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新 ≡ 语 ≡ 丝 ≡≡≡       ※ ※          (NEW THREADS)          ※ ※                                 ※ ※          2021/05(第三二八期)         ※ ※            一九九四年二月创刊            ※ ※                                 ※ ※   《新语丝》为文化性综合刊物,登载文学、艺术、史地、哲学、科 ※ ※ 普等方面稿件,目前设四个固定栏目:【牛肆】(随笔、评论)、【丝 ※ ※ 露集】(诗歌、散文、小说)、【网里乾坤】(文史哲、科普知识小品 ※ ※ )和【网萃】(个人或专题选集)。本刊每月十五日出版,并不定期出 ※ ※ 版专题增刊。                          ※ ※                                 ※ ※   本刊主页国际版:www.xys.org           ※ ※       国内版:newxys4.com           ※ ※            ◆赞◆助◆单◆位◆            ※ ※   PSI留学生服务公司:www.psiservice.com ※ ※※※※※※※※※※※※※※※※※※※※※※※※※※※※※※※※※※※                  § 【卷首诗】            §  雾色挡住了我归家的路                  § 水过河:雾色挡住了我归家的路   §    ·水过河·                  § 【网讯】             § 四月大山里的雾霭                  § 笼罩着名不见经传的村庄 【牛肆】             § 我无视路过的轿车与美女                  § 背着羞涩的行囊 椿 楸:邂逅           § 寻找往昔饭菜的抚慰 商周:百年厦大,您不该这样    § 穿过几条幽深的小巷           将鲁迅遗忘  § 来到了从前住过的瓦屋 【丝露集】            § 此刻                  § 我的失落就像一只飞倦的鸟 陶 西:云南寻梦之旅       § 多想找一个巢休憩片刻 孙玉祥:一首考究了四十年的歌   § 可是他们已走了很远很远                  § 以致我怀疑—— 【网里乾坤】           § 雾色挡住了我归家的路                  § 所有的苦痛与斗志 文 远:春光负(上)       § 被雾水一次又一次地打湿                  § 【网萃】             §                    § 程 鹗: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3、4)§                    § 【网讯】∽∽∽∽∽∽∽∽∽∽∽∽∽∽∽∽∽∽∽∽∽∽∽∽∽∽∽∽∽∽∽ ◆     第七届“PSI-新语丝”网络科普奖评选启事   PSI留学生服务公司(www.psiservice.com)和新语丝决定举办第七届 “PSI-新语丝”网络科普奖评选,规定如下:   一、参加评选的作品题材必须是普及科学知识、科学思想或科学方法,体裁 和篇幅不限。不接受学术论文和介绍未经国际同行评议的研究工作的文章。   二、评出一等奖一篇,每篇奖励一千美元(或等值人民币);二等奖二篇, 每篇奖励五百美元(或等值人民币);三等奖十篇,每篇奖励二百美元(或等值 人民币)。   三、评委由新语丝编委组成。评委的作品不参加评奖,但可以列入专辑发表 或结集出版。   四、新创作和已在网络上发表的稿件均可参加评选。已在报刊、书籍上正式 发表的作品不能参加评选。每人来稿请勿超过三篇。来稿将选择在《新语丝》杂 志和新语丝网站上专辑发表,并可能结集印刷出版。结集出版的稿件另外支付稿 酬。   五、中国大陆的来稿请寄xinyusi@yahoo.com,其他地区的来稿请寄 editors@xys.org。来稿请注明“参加评奖”。来稿可用笔名发表,但请提供作 者的真实姓名和地址。中国境内获奖者请提供银行转款信息。凡是由他人代投的 稿件一概不登。   六、十月三十一日截稿。获奖名单将在《新语丝》明年二月号公布。   七、本奖以后每两年评选一次。 【牛肆】∽∽∽∽∽∽∽∽∽∽∽∽∽∽∽∽∽∽∽∽∽∽∽∽∽∽∽∽∽∽∽ ◆  邂逅  ·椿楸·   接近正午,我从安提戈涅新区的左拉图书馆借完书后,准备步行回家,顺便 穿过老城,在市中心的喜剧广场上感受一下暖春的风。   M城的新区和老城之间横亘着一座巨大的商场。征服它,我可以选择内部贯 穿或外部环绕。或许是为了节省时间,我居然在明媚的天气里选择了贯穿,甘心 接受一场晦暗。   果然,刚一进楼,我就后悔了。商场一楼的走廊入口挤满了人——看来大家 都赶时间,或者是懒,宁愿为光阴而付出光明。我想回头,却为时已晚——我已 登上电动扶梯,身后的人接踵而至,使我失去了退路,只得向前。   阳光越来越远,灯光越来越近,我的世界渐渐晦暗,我的心情也在跌进深渊。   然而也就在那时,一首歌居然冲了出来,拯救了我。   在直梯把我送到二楼的一刻,我听到了它的旋律。它来自前方头顶上的广播, 虽音量不大,却恰好能与人间的噪声分庭抗礼。   我被它吸引住了——它有动感的旋律和性感的节奏。   我想知道它的名字。   从小到大,我常常在路上邂逅歌曲。至今我还记得当初北京的那个傍晚:我 独自在大学校园散步,无意中听到广播喇叭中响起叶蓓的那首《幸福深处》,心 儿顿时被其副歌部分那充满半音音阶的魔幻旋律融化了。当时我就站在花园深处, 努力地听懂它的歌词,并成功记下那句“你伤心,我为你歌唱;你快乐,我为你 跳舞”,进而找到了它的名字。从此以后,十几年里《幸福深处》一直陪伴着我 的耳朵,从国内到海外,从未被冷落。   这一次,我决定“故伎重施”:我摒住呼吸,支着耳朵,尝试捕捉到一句唱 词。待我好不容易听到一句,却发现完全听不懂——歌词显然不是法语,也不是 英语,或许是西班牙语。很可惜,我不懂西班牙语,这样一来,我就无法记住哪 怕是一句歌词,进而无法进一步追踪到它的名字。   记歌词的策略显然行不通了。怎么办?   我遂掏出手机,想尝试录音。但走廊里人来人往,带来鞋底敲击地板的声音, 粗重而密集,让我根本无法录到音乐。   于是我只好收起手机,准备放弃。   之前我也有放弃过。记得前年我曾在巴黎机场的航站楼里听到了一首无比动 人的法语香颂,让我的双耳深陷其中,然而那天我归心似箭,脑中一直惦念将要 奔向的北京,于是就没有停下脚步,任由这份美好永远地飘逝了。   两年来,我一直后悔此事——人不应该错过一首本来可以属于自己的歌。歌 和人不同,歌总是忠诚的,一首歌可以陪一个人一辈子。相比之下,人反而薄情 多了,或会抛弃当初爱得死去活来的对方,不是么。   想至此处,我觉得自己不应放弃,不该重蹈覆辙。我不管它是好歌还是坏歌, 只要它将我的心儿捕捉;我也不管它新歌还是老歌,在我看来:新歌芬芳,老歌 醇香,各有各的诱惑——就像《幸福深处》,被我生生从当年的新歌听成了今天 的老歌,而我却很难选出我更爱它的今天还是当年。   接下来,我放弃了前行,索性呆在原地,在靠近广播喇叭的区域,停留了整 整一首歌的时光,把它全部听完——我固然无法记住一句歌词,但我要努力记住 一句旋律,记住了,它就是我今夜胜利的青稞。   走廊颇为狭窄,在这个瘟疫肆虐、人与人之间需要依靠距离才能拥有安全感 的日子里,我害怕我的滞留会带给他人不便,于是我后背紧贴着墙,装做等人的 样子。   面前的路人都躲着我,不时还会抬起头看我一眼,眼神里想必充满疑惑:他 在等人?但谁会在这个地方等人呢?   是的,我等的当然不是人,而是一首歌。   随后,我走出了走廊,走出了商场,来到了市中心的戴高乐广场,即喜剧广 场的对面。广场上花枝招展,处处是美好的四月,尽管还有几棵小树仍停留在三 月,枝头依然羞涩。在一排擎天的英桐树下,金发白裙的雏菊为棕色的大地铺上 了墨绿的星空,让我不忍心躺进这夜空里,面向蓝天,做一个不用闭眼的白日美 梦。   此时我心满意足,方才的沮丧早就一扫而光:我一边看着阳光下的美景,一 边哼着那段我在晦暗中学到的旋律,从未停辍——我害怕忘却,更舍之不得。这 样一段被我深深记在脑海里的旋律,将会永远属于我。诚然,我尚不知它的名字, 但我相信,不久的将来我一定会找到它的。届时,我们就不再是邂逅,而是重逢 了。   其间,我还粗略地算了一下:这一路因为听歌、记谱而耽搁的时间,恰好抵 消了我穿过商场抄近道原本能够节省下来的时间,不多不少。我庆幸着:有些耽 搁,实为收获——倘若方才选择的是绕过商场,结果很可能就是一次阳光下的平 淡散步,没准很快就被我忘掉了呢。   更巧的是,这一天还是我的阳历生日。而这首不知名字的歌,算是为我庆祝 的生日之歌了。这,是最好的礼物。   想到此处,我的内心又在翻涌,感叹自己一直被这个世界眷顾着。当然,我 知道,一个人能被世界眷顾并非完全是靠运气的,也要靠自己——用眼去观察、 用心去体会、用力去生活,去好奇这个世界、去发现它的万千,这样,即使身处 不太美好的时刻,也能瞥见美丽的花朵。 ◆ 百年厦大,您不该这样将鲁迅遗忘 ·商周·   1921年4月6日,中国第一所由华侨陈嘉庚创办的大学在厦门成立。位于海滨 城市厦门市思明区的厦大主校区,背靠青山、面朝大海。若是站在校园后面的五 老峰上看,校园里的芙蓉湖就像一块碧玉,精致地镶嵌在红瓦绿树、错落有致的 校园里。   最初的时候可不是这样的。1926年,在这里执教的鲁迅先生在给他的爱人许 广平的信件中,曾经这样描述厦门大学:   “硬将一排洋房,摆在荒岛海边上”。   被鲁迅先生称为摆在荒岛海边上的一排洋房,就是今天厦大校园里的群贤楼 群。今天,这排近百年的中西结合式的建筑,已经成为了省文物保护单位。它的 “一主四附”(一栋主楼,四栋附楼)的结构,成为了厦大建筑的特色,在随后 的各个时代沿用。而当年的荒岛海边,现在已经绿树成荫,湖水荡漾。   经过百年的建设和发展,厦大已经成为了中国最美两所大学校园之一。而厦 大的校友更是遍布世界各地,成为了各行各业的栋梁。要是从这些校友里挑出最 为杰出的一个,则无疑还应该是鲁迅先生。   鲁迅能够成为厦大的校友,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让人纪念的故事。   1926年3月18日,近五千民众在北京集会,要求当时的段祺瑞政府拒接八国 通牒。但段祺瑞执政府下令向集会民众开枪,当场打死四十七人,其中就包括北 京女子师范大学的学生领袖刘和珍。当时在北师大兼职任教的鲁迅是刘和珍的老 师,他因这件事写下了那篇著名的《纪念刘和珍君》。   那时鲁迅正在教育部任职,同时在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当兼职教师。惨案发生 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兴起了学潮,作为教师的鲁迅支持学生反对校长杨荫榆。 当时的教育部总长章士钊出面干预,鲁迅又毫不留情地反对自己的顶头上司章士 钊,这导致了他失去了教育部的佥事职位。在厦门大学任教的林语堂的邀请下, 失业后的鲁迅在当年9月去了厦门大学,在这里开始新的执教生涯。   在给当时在广州的许广平的书信里,鲁迅这样描述了他自己在厦门的最初生 活:   “我到此快要一个月了,懒在一所三层楼上,对于各处都不大写信。这楼就 在海边,日夜被海风呼呼地吹着。四周的人家不多,我所知道的最近的店铺,只 有一家,卖点罐头食物和糕饼。”   一个人生活在厦门的鲁迅并不懒,他不仅在厦大开讲了《汉文学史纲要》、 《小说选及小说史》、《声韵文字训诂专书研究》三门课程。他还支持和帮助进 步学生先后成立了“泱泱社”和 “鼓浪社”两个文艺团体,筹办《波艇》月刊 和《鼓浪》周刊。   也就在他在厦门大学执教的那不到五个月的时间里,鲁迅先生还写下了17万 多字的作品,包括广为人知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和《藤野先生》。关于这 段时间的写作,鲁迅先生在1935年为《故事新编》作序的时候,曾经有过这样的 描述:   “直到一九二六年的秋天,一个人住在厦门的石屋里,对着大海,翻着古书, 四近无生人气,心里空空洞洞。而北京的未名社,却不绝的来信,催促杂志的文 章。这时我不愿意想到目前;于是回忆在心中出土了,写了十篇《朝华夕拾》; 并且仍旧拾取古代的传说之类,预备足成八则《故事新编》。但刚写了《奔月》 和《铸剑》——发表的那时题为《眉间尺》……”   其中的“石屋”就是他笔下的那排摆在荒岛海边的洋房,今天的群贤楼群。   1926年底,鲁迅接到了中山大学的聘书,次年1月从厦门出发去了广州。虽 然只在厦门短暂地工作了不到五个月,但鲁迅先生在这里留下了恒久的影响。   为了纪念鲁迅,厦门大学于1952年在当年鲁迅居住过的集美楼建立了鲁迅纪 念馆,这也是中国大学里唯一的鲁迅纪念馆。解放后厦门大学的校名换成了鲁迅 的字体,而且在思明校区的校园里还为鲁迅先生立了全身的雕像。   鲁迅先生能在厦门留下如此影响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他的伟大。   1999年6月,《亚洲周刊》评选出的20世纪中文百大小说名单里,鲁迅的 《呐喊》名列第一。这部短篇小说集在众多优秀的作品里能够毫无争议地雄踞第 一,不仅是因为它的文学水平,更因为它的思想高度。   在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学家里,能够称得上思想家的只有鲁迅一人。正是因为 站在一个思想家的高度,鲁迅先生创做的文学人物才会那样经典和不朽;他的笔 才能像武器一样刺向黑暗,为中华民族指向光明。   今年是厦大100周年,厦门大学为此进行了隆重的纪念。但是,厦门大学为 校庆推出的的官方宣传片《厦大百年》里,却没有了鲁迅的影子。   在这部时长13分钟的宣传片里,出现了众多厦大校园里的人物雕像,包括拥 有全身雕像的校主陈嘉庚以及他的女婿李光前、半身雕像的前校长林文庆和王亚 南以及革命烈士罗扬才,唯一的例外就是位于校园醒目处的鲁迅雕像。   鲁迅先生的照片也令人遗憾地没有出现在这部宣传片里,影片在第7分55秒 开始介绍从厦大走出的杰出人才,显示他们的照片,第一个是建立福建省第一个 党支部的厦大学生罗扬才,最后一个是厦大教授、中科院院士韩家淮,就是没有 曾经在厦大当过教授的鲁迅先生。   在整个影片里,唯一能显示鲁迅先生和厦大关联的,除了厦大西校门上依然 还在的“厦门大学”四个鲁迅体的大字,就是一件介绍上世纪二十年代大学文科 教员授课情况的文献,上面写着周树人教授的三门课程。   在这部时长13分钟的宣传片里,鲁迅这个名字一次也没有出现。这个当代中 国最伟大的文学家和思想家,就这样在《厦大百年》这部宣传片里被忽略了。   这种忽略并不是偶然,在4月8日厦门大学公众号发布的文章《这是我们要追 的星!百年厦大,群贤璀璨!》里,列出了近70位杰出校友,同样没有鲁迅先生。   曾经为鲁迅先生建纪念馆、建雕像并自豪地以鲁迅字体为校名的厦门大学, 在她百年校庆的时候,就这样悄悄地抹去了鲁迅的痕迹。   请问厦大,您的价值观何在,您的独立精神何在?   今年不仅是厦大100周年,也是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逝世85周年。虽然鲁 迅先生离开了我们近一个世纪,但他一直是、也将永远是中华民族的脊梁。   百年厦大,您不该如此将鲁迅先生遗忘! 【丝露集】∽∽∽∽∽∽∽∽∽∽∽∽∽∽∽∽∽∽∽∽∽∽∽∽∽∽∽∽∽∽ ◆ 云南寻梦之旅 ·陶西·   1 千里昆明次日还   认识我的人,大都知道我是山西人,但极少有人知道我出生在云南昆明。如 果按出生地算籍贯的话,我是地地道道的云南人。   父母亲都是山西人。当年父亲在部队的卫生队和医院系统工作,随军南下, 就到了云南,在丽江、剑川、昆明、峨山、思茅、芒市等不同的地方呆过。后来 可能不习惯南方的饮食,母亲先调回山西太原。后来父亲在70年代中期也调回太 原。从我开始记事起到9岁期间,母亲几次带我们兄弟几人到云南探亲。回想起 来,我最后一次离开云南,是47年前的事情了。   有时做梦,我会梦到云南。也一直想找机会回云南看看,但一直未能回去。 80年代在北京上学时,有时间但没有钱。90年代初去美国后,读书、成家、孩子、 工作,一直在忙。回国的次数都少,就更没有机会去云南看看了。五年前我来长 沙工作,一年半前买了辆车,有机会在附近跑跑看看,但由于疫情的原因和工作 繁忙,也无法远游。今年春节假期正好去云南。2月8号公司春节前一放假,我就 一大早出发开车赶赴云南了。因为担心地方政府可能要求三天之内的核酸检测证 明,出发的当天早上我特地先去长沙的医院做了核酸检测。   第一天一路上小雨不断。两边的山峦起伏,黑云压顶,景色别有韵味。四周 俨然就是一幅水墨画,只可惜高速公路上不便停车,无法照相。穿过湘西、苗岭, 8号晚上到达了贵阳市。贵阳果然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   9号早起,接着向西南方向疾驰。一路上有不少著名风景区,但此刻已是归 心似箭,过龙宫景区而不入,经黄果树瀑布而不停。中午已到昆明。离别近50年, 今日终回云南。   先到了昆明的四十三医院。我就出生在昆明市43医院,那是1964年的夏天。 父母一直保留着我的出生证,直到最近才把它交我保存。1969年底我二哥头部受 伤。疗伤期间,我们全家在此住过一些时间。记得当年医院的房子都是平房。医 院门前有条小河。河对岸是大片的稻田。小河上常有大木船经过。船中间是篷子, 船两头载着许多袋子和货物。船头有铁锚。船工撑着长篙,从船头走到船尾,让 船慢慢地前行。船上往往是一家人,有大人,也有小孩。一家人就生活在船上。 有的船上还养着鸡。那时我只有5岁半,非常羡慕这些水上人家。现在年长了, 知道这些水上人家一定生活不易,他们会更羡慕我们这些陆上人家。   这个部队医院现已改名为部队九二〇医院。医院的平房已变为高楼大厦。医 院门前小河还在,但小河里已没有了行船,河道也给整治过了。河两岸也都盖起 了楼房。小河和两岸已经全然不是旧模样了。据附近的一位老军人说,变化是从 90年代开始的。河边保留一小段当年的河道。我现在才知道这条河叫大观河。它 通向两公里外的大观楼公园。公园里的大观楼名气虽大,但却不高。门边的著名 天下第一长联在雨天里也是金光闪闪。一位游客在喂鸟,引来了大群海鸥。不知 是哪种树,这么早就开花了,地上落英缤纷。   顺便去了滇池边的西山龙门。龙门下面是百丈悬崖。半山腰云雾时来时往, 下面的滇池跟着若隐若现。   2 峨山旧貌换新颜   当年父亲随着部队卫生队在云南各地换了几个地方。我还有些记忆的地方中 有一个是峨山。峨山彝族自治县在昆明西南方向,距昆明约100公里。现在高速 公路非常通畅,不到两小时就可以从昆明到峨山,但当年坐车要四五个小时。   那是1969年下半年,我5岁多。当时的峨山县城小且穷,附近到处都是农田, 和农村没有两样。农田边上就有水井。水井里的水面比地面低不了多少,井水里 一般都有几条红色小鱼。   父母亲在部队卫生队有他们的工作。那时候既没有电视和收音机,没有玩具 和游戏,也没有图书,我们只能在卫生队驻地外边玩耍。记得我经常跟着两个哥 哥到山坡上的卫生队的医疗垃圾堆去捡小玻璃瓶和注射针头玩,也常到附近的稻 田里去抓青蛙。卫生队的山坡下面有条小河,水很清,也很浅。我们常去小河边 玩水捉鱼,看战士洗军车。有一次在河边还捡到一个铝盆。有一次晚上我把柴禾 扔到炊事班炉灶的灰烬里,重新燃起了火焰,把炊事班留在锅里的鱼烧糊了。   我们兄弟三人也和卫生队家属的其他孩子一起玩。峨山有大的绿色蜻蜓,我 还记得当年孩子们在一起抓蜻蜓的方法。先抓一只母蜻蜓,用细线在前后两对翅 膀之间打结把它拴住,细线的另一头用手抓住,让蜻蜓飞起来,然后唱“大绿头 大绿头你快起来,你家的老母一只……”。等公蜻蜓扑到母蜻蜓身上抓到母蜻蜓 后,把两只蜻蜓甩在地上,把公蜻蜓抓住,然后把公蜻蜓的翅膀放在另一只手的 两个指头之间夹住。玩一会就能抓好多蜻蜓。   我二哥头部负伤就是在峨山。我对那一天依然有印象,依稀记得其他孩子向 大人描述当天的情形:我们一群孩子在河边沿着河堤上的窄路走,我在前面。二 哥和一匹马并行,在一处小路变窄的地方踏空,头向下掉到两米深的河床上。当 时的惨状不忍细说。父母和卫生队的医生觉得伤势严重,需要去昆明的四十三医 院抢救。我现在还记得我们坐在后一辆车中,跟着前面的救护车连夜往昆明赶。 在茫茫的夜色中,道路两边都是荒草,只能看到前边的救护车。去年我带父母游 重庆,在开车返回太原的路上,听母亲说起五十一年前二哥负伤抢救的经过,犹 觉惊心动魄。蒙上天眷顾,那次手术后,二哥痊愈得很好。   2月9号下午来到峨山,住入了峨山大酒店。住宿登记倒还简单,也没有要核 酸检测结果。房间的窗户正好对着峨山县城的主城区。可以看得出,这里已没有 农田了,大大小小的楼房充满了视野。   我当晚先去了父母以前带我们常去的街道。遗憾的是老城区已于4年前被全 部拆除,盖成了古镇。仿古建筑刚修好但商家尚未入住。夜色下,这些建筑闪着 耀眼的灯光,和我要找的老街大相径庭。   第二天一早,根据事先打听来的信息,我先来到了山坡上卫生队的旧址。这 里已被改为职业中学。值班的人说老房子早就全部拆掉了,没有留下一丝痕迹。 怅然而返,我回到山坡下的小河。这里的河道也早就被改造过了,天然的河床已 经荡然无存,都被改为整整齐齐的人工河道。小河的水也明显的富营养化了,非 常绿。小河两边原来全是是稻田,现在都盖了楼房。我不死心,问了多个当地人。 有个当地人说小河上游拐弯的地方有一段河道还未整修,可以去看看。我赶紧赶 到那里,在上游六七百米的拐弯处,果然有一段河道还未完全改造好,还可以看 到河床里的石头,还有潺潺清流。毕竟找回了一点旧梦。   我素有改编毛诗的传统:-)。这里也胡搞几句毛诗:   久有凌云志,今日返峨山。   千里来寻故地,旧貌变新颜。   到处灯红酒绿,更有滚滚车流,高楼入云端。   半个世纪过去,弹指一挥间。   人非物不是,不见旧峨山。   3. 芒市青山依旧在   1973到1974年间,我随父母在芒市上住过一段时间。芒市在云南的西部。当 时由于没有火车,我们是坐解放牌卡车去芒市的,从昆明到芒市用了三天时间。 临近芒市的盘山公路(后来知道其实就是二战时著名的滇缅公路的一部分)窄且 陡。一到上坡,汽车就得减速,发动机的声音就变得很吃力,感觉到上坡的车速 比走路快不了多少。为防止撞车,汽车在拐弯处都要鸣笛,提示看不见的对面来 车。   当时的芒市也是一个小镇,为农田所围绕。父亲是刚成立不久的建设兵团三 师医院的院长。医院也很简陋。各科室和病房在前院,医院的工作人员和家属住 在后院。医务人员都是支边的上海人。我们一家住在后院的第一排小平房的第一 间。后院的前后各有一口井,水里也养着鱼。院子里种着有香蕉树。   上海人讲究卫生。有一次他们清理水井,把小红鱼捞出来,在井水里放了漂 白粉。他们把一条小红鱼暂时养在我家里。每天放学后看鱼在盆里游动就成了我 的一个乐趣,这可能是我以后喜欢养鱼的由来。后来换水时不慎用了漂白粉处理 过的水,结果鱼死了。我为此伤心了好几天。   附近有个寨子,寨子里有个小学。因为近,当年父母就让我在这个小学上学。 上学需要跨过一条小河,沿着土路走约六七百米。医院大门口的看门狗每次看到 我都对我狂吠,所以每次上下学时,如何躲过看门狗那时对我是天大的考验。我 上的是三年级,班主任是语文老师,女老师,姓段。记得当时学的就是语文、算 数、体育这几门课。刚上学时,由于同班同学都是傣族人,他们说的话我根本听 不懂,我说的话他们也听不懂。后来慢慢地能沟通一些了。我记得离开芒市返回 太原的前一天,父亲带我去见段老师,向她表示谢意。   事先做了一点功课,知道原来的三师医院已更名为德宏州中医医院了。10号 离开峨山就赶赴芒市了。现在高速公路普及了,一路顺畅,当天下午六点多就抵 达芒市的高速公路收费站,然后奔向事先查好的中医院。由于时差和靠南的原因, 芒市的晚六点还是天光大亮。开着开着,我忽然注意到了左边的大青山,猛然想 起,那就是我当年上下学天天看到的大青山!心情陡然激动起来。   赶到中医院,停了车,在医院里边走边问。医院里老的房子已经荡然无存了, 全部是新的大楼了。院子里井也没有了,香蕉树也没有了,旁边的小河也没有了。 我找到一位老保安,他是本地人。他还记得老院长。医院外也都盖满了楼。   第二天上午,凭记忆和问询,我找到了当年寨子里的小学。寨子里已没有当 年的竹木结构的老房子了,都是新式的混凝土和砖瓦结构了。小学附近的大榕树 长得更粗更高了。小学已经完全给居民楼包围了,从大路上根本看不到。小学放 了假,大门紧锁,无人值守。我问了许多附近的居民,想打听当年的老师和同学, 但他们都不知道。我也去了当地的公安局、派出所,想请他们提供线索,找找当 年的老师或同学,但他们都说是隐私,不能为我查询。   顺便拜访了附近的大金塔和大银塔,这里离大青山更近。据说这个大金塔的 规模是全中国排得上名次的。大年三十的上午,只有我一个人在大银塔公园里。 俯瞰山下芒市新貌,心中感慨万千。变化太大了。这里的老房和香蕉树没有等我, 井和小河没有等我,学校老师和同学没有等我,田野和村庄没有等我,时代和社 会没有等我,只有那医院后面的大青山在默默地等着我,等着我这个浪迹天涯的 游子的短暂归来。园内无人,我可以面对青山尽情抹泪,宣泄离别之情。   驾车离开前,回头再看了一眼大青山。别了,芒市!   4 腾冲、惠通桥、和顺古镇   11上午号离开芒市,南下去了瑞丽。瑞丽紧靠缅甸。在瑞丽只看了一寨两国 景点。寨内现住着为数不多的几户人家。缅甸国籍的年轻人的汉语和中国人一样 好。他们也用微信收款。寨内的一些建筑明显是为吸引游客而建的。   离开瑞丽后,一路向北,我从长沙一路到瑞丽,没有路检,住店也只是看健 康码和行程码。但从瑞丽向腾冲方向的每个服务区都有路检,警察都是挎了冲锋 枪,都要核酸检测结果,都要开窗、开后盖检查。由于我持美国护照,每次检查 都比别人慢得多。   当天傍晚到了腾冲。腾冲是滇西抗战时的一个重要地方。著名的的松山会战 就发生在附近。可惜没有时间去看看。12号大年初一早上,我参观了腾冲的滇西 抗战纪念馆。纪念馆外观庄重肃穆,里面大厅的墙上上千个各式的钢盔是为了纪 念国民党军当年为抗日战争付出的重大牺牲。文革期间,抗日烈士的墓地遭到了 破坏。近年执政党终于承认了国民党军是抗战的主要力量。   博物馆详细记载了美国当时对中国的巨大援助。为了支援中国的抗战,美国 为国民党远征军军提供了全部轻重武器装备,有超过5万美国人在印度、缅甸和 云南参与修路工程、培训、作战部队通讯,还有三千多名美国飞行员牺牲在驼峰 航线上。这些对中国军队彻底打垮在缅甸和云南的日军,保证中国大西南的安全 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些援助是在美国在欧洲战场与德国人和太平洋战场殊死搏 斗,提供大量援助给苏联,花巨资研究原子弹的同时进行的。没有美国参战和支 援,中国很难取得抗战的胜利。其实在内战中,美国通过军调处也对共产党军队 进行了帮助。解放军占领南京前,苏联大使馆早就随国民党政府撤到广州了,但 美国大使馆一直呆在南京。可惜中国后来全面倒向苏联,中美被动卷入朝鲜战争, 中美断绝关系30年。再往前,美国把清政府的全部赔款用于中国教育。中美之间 的确有一万个理由合作,而不应该对立。   我特地沿滇缅公路老路去了惠通桥。有一段老路还是石头路,非常颠簸。在 70年代初期以前,惠通桥是在怒江在此地区的唯一的桥梁,建在怒江最窄的地方。 当年国民党军为了阻挡日军,炸断了惠通桥,中日军队隔江对峙了好长时间。当 年父母带我们从昆明到芒市就经过了惠通桥。记得我们当年过桥时,汽车要过完 一辆,再过一辆。如今,惠通桥已经封闭,旁边建了新的公路大桥。当时的江水 呈黄绿色,江水湍急,有好多漩涡,真像是一条愤怒的河。今天的怒江可能是在 枯水期,嫩绿色的江水波澜不惊。   正好看到好友转来了云南的古镇信息,于是就去了附近的和顺古镇。这个古 镇非常干净,新的仿古建筑的格调没有过分渲染,和老房融为一体。古镇旁边有 水,四周环山,当真是绿水村边绕,青山郭外斜。正逢大年初一,游人很少。虽 是冬季,但气温是怡人的18度。明媚的阳光下,如沐春风。中国古建筑,春节的 红色,一家店铺里的音箱里放着美国音乐,这些结合在一起,让我有一种时空错 乱、但又奇妙的感觉。   5 大理、剑川   13号离开腾冲经保山到达了大理。大理古城一般,无特殊之处。站在大理古 城的城墙上,往东看是洱海,往西看就是苍山。苍山顶由于海拔原因,在冬天山 下下雨,山顶就会下雪。旁边的崇圣寺的三塔(及大理三塔)老远就能看到。崇 圣寺的庙都是新修的,高大宏伟。罗汉堂里罗汉们也都金光闪闪,和尚们也接受 微信捐款,与时俱进了。听说各地的贪官们为求得心安,会给当地庙里捐大笔的 现金。一般人为求无病、升官、发财,也会捐小钱。所以现在庙里的主持都很富 有。参观这个寺庙的时候老想着金庸小说里对一灯大师和枯荣大师的描写。   蝴蝶泉也在大理,抽空看了一下。泉池小却深,泉水清而冷。   离开大理,继续北上,当天下午到了剑川。父母在1955到1957年在剑川。母 亲上过剑川中学,所以我到剑川后,赶紧去找剑川中学。它现已改名为剑川第一 中学。学校正放假,不开门。央得保安带我进去参观了学校。幸运的是,母亲当 年上学的那栋楼居然还在,而且还在使用。母亲还记得当年上课是哪一间教室。 可惜教室门是锁的。学校后面的金华山也青山依旧,但学校前的小河已经改为人 工河道了。   14日上午去了以前部队卫生队住过的东营房。现已改为职业中学。也同样幸 运的是,东营房的后面几排老房子还在,赶紧拍了一些照片和视频,发给母亲。 母亲提到了附近的剑湖,我也顺便去了一下。剑湖湿地正逢旱季,除了湖中心, 其他地方都没有水。   6 丽江古城、泸沽湖   14号下午到了丽江。丽江也是父亲50年代早期工作过的地方。来的路上就能 看到附近的玉龙雪山。丽江的海拔大约是2400米,能感觉到紫外线强烈。下午气 温大约是18度。   久闻丽江古城大名,到此一看,果然名不虚传。街道有些坡度,弯弯曲曲, 这样老房就显得错落有致,没有单调之感。几条清溪穿城,小桥流水人家比比皆 是。这里到处是鲜花,连消防栓都装饰了鲜花。有一条街是多肉植物的海洋,有 些多肉植物出奇地大。   古城已经高度商业化了,临街的家家是商店,不临街的户户是客栈。古城内 寸土寸金,有的把饭店开到了房顶上,我都担心老房子是否承受得了。一个烧烤 店店主告诉我说他一年的租金超过一百万。看来他的房东不必工作了。执政党均 贫富几十年,转了一圈,又回到起点了,又催生了新的食利阶层。   香格里拉距此仅3个小时,我非常想去,可惜它是在西藏的方向,不在回程 的路上,实在没有时间去。   出来7天了,该回去了。15号一早返程。我素不喜原路返回,于是选择了一 条经过泸沽湖的路线。从丽江到泸沽湖的一段路比较险。道路的海拔最高点超过 3000米。沿途有的彝民、藏民的房子还是很破旧。   泸沽湖这里景点单一,就是看湖。游人不多。漂亮的蓝天、白云、远山、近 水、彩船、碧波,随手拍一张照片都可以做计算机桌面图片。   离开泸沽湖,就离开了云南,进入了四川地界。   7 结束篇   15日离开泸沽湖后,抵达西昌。16日晨出发经著名的雅西高速、重庆,返回 了湖南。经雅西高速时,因是上午,部分路段有大雾,没能全窥雅西高速的惊艳。   开车的一路上,又想起了更多的往事。小时候父亲有一次曾带我们去看他用 手枪打靶,投掷手榴弹。母亲给我们讲小鸟儿想办法的书。在芒市时,晚上看壁 虎在屋外墙壁上的灯光下捕捉飞虫。如果拿扫帚去赶壁虎,壁虎会把尾巴断开。 断开的尾巴在地上能跳动一小会儿。乘坐成昆线火车经成都时,在车站买了一个 小螃蟹,养在绿色的邮筒形的、塑料做的硬币存储罐里。   本来原计划17日下午到的长沙,但是17日这天高速公路一路拥挤,沿途有4 起交通事故。到下午时,所有服务区前的几公里都已是严重堵塞,许多人需要加 油、吃饭、使用洗手间,导致服务区被迫关闭。慢慢开到益阳附近时,已是晚上 七点,剩余汽油已不足到长沙。无奈从高速上下到益阳加油。加完油后,高速入 口已被封闭,不知何时会再开放。被迫在益阳找一家酒店呆了一晚。看来以后要 避免在长假的最后一天开车旅行,堵在路上活受罪。18号早上三点多离开益阳, 此时高速公路上只有少量车了,一路通畅。   这次云南游,本想在往事尚未成烟之时重温儿时旧梦。虽然去了事先想去的 地方,然而能体验到yesterday once more的地方不多。变化实在是太大了。但 正如朋友所说,如果旧梦能重温,那就意味着中国依旧贫穷、落后。的确如此。 如果中国在过去的五十年没有变化,那它将是一个无人愿意重温的噩梦。中国改 革开放以来的变化是人类历史上最大、最快的变化。尤其是最近20年的变化,已 经触及到了最边远的农村。小路上经过的偏远农村也有4G信号,农民住所大多数 是新盖的房子,也都配了水箱,通了电。普通人的生活有了根本的改善。衷心感 谢邓小平打开了国门,让我们看到了井外的天地,看到了差距,引进了新思想, 新观念,新方法,新技术,有十四亿人的奋斗,才有了今天的中国。   目前国内为了抵制西方文化,提倡传统文化,一些封建糟粕也乘机泛滥。社 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里居然没有科学。一些歧视性的政策依然堂而皇之地被制定 和执行(比如农民工的孩子即使在北京出生,在北京接受教育,也不能在北京参 加高考),回乡的农民工需要新冠检测结果。希望在下一个五十年里,中国能专 心发展经济,不称霸,更多地接受世界文明和普世价值,在精神文明上有更多的 改进,真正成为在世界上受尊敬的国家。   母亲、两个哥哥、弟弟在看了我在朋友圈的图文后也回忆起一些往事。我二 哥也写了首诗:   为圆旧梦赴云南,图文并茂话从前。   触景生情全家忆,父母风华儿童年。   往事岁月五十载,清晰仿佛又眼前。   遗憾旧貌今难觅,感叹沧海变桑田。   如果有机会,我还会再回云南——这次你不必等我! ◆    一首考究了四十年的歌    ·孙玉祥·   《再见吧,广州》   词曲作者:不详   低头无言的是岸边榕树,抬头无言的是奔腾的珠江。   我俩徘徊在长堤路上,多少话儿留在心里没有讲。   再见吧广州,再见吧姑娘。明天我就要像江水一样,   奔向那遥远的地方。   我不是不爱你,亲爱的广州。我不是不爱你,亲爱的姑娘。   明天我将要离开你们,命运驱使我远走他乡。   再见吧广州,再见吧姑娘。明天我就要像江水一样,   奔向那遥远的地方。   请珍惜今晚的宝贵时光,再仔细看一看彼此模样。   无论我走到海角天涯,仍会永远把你们怀想。   再见吧广州,再见吧姑娘。明天我就要像江水一样,   奔向那遥远的地方。   【副歌】   再见吧广州,再见吧姑娘   我一定还会回来,还会回来   大概在1973年,我八岁,常听我大哥跟他哥们哼唱的一首歌是这样的:“蓝 色的乌烟是岸边的激浪,白色的乌烟是奔腾的珠江。我俩并肩在铁道线上,多少 知心话儿也是没法讲!再见吧,广州!再见吧,姑娘!明天我就要离开你,到那 遥远的地方。”这歌听得人莫名其妙:啥叫“蓝色的乌烟是岸边的激浪”?乌烟 不黑的么?咋在这歌里有成了“蓝色”的?再说,“乌烟”跟“激浪”,怎么连 在一起?是说那“激浪”浪荡得跟天上的“乌烟”一样么?第二句就更让人费解 了,“白色的乌烟”,谁见过?不是说黑白分明么?这歌怎么把这二者给生生混 在了一起?还有,“岸边的激浪”跟“奔腾的珠江”有啥区别?为啥偏偏要分别 用“蓝色的乌烟”跟“白色的乌烟”来形容?这不吃饱了撑的?下面几句倒勉强 可以理解,但也不乏困惑:这两人好像是修铁路的,所以他们“并肩在铁道线 上”,可又为啥“多少知心话儿也是没法讲”?难道,修铁路的就不许谈恋爱? 唔,似乎是:那时修铁道的都是铁道兵,属于军人,当然不许随便谈恋爱了。那 么,这是一首反映铁道兵生活的歌了?《铁道兵之歌》?这样,后边两句也就顺 理成章了:“再见吧,广州!再见吧,姑娘!明天我就要离开你,到那遥远地 方!”是说他在广州修的铁路修好啦,偷偷摸摸在广州跟姑娘谈的恋爱也该结束 啦——总不可能把姑娘也带着全国各地修铁路吧?杜甫诗说得好,“妇人在军中, 士气恐不扬”!所以,得告别广州,告别姑娘,到遥远的地方去修更多更好的铁 路!本来,也想就我这样的理解问问我那哼哼唧唧得浑身是劲的大哥对不对的, 可我从小就跟他交流不多,不想打扰(大姐就不同了),所以,只能把这样的理 解放在肚子里并自以为是。   差不多十年后,我考上省内一所师范学院,而我同寝室里恰巧又有个从铁道 兵转业后考上大学的老马。于是我五音不全地哼唱着这首歌,问他他们是不是有 这样一首《铁道兵之歌》?老马一听,勃然大怒:“我们铁道兵哪儿有这么下流 的之歌?这不造谣么?我们铁道兵之歌叫《铁道兵志在四方》,是这么唱的: ‘背上(哪个)行装扛起了(哪个)枪,雄壮的(哪个)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呀! 你要问我们那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离别了天山千里雪,但见那 东海呀万顷浪,才听塞外牛羊叫,又闻(哪个)江南稻花香。 同志们那迈开大 步呀朝前走呀,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背上(哪个)行装扛起了(哪个)枪,雄 壮的(哪个)队伍浩浩荡荡,同志呀!你要问我们那里去呀,我们要到祖国最需 要的地方/ 劈高山填大海,锦绣山河织上那铁路网,今天汗水下地,明朝(哪个) 鲜花齐开放。同志们那迈开大步呀朝前走呀,铁道兵战士志在四方!铁道兵战士 志在四方!’多么豪迈自豪?你那什么桑间濮上的下流小曲?敢来冒充我们《铁 道兵之歌》!”老马对自己的铁道兵生涯很是骄傲,所以气得脸都红了。我给他 骂得讪讪地,觉得自己是有点拉了个青楼女子便来充公主的嫌疑。也是,那个年 代的铁道兵,怎么可能拿首一到某地就去弄个某地的姑娘来拉拉扯扯的歌来做做 自己的“之歌”?人家要干的活儿,可是“高山填大海,锦绣山河织上那铁路网, 今天汗水下地,明朝(哪个)鲜花齐开放”的正事!   那么,我从小从我哥那儿听来的“蓝色的乌烟是岸边的激浪,白色的乌烟是 奔腾的珠江。我俩并肩在铁道线上,多少知心话儿也是没法讲”,究竟是首什么 歌呢?真就是什么桑间濮上的“下流小曲”?可,究竟是哪儿的桑间濮上,也该 有个确切的地点吧?里面唱到“广州”,又唱到“珠江”,那应该是发生在广州 的事?可,到底是啥事呢?又为何“我两并肩在铁道线上”,还“多少知心话儿 也是没法讲”呢?不过,这些疑问在当年都无从解答,只好把它们都埋藏在心底, 而一心一意在大学“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眨眼间,大学毕业又已十来年。这其间,因为跟学校教育局的诸色官员不对 付,饱经忧患,漂泊江湖,先后去过海南、上海,最后鬼使神差地到了广州。在 一家中学找到一份高中语文老师的职务,于是便在羊城做起“人之患”来。同教 研室有个广州本地人,做过知青,到海南岛插队落户过。混熟后,有天我灵机一 动,翻出记忆深处这首“蓝色的乌烟是岸边的激浪,白色的乌烟是奔腾的珠 江……”,哼唱给他听,想让他来鉴定一下这歌的原产地是不是广州?讲的又究 竟是个什么故事?孰料,这歌还没有哼唱完呢,他眼圈就红了,还跟着哼唱起来, 好像一下回到了自己的青春少年时代——不错,这首少年时代就储藏在我脑海里 的歌经过我几十年几千里的颠沛流离,终于找到了老家:这哥们告诉我,这根本 就不是什么“铁道兵之歌”,也不是什么桑间濮上的“下流小曲”,而是一首地 地道道的知青之歌——它原名叫《再见吧,广州》(又叫《告别广州》),是七 十年代流行于广州知识青年口中心上的悲凉之歌。“那时候,与情人不舍的伤别, 对前程苍茫的忧愁,及期盼返故乡的重复倾诉。这些伤感的、个人、小资的情调, 是不见容于那个年代。写这种情调的歌,作者也深知要坐牢杀头的,所以至今几 十年了还一直匿名。而传唱者也要冒很大风险的,好在农场里漫山遍野是胶林, 私密地太多。在酷热的夜晚,没法早睡,我会走在新压青的胶林梯田,欣赏穿过 枝叶破碎的月光,迎着凉爽的夏风,哼起了这支歌:‘再见吧,广州!再见吧, 姑娘!我一定还会回来,还会回来!’会禁不住热泪盈眶……”说到这如烟往事, 这个已年近半百的昔日知青,还忍不住泪眼婆娑。“不过,你哼唱的除了调子不 太准外,还有几处歌词似乎也有问题——”末了,他还向我郑重指出,“主要是 第一段,不是什么‘蓝色的乌烟是岸边的激浪,白色的乌烟是奔腾的珠江’而是 ‘低头无言的是岸边榕树,抬头无言的是奔腾的珠江’,是指两人散步时,低头 看到的是身边无言的榕树,广州榕树多嘛;而抬头所见,则见远处无言而奔腾的 珠江。第三句是‘我俩徘徊在长堤路上’这儿是‘徘徊’,不是‘并肩’,当然 ‘并肩’也说得通。但更大的问题是,徘徊或并肩的地方不是什么‘铁道线上’, 而是‘长堤路上’——你来广州这么久了,应该知道:长堤路是广州珠江边风景 最美的一条路,那时我们男女‘拍拖’(恋爱)都爱在那地方。”   经他这老广这么一番解释,几十年的疑惑涣然冰释。原来,这就是一首描绘 一对当年广州知识青年被反动不人道的上山下乡运动生生分离的伤感之歌。歌中 有无奈,有悲凉,也有对广州这座美丽城市的恋恋不舍,还有对未来那不确定生 活的一丝丝恐惧。这调子当然跟那个年代那些激昂的歌曲不一样,但这样的歌却 足以让人想起鲁迅在《〈孩儿塔〉序》中那段“这《孩儿塔》的出世并非要和现 在一般的诗人争一日之长,是有别一种意义在。这是东方的微光,是林中的响箭, 是冬末的萌芽,是进军的第一步,是对于前驱者的爱的大纛,也是对于摧残者的 憎的丰碑。一切所谓圆熟简练,静穆幽远之作,都无须来作比方,因为这诗属于 别一世界”来。   “当年,我们这些广州青年没办法呆在广州,被发配到广州之外的山林海岛 之上;而今天,你们这些不是广州的青年,却能从五湖四海来到广州,在这儿工 作打工,或许,这便是中国这几十年间最大的进步。”末了,这位昔日的广州知 青这么深有感慨地对我说。   又眨眼间,二十多年过去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大概将会在广州这座包 容的美丽的城市继续呆下去。有时也不禁这么想:我和这座城市的缘分,也许真 就在我七八岁时跟着我大哥哼唱“蓝色的乌烟是岸边的激浪,白色的乌烟是奔腾 的珠江……”就结下了:因为这首歌中那些不知是我大哥唱错还是我自己听错了 的不明字句的真相,我便追寻了一生:从家乡到异乡,从海南到上海,最后到广 州,终于找到了真相,而我也因此找到的自己最后的归宿!一首歌原本来历不明 的歌,就这样埋藏了可以探索我一生漂泊轨迹的密码! 【网里乾坤】∽∽∽∽∽∽∽∽∽∽∽∽∽∽∽∽∽∽∽∽∽∽∽∽∽∽∽∽∽ ◆    春光负 ——一首献给同龄人的青春挽歌    ·文远·   数度春秋,几回叶黄。   我捡拾着院落里纷纷扬扬飘落的山紫荆树叶,检视着落叶上的斑斑点点和不 同花纹,联想起自己人生中一段难忘的研究所生活,不禁浮想联翩……   我有近三十年时间在一个省级研究所里度过。先是从事科研工作,后改搞信 息,最后十年操办杂志这样一个工作过程。我把这个过程简单地用文字记录下来, 期望对自己的灵魂有一个交代。   这是一段平凡的生活,有一种淡淡的忧伤,一种奋进的精神,一丝不舍的遗 憾。   1 初出茅庐   研究所坐落在城市的最南端,我们学校坐落在城市的最北端,南北之间,横 跨一条江,踩自行车要五十多分钟,路程可能有八、九公里左右。   上世纪七十年代,我从一所中专学校制糖工艺专业毕业。   我要赶在月底之前到研究所报到。   之前我给研究所打过电话,他们答应说派车来接。结果我在学校里傻呆呆地 等了两天,没见车来。我再给单位打电话时,他们告诉我,单位的车现在没空, 叫我自己租一部三轮车把行李拉去,拿发票找财务报销。早说啊,我不是非得要 等你的车。   研究所是一个不大的单位,120人的编制,当时只有两部车,一部是军用吉 普车,另外一部是中型卡车。   本专业的一位师弟小左陪我去研究所报到。在学校里我们大家在一起玩得比 较好,他经常到我们宿舍找我玩,我们两人都会剪头发,互相帮剪。小左第二年 毕业后分配回武宣糖厂,他是武宣人,当到副厂长职务,工作上也还有一些联系, 帮他英译过一份联合国项目的污水处理环境评估报告,不过这是后话。小左现在 也不在了,英年早逝,据说喝酒太猛。   小左鬓角留有长长的滴水,下面穿一条窄裤腿,而这些在那个年代都是青年 人的时髦装头。我当时没那么夸张,但也有一条六寸五裤腿窄屁股藏青色日料西 裤,十分抢眼。我注意到接待我们的L副所长盯着小左的裤腿审视了一下,面似 有不悦之色,但没有说到话。   这一年我们学校一共分配来了七人,制糖班的三人,造纸班的四人。其它同 学都急不可耐地回家探亲去了,一个学期太长了,人都憋坏了;只有我一人前往 单位报到,因为不久之前在等待分配的那些难熬的日子里,我有事已请假回过一 次家了。学校的毕业分配名单公布之后,我只给家里面打了一个电报说“我已到 研究所报到”,就一个人来单位报到了。   我还了解到,月底以前报到的,可以领到半个月的工资,而如果说是在月底 之后再去报到,就只能领下月的工资了。我比其它同学早上半个月班,多领了半 个月工资。他们从家里探亲后返回学校,我奉领导之命跟司机一起开车去学校接 他们来报到。   当时我们实习工资只有三十四元左右(实习期一年,一年后考核合格才定级), 但对于我这样一名每月只有五元零花钱的穷学生来说就比较可观了。当时大学毕 业生定级后的工资是五十四元左右,大专生的工资有四十八元左右,中专生三十 八元左右。机关、事业单位和工厂企业都是一样,差别的只有地区级差。省城是 一级,地区(专署)城市是二级,县城为三级,公社乡镇为四级。   第二个月我拿到工资后留下每月的伙食费十二元之后,买了生平用工资买的 第一件奢侈品——一个半导体收音机,花了我二十元钱左右。那时我们单位的年 轻人特别是单身汉(不管男女)都有一个半导体收音机,收音机像一块砖头一般 大小,用于收听新闻。这是一种很时髦的做法,那时半导体收音机刚流行不久。   单位安排我在办公楼三楼跟一位叫老吕的单身职工(老吕的家属在农村老家) 合住一间宿舍,此前老吕自己一个人住。一直与老吕合住到1982年我结婚时单位 分给我一套一房一厅福利房。   刚上班时,有一天被轮值派去值班室接电话。由于这个工作,半天下来单位 很多同事的名字我都能耳熟能详了。当年研究所仅两部拨号式座机,一部在所长 办公室,一部在门口值班室。   研究所后面半截围墙外边是一个混杂有很多鸽蛋大小卵石的土坡,现在是本 市供电局的一座高楼所在地,当年却是一处荒凉的山岭,爬到顶端可以远眺邕江 和江上唯一的邕江大桥,城市的景观一览无余。马路对面是糖纸厂,是本城一家 著名的大型国营企业:汽笛轰鸣,蒸汽腾腾,车来车往,好一派繁忙景象。我心 里面暗暗地对自己说道:好啊,我期待的研究所工作生涯开始了。   我有点迫不及待,那一年我刚刚满21岁。   2 高考折戟   这是一段难以启齿的记忆。   至今,仍有一种伤痛、惭愧和无奈的复杂心情萦绕在心头,久久挥之不去。 我需要一点勇气,来自曝其丑。再加上时间久远,许多细节都已经忘却。   但历史这种东西不是说你想忘记就忘记得了的,一旦打开记忆的闸门,这些 陈年旧事就像大海一样翻卷着浪花涌上心头,美好的,悲伤的……   雁过留声,人过留痕。   我多年的笔记本全丢弃了,就好像一个人苍白的历史,了无痕迹。现在回忆 起来很费劲,整晚整晚地睡不着觉。好在手机现在有笔记本记录功能,随时可以 记录回忆一些事情。   有时候想到头痛。终于体会到某些人为什么会患上偏头痛了。别人我不知道, 而我可能是努力去想一些力不能逮的事情,对我的脑袋造成了某种始料未及的伤 害。   世界上有些事情,有些人不去想,一样可以生活得无忧无虑;有些人去想了, 而且想通了,这些人都是聪明人;有些人去想,死劲地去想但却没想通,就像我 一样属于普通人。很多事情去做了,但是没做好,勉强为之。   从二十一岁到研究所报到起,到五十岁正式退休,我一共在研究所待了29年。 研究所是我一生中的主要工作场所和生活场景。我有一段时间整理家庭内务,嫌 累赘,把十来本的工作日记丢弃,很可惜。现在全凭记忆写作,要写出那么多年 的经历,时间有可能不太准确了,但内容大致是不会错的。一辈子喜欢写字的人, 确实不应该随便丢弃一片纸张,说不定哪天你就会用得到,丢弃时没有想到以后 会写回忆录之类的东西,此教训深刻啊。   言归正传。1977年下半年,记得我当年准备参加文革后恢复的第一次高考, 但是没有背水一战的心理准备,没有请假全天候复习功课,也没有找任何的补习 班去听老师讲课。完全是利用零零星星的时间,工作之余,复习功课,以为自己 凭底子能考得过,读过高中,又刚从中专学校毕业嘛。   后来事情的发展证明我想错了。   考前一个月所领导还有意无意地安排我出差。到天津塘沽考察(第一次工作 出差,跟我们研究室里的老邓到天津塘沽某化工厂考察调研)。   北方的冬天,天寒地冻,记得当时我和老邓都借了单位的军大衣。单位就两 件军大衣,平时都放在仓库里,谁冬天去北方出差时就借用一下。   但我还是被冻坏了,感冒了。   六次进京特快列车在河北石家庄车站小停的时候,与我的一个至亲家庭事先 打电报约好在车站停车15分钟时见面。记得是清晨,他们一家老小五囗人一大早 从正定县城赶过来火车站与我相见。因为大家多年未见,心情都十分激动,场面 相当震撼。以至于车开出以后很久很久,我一个人在火车上呆呆地坐着,半晌说 不出话来,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我们是晚上到的塘沽,当晚找不到住宿,那时候旅馆很少,只能等澡堂子营 业完以后在搓澡的躺椅上睡了一晚。北方澡堂那种难闻的气味我是第一次闻到, 以后也没有机会再进这种澡堂了。   高考考完之后,才知道自已并不是像想像中的那么强大;相反,我很虚弱, 不堪一击。你今天有一个看起来条件比别人好一点的工作单位,位于城市,不用 下乡。那只不过是命运之神的一种安排,并不证明你比别人更强大,也不证明你 就比别人更优秀。命运之神并不能总是眷顾着你。高考考的是基础知识,文革十 年你什么也没学到,你学的那些零零碎碎不成系统的知识,根本经不起考场上的 检验和敲打。   尤其是后来听到我们中专同班有四名同学分别考上华南工学院、广西大学、 广西中医学院和广西农学院的时候,更感到自己是一种莫大的挫折。   更糟糕的是,感觉一下子被生活完全抛弃了。   高考后不久,单位要选送一批年轻人到广州华南工学院进修两年。单位刚分 配来的中专生还有今年招进来的插队和回乡青年同事几乎全部送去进修。   唯有参加高考的韦某某、吕某和我同时被弃。据事后有同事反映,在欢送进 修生到广州学习之前,L副所长在会上对他们说,参加高考的人就是工作不安心 的表现,工作不安心,我们就不送他们去进修。你们是安心工作的,所以我们把 你们送去进修,希望你们好好学习,学成以后回来报答组织对你们的关心和培养。   而这仅仅是我高考后受到的一系列不公平的对待之一。   紧接着被所领导安排去参加厅工作队分派到岭溪县的一个水库参加劳动,时 间一个月左右。这是高考后受到一系列不公平的对待之二。   工作队陈姓副队长是轻工厅派下去的,他是梅县客家人,不懂当地的土白话, 他与当地人交谈时让我居中作翻译,恰巧客家话和土白话两种语言我都懂。在水 库上,在泥水里挑土干活并没有把我吓倒,也没感到害怕,但是心里面就有一种 被高考败北和被整双重打击伤害的疼痛。   从岑溪水库劳动回来后,紧接着又被指派参加另一个厅工作队进驻市绢纺厂, 时间半年。这是我参加高考后受到一系列不公平的对待之三,继续整治,你也可 以说是经受组织的锻炼和考验。   工作队对我的表现评价都还不错,尤其是进驻绢纺厂的工作队负责写评语的 老陈在结束工作的时候还给我看过工作队对我的评语鉴定,这些都要被放入个人 档案袋里的。评语其中有一条说我坚持学习英语。我不懂这条评语单位领导看了 以后对我影响是好还是不好,但我什么也不说任由他们写去。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世界上的事情很难说得清楚。以后我在工作上取 得一点点的成绩,难道不能说是因为高考失利后,发愤图强,自学成才所努力取 得的吗?   3 “初生牛犊不怕虎”   一九七八年春节前,我参加工作后第一次出差放单飞,出差的目的地是很远 的地方——一个叫咸阳我从未到过的城市。   当年我刚参加工作不久,研究所领导安排我一个人出差,到咸阳提货。我一 口答应,兴致勃勃,“初生牛犊不怕虎”。   我这个人对任何新事物都十分好奇,这次出差也不例外。我全然没有害怕的 担忧,反而有一种探索新事物的兴奋。   记得当时我到财务室办手续借款,单位的一个同龄青年小钟十分惊讶地道, “一个人去?”   年关就要到了,大冬天,一个人出远门,对某些娇生惯养的人来说,这确实 有些“残酷”,但我却把这作为一种个人成长的锻炼机会。   文革时我才十岁,就曾缠着正在读初中的舅舅要他带我去串联,后来他带我 和一帮中学生到过广州串联二十多天。一直到广州当地发生严重的脑膜炎流行我 们才中止旅程返回。   十七岁到农村插队时就是插青小组的组长,当时有些组员的年纪比我还大。   生活中不止一次得到过历练,心里有些底气。   不曾想到的是,就是这次出差我差点被误认为是一个盗窃犯。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从南方的省城乘6次进京火车出发后,半夜到达郑州, 在车站嘈杂的候车室呆到第二天再改签到西安,然后再马不停蹄转车赶赴咸阳。   赶到咸阳的那个晚上太晚了,在旅社入住的是一个两人间,我进房时见房里 没人,都是空床。我随手将行李丢在靠门边的一张床上很快就睡过去了。   长途跋涉太累人了。   第二天我还没来得及起床,旅社查房的人就来了。吱吱喳喳的几个人一块把 我叫醒,神情紧张地问我叫什么名字,出示住宿发票什么的。   我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儿。   昨晚睡着了,蒙胧中是有一个人进来睡在另一张床上,早上似乎也是同一个 人早早就收拾行李出门去了。我猜也是旅客,但自始至终我们两个人都没机会打 招呼,连对方照面也没打过,不知对方长得怎么样。   旅社的人对我说,一个叫某某的人把床上用品枕巾呀,被单呀,被套呀什么 的一股脑地全都顺走了。   我说,不对呀,我就是你们所说的某某。我没偷你们的东西,我也没走,我 不就在你们面前,好好的。   他们听我这一说,一下全都傻了。   半天他们才回过神来说,错了错了。   忙问我,昨天晚上你睡几号铺?   我说我不懂啊,进来没人,我也没看清,随便找了一个空铺倒下就睡着了。   原来,我睡错铺了。住宿发票上写的我是2号铺,而我睡到人家1号铺上去了。   结果后来1号铺位的旅客见1号铺位上已有人睡了,也不做声,就在2号铺位 上睡下了。早上走的时候顺手把人家2号铺上的床上用品顺走了。   我成了一个嫌疑人,替罪羊,顶包者。   经过解释和查证事情最终弄清楚了,我才如释重负。   这事如果不是当场弄清楚,等到我走了以后可能事情就说不清楚了。   我品尝了西安和咸阳当地著名的羊肉泡馍,一点吃不惯。我从住在陶瓷厂附 近的旅馆坐很远的车,到火车站门口一家有炒饭的店铺去吃饭。   记得那次出差,到咸阳陶瓷厂提了货,再到火车站将货物发回单位。我不愿 走来时的路,出潼关,经转郑州回邕城。我想尝试新的东西,欣赏新的地形地貌。 就选择从西安辗转过秦岭,下成都。不过遗憾的是晚上经过秦岭,没有欣赏到秦 岭的崇山峻岭和层层叠叠的壮观景象。在成都站我马上再转签经重庆,下贵阳。 成都站的售票员一看我还要走那么长的路,就好心地给了我一张坐票。到重庆市 没下车,火车开进去以后,再倒出来就直接开走了。在贵阳住了一晚。在贵阳观 察到一个奇特的现象。我见有一队人马在排队买东西,这个排队的场面相当震撼, 弯弯曲曲七拐八弯很长,我非常好奇就跑到前面去看人家到底排队买什么东西。 因为文革时期排队买煤、买肉买豆腐为一种常见现象,这些我都经历过,但是在 贵阳却第一次看到了人们在排长队买干辣椒。   我在贵阳再改签龙城,是一列慢车,快过年了,每个旅客都是大包小包的, 没座位,我也一样没座位。很多人还睡在座位底下,售餐的盒饭都是从旅客的头 上递过来,餐车根本推不过来。我在拥挤的火车上站了13个小时才又累又困地回 到龙城。   已经近年关,还有几天就是春节,我疲惫不堪加上又患上感冒。本来想打电 话请假在家里过完年再去上班,但又不敢。打通了电话,是L副所长,一个参加 过抗美援朝的连级领导。我话到嘴边又缩回去了。   那个年代,人真的是很单纯。   领导在电话里又催我,要我赶快回去,还要赶赴钦州那彭糖厂参加陶瓷管的 糖汁过滤科研试验。结果我一路风尘急急忙忙赶到厂里,人家试验也结束了,老 邓和张若子等一干试验组人马正打算往回赶,回省城过年。   我跟着试验组单位同事们回到省城后,自己又抢购火车票马不停蹄地赶回龙 城过年。   一九七八年那一年的过年,真的是疲于奔命,个中艰辛,一言难尽,都是因 为自己太年轻了。   以后每次出差入住,我都要仔细辨认床号,避免搞乌龙,我是“一遭被蛇咬, 三年怕草绳”啊。   研究所对于许多人来说是一个神秘的地方,之所以神秘就是对它不了解,不 知道它是干什么的,里面都有些什么人,他们是如何工作的?   当时的我与一般人一样对此也不了解,按现在的话来说就是一个职场小白。   4 揭开研究所的面纱   研究所确实有他独特的地方,但是并不神秘。   研究所也是一个小社会,除了研究人员主体,还有图书馆、杂志和资料翻译 等技术辅助人员,安装维修技术工人,领导、办公室主任、司机、厨房和医务室 等后勤服务人员。   研究所的研究人员来自祖国的四面八方。不否认有些人比其它人能干一些, 但没有一个人是全能的,科研需要协同作战。   研究所的工作比较特殊,用一句话来突出它的特征:研究所就是一个出科研 成果,出科技人才的地方。研究所的人并不比其他地方的人更聪明,只不过它工 作的环境比较有利于科研人才的培养;环境的独特性造就了一些独特思维的人才。   研究所机构设置根据行业和专业分工不同而稍为不一样,但有一些设置是大 家都有的。比如说研究室、图书馆和杂志社等等。我们单位当时设置有制糖造纸 研究室、轻工研究室、食品与发酵研究室、检测站、办公室和情报站(管图书资 料和杂志)。我最初被分配在糖纸研究室的糖业组,简称糖纸室糖组。实习期为 一年,一年后顺利转正。我同班杜同学转正不顺利,据糖纸研究室谭副主任在讨 论转正的会上介绍说她在到广州华南工学院进修期间跟其他同学闹意见,影响不 太好,意思是不想让她转正。但在讨论她的转正时,我发言为她说了话。其他老 同志我记得是罗路芳等人也跟着发言同意我的看法,认为那是一件小事,小问题, 非原则问题不应该影响她的转正。   我们研究所是一个应用型工业研究所,不同于大学和科学院研究系统,它们 主要致力于理论研究,我们研究所直接面向工业企业,一般都是应用开发型的研 究项目。马路对面就是一家大型国企制糖造纸厂。我们建所的目的之一就是为它 服务的。   全省大概有七十多家自然科学研究所,每一个行业基本上都涵盖有一家专业 研究所。这是照搬前苏联的行业机构设置模式。   从专业性来说,研究所情报站里面的图书资料就是这个行业的大型资料库。   科研是这样一种过程,有结果的成功固然重要,没有结果的研究过程也会开 出各种各样的美丽之花。有些在研究过程中发现的理论,运用的方法,使用的工 装、工艺和设备都有可能得到进一步的拓展开发应用。   研究所是一个可以和必须实现创新的地方,研究人员都具有“抢跑”意识即 勇争第一的观念。   研究所看成果,研究人员都想成为那个出成果的人才。   科研实操步骤:——收集资料——申报课题——设计试验——制造设备—— 安装设备——试验研究——撰写总结报告(分工作报告和技术报告两种)——技术 鉴定——发表成果。   科研人员基本要求:有一门专业,至少懂一门外语。动手能力强。务实求真, 一切以事实和数据说话。   在分配来单位之前我对研究所的概念一无所知,甚至对这个行业还有一个研 究所这样的机构我都不知道。   懵懵懂懂地就进来了,到单位以后发现这里有个大型专业图书馆,里面有很 多图书资料,心里面十分欣喜,因为我骨子里就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刚来的时 候,如果有空,我大多数时间都是一个人泡在图书资料室里面看书,总也看不够。 有时候整天都不需要与人交流。这里都是开架阅览,你想看哪一本书就去取哪一 本书,看完就自己放回架上原来的地方。   这个时候我发现有一本《科学研究的艺术》。这是一本讲科学研究的概念, 科学研究人员的素质,科学研究的原则,科研人员的道德,科学研究的方法和科 学成果的评价等一系列问题的科学研究常识读本。   读了这本书以后,我才对科学研究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但有一件事是确定的,那就是对图书馆里面的那些印刷精美的彩色外文书刊 我十分感兴趣,爱不释手。有一种刚从长长的黑暗隧道中走出来,突然看见外面 彩色缤纷世界的感觉。当时就暗下决心,我一定要读懂它们。   在图书资料室里也有一些像我一样刚分配来的新同事,大家的交谈都是轻声 细语,嗜书如命。   5 研究所里的年轻人   我到单位的那一年,研究所分配来了二十多位年轻人,院子里一下子就热闹 起来。往年单位陆陆续续也分配来一些大中专毕业生,但是因为十年文革,科研 阻滞,每年分配来的名额很少。像我们学校,七三届分配来三名毕业生,七四届 仅分配来两名毕业生,但我们这一届一下子就分配来七名同学。   那一年是文革结束后的第一年,就有全国各地学校分配来的学生。此外,还 招进来一批插青和回乡青年。   从学校分配来的学生主要有广西大学的,还有华南工学院的,我们学校的以 及外省一些院校分配回来的学生,比如说山东大学、上海外语学院、上海水产学 院等等。   大多为工科和外语专业的学生。   同一时期分配来的大学生有L某某(华南工学院造纸专业),W某某(华南工 学院造纸专业,L某某的女友,后结为夫妇),L某某(广西大学数学系),三位 浙江大学生,W某某(上海水产学院),S某某(浙江大学石油化工专业),Y某 某(浙江大学石油化工专业) 等人。   翻译们(同一时期分配来的各语种翻译)有英语W某某(广西大学),日语L某 某(山东大学),德语X某某(上海外语学院),法语M某某(北京第二外语学院,M某 某稍晚一点分配来,好象是第二年)等人。   来得早一些的住办公楼的三楼,每两三人一间。来得晚一些的插青和回乡青 年新同事则住在临时搭建的火砖平房里。   那时单位的政治学习抓得很紧,每次学习都会有一个单位主要领导亲自参加, 掌控这个毛主席哲学理论学习小组;星期二和星期五晚上则是铁定的政治学习时 间,只要不出差在家的年轻人有时间都要自觉参加。   所谓的哲学小组,只不过是打着集体学习的名义,藉着提高思想觉悟的借口, 实际上就是想了解你的思想动态,控制你的思想。另外在业余时间的支配上也对 你进行严格的控制,让你老老实实和时时刻刻地“团结”在所领导的身边。   有一位皮笑肉不笑的L姓研究室主任和另外一位表情严肃,颇有几分威严的Q 姓办公室主任喜欢随时不请自来地闯入你的寝室,窥视你的生活。这种涉嫌侵犯 个人隐私的做法颇让我们大多喜欢读书和爱清静的年轻人十分不适,敢怒不敢言。 不知道他们的这种卑劣做法是不是受到当时所领导某些人的背后暗示和支持。   政治的压力和逼仄的生活环境让人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那时也还设有食堂,我们一日三餐都在食堂里搭火。食堂专门有个锅炉烧开 水,我们早上就是打了开水,打早餐。   青年人多的地方就会有很多有趣的事情,值得说道说道的趣事就有一两桩。   有一位同事刚开始谈恋爱的时候是他请我陪他去的。他跟女友两人是老乡, 那个女的住在我们单位马路斜对面饮料厂宿舍大楼。那天我陪他去拜访他的女老 乡,他在楼下大声呼唤那女老乡名字下楼来见面。   以后他们两人成了男女朋友之后。我的这位男同事给他的女朋友立了一个交 往规定。这个交往规定主要内容之一就是规定女朋友一个星期只能来研究所见面 一次,弄得人家女友哭笑不得。   还有另外一位同事在门口贴了一张字条,那张字条上写着:闲谈请莫超过三 分钟。   可见在当时的大环境下,这些年轻人是多么的惜时如金,但恋爱是不能那么 理性的。话又说回头,这些自律的年轻人后来都学有所成,在事业上是其他年轻 人的榜样。   那位规定他的女友每个星期只能来见一面的同事,来自山区,他惜时如金发 奋图强;后来成了大老板,他很早就在省城青山脚下买了一栋别墅;他女儿大学 毕业后,他还把女儿送到日本庆应大学留学,攻读文学博士学位。   而那位在门口写有“闲谈请莫超过三分钟”的同事,以后在高校里面当上了 副教授。   可见,研究所是出人才的地方,从我们研究所出去过不少人才,出过一位市 委书记。甚至,研究所职工的子女都不简单,出过一位副市长,还出过不止一位 的留洋博士,我想这绝不是偶然的。   6 “芝麻,芝麻开门”   1976年9月毛主席逝世,第二年我毕业分配到研究所,但当时我对研究所的 性质以及它到底研究什么不甚了解。   毛伟人带领我们的党和人民军队打败了国民党的八百万军队,建立了中华人 民共和国,他老人家稳坐江山二十七年,于1976年9月9日功成名就之后阖然去世, 丢下一个烂摊子。他的功绩是伟大的,但也犯过诸如“人民公社”、“大跃进” 和“文革”这样严重而不可原谅的错误,可以说是毁誉参半。   对于这样一个人物,国人的心情是复杂的。   说来话长,当年毛伟人逝世不久,我从学校毕业分配到这个省级工科研究所, 按我的理解,研究所的研究方向和工作内容应该是面向工业企业,研究科学技术 的;按道理与政治是不沾边的,我们是自然科学研究所。但中国的事儿,有什么 不与政治挂上钩呢,特别是在那个特殊的年代里。 虽然文革刚刚结束,但是文 革极左思维的影响还是非常深重的。   不久,我就发现一件奇怪的事,那就是我们后勤办公室的同志出去办事,比 如说到火车站定卧铺票,总是要在一个军用挎包里带上几本书,用于拉关系。那 时候还不兴送烟送酒,更没有送钱送房搞贿赂的。   单位个人之间办事送点小东西本来也没什么奇怪的,人情嘛。但我奇怪的是 我们单位的办事人员出去办事要送的礼物竟然是一本书,那本书还是上下册,有 好几百页呢,而且别人也能够欣然接受而帮他办事。可见这是一本不平常的书, 有独特的魔力。   那究竟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有如此“芝麻,芝麻开门”的魔力?   经过了解,我才知道:原来这是一本以研究所的名义,由我们单位主要领导 亲自组织人员,亲自参与编写的一本包括有诗词有悼念文章关于伟人逝世的纪念 册。居然印了一屋子的书堆积在那里。   我完全想象不到,一个自然科学研究所不搞科学研究,专门收集报上发表的 资料编辑政治小册子,这算个什么事儿?而且这本政治小册子竟然可以像货币和 商品一样与人交换流通感到十分匪夷所思,百思不得其解。   1976年9月,伟人逝世。同年10月祸国殃民的“四人帮”垮台。这标志着 “文革”一个时代的结束。“文革”时代虽然结束,但一些对政治敏感,总想从 政治上发迹的少数投机家“左”的思想仍然脱离不了“文革”时的思维定势。   “文革”十年,研究所的科研人员靠边站,基本上不能专心致志地搞科研工 作,精力无处释放,有些人只好动脑筋打家具,居然一个比一个的家具打得漂亮。   我们单位当时成立的那个哲学学习小组,每逢周二和周五晚上由不出差在家 的所领导组织大家(尤其是年轻人)学习马列著作和毛主席的哲学著作。你可以 不去,但一个不求上进的青年形象可能就给人固定了。那个年代要求的是“又红 又专”,你不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向组织靠拢,就是自甘堕落,走白专道路。那 个大帽子,使人望而生畏。   当时从上到下的研究所各级领导都是“文革”造反派的积极分子,还有附近 糖厂“掺沙子”进来的工人。其中我们糖纸研究室主任X某某就是原来单位对面 糖纸厂的一个炮兵连长。“文革”时,邕江水面上那一次著名的炮战他就有份积 极参与;冲击报社,由于人胖腿短跑得慢,逃跑时爬墙头差点被对方派别的武斗 人员追上来用长矛戳穿他的屁股,好险。   邓小平重新上台执政以后,我们研究所的某些领导还在台上忧心忡忡地说过 这样的话:邓这样子搞是不行的,不抓政治思想工作,光搞经济建设,是“只低 头拉车,不抬头看路”,是要重走资本主义道路的。   对于伟人的逝世觉得天马上就要塌下来了,中国“皇帝”后继无人了。   事实证明,天并没有马上塌下来,地球上缺少某一个人并不会停止转动;不 但天没有马上塌下来,后伟人时代政府管制放松,人们发财致富的天性得以完全 释放,人民群众生活相反还逐渐好起来了,很多聪明又勤快的人还带头先富了起 来。   往事如斯,当年的一个科学技术研究所不搞科研却热衷于编写政治小册子, 以为官场发迹之作;这样的故事作为一种政治笑话却流传下来,至今仍能发人深 思。   但这个政治笑话小插曲并不是社会的主流,广大科研人员还是克服政治上的 干扰一心扑在科学事业上。   7 甲糖连续分蜜机研究   (一)   轰动全国的报告文学著名作家徐迟写的《哥德巴赫猜想》在《人民文学》 1978年第1期发表,2月17日《人民日报》加以转载,迅速在科学界和广大读者中 引起强烈反响。陈景润的遭遇在我们研究所内也引起了巨大的共鸣,他的生活和 工作经历,其实就是当时全国科研院所广大知识分子真实遭遇的一个缩写。   1978年3月18日至31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向科学进军”象征着科学的春天到来,那一年北京召开的“全国科学大 会”,陈景润作了长篇发言,他的事迹传遍祖国的山山水水……   一段时间以来,研究所科技人员克服文革余波影响,排除极左势力的重重干 扰,向陈景润学习已成为大家心照不宣的共同愿望。以后几年,全国的高考学子 也是一样,以陈景润为榜样,以报考数学系,学习数学专业为荣。一度使数学专 业成为那几年报考要分最高的专业,一“票”难求。   1977/78榨季在短暂地跟随老邓做陶瓷管过滤蔗汁试验(那彭糖厂、伶俐糖 厂)之后,整个1978年如前所述我是在工作队里度过的,与科研无关,与政治有 关。   1978年年底从工作队回来后,1978/79榨季我仍未确定岗位,都是打零工状 态,描描图,出出差,包括几次到过桂林轻工机械厂督促甲糖分蜜机加工。   受室领导派遣与S某、Q某某、N某等四人到过桂平糖厂描糖厂助晶机全套图 纸约20多天。   在这里遇到造纸班的肖晓燕,她毕业后分配到这个厂,一个人住在招待所二 楼(一楼住着一家转业军人和家属),她爸是平南县南下领导干部。肖晓燕普通 话很正,也是校广播站播音员,我们在学校时就认识。肖同学瓜子脸,大眼睛, 传统美女胚子,整个一个范冰冰。   肖晓燕在桌子上依次摆有三张不同时期的照片,高中阶段、中专阶段和现阶 段,以高中阶段的形象最美。   可惜当年我没有相应的美学概念,不懂得欣赏她的美。   记得同事N某感冒病了,我们到她那里借用炊具给同事熬粥。   肖晓燕后来也调到省城轻工设计院工作,不久又调至某造纸公司任工会主席, 在副经理职位上退休,不过这是后话。   (二)   整个八十年代全国科研经费充足,研究所每年的买书经费都用不完,可以称 之为中国科研的十年黄金时期。我们研究所也一样,那个时候我们拿到一项轻工 业部的重点科研攻关项目《甘蔗糖厂成糖连续化》,项目总经费118万。薛齐重 工程师任项目负责人。《甲糖连续分蜜机研究》属子项目,武怀仁任该子项目负 责人,项目经费16万元。   《甲糖连续分蜜机研究》项目开始时仅武怀仁工程师和张若子两人参与,图 纸是北京化工学院的一名教授送的,我们只是把卧式改为立式。该离心机的分离 原理是利用一个颠动头使离心机在自转的同时利用销钉定位偏离一个角度,产生 一个像陀螺转动一样的倾角颠动,在较小的转篮直径下可以克服物料磨擦力,增 加排料角度。   该机原用来分离化工原料,现想用来分离白砂糖,也就是糖厂所说的甲糖。 糖厂需要分离(又叫分蜜)的糖膏有甲糖膏、乙糖膏和丙糖膏。糖厂甲糖分离只有 间歇式分蜜机或程序式自动分蜜机,研究项目欲使该机可连续运行分离甲糖。立 项水平很高,当年国际上也未解决此难题。   第一阶段:甲糖连续分蜜机研究项目的立项、收资及设计等前期工作主要由 武怀仁高级工作师负责,张若子参予。武工为民国时期的广西大学化学专业毕业。 分蜜机在桂林轻工机械厂加工好以后运到糖厂,甘蔗榨季开始后,一试验就马上 停机了,因为糖膏全部塞死了,出料角(48度)太小糖膏排出不来。设计时沿用北 京化工学院样机,在锥篮出料角设计上未作任何修改和计算。   张若子,女,北京人,当年四十岁左右,高中毕业。她心灵手巧,图描得非 常好,字也写得非常端正,几乎跟印刷体一样,描图非常快。但她缺乏相应的专 业知识。试验才刚刚开始,甘蔗榨季还没结束,1980年前后,她就到香港探亲 (实为投靠亲友,她有一个妹妹在香港),再也没有回来。   1979/80年甘蔗榨季后来的试验主要由关炜光工程师和韦品元(当时是横县谢 圩糖厂分蜜大组长)主导,我也有份参加。这段时间的试验主要解决了出料角度 问题。试验证明,甲糖膏的出料角度约为半锥角27度,乙糖膏的出料角度约为28 度。但糖晶体破碎、糖品色值和水分高的问题始终无法解决。   第二阶段:1980/81年甘蔗榨季,为武工提议,研究所出面特聘蔡元善高级 工程师参加试验组指导工作。这个阶段,关炜光已经调到厅糖业处。蔡为武工同 学,广西大学机械专业毕业。蔡工退休前是南宁化工厂设备科的高级工程师,为 人和善,讲话细声慢气的,讲桂柳话,鹿寨人。设计时我画了一套图纸。高我一 届的师兄造纸机械专业毕业的Q某某也同时画了一套图纸。但是蔡工最终肯定并 采用了我的图纸,认为Q某某虽然是学机械的,但图纸画得比较潦草。我这套图 纸的设计主要是根据武工、蔡工提出的设计条件作依据,参考研读国外最新资料, 设计了一套复式筛篮、大外壳和复式密封接蜜箱。设备加工原来又想找回桂林轻 工机械厂,联系以后,轻工机械厂说上次帮你们加工那套设计的机器,加工费收 得太低了,才五千块钱,这次这个价格接受不了。后来我们就转到柳州水轮机厂, 是我去联系的,该厂有我一个亲戚在生产科。但该厂认为加工难度大,没有接受。 后来我们又找到箭牌山附近屏山大道上的柳州机床厂,该厂愿意帮我们加工。他 们找了一坨铸钢件为我们整体加工了内筛篮,费工很多但安全性高,外筛篮经卷 板焊接成型上车床加工好后运至南宁化工厂进行焊缝X光检测。整机则请南宁冶 矿厂进行动平衡校正。   此阶段的糖厂试验仅证明五米直径大外壳对减少糖晶体破损有一定作用,复 式筛篮对降低糖色值也有一定作用,但离合格的糖品要求还是差得太远。   此阶段《成糖连续化》研究项目通过省科委组织的技术鉴定,项目内容包括 乙、丙糖连续分蜜。项目鉴定后不久1985年前后《成糖连续化》项目总负责人薛 齐重高级工程师就调走了,调到南京食品发酵研究所去当副所长了。   (三)   试验的第三阶段:应该是有Y某某参加,但已经与科研项目无关。当时是武 工邀请南宁冶矿厂设备科参加研制推广乙糖连续分蜜机。蔡工的儿子在该厂设备 科,但他儿子没有来,后来该厂派Y某某来。Y某某来了以后每天就在我们办公室 搞设计,我和武工当时在同一间办公室工作。   乙糖连续分蜜机是分蜜连续化项目之一。此前一两个榨季,我们已经在横县 糖厂进行过多次乙糖连续分蜜机的试验。总图是薛齐重工程师画的,所有零部件 图都是我画的,样机在白沙大道上的南宁船厂加工。项目技术鉴定内容已包括在 《成糖连续化》内,Y某某来参与设计只不过是想把样机标准化生产。1985年南 宁冶矿厂与我们研究所的合作推广项目《乙糖连续分蜜机研究》单独获得过南宁 市科技二等奖。另外,Y某某还根据武工提供我们前期试验的详细资料和数据涉 足甲糖分蜜机改型设计。后来我查到其个人以发明人和申请人申请的专利《专利 名称:甲糖连续式离心机的制作方法》和发表的文章《糖晶体碰破的研究》南宁 冶金矿山机械厂,Y某某,甘蔗糖业1986年第02期,很奇怪他并没有署我们单位 的名称,也没有署武怀仁的名字。   研究工作主要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围绕甲糖膏连续分离时的最适锥篮角 度确定、防止砂糖物理破碎以及如何达到白砂糖产品要求(尤其是色值和水分)。   1981年2、3月间我们参加了广重(广州重型机器厂)在广东中山糖厂颠动式甲 糖分蜜机中试的技术鉴定会,该机转篮直径较小450mm 左右,量小,但他们摸索 出了出料角(鉴定时保密并未公开)。其时,关炜光已调厅糖业处,武工、韦品元 和我三人前往参加鉴定会。广重亦是与我们一样拿了北京化工学院的一套图纸, 而且仍为卧式。武工在会上提出采用较大直径转篮的观点,是基于糖厂实际的生 产(产量)要求,至于防止破碎则主张采用大外壳和其它技术主张。   多年前在广东中山糖厂由广州重型机器厂利用北京化工学院的图纸制造的锥 篮连续分蜜试验技术鉴定,存在产量小,砂粒有一定磨损,成品糖水分高等明显 缺陷,机子中试后并未能在糖厂推广。   多年过去,对于甲糖连续分蜜在糖业界仍有两个误解,一个误解是认为甲糖 连续分蜜已经过关。国外有一段时间确实有零星报道,在澳洲有一台甲糖分蜜机 在运行,但那仅是分离原糖。众所周知,原糖裹有一些糖蜜,又因糖颗粒较小, 分蜜时碰撞不是那么厉害。另外,原糖不直接食用,出口后还要重新溶化再加工 处理,所以对糖品砂粒的品相要求没那么高。   可以肯定的是,白砂糖也就是糖厂所说的甲糖膏连续分蜜由于砂糖颗粒物理 上的局限性至今仍未成功,也可以说是糖业界的一道世界难题。   国外糖业界曾用超高速摄影机来拍摄和描述糖晶体在锥篮内连续运动的轨迹。   在我们的试验方案里曾考虑过逆向强力气流阻尼,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大炮 打麻雀”方式、大外壳加阻尼活动橡胶片、机内二次分蜜筛篮等等技术措施,均 不能奏效。   期待以后的技术进步能够解决这个问题。   若干年以后,一位年轻的同事告诉我,区内有一家合资糖厂已经在应用一台 进口的甲糖连续分蜜机。后来据我了解,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原来人家是程序 控制间歇式分蜜机,程序控制70年代就有了,只不过现在的电子元器件越来越精 密。看起来是连续运转但是仍需要周期性机械装料和卸料,属于间歇式程序控制 自动分蜜机,跟我们所说的连续分蜜不是一个概念。所谓连续分蜜是指用锥形筛 篮无间断进料排料操作,就像丙糖膏连续分蜜一样。   甲糖连续分蜜机虽然最后没有研制成功,值得总结的原因有很多,但我自己 在那几年的收获还是很大的,了解了科研工作的一般概念和项目申报程序,熟悉 了机加工的车刨钳钣焊等工艺,能够独立完成一般设备的设计出图工作和阅读外 文资料的能力等等。以后有机会帮助某糖厂翻译进囗连续分蜜机全套图纸简直就 是小菜一碟,不过这是后话。   那时的年轻人提倡晚婚晚育,一般女方二十四、五岁,男方二十七、八岁结 婚算晚了。不像现在的年轻人结婚更晚了。   8 我的婚姻   七月流火,天气的温度就像年轻人火热的心。这个季节最适合谈恋爱。   一九八一年七月的某一天,经人介绍我跟未来的妻子在建政路二轻大院一个 宿舍楼见面。一位同事前辈老田——热情的天津人为我牵线搭桥并陪我去相亲。 我买了一个大西瓜抱上去。以后成为夫妻之后,妻子拿这件事来开玩笑,说我当 时抱了一个大西瓜,动作很可笑。不管怎么说,夏天嘛,去别人家相亲,你总要 带点消暑的东西,而西瓜就是最时令的消暑解渴饮料。   说归说,当时我们两人见面之后,一见钟情,互生爱意,我们都有意愿进一 步互相了解。   虽然未来妻子的单位跟我们单位相邻不远,相差不过半公里,也是一个研究 所,但因为当时还没有微信和个人电话这种现代的通信工具,要约个会还是挺麻 烦的。   当时单位就是有两部电话,一部在所长办公室,还有一部是在值班室。他们 那边单位也是如此。所以我每次打电话去约会,对方问我从哪里打来,我都是报 不同的单位,试图“以假乱真”。但她们单位同事接电话接多了,也听得出我的 声音,就善意地取笑我,“又是轻工厅打来的”。弄得人很尴尬。   约会困难很多,但是我们两人的关系进展还是挺快的。共同的乡音,来自共 同的城市,相同的家庭背景,相似的学历以及完美的年龄匹配,妻子比我小一岁。 更重要的是大家都有共同的三观,这使我们最终走到了一起。   我有时也很羡慕自由恋爱,从互生情愫朦朦胧胧的爱情开始,最后走入甜美 的婚姻殿堂,但生活不仅仅是爱情,更多的是,生活在同一个屋檐下的长长久久, 磕磕碰碰;生活是琴瑟和弦,夫唱妇随;生活是共同奋斗,相互依靠。我们的祖 辈几千年来不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吗?   感谢上天这种天作之合的安排,让我们彼此认识了对方。   我们彼此互相倾慕。我的未来妻子有一双美丽的大长腿。高中时是运动达人, 是学校篮球队队员和田径五项全能。我们那个年代,年轻人羡慕的就是两种人, 一种是艺术界,能歌善舞,还有一种就是运动达人,体育禀赋。   而我在研究所工作,也是拜当年邓小平上台后重视科研,全国兴起一股科研 热潮的福。   关于婚姻家庭,有人在网上总结了一段当年女生的择偶标准,那段话大概是 这样说的:五十年代找干部,六十年代找军人,七十年代找工人,八十年代找大 学生,九十年代找大款……   找大学生就是找知识分子,研究所聚集着许多像陈景润一样优秀的知识分子, 他们是知识分子的集中代表。我刚好忝列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所谓科研人员。是 不是因为这个我未来的妻子当年才看上了我,我没问过她。人家都愿意跟你了, 再问就属于多余。   我们两个人的性格有互补性。她性子比较急,感性成分多。我的性格比较柔 和,三思而后行。对突发事件,她应对比较快。决策一些重大事项,我深思熟虑。   我们两个人不但性格上有互补性,兴趣爱好和特长也有互补性。她理科数理 化是长项,我文科语文,政治,哲学,英语,历史,地理是强项。这一点以后在 辅导孩子学习上各有侧重,各有分工,对孩子成长也是十分有利。   我最应该感谢她的是在教育孩子过程中,她是夫唱妇随,言听计从。当然, 我也没有辜负她的期望。以后我专门写有75000字的长文《美国数学博士的成长 之路》,在《柳江人》文学刊物上连载发表,对于孩子的教育里面有详细的介绍, 此处不赘述。   在此仅提一点,我妻子非常爱孩子,对孩子十分有耐心。她可以做到尽可能 地陪伴孩子,陪孩子玩游戏,陪孩子看动画片,陪孩子去图书馆,陪孩子去科技 馆,陪孩子去公园……等等等等。她也愿意倾听孩子的心声,即使远隔重洋,有 时候孩子打来电话,她一接听,一聊起来常常就是一个多小时。她是那种为了孩 子可以付出自己一切的好母亲,有时候宁愿委屈自己也绝不委屈孩子。儿子与他 母亲的亲密感有时都让我有些嫉妒。即使是现在她与我一起来到北美带孙子,孙 子也是整天粘着她,须臾也离不开她,时不时,一声声地呼唤奶奶——,奶奶— —。   正是这种亲密的陪伴,使孩子信任她,依赖她,有什么话都愿意跟她讲。而 她又把孩子的诉求反馈给我,使问题得以及时的解决。   一个孩子的教育成功涉及到方方面面,但其中有一条,父母的陪伴是很重要 的一环。   正是这种父母的陪伴,使得孩子感觉到家庭的温暖,很多事情愿意跟你说, 家长也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孩子成长中尤其是逆反期的问题。   婚姻家庭这个话题里面有太多的内容和故事,三天三夜也说不完。每个人都 在努力经营自己的婚姻家庭,我们也一样。只不过有些人愿意说出来,有些人不 愿意说出来。而我愿意与大家讨论婚姻家庭这个话题,分享我对婚姻家庭的感悟、 理解和观察。   愿天下人的婚姻家庭都幸福美满。   瓜熟蒂落,一九八一年年底,我们两个人的关系就确定下来了,其中一个促 成因素是单位要排队分房。次年春节前我们两个人就去领了证。婚礼是一九八二 年国庆节期间办的。   风风雨雨中,我们的婚姻生活已经走过了近四十年。爱情是甜蜜的,但也是 短暂的,只有磕磕碰碰,相依为命家庭生活中的每一个轨迹才是生命的真实存在。 如果不是生活中的那一半始终陪伴着你,你的生命轨迹将完全不同。   9 旅行结婚   (一)   那个年代旅行结婚的不多。   1982年国庆节,我们结婚了。在我们相识一年多之后,当然领证要更早一些。 领证后又准备了好几个月。不是说在这几个月的时间里有什么好准备的,而主要 是等待单位分房。我们单位在1979年和1980年分别建有一栋楼房,在这个时候新 楼房建成了。老职工纷纷搬入新楼房,一栋旧楼房就空了出来。我们这些新职工 就有机会分到单位的福利房了。旧楼房虽然面积不宽,仅有二十七点多平方米, 一房一厅带一个小小的厨卫。但在那个年代这已经很不错了,有许多单位职工尤 其是企业职工就连这个条件还没有,住房紧张得很。是现在的人根本想像不到的。   跟妻子认识后不久,我就认定就是她了。现在的年轻人谈恋爱要考虑的问题 很多,东不成,西不就的。我们那个年代谈恋爱不是说不讲条件,而是没有那么 多的顾虑。   在你心动的时刻遇到了那个使你心动的人。   我对我妻子很满意。不是说她貌若天仙,而是说她符合我的理想,尤其是一 双大长腿,尤其是听说她在高中时候还是学校的篮球队员和田径队员(三项全能 和五项全能),而这些正是我的弱项。   在省城我们没有请酒,只是与女方家人坐在一起吃了个饭。节后我们俩请了 婚假一起回到我的家乡,本来也没打算请酒的,我们两个人都不善于应酬。后来 家人说还是要请一下好,就由家人筹办请县糖烟酒公司的刘师傅(后来才知道是 小学同学刘国民姐弟的父亲)来家里主厨,做了五桌菜,请了一些龙城和拉堡的 亲戚朋友来吃喜酒。   记得同学有小兵和亦平,柳州的亲戚有外婆、友梅姨、几个舅舅、大舅哥等 人也来参加。   有热情的宾客把好些棕子绑在喜床四周的竹杆上,一大把花生红枣莲子撒在 床上……   在拉堡休息了几天之后,我们俩即启程从龙城乘火车往东到武汉黄山南京无 锡和杭州等地旅行。   当年也没做详细的旅行计划,只是根据婚假时间的长短灵活安排,也没预定 有什么旅馆和车次,走到哪算哪。   这样的旅行也好,有很多路上的惊喜和临时的安排,既锻炼了处理事情的能 力,也收获了许多旅行的乐趣。   从龙城到武汉一路无话,到了目的地,当然要看一看武汉长江大桥。   记得火车是到汉口站,找旅馆住下来后,我们乘公交车游览武汉长江大桥, 到武昌桥头下车,在桥头一带观光游览,在暮秋的阳光下看长江风光,轮船穿梭。   一路上也照有不少照片,但因借来的相机质量不太好,整个旅行照片(包括 在黄山照的)没得几张,很可惜。   第二天买了去安徽池州(当时可能叫贵池县,记得码头有一个城池牌楼从右 至左写有“贵池”二字)的船票,到了池州下船后原来打算上黄山的。后来在船 上听人说附近还有一个九华山是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也值得一看,我们就临时决定 先上九华山,再去黄山。   果然,上得此山,才发现九华山原来它是同时兼有和尚寺院和尼姑庵的一处 佛教圣地。我们借住在一处寺院的偏殿里,偏殿有另一出口,门洞上写着“曲径 通幽”,一条小径通往深处。清晨,人未起身就听见大殿屋角的风铃声叮铃叮铃 作响,殿内也传出了一阵阵诵经的嗡嗡声。   山上寺院不少,尼姑庵更是随处可见。我们中午玩累了就在山腰路边寻一处 提供饮食的尼姑住处进食,记得有竹笋什么的山珍。一杯茶,一餐食,一句问候, 让人心生感激,印象万千。   路遇也上山来游览的一位当地人。他问我们从哪里来?我们说是从八桂来。 他心生感叹地说,远道而来,拜佛心诚。   下得九华山,我们转乘去黄山的大巴。   当晚在黄山下寻一旅馆住下。晚餐时进一餐馆,食客很多,来不及细看菜单, 分辨食物。点了其中一味叫素鸡,我那时候不知道是素食,食物来了之后才知道。 那是我第一次吃素食。全部素食做得很好,仿肉食品几乎可以以假乱真。   第二天我们从后山上山,那时还没有缆车坐,我们是爬上山的,一路的风景。   尤其是经过一处叫始信峰的观景点,周边景致极为精致,美妙绝伦。看过此 处风景,如果你到全国各地观光则再也看不到如此精致的风景了。自此,始知黄 山名不虚传。黄山下来,天下无山。   在黄山上住了一晚,那时的山上住宿很简陋,是住通铺,几十个人一个大房 子。印象最深的是一对年轻的广州旅客与另外一对年轻的上海旅客互相斗嘴,夸 耀谁的城市最美。当然是黄婆卖瓜,自卖自夸。   第二天早上五点左右起床,穿戴整齐,深秋的山上已经很冷了,尽管白天可 以穿长袖甚至短袖衬衣,但这个时候起床去看日出却不可以穿得如此单薄。我们 在旅馆各租了一件棉大衣,跟着看日出的人群涌向对面山上一处观日点。不料那 天天气不适合观日出,乌云蔽日。   黄山听说有四种景致最为著名,而西海观霞是其中之一。   深秋,黄山最美丽的景色是在西山观落日。   国庆后游黄山就是中秋过了,进入深秋的季节。正是一年中枫叶红了的时候, 最适观赏。黄山上有一处叫西海观霞的地方,我们那天下午临近黄昏的时候去的, 那里在落日的照耀下,整个峡谷的枫叶呈现一片金黄并泛着道道金光,层林尽染, 姿态万千。那种摄人心魄的印象以后我在其它地方就再也没看见过了。   (二)   黄山下来乘长途车到芜湖。路上最引人注目的有两件物事。一件事是沿途的 毛竹(我们这边称楠竹)都十分的粗大,在我们这边,有碗囗大就可能算大的了, 但在安徽那边,有小面盆那么大的口径,沿途整个冲沟都是。可见安徽当地的气 候之适宜和土地之肥沃。第二件事是当地的房屋——农村的房屋普遍都是雕梁画 栋,外表粉刷得很漂亮,白色衬底,蓝调勾边的徽派民居。   在芜湖住了一晚。   可能是连日奔波,疲劳所致,妻子突感不适,发烧发热,正待早早歇息。不 巧的是,那晚偏巧还遇上当地派出所查身份,当年还没实行身份证,但我们都把 结婚证带上了。房门开得稍晚一点,那查房的人就不耐烦了,嘴上不干不净的。 待看了我们的蓝色工作证和红色结婚证之后,也无话可说,心痒痒地走了。   第二天,赶紧寻当地医院看医生,那老医生看我们是年轻夫妇,还很认真负 责地作了详细询诊。最后诊断下来,他微笑着告诉我们,不是怀孕。她只是一般 的感冒,要我们不必紧张。   次日我们转船到南京。   记得在南京我们想进总统府游览,但当时正在维修,进不去。后去谒拜了雄 伟的中山陵。清晨时光,游览了莫愁湖,印象最深的是,莫愁湖是一处南京人溜 鸟的地方,人烟拥挤,百鸟争鸣。 “文革”十年,玩鸟属于资产阶级生活方式, 在中国大部分地方早已绝迹。突然在这里看到如此规模宏大的溜鸟场面还是很震 撼的。   从南京再转乘火车到无锡。   乘车时没留心看车票,南京有两个火车站,开始我们以为是南京火车站,按 时到达以后才发现错了。后急忙打车赶往南京老火车站,在最后一分钟跳上火车。   一上车,火车就开了,有惊无险。   无锡是一个美丽的城市。印象最深的当算太湖,有一个鼋头渚的地方,读音 很难读,yuán tóu zhǔ,但给人的印象很深。鼋头渚是无锡旅游的一处打卡 点,观赏太湖的最佳去处。还有一处叫梅园的地方,也很著名,建在小山坡上。 此处有山有水,亭台楼阁,去的时候鲜花盛开,满园秋色,正宗的苏杭园林风格 作派。   在无锡,住了两晚,第三天的傍晚时分乘船过太湖往杭州。   一路上不管是乘船还是坐车,都是临时决定,两人商量着办。夫妻和不和谐, 一次旅行便知。在旅行中,如果两人能够遇事有商有量,饮食上你成全我,我迁 就你,即使有些小矛盾,问题也不大。   在杭州住了两晚,记得游览了西湖里的花港观鱼、三潭印月和灵隐寺。花港 观鱼印象比较深,第一次看到如此多如此美丽的锦鲤聚在一起。当年,“文革” 刚结束不久,各地百废待兴,如此奢侈的观赏项目十分稀罕。   在杭州市区有一次因观光点又或是走向问题我们闹了点小别扭;被一个女人 花言巧语地骗买了几包劣质龙井茶叶;在小餐馆喝了一碗乳白色的豆腐鲫鱼汤; 尝试了一杯加饭酒;在西湖边品味了一碗甜美的新鲜藕粉羹。   然后乘火车直接回邕。在婚假十二天内完成整个旅行,时间有点紧迫。但我 们的整个旅程还算顺利,车次船舶的衔接堪称完美。虽然一路上有点像走马看花, 但由于是自助游,一切随意,还是可以细细品味一路上的旅行带给我们的各种惊 喜、快乐和回忆。   当年,我们俩的旅行结婚安排在亲戚朋友中不能说是绝无仅有,但也算是惊 世骇俗了。   三十八年过去,我们俩一年一度的结婚纪念日又将来临,回想起当年我们年 轻时的“鲁莽”和“激情”,还是蛮温馨的。只是不知何时我们夫妻俩能够再度 携手,重游故地,再访黄山。   10 翻译《By-Products of the Cane Sugar Industry》一书   一九八五年我用一年的时间翻译了《By-Products of the Cane Sugar Industry》(甘蔗糖厂副产品)一书,约十八万字。这为我以后地道地译出《未 来糖业之方向》(这篇文章主要介绍糖产品的升级加工和高附加值利用最新信息) 这篇重头文章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和语言知识基础,埋下了伏笔。   有些人以为翻译一篇文章很容易,这种看法是肤浅的。随随便便并不能把一 篇文章翻译好,特别是重头文章。我在翻译纲领性文献《未来糖业之方向》一文 时深刻地体会到这一点。如果之前我没有对《By-Products of the Cane Sugar Industry》(甘蔗糖厂副产品)一书的透彻学习和相关知识储备,要 较好地完成这一工作完全不可能。一篇优秀的译文应该做到准确、专业和流畅, 即能在充分理解原文意思的前提下,将文章按中文语法语言习惯流畅地转译过来。 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当年我为什么要学习和翻译《By-Products of the Cane Sugar Industry》 (甘蔗糖厂副产品)一书呢?   说来话长,自从一九七七年毕业分配到研究所之后,适逢国家重视科学研究, 研究所研修外文蔚然成风。在这种大的社会环境下,我与其他同事一样也兴致勃 勃地学起了外文(当时连一个普通电工都拿起了英语课本,全所学英语),再加上 我从中学起就对英文有兴趣,可以说从一开始我的学习都是完全自觉的。除了学 习英文,期间我还有半年时间,利用晚上时间到业余大学自修了日文科技翻译课 程(可以达到借助辞典翻译专业资料的水平)。当时是冶金研究所的两位老师授课。 以后我跟其中一位老师还保持着联系,有时候接了一些科技资料的翻译工作,忙 不过来就请他帮忙翻译。我这位老师懂英、日、德三国文字。   我的外文学习包括日语都是跟工作密切结合的。在学习的同时,结合研究工 作研读国外的科技资料。在参加《甲糖连续分蜜机研究》项目工作时有很多机会 阅读国外第一手专利和资料文献(这也是研究所的特点之一,掌握第一手信息和 资料)。一九八三年以后,我陆陆续续有一些译文发表,这反过来又激励了我想 要在翻译上有更大的作为。这时候我看到了这本专业书籍《By-Products of the Cane Sugar Industry》(甘蔗糖厂副产品),于是就有了翻译它的冲动。当时 所里面资料室有它的台湾中文翻译出版的第一版,我们手上有一本新到的英文版 第二版。甘蔗糖厂以制糖为主,副产品利用是一门比较偏僻的学科。糖业科技人 员一般不太了解,也不太重视这一块。正因如此,我才有一种冲动,想将这本书 翻译出来,介绍给制糖业同行的愿望。   整个一九八五年我利用所有的业余时间,晚上都到办公室学习,试图翻译这 本专业书籍。   这本专业著作涉及方方面面的学科知识,从普通化工到有机化工,从酒精发 酵到废液处理,从土壤改良到滤泥利用,我一面学习相关学科基础知识,一面翻 译,进展很慢。   《By-Products of the Cane Sugar Industry》第二版是时隔多年之后原作 者的完全补充修订版,虽然有第一版的中文版对照阅读,但因该著作修改补充内 容多,还有新增章节,所以要一个字一个字地盯着看。加上自己专业理论知识和 英文翻译知识准备不足,译起来进展非常缓慢。   当有一天终于完成了所有翻译原稿的工作之后,我大大地松了一口气。当时 想过要正式出版这本译著,但同时又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学历、资历和能力在当 年都不足以独立完成这本译著的出版工作。现在那本译著的方格子原稿钉成上下 两册还静静地放在我家中的书橱里,以后恐怕我再也没有机会出版这本译著了, 南非糖业研究所所长J.M. 帕图劳博士的这本著作在1989年已经出到第三版。八 十年代的科技热也早已经退潮,知识不值钱。据了解,稍微夸张一点说,译一本 书得到的稿费还不如卖一车的白菜价。有时候偶尔想起年轻时的这件看起来有点 “疯狂”的往事,从书橱里拿出那两册书稿,轻轻地摩挲着它装订粗糙的封面和 妻子用俊秀的字体写下的书名,会有一种成就感,心里面还是有些遗憾和难舍, 但是我从来就没有后悔过,谁少年时还不都有一个梦?   古话说:“求之于上,得之于中;求之于中,得之于下;求之于下,则无所 得。”这是说我们做人要高标准的要求自己,但是所得的可能只是一个中等标准 的结果,如果你是用中等标准来要求自己,得到的可能是比较次一级的结果,要 是把自己的标准定得很低,那你可能就什么也得不到了。   一九八六年以后的三年我就投入到艰苦卓绝有如炼狱般的自学考试中而无暇 顾及那两册书稿了。   我的初衷是想译一本书,但是书没有出版,以后要译一篇文章,没想到多年 积累下来的翻译知识和经验却是绰绰有余的了。   很多年前,“文革”刚结束,很多“文革”大批判的过左做法仍很盛行。我 就经历过一次。   11 一场特殊的批斗会   有一次研究所里团支部书记Y某人召集全所团员在三楼大会议室批斗“乱搞 男女关系”的司机S某某。   S某某是所里专门为领导开小车的司机,刚从下面某糖厂调来我所不久,谈 的对象也是该糖厂职工,年纪比他稍长,长相一般般。但后来谈崩了,男的不想 跟女的谈了,但女方已怀上了男方的孩子,执意要嫁给他。男方家里死都不同意。 女方也很难,没办法,厚着脸皮挺着一个大肚子告到单位,要单位领导作主。单 位领导指示团支部开会“帮助”犯事的S某某。   会上,要他念检讨书,并当着与会男女团员的面交代性关系的细节。当事人 低着头,眼睛一直望着地面声音很小地一一回答一些好事者的询问。   在组织的安排下,不少团员积极发言谴责他“始乱终弃”的不道德行为。   有的女团员发言时声音很小,像蚊子叫,似乎不得不发言似的。   有些男团员则在S某某念完检讨书之后,深入地问他一些性关系细节。比如 说一共发生几次性行为,在什么地方实施?   而S某某也老老实实一五一十地交代有关细节,比如他说道,有两次运货至 渡口江边,在卡车的后车厢蓬布里,有一两次在糖厂宿舍床上等等等等。   大家听得面红耳赤,尤其是女团员,全低着头,大气也不敢喘。好象被批斗 的不是当事人,而是她们自己。   说老实话,我也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如此直白的批斗会,十分震撼,可以这样 说,我被吓到了。不仅我一个人被吓到了,我看全场大多青年男女团员都被这种 直裸裸地“坦白交待”吓坏了。   这次批斗会开过不久,S某某就调离了我们单位。几十年了我从没见过他, 也没听人说过这人后来怎么样了,却听说那糖厂女工把孩子生下来了,是一个男 孩,像他爸。当年这个年轻司机长得很帅,很青春,很阳光,笑声爽朗。然而, 受到批斗之后就像一个被霜打的茄瓜,很快就枯萎了,灰头土脸的,我在他脸上 再也没有看见过笑容。   我无意为当事人辩护,在此讨论谁是谁非。但把一个完全属于私事的个人道 德修养问题上升到当众批斗的政治层面,今天看来似乎有些过了。这是把单位当 成法庭,把群众当作法官,是一种把阶级斗争扩大化,混淆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 以道德代替法律,缺少法治的一种表现。   希望这种生活的悲剧再也不要在我们的社会里发生。   “文革”后一段时间以来,研究所这种左倾思维造成与上级厅机关的关系越 来越紧张。   12 赖氨酸项目组分家   1987年4月这种紧张关系达到最高峰,研究所与厅领导的矛盾集中爆发,研 究所的群众联名给上级机关写信反映情况。结果,原研究所主要领导等27人集体 划走,分家另过,独立成所。   “文革”结束以后,研究所主要领导的极左思维没有转变,继续沿袭文革 “左”的做法,拉帮结派,打压不同意见的知识分子,对上级机关所有的纠偏政 策均抱持不满态度,尤其是1983年广西“处遗”中被定为文革“三种人”不得重 用之后,仍不断抱怨和抵触,几乎每件事情都与上级厅机关顶板。   由研究所C某某,T某某,J某某和L某某等四位工程师牵头,联名写下一封情 感饱满措辞严谨的控诉信向上级机关反映情况,在所里一个个地找人签名。找笔 者签名时我看见上面已有相当多的人签了字,我也毫不犹豫地签下自己的名字。   厅领导估计向省政府有关领导也汇报过,最后协调的结果是将研究所原主要 领导及以赖氨酸项目组为主的一干人马划出另过。   赖氨酸项目是原我所科研人员L某某研究的得奖项目,该项目曾受到当时省 政府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该领导时刻关注项目进展并帮助研究所解决在完成项 目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项目完成后,L某某从一名普通科研人员一跃升职为省 经委副主任。   当时研究所主要领导在大会小会上反复强调,如果有省政府主要领导的来电 一定要及时转接,不得有误。弄得大家心理很紧张,另一方面也显示了某些人手 中有王牌。这也是他们不把厅上级主管部门放在眼里,敢于顶板的原因所在。   记得有一段时间,赖氨酸项目在我们办公楼下的中试车间搞发酵试验,巨大 的机器轰鸣声和蒸汽的啸叫声整晚整晚地吵得让人难以入睡。   那时的试验条件很差,试验车间与办公楼和宿舍连在一起,互相影响。   该项目鉴定后在筹建赖氨酸厂的同时,在五一路加紧建设化生所的一栋办公 楼和一栋宿舍。   我们研究所当时编制120人(未满员),是厅机关的二层事业机构。   而新成立的化生所编制约50人,将原研究所的赖氨酸项目组人员单独分出去。 骨干全部从原研究所调出,一共调出二十七人,归口化工厅管。   原研究所从所领导到室主任一共二十七人全部调出,充任化生所各工作岗位。 化生所人员调出时,带走一批宝贵的图书资料并未办理任何手续。这是多年以后 笔者任信息中心主任看到留存下来的借书证时了解到的情况。读者借书时会在书 后页的借书卡上填下姓名及借阅日期,归还后才会在该卡填上归还日期。   原研究所这边则由W厅长亲自召见集中听取研究所四人,即J某某,T某某,C 某某和Z某某的情况汇报,最后选中Z某某任所长,再搭配Q某某做书记。   Z某某原是柳州地区经委糖业科科长,从柳城糖厂调上来。Q某某则是原贵县 糖厂压榨车间书记。   新任W厅长原当过贵县糖厂厂长,上任厅长后先后将压榨车间书记Q某某和压 榨车间主任关炜光分别调入我们研究所。关炜光调来研究所后与笔者在同一个研 究室和同一个科研组,一年后,他再调入厅糖业处。后成立糖业公司(厅级单位), 关任技术处处长。   此前研究所已经将重大科研成果《甘蔗糖蜜生产赖氨酸工业性试验》(1984 年通过技术鉴定)转化成生产力,在省城正在筹建一个年产1000吨的赖氨酸厂, 研究所所长L某某兼任赖氨酸厂厂长。成立与之配套的化工生物技术研究所,将 之并入该厂。当时称为科研院所体制的一项重大改革——科研院所进入企业。曾 有一两个关联作者撰写文章介绍这一“创举”。说是保持研究所的事业单位编制, 研究所的研究经费由企业承担,研究项目直接为企业服务。黄司机两夫妇,开始 是研究所事业单位编制,后来看见企业的岗位津贴高,奖金高,就主动放弃事业 单位编制,申请并入企业编制,也得过几年实惠。后来,国际市场风云瞬息万变, 虽然我们的赖氨酸厂也扩产至万吨级,面对南韩等国后来居上的十万吨级超大型 规模生产和同类产品的无情碾压,大型国企赖氨酸厂艰难维持数年后不得不最终 倒闭清产。黄司机夫妇后悔莫及,想把工作关系再调回研究所,享受事业单位编 制待遇却再也调不回来了。   真个是“俺曾见,金陵玉树莺声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 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待续) 【网萃】∽∽∽∽∽∽∽∽∽∽∽∽∽∽∽∽∽∽∽∽∽∽∽∽∽∽∽∽∽∽∽ ◆    量子纠缠背后的故事(三、四) ·程 鹗· (之三):乌云背后的一线亮光   19世纪后期,物理学不仅在走向那时的辉煌顶点,也开始形成正规化的教育 体系。欧洲的大学纷纷告别教授各自经营小作坊的方式,成立起有规模的正式实 验室。英国剑桥大学在1874年也有了物理实验室,聘请麦克斯韦为第一任教授— —也就是实验室主任。   麦克斯韦在任内花了很多时间整理一百年前的英国化学、物理学家卡文迪许 (Henry Cavendish)大量从未发表的笔记,对这位前辈深为叹服,遂决定将实 验室命名为卡文迪许实验室。当然,这个实验室的创建资金也来自卡文迪许家族 的一个贵族的捐赠。   1879年,年仅48岁的麦克斯韦病逝。虽然他的工作不像卡文迪许当年那样不 为人所知,那时电磁波还未被证实,他的电磁、统计等理论的重大意义也没来得 及被物理学界充分领会。   在卡文迪许实验室接替麦克斯韦的是瑞利男爵(John William Strutt, 3rd Baron Rayleigh)。今天的人如果对他的名字有印象,多半是因为解释“天 空为什么是蓝色”中不可避免会提到的“瑞利散射(Rayleigh scattering)”。 瑞利的贡献远不止光散射理论。1904年,他因为发现大气中的氩元素和对气体密 度的研究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1900年6月,当普朗克还在为他和维恩的黑体辐射定律得意之时,瑞利看出 了内中的蹊跷:当黑体的温度升高时,辐射频谱的峰值会从红外向更高频率的可 见光转移,同时各个频率上的辐射强度也应该有不同程度的增高。但在普朗克- 维恩定律中,低频段的辐射强度随温度升高却会减少。瑞利觉得这不合理,因此 也对普朗克夸下的海口大不以为然,认为后者所谓基于热力学定律的推导不过只 是推测。   瑞利自己找到一个更简单的方法。   理想化的黑体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19世纪的物理学家找到了一个绝妙的近 似,就是在一个封闭的腔体上开一个小洞。外界经过这个洞进入腔体的辐射很难 再逃出来,最终会被腔体吸收;而腔体内部的热辐射总会从洞中逸出。这样,在 腔体保持一定温度下测量从洞中出来的热辐射,便可以测量黑体的频谱。   在麦克斯韦揭示热辐射就是电磁波之后,瑞利觉得结合麦克斯韦、玻尔兹曼 的统计理论可以直截了当地得出黑体辐射的规律:黑体的空腔内布满了电磁波, 就像是一定体积内的气体,正是统计物理的用武之地。   统计力学中有一个简单但强有力的“能均分定理(equipartition theorem)”:在一个处于热平衡的系统中,各个运动自由度都会具备同样的动 能,与温度成正比。虽然叫做“定理”,这一法则却并不是通过严格的数学推导 而来,而是基于对平衡态的理解:如果某一个自由度的动能大于另一个自由度, 该系统便没有处在平衡态。动能会自动从前一自由度传送到后一个。所以,这更 是一个“原理”,在19世纪末被广泛运用、接受。   瑞利认为他只要好好地数一数空腔内电磁波的自由度,就可以通过能均分定 理推导出黑洞的辐射频谱。这一下不打紧,他很快得出一个非常简单,同时却也 异乎寻常的结论:辐射的强度与频率的平方成正比。也就是频率越高辐射越强, 导致几乎所有能量都会集中在紫外等高频段。这样,如果把所有频率的辐射强度 全算上,黑体辐射的总能量是无穷大。   这显然是一个荒唐的结果。瑞利在他最初的论文中不得不无中生有地引进一 个附加因子消除高频段的辐射强度,并强调他的推导只适用于低频段。但他的这 个推导的确简单直接,是能均分定理的必然结果,比普朗克所打的包票更为靠谱。 由此导致的结论清楚地表明热力学——能均分定理——出了大问题。几年后,物 理学家埃伦菲斯特(Paul Ehrenfest)把它形象地称作“紫外灾难 (ultraviolet catastrophe)”。   也正因为这个问题的严重,开尔文勋爵把它列为物理学的第二朵乌云。   瑞利直到五年后的1905年才给出完整的定量公式。但他这时又犯了一个低级 错误,被年轻得多的同行金斯(Sir James Jeans)指出。因此他的公式称为 “瑞利-金斯定律”。这个定律虽然简单明了,却只能在低频率极限的一个小角 落里可以与实验数据符合,整体上却惨不忍睹,远远不如原始的维恩定律。   无论是维恩还是瑞利,他们的定律都在1900年底被普朗克发表的新黑体辐射 定律取代。普朗克定律因为与实验数据完美的符合而被普遍接受,没有受到什么 质疑。   直到五年后。   爱因斯坦在1905年发表的第一篇论文后来被普遍称为“光电效应论文”。其 实,这篇题为《关于光的产生与变换的一个启发性观点(On a Heuristic Point of View about the Creation and Conversion of Light)》的论文有17页的篇 幅,关于莱纳德的光电效应实验的解释在第14页才出现。那只是爱因斯坦列举的 可以为他新观点佐证的一个例子。   论文的主要内容其实是对普朗克五年前提出的黑体辐射理论的分析,并以此 提出关于光的本质的“启发性观点”。他开篇便旗帜鲜明地指出:光的波动理论 在描述纯光学现象上已经自证完美,也许永远也不会再被新的理论取代。然而, 也可以想象在光的产生、变换方面,波动理论会导致一些矛盾。因此,爱因斯坦 表明,对于黑体辐射、荧光、光电效应等现象,如果假设光的能量在空间是不连 续的,就会容易理解得多。   接着,爱因斯坦提出了他的新思想:“根据这里提出的假设,当光从一个光 源向外发出时,其能量不是连续地分布到越来越广泛的空间,而是由一些有限数 目的能量子组成。能量子只存在于空间中局域的点上,在运动时不会再拆分,也 只能作为整体被吸收或产生。”   这是一个与麦克斯韦电磁波所描述的光截然相反的概念。波动的光在空间上 是连续、弥漫的,不会局域于任何点。光波传播时其能量(即光强)随着传播范 围的增大会逐渐衰减(拆分),并能以任意小的份量被吸收、再发射。   在光的波动说已经统治了整整一个世纪,并被无数的实验证实后,爱因斯坦 竟然“复活”了牛顿的微粒说。   爱因斯坦的论文分为九节。第一节的小标题是“关于黑体辐射理论的困难”。 他不知道瑞利在五年前的论文,但与瑞利一样意识到普朗克的逻辑不靠谱而独立 地发现了瑞利的定律(那时瑞利还没有发表定量的公式,也还没有金斯。因此, “瑞利-金斯定律”应该被命名为“瑞利-爱因斯坦-金斯定律”)。有所不同的 是,他没有像瑞利那样试图凭空找一个避免“紫外灾难”的附加因子,而是直接 宣布这个结果表明经典电磁、统计理论的重大缺陷,亟需新的思维方式。   这时的爱因斯坦当然比普朗克更具优势。他不仅拥有近似成立的维恩定律和 实际的测量结果,还有普朗克已经拟合的,与数据天衣无缝的数学公式,即已知 的“答案”。他所需要做的,不是寻求一个新的公式,而只是如何从理论上合理 地诠释普朗克的结果。   瑞利和爱因斯坦根据经典的能均分定理推算黑体空腔中辐射时,主要的工作 便是计算各个频率上所能有的模式数目,那就是自由度。想象一根提琴的弦,当 两头分别被琴和演奏者的手指固定之后,它所能演奏出的曲调——频率——是有 限的。琴弦的波动频率必须能恰好在那两头没有振动。这种有固定边界的波叫做 “驻波”(standing wave)。   显然,在一定长度的琴弦上,驻波的波长会有限制,不可能超过弦长本身 (严格来说是不能超过弦长两倍)。而反过来,波长越短,就越容易在琴弦上形 成驻波。   黑体辐射的空腔同样有一定大小,热辐射便是其中的驻波。因为频率是波长 的倒数,空腔中辐射的频率有一个下限。但在高频部分,其驻波的数目会越来越 多:自由度的数目随频率增长。这样,能均分定理给每一个自由度同样的能量, 便导致辐射能随频率而增长,发生紫外灾难。   认识到这一点,爱因斯坦便重新审视恰恰是在那个高频段与实验数据符合得 相当好的维恩定律。   他利用这个已知的定律倒推回去,赫然发现空腔里的辐射其实与普通的理想 气体统计规律一致,唯一的区别只是空腔中的辐射不像气体会有一个确定的原子 数目。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奇异的组合:总能量除以一个参数。而这个参数不是别 的,正是普朗克绝望之中引入的那个与频率成正比的最小值——量子。   爱因斯坦恍然大悟。他在论文中写道:单一频率的光在热力学中表现得就如 同有固定数目的能量子。因此,应该考虑光在产生、转化过程中也会表现得像分 立的能量子一样。   也就是说,光其实是由光量子组成。单个的光量子具有与普朗克的量子一样 的能量,与光的频率成正比。它们不会再拆分,而是被整体地吸收或产生。(爱 因斯坦一直把他的光微粒叫做能量子或光量子,直到1926年物理学界才开始采用 一个新的名字:“光子”(photon)。)   这便是他论文题目中所言的“启发性观点”。   爱因斯坦深知这个观点的革命性。因此,他在论文的最后几节提供了更多的 证据。其中之一便是五年前曾让他欣喜若狂的光电效应。   莱纳德实验发现的那一系列麦克斯韦理论无法解释的现象在这个新观点面前 均迎刃而解:与光的电磁波理论不同,爱因斯坦的光量子所携带的能量取决于频 率。因此紫外光的光量子能量比可见光的大很多。金属表面的电子不是在与电磁 波的共振中获得能量,而是整体地吸收一个光量子的能量而逸出。在吸收一个紫 外光量子足以逃逸的金属里,吸收一个可见光的光量子却未必能获得足够的能量。 因此,光电效应与入射光的频率息息相关。   同时,入射光的光强体现的是光量子的数目(也因此决定光的总能量)。这 样,即使把紫外光的光强降低到微乎其微,只要还能有那么几个光量子能被电子 吸收,就可以观察到光电效应。相反,如果可见光的光量子能量不足以“打下” 电子,那么即使把光强加得再大,用再多的光量子轰击,也打不下一粒电子—— 因为电子一次只能吸收一粒光量子。   这些莱纳德让人们摸不着头脑的结果,在爱因斯坦这里得来全不费工夫。   光电效应之外,爱因斯坦还顺便解决了另一个历史问题。半个世纪以前,爱 尔兰贵族斯托克斯(Sir George Stokes, 1st Baronet)研究一些能发荧光的矿 石,得出结论荧光是矿石吸收了入射光之后二度发射的光。他发现,再发射的荧 光的频率总会比入射光的频率低。有些矿石似乎不需要入射光就能发光,那是因 为它们吸收了不可见的紫外光而转换发射出可见光。这个荧光规律 (Stokes'Rule)一直令人不解:矿石吸收入射光后发出不同频率的荧光不奇怪, 但为什么它们就不能发出频率更高的荧光?   在爱因斯坦的新观点中,光的频率便是光量子的能量。斯托克斯的定律也就 变得很显然:荧光体在吸收一个光量子再发射另一个光量子的过程中能量可能会 有损失但不会增加。因此荧光的频率(能量)必然低于入射光。   很有意思的是,爱因斯坦这篇论文中其实没怎么涉及普朗克和他的新黑体辐 射定律。他只是必要性地简单复述了一下普朗克的工作,不痛不痒地承认其结果 与现有的实验完全符合。   这非常不像爱因斯坦的风格。在那些年里,他已经得罪的远远不只是自己大 学的教授们,还包括当时物理学界的诸多名流。   就在四年前,他发现莱比锡大学的物理学家德鲁德(Paul Drude)的一个错 误,立即毫不留情地去信批驳。他当时还处于失业困境,因此也没忘记同时附上 一封求职信。德鲁德大度地回应,说明他没有错,而且与他同系的玻尔兹曼也同 意。当然,他也没有理睬那封求职信。爱因斯坦大为光火,在私信里将德鲁德和 玻尔兹曼骂得狗血淋头,发誓要发表论文狠踹这些权威的屁股。(爱因斯坦给德 鲁德的信件失传,他的质疑是否成立不得而知;他随后的确发表过讨论玻尔兹曼 统计理论的论文,后来自己也承认没有什么学术价值。)   作为刚刚以平庸的成绩勉强大学毕业、找不到工作的社会青年,爱因斯坦的 表现完美地诠释了“英勇的施瓦本人无所畏惧”形象。   1905年的爱因斯坦在专利局工作时并不孤单,还有一个大学期间认识的好朋 友贝索(Michele Besso)。贝索比爱因斯坦大六岁,是个工程师,后来在爱因 斯坦的鼓动下也来到专利局谋生。两人情投意合,爱因斯坦只要有了新思想都会 立即与贝索分享,认定后者是他最好的讨论对象。在那年后来发表的狭义相对论 论文中,他还曾特意致谢了贝索的帮助。(那年的四篇划时代论文中,这是唯一 的一个致谢,也凸显了爱因斯坦孤军奋战的处境。)   当时不为人知的是贝索在光电效应论文中的帮助也超过了倾听和对谈:更为 成熟、稳重的贝索劝说爱因斯坦删去了直接批驳普朗克的内容。20多年后,贝索 曾在一封信中回顾那个年月。在已经知道这篇论文的历史性影响之后,贝索向爱 因斯坦承认:“在帮助你编辑你关于量子问题的通讯时,我剥夺了你的一部分荣 耀;但另一方面,我也为你争取到一个朋友:普朗克。”   于是,如果没有贝索的“帮助”,爱因斯坦的论文中会如何评论普朗克成为 一个历史之谜。因为没有明确与普朗克“划清界限”,爱因斯坦的论文被普遍看 作普朗克率先提出的“量子论”的更进一步延伸,失去了其实际革命性的锋芒。 当量子力学在20年后开始异军突起时,普朗克被普遍认为是其鼻祖。贝索因此颇 为后悔,他认为这个桂冠非爱因斯坦莫属,而只是因为他而被剥夺。   而他那“另一方面”也同样地合情合理。虽然施瓦本人无所畏惧,在专利局 中蹉跎的爱因斯坦也真经不起同时得罪物理学界所有的泰斗。在他后来的物理生 涯中,被这么争取到的朋友普朗克的确提供了相当大的帮助。 (之四):爱因斯坦的比热   1907年夏季的一天,爱因斯坦照常在专利局上班时被告知有人来访。他匆匆 下楼到大厅里转了一圈,既没看到熟悉的面孔,也没人来打招呼,只好回到楼上 的岗位。不久,他又被告知楼下有访客在等。再度下楼后,果然有个人迎了上来, 自我介绍是从柏林来的劳厄(Max von Laue)。   劳厄是普朗克的助手(那时的助手大体相当于今天的博士后)。他和普朗克 都已经与爱因斯坦通信联络一两年了,还素未谋面。劳厄这次是受普朗克之托专 程来伯尔尼拜访。他先去了当地的大学,意外地发现那里没有“爱因斯坦教授”。 等打听到爱因斯坦在专利局,他也没想到对方会是一个年轻小伙子。所以爱因斯 坦第一次下楼时他没相认。   奇迹年的四篇论文已经问世一年半了。那年爱因斯坦还向苏黎士大学提交了 另一篇论文,赢得博士学位。他原以为这些论文会引起轰动,很快让他重返学术 界,结果却相当失望。只有一个年轻、还没有名气的副教授斯塔克(Johannes Stark)曾邀请他去做实验室助理。因为提供的薪酬远不如专利局,爱因斯坦谢 绝了。他新得的博士头衔倒是在专利局管了点用。他从“三级技术专家”被提升 为“二级技术专家”,工资上涨了百分之十五。   劳厄的不请自来重新点燃他的希望。他立刻请了假,陪同劳厄在伯尔尼街头 漫步,兴致勃勃地谈论物理学的最新进展。他还慷慨地给劳厄敬上他几乎不离口 的烟。劳厄发现这专利局职员的廉价商品无法忍受,在过桥时假装失手弃之于河 中。   爱因斯坦的兴奋没能持续多久。劳厄走后,他的生活又归于平静,没有等来 预期中的学术界聘请。   作为《物理年鉴》负责理论物理的编辑,普朗克对爱因斯坦发表的一系列论 文有着先睹为快的优势。他很快成为最早发现、介绍爱因斯坦的体制内物理学家。 不过他的热情集中于爱因斯坦奇迹年的第三篇论文。那篇论文在1905年9月问世 后,普朗克立即在柏林大学举办了一个讲座。那是相对论——“相对论”这个名 称便是普朗克率先使用的,爱因斯坦起初曾把它叫做“不变论(Invariance Theory)”——第一次登上学术大雅之堂。紧接着,普朗克在1906年初发表了一 篇论文,证明相对论符合物理学传统的“最小作用量原理(Principle of Least Action)”。那便是出自爱因斯坦之外的第一篇相对论学术论文。   在其后两年里,普朗克几乎所有的科研都围绕着相对论进行。作为他的爱徒, 劳厄在那四年中也连续发表了八篇关于相对论的论文。   但他们都没有触及爱因斯坦那年的第一篇论文:量子理论。   爱因斯坦从一开始就清楚量子理论比相对论更具备革命性,也就更难以被接 受。在普朗克——量子的所谓始作俑者——身上,他的预想得到证实。   在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之前,以太的存在与否、迈克尔逊和莫雷的实验结果 等作为开尔文勋爵的第一朵乌云已经在物理学界引起非常大的注意。当时的老牌 物理学家,比如荷兰的洛伦兹(Hendrik Lorentz)和法国的庞加莱(Henri Poincare)都已经相当接近揭开这个谜。狭义相对论中著名的“钟慢尺缩”现象 的数学方程就是由洛伦兹先于爱因斯坦提出,因而叫做“洛伦兹变换 (Lorentztransformation)”。庞加莱也已经在试图摒弃绝对的空间、时间概 念。只是在爱因斯坦之前,他们都没能迈出最后的决定性跨越,从根本上颠覆经 典物理的传统观念。   无疑,爱因斯坦在相对论上的贡献也是革命性的:他开创了现代物理的时空 新理念。但同时,他的这个突破也具备一种水到渠成的必然,如他自己所言是麦 克斯韦、洛伦兹电动力学的自然延伸。所以,即使是保守的普朗克也早有思想准 备,立刻就接受了新理论。   而量子概念却犹如横空出世,惊世骇俗。它的革命性让所有物理学家措手不 及。   劳厄拜访爱因斯坦时,光电效应论文已经问世了整整两年。经过几个小时的 散步交谈,劳厄不得不对这位只比他大半年的小职员刮目相看:爱因斯坦似乎已 经彻底颠覆了经典物理的整个基础。   不过,在量子问题上,劳厄还是坚持他和导师普朗克的意见。   普朗克没有在他1900年论文中提及瑞利半年前根据能均分定理所做的论证。 他自己似乎也没有尝试过那个途径。当时的普朗克还信不过玻尔兹曼的统计理论。 他坚信黑体空腔中的电磁波已经由麦克斯韦方程精确地描述,没有必要再动用靠 不住的统计手段。(爱因斯坦后来评论说,普朗克这是幸运地歪打正着。如果他 走了瑞利、爱因斯坦同样的路,也许会在遭遇紫外灾难后裹足不前,完全与量子 无缘。)   为了得出他从实验数据拟合而得的黑体辐射公式,普朗克不得不舍近求远地 计算作为空腔内壁的“实际”物体的统计规律。他假设内壁由以各种频率做振荡 的谐振子构成,通过共振吸收、发射电磁波,与空腔内的电磁波达到热平衡。正 是在这一过程中,他不得不绝望地引入一个新的法则:这些谐振子在吸收、发射 电磁波时的能量交换不能随意,只能以他那与频率成正比的“量子”为基本单位 进行。   五年后,爱因斯坦提出光其实就是由单个、分离的光量子组成,它们的能量 正好就是普朗克引入的量子。他举了光电效应、荧光现象作为佐证,但没有直接 评判普朗克的逻辑。那固然是由于好友贝索的干预,也因为他自己还没来得及把 握其中的奥妙。当时,他以为他提出的只是与普朗克不同的另一个理解。   再过一年后,爱因斯坦在1906年又发表了一篇论文,才系统地理清了其中的 逻辑关系:他的光量子其实是普朗克推导黑体辐射公式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关键部 分,只是普朗克自己没能意识到而一笔带过。其实,黑体内壁的谐振子只能以量 子为单位吸收、发射电磁波,不是因为那些谐振子有这么一个莫名其妙的怪癖, 而是因为自然界只存在这样的光量子能被吸收、发射。   显然,这在逻辑上更为自然、顺畅。同时,它却也是物理学史上最具革命性 的一个新观点。   在论证了这一点之后,爱因斯坦还没忘记继续为普朗克邀功请赏:“在我看 来,这些考虑并不否定普朗克的辐射理论。相反,它说明普朗克先生通过他的辐 射理论在物理学中引入了一个崭新的假设性概念:光量子假说。”   可惜,普朗克却是绝对不愿意买这个账。一年多后,劳厄来访时依然强调, 所谓的量子不过是电磁波被吸收、发射时的一个奇怪现象,绝对不能像爱因斯坦 描述的适用于电磁波本身。普朗克也直接给爱因斯坦回信坚持:“量子只在吸收、 发射地点存在。我不探讨它们在真空中的意义,而只假设真空中的过程已经由麦 克斯韦方程准确地描述。”   普朗克和劳厄都还没注意到,那时的爱因斯坦其实已经又进一步扩展了量子 的适用领域。   还是15岁的少年时,爱因斯坦做过两个重大决定:他不但自主从中学退学, 还因为不愿意服兵役而干脆放弃了德国国籍。他向父母保证会靠自学考取不需要 中学文凭的苏黎士联邦理工学院。一年后,他因为法语和文科科目成绩太差未能 过关。但他以数学、物理科目表现出的才华赢得了物理教授韦伯(Heinrich Weber)的青睐。韦伯建议他干脆留在苏黎士旁听他的课程。但爱因斯坦还是选 择了在朋友家寄宿,一边在当地中学补习一边与房东的女儿热火朝天地恋爱。又 一年后,他如愿以偿,以优异成绩考上苏黎士理工学院。但他的初恋却随着他在 大学里遇上玛丽奇而告终。(虽然爱因斯坦很无情地抛弃了初恋女友,他与她家 的渊源却没有中断。经他介绍,贝索娶了她姐姐;爱因斯坦自己的妹妹后来也嫁 给她的弟弟。)   韦伯是爱因斯坦的第一个科学偶像。大学期间,爱因斯坦总共修了15堂韦伯 教授的课程,成绩都非常好。尤其是前两年,他认为韦伯的课程最精彩,总是满 怀热情全力以赴并赞不绝口。   好景不长,当爱因斯坦逐渐成长为无所畏惧的施瓦本人时,他对韦伯后两年 讲授的课程越来越不满,抱怨他的教学内容落后了至少50年。叛逆的爱因斯坦频 繁翘课,甚至拒绝按规矩称呼韦伯“教授先生”而代之以不礼貌的“韦伯先生”。 韦伯曾经无可奈何地感叹:“爱因斯坦,你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特别聪明的 孩子。但你有一个非常大的毛病:你从来不允许别人告诉你任何事情。”   爱因斯坦当时不知道,韦伯先生也曾经有过年轻的时候。   在到苏黎士理工学院担任教授之前,韦伯最出名的工作是在柏林大学给著名 的物理学家亥姆霍兹(Hermann von Helmholtz,普朗克、赫兹、维恩、迈克尔 逊都是他的学生)当助手时所做的一系列实验,精确测量固体的“比热” (specific heat)和温度的关系。   比热是一个基本的热学概念。我们要让水热起来,就需要给它提供热量。将 一克水的温度升高一个摄氏度所需要的热量就是水的比热。那其实是一个现代人 在日常生活中已经熟悉的热量单位:“卡路里”(calorie)。   很容易想象,加热不同的物体所需要的热量应该会不一样。但早在19世纪初, 法国物理学家杜隆(Pierre Dulong)和帕蒂(Alexis Petit)却发现,同样重 量的各种固体金属材料大致都有着同样的比热。那似乎是一个普适的常数,不仅 与材料无关,也与物体的温度无关。   这个奇怪的现象直到几十年后才由玻尔兹曼用他的统计理论解释。玻尔兹曼 假设固体中原子的热运动是不同频率的振动,温度是这种振动所储存的热能的标 志。这样,固体温度升高所需要的热量可以通过能均分定理计算。因为原子在固 体中振动的自由度数目是一样的,所以比热不会随材料、温度等因素改变,是一 个常数。   果然,玻尔兹曼的计算得出了与杜隆和帕蒂实际测量一致的数值。那是经典 统计物理的一大成就。   然而,也在那同时,实验物理学家逐渐发现有一些固体材料的比热并不与杜 隆和帕蒂发现的数值一致,而是会随温度变化。韦伯便是其中之一。   年轻的韦伯进行了一系列大胆的创新,在摄氏负100度的低温到正1000度高 温之间完整地测量了钻石等固体的比热(那时还没有制冷设备,他只能依靠冬天 自然的冰雪做低温实验)。他发现,钻石的比热只是在极高温时才趋近杜隆和帕 蒂的常数。温度不够高时,比热会随温度递减。这与玻尔兹曼的理论矛盾。   韦伯因为这些出色的实验获得苏黎士理工学院教授席位后便淡出了科研领域, 演变为学生爱因斯坦眼中的老古董。他从来没有在课程中讲授过自己的工作,爱 因斯坦还是在专利局的参考资料中才发现老师当年的辉煌。但更让他感兴趣的是 这又是一个能均分定理失效的例子,与黑体辐射中的紫外灾难有异曲同工之妙。   爱因斯坦意识到这个灾难来自经典的能均分定理本身。在空腔中,因为高频 率、短波长的波能有更多的驻波模式,就有更多自由度。根据能均分定理,处于 平衡态的系统在每个自由度都会具备同样的能量。这样,能量便会越来越集中于 高频段,导致紫外灾难。   经典波动理论中,频率只是波动模式的一个标志,没有更显著的物理意义。 但普朗克提出的能量元第一次让频率与能量挂上了钩。高频率的能量元比低频率 的会大得多。在爱因斯坦的重新推导中,当同样的能量均分到高频率和低频率的 波动模式时,会导致高频的能量子在数目上远远少于低频的能量子。   如果温度本身就比较低,以至于达不到单一的一个高频能量子所需要的能量, 那个高频的自由度上便不会存在任何能量子,也就不会为黑体辐射做任何贡献。 这样,室温中的辐射中没有可见光。即使温度高了,也不足以“激发”紫外、X 射线、伽玛射线这些高频率的辐射。这些高频的自由度被“冻结”了,压根就不 参与能量的均分,也就避免了紫外灾难。   这正是被普朗克当作数学手段而隐藏了的物理机制。   爱因斯坦进一步领悟,这个自由度被冻结的机制不仅会存在于电磁波中,也 会出现在任何振荡模型里。固体的比热便是现成的一个例子。   他指出,只有在相当高的温度下,固体中的振荡自由度才会被全部激发,才 能适用能均分定理而有着普适的比热数值。杜隆和帕蒂研究的那些金属只是恰好 在室温下就已经达到了这个条件。韦伯的钻石则不然,需要更高得多的温度才能 趋近这个条件。当温度不够高时,固体内高频率的振动像黑体中的紫外辐射一样 没能被激发,也就不会参与热运动。因此,固体的比热会随温度降低而逐渐减少。   他还做出进一步的预测:当温度降至绝对零度——物理上温度的最低限—— 时,固体中的所有自由度都会被彻底“冻结”,不存在任何热运动,其比热也因 之降至零。   顺着这个新思路,爱因斯坦构造了一个数学上非常简单化的模型,定性地描 述了固体比热随温度的变化,与韦伯的实验结果相当吻合。   有意思的是,爱因斯坦这篇论文中不仅采用了被他看不起的韦伯的成果,也 援引了他同样不屑的德鲁德。在那之前,德鲁德已经创立了金属中的自由电子理 论,解决了金属导电、导热等一系列问题(那时汤姆森爵士发现电子只过了区区 三年)。爱因斯坦指出,德鲁德的自由电子其实是固体中存在——玻尔兹曼不知 道——的自由度。如果将这些自由度也包括进去,能均分定理便无法再得出杜隆 和帕蒂的常数。只有在新的量子理论中,才可能有自圆其说的解释:那些自由电 子对固体的比热没有贡献,同样是因为它们的自由度未能被激发。   爱因斯坦论文发表时,韦伯早已退休。德鲁德也没能看到当初对他很冒昧的 爱因斯坦的新表现。作为正在脱颖而出的年轻才俊,德鲁德在1906年成为柏林大 学物理所的负责人,同时也进入了普鲁士科学院。正在事业登峰造极之际,他出 乎意料地自杀身亡,年仅42岁。   爱因斯坦这篇题为《普朗克的辐射理论和比热理论(Planck's Theory of Radiation and the Theory of Specific Heat)》的论文于1906年底投寄, 1907年初问世。这是量子理论在固体物理中的第一个应用,由此开创了量子固体 物理学。   在这篇论文中,爱因斯坦还旗帜鲜明地指出,这个“普朗克的”辐射理论应 该是普适的。它不仅适用于电磁波的吸收、发射,真空中的电磁波,还适用于固 体中原子(与电磁波无关)的振荡。因为物理科学中所有领域都存在某种振荡的 模式,爱因斯坦认为它们都将成为新理论的用武之地。在他的眼里,已经开始有 了一个崭新、奇异的量子世界。   在那个年代,这个新世界还只存在于这一个孤独、固执的施瓦本人的目光中。 (待续) ※※※※※※※※※※※※※※※※※※※※※※※※※※※※※※※※※※※ 本期编辑:程鹗 本期校对:方舟子 审 稿:古平、太蔟、应帆、紫弦、自如、笨狸、程鹗、方舟子 技术支持:李晓峰、Yawl、李启明 联系人: 方舟子(smfang@yahoo.com) 投稿邮址:editors@xys.org,xinyusi@yahoo.com 发 行: 新语丝社(New Threads Chinese Cultural Society) 国际刊号:ISSN 1081-9207 刊物版权归新语丝社所有,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欲转载者请与本刊联系。 存 档:http://www.xys.org     http://newxys4.com 订阅新语丝网站新到资料,请加入xinyusi@googlegroup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