切实观察到的量子纠缠。   (四三):维格纳的朋友   1962年,正值不惑之年的库恩(Thomas Kuhn)写作出版了《科学革命的结 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因为提出科学思想发展 中的“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概念,这本书风靡一时。   库恩是哈佛毕业的理论物理博士,在取得学位后移情别恋,专注于物理学史 和科学哲学的研究。那时他已经是伯克利的科学历史教授,在那里创办了一个 “量子物理历史档案”(Archive for History of Quantum Physics)项目,带 领着一个团队满世界收集早期量子力学的原始资料。爱因斯坦、泡利、薛定谔已 经相继作古。他们抓紧时间当面采访德布罗意、玻恩、海森堡、狄拉克等依然在 世的人物。当然,还有77岁高龄的玻尔。   那年11月17日,库恩再一次来到哥本哈根的嘉士伯府邸。作为丹麦最杰出的 公民,玻尔一家已经在这座豪华公馆中居住了整整30年。在过去的三个星期里, 库恩已经来过四次。他估计还要跑好些趟才能完成录制玻尔口述历史的任务。   这天的话题是玻尔与爱因斯坦在索尔维会议期间的争论。面对着库恩带来的 录音机,玻尔又一次打开了话匣子。   在回顾了他一战结束时与爱因斯坦第一次见面时的交谈后,玻尔抱怨“与爱 因斯坦的那整个过程对我来说非常困难,因为爱因斯坦总是在不断地批评。在我 看来,他已经在每一个论点上被证明是完全错误的。可他却接受不了。”(The whole thing with Einstein is so difficult to me because really Einstein had a lot of criticism, and he was shown at every single point, to my mind, that he was entirely wrong. But he did not like it.)他为 自己的老朋友深为惋惜,觉得爱因斯坦最后在那篇EPR论文上是完全落入了波多 尔斯基的圈套。回顾那个年月,玻尔又说罗森其实更为差劲,因为他至今还相信 着那个假想试验。而据玻尔所知,波多尔斯基自己倒已经放弃了。玻尔强调,那 EPR论文中的内容实在不可能构成什么问题。   爱因斯坦已经去世七年了。他在玻尔心中依然栩栩如生。每当考虑一个新问 题时,玻尔总是不由自主地首先设想爱因斯坦会如何反应。然后,他在脑子里悄 悄、平静地与老对手你来我往。   那天晚上,意犹未尽的玻尔在黑板上又画出爱因斯坦32年前在第六届索尔维 会议中提出的光子箱,独自对之思忖良久。他还是无法理解爱因斯坦为什么不能 接受互补原理,为什么终其一生顽固地质疑着量子力学。   第二天中午,玻尔饭后照例午睡。当妻子玛格丽特听到突然的一声大叫赶进 楼上卧室时,她发现丈夫已经心脏病发作撒手人寰。   库恩没能完成他的采访计划。更没有人能够知道玻尔与爱因斯坦是否会在另 一个世界中再度重逢,继续他们那延续了几乎半辈子的争论。   × × × × ×   波多尔斯基其实也没有像玻尔以为的那样放弃了他主笔的EPR观点。只是没 有了爱因斯坦,他和罗森在物理学界不再能有影响。也是1962年,在俄亥俄州一 所学院担任教职的波多尔斯基组织了一次学术会议,讨论量子力学的基础问题。 他能邀请到的人很少,但有从以色列前来的罗森。在英国的玻姆依然无法回国, 由他的学生、也已经在美国任教的阿哈罗诺夫代表。   比较出乎意料的是狄拉克和他的内兄维格纳一起从普林斯顿赶来,为这个小 地方的小聚会带来名人风采。   会议刚开始,他们就讨论起波函数坍缩。有人提出艾弗雷特有一个可以完全 避免这个奇葩概念的理论。在座的却没有人了解那个理论,包括曾与艾弗雷特同 校的维格纳。于是他们紧急联系上已经离开了物理学界的艾弗雷特。他也爽快地 临时乘坐飞机赶来与会。   五年前,艾弗雷特还在导师惠勒压力下大举删节毕业论文时已经联系好了下 一步的工作:加入美国军方研究所,应用他最爱的博弈论于战略、战术决策。那 时惠勒曾极力鼓动他前往哥本哈根与玻尔等人当面探讨,也许能澄清彼此之间的 误解。艾弗雷特未能成行。   1959年3月,已经毕业三年、在职业上得心应手的艾弗雷特借携家人去欧洲 旅行的机会来到哥本哈根。玻尔和几个助手一起礼貌地接待了他,进行了一整天 毫无结果的辩论。那天晚上,艾弗雷特独自回到旅馆,在吧台上猛抽香烟、狂饮 烈酒,脑海里逐渐浮现起一个清晰、崭新的念头。不过,他那时的思路已经与玻 尔、惠勒、量子力学不再有任何关系。他发现了一个优化军事资源的新算法。回 到美国后,他申请了专利。在为国防事业做出重大贡献的同时,他自己也获利甚 丰,成为一个大富翁。   在俄亥俄这个会议上,他的多世界诠释得到与会者认真的讨论,但也仅此而 已。   × × × × ×   当物理学界同行来家里拜访时,狄拉克会习惯性地介绍妻子曼琪为“维格纳 的妹妹”,仿佛那是一个比“狄拉克夫人”更为合适的头衔。   维格纳出生于1902年的维也纳。在那个世纪之交前后,匈牙利的一些犹太人 取得显著的经济、社会地位,养育出一拨出类拔萃的后代。以年龄而论,在维格 纳之前有着冯·卡门(Theodore von Karman;在加州理工学院期间是胡宁、钱 学森、郭永怀、林家翘等中国留学生的导师)、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德海韦西 (George de Hevesy)和著名物理化学家波拉尼(Michael Polanyi),在他之 后则跟着有冯·诺伊曼、西拉德和泰勒。有人把这个群体统称为“火星人”。因 为匈牙利人无论说什么外语都会带有浓重的口音。天外来客选择这一身份容易蒙 混过关:这几个人在成年之际都离开了匈牙利,操着带奇怪口音的外语在各地游 荡。   维格纳的父亲是皮革厂业主。虽然不如作为银行家、册封贵族后代的冯·诺 伊曼背景显赫,维格纳也是在富足的环境中长大,而且与冯·诺伊曼在同一个贵 族中学。两人都酷爱数学,很快结成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不过,维格纳渐渐地意 识到这个比他低一年级的伙伴才是真正的数学天才,不禁自愧不如。在务实的父 亲坚持下,维格纳放弃数学梦想,选择了更为实用的化学工业。1924年,他在波 拉尼的指导下获得了化工博士学位。   学成归家的维格纳协助父亲从事皮革鞣制的工业生产。但他已经心不在焉。 在柏林求学期间,他曾频繁参与德国物理学会的活动,亲耳聆听过普朗克、能斯 特、爱因斯坦、劳厄、海森堡、泡利在那里指点量子江山。那个激动人心的场面 时刻在召唤着他。两年后,他离开了父亲的工厂,回到柏林投身物理研究。又一 年后,他来到哥廷根担任索末菲的助手。   维格纳年龄上只比狄拉克小三个月、比约旦小一个月,与新量子力学弄潮儿 泡利和海森堡相比也只小了一两年。但他已经错过了那个黄金年月。在哥廷根, 他跟着约旦推广刚出现的狄拉克方程,发展量子场论。   冯·诺伊曼那时也在哥廷根大张旗鼓地研究数学(他也同样为父亲获得过化 工学位)。他们俩再度携手,共同钻研量子力学背后的数学基础。当冯·诺伊曼 在1932年出版那本奠定量子力学根基、证明隐变量理论不可能存在的教科书时, 维格纳也硕果累累,出版了自己的《群论和在量子力学原子光谱中的应用》。与 大数学家外尔同时,维格纳将属于纯数学工具的群论引进物理学,系统、严谨地 描述量子力学中的对称性。他也是在那时首先提出了宇称守恒的对称观念。   1930年,求贤若渴的普林斯顿大学同时招聘了冯·诺伊曼和维格纳,以振兴 他们的数学和理论物理实力。这两位后起之秀因而得以逃避欧洲的纳粹和战争。 在美国,他们也都全力以赴地投入曼哈顿工程。在以对称性研究原子核结构、反 应的同时,维格纳还发挥自己兼备的化工特长主持核反应堆的设计。   战后的1957年,冯·诺伊曼因为癌症在53岁时英年早逝。受这位几十年朋友、 同事影响,维格纳一直笃信着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诠释,虽然他自己从来未曾踏 足过玻尔研究所(他自称“从来没接到过邀请”)。冯·诺伊曼的去世也唤起了 维格纳对那个诠释中测量问题的兴趣(量子力学“测量问题”(measurement problem)这个术语就是维格纳首先提出的)。与他在普林斯顿曾经的同事玻姆 一样,他的立场发生了动摇。   就在与狄拉克一起现身波多尔斯基的会议之前一年,维格纳发表了一篇题为 《关于意识与物质问题的想法》(Remarks on the Mind-Body Question;这里 的“mind”和“body”都有双关含义)的论文,系统地表述了对量子力学正统思 想的质疑。   × × × × ×   在玻尔、冯·诺伊曼的测量理论中,观察者属于宏观世界,使用的是经典物 理的仪器。被观察的则是微观的量子世界,它们的行为因观察方式的选择而异。 这两者之间存在着一道彼此分离的鸿沟,只是测量的行为会导致被测量系统的波 函数坍缩。   薛定谔打破了这个界限。他那个假想试验中箱子里宏观的猫与微观的放射性 元素有着相互纠缠着的共同波函数,服从同样的量子规律。但即便如是,作为观 察者的人和被观察的箱子也还是完全分离的两个世界。波函数的坍缩正是发生在 箱子外的人打开箱子观察的那一瞬间。显然,薛定谔并不认为箱子里的猫——或 爱因斯坦的老鼠——有能力造成波函数的坍缩。   维格纳觉得这便把人的意识引进了原本只是研究由物质组成的客观世界的物 理学。他设想一个略微不同的情形:他让一位朋友去打开薛定谔的箱子观察,自 己却置身事外。过了一段时间后,维格纳可以肯定他的朋友已经打开过箱子,自 己却依然不知道猫是死是活。(这类似于球迷观看事先收录的球赛。球赛早已打 完有了结局。但只要那球迷还不知道结果,他看球时仍然会有着与看实况转播时 同样的悬念。)   那个时候,他朋友面前的箱子里波函数已然坍缩,那猫或者已经死去或者还 活着,二者只居其一。但在维格纳的眼里,箱子和他的朋友构成一个量子系统, 它们的波函数并未坍缩,仍然处于猫死去、朋友悲伤和猫活着、朋友高兴的叠加 态中。   这样,对猫死活这个客观现象,维格纳和他的朋友有着完全不同的认识—— 他们看到的是两个截然不同的“现实”。而且,如果维格纳事后向朋友求证,朋 友会告诉他打开箱子时的情形:曾经悲伤(或者高兴)过,却从来未曾处于悲伤 与高兴的叠加态之中。   于是,维格纳对朋友的观察与朋友的实际经历完全不符。   在波函数坍缩这个关键环节,冯·诺伊曼的机制在这里也不再能自圆其说。 在这个新版的假想试验中,那个朋友既是观测者也是被(维格纳)观察的对象。 他在打开箱子的刹那已经知道猫的死活,也就有了悲伤或高兴的反应。如果他所 在的波函数也是在那一刻坍缩,那么当时维格纳还未及观察,坍缩如何能够发生? 反过来,如果那个波函数是在之后维格纳与朋友交谈时因为维格纳获得信息(观 察)才发生的坍缩,那么如何能够保证这个信息传播是可靠的测量过程?他们两 个人对猫死活的反应会完全一致吗?他们之间是否也会出现鸡同鸭讲的误会,或 者朋友干脆没有说实话?   在维格纳看来,作为对客观世界描述的量子力学如此依赖于人类的意识和行 为,无疑应该是一个大问题。   × × × × ×   玻姆提出他的隐变量理论后曾经期望能在苏联赢得共鸣。他这个粒子有着确 定轨迹的理论与他信奉的唯物主义(materialism)相符。在他看来,哥本哈根 对量子力学的诠释基于逻辑实证,不符合马克思的教义。在政治挂帅的苏联,量 子力学和相对论的确都以其唯心主义(idealism)倾向在遭遇批判,但玻姆却没 能得到支持。倒是他的激进左派立场迫使麦卡锡时代的美国物理学家退避三舍, 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可能有的影响。   维格纳没有这个负担。在意识形态光谱上,他正好是玻姆的反面。   移民美国时,维格纳和冯·诺伊曼都入境随俗,分别采用了“尤金”、“约 翰”这样常见的英语名字。他们也很快成为美国的忠诚爱国者,在曼哈顿计划之 后还与泰勒、惠勒等少数物理学家一起研制了氢弹。因为在匈牙利、欧洲的个人 经历,维格纳在美国是坚定的右派,或者说那时占主流的保守派。   他同时也是一个异常谦和的教授。物理学界有一个尽人皆知的事实:永远不 可能在维格纳身后走过一道门——因为他总会坚决地扶着门留在最后。他是一个 “固执地通情达理”(stubbornly reasonable)的人。(也是在维格纳的帮助 下,库恩得以让个性最为隐秘的狄拉克第一次敞开心扉,录制了他人生经历的口 述历史。)   1963年,维格纳因为“在原子核、基本粒子理论上的贡献,尤其是对基本对 称性的发现和应用”赢得诺贝尔奖。他的影响力更上了一层楼。在爱因斯坦和薛 定谔逝世后,对量子力学的质疑再一次有了重量级大师的参与,不只是玻姆、艾 弗雷特的人微言轻。   然而,维格纳在那篇论文的结尾也曾无可奈何地承认他清楚自己并不是第一 个讨论这个问题的人,在他之前的先行者们都已一概被否定或忽视。他也难逃同 样的命运,只是依然觉得这个讨论至少会有启发意义,值得再度提起。   其实,他在1961年第一次提出这个后来被称为“维格纳的朋友”设想时并没 有采用薛定谔的猫做例子。他只是描述了对量子系统中物理量的测量过程。他那 篇文章发表在一本多学科论文集里,其读者中大概没有几个人听说过薛定谔的假 想试验。   直到1965年,哈佛著名哲学家普特南(Hilary Putnam)从他物理同事那里 听说了薛定谔和他的猫,经过一番思索发表《一个哲学家看量子力学》(A Philosopher Looks at Quantum Mechanics)论文,由此引领哲学家进入了这个 旷日持久的物理争议。发行量相当大的普及性杂志《科学美国人》(Scientific American)随即发表评论予以介绍。整整30年后,“薛定谔的猫”终于开始浮出 历史的尘封,进入大众的视野。   (待续) ※※※※※※※※※※※※※※※※※※※※※※※※※※※※※※※※※※※ 本期编辑:方舟子 本期校对:古平 审 稿:笨狸、程鹗、方舟子、古平、太蔟、应帆、紫弦、自如 技术支持:李晓峰、Yawl、李启明 联系人: 方舟子(smfang@yahoo.com) 投稿邮址:editors@xys.org,xinyusi@yahoo.com 发 行: 新语丝社(New Threads Chinese Cultural Society) 国际刊号:ISSN 1081-9207 刊物版权归新语丝社所有,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欲转载者请与本刊联系。 存 档:http://www.xys.org     http://newxys7.com 订阅新语丝网站新到资料,请加入xinyusi@googlegroup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