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新 ≡ 语 ≡ 丝 ≡≡≡       ※ ※          (NEW THREADS)          ※ ※                                 ※ ※          2020/04(第三一五期)         ※ ※            一九九四年二月创刊            ※ ※                                 ※ ※   《新语丝》为文化性综合刊物,登载文学、艺术、史地、哲学、科 ※ ※ 普等方面稿件,目前设四个固定栏目:【牛肆】(随笔、评论)、【丝 ※ ※ 露集】(诗歌、散文、小说)、【网里乾坤】(文史哲、科普知识小品 ※ ※ )和【网萃】(个人或专题选集)。本刊每月十五日出版,并不定期出 ※ ※ 版专题增刊。                          ※ ※                                 ※ ※   本刊主页国际版:www.xys.org           ※ ※       国内版:newxys2.com           ※ ※            ◆赞◆助◆单◆位◆            ※ ※   PSI留学生服务公司:www.psiservice.com ※ ※※※※※※※※※※※※※※※※※※※※※※※※※※※※※※※※※※※                  § 【卷首诗】            §                  § 水过河:四月密语         §                     §    四月密语 【网讯】             §                  §   ·水过河· 【牛肆】             §                  § 四月 离家民:对“不惜一切代价”的理性 § 花开的声音和着春天的誓言    批判            § 飘逸到半醒半醉的梦里 qtl:给头等公民们       §   夏沙:我们应该告诉下一代的是真相 § 梦里那只白羊的影子已倦                  § 啃完牧场里最后一棵青草 【丝露集】            § 尾巴闲情晃出的诗行                  § 如月光般倾情 文远:怀念小宝          §  黄镇坤:山村的静         § 射手座上的星星正在梦呓 商长江:童年四件宝        § 夜莺穿过漫漫夜空                  § 一边歌唱黑暗 【网里乾坤】           § 一边寻找真相                  § 贾湛:小议索尔仁尼琴定律     § 许愿树上的那串青果 田力伟:丝路怀古之一:长城的兴建 § 经过光合作用之后     和退役          § 嗅到了昙花般的馨香                  § 近似清泉洗心润肺 【网萃】             § 一生醉了一个夜晚                  § 刻骨铭心的是曾经的岁月 程鹗:宇宙膨胀背后的故事(11~14)§                   § 【网讯】∽∽∽∽∽∽∽∽∽∽∽∽∽∽∽∽∽∽∽∽∽∽∽∽∽∽∽∽∽∽∽ ◆ “方舟子官方频道”在YouTube开通,网址: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TxdmY7L0I5MKWrrf0Ejtg ◆ 《伊雁声成长故事集①真实的我》近日由广西科技出版社出版,目前由当当 网独家销售: http://product.dangdang.com/28523911.html 【牛肆】∽∽∽∽∽∽∽∽∽∽∽∽∽∽∽∽∽∽∽∽∽∽∽∽∽∽∽∽∽∽∽ ◆           对“不惜一切代价”的理性批判               ·离家民·   “不惜一切代价”是国人经常喜欢使用的一个词汇。例如,钓鱼岛争端、中 美贸易纠纷、SARS疫情时都使用过。这次新冠病毒疫情又被许多人使用。说,应 对疫情要“不惜一切代价”。   其实,“不惜一切代价”是一种极端无理性的煽动。   从字面上说,“代价”就是成本。“一切代价”就是全部成本。“不惜一切 代价去完成某事”,即是要用全部成本去挽回某个局部成本——这明显是一种无 理性的傻瓜行为。   这次疫情期间,经常有人煽情地表态,说,“生命是无价的,所以防疫工作 要不惜一切代价开展”。这话初听起来顺耳,但仔细分析就会知道,这是无知的 煽情。例如,如果为了抢救一个人,需要牺牲两个人,还能“不惜一切代价”吗? 答案是不能。   但此次由于医护人员防护缺失造成更多牺牲,由于为了防疫耽误了其他病人 的救治,由于过度防疫举措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等等,都是“不惜一切代价”造成 的恶果。   这句话在战场上经常使用。指挥官常说“要不惜一切代价攻下某高地”。其 实意思是,要求牺牲前线所有人员为代价,为“其他人”取得胜利服务。这里的 “一切”不包括其他人和司令员的。   和平时期,特别需要谨慎的是某些人为了自己的利益,利用这个口号去牺牲 大众的利益。   所以说,每一件事都是有代价的,都需要理性思考对待。理性就是要计算成 本,不能盲目冲动地空喊“不惜一切代价”了。   希望国人今后能深思而后行。 ◆            给头等公民们              ·qtl·   2016年11月,新西兰地震。当地大使馆租用直升机将侨胞接出来。许多当时 和中国人在一起的外国人也跟着沾了光。被接回来的华人自不消说,连外国人对 中国负责任大国的印象恐怕也一时半会儿难以磨灭。也可见,要让人觉得是一个 负责任的大国,人们可以做很多事情,而不是整一帮无脑战狼野兽像赵发言人那 样寻衅滋事。或者说适得其反。   时间才不过刚刚过了不到四年,形势便急转直下。伟大祖国居然建议海外的 华人华侨不要回去给祖国添乱了。一是不建议回国。即使有华人回了国,不管有 病没病,所有人落地后都要集中作两周隔离。相当于坐半个月的监,费用还要自 理。我国这种做法则让人看不明白了。   刚才在我的高中同学群里面看到这样一段话:   这就是祖国和血统给你的优势!在自己的国家,尽管是普通人,但你是主流。 换了国籍,尽管你讲着和外人一样语言,但始终无法融入当地的社会群体。始终 不入流,还是边缘人。   以及有敲边鼓的附和:有道理。   我想这也反映了我国当前的主流民意了罢。尽管不是那么意外,也难抑悲上 心头。我曾经觉得国内七十年代这一帮受到的教育最好。早几年的遇上文革。晚 几年的遇到全民经商下海。现在看来也不过如此。倘若不是书记和老班长等一再 挽留,我才不愿呆在这样的群里面。   这种言论几乎集愚蠢、纳粹、谣言等各种灰暗的理念如一体。也是难得。譬 如血统,他不妨了解一下遇罗克。他也不妨了解一下中国的红二代、红三代等等。 然后再计算一下他自己在中国到底是几等公民。   我们还可以换个位置再想想。如果有人未来愿意到中国来为中国服务,他们 看来已经做好给他们二等外公民的待遇了?你们吓死老外了。   这次新冠病毒对整个世界的影响史无前例。世界经济的老大美国,其道琼斯 指数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面跌去 1/3。绝对点数创了纪录。而最初,世界各地 的人们并没有想到会有这样大的后果。   武汉刚刚封城的随后几天,单挪威本地的华人就给国内捐赠了几百万克朗。 挪威的华人并不多,男女老幼加起来连一万都不到,然而他们几乎将本地从南到 北药店里面的口罩买光,相当大部分寄回了国内。这种情况据我所知在世界各地 莫不如此。井底之蛙们是看不到这些的。他们的眼光其实还没井口大。有这种主 流民意的国家离负责任大国的距离相差实在遥远得很。   我们已定居和能出力的华人可以给祖国出力,可以暂时不回国给国家添麻烦。 然而世界各地还有几十万自费和公费留学的学生。由于世界各地大部分关闭了公 共场所,包括学校。很多留学生的生活因此陷入困顿。他们很多不“回到祖国怀 抱”怎么办?而他们也被冷嘲热讽之列了。   过去的两个月,中国付出了极其惨重的代价换来了今天病例的零增长。许多 中国人开始沾沾自喜,嘲讽世界各地新冠病毒的应对。然而接下来怎么办?中国 是不是要在下半场再付出极其惨重的代价来闭关锁国,不让传出去的病毒传回来?   至于对国外防疫策略冷嘲热讽的井底之蛙,你们不妨首先看看日韩新加坡等 国家是不是也像中国这样不惜一切代价限制一半以上国民的自由。他们是不是因 为没有采用像中国一样的策略导致崩溃。其次是不是还可以扪心自问一下?迄今 最早可溯源的病例出现在去年11月的武汉。从这个日子到1月20日之间中国政府 是怎么做的?惹了祸再甩锅,这种做法国内自认的头等公民可以视而不见,或者 根本看不见。然而世人不会都看不见。而且,这种做派倘若未来不巧落到这些 “头等公民”的头上,他们也会觉得不齿呢。 ◆          我们应该告诉下一代的是真相               ·夏沙·   孙杨暴力抗检事件,目前来说已经是走向完全相反的节奏了。《检察日报》 全版刊出的三篇评论文章重新为这次事件的官方态度定了基调。这三篇文章不仅 认同了国际体育仲裁法庭对孙杨禁赛八年的裁决,而且对孙杨不配合药检取样、 把个人荣辱和国家捆绑的行为进行了直言不讳的批评。作为一颗弃子,孙杨不仅 已经没有资格再把“爱国主义”当作自己的遮羞布,也不再被视为中国的骄傲而 被媒体与民众所纵容,从神坛跌落到地面,其实也就只在于领导的一念之间。   鲁迅曾经在《论睁了眼看》写道:中国人不敢正视各方面,用瞒和骗,造出 奇妙的逃路来,而自以为正路。在这路上,就证明着国民性的怯弱,懒惰,而又 巧滑。一天一天的满足着,即一天一天的堕落着,但却又觉得日见其光荣。   是的,用瞒和骗的确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掩盖真相,或者尽最大可能延迟真相 的最终曝光,但是在大多数情况下,真相最后总是会到来的,无论某些人之前用 了多少的手腕和资源去隐瞒它、篡改它、扭曲它,它最终还是无法被彻底抹去。 而在历史上,各种政治力量或宗教力量通过瞒和骗的手段打压过,而又往往最终 得以平反的对象就是科学,从日心说到进化论,从孟德尔遗传学到现代医学的建 立,科学的发展可以说是走过了一条坎坷曲折的道路。   科学理论或结论在某些国家的确可以通过政治或资本的力量加以隐瞒或篡改, 某些伪科学理论也的确可以在政治或资本力量的加持下风行一时,但是科学区别 于其他被打压对象的最大特征就在于它是一种客观规律的呈现,而客观规律并不 会因为政治或资本的力量而改变。虽然通过政治或资本的力量可以在短期内强行 扭曲对客观规律的表述方式,但最终却无法改变客观规律本身。科学理论背后的 客观规律最终会让强行否认规律的人被迫接受客观规律的约束,伪科学理论背后 的空洞无物也最终无法让强行自创规律的人得到客观世界的承认。   最典型的政治绑架科学的案例就是前苏联的“李森科主义”。前苏联生物学 者李森科坚持生物的获得性遗传,否定孟德尔基于基因的遗传学,他把自己的学 术见解化为“米丘林生物学”的主要内容,声称“米丘林生物学”是“社会主义 的”、“进步的”、“唯物主义的”、“无产阶级的”,而“孟德尔-摩尔根遗 传学”则是“反动的”、“唯心主义的”、“形而上学的”、“资产阶级的”。 李森科这种用政治绑架科学的荒唐做法先后得到了斯大林与赫鲁晓夫的支持,让 他得以使用政治迫害的手段打击学术上的反对者,把持了苏联生物遗传学领域的 话语权。直到1964年10月赫鲁晓夫下台,苏联的生物界才得以清除了李森科的学 说。   而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气功热”则可以说是政治绑架科学在中国表现的最经 典案例。“气功热”起源于1979年3月11日《四川日报》上的一则报道,该报道 声称在四川大足县有一个名叫唐雨的男孩能够用耳朵认字,并由此引发了有关特 异功能的热烈讨论与研究。1980年,钱学森在访问《自然杂志》时明确表示支持 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并在1982年给中宣部副部长郁文的信中以党性担保人体特 异功能是真的。1983年钱学森首创“人体科学”的概念,并筹建中国人体科学研 究会,以钱学森为代表的支持气功的学者通过影响部分领导将“气功热”推向了 高潮。到了“气功热”发展的后期,气功表演逐渐演变成了“特异功能”展示大 会,直到经历了“宇宙信息功学员头顶信息锅接收宇宙大气场,达成天人感应”、 “水变油”风波、“严新徒手接原子弹、发功扑灭大兴安岭森林大火”等等闹剧 之后,“气功热”才算逐渐消退。可惜的是最近几年,只有“水氢汽车”、“量 子针灸”、“双黄连口服液预防新冠肺炎”等少数经典案例才让我们有幸一窥当 年的盛况。   这些历史的教训已经足够深刻,提醒我们不能用政治去绑架科学,不该用民 族主义去歪曲事实、掩盖真相来欺骗我们的下一代,因为那除了培养一批没有独 立思考能力、狂热崇古、崇拜权威的战狼小粉红以外,别无用处。虽然从短期来 看,这批战狼小粉红对于维护统治者的地位非常有利,因为他们会秉持支持当局、 反对国外、对外强硬的立场来为人处世和参与政治,但是这同时也埋下了一枚定 时炸弹,因为煽动者所推出的民族主义和欺骗他们的话语,会反噬煽动者本身。 你利用民族主义和谎言来加强统治、统一思想、煽动民粹,那么民族主义者们也 将会反过来绑架你,影响你的决策。比如,近代以来的日本在民族主义的加持下 走上了对外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但也由于被狂热的民族主义所绑架,日本只能 在这条不断发动对外战争的不归路上走到底,以至于一定要到最后被美国揍得遍 体鳞伤,才能从“武运长久”的迷梦中苏醒过来。   再比如前段时间的抵制NBA事件,民众对外国文化的抵制就远远超出了政府 所需要的程度,导致政府作为抵制NBA的煽动者,反而完全跟不上民众的节奏, 最后只能反过来批评、劝阻、抓捕那些响应政府号召来抵制NBA的人。最近的国 人反对外国人永久居留条例事件、这次的孙杨禁赛事件,结果都让官方感到难堪, 最后不得不做出让步给自己找台阶下,这其实都是近年来政府高强度地进行民族 主义教育,给全民打鸡血的后果。政府一旦决定利用民族主义来加强统治,那么 在充分享受民族主义红利的同时,也必须面对民族主义狂热的必然后果,接受民 族主义者们的反噬。   出于政治、经济的考虑,我们确实能够暂时欺骗、利用我们的下一代,但我 们却不可能永远欺骗他们、瞒过他们,而且在后代最终发现我们曾经告诉他们的 并不是事实时,他们会产生强烈的受骗感与屈辱感,我们的公信力也会因此破产。 反复欺骗孩子的父母最终会被孩子所鄙视与疏远,反复欺骗民众的政府则会堕入 “塔西佗陷阱”。   提倡传统、复兴国学、拔高中医、以古为尊,是文化上的复古主义;闭目塞 听、文过饰非、夜郎自大、盲目排外,是政治上的民族主义,这两者可以说是相 辅相成、互为因果,它们所倡导的其实都是一种腐朽落后、保守狭隘、不思进取 的价值观。它们在事实上并没有给现在的中国引入新的思想、注入新的血液、带 来新的价值,反而是把已经蕴蓄了现代思想的新女性强行嫁给了行将入土的期颐 之人,让已经适应了现代生活的民众重新经历远古生活的简陋,让已经具备全球 视野的国人重新蒙上自己的双眼。这不仅显得不伦不类,而且是一种时代的倒退。   时间已经来到了2020年,难道我们还要像古人一样,永久满足于“古已有之” 的时代么?还要像复古家一样,神往于几百年前的太平盛世么?还要继续让我们 的下一代生活在这样一个自欺欺人的历史循环中么?鲁迅曾在《故乡》里发过这 样的感慨:他们应该有新的生活,为我们所未经生活过的——我们不该再把后代 束缚在“欲做奴隶而不得的时代”与“暂时坐稳了奴隶的时代”的无限循环中, 反而应该启蒙他们、唤醒他们、解放他们,告诉他们科学、历史与文化的真相, 让他们去创造中国历史上未曾有过的第三样时代,让他们有权利去追求一种全新 的生活。不论我们能否预见这种新的生活是好是坏,我们都不应该再介入,不要 再以我们这代人的价值观去塑造、评判和干涉他们的生活,不要认为没有我们, 我们的下一代就过不了美好的生活。事实上那种生活是否美好已经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不要去打扰、破坏他们已经基于独立人格、自由思想所做出的选择。 【丝露集】∽∽∽∽∽∽∽∽∽∽∽∽∽∽∽∽∽∽∽∽∽∽∽∽∽∽∽∽∽∽ ◆               怀念小宝                ·文远·     小宝,是我生命中一个绕不开的人。   小宝即我的小舅哥。虽然他才大我两岁,但我传统思想的大舅娘却坚持要求 我叫他小舅哥。   小宝是六兄妹中的老幺,我大舅娘最疼他。   小宝离我而去差不多一年了,但我时刻记挂着他。他在天堂生活得怎么样, 那里有没有仍然疼爱他的人,天堂里挣钱容易吗?   我想他是不会回答我们俗世这些俗而又俗的问题的。天堂里肯定也会有莺歌 燕舞,天堂里也会有人来人往,我叫他小舅哥的人在天堂里的生活一定一如他在 人间一样,平凡、简单,然而充实。   小宝在市考试院当门禁,做着薪水微薄的一份工作。   因为原来在的一个电子产品企业倒闭了,他就像所有中国倒闭工厂里的工人 一样被人们称为“待业人员”,进入了庞大的失业大军而无人知晓。虽然失业多 年后,才得到一份微薄的补偿,但对于一名正在壮年却无工可做的人来说简直就 是杯水车薪。   在荒废了几年光阴东一榔头西一锤的打工生活之后,还好,他的一个老同学 见他人缘好、能干、生活困难就给他安排了门禁这个工作,单位还帮他买了养老 金。薪水虽少但小宝干得挺起劲,因为他知道这份工作来之不易。如果说失去这 份工作,他再也伤不起。   小宝的脸上总是笑容可掬,生活虽然清苦但他天生就是一个乐观派。   他人很能干,喜欢鼓捣东西。   小时候,有一次他与我把家里的座钟拆开来看个仔细,但再也没能装回去。   他原来在电子厂里就是一名电工,因此他在门禁工作的同时,又自动兼起工 作单位的电器维修工作,但并没有拿双份工资。人又热情、周到、勤快,维修的 电器手到病除。他又喜欢帮助人,尽心尽力。所以周围的同事、街坊和亲人,个 个都喜欢他。   有一年八月十五中秋节过后,他对我说,他收到别人送的月饼十来盒之多。 欣喜之情跃然脸上,一种被人尊重和认可的满足感使小宝很乐意帮助别人。   小宝年轻时英俊潇洒,浓眉大眼,遗传了家族中男性的所有优点。追他的姑 娘很多。当年在纺织行业工作,周围环境都是年轻貌美的姑娘。他也不花心,看 准了就下手。不像那些花花公子,谈了一个又一个。   他是一个诚实又负责任的男人。这种男人现在己经很少了。   小宝从年轻时一直到离世前的穿着都很有品味,而品味这种东西是学不来的。 而这可能与他学过画画这种被称为艺术的东西有关。无论是在年轻春风得意之时, 还是落难做着低微的门禁工作,小宝总是穿戴整齐,清洁干净,保持着他做人的 一贯尊严。   自尊心是一个人的生命,小宝他有。   记得一九七七年冬季我刚参加工作第一次到天津塘沽出差。小宝当时还在手 套厂上班,他特意到火车站给路过的我送上一双褐色的毛织细针手套。这双手套 十分保暖,质地又好,我很喜欢,一直保存到现在。每当冬天来临,天寒地冻之 时,我拿出这双手套,我就想起小宝这份炽热的亲情来,心里就暧融融的。   穿戴在手上的是手套,温暖在心里的是亲情。   当突然听到他患上癌症这一不治之症的时候,我心里很难过,一直不愿意相 信这是真的。因为他一直很健康,很爽朗。我去医院看望他时,当时家人还不敢 告诉他病情实情,他还怀着一种想迫切治好病痛、好早日恢复上班的心情。因为 他一直记挂着还有一年半就可以退休,就可以拿到退休金了。而能拿到退休金他 就可以像很多人一样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了。   他曾对我说过,退休后他最想做的一件事就是买上一台摄像机或一个相机, 到乡村大自然中把美好的美丽的风景记录下来,作为写生的素材。因为他还想着 去写生和画画。小宝年轻时很聪明,会画画,插队和进厂后曾有一段时间做宣传 工作,专职画画出墙报。后来他换了一份工作,为的是离家近一点,而且还要养 家糊口,他不得不彻底放下画笔,但心中的理想火焰却从来也没有熄灭过。   我赞同他的想法。我说到那时我跟你一块去摄影,一起钻进大自然中去,享 受美丽的人生。当我对他说着这些话的时候,我就发现在他那大而有神的眼睛里 闪耀着一种只有孩童才有的那种真诚、渴望和专注。   写到这里,我的心一阵一阵的抽痛。我的眼泪不自觉地在眼眶里不停地打 转……   小宝,他有一个多么简单和朴素的愿望啊!   小宝,我有很多想与你倾诉的话儿,你是与我年纪最相仿的亲人,从小就和 你玩儿在一块,你最能懂得我的心,我们俩有许多共同的语言。而今,你与我天 人永隔,不再相见。   那种分离的无奈和不舍使人痛不欲生!   你是那么的善良亲切,玉皇大帝要召你去做护驾,我们凡人又怎能留得住你?   唯有祝愿你在天堂一切安好顺顺利利!   小宝——我的小舅哥逝世一周年祭。 ◆              山村的静              ·黄镇坤·   相对于城市而言,山村是宁静的。   可不?   在山村,在大多的时间里,那田野,那村道,那农屋,那院落,那果林,那 竹林,那池塘,那小河,那风息,那小草,那天空,那云朵,那袅袅的炊烟,那 高高的草垛,那地里正生长着的高低错落的庄稼,那半山腰上正吃着草的牛群、 羊群以及四处里姹紫嫣红的花……都静静的。山村的宁静,就如一条无声的小溪, 小溪里流淌着淳朴、敦厚、平和并弥散着泥土和草木的馨香。   我喜欢山村。说实在话,喜欢山村,有很大一部分就是喜欢山村的泥土味和 山村的宁静了。   身处山村里,耳边既没有市廛的嘈杂声,没有汽车的喧嚣声,也没有城市楼 房建筑的轰鸣声……处于这样的环境里,身心是自在、惬意的。当然,说山村宁 静,也并非山村就没有声音了。山村是有声音的,不过,山村的声音不同于城市 里的喧嚣热闹声了,山村有山村的声音。山村里的声音是什么?山村里的声音是 林子里的鸟鸣,池塘里的蛙鸣,树上的蝉噪,窗下的油蛉;山村里的声音是清澈 的池水,晶莹的露水,野树的新绿,枝头的悬果;山村里的声音是风雪夜归人的 犬吠,是轻推月下门的吱响,是半夜婴孩的啼哭,是早晚间农屋院子里的鸡鸣狗 吠,是一朵绽放于碧水上的莲荷,是一滴滑落茅檐下的雨珠,是一只竹笋破土的 微响,是一声村道上卖豆腐的吆喝……   所有这些的声音,既朴实又干净,既简单又亲切,这样的声音,不是给山村 带来热闹,反而衬托出了山村的宁静。换句话说,山村里的声音,有着“蝉噪林 愈静,鸟鸣山更幽”的效果哩。   是了,山村的主旋律就是静——宁静、清静。山村的静是一片柔嫩的生机, 山村的静是一种和谐的流响,山村的静是心灵默契的促膝和情感共振的欢呼,它 充满平和之气,坦然之情,淡泊之意,宁和之美。在山村的宁静里,鸡鸣狗吠声 有如天籁,高高低低的人语声仿若神仙之妙音。   说实话,在日常生活中,那些功名利禄啊,那些争长论短啊,还有那些内心 的紧张、焦虑和不安啊等等如“鬼魅”一样的东西会占据你的心灵,啃噬你的宁 静和淡泊,以至于让你无法安心——无法静下心去好好读一本书,无法静下心去 好好做一件事,而当你来到山村当你置身于山村的宁静时,那些“鬼魅”一样的 东西就眨眼间从眼前消失,你的灵魂就一下子清净得许多。没错,山村的宁静是 具有极大的调节心灵的功能了。“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孔子的这一说法, 说不准就从山水的宁静中得到启迪哩。   正是出于这一原因吧,闲暇了,我喜欢走出小城,走出小城的喧哗,来到乡 下,到乡下,到山里走走,去看看辽阔的天,博大的地,去看看逶迤的山,茂密 的林,去看看淡淡的云,静静的水……面对永恒的天地,永恒的大自然,永恒的 白云,永恒的风……我仿佛就找到了真正的自己,那份由衷的欣喜,无以言说。 当然,在这样的永恒与博大面前,在这样的深邃与久远面前,在这样的深沉与不 语面前,有时内心也会想:人的生命是何其的渺小又何其的短暂呀。一个人来到 世上走一遭,无论他活多久,无论他有多长寿,可相对于永恒来说,也只不过如 萤一般,似露那样,一亮一闪的,便过去了,消失了……而这样的过去,这样的 消失,却是永远,而风,却还在吹;云,却还在飘;日月星辰、鲜花美酒,却仍 存于这天地之间,而我们去了,却不复存在,也不再回来……   宁静是山村的魂。一个人置身于山村的宁静里,你可以感受很多,思考很多 也彻悟得很多。尽管这样的感受、这样的思考和这样的彻悟有时会让我们心里发 凉,但它又何尝不是冷却一颗容易闷烦容易浮躁的心灵的一剂良药呢?   我常想:一个人为何就一定要逃离山村而身陷城市的喧嚣泥沼里呢?是留恋 城市的繁华?是留恋城市的灯红酒绿和歌舞升平、夜夜笙箫?是图住在城市里有 好名声或是因了别的什么?其实,对于有限的生命来说,这些又算得了什么?   生活是离不开热闹的,但生命却需要宁静。有道是:定能生慧静能通神么。   该放下的放下吧,该舍弃的就舍弃吧,生命何其短暂。当你在城里把日子过 得闷烦过得麻木了,就走出城去,走进乡下,走进山村的宁静中,去看看山,看 看水,去看看山水间的一切,那儿的一山一水,一沙一石,一草一木,一花一叶 虽都不语,但都是有灵魂有佛性的,而且都会给你实实在在的美妙,给你明心见 性的启迪。大道归真,道法自然。在宁静中放下所有的负重,在宁静中放空自我, 你的目光说不准就变得更清澈了,你的心胸说不准就变得更开阔了。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生命的真谛又是什么?一个人只有在宁静中思考,才能 找着自己所要的答案了。   哦,宁静的山村;哦,山村的宁静…… ◆               童年四件宝                ·商长江·   和我差不多年龄出身农村的人的童年有四件宝,人们戏称四大件,即:尿泥、 陀螺、四角牌和柳哨(还有小人书)。   小时候因为缺乏玩具,摔泥巴成为当时娱乐生活的重要一环……   摔泥巴。摔出声响来。要达到这个程度还要费一番周折呢。先也要将泥巴揉 捏好。(泥巴要多,越多越好。手握不住了就尽力了)大拇指在揉和的泥巴中间 按一个坑。沿着这个坑继续按,扩大坑的边沿。坑越来越大了,大拇指不够用了, 食指、中指、无名指都用上。一手掌托着,另一手的指头转着泥巴做坑。在捏的 过程中,泥巴会干。没有水的孩子就用唾液代替水。吐一口,湿润了,继续捏。 做到后面,泥巴比原来大了许多倍,成了一件容器――碗形状的容器。中间是空 的,四壁是薄的。最薄的地方是底部。底部也不是一样薄,中间最薄,扩散着薄 下去的。这个底部做得好,才能摔得成功摔得响。   托着捏好的泥巴,举起,口中念念有词:东乡里,西乡里,都来看我放枪滴; 东山里,西坳里,都来看我放炮滴,“叭”地一声扣在地上,几个伙伴比赛看成 谁摔的响……   对着平整的地面盖下去。“啪――”,底部爆开了一个口子。有的大,有的 小。谁的大谁就是胜利者。有时,爆破的冲力还能将底部的泥巴冲飞出去。比完 了,拿起泥巴重新揉捏,开始新一轮的摔泥巴大赛。如果没有人一起摔泥巴,也 可以一个人玩,只是寂寞了些。   后来,我就用泥巴捏成拖拉机、猪、房子、坦克等形状。在那没有任何高级 玩具的年代,泥巴也成了好朋友和好玩具。   陀螺,在我们这里也叫打不改,用比茶碗稍微细一些的大约六七厘米左右的 一截木头,木质要细密一些,把一头刮成一个类似削过的铅笔的形状,在顶部嵌 进一颗钢珠。准备一根长三十至四十公分的小杆,一头绑上一根线绳。把线绳缠 满陀螺未削尖的部分,然后把陀螺放在一个面积较大、地面平整且比较硬实的地 面上,猛一使劲,陀螺就在地面上旋转起来。   而四角牌,在我们这里也叫元宝或卡子,它是用硬纸折叠而成的四方纸牌, 一面完全是光滑纸面,没有标记,而另一面是由于折叠而自然形成的对角十字花。 我记得两人赌输赢,谁输了,就把自己的四角牌放在地上,让对方用自己的四角 牌击打,如果翻转过来,四角牌归对方,如果没有翻转,你就有机会赢得一次击 打对方四角牌的机会。翻转过来,就赢对方一个四角牌。而对于这貌不惊人的四 角牌,儿时的我们把它看得很重,总是将叠了一大堆的它们藏在最隐秘的地方, 比如枕头下面、麦草垛里、床底下、被褥底下,心中认定它比钱要金贵得多!   春天的时候,阳光明媚,暖风阵阵,燕子飞进旧主人的家里,而村边上的杨 树柳树,也都纷纷吐绿,这是编柳哨的最佳时机,爬到树上,折下几枝挺直的杨 柳枝,然后拧几下,让树皮从枝条的木骨里脱出来,然后在中空的树皮一头用指 甲抠下一段外皮,放在嘴里一吹,一支柳哨就大功告成了!   童年,有些灰色的童年,也许是因了这些现在看起来十分稀松平常的物件而 多了一些生趣儿! 【网里乾坤】∽∽∽∽∽∽∽∽∽∽∽∽∽∽∽∽∽∽∽∽∽∽∽∽∽∽∽∽∽ ◆ 小议索尔仁尼琴定律                 ·贾湛·   网上一个叫广闻道写了一篇文章《索尔仁尼琴定律》,把苏联作家素尔仁尼 琴说过的下面几句话上升为定律:   我们知道他们在撒谎,   他们也知道他们在撒谎,   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撒谎,   我们也知道他们知道我们知道他们在撒谎。   但是,   他们依然在撒谎。   这篇文章最精采的是开头几句话:“钱钟书拒绝采访:你吃了鸡蛋,有必要 去看下蛋的母鸡吗?广闻道觉得,如果鸡蛋像鹅蛋那么大,或者像鹌鹑蛋一样小, 就想了解母鸡。”   常识一般不用怀疑,但违背常识的话,哪怕喇叭再多声音再大,聪明人也要 问个究竟。这在科学思想方法上叫作:特殊断言要有特殊证据。中医经常有奇怪 的断言,如经络细到看都看不见,却能通气血。又如要补什么就吃什么,补肺吃 肺吃萝卜(萝卜与肺一样是白色),补肝吃肝,补肾吃牛鞭鹿鞭,下奶吃穿山甲 犀牛角,强筋骨吃虎皮虎肉,这叫取象比类或天人合一。害得多少动物濒临灭绝。 同样这种思维让中国反转势力达到特别可怕的程度。多少人不敢吃转基因,就怕 自己的基因转了。这些特殊的断言中国的老百姓却不知道要去找特殊的证据就轻 易相信了。为什么会这样,那就要好好思考这个定律了。索尔仁尼琴定律其实是 “谎言重复一千遍就是真理”在专制条件下的推论。说谎者和能保持独立思考的 人都知道说谎者说的是谎,但说谎者为什么还要说呢?因为在长期专制统治下, 大众早就弱智化了,没有足够多聪明人,只要大喇叭不停地说,再奇怪的说法也 会变成大批弱智心目中的常识。哪怕说他一个意念就可以瞬间把你移出地球也有 大批人相信。于是说谎者轻松达到他骗人获利的目的。   广闻道说的索尔仁尼琴定律,这只是一个寓意深刻的文学语言,它其实是在 强调专制社会骗子横行。这里试用较科学的语言表达这个社会定律。   索尔仁尼琴定律:在专制条件下,当权者明知谎言不能骗所有人,但只要对 舆论控制足够的程度,就可以实现用谎言控制民心。   我在《中国的知识分子就是书呆子》一文中说,人类的文明发展其实就是人 类理性的发展,就是思考问题越来越细致的发展过程。从古希腊的逻辑学诞生到 培根强调实验,从伽俐略讨论真理引入数学(增加了可证伪性)到笛卡尔提出从 简单到复杂的讨论或研究问题的方法论,人们的理性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按理 人类可以摆脱野蛮,不用战争来解决问题了,为什么至今还不能呢?马克思的理 论让我们明白了一件事:会讲理还不行,还要愿讲理。就是说你把道理说给不愿 听的人们再清楚,也没有人听。   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提示了一个道理:势力平衡人们才会讲理。对马克思 理论合理内涵的吸收,我想所有社会主义国家都不如资本主义国家。这是因为几 乎所有社会主义国家原来都是较落后的国家,这也说明了文明的发展是渐进的, 很少是跃变的。缺少知识储备,过低的素质让人们用马理论打打杀杀,闹得鸡犬 不宁。而有丰富的社会理论的并经过多次变革的资本主义国家,较高素质的人们, 在舆论较自由环境下,从马克思理论中得到启发,进一步丰富了社会理论,让他 们知道要给工会实实在在的权力,让劳资势力平衡,迫使资本家不是剥削工人的 剩余价值赚钱,而是靠技术革新赚钱。   人的素质与社会制度是一对矛盾。许多民主人士认为是制度决定的素质。这 并不大错,但一个棘手的问题是,核能时代是不允许社会大动荡的。所以不能靠 制度的突变来让社会好起来。制度只有靠渐变,即靠不停的改革,慢慢实现量变 到质变。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制度的变革是要有较高素质的人群的。而索尔仁 尼琴定律的存在,哪来那么多人才呢?这又是一个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问题。   其实蛋和鸡问题是一个伪命题。因为抽象的蛋和抽象的鸡没有因果关系,只 有具体的鸡和具体的蛋才可能有因果关系。社会问题的鸡和蛋问题,当然不能脱 离具体抽象的讨论。所以不该认为努力宣传理性无用。专制社会并不是没有理性。 这与最高层的素质有关。唐太宗就是专制社会的佼佼者。如果哪一天有类似这样 的人上台,中国是有希望的。台湾蒋经国能把一个专制社会变成民主社会,相信 将来不是个例。其实并不需要统治者素质有多高,只要新上台的官员明白封锁信 息不利于统治,专制程度就会降低,文明进步就有希望。可见,不管能不能看到 有没有立竿见影的社会效果,只要苦口婆心的宣传理性总比用阶级斗争的语言空 骂腐败好,更比连话都不敢说的知识分子和墙头草御用文人不知好多少。   理性的核心是科学,但它比科学涉及面要广。科学讨论的是确定性的东西, 但许多不确定的事物科学无能为力。所谓理性,其实这是反情绪化,反对完全靠 感觉来认识世界,要综合各种信息來判断对错。所以要培养能听不同意见的社会 风气,对自以为是,自信到自大程度的人只有讽刺嘲笑(鲁迅的方式)。我们的 社会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文明的导向,真才实学的知识分子得不到尊重,大老粗 常以大老粗为荣,而弱智知识分子一点都没耐心听较复杂较深刻的道理,常以持 有与自己相同观念的人多,而相信自已总是对的。   什么是正确?深刻理解有关这个问题就需要了解大概的哲学史。中国哲学从 古到今只是价值判断没有是非判断,你不去学西方哲学怎么能认识清楚。中国教 育哪本书介绍这些内容的?没有官方教育,你不去自学怎么可能理解科学思想? 我为了学懂量子力学和相对论,至少花了十年业余时间看西方哲学方面的书。但 没有苦读过西方哲学的中国教师自以为已学懂西方科学了。   要真正学懂科学必需学懂各种逻辑学。什么多值逻辑模糊逻揖价值逻辑难懂 就算了,那些应用并不广。最起码学懂科学中应用最多的二值逻辑。理解什么是 初始语言,为什么要定义,什么叫概念,什么叫范畴,什么叫规律,什么叫规则, 什么叫原理,什么叫定律,为什么有了定律和原理后还要定理,还要大量推论? 除了演绎逻辑外,还要懂归纳逻辑,知道完全归纳与不完全归纳,明白有关科学 的争论全是与不完全归纳问题有关的。了解这点后才进一步懂,除了科学要用到 逻辑外还要实验,才明白实验不等于实践,才懂所谓实践是检验标准太土了太原 始了。要理解实验,就必须去看培根的理论再去看穆勒的有关归纳问题。懂逻辑 懂实验还不够,还要懂伽利略,懂得为什么没有数学的加入还是不容易得到正确 知识。到此还够还要学点笛卡尔的方法论,理解为什么牛顿最崇拜笛卡尔。到此 才能称初步明白科学是怎么回事。但只是才达到西方17世纪的认识水平。要想理 解爱因斯坦,要想理解我们与吴国盛刘兵田松等北大教授为首的一批反科学文化 人的争论,还要学大量近代哲学,特别是科学哲学。如今全世界的宗教迷信的死 灰复燃都与科学哲学有关。   就看这次大病疫,不是政客潜在规定在两会期间不准报道负面消息,怎么可 能让病毒大爆发的。发达国家一有病情,疾控中心科学家立刻向最高层报告,中 国却要一级一级向上报告,可见官员地位比科学家高多少?为什么会这样,因为 这个社会没有科学地位,哲学教授还美其名曰,又不是只有科学才正确的。还经 常站在道德的至高地煽情,把情感和早就过时的道德放在科学之上,甚至所有传 统文化都不能批评,让人们蠢到不会正常思考。   中医不科学就不要吹有效了,但奇怪是的部分中医支持者(如院士樊代明) 还要拿不科学的东西来与科学比正确,他们认为哲学比科学地位高,中医基于哲 学,所以中医比西医正确。科学知识是大概率的正确,这种概率其它文化知识不 能比的,科学中当然也会有错,然而其它文化中错更多。科学中错是没有发现的, 但科学就希望别人发现自己的错,一旦发现会立即纠正,所有科学革命都是纠正 了原來的大家公认的常识中的错误而引起轰动的。而象中医等文化根本不会纠错, 别人指出错,就认为别人攻击,所以怎么好意思与科学比较正确的。说中医基于 哲学,好象哲学真的高于科学似的,哲学系教授自淫罢了。哲学讨论的对象不应 该是人们已有共识的简单事物。所以哲学是允许不同观点的,但科学知识能允许 这样说行那样说也行吗?如果科学也允许有相互矛盾的说法,可以错误百出,那 真与其它文化一样了。这样能用科学来产生技术产生财富吗?现在社会生产力不 知比以前高多少。如果大家都象中医这样,不严格按科学标准来生产,不知生产 出多少垃圾产品来,中国就快GDP世界第一了,但这GDP里头有多少象中药这样不 但无用而且可能有害人的东西?去年两次全世界大学生罢课,要求政府解决全球 气候变暖问题。唯独没有朝鲜和中国的大学生参加。而全世界指责最多的就是中 国。中国的耗能是最多的,对资源消耗是最多的,对世界气候的影响是最大的, 是谁犯的罪?一个不讲科学的政府只知道盲目生产,消耗多少代子孙的资源只为 彰显官员的政绩。这是谁的错?难道不是中国的教师医生和其他知识分子对反科 学的默认甚至支持吗?没有你们的默认和支持,怎么会有那么多官员敢于把政治 凌驾于一切之上的?   理解这一点,就能理解我们为什么特别反对中医。中医破坏了科学规则,让 各行各业无法规范管理。中医动用国家机器,形成骗子集团独大的势力,人们无 法讲理,只能听它怎么吹。国家应是各种对立势力的裁判,而不是一方势力的支 持者,失去这种平衡,就没有人讲理,文明就无从发展。   改变政治生态不能靠革命,只能靠改革。这是现代世界的特点。所以你不去 持续宣传新思想,让社会多点智者,让理性多点机会进入最高权力层,再改变政 治生态,还有什么其他办法?当一个蛋不能生鸡时,只能靠能下蛋的鸡生出蛋来 再生鸡。理性就哪只会下蛋的鸡,要呵护它,让它慢慢长大。希望民主人士能懂 这个道理。 ◆          丝路怀古之一:长城的兴建和退役      ·田力伟·   据说长城是唯一能够从月球上以视力可见的人工建筑物(注:近年来有宇航 员证实,月球上是看不见长城的)。曾经长城被视为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 但从八十年代以后,就不停地有人把长城视为无用和自我封闭的证据。笔者在亲 眼见过长城之后,也就这个问题来发表一些浅见,以供方家批判。   一、长城兴建的时代性   据地理和气候学家研究,在秦汉时期,我国北方的降雨大大多于今天,水草 丰美,对畜牧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当时的北方游牧部落匈奴也极为强盛,号 称“天之骄子”。秦时长期以大量兵力在北面部署,以防范匈奴的侵袭,大将蒙 恬(传说就是此人发明毛笔)就曾经率兵30万屯边。   汉代初时是匈奴的黄金时代,曾经在月氏人那里做人质的匈奴太子冒顿,在 公元前177-175年率兵击破月氏,迫使月氏西迁。月氏人后来渡过阿姆河建立贵 霜帝国。冒顿还曾经把汉高祖围困七天七夜,史称“白登之围”。   明代开国时虽然把中原的蒙古势力清除,但在西北方向,瓦剌一度统一漠北, 势力强大。瓦剌入侵时连御驾亲征的皇帝都当了俘虏,史称“土木堡之变”。   除宋代外,实际上在历史上,也只有这三个朝代的边患最重,所以对修长城 也格外热心。秦代长城还只是把原先的燕赵长城加以连接;而汉长城据称一直延 伸到新疆的罗布泊地区;明代的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今天的长城就是 明代长城的遗迹。   据史籍记载,古代游牧民族打仗极为残酷,胜利者往往杀掉失败部落的成年 男性,掠取妇女儿童做奴隶,如果失败部落人口足够多的话,往往一些地区会鸡 犬不留。成吉思汗的征服和杀戮之重,不过是按游牧民族的惯例行事而已。   除了杀戮之外,游牧民族还常常掠取人口作为奴隶驱使。在唐代唐太宗打破 东突厥以后,以金帛向各部落交换被掠为奴隶的汉人,仅仅一年时间,就换回了 8万多人。古代边患之重、对普通民众危害之烈由此可见一斑。   长城正是在边患严重的时期,以农业为主的定居人民为了保证和平和安宁的 生活而修建的。在古代技术落后时代进行如此巨大的工程,无疑是需要巨大毅力 和恒心的。在外在方面,现实的安全隐患则是修筑长城重要的原动力。   二、长城的作用   从纯军事意义上讲,长城是非常成功的。因为长城能够把游牧民族的优势抵 消,并大大发挥农业定居民族的优势,实现优势互换。   长城的一个主要作用就是“别马腿”,大大降低游牧民族骑兵的机动性和灵 活性。使游牧民族的机动、隐蔽、能随时动员、脱离战场迅速的优势被大大地抵 消了;相反,汉人人口巨大,兵多将广财力雄厚,适合于进行持久战和阵地战; 长城就具备这样一种功能,让战争按照汉人的优势方面来进行,而不是被游牧骑 兵牵着鼻子走。   而且长城并不需要进行全线设防,只需要防守一些重要的据点就可以很好地 达到目的。由于长城沿线都修筑了完备的烽火报警系统,防守的兵力也不需要足 够与敌一决胜负的大量常备兵力,而只要能够坚守待援的力量就足够了。   长城就是这样把难以防范的、可能随时发生的、规模不一的游牧民族的入侵 和掠夺行为,限制成只有一定规模以上、而且只有经过周密准备的才能进行,而 且入侵行为一旦发生,被发现、拦截的几率大大增加,而全师而退的机会大大减 少。长城就是这样减少了自己方面的防御成本,同时达到增加了敌方的成本和风 险,从而把防御成本降低到可以接受的程度,为保护内地民众的安宁起到了巨大 的作用。   三、长城所体现的民族毅力和牺牲精神   实际上长城也是勤劳和毅力的较量。从理论上讲,破坏长城比修筑来得容易。 但是要在游牧民族中,募集到足够的人力来破坏长城,恐怕比汉人修筑长城困难 得多。   在攻防战术上,长城也很好体现了古代人们为了民族利益而自我牺牲精神。   长城长达万里,即使以今天人口之多,也没有可能处处设防,同时处处设防 在经济上也是不可能成立的。在古代就更加没有可能全线设防,所以长城只能是 防守一些战略意义比较重大的孤立据点。   在孤立防守的情况之下,一旦边关有警敌人强大,戍边将士必须做长期坚守 待援甚至是牺牲的准备。在嘉峪关,笔者看到关城有三个层次:卫墙、瓮城和内 城;戍边将士就是这样随时准备在兵力悬殊、外援尚远的情况下,依托城墙进行 逐次抵抗,给敌人以最大杀伤。以无畏的牺牲精神和敌人进行殊死较量,以鲜血 和生命来捍卫民族的生存和安宁。   在平时,戍边将士还必须自行修筑和维护工事,进行耕作部分地解决衣食问 题,进行繁重的体力劳动。因为古代运输手段缺乏,运输成本极高,完全仰赖内 地供应是非常困难的。而且当时没有工业化的大生产,多数武器和衣服往往必须 自备。只有非常少的衣物可以得到国家的救济,据说唐玄宗曾经督帅后宫佳丽为 边关将士做寒衣,并因此演绎出一段传奇故事。确实在古代也只有皇帝的后宫, 才具有全国最多的也是最集中的制衣人才。   正是在比今天艰难困苦得多的条件下,古代戍边将士的勤劳、毅力和不怕牺 牲的精神,是值得后人吸取的宝贵得精神财富。   四、有形长城的不足之处   除了有形的长城以外,民族“心防”的建设也是极其重要的。宋明之亡于异 族的关键就是堡垒从内部攻破,山海关守将吴三桂引清兵入关的事例广为人知, 宋代的内部分化之严重更是不同凡响。   宋太祖以兵变上台,自认为来路不正,所以有点“以小人之心”度人,再加 上唐代藩镇割据的教训,所以有“杯酒释兵权”之举。终宋一代,抑兵太过,再 加上时运不佳,遭遇金、西夏等一干强邻,数十年鹬蚌相争,终于蒙古人得利。   除了宋代抑兵太过以外,内部不统一也是非常突出的。名将岳飞的遭遇就是 一个很好的例子。明代文征明有一首《满江红》词,对高宗赵构的心思把握得很 好,该词的后半阕是:“岂不惜,中原蹙;岂不念,徽钦辱。但徽钦既返,此身 何属?千载休谈南渡误,当时自怕中原复。笑区区一哙竟何能,逢其欲。”赵构 此人倒是蒋介石的知己,老蒋曾经有名言垂世:“亡于日本人,我还有亡国奴可 以当,亡于共产党,我连亡国奴都当不成了。”在抵御外侮时内部最高层统治者 都不能与民族共命运,其成效可想而知。   孙子曰“上下同欲者胜”,没有众志成城的心防,再好的工事再多的优势都 难以发挥。史迪威曾经得出结论:共军之所以战斗力比较强,是因为共军军官总 是说“同志们跟我冲”;而国军军官总是喊“弟兄们给我上”。   孟子说“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特别重视人心的向背,修筑人们心上的长城,这确实是非常重要的方面。但 把这一点推演到极端则是错误的,无形的长城“心防”建设固然重要,但有形的 长城也不可偏废,否则和游牧民族的骑兵相比,自己的优势如何发挥,在战场终 难免以短击长,处于被动和下风。所以除了建设心防以外,固国还是要以“山溪 之险”,为弥补自然形成的“山溪之险”的不足,修筑长城也是非常必要的。   孟子由于在理论上走极端,难以完全站住脚和自圆其说,显得说服力不足, 所以当时的魏王齐王都不买他的账。   五、长城的退役   长城最后一次为中华民族抵御外侮作贡献,是在1932年日寇侵华战争中。当 时的喜峰口、南口等“五口”抗战非常有名。   长城的退役之战是1950-1953年的抗美援朝战争。是役结束之后,以苏联之 强,美国之霸,再也不敢设想派军攻入中华腹地了。长城从此就成为文化古迹和 精神象征,以供人们瞻仰和缅怀了。实际上从清代乾隆以后,中华民族的敌人也 不再是骑着马来“寇边”的游牧部落了。但长城所昭示的民族毅力和不怕牺牲的 精神,仍然是中华民族建设“心上的长城”的不二圭臬。   1968年苏联干预捷克局势成功以后,确实很想干预中国局势,于1969年3月 出手试探中国军队的应手,结果是不敢轻举妄动。在随后苏联要求举行的边界谈 判中,苏联同意按中国方面的要求,把东面边界的争议地区合计1000多平方公里 土地,全部划归中国,但中国领导人要求,在协议第一条就要写上“是根据不平 等条约为基础”的先决条款,所以谈判才没有达成协议。在越战期间,中国明确 告诉美国,如果其陆军进入北纬17度线以北地区,中国将派兵参战,美军地面部 队在八年时间之内都表现得非常自觉。   抗美援朝战争所最重要的并不是战争的结局,而是在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 所表现出来的精神和气概,这种精神力量是没有任何人敢于忽视的。这就是上下 一心众志成城,敢于斗争不怕牺牲的精神,正是这样志愿军才从物质装备上“并 不是不可侮的力量”,变成不可侮的力量。   网友燕山王子著文说,其父因为上级没让参加抗美援朝而犯“楞”,正是这 种“楞”劲才凸显了志愿军和美军的不同,抗美援朝才有后来的结局。在云山之 战后,一些美军战俘通过翻译说:他们长官说,在1)子弹没有了、2)突围不了 了、3)失去联系了、4)粮食没有了的情况下,就可以投降,而他们满足所有的 投降条件。如果志愿军不是像王子的父亲那样,而是和美军相同,恐怕抗美援朝 的最后战线不是三八线而是鸭绿江了。   要比敌人更能吃苦,更敢于战斗,更不怕牺牲,这才是所有处于技术弱势的 民族奋发求存的必由之路。在古代汉民族和游牧民族相比,具有步兵对骑兵的劣 势;在今后很长的时间内,中国仍然必须集中精力发展经济,军备技术上的差距 仍然会在较长的时期里存在,所以心防的建设也要放在优先的位置。   在中国的毛泽东时代,正是由于心防建设的成效卓著,西方对演变和分化中 国最终丧失信心。在七十年代,西方从学术界到政界,实际上都已经主张放弃对 中国的围堵,费正清的书,戴高乐的“五个世界论”,尼克松的“五大力量中心 说”,都不约而同地承认中国的地位和利益。当然当时有美国希望“联中抗苏” 的考虑,但心防的力量更不可忽视。   六、“御敌于国门之外”的荒谬性   一些人指责中国古人缺乏进取精神,没有采取积极的防御政策,长城被指为 这种消极思路的物证。这样的观点如果不是出于对当时社会条件的无知,就是别 有用心。   在当时的条件之下,积极的防御政策和主动出击要受到以下条件的限制:   1、人力物力有限,技术手段欠缺   在古代即使没有人力物力的匮乏,运输手段欠缺和成本高昂,就足以导致重 大问题。不论是修长城、开运河、治黄河、东征高丽还是西伐西域,都曾经导致 民怨。“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东征日调万黄金,几竭中原买 斗心”就是这样的时代写照。   2、积极的防御政策也没有成功的可能——按下葫芦浮起瓢。唐军在西域打 破突骑施部落以后,河中地区就再也没有强大的力量了,结果黑衣大食趁虚而入, 公元751年,与唐军高仙芝部战于塔罗斯(现哈萨克斯坦江布尔),唐军内葛逻 禄部阵前倒戈,唐军大败。   在西域安定之后,结果吐蕃兴起,攻占陇右、煌中,切断西域唐军的后路, 并于763年曾经一度攻占长安。据守西域的唐军从此孤悬域外,在当地民众的支 持下,坚持近半个世纪,公元790年,西域的安西四镇全部陷入吐蕃之手。   也正是因为唐代开拓边疆着力过多,所以引发民怨并牵动国势,导致“安史 之乱”,从此国势一落千丈,再也没有在西域找回场子。以初唐实力之盛,也完 全没有能力多路出击,一切搞定。那些认为只要想得到,就能做得到得观点是根 本战不住脚的。   3、道义的限制和游牧民族的生存权   杜甫曾有诗云“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长城就是一条这样的界限。而 且除非把少数民族赶尽杀绝,否则也不可能一劳永逸。如果演变成在异域长期对 峙,并不对“劳师以袭远”的一方特别有利,这是确凿无疑的。   4、除了防御边患以外,汉民族在北方没有其他的重大利益   在北方少数民族地区,在地理和气候上属于半干旱地区,比较适合发展畜牧 业而不利于农业的发展。汉民族的发展方向是南下,历史上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和 南宋末年,曾经发生过两次大规模的人口南移。因为南方气候适合于农耕民族的 生存和发展,而北方就仅仅是一个防御"寇边"的安全利益。所以全面出击和长期 巩固的决心是不可能有的,安全毕竟只是生存的要素之一而不是全部。 【网萃】∽∽∽∽∽∽∽∽∽∽∽∽∽∽∽∽∽∽∽∽∽∽∽∽∽∽∽∽∽∽∽ ◆          宇宙膨胀背后的故事(十一~十四)           ·程鹗· (十一):爱因斯坦错在哪里? 1930年1月10日,英国王家天文学会的例会讨论了哈勃的新发现。正在伦敦 访问的德西特应邀介绍了最新进展,他坦白地承认自己的宇宙模型中虽然存在红 移,却无法解释这个与距离成正比的规律。爱丁顿觉得当时理论界的情形颇为滑 稽:“爱因斯坦的宇宙中有物质没运动,德西特的却有运动而没物质。” (“Einstein's universe contains matter but no motion and de Sitter's contains motion but no matter.”) 那时候勒梅特已经证明了德西特的模型并不真的是一个静止的宇宙。因为坐 标系的问题,在那个宇宙中任何地点放一个有质量的物体,该物体都会加速向边 缘飞去。那便是模型中红移的来源,并非物理实际。因此,爱丁顿以双关语讥讽 德西特道:你那模型“没有物质,所以无关紧要”(“as there isn't any matter in it that does not matter.”) 难道就不能有一个既有质量又有运动(红移)的宇宙模型吗?爱丁顿近乎绝 望地问道。 那次会议的记录照例发表在学会的通讯上,几个月后传到比利时的勒梅特手 中。勒梅特看到后哭笑不得,当即写信给爱丁顿,提醒前导师他在三年前就已经 寄送过一篇论文。那篇论文提出的宇宙模型正是既有物质又有运动,并完美地推 导出星云的速度距离关系——比哈勃的发现还早了两年! 爱丁顿收到信大为震惊,立刻翻阅故纸堆,找出了那篇论文。不知道当初是 没注意还是没看懂,他对那论文毫无印象。出于歉疚,爱丁顿此后花大功夫补救 他的疏忽,宣传他昔日弟子的成就。 出于爱丁顿的安排,勒梅特1927年那篇法语论文的英文版于1931年3月在王 家天文学会月刊上重新发表。这个三年后的版本虽然大致保持了原貌,也有一些 改动。勒梅特补充引用了他原来不知道的弗里德曼论文,老老实实地指出他的理 论是弗里德曼的进一步推广。但更突出的是,他省略了关于观测数据中星云的速 度与距离成正比关系的整个一节。实诚的勒梅特觉得哈勃这时已经发表了更新、 更可靠的数据,没有必要再重炒旧饭。 众多的天文学家只是通过这个英文版才接触到勒梅特的理论。他们不知道有 这个删节,因此依旧理所当然地认为哈勃是发现该关系——“哈勃定律”——的 第一人。(后期历史学家曾猜测哈勃在翻译过程中插过手以维护他的优先权。这 说法并不成立。迟至2018年10月底,国际天文学会全体会员投票,建议将“哈 勃定律”正式改名为“哈勃-勒梅特定律”。) 但勒梅特迟到的论文还是有它深刻的影响。作为观测天文学家,哈勃只是从 数据中总结了红移的规律。他没有也无力做出进一步的解释。勒梅特正相反,他 的规律是从广义相对论中直接推导出来的(然后才找到实际观测数据证实),对 数据有一个革命性的诠释:我们看到星云巨大的红移,不是来自星云本身的速度, 而是宇宙空间的膨胀。星云只是被动地由所处的空间带着走,就像流动着水面上 的浮漂,或者膨胀气球表面上画着的斑点。 即使是熟谙相对论的物理学家一时也无法接受如此怪异的观念。在洛杉矶, 到哈勃的家里来的不再只是好莱坞的明星。每两星期,一群从威尔逊山和附近加 州理工学院来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甚至数学家也会定期聚集,围着一块小黑板 抽烟、争论,嘟囔着很多格蕾丝不懂的名词术语。作为主妇,她默默地为他们准 备好酒品、饮料和三明治。 这些人中有的认为星云是在不变的空间中做随机运动,只是碰巧速度大的星 云现在已经跑得离我们很远,才让我们有越远的星云速度越快的错觉;有人则觉 得远方的星光来到我们地球的一路上大概经历了更多的散射干扰、逐渐失去能量 才表现出红移…… 哈勃静静地听着。他无法加入这类理论性的探讨,只是集中注意力试图听到 某种可以通过观测数据来确证某个理论是否正确的可能性——那才会是他的用武 之地。在内心里,他也无法理解勒梅特的空间膨胀理论。终其一生,他一直倾向 于相信他看到的是星云本身——而不是空间——的运动。 × × × × × 1930年11月,爱因斯坦与他的第二任妻子、表姐加堂姐(再从姐)艾尔莎 (Elsa Einstein)及秘书、助手一行四人乘坐一艘由一战时的战舰改装的豪华 邮轮渡过大西洋来到美国。这是他第二次访问美国。但这次他们只在纽约稍事停 留,便继续乘船南下,循通航仅十来年的巴拿马运河进入太平洋,然后又顺海岸 北上,于那年12月31日到达圣地亚哥。在长达四小时的盛大欢迎仪式后,爱因斯 坦第一次踏足美国西海岸。 他是应加州理工学院的邀请来这里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学术访问。除了阳光、 海滩,这里有他慕名的物理学家迈克尔逊和密里根。自然,他也对邻近威尔逊山 上正在颠覆他的宇宙论的哈勃满怀好奇。 爱因斯坦当时也才51岁,有了为人熟悉的那一头飘逸的乱发,只是还没有完 全变白。但他已经是世界上首屈一指的物理学家、科学家,大众媒体追逐的明星。 他观看了当地的新年玫瑰碗游行,欣赏了在德国被禁的反战电影《西线无战事》 (All Quiet on the Western Front),还出席了卓别林《城市之光》(City Lights)的首映式。当他们穿着正式的燕尾礼服,在观众掌声中一起步入影院时, 卓别林感慨道,“他们欢呼我是因为他们明白我;他们欢呼你,却是因为没有人 能懂你。” 哈勃的夫人格蕾丝义不容辞地担任起接待爱因斯坦的职责。一次她开车带爱 因斯坦出门时,爱因斯坦专门对她夸道,“你丈夫的工作非常漂亮,他很能干。” 1931年1月29日,爱因斯坦与哈勃一起乘车登上威尔逊山。好莱坞的新生代 导演卡普拉(Frank Capra)亲自掌镜,为他们全程拍摄纪录片。在山上,爱因 斯坦像孩子一般对各个庞大的望远镜爱不释手、流连忘返。他们最后才来到胡克 望远镜跟前。当工作人员无比自豪地介绍这个大家伙如何能发现宇宙的大小和状 态时,倒是艾尔莎淡定地评论:我丈夫只需要一张旧信封的背面就够了。 几天后,爱因斯坦又在洛杉矶为当地的天文学家、物理学家举办了一个学术 讲座。他开门见山地承认,基于哈勃等人的发现,宇宙大小不恒定,的确是在膨 胀。他解释说,14年前他在广义相对论场方程中引进了那个“宇宙常数”项只有 一个目的,就是要找一个恒定不变的宇宙解。现在看来是画蛇添足,完全没有必 要。 于是,哈勃在媒体上又获得一个桂冠:“让爱因斯坦改变了主意的人”。 × × × × × 几乎所有科学历史的书籍、文章都会提到爱因斯坦曾抱怨引入宇宙常数是他 “一辈子最大的失误”(biggest blunder of his life)。不少作者更一厢情 愿地设想如果爱因斯坦当初没有仓促行事,而是更相信他自己的方程并预测宇宙 膨胀,该会是多么地辉煌。 这两个说法都没有证据支持。 前一个说法来自宇宙学家、科普作家盖莫夫(George Gamow)的描述,没有 任何旁证。天体物理学家、作家利维奥(Mario Livio)为这个“最大的失误” 来源做了细致的调查和分析,可以肯定那是盖莫夫出于戏剧性的凭空编造。 爱因斯坦在他那篇1917年原始论文中便明确说明宇宙常数项只是为得到一个 静止的宇宙而引入,其前提是广义相对论场方程允许这样一个项的存在,因此有 可能是真实的。他的确一直为此惴惴不安,只是因为这个项没有在场方程中自然 出现,需要人为引入,破坏了他所追求的美学意义上的简单性。当静止宇宙这个 要求不再必要时,爱因斯坦轻易地就舍弃了这个多此一举,也并没有觉得当初的 引入曾是多大的失误。 的确,爱因斯坦之所以引进宇宙常数项,并不是为了遏止或防止宇宙膨胀, 而是恰恰相反。他看到的是他那个宇宙模型会在引力影响下塌缩,因此需要一个 平衡因素。那是一个从牛顿开始就已经意识到的老问题,与后来勒梅特发现的宇 宙膨胀没有关系。即使爱因斯坦对他自己的理论充满信心,他最多只会无奈地指 出他的广义相对论宇宙与牛顿力学的宇宙一样最后会塌缩到一个点。 因此,即使是在弗里德曼发现爱因斯坦的方程中包含宇宙大小可以随时间有 不同的变化方式——既可以塌缩也可以膨胀——时,爱因斯坦也没有“恍然大悟”。 他先验地认定弗里德曼的推导出了错,被纠正后依旧不以为然,觉得弗里德曼的 解“不具备物理意义”。 及至勒梅特给出更详细的数学理论,并辅以实际观测的光谱数据来证明宇宙 的膨胀时,爱因斯坦依然只是学霸式地将之贬为“物理直觉糟糕透顶”。 其实,在这个问题上物理直觉糟糕的恰恰是爱因斯坦自己。 × × × × × 宇宙在大尺度上是恒定、静止的,是人类千年的直观经验。在确凿的光谱红移 数据出现之前,以此作为宇宙理论的前提几乎是理所当然。然而,爱因斯坦的错误 却并不止于此。 爱因斯坦引入的宇宙常数项是为了抵消引力作用、避免塌缩。因此,这个常数 的数值必须非常合适。数值如果太小,不足以抵挡引力,宇宙还是会塌缩;如果太 大,则会超越引力,宇宙就会膨胀。爱因斯坦仅仅在数学上确定可以有一个恰恰合 适的数值存在,便大功告成地宣布发现了他的(静止)宇宙模型。 理论物理学家温伯格(Steven Weinberg)在他著名的《最初三分钟》科普书 中给出一个形象的比喻:如果我们在地球上发射火箭,火箭或者有足够的能量逃离 地球,或者最终耗尽燃料被地球引力拉回来坠毁。爱因斯坦式的静态宇宙正好介于 逃离(膨胀)和落回(塌缩)之间,无异于是一个停留在半空中正好不上不下的火 箭。那火箭的推力必须百分之百地恰到好处。 那么,有没有可能我们这个宇宙恰恰有一个如此准确的宇宙常数值,不偏不倚 地抵消引力的作用呢?这不是完全没有可能——毕竟我们并不知道宇宙是怎么来的, 也许我们的运气异常地好。然而,这样的平衡还必须是百分之百地准确。因为只要 有极其微弱的偏差,宇宙都会或者膨胀或者塌缩,不会保持着静止状态。 也就是说,在数学上我们可以找出一个将鸡蛋平衡在一根针的针尖上静止不动 的解。但这属于不稳定的解。因为我们知道,只要稍有偏差,鸡蛋就会倒下。这种 解不可能在现实世界中出现。 爱丁顿是在仔细研读被他忽视过的勒梅特论文时才意识到这一点。勒梅特也已 经证明了(但没有明确表述出来)爱因斯坦所给出的静止宇宙解正是这么一个不稳 定的解——“不具备物理意义”。 × × × × × 加州理工学院竭尽全力,邀请爱因斯坦每年冬天前来学术访问。爱因斯坦显然 也喜欢这里的阳光海滩。一年之后,爱因斯坦再次来到南加州。这一次,德西特也 来了。在此之前,曾经对勒梅特不屑一顾的德西特研读了勒梅特的论文后也几乎 立刻就转变了态度,大赞勒梅特的理论“高妙”。 他们俩一番切磋后,合写了一篇仅2页长的论文,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 这篇论文没有什么新思想,不过重复了弗里德曼、勒梅特和其他理论物理学家的最 新进展。如果换上别的作者,估计不可能通过同行评议。但正是因为作者是爱因斯 坦和德西特——宇宙模型的两位开山鼻祖——这篇论文才有了特殊的意义:它标志 着两人都正式地放弃了各自的宇宙模型,认同了弗里德曼和勒梅特的宇宙。 这篇论文发表后不久,爱因斯坦去伦敦拜访了爱丁顿。爱丁顿好奇地问爱因斯 坦为什么还要发表那么一篇论文,爱因斯坦答曰,我的确并不觉得有多么重要,但 德西特很把它当一回事。爱因斯坦走后,爱丁顿收到德西特的一封来信。信中说, 你肯定看到了我与爱因斯坦的论文。我不觉得那里面的结果有什么重要性,但爱因 斯坦似乎觉得很重要。 两位泰斗“投降”后,广义相对论的宇宙模型逐渐在更多的理论学家的参与和 发展下定型,成为所谓的“弗里德曼-勒梅特-罗伯森-沃尔克度规”(Friedmann –Lemaitre–Robertson–Walker metric)。(没错,这里的罗伯森就是那个几 年后不动声色地帮助爱因斯坦改正了他在引力波推导中错误的那个罗伯森。) 颇为讽刺的是,因为1932年那篇论文,这个新模型也经常被称为“爱因斯坦- 德西特宇宙”。 (十二):勒梅特的“宇宙蛋” 当伽利略在17世纪初把他自制的望远镜指向满天星辰时,他改变了人类对太 阳系的认识。18世纪的赫歇尔用他更大的望远镜数星星,人类的视野从而扩展到 银河——他们心目中的宇宙。在1920年代末的短短几年里,哈勃用胡克望远镜先 是揭示了宇宙比过去想象的更大、更广阔得多,继而又察觉宇宙不是静止的,而 是处于膨胀之中。这又一次颠覆了人类的宇宙观,引发更多科学乃至哲学上的新 思考。 1931年1月5日,爱因斯坦还在洛杉矶过新年时,爱丁顿在英国数学学会年会 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世界的终结》(The End of World)的主题演讲。他指出, 如果宇宙一直膨胀下去,星系、星球之间的距离越拉越长,终将失去彼此之间的 引力关联。这样,每个星球各自孤立,像热力学中所谓的“理想气体”中的原子 一样自由运动,最后会趋向一个完全随机、无序的死寂世界。 这是物理学界从18世纪开始就推测过的“热寂”(heat death)。热力学 中的孤立系统会自然地从有序走向无序,而浩瀚的宇宙从总体上看也正是这么一 个孤立系统。宇宙的膨胀使得这样的一个世界末日变得更为现实、具体。 但这却并不是最让爱丁顿心烦的。毕竟世界无论何时、如何终结都还只是太 遥远的未来。他更操心的是过去,也就是已经发生过的事情:我们今天看到的宇 宙是膨胀的结果。在这之前,宇宙会比较小,星系之间会更密集。他充满戏剧性 地描述道:如果像看电影“倒带”那样往回放,我们就会看到宇宙越来越小,星 星之间越来越近。最终我们会看到这么一个时刻,宇宙的所有星星、星系、原子、 分子、光子等等全都压缩到一个点上。然后…… 然后就没法再继续倒带了——因为我们终于倒到了尽头。 爱丁顿表示这个想法让他不寒而栗。因为这意味着宇宙、时间都不是永恒的, 有着一个起始点。他抱怨道,“从哲学意义上来说,说我们所处的自然世界会有 一个确定的起点,我觉得无法接受。” × × × × × 爱丁顿这个演讲在那年3月初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不久,杂志便收到了 来自爱丁顿当年爱徒的回应。勒梅特也在思考同一个问题,便顺手写了一篇笔记, 题目针锋相对地叫作《世界的开端——量子理论的观点》(The Beginning of the World from the Point of View of Quantum Theory)。这篇文章简短 得不到500个英文词,没有一个数学方程式,内容却是石破天惊。 勒梅特旗帜鲜明地指出宇宙的确有一个开端,对这么一个概念也没必要像爱 丁顿所感觉的那么难以想象、接受。 20世纪初物理学的一个重大发现是放射性。及至1931年,人们已经知道越大、 越重的原子越不稳定,会自发地发生衰变。勒梅特觉得最初始的宇宙就是一个特 别的原子——他把它称做“原始原子”(The Primeval Atom)。这个原子的尺 寸是无穷小,但质量却是现在宇宙所有物质质量的总和——也就是说这个原子的 “原子序数”(atomic number)是宇宙中所有质子数的总和(当时中子尚未被 发现,原子质量便是其中的质子数目)。拥有如此巨大原子序数的原子自然会很 不稳定,便会自发地衰变,逐次分裂成越来越小的粒子(当时,原子核“裂变” (fission)的概念尚未出现。),由此便逐渐演化出了宇宙。 通俗一点,勒梅特也把这个孵化出整个宇宙的原始原子直接叫做“宇宙蛋” (Cosmic Egg)。 × × × × × 其实,在勒梅特之前,宇宙大小变化的真正始作俑者弗里德曼就考虑过同样 的问题。弗里德曼发现的广义相对论的解中,宇宙大小既可以膨胀也可以塌缩。 他最感兴趣的是宇宙是否可能在不停地来回“振荡”:膨胀到一定程度的宇宙会 达到某个极限,然后反着收缩回来,直到极小,然后又开始膨胀……我们现在的 宇宙有可能只是这个周期之中的一个。 身在苏联信息不通的弗里德曼对西方天文学家光谱红移的测量结果几乎没有 了解,因此不可能把他的理论与实际沟通,只是围绕着场方程做数学游戏。在论 文中,他只能提醒读者现时的实验数据尚不足于帮助我们确定宇宙真正的演变方 式。 但是,如果宇宙是从一个大小为零的初始态膨胀到今天,作为虔诚教徒的他 便自然地把这个过程叫做“创世纪以来的时间”(the time since the creation of the world)。也就是说,时间有一个开端,那便是圣经中的创世 纪。 只是他的这些推测当时只有爱因斯坦等寥寥无几的理论学家有些许了解,直 到勒梅特、哈勃的突破之后才开始为人所广知。 与弗里德曼不同的是,勒梅特在解释他的宇宙起源理论时有点战战兢兢。他 小心翼翼地避免任何与宗教发生纠葛的可能,从来不像弗里德曼那样用“创世” (creation)这样的字眼,只是说“开端”(beginning)。 尽管如此,他的牧师身份——加上他的这个“宇宙蛋”实在太像圣经的创世 纪——使得大多数物理学家不得不怀疑他是在挂羊头卖狗肉,打着科学的旗号贩 卖宗教的私货。 宇宙学是研究“天堂”的学问,自古以来便不能不与上帝纠缠不清。亚里士 多德、托勒密等人的天球之所以能绕着处于宇宙中心的地球旋转,便是因为有天 球之外的神在推动。这个原始的宇宙模型被哥白尼的日心说取代后,牛顿在用他 的经典力学完美地描述了太阳系诸行星周而复始的运动,证明这运动是自己持续, 不需要神仙帮忙。但他的物理定律却无法解释这运动最早是如何开始的,于是也 是虔诚信徒的他猜想当初应该是上帝推了一把。 这就是所谓的“第一推动力”(first cause)。 在众多呈涡旋形状的星云被发现后,太阳系中行星绕太阳的公转不再需要什 么第一推动:太阳系只是银河的一部分,而银河这个星云本身就有旋转运动。当 然,星云从何而来,又是怎样旋转起来的,依然是一个谜。也就是说,第一推动—— 如果有的话——也是会发生在太阳系之外,更远更早的时候。 勒梅特的“宇宙蛋”则干脆把“第一推动”的可能性置放在最早的时刻:宇 宙的诞生、时间的零点。 从哥白尼、伽利略以降,无数探索科学的先驱曾经饱受宗教威权的压力、惩 罚,付出过相当的代价。20世纪的勒梅特则幸运得多,他的最接近“创世纪”的 探索不仅没有被教会看作异端邪说,反而被认定为圣经的科学证明,因此对他大 为赞赏。 已经处于科学和宗教夹缝中的勒梅特对来自教会的支持大不以为然。与他的 牧师身份相比,他更是一位受过系统、严格学术训练的科学家,坚持“宗教的归 宗教、科学的归科学”。他一再声明他的宇宙起源学说完全出自广义相对论的数 学方程,没有任何先验成分。(他那篇《自然》论文的底稿上原来有个结尾,感 叹物理学之奇妙,为上帝提供了一层面纱。在送交之前,他明智地删去了这句可 能引发歧义的话。) 勒梅特在1936年教皇科学院(Pontifical Academy of Sciences)设立之 初便是成员之一。当教皇(Pope Pius XII)在1951年正式宣布勒梅特的理论是 对天主教的科学证明时,勒梅特公开表示了异议,再次指出他的理论与宗教无关。 他和教皇的科学顾问一起成功地劝说教皇不再公开谈论神创论,更不再评论宇宙 学。 × × × × × 牛顿的“第一推动力”背后,其实暗藏着经典物理学的一个辉煌成就。法国 学者拉普拉斯(Pierre-Simon Laplace)曾经总结道:如果我们能够完全掌握 世界在某一个时刻的全部信息——所有的作用力、所有原子所在的位置和速度—— 我们就可以通过物理定律完全、准确地预测将来任何时刻世界的状态。也就是说, 一旦初始状态确定,我们便可以完全预知未来,既不需要有上帝来操纵,也不再 有任何随机、非自然因素干扰。 如果说拉普拉斯所描绘的前提需要太多的信息量、超越人类的知觉能力的话, 勒梅特把它“简化”成为一个极其简单的初始条件:原始原子。这个原子处于最 理想化的有序状态(用热力学的语言便是它的“熵”是零),其中却蕴含着整个 宇宙的所有信息。它其后的膨胀,什么时候在哪里会形成什么样的星云,什么时 候在哪里会有什么样的太阳、地球,什么时候在哪里的原子、分子会组合成一个 叫做“人”的生物,会如何行动、“思考”…… 也就是说,按照拉普拉斯的决定论,所谓人的自主意识并不可能存在。所有 一切的一切,都在大约100多亿年前那颗宇宙蛋中命中注定了。 勒梅特当时就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存在,但他没有像爱丁顿那样“不寒而栗”。 他进一步指出,就在几年前,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刚刚在量子力学中 提出了著名的“测不准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更准确地应该翻译为 “不确定原理”)。在量子条件下,我们不可能完全掌握某个时刻世界的所有状 态信息,任何时刻的宇宙都带有着内在的不确定性。因此,即使是从一个最简单 的宇宙蛋演化出来的宇宙,也会带有很强的随机性——人类的自主意识也因此有 了可能。量子力学也是20世纪初的新科学,当时的研究对象集中于原子、电子这 些尺度极其微小的粒子,似乎与尺度最大的宏观宇宙风马牛不相及。但在勒梅特 的眼中,浩瀚宇宙也不过来自一颗原始原子。 更进一步,勒梅特指出这颗原子本身可能就是来自“真空”。因为在量子力 学中,真空并不是一如既往的空空如也,也带有内在不确定性,会随机地发生粒 子的产生和湮没。宇宙蛋也许就是这样一个“无中生有”的随机产物。 就这样,量子理论进入了宇宙学领域,实现与广义相对论的第一次握手。 × × × × × 爱因斯坦显然很喜欢冬天的南加州。1932年12月,他连续第三年来到加州理 工学院访问。这一次,密里根也同时邀请了正在美国天主教大学里担任访问教授 的勒梅特。这是爱因斯坦与勒梅特的第三次见面。勒梅特这时也已经成为一个世 界著名的科学家。因为他的牧师、科学家双重身份,他在美国的科学活动经常得 到好奇媒体的追逐。这两位宇宙学巨匠的交流更是当时记者趋之如鹜的新闻。 还是在师从沙普利攻读博士时,勒梅特在麻省理工学院接触到最早期的电子 计算机(而不是哈佛“后宫”的人肉“计算机”)。他当时便试图使用这一新兴 技术研究造父变星的周期来源。这时,他又与麻省理工学院的瓦拉塔(Manuel Vallarta)合作,用计算机模拟研究宇宙射线,通过宇宙射线强度与地球纬度的 关系证明了宇宙射线由带电粒子组成,其在大气层中的轨迹受地磁场影响而集中 在地球两极。 在他们的论文中,勒梅特特意指出宇宙射线的来源可能相当古老,其中也许 会含有当初“宇宙蛋”爆发时的成分。那些遗留至今的辐射的波长会随着宇宙的 膨胀不断地变长。 当勒梅特在洛杉矶讲解这个新成果时,曾经觉得勒梅特物理很糟糕的爱因斯 坦也叹为观止,当场起立鼓掌,赞曰:这是我听到过的最漂亮、最令人满意的理 论。 就在爱因斯坦与勒梅特在南加州相谈甚欢时,外面的世界在发生着天翻地覆 的变化。希特勒(Adolf Hitler)在德国上任总理,整个国家很快陷入纳粹恐 怖之中。作为犹太人,爱因斯坦首当其冲。在他回欧洲的旅途中,他的住所遭到 纳粹党徒搜查,他被怀疑为参与走私武器的阴谋活动。爱因斯坦一到欧洲便在比 利时下船滞留,终身再也没有踏足德国土地。 1933年10月17日,爱因斯坦终于来到美国定居,在新建立的普林斯顿高等 研究院度过他的下半生。在那里,他研究了广义相对论中的引力波、量子理论的 完备性等重大物理问题,但更专注于他理想中的“统一场论”,逐渐与物理学主 流脱节。终其余生,他没有再回到宇宙学领域,也没有再度访问南加州。 短短几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爆发。世界各地的科学家不再有自己 平静的书桌,也不可能再倾心于那满天的星斗、思考宇宙的来源、意义。他们有 更迫切的任务。如果不是在逃亡的话,他们以各种方式投入国防大业,现实地报 效自己(各自)的祖国。 二战不仅是士兵、武器的厮杀,也是科技的较量。在雷达、弹道等军事科技 上,物理学家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最著名的莫过于以原子核物理为基础的原子 弹的发明、建造和使用,加快了战争的结束。 而未曾料到的是,也正是战争中发展的核物理为宇宙学的研究带来了下一个 重大突破。 (十三):宇宙万物始于“伊伦” 伽莫夫【即前面提到过的“盖莫夫”,从这里起改用这个更常见的译名。】 1904年出生于俄国(现乌克兰)黑海的港湾都市敖德萨。他父母都是中学教师 (父亲曾经是后来苏联革命领袖托洛斯基(Leon Trotsky)的老师。),家里藏 书丰富。伽莫夫酷爱俄国传统的长诗,同时也表现出对数理科学的爱好和天才。 他在中学时就自学了那时还非常新颖的狭义相对论。 一战、十月革命和其后的内战搅乱了他的大学时代,但他还是凭能力被列宁 格勒大学破格录取为物理研究生。那里有弗里德曼,是研究广义相对论的好地方。 不料他入学刚一年,弗里德曼便英年早逝。 伽莫夫还遇到别的麻烦。因为对大学课堂教学之刻板、落后不满,他与朗道 (Lev Landau)及另两个同学组成一个自学小组,钻研课堂上还未涉及的量子物 理。当他们看到一位当红哲学教授的一篇用辩证唯物主义批判爱因斯坦相对论的 文章时,忍不住联名写了一封嘲笑的信给教授寄去。没想到却惹出大祸,被定性 为反马克思主义、反革命行为。他们遭到处分、批判,朗道还丢了教书的饭碗。 同情他们的教授赶紧推荐他们出国留学,伽莫夫因此有了去德国的哥廷根大学度 一个夏季的机会。 那是1928年,量子力学的波动理论刚刚出现不到两年。伽莫夫发现哥廷根的 所有人都在兴致勃勃地求解各种原子的波函数。他一不愿意随大流,二则对那越 来越复杂的数学毫无兴趣,便别出心裁地琢磨起原子核的衰变。 随着放射性在19、20世纪之交被发现,人们认识到原子核有三种衰变方式, 分别以希腊字母表的前三个字母标志:阿尔法(α)衰变、贝塔(β)衰变、伽 玛(γ)衰变。它们的区别是从原子核中逃逸而出的粒子:分别是带正电的氦原 子核(也叫做阿尔法粒子)、带负电的电子和不带电的光子。 从比较大的原子核里面跑出来比较小的氦原子核似乎不奇怪。但阿尔法衰变 的困惑之处是,同样能量的阿尔法粒子可以从原子核中逃出,却不能反过来钻回 去。原子模型的提出者、最先辨识出阿尔法粒子是氦原子核的卢瑟福(Ernest Rutherford)发现,即使用具备两倍动能的阿尔法粒子去轰击铀原子核,也无法 突破。他只好生造出一个理论来解释这个奇怪的现象。 伽莫夫读了卢瑟福的论文后当即觉得大谬不然。他有一个更好的解释,就是 量子力学中的“隧道效应”(tunneling)。在经典力学中,氦原子核要从铀原 子核中逃出来,必须具备能克服后者壁垒的动能(相当于从地球上发射能离开地 球束缚的航天器所必须的“逃逸速度”)。但在量子力学里,描述阿尔法粒子所 在地点可能性的波函数即使在高高的壁垒下也有一定数值,说明它不需要具备能 克服壁垒的能量就会有一定可能性逃逸——就像面对一堵高墙并不需要从上面翻 过去,而可以在下面打个隧道钻过。因此,衰变出来的阿尔法粒子的动能比需要 克服的壁垒低得多,没法自己跑回去。 有了这个思想后,伽莫夫很快作出演算,推导出符合实际测量的衰变“半衰 期”与能量的关系。(唯一的困难是他碰到一个积分不会做,只好求救于一位也 在哥廷根的俄国数学家,并在论文中为此正式鸣谢。后来那人抱怨说他在同行中 已经不幸沦为笑柄。因为很多人去打听他究竟为这个重大物理发现在数学上做出 过怎样的贡献,而他只不过做了一个非常初级的积分题。) 这是量子力学在核物理中的第一个运用,开创了原子核理论的新局面。 夏天很快就过去了。伽莫夫在归国途中绕道丹麦,作为不速之客拜会了量子 理论的泰斗玻尔(Niels Bohr)。玻尔听了他的衰变理论,立即为已经囊空如 洗的伽莫夫安排一份资助,让他留在玻尔研究所访学一年。伽莫夫不负重望,在 那里提出了原子核内部结构的“液滴模型”(liquid drop model)。这个模型 后来由玻尔和惠勒(John Wheeler)推广,解释原子核的裂变,成为研发原子 弹的基础理论。 (他们还在看了美国西部侠客电影后为决斗时的拔枪速度问题入迷。玻尔认 为后拔枪的(英雄人物)能够后发先至是因为他只纯粹靠反应,动作快;而先拔 枪的(匪徒)脑子里要做一个什么时候拔枪的决定,所以动作会慢。伽莫夫专门 上街买了玩具枪、枪套和牛仔帽等道具,让玻尔与众人逐一比试。多少年后玻尔 还会津津乐道他当年如何一枪击倒了伽莫夫。) 同时,他也反过来计算让带正电的质子(氢原子核)、阿尔法粒子通过隧道 效应克服壁垒打进原子核的可能性。出于玻尔的推荐,卢瑟福邀请伽莫夫到剑桥 访学。他去后与那里的考克饶夫(John Cockcroft)和沃尔顿(Ernest Walton) 合作。根据他的计算,那两人设计出加速器,第一次用人工加速的质子打开了锂 原子核。他们后来获得1951年诺贝尔物理奖,在获奖感言中感谢伽莫夫所起的关 键作用。 × × × × × 年轻的伽莫夫在海外两年取得的成绩让更年轻的苏维埃政府欢欣鼓舞,破格 授予他苏联科学院院士称号。《真理报》还为他登载了热情洋溢的赞誉长诗。那 时,他年仅28岁。 然而,他回到祖国的日子并没有因此好过。他的护照被吊销,申请出国参加 学术活动屡屡被拒。他讲授量子力学时竟被党领导当堂叫停,警告他再也不能言 及“测不准原理”这种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谬论。李森科(Trofim Lysenko) 主义在生物界的横行更是让他觉得前途充满着威胁。他无可奈何地感慨,哲学家 在自由的国家里不过是无害动物,但在专制国度里却会带来异乎寻常的危险。苏 联正在成为一个意识形态挂帅的国家,他身在其中格格不入,唯一的出路只有出 走。他与新婚妻子花了几年时间侦查、计划偷越国境的途径。他们曾经在一个黑 夜试图用皮划艇偷渡黑海,但被突然的风暴吹回而功亏一篑。 还是玻尔、朗之万(Paul Langevin)等西方科学家意识到伽莫夫的困境。 他们想方设法通过上层关系说服苏联当局允许伽莫夫出国访问。当他终于有一次 机会时,他坚持必须与妻子同行,为此当面向总理莫洛托夫(Vyacheslav Molo- tov)陈情。获得批准后,他们俩终于在1933年借参加第七届索尔维会议时离开 苏联,走上了不归路。(玻尔和朗之万对伽莫夫的“不守信用”颇为生气,还是 居里夫人(Marie Curie)从中斡旋才平息了风波。) 短短几年后,苏联开始肃反大清洗。伽莫夫的朋友、也已经在物理学界声誉 鹊起的朗道被判刑坐牢。他们当年学习小组中的另一个成员被枪决。伽莫夫叛逃 后,不仅被苏联科学院开除,还被缺席判决死刑。 × × × × × 因为一个偶然机会,还在欧洲流亡的伽莫夫被位于美国首都华盛顿特区的乔 治华盛顿大学聘请为教授。他接受这个职位时提了几个条件,其中之一是每年要 举行一次学术会议,由他选取主题、邀请各路大侠,在美国创造一个犹如玻尔研 究所那样的氛围。(他的另一个条件是必须同时聘请他的好友、也在落难之中的 泰勒(Edward Teller)。泰勒后来不仅是伽莫夫长期的合作伙伴,而且成为美 国“氢弹之父”。) 伽莫夫为1938年的第四次会议选定的主题是恒星发光能源的来源,这是他当 初游学时也曾浸淫过的课题。 早在十几年前,爱丁顿就设想过两个氢原子可以在一定条件下结合成一个氦 原子。根据他们的质量差别和爱因斯坦著名的“质能关系”,这样的“聚变”能 够释放出能量。他猜想那很可能是太阳发光的能量来源。在伽莫夫解释阿尔法衰 变后,聚变才成为一种更真实的可能,因为氢原子核也可以利用隧道效应突破各 自的壁垒。 受伽莫夫组织的会议讨论启发,他的好友贝特(Hans Bethe)发展出一整套 核反应过程,系统地解释了太阳光的来源。贝特后来因此获得1967年诺贝尔物理 奖,伽莫夫的名字也再次出现在获奖感言中。 1939年1月26日,从欧洲来访的玻尔在伽莫夫的第五次会议上第一次公开了 实现铀原子核裂变的消息,人类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在那之后,伽莫夫的会议还 举办了三次。但他发现越来越难请到人了。他身边的物理学家——包括贝特—— 相继在神秘地失踪。 作为首屈一指的核物理专家、液滴模型的提出者,伽莫夫却无缘和他的同行 们一起参加美国建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因为他过去在苏联当红时,曾经 因为在军事学院授课的需要而有过一个红军军衔,无法获得美国军方绝密级别的 许可。他只有较低层次的涉密资格,得以与爱因斯坦一起协助美国海军的炸药、 爆破研究。(正是在那个接触中,他声称爱因斯坦对他说过引入宇宙常数是他一 生最大的失误的话。) 即使在战争期间,无论是在忙着造原子弹的贝特还是研究炸药的伽莫夫,也 没有完全忘记探寻大自然本身的奥秘。 × × × × × 中国很早便有了金、木、水、火、土之“五行”,认为那是构成宇宙万物的 基本材料。印度、希腊等古文明也都有大同小异的概念。这些“元素”之所以被 选中,是因为它们在地球的生活环境中最常见,似乎很普适。 现代科学家认识到真正的元素是一百多个不同的原子,它们的化学性质由其 原子核中质子的数量决定,并以此可以排列成所谓的元素周期表。原子核中还有 不带电的中子。质子与中子质量差不多,它们的总数决定原子核的重量——也就 是相应原子的重量,因为电子的质量相对可以忽略不计。当一个原子具有相同的 质子数但中子数略有差异时,它们属于略有区别的同一元素,叫做“同位素”。 除了简单的金属,金木水火土这些材料主要由比较重的元素构成的分子组成(辅 之以最轻的元素氢)。当天文学家放眼宇宙,用光谱分析技术辨认群星的元素构 成时,他们发现地球上常见的那些元素在宇宙中却是少得可怜。 我们居住的地球虽然挺大,其实非常微不足道。太阳系的质量99.9%集中在 太阳这颗恒星上。其中74.9%是最轻的元素氢,23.8%是第二轻的元素氦(氦这个 元素最早就是在太阳的光谱中发现的),另外1%是氧。而太阳中其它各种元素的 总和不到百分之一。太阳并不特殊,宇宙中所有恒星的构成也与太阳类似。其它 发光的类星体、星际间的气体、尘埃等也基本上由氢、氦这些最轻的元素组成。 20世纪初期是原子、原子核物理飞速发展的年代。物理学家知道,越重、越大的 原子核越不稳定,会发生衰变。因此,最轻、稳定性最好的氢、氦在宇宙中占绝 大多数这本身并不那么令人惊诧。也许,这就是各种元素在宇宙这个大环境中相 互发生反应、转换的结果。 在二战之前,物理学家就已经能够根据已知的原子核稳定性和反应的数据推 算在不同的温度、压力条件下处于平衡态的各种元素会具备的比例。只是结果差 强人意:无论怎么努力,他们都没法得到宇宙中所有的比例。在所有状态下,较 重的元素只应该比氢、氦稍微少一些,不可能像现实中的那么极其稀少。即使在 恒星内部那种超高温、超高压的环境中也是如此。 还是伽莫夫看出了其中的奥妙:宇宙中的原子不是现在才有的,而是直接来 自勒梅特的那颗“宇宙蛋”。它们的比例在宇宙诞生之初便确定了,像化石一样 保存至今。 × × × × × 乔治华盛顿大学有一个很特别的传统,大多数专业课程是在晚上讲授。当地 很多在政府、企业、军队的人白天正职上班,晚上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来这里进 修。 伽莫夫的物理课堂里有一位年轻人阿尔弗(Ralph Alpher)。他是美国海 军的技术人员,白天上班为国家做贡献,晚上在夜校研习物理,就这样从大学一 年级一直到完成博士学位。他在伽莫夫指导下完成硕士论文时,正是同盟国在欧 洲胜利那一天。之后,他又兢兢业业地进行繁杂的数学推导,完成伽莫夫布置的 一个有关宇宙结构的博士论文课题。就在他大功告成之际,伽莫夫发现朗道的一 个学生粟弗席兹(Evgeny Lifshitz)在苏联也做了同样的博士题目并已经发表。 被抢了先的阿尔弗一气之下烧毁了他所有的演算手稿、笔记。 没办法,他们只好从头开始。这次伽莫夫便和盘托出他一直在琢磨的宇宙中 元素分布问题。 当年伽莫夫完成了阿尔法衰变理论之后也曾经试图弄明白原子核的贝塔衰变。 带正电的原子核里怎么跑出了带负电的电子那时是未解之谜,他也束手无策。直 到1932年中子被发现,贝塔衰变的过程才得到理解:原子核内的中子衰变时转换 成为质子同时释放出一个电子(外加一个“中微子”)。 中子不带电,因此不受带正电的原子核排斥,比质子、氦原子核更容易钻过 “隧道”进入原子核,引发原子核的嬗变。这个过程叫做“中子俘获”(neutron capture)。伽莫夫设想原来很小的原子核可以通过俘获中子越长越大,同时中 子衰变增加原子核中的质子数,这样可以制造出越来越大、越来越重的新元素。 爱丁顿已经在1944年因病去世。令他不寒而栗的“倒带”式回放宇宙的历史 在伽莫夫这里有了更具体的物理意义:整个宇宙是热力学上一个所谓的“绝热系 统”(adiabatic system),不可能与外界有任何能量交换——因为压根就不存 在什么“外界”。这样的系统在膨胀时压力、温度会降低,而压缩时压力、温度 会升高。把宇宙回溯到勒梅特的“原始原子”时,那颗原子的内部是一个压力、 温度都处于极大值的世界。那异乎寻常的高温、高压会远远超过今天恒星内部所 能有的状态。 在那样的高温、高压状态,我们今天所熟悉的分子、原子都无法存在,而是 完全分解成最基本的质子、中子、电子。只有在宇宙开始膨胀,温度、压力降低 时,它们才可能重新合并。 伽莫夫想象勒梅特的宇宙“原始原子”在高压、高温下是完全由中子组成。 当这个超大原子“破裂”时,相当一部分中子会衰变质子和电子。质子与电子结 合便成为氢原子。氢原子核(即质子)俘获中子成为氢的“同位素”氘。氘核中 的中子衰变或者氢与氘的聚变产生氦。氦非常稳定,基本上不再发生核反应,只 有极少数还会继续俘获中子、质子产生一定锂和铍。 在初始宇宙中,这些反应不是同时发生的。每个反应发生在某一个特定时刻, 因为宇宙蛋破裂后,压力、温度会随着膨胀急剧降低。这些反应所需要的温度 “稍瞬即逝”。当一部分氢、氘原子在初始宇宙的合适温度下聚变成氦后,宇宙 的温度已经下降,剩下的氢原子错过了这个村,便不再有同样大规模聚变成氦的 店,便永久地以氢原子存在于逐渐冷却的宇宙之中。 因此,我们今天的宇宙便遗留了大约75%的氢、25%的氦以及极其少量的氘、 氦同位素、锂…… 那么地球上熟悉的金木水火土等重元素又是从何而来的呢?它们与初期的宇 宙无关,出现得相对很晚。当宇宙冷却到一定程度,大量的氢原子凝聚成恒星, 在其内部因重力引发热核反应。在这个过程中,氢继续聚变为氦,同时发光发热。 当氢原料耗尽时,后继的热核反应和压力迫使原子继续聚变,逐步产生更大、更 重的元素。这些新物质在超新星爆发、星球碰撞等激烈过程中被抛洒出来,又相 继凝聚为地球这样的行星——我们的世界。(伽莫夫的初衷是所有元素可以通过 俘获中子陆续出现,但后来发现这个所谓“核合成”(nucleosynthesis)的链 条中有两处断裂,只能借助恒星内部的条件才能延续。) × × × × × 阿尔弗设法找到当时最新的核反应数据后,对最初期的宇宙那颗蛋做了几个 基本假设,便推算出在勒梅特的膨胀宇宙条件下氢、氦等元素应该有的浓度,与 今天的现实宇宙吻合得很好。这个新的宇宙模型第一次能够解释为什么氢、氦之 外的元素在宇宙中会如此稀少。 论文完成后,伽莫夫看到他们俩的署名又心生促狭,不顾阿尔弗的激烈反对 硬在两人中间塞进了他的好朋友贝特的名字。他没有什么用意,只是让这篇论文 的作者排列(阿尔弗、贝特、伽莫夫)听起来就像希腊字母表的“阿尔法、贝塔、 伽玛”。 这篇论文的题目就叫《化学元素的来源》(The Origin of Chemical Elements),发表于1948年4月1日《物理评论》。那天正好是西方传统的愚人 节。 那时候还没有后来的《物理评论快报》,这篇不过一页多一点的短文是以给 杂志的信的方式来通报一个最新进展。但其影响极其显著,被永久性地称之为 “阿尔法-贝塔-伽玛论文(αβγ paper)。阿尔弗后来以此成果进行博士论文 答辩时规模空前,有300人前来参加,其中还有特意来采写新闻的记者。对论文本 身没有贡献的贝特也应邀作为答辩委员会成员躬逢其盛。 牧师勒梅特是第一个将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宇宙模型与现实的星云光谱测 量数据联系起来的物理学家,为抽象、纯数学的宇宙理论与实际的物理世界搭起 了第一座桥梁。但他的“宇宙蛋”也还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阿尔弗、伽莫夫第 一次将最前沿的核物理引入了勒梅特的理论,为宇宙学的下一步发展开辟了一条 新颖的蹊径。他们的初始宇宙具体为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存在的中子,以及在膨 胀过程中逐步通过核反应所产生的越来越丰富的原子、分子。 为了显示与勒梅特抽象的“原始原子”的区别,阿尔弗找来一本巨大的词典, 在其中寻寻觅觅,终于发现一个异常生僻的词“伊伦”(ylem)。其含义是古人 想象中最初的、宇宙万物均由它而生的神奇物质,用来描述他们这个由中子构成 的高温高压之宇宙起源倒也正合适。 不过无论是勒梅特奇葩的“宇宙蛋”还是阿尔弗诡异的“伊伦”,在大多数 物理学家眼中都还是匪夷所思的幻想。在被认可、接受之前,还得如柯蒂斯当年 所提倡的——需要更多的证据。 (十四):宇宙的年龄 二战之后的英国广播公司恢复了其传统、非常受欢迎的科学家、学者向大众 解释学术问题的节目。剑桥大学的物理学家霍伊尔(Fred Hoyle)是常客,经常 讲解一些天文课题。 在1949年的一次讲座中,霍伊尔提到战前勒梅特、伽莫夫的宇宙起源假说, 很鄙夷地描述道:他们觉得宇宙的一切都是在过去某个特定时刻的一次“大爆炸” (Big Bang)中突然出现的。 他认为这很莫名其妙、简直岂有此理,与科学沾不上边。只是他所用的这个 字眼非常形象且又通俗上口,很快就取代勒梅特的“宇宙蛋”、“原始原子”以 及阿尔弗的“伊伦”,成为宇宙起源理论的代号:宇宙大爆炸。(“大爆炸”这 个字眼在英国俚语中还带有色情含义。但霍伊尔坚持他当时没有邪意,只是在用 大众化的语言解释科学理论。) 霍伊尔在节目中推销的是他自己的理论。二战期间,他与戈尔德(Thomas Gold)和邦迪(Hermann Bondi)一起在英国军队服务,研究雷达技术。战争结 束后,三人又联袂加盟剑桥大学,重新研究天体物理。工作之余,他们还经常一 起出去看电影。1945年的一个晚上,他们观看了恐怖名片《死亡之夜》(Dead of Night)。那电影的情节在结尾时回到了开头,因此呈现出循环反复、无穷无 尽的结构。霍伊尔异想天开地觉得宇宙也可以类似地既在膨胀又没有起始、结局。 他们把这个模式叫做“稳定态模型”(steady-state model)。 这个模型中的“稳定”并不是爱因斯坦当初的“静态”。他们的宇宙也还是 在膨胀,但他们设想在星系因为空间膨胀而拉开距离的同时,中间会持续地冒出 新的星球、星系来填补空档。这样从时间上看,宇宙依然是稳定“不变”的。就 像一座城市在向外扩张,陆续在郊区修建新的住宅。城里的人逐渐往郊区迁移, 他们腾出的空房子却也被新的外来户填充。这样,我们可以看到人口在不断向外 移动(“膨胀”)。但如果看房子的居住情况(空间),却没有变化(稳定态)。 他们这个模型中的“外来户”是凭空冒出来的,没法解释——物理学中还找 不出这么个机制。不过他们的对手——大爆炸理论——也是基于一个无中生有的 蛋或伊伦。在稳定模型中,宇宙是永恒的,时间没有突然的起点,更容易为人接 受。在1950、1960年代中,稳定态宇宙与大爆炸宇宙分庭抗礼,在物理学界各 有拥趸,一直不相上下,甚至还几度占了上风。 × × × × × 21世纪初风靡全球的美国电视连续剧《生活大爆炸》(Big Bang Theory) 每集的开场主题曲气宇轩昂地唱道:“我们的整个宇宙以前是一个又热又稠密的 状态,然后在140亿年前开始膨胀……一切都起始于那一次大爆炸!”(“Our whole universe was in a hot, dense state. Then nearly fourteen billion years ago expansion started... That all started with the big bang!”)剧名和歌词中的“大爆炸”来自霍伊尔的不屑;“又热又稠密” 的初始状态来自伽莫夫的创见;而那个“140亿年前”的时间定位在历史上却不 那么直截了当。自从爱丁顿“不寒而栗”地意识到大爆炸的宇宙会有一个时间起 点后,宇宙的年龄便是一大争议所在,也是霍伊尔贬低这个理论时能抓住的一个 软肋。 从爱因斯坦开始的宇宙模型是简化得不能再简化的“球形奶牛”,只有一个 参数:宇宙中所有物质的平均密度。他最初的宇宙在时间上是静态的,自然没有 年龄的概念。但在空间上“有限无边”,也就是宇宙有个大小,可以由密度决定。 那还是1917年。他用当时的数据做了个简单的估算,发现模型给出的宇宙半 径约一千万光年。而那时已知的宇宙——也就是银河——不过一万光年左右。爱 因斯坦在私信中多次提起过这个困境,却没有在论文中披露这个不利于他的证据。 在那篇划时代的论文里,他只是在最后泛泛地交代了一句他的模型可能并不与当 时的天文知识吻合。 区区十几年后。哈勃大大地扩展了宇宙的浩瀚。爱因斯坦在正式放弃宇宙常 数、静止模型后,在1931年4月又发表了一篇论文,采用弗里德曼的宇宙模型再 度估算宇宙的大小,还有随新模型而出现的宇宙年龄。 勒梅特、哈勃发现的宇宙膨胀规律是我们在地球上观察的星体径向速度与它 们的距离成正比,比例系数便是所谓的“哈勃常数”。这个常数一般用天文单位 表达,显得挺复杂。但其实,速度除以距离,结果是一个时间的倒数。在不再有 宇宙常数的广义相对论场方程里,如果假设从“大爆炸”开始宇宙一直在以同样 的速度膨胀,那么哈勃常数的倒数正好就是膨胀所经历的时间跨度——宇宙的年 龄。 这样一来,由抽象的数学定义的宇宙模型便可以与实际的观测直接联系上了。 或者反过来,通过实测的哈勃常数,也可以倒推出宇宙的年龄、密度、大小等等。 爱因斯坦因此得出宇宙的年龄约100亿(1010)年。 不幸的是,他在单位换算过程中出了错。根据勒梅特、哈勃当时所给出的哈 勃常数,宇宙的年龄应该只是20亿年左右。 20世纪初发现的原子核衰变在各方面有广泛的实际应用,其中之一是在地质 考古上鉴定古物年龄。因此,即使在1920年代,人们已经知道地球的年龄可能高 达15至30亿年。对于大爆炸理论的支持者来说,这是相当的尴尬:我们的太阳系 居然会比宇宙出现得更早! 勒梅特最初发现宇宙膨胀速度与距离的正比关系是理论推导的结果,然后才 在实际的星云数据中寻找证据。两年后,不知情的哈勃正相反,他纯粹是从观测 数据中找出的这个规律。其实,他在1929年发表的那个图中的数据点相当发散, 只能勉强地看出其中有线性关联。(温伯格后来评论说,哈勃是发现了一个他预 先知道他要找的答案。当然,哈勃之所以有足够的自信,是因为胡马森已经测到 了更远的星云数据也支持这个线性关联。) 那些数据点没有很好地集中在直线上,是因为它们有着相当大的误差。用光 谱中的多普勒效应测量速度非常精确,误差极小。而距离的测量却十分勉强:无 论是视差法、勒维特的造父变星“周光关系”、还是哈勃后来所用的各种光强估 算,都会有相当大的、而且随距离越远越大的误差。这造成所测得的哈勃常数不 可靠。 × × × × × 为了提高天文观测的精度,威尔逊山天文台台长海尔一直在为胡克望远镜之 后的下一代大型天文望远镜游走、筹款、设计。胡克的口径是2.5米,他所钟情 的下一个望远镜要大出整整一倍,口径达5.1米。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当那望远 镜终于在二战之后由加州理工学院领衔制成,安装在新成立的、距离威尔逊山不 是很远的帕洛玛天文台(Palomar Observatory)时,海尔已经去世十年了。 为了纪念他,这座新的庞然大物被命名为“海尔望远镜”。 二战开始时,已经年过半百的哈勃少校当即告别威尔逊山,再次投身军旅。 他在东部的陆军弹道实验室指导,改进了炸弹、炮弹的使用效率。为此,他获得 一枚军功章(Legion of Merit)。 威尔逊山上其他天文学家也都下了山,以各种方式精忠报国。山上只有寥寥 几个人留守,其中之一是德国天文学家巴德(Walter Baade)。巴德曾经因个人 原因签字效忠纳粹政府,因此在美国被当作敌侨看待,只是在他的好朋友胡马森 等人的担保下才没有进集中营,被容许自我软禁于天文台内。阴错阳差,巴德因 此获得好几年独霸望远镜的良机。更得天独厚的是,因为害怕日本人空袭,山下 的洛杉矶市实行灯火管制,往常的灯火辉煌变成漆黑一片,正是天文观测的最好 时机。巴德因此用胡克望远镜拍出了哈勃、胡马森从没能得到过的更清晰照片, 第一次在仙女星云中分辨出单个的星星,并从中发现星星中还存在不同的分类。 二战结束后,哈勃回到威尔逊山。他似乎换了一个人,不再像过去那样专横 跋扈、目空一切。已知天命的他试图更人性化地与同事们修复关系,却已经太迟 了。凭着他的声望,哈勃以为自己会是帕洛玛天文台第一任台长的当然人选,却 因为有太多人反对而落空。他甚至在海尔望远镜的使用安排上也失去了发言权, 只是在该望远镜终于投入使用时获得用她看第一眼的象征性荣誉。 无论是在威尔逊山还是帕洛玛,哈勃的地位逐渐被胡马森和巴德取代。巴德 用海尔望远镜发现其实造父变星也与恒星一样有两个不同的类别。当初勒维特发 现“周光关系”的那些造父变星与后来沙普利、哈勃用来丈量星团、星云距离的 其实不是同一类。因此,这个“宇宙距离阶梯”不能直接衔接,需要修补。 1952年,巴德在国际天文学会年会上宣读了修正后的结果:哈勃常数的数值 应该是哈勃20多年前估算的一半。相应地,宇宙的年龄增加了一倍,约36亿年。 在座的天文学家大为惊异。霍伊尔正好在场负责官方记录,大概内心颇为失落。 而倾向于大爆炸理论的人不由大大地松了一口气。 随后,巴德的研究生桑德奇(Allan Sandage)也发现哈勃在用星云中“最 亮的星”估计距离时所看到的其实不是星,而是星云中发光的“电离氢气体” (H II region),其亮度与星体不同。因此哈勃的估算的距离更不可靠,他的 修正又把宇宙的年龄增加到55亿年。(哈勃常数的数值一直是天文学界争议之处, 迟至1996年还专门举行过“大辩论”。今天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宇宙年龄在140亿 年左右。) 尽管哈勃常数的数值屡屡被大幅度修正,哈勃定律本身——星星的径向速度 与距离成正比——却一直经受住了考验。它所揭示的宇宙膨胀规律也不断地在现 代天文观测中被进一步证实。 桑德奇在1953年获得博士学位。哈勃在同一年因脑血栓去世,终年63岁。他 生前的遗愿是要静悄悄地离去。在他1949年严重心脏病发作后就一直悉心照料他 的夫人格蕾丝独自操办了后事,没有葬礼没有墓碑。她在1981年去世之后,世界 上再没有人知道哈勃的长眠之地。 桑德奇毕业后一直在帕洛玛天文台工作,成为新一代的天文大师。他和胡马 森曾试图用海尔望远镜观测更远的星系的红移光谱,延续哈勃的香火。但他们没 能成功,洛杉矶夜益灿烂的灯火永久性地湮没了望远镜中微弱的星光。 × × × × × 伽莫夫当初提交那份具里程碑意义的 αβγ 论文时,还曾老实地在贝特的 名下标注他为“缺席作者”(in absentia)。这个怪异的做法引起杂志编辑的 好奇,专门去询问贝特。贝特才知道好朋友在盗用他的大名。他也是一个天性好 事者,当即满口同意在这篇与他无关的论文上挂名。他调皮地说:没准儿这论文 里说的会是对的。 贝特的运气没有那么好。阿尔弗很快意识到“伊伦”不可能是只有中子那么 简单,应该包括电子、质子、正电子等,更多的还会有光子、中微子等没有质量 的“纯”能量。随着这些计算变得越来越复杂,只喜欢鼓捣新主意的伽莫夫不再 有兴趣纠缠细节。他正好有学术假,便暂时离开了乔治华盛顿大学,出外讲学、 科研。 阿尔弗也已经博士毕业了。在没有伽莫夫的日子里,他身边也另有一个伙伴: 赫尔曼(Robert Herman)是普林斯顿大学的物理博士,曾经师从罗伯森研修广 义相对论。他们俩都是犹太裔,属于在美国出生的欧洲移民第二代。两人都有正 式工作,白天需要兢兢业业地上班,只有在业余时间才一起继续钻研宇宙起源, 完善他们的“伊伦”模型。 伽莫夫对赫尔曼尤其亲睐,因为赫尔曼自小学得流利的俄语,是伽莫夫背诵 普希金(Alexander Pushkin)长诗的忠实听众。但让伽莫夫失望的是赫尔曼却 不愿意将自己的姓改为德尔特(Delter),好延续出希腊字母表的下一个字母 “德尔塔”(δ)。 在元素的来源解决之后,伽莫夫琢磨的是星系的来源。也还是在1948年,他 在《自然》发表了一篇论文,论述大爆炸几十万年之后,宇宙终于冷却到氢、氦 原子可以稳定、持久地存在,而不被高能的光子持续电离。它们之间的引力作用 会产生质量分布的涨落,相对密集的地方便会逐渐形成最早期的星系。利用一些 最简单的假设和几个物理常数,他便推算出了那些最早期星系质量与大小的关系。 阿尔弗和赫尔曼看到这篇论文后,立即发现老师的数学演算有问题。伽莫夫从善 如流,建议他们自己写一篇文章为他纠错。他们俩在两星期内就给《自然》交了 稿,不仅纠正了伽莫夫的错,还推广了他的想法,做出一整套计算宇宙从初始至 今状态的方法。他们意识到,因为大爆炸之后宇宙一直在“绝热膨胀”,通过宇 宙模型和哈勃常数,不仅能推算宇宙的密度、大小、年龄,还能得出宇宙的温度。 他们在论文中简单明了地指出:“推算出的今天的宇宙的温度大约是5度”(绝 对温度,即摄氏零下268度)。   (未完待续) ※※※※※※※※※※※※※※※※※※※※※※※※※※※※※※※※※※※ 本期编辑:太蔟 本期校对:应帆 审 稿:程鹗、方舟子、古平、太蔟、应帆、紫弦、自如、笨狸 技术支持:李晓峰、Yawl、李启明 联系人: 方舟子(smfang@yahoo.com) 投稿邮址:editors@xys.org,xinyusi@yahoo.com 发 行: 新语丝社(New Threads Chinese Cultural Society) 国际刊号:ISSN 1081-9207 刊物版权归新语丝社所有,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欲转载者请与本刊联系。 存 档:http://www.xys.org     http://newxys2.com 订阅《新语丝》月刊,请寄信到xys_gb-subscribe@yahoogroups.com 订阅新语丝网站新到资料,请寄信到xy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订阅“新语丝之友”,请寄信到xys_friend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