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新 ≡ 语 ≡ 丝 ≡≡≡       ※ ※          (NEW THREADS)          ※ ※                                 ※ ※          2018/04(第二九一期)         ※ ※            一九九四年二月创刊            ※ ※                                 ※ ※   《新语丝》为文化性综合刊物,登载文学、艺术、史地、哲学、科 ※ ※ 普等方面稿件,目前设四个固定栏目:【牛肆】(随笔、评论)、【丝 ※ ※ 露集】(诗歌、散文、小说)、【网里乾坤】(文史哲、科普知识小品 ※ ※ )和【网萃】(个人或专题选集)。本刊每月十五日出版,并不定期出 ※ ※ 版专题增刊。                          ※ ※                                 ※ ※   本刊主页国际版:www.xys.org           ※ ※       国内版:newxys.com            ※ ※            ◆赞◆助◆单◆位◆            ※ ※   PSI留学生服务公司:www.psiservice.com ※ ※※※※※※※※※※※※※※※※※※※※※※※※※※※※※※※※※※※                  §   【卷首诗】            §      物是人非                     § 苗春雨:物是人非         §     ·苗春雨·                  § 【牛肆】             § 这是我                    § 熟悉不过的土地 知 闲:海棠          §  春天的尘沙,暴雨后泥土的芬芳 董剑华:父亲,在电话那头     §  泛黄的庄稼,落叶上的冻霜 夏 沙:“成功学”真的让您成功了吗§ 雪地里的不明的脚印,识途的牛羊 离家民:信仰是无知的代名词    § 和每一片树林发出的声响         ——谈知识与信仰  § 【丝露集】            § 十七年的漂泊之后                    §  在这个熟悉的老地方 应 帆:暮访庄严寺      § 发现了从前未见之美 黄镇坤:山缘           § 壮阔的层云在暮霭中沉默   南海髡生:天涯海角城的妓女    § 闪亮的星辰在寒夜里诉说  王婷婷:女人四十是道坎儿    § 杨树的枝干那么倔强                    § 没有鸟兽的草甸那么忧伤   【网里乾坤】           §                    § 或许   问 号:鲁迅对《无问西东》的讽刺 § 是岁月赋予了我一双热情的眼睛    商 周:王安石和他同时代的人们 § 和一颗善感的心灵                    § 在一次次的追寻中   【网萃】             § 在与万物的交织中                  § 我重构了另一个我自己  子 皮:川普上台是因为美国不再伟大§  小扎和非死不可       §  如果不在乎孩子的生命,   § 2017年2月8日   你还在乎什么?  § 孩子的生命高于AR-15    §                   §  【网讯】∽∽∽∽∽∽∽∽∽∽∽∽∽∽∽∽∽∽∽∽∽∽∽∽∽∽∽∽∽∽∽ ◆ 请第五届“PSI-新语丝”网络科普奖中国大陆获得者速与我们联系,提 供银行账户、银行名称(精确到分行)和用户姓名,以便寄出奖金。 ◆ 中国科学与学术诚信基金会(osaic) 发起“向母校赠送方舟子著作”活动。 任何一家中国大陆的大中小学图书馆,各类公共图书馆均可免费获得一套方舟子 著作(共8种20册)。具体捐赠办法,请见osaic.org说明。您需要做的事:1.联系 您的母校或家乡的图书馆,推荐方舟子著作。2. 如该图书馆愿意收藏,则请图 书馆员提供邮寄地址和收书人的姓名电话。3. 具体邮寄工作由科学猫头鹰执行。 联系方式为: Infor@legendowl.com 联系人,王虹。基金会将按照您提供的地址 邮寄一套方舟子的著作供图书馆收藏。全部费用由基金会提供。 ◆ 4月14日,首届法拉盛诗歌节在纽约皇后区法拉盛图书馆举办。本次诗歌节 收到北美(含加拿大)近200位中文诗人的约500首诗作。14日上午由著名诗人 王渝、严力等人组织了诗歌座谈会,下午则举办了朗诵会和颁奖礼。诗歌节一等 奖由加州的云中雀和西雅图的陆地鱼获得,另有三位诗人获得二等奖,七位诗人 获得三等奖。据悉,法拉盛诗歌节以后将每年在美国诗歌月举办一次。 【牛肆】∽∽∽∽∽∽∽∽∽∽∽∽∽∽∽∽∽∽∽∽∽∽∽∽∽∽∽∽∽∽∽ ◆              海 棠                   ·知 闲·   四月鹤城到处飞花,人人都到城南赏樱,而我却独爱这城北的海棠。   我第一次见海棠是2012年春天刚到鹤城工作。那时正值三月中旬,我看单位 大门两侧各种一棵一样的树,高及丈许,满树嫩叶,鲜绿可爱,但不见花。做为 只见过桃花、杏花、梨花的“农村人”,想当然以为应该是花已落了吧。但过一 周后,嫩叶中闪现出许多红色的花球,随细风招展,走近细看,细长的花茎斜欹 挺出,微微下垂,三五成簇,每一簇又都似神笔点缀一般,胭脂点点。看着这样 绿鬓朱颜的小树,我忽有逢绝之感,竞深深喜欢上了这花。后来询问单位的A哥, 他给我讲这是西府海棠。我才恍然若得,常在诗词里见咏海棠,如今识得,真有 相见恨晚之感。   最近几年,也不知怎么,常拿樱花与海棠比,越发对樱花有种偏见起来。曾 经因为所学专业的原因,对樱花颇为喜欢,上大学时校园里有十几亩的樱花林, 每逢春日,常与同学徘徊其间,看落花缤纷。毕业后,辗转几个城市,每个城市 几乎都有樱花林,厌烦逐渐浓烈起来。梁实秋在《群芳小记》里说:“我以为樱 花无色无香,纵然蔚为雪海,亦无甚足观,只是以多取胜。”“凡是花,若是紧 贴在梗上,便无姿态,例如茶花,好的都是花朵挺出的。樱花之所以无姿态,便 是因为无花茎。”深以为然。故越发喜欢这海棠了。   去年小区物业在楼前种了一排小树,因为栽种时无花无叶,我并没有太在意。 今年春天日日经过,眼见着嫩叶成簇生出,眼见着胭脂红花苞球伸出,竟是一棵 棵西府海棠,而我窗前正好有一棵,于是:“春来枝枝花发,朝夕品赏,成为今 春快事之一。”这可正是:“江城地瘴蕃草木,只有名花苦幽独。嫣然一笑竹篱 间,桃李满山总粗俗,也知造物有深意,故遣佳人在空谷。自然富贵出天姿,不 待金盘荐华屋。”   细观海棠,花初起时,花苞浓艳,一般五个花苞为一簇,各个花苞杵在细长 花茎上,就像初秋山楂树枝头的小红山楂,随风摇曳,风姿绰约;花瓣初展时, 正面是粉红色,背面仍是深红,俯仰错落,浓淡有致;清明时,花完全盛开,花 瓣大部分颜色蜕变为白色,但是花尖仍点缀些许红色,好似美人唇尖那一抹红, 可谓“点绛唇”;清明后,只要有风,花瓣就随风飘落,洒在树的周遭,而空气 中早已是阵阵苹果味的清香。   观海棠花开花谢,该浓烈时就浓烈地开,但带着含蓄;该逝去时就退掉浓妆, 素雅地离去,只留清香。海棠的叶子也陪衬得好,嫩绿光亮而细致,烘托出花的 艳丽,不可谓不“用心良苦”。   我立在那一排排的西府海棠前面,良久不忍离去。 ◆            父亲,在电话那头                  ·董剑华·        正月里的广场,因树木上绑扎的绚丽塑料花,显得生气勃勃。瞅着不远处一 簇簇迎春花,父亲老以为是假花。   父亲今年79岁。论说年龄,周围人都夸他高寿。每每此时,父亲总是一脸的 虔诚。是啊,一个人年轻时干着骡马样的重活苦活,饥荒的年月一口气养大了四 个饭量猛长的小伙子,父亲能坚强地挺过来,他是该感谢上苍有眼,因为与他同 龄的人大多在病痛中早已驾鹤西去。   可岁月毕竟无情,春风里萌动的新芽,催促着树枝上黄叶的凋零。父亲就像 东风里摇曳的那片树叶,不定何时就会投向大地的怀抱。   最近一年,他的视力每况愈下。火炉上热的茶水壶,他端起来经常倒出茶杯 外。四处横流的茶水在火炉面板上滋滋作响,腾起的热气一下子罩住了他。像是 做错了事的孩子,父亲一时手足无措,一脸尴尬。   他的视力是外伤所致。六七年前,老家人做饭几乎不烧煤,全是用果园里拉 回的修剪树枝烧火。父亲用架子车一车一车拉回的树枝堆成小山。先用手锯把粗 壮的枝干锯成小段,再用锋利的斧子劈开它。在这闭着眼睛都能干好的活计前, 不知怎的,父亲突然手下失去节奏,一截木楔凌空而起,直直飞向他的左眼。遭 过各种罪的父亲根本不把这当一回事,回家给生疼的眼睛里滴了些眼药水,就不 再理会。旁人问起,他总说没事没事,大家也就慢慢淡忘了此事。直到有一天, 我们发现他左眼异样,硬拉着他去大医院看。可惜,已错过了最佳治疗期,受伤 的眼球已萎缩无法治疗。我们当儿子的内疚不已,他反而安慰我们,“我右眼不 是还好着吗?不怕!”   没过一年,左眼的伤情果然影响到了右眼,父亲开始说右眼看东西发困,有 眩晕感。几年间,父亲试过了各种眼药水,也只是止得了一时发痒,而管不住日 渐模糊的视力。面对和暖的阳光,父亲更多时候选择闭着眼睛,听我们在旁边唠 叨。   让我更揪心的是父亲的胃口。年饭时吃的一块肉,他三四天都消化不了,一 直在肚子里作梗。唯独剩下面条和稀饭这两样家常饭,他吃了勉强好受些。母亲 每次都把面条煮了又煮,唯恐父亲消化不了。端着小半碗面条,父亲可是要吃大 半天功夫。   十多年前他的胃动过大手术,切去了一大半。出院后,吃饭时胃里常往上拱 气,只能等气顺了再吃。就这样吃一会儿,歇一会儿,让年轻时狼吞虎咽惯了的 父亲别提多难受。   最近两年,这种毛病愈发厉害。吃顿饭,父亲已经不是在享受美味,而是用 意志力在攻坚克难。往往吃着吃着,他就痛苦地放下筷子,蜷缩一团,双手抵住 腹部,嘴里不时有酸水溢出。以前碰此情形,床上躺一会儿,就能缓过神来。现 在,那种酸软无助要持续好久好久……母亲叹着气说,“以前胃口好时,没啥吃; 现在好吃的多啦,却吃不成。你大就是这受苦的命!”   真的,现在每次回老家,在偌大的超市,我竟买不到一样父亲爱吃能吃的东 西来。   即使这样了,父亲还照常去田地劳动。那方土地里,埋藏了他太多汗水与记 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土地大包干,我们家一下子分到十多亩耕地。饿怕了的 父亲,把这些宝贝似的耕地几乎全种上小麦。头几年风调雨顺,小麦大丰收,父 亲领着我们用镰刀一把一把地收割,一车子一车子往回拉,在麦场一遍一遍晾晒 碾打……一个夏收,往往持续一个来月。我们哥几个身单力薄,这大体力活全靠 父亲扛鼎。那些个昼夜,我一睁眼,总能看到父亲高大的身影在忙碌着。   大口咬着母亲蒸的白面馒头,我们一下子感到满满的幸福。父亲终于不再为 填饱我们的肚子而每年青黄不接时爬火车进深山捋洋槐花了。   随着新城市建设的扩张,农田大面积被征用,眼下父亲只剩下村子周围半亩 田地。我们早已成家立业,父母无需再种地糊口。可父亲偏偏丢不下这块地,春 来秧苗种豆,盛夏挑水浇灌,秋来采摘窖藏,寒冬深挖施肥。只要去到地里,浑 身的疼痛似乎都消失了。即使再热的大中午,他也要到地里干上一阵子才安心。   年逾八十,他的气力已挑不起一桶大粪了,他就半桶半桶地往地里挑。用铁 锨翻不动地,他就用锄头一下一下往深挖。多年雨水不调,种菜难保收成,父亲 就买来核桃苗插上。总之,父亲穷其所有侍弄着这块土地,尽管年年收获的是微 薄的希望,也从没让那块耕地撂过一天荒。   “不干活我还能弄些啥?难道定定等死不成?”父亲总爱用这句话反驳我们 的劝说。他还举例,说村上一位年龄相仿的老伙计,现在啥活儿也不干,吃了逛, 逛了睡,弄得浑身虚胖浮肿,连说话也喘粗气,举个象棋子都颤颤巍巍,控制不 了。这都是懒出来的毛病。想当年,修铁路、挖水库,给半个村的人家打地基盖 房,没黑没白地干,身体都没咋,干是干不出毛病来的。说完这些,父亲步履蹒 跚地朝村口走去,期间不时甩一下胳膊,一度还倒退着走了几步。   周末,父亲常会打电话来,说母亲蒸了一锅野菜馍馍,要么是让孙女回家喝 羊奶,要么是地里蔬菜长大了回来取等等。这时,我们会突然惊醒:哦,原来有 半个多月没回家看望二老啦!   电话那头,声音苍老、微弱,不仔细听,有时竟不知他说了些什么,可我每 每都会莫名地激动。胡乱应答中,身形佝偻单薄,双手难掩筋骨,脸颊瘦削如刀 刻的父亲分明就站在我眼前。   这种声音虽然日渐式微,但我毕竟还能亲耳听到。相比那些无法行孝的人, 我能不知足吗?   回家的路,总是那样欢快、舒畅。父母亲一定又是准备了好多东西,在大路 口翘望。 (寄自陕西省铜川市) ◆          “成功学”真的让您成功了吗?              · 夏 沙·      本人在本科期间曾一度非常迷恋成功学,在大一至大三期间购买或阅读了大 量成功学相关的书籍,如《读大学,究竟读什么》、《大学不知道》,李开复的 《做最好的自己》,还有《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影响你一生的心态与细 节》、《人性的弱点》、《人生策划》等等,主动或者被迫听过很多所谓的“成 功学大师”的讲座和课程,比如陈安之、翟鸿燊的《大智慧》(此为本科时某一 生物老师于课堂上所放映)、李胜杰的《心灵财富训练》等等。那时的我,很渴 望证明自己,所以总是处在一个忘我学习、整日忙碌的状态,上课、考试、比赛、 打好几份工、考研、找工作,乐此不疲,所以那些成功学的东西确实很对我的胃 口,我也似乎通过对这些充斥了大量逻辑谬误与事实错误的心灵鸡汤不加甄别的 吸收,找到了完成一系列目标的精力与自信。   那时也正是成功学与心灵鸡汤发展得如火如荼的时候,你可以在各个机场的 音像店(包括现在也是)、大街小巷的书店、音像店等看到各式各样的成功学书 籍、音像制品与心灵鸡汤式的散文、段子集,并且它们往往都被摆放在最显眼的 位置,销量也往往是最高的(比如当年《于丹庄子心得》、《于丹论语心得》的 现象级销量)。恍惚间似乎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成功学”速成班迅速取得 成功,走上人生巅峰;似乎每个人都可以通过阅读这些心灵鸡汤完成精神升级, 实现人生价值。然而,经过时间的洗礼,“成功学”与“心灵鸡汤”这两个词所 代表的含义现在都已经转向负面:“成功学”已然变成了诈骗、忽悠的近义词; 而“心灵鸡汤”则常常意味着安于现状、不思进取、逆来顺受。过去几年只要一 提起“成功学”与“心灵鸡汤”,每个人都会肃然起敬,然而现在几乎每个人都 对这两个名词嗤之以鼻。   因此,本人也曾扪心自问,当初这些成功学书籍与讲座真的帮到我了吗?毫 无疑问,你不能说它们毫无用处,至少它们能给人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并多多 少少提示你一些做人的道理(虽然其中充斥着大量的文化糟粕与封建思想),对 于一个整天浑浑噩噩、不思进取的人来说,是能让他多少端正一下人生态度的, 并且对于原本就很勤奋刻苦的人而言,它可以发挥一些巩固加强毅力与信心的作 用——但也仅此而已。成功学就像催化剂,它不能代替努力本身、也不能代替劳 动本身,它最多只能促进你,但不能为你代劳,并且它能发挥作用的前提是:你 本身就是一个勤奋刻苦、辛勤劳动、热爱钻研的人。然而勤奋刻苦、辛勤劳动、 热爱钻研的人在人群中本身就是极少数,所以成功学注定不可能让每个人都成功, 大多数热衷成功学的人只是掌握了成功学的“方法”,但他并没有真正去付出、 去努力、去刻苦学习与工作,当成功学进入执行阶段的时候,大多数人依然退却、 放弃、逃避了。所以我们可以想见,大多数人都会被成功学的书籍与讲座煽动得 热血沸腾、激情四射,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天下无敌,恨不得当天晚上就去做上 一百套数学试卷、背上一千个英语单词、卖掉一百套仪器、签订一百份合同,可 是经过三分钟热度以后,他们依旧会回到每日浑浑噩噩、不思进取的状态。   究其原因,其实很简单:真正的“成功”并不是那么容易取得的,人生的财 富也并不是那么容易积累的,而人类的惰性却是永恒的。在成功学与成功之间, 还有着一道难以逾越的鸿沟,那就是你持之以恒的努力与付出。数年如一日甚至 如十年如一日的刻苦学习与工作,常人所不及的眼光、胆略与魄力,耐得住寂寞 与压力的能力等等,这些都不是通过成功学就能轻易学到的。成功学所宣扬的 “如何三个月赚到一百万”、“35岁实现财务自由”、“实现人生价值”等等诱 人的噱头,都是在诱惑人们释放天生的惰性,妄图通过短期训练实现他们的发财 梦、地位梦,这无疑是在痴人说梦,也可以说是地地道道的诈骗。事实上,只要 稍加调查研究就可以发现,推销这些成功学经验的人绝大多数都具有传销背景, 比如本文提到的陈安之、翟鸿燊都曾被人揭发做过传销,履历全部造假或者夸大 (如陈安之和安东尼·罗宾根本不是师徒关系,翟鸿燊的一连串吓人头衔如所谓 的集团董事、学院院长、北京大学教授等也都是伪造的),他们的最大受众除了 涉世未深的大学生与高校毕业生之外,就是现在改头换面成所谓“直销”的那 些传销企业的员工和经销商们。所以也很容易解释为什么这些“成功学大师” 本人并不成功,他们的所谓成功只是“成功地忽悠别人把学费交给他”。   本人曾经参与过这些传销企业所谓的培训课程,其内容除了所谓的经销商分 享环节(也就是结合“自身经历”推销“产品”)以对信众进行反复洗脑以外, 就是大量地循环播放这些成功学的讲座与音频。通过这些成功学讲座的诱惑与洗 脑,文化水平本就不高的下级经销商们大多都会在“如何三个月赚到一百万”、 “35岁实现财务自由”、“实现人生价值”这些光鲜梦想的面前缴械投降,并从 此为了实现这些遥不可及的梦想而舍得豁出一切,不仅是已有的积蓄可以全部投 资进去,朋友亲戚的钱也到处都借一遍,甚至是老婆孩子也远远不及自己的“成 功”来得重要,为了快速实现自己的发财梦想,为了让自己取得人人称羡的地位, 这些全都是可以抛弃的。他们仿佛全都入了魔道、犯了魔怔,为了发财而把自己 搞得倾家荡产,为了地位而把自己搞得妻离子散,所追求的一切目标明明与自己 的行为完全背道而驰,却都还觉得自己正走在正确的道路之上。   正如古语所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我们应该通过辛勤劳动、用合乎法律 和道德的手段来获得成功,并通过持续的努力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专业水平和 业务素质,来增长获得财富的能力,而不是妄图通过短期特训、集中投资完成一 夜暴富的梦想。如果不幸而走上这条邪路,也不是万劫不复,只要在天黑之前尽 快找到回家的路,而不是迷失在歧途上越走越远,您就还有重新取得自己成功的 可能。人生的道路是漫长而悲欣交集的,每个人都有可能行差踏错、走上歧路, 重要的是不要在犯错以后自怨自艾、自暴自弃,而是应该重新走回正轨、知错能 改,这才是真正可贵的人生经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也才是您真正需要的 “成功学”。 ◆        信仰是无知的代名词---谈知识与信仰              · 离家民·   时下,“信仰”又成为了热门词。主要原因是因为改革开放三十年后,遇到 了不少新的社会问题。例如,环境破坏、发展乏力,道德滑坡、贫富分化、人生 观虚无等等。于是,一些科盲“公知”们就开始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把这些问 题归因于人们信仰缺失。一些大脑残缺的高层政治人物也推波助澜,大多数人因 为对“公知”和“当官的”信仰,也就以讹传讹,见人就转述“公知”们的高论, 以显示自己有文化,有见识。   这个“信仰缺失”原因听起来貌似有道理,但理性分析和历史考究起来,就 会发现这是一个谬论。   信仰是指什么?引维基百科,信仰是指对一个人、事物、宗教教条、教导、 没有科学证据的观点保有信心和信任。例如,对某种主义抱有强烈的政治信仰。   从以上定义看来,“信仰”这个词是个意思非常明确的贬义词。但由于历史 原因,多数中国人却把它看成了褒义词。历史原因就是,49年以来,政府力推对 某某主义的信仰,并把它写在了宪法里面,从而导致“信仰”在中国泛滥成灾。   从历史考证来看,中国人从来不缺什么信仰,从风神、山神、雷神……到灶 神,从玉皇大帝、观音菩萨、太上老君……到至圣天师,从三皇五帝、秦始皇、 成吉思汗、努尔哈赤……到毛泽东,从中功、香功、万法归一功……到法轮功, 没有什么是中国人不信仰的。到现在大多数人依然如此。所以说,那些“公知” 们把社会问题归因于“中国人缺少信仰”,完全是睁着眼睛说瞎话。   从人类文明进化历程来看,中世纪科学思想确立以前,几乎所有人都有广泛 的信仰,而且信得虔诚。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犹太教、神道教等都是历史 遗留下来的产物。这些东西曾经制造了教派之间的仇杀,十字军东征的杀戮,宗 教之间的战争,对科学家的迫害、对人性的摧残、对女性的歧视等等,鲜有什么 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和善果。不但没有给人类带来福音,而且至今仍然在给世界制 造混乱。例如,极端原教旨主义者不断进行的恐怖袭击。也许,他们会说他们是 善意的,但却是无知的,可见,无知造成的罪恶远远超过恶意。   随着科学的进步,人类对自然有了许多的认识。人们知道了风雨雷电的科学 知识,不再信仰风神、雨神、雷神。人们知道了牛顿力学的知识,不再信仰怪神 乱力的解释。人们知道了生物进化的道理,不再信仰上帝和女娲造人的传说。人 们知道了基因遗传的道理,不再信仰后天教育万能的志向。人们知道了地球围绕 太阳转的道理,不再信仰天狗吃月亮的传说。人们知道了万有引力的道理,不再 信仰天圆地方的直观经验。人们知道了物质的分子原子结构,不再信仰金、木、 水、火、土的假说。人们知道了光是电磁波的知识,不再信仰光速无限的假想。 人们知道了相对论的知识,不再相信时间、空间一成不变的直觉。人们知道了物 质的量子组成特性,不再信仰物质无限可分的观点。人们知道了量子的概率特性, 不再信仰一切皆可预测的思维。人们经历了信仰带来的苦难,不再把信仰看得神 圣。人们吃了圣人崇拜的恶果,也不再信仰圣上英明。   由此可见,知识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知识越多,信仰越少。信仰越多,知识 越少。即,信仰是无知的代名词。而无知是罪恶的根源。   当然,人类的知识还非常有限。许多问题有待人们科学地研究和解决。但这 些问题的解决只能依靠科学的怀疑精神而获得的知识,而不能靠什么信仰。   总之,信仰是无知的代名词。而无知是罪恶的根源。 【丝露集】∽∽∽∽∽∽∽∽∽∽∽∽∽∽∽∽∽∽∽∽∽∽∽∽∽∽∽∽∽∽ ◆             暮访庄严寺               ·应 帆· 你已在这里 端坐了廿余年 而我慕你思你的 手指头数得过来的 年头和日子 在山中初浓的 暮色和秋色里 无用成一片苍茫和虚无 十八尊尊者点缀着菩提大道 他们的故事译进我们的母语 如今又译进我们的英文 他们或笑或怒 仿佛千年前顿悟的一刻 修得罗汉果的一刻 重现在每一个朝圣者 和他们初遇的那一刻 开始总在低处 小小的两只石狮子 仿佛在防卫 亦仿佛在戏耍 尽头将有缩微的大象 还有矮矮的塔 晨钟和暮鼓躲进 它们自己的小楼里 (你必须凭借想象 才能听见那些遥远的声音) 拾阶而上 阶壁上刻着 一些线条简洁的莲 一些活泼的大丽花 一些不苟言笑的菊 一起盛开着 一起在佛前 若有所思 若有所求 佛 毗卢遮那佛 北美最大的佛 隔着红门 不笑不嗔 或者 且笑且嗔 一样的庄严 (你终究是来得太晚了) 仿佛一种隐喻 山门和佛门 在这十月初初静的黄昏里 在那万橙千红的树色里 不动声色地 关了 年轻的女僧 送别年轻的友人 她们在停车场 徘徊复徘徊 再回首 佛门和山门 如今都隐藏在 沉沉的暮色里 必有人会问起 千莲台或千莲池的消息 你只说回去的路上 或许可见 明年明年 莲或者荷 都会有再度盛开的时光 之前你问 来还是不来 来后你想 去还是不去 佛法无边 夜色无边 我不知自己 在哪一条回家的路上 注:庄严寺位于纽约上州,占地近500英亩,为北美最大寺院。庄严寺建筑群包 含建于1994年的仿唐建筑大雄宝殿,殿前的钟鼓楼,贝聿铭博士设计、落成于 1985年的观音殿,以及周围散落的图书馆、五观堂、僧舍、千莲台、太虚斋、七 宝湖等。 (寄自纽约长岛) ◆             山 缘               ·黄镇坤·   居家山边,自然与山有缘。   可不?坐客厅里,我看得见山;坐卧室里,我看得见山;站阳台、厨房或浴 室里,我都能看得见山——山,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翠屏山,就座落在我住家 的东边。她就像我的一个近邻,一个天天都能见面的近邻。   每天清早里起来,洗漱罢,我都会在客厅里活动活动筋骨,这时,我也会抬 眼去望望窗外的天、窗外的山。看看天色,看看山色,我就能八九不离十地估摸 出这一天是否是雨天还是晴天,是否是冷天还是热天;   在书房里看书,两眼疲乏了,我会放下书本,抬眼望向窗外的天和窗外的山。 一年四季,窗外的山几乎都是不变的青青绿绿,我就让这青青绿绿来润泽润泽自 己的双眼,让自己的双眼清亮起来。当然,随着自己的双眼清亮、舒适了,自己 的一颗心也会渐渐变得轻松和惬意起来……   与山有缘,山是看不够的。看不够了,常常就下了楼往山里走,去亲近山。 山,无论大小无论远近,通常都会有路的:有人们常走的路,有人们不常走的路。 人们常走的路或许宽阔些,而人们不常走的路或许窄狭些,但要亲近一座山,通 往山里的各种的路都要去走走,去熟悉。熟悉了各条通往山里的路,你对这座山 或许就更熟悉了。   说实在话,一直以来,山都让自己感到亲切的。这或许跟自己是出生于山里 又长大于山里有关了。在自己的眼里,无论是奇险的山还是逶迤的山,无论是平 坦的山还是突兀的山,都是纯朴和神圣的象征。因此,无论从哪条路进山,每一 次往山里走,自己就像是去赴一场约会甚至是一场朝觐,要换了鞋,换了衣服, 轻装简行。与住家边上的山亲近得多次了,住家边上的山就像是自己的一个朋友, 一个知己。隔得三天五天不相见了,内心里就似乎少了些什么。   习惯使然,我尤喜独自一人在黄昏的时分在山边蜿蜒崎岖的小径上随性而行。 黄昏的时分,山边蜿蜒崎岖的小径上行人稀少,寂静清幽。无论在什么季节,沿 清幽的小径漫步,小径的两边都少不了碧绿青翠的野树,少不了孤芳自赏的野花。 在野树陪伴、野花相迎中,傍晚里走过山野的风又不时传来或远或近里的天籁一 样动听的鸟鸣声和流水声。在动听的鸟鸣声和流水声里,自己就像一尾干渴已久 的鱼儿,在缓缓的清澈的流水里优游。   是了,走在这清幽空旷的山边小径上,车水马龙的街道远去了,喧闹无比的 市声远去了,喋喋不休、蜚短流长的耳语、传言也远去了。这对于身居闹市的自 己来说,是一段多么美好的时光呀。此时你可以什么都不去想,你也可以随心所 欲地什么都去想,让心灵自由舒展,让神思畅游八极。一路上,山给你的是默默 的陪伴,风给你的是柔柔的呢喃。山的无言,可以让你感悟到它朴素的品格和豪 迈的风采;而风的柔语,又可以让你用自己的心品读到人在山水间的诗情画意和 浪漫。漫步于空明清虚的山野荒坡,呼吸着被树木花草过滤的清新空气,在慢行 慢品中,会有温的暖意漫上你的心头,并漫延于你的周身。内心处,充塞着多少 红尘俗世带给你的烦忧和愁绪,此会儿都会在这清幽静雅的情境中风消云散、了 无踪迹。尽管你不是遗世独立的陶潜,尽管你也不是半官半隐的王维,此时此刻, 你也会觉得自己的胸中涌动着盎然的诗意。   总之,黄昏时分独自一人在山边小径上的漫步,往往是我一天当中感到最快 乐最放松和惬意的时光了。   一个人的行走,一个人的风景,有着一个人的清幽和静雅,也有着独自一人 的曼妙。放下了一切让你分心的人和事,没有语言,没有牵绊,有的只是内心的 轻松、自在以及内心千万缕的感悟和思绪的飘飞。   哦,生活中有许多的现象是值得我们去细细思考的。比如,众多的人总是思 谋着去远方旅游,认为熟悉的地方没有风景,其实不然。华山的险泰山的雄黄山 的奇峨嵋的秀固然是具有魅力的风景,可我们身边唾手可得的小山小水小景致不 也同样存在着美同样值得我们的珍惜吗?古人云:“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 冬有雪”。是了,四季有四季的风景,四季有四季的特色了:春天时,大地的新 绿,小鸟的啼鸣很美;夏天时,林木的清明,花草的芬芳很美;秋天时,红黄蓝 绿,七彩杂糅的景象很美;冬天时,天空中漫舞的雪花,大地上“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的清虚淡远不也是很美吗?   是的,正如罗丹所说:生活中从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也就是 说,无论我们身处何处,只要不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我们的身边是不会缺少美了。 而且,身边的风景是每一个懂得欣赏它的人的私家花园,只要你懂得欣赏它,珍 惜它并享受它,它就如“江上之清风”或“山间之明月”,为你所拥有。   山有山的气魄,水有水的容姿。人生无论多匆忙,多急于求成,都时不时应 放慢脚步,放慢节奏,去看看山,去看看水,尤其是近在身边的山水近在身边的 风景。春夏赏花观绿,秋冬品果觅梅;朝闻鸟鸣,暮了烟云,都有人生自在和惬 意存焉。 (寄自福建龙岩) ◆            天涯海角城的妓女               ·南海髡生·   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中央,座落着一个美丽的小岛。岛上有一个非常大的城市, 叫作“天涯海角城”。在天涯海角城的闹市中心,有一幢几十米高的大楼,楼里 面住着城里最有名的妓女,她的名字叫作“历史”。传说她有着惊人的美貌,她 的美丽无法用语言形容。   很少有人看见过历史的容貌,因为她整天戴着一块薄薄的面纱,并且从来身 居高楼顶上足不出户,而楼下则安排有几个彪形大汉充当守门人,阻止人们随意 进入大楼。因为历史有个规矩,除非是城中不但最有钱,还得最有权势最有力量 的人,否则都一律不予接见。不过历史常常因觉得烦闷而走到阳台前俯瞰繁忙的 闹市,人们想看见她也算是容易的;只是隔得太远,不容易看清楚就是了。历史 有一种特殊能力,凡是能引起她注意的人,以及她所听到的看到的能令她感兴趣 的事,她全都能一一牢记在心,从不会忘记。   自从历史住在城中后,城里竟出现了一种奇怪的风俗:人们都认为,那些被 获准接见的人自然是有钱有势的大人物;而那些能被她经常甚至偶尔提起的人, 则等于获得了极大的荣誉受人赞颂;至于那些仅幸运地被历史记住的人,也常引 起人们的议论和羡慕。当然,相对地那些为历史所鄙视或咒骂的人,则将遭人们 的唾弃。   从此在历史的高楼下,便一直门庭若市,拥挤着一大堆想得到历史注视的人: 有男有女,有老有少,贫富贵贱各色人等。这些人在下面拼命地互相推攘,都各 自卖弄着看家本领。有的唱,有的跳,有的演习武艺,有的朗诵诗词,有的讲相 声,有的说笑话,有的摆弄着新发明,有的大声宣布着自己的新发现……总之个 个都希望能引起历史的注意。后来人们觉得这样乱糟糟地于事无补,就在历史的 大楼南面不远处建起了两座差不多高的大楼与之相望。其中一座是双子星大楼, 称做“象牙塔”。东边那幢里住着文学家、艺术家、哲学家、诗人等,而西边那 幢则住着自然科学家、社会科学家、冒险家等。另一座大楼里面住的却是政治家、 军事家、贵族富豪等一类人。至于其他人,则对不起,还请他们继续在地上挤人 儿玩。   由于南面的两座大楼与历史的大楼相对,明显地在这两座大楼上的人要易于 首先引起历史的兴趣,故而地上的人们又以能住进这两座大楼为荣了。   当然,在历史的大楼前拥挤的,绝大多数都是有钱有闲的人,又或是才能出 众之辈;至于一般的穷苦老百姓或平庸之人,则多自分不可能引起历史的兴趣, 所以往往只顾忙自己的生计,很少会跑到她的楼前来。当然历史也就不容易看到 并记住他们了。可是竟有些“不平家”因此为这部分人鸣不平,责备历史的不公 平,这让历史觉得十分委屈,然也无奈,只得由他们说去。   还有一些淡薄名利的人和隐士们也常常会站在历史的楼前远远地向上张望。 不过他们中除了那些沽名钓誉之辈外,多是出于好奇心,想一睹历史的芳容,便 也来了。只见他们不与人争吵,也不忙着卖弄,只静静地站着向上仰望着。然他 们这与众不同的行动反而常引起历史的注意。或许这便是所谓“桃李不言,下自 成蹊”吧。   说完了拥挤在楼下的人,现在该说说历史的座上客们了。   能上楼见到历史的人,自然都是举足轻重的大人物。他们的每次出现总是大 摆排场。先有一群人将楼下的众人赶开,让出一条直通楼下的大道;再在这条大 道上铺上一层厚厚的用鲜血染成的红地毯;一阵鸣锣响鼓之后,只见一个或几个 衣冠整肃的人,或老或少或男或女,走在前面,而后面则跟着一队仪仗队吹吹打 打地迎送着,直到走在前面的人上了楼才安静下来。   他们上了楼后也不过品壶茶,与历史闲聊几句,又讲述他们的丰功伟绩,然 后便匆匆辞去。当然也有一等死赖着不肯走的,他们往往要直到自己财竭权衰, 被后来的新贵着人撵下楼去,方才哭哭啼啼地走了。   一天深夜,月已西斜,万籁俱寂,所有人都已进入了沉沉的梦乡,只有历史 的房间里还亮着暗淡的烛光。   这时,“象牙塔”东楼里走出一个人来,他悄悄地走到历史的楼前,将一张 不知从哪儿弄来的长长的梯子搭在了历史房间的阳台上,并快速地爬了上去。   历史此时坐在几案前,正伏案写着什么,突然发现有人从阳台上闯了进来。   “你是什么人?这么晚了来这儿有什么事?”历史问他道。   “我是住在对面象牙塔里的一个哲学家,我这时候来不是晚,只怕是太早了。 目前人们还不愿哲学家上来见你哩。我来一是为一睹历史的真容,二是想请教您 几个问题。”来人回答道。   “你想问什么?”   “首先我想知道的是,谁是您的主人?”哲学家说道。   “我的主人?”历史微微一笑,说道,“我知道关于这个问题,人们一直都 在争论不休:神学家说上帝是我的主人;历史学家说英雄和伟人是我的主人;社 会学家说社会发展规律是我的主人;拜金主义者说金钱是我的主人;社会达尔文 主义者说残酷竞争是我的主人;决定论者说命运是我的主人;悲观主义者说偶然 是我的主人;现实主义者说‘现实’是我的主人;理想主义者说全体人类都是我 的主人;神秘论者说外星人是我的主人;怀疑论者一直在怀疑我是否有主人;改 革家说社会革命是我的主人;政客们说政权是我的主人;而独裁者们都说他就是 我的主人;最有趣的要数教育家了,他说:‘教学大纲对此不作要求,所以今年 考试不会涉及这一问题,请大家不用担心。’但我只能说,我自己便是我的主人, 虽然我经常身不由己;若是人们肯把历史交还给历史,那我便自由了。”   “每天困守这高楼上,又怎会自由呢?”哲学家叹了口气。   “不。”历史反驳道,“困守这高楼是我自己的选择。若是我住在人群里, 那么大伙便免不了要天天谈论我了。到时即使从不认识我的人,都会装出是我的 挚友或邻居般对他的朋友嚷道:‘瞧,这就是历史!’我说的自由是意志的自由。 我经常不能自主地行使我的意志,把我所知的一切记下来或说给人们知道。人们 常对我隐瞒或撒谎;若是我无意中瞧见或知道了他们的丑事,他们就极力诽谤我, 辱骂我,甚至殴打我,他们把我击昏在地,以为这样就能让我忘掉他们的事了。 就是近几天还发生了一件最恐怖的事,有几个人为了不让我说出他们国家过去侵 略的事实,竟想用刀强剜我的肉--可这又有什么用呢?即使我不说,人们还是 知道的啊!幸好其他人在旁边大声斥责,他们才暂时没有得手。但他们一定还会 再来的。唉,我是多么渴望能够有自主的自由啊!”   “我担心您的希望将会落空,”哲学家说道,“因为您所做的事涉及到人们 的颜面,这可是会让人们不顾一切的东西啊!”   两人相对沉默了一阵。   “您能给我讲一下您所看到或听到的事吗?”哲学家又开口问道。   “当然,我十分乐意。”历史对这个问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我所知道的 有趣的事多了,当然其中也不乏感人的和令人愤怒的事。我随意抽取其中几件跟 你说说吧。希望你能耐得住性子听我这女人的唠叨。”   “我每天都坐在阳台上看外边的世界--别看它是个不起眼的小阳台,可在 上面几乎可以看见全世界所发生的事。那天我望向东方,我看见一个人蹲在地上 画着一些图案,原来他在造字。‘字’这东西想必不是什么好玩意儿,因为它出 现后天就下了一场谷雨,跟着鬼神就在夜里啼哭起来;后来我又看见一个人在江 边写下了什么,随后他便痛哭着怀抱沙石投江自尽了;后来又有一个年轻人满脸 愁容,为前面那人写下一篇凭吊的文字,然后放声大哭。因文字而哭的人从此不 少--我还是说说别的事吧。那天我看到闹市中心有一群人正指着一个铁铸的人 像咒骂,我便问侍者,他们怎么指着那个铁像骂呢?侍者说,听说因为那个铁像 上的人进行了一种非法的买卖。‘他卖了什么?’我问。他答道:‘好象是卖国 还是什么的吧。’有一次我看见一个伟丈夫和一个流氓样的人争做皇帝,到最后 竟是那个流氓得胜了。看来似乎只有流氓才能当皇帝呢。又有一次我看见许多女 孩都得了自虐狂,竟想尽一切办法弄坏自己的脚!直到很久以后她们才全部痊愈。 奇怪,难道精神方面的疾病也会传染的么?后来我又看到这个国家的人都穿着一 致,手中拿着一个红本子在大叫大嚷,才证实我这个发现是正确的。最近我注意 到一个青年人因为坚持讲真话、宣传科学、揭假打假,却得罪了他国家里无数的 人。被他打假的人和其支持者把他列为终生仇敌,不遗余力地谩骂、造谣、攻击 他和他的家人;而奇怪的是一些旁观者甚至只听过他的名字,连他是做什么的都 不清楚,就也跟着去造他的谣、公开辱骂他。这个人我一直在关注着他,祝他健 康长寿。”   “而在西方,我曾看见一个长相丑陋的老人被指控入狱,随后他被判处死刑, 在狱中被鸩杀。可我怎么也打听不到他犯有什么罪。又有一次,一群修道士让一 队士兵押着一个少女,命令他们把她绑在十字架上。十字架下放着许多木柴。他 们命令点火,那个少女紧抓着一个十字架,大声呼唤着神的名字,但是神并不存 在,我只能无奈地对她摇了摇头。后来你的一个同行也同样遭此厄运,只是他没 有呼唤神,而神也闭着眼不愿看他。我还曾看见一个学者在大厅里讲演他的理论, 可人们却从二楼上扔下一只猴子。一个科学家发表他的理论后,结果却是一百个 同行忙着开会批评它。还有一个画家,生前他的画一幅也卖不出去,死后竟每幅 都可卖个天文数字,只是不知道人们认为死人要这么多钱干什么。”   “唉,够了。愚蠢的人类……”哲学家此时已热泪盈眶。于是他请求道: “难道您就不能说些令人振奋的事吗?”   “当然。历史爽快地答应道,比如--”她刚开口,却停了下来,眼睛看着 窗外。原来此时东方已开始发白。于是她说道:“抱歉,我很想跟你再聊一会儿, 只是天马上便要亮了;如果你不趁着曙光未明时赶紧离开的话,我怕人们醒来时 发现有个哲学家竟也敢上楼,他们会把你从楼上扔下去的。毕竟这儿也不是你们 哲学家的理想国。”   “那没办法了,只好到此为止了。”哲学家耸耸肩,说声“再会”,转身朝 阳台走去。刚走出几步,他却又回过头来,说道:“很抱歉,不知道我能不能在 临走前看看您面纱下的真容呢?”   “当然。”历史答道。她摘下面纱,拿下头上的假发,于是,一个满面皱纹, 头发苍白的老太婆便出现在哲学家眼前。   面对这一切,哲学家并不感到特别的吃惊。因为从他很小的时候起,便常听 到祖母同他讲关于历史的故事了。他心满意足地点了点头,再次道了“再会”, 一会儿便消失在朦胧的晨光中。   历史此时才想起,她忘了问哲学家的名字。    ◆             女人四十是道坎儿               ·王婷婷· (1) 江燕一个人打开一瓶红酒,端着红酒杯看着电脑上的美剧,一小口一小口地 啜饮。她家的小时工阿姨李姐一声不响地洗洗手,去冰箱里捣鼓一番,几分钟后 端过来一碟子蒜泥拍黄瓜,一小盘大葱炒鸡蛋。 江燕把《纸牌屋》暂停,一脸惊愣地看着面前的喷香扑鼻的菜。 “李姐,呃,谢谢啊。” “谢啥?喝酒不能没个菜。” 李姐一转身又继续干活去了。 单身的江燕是一个大数据工程师,在CBD的新兴科技公司,收入不少。她一 个人能有什么活儿?不过是听到公司里的小姑娘们傲娇地对男朋友说:女人要好 好爱自己,赚钱的凭什么兼职保姆之类的新女性言论,学着享受生活。 蒜泥黄瓜配红酒? 好吧,小时工哪里懂这些,反正是在家里,味道还不错。 江燕这种经常出差加班的人,在家煮泡面的时候都不多,家常小菜很久没吃 到了。 门铃乍起。李姐蹭的冒出来,嘴里咕哝着:“这是谁啊?您的客人?”手里 已经打开了门。 是快递。江燕在李姐身后小心翼翼捧住那个漂亮的纸盒。 “是蛋糕啊。” “嗯。” 江燕打开盒子,惊喜地发现粉红色奶油挤的玫瑰花丝毫没有走形,专门的蛋 糕盒子固定的很好。蜡烛、碟子都是特别定制的加厚的仿古瓷一次性盘子。 不对自己好一点,怎么对得起三十九年的岁月? 李姐凑过来,用她的四川普通话热情地说:“生日快乐啊。不知道你今天过 生日,你早点说,我给你买材料,做几个拿手菜。” “谢谢。不用了。我一个人吃个蛋糕就饱了。对了,你也吃一块吧,我过生 日嘛。” “行。陪你吃一块蛋糕,就算给你祝贺生日了。免得你一个人吃。” 江燕矜持地笑笑。 江燕给李姐的碟子里放了一大块儿蛋糕,自己放了一小块儿,又去拿酒杯给 她倒了一点红酒:“你也喝点吧。” 李姐呵呵一笑:“今天还喝到了红酒,哈哈,好事。来,干一个,祝你生日 快乐。” “谢谢。” “对了,小江,你今年多大了?不好意思啊,我知道你们这些白领不能岁数, 也就咱们俩,随便瞎聊天。我这个人爱聊天。” “三十九了。” 江燕很不情愿地说。她想起自己的身份证复印件给中介公司留过的,万一李 姐见过呢。 “啊?真不像,你看起来很年轻呢,我以为才三十出头。你们保养的真好。 你看看我,我比你小,我是阴历七月初八满39岁。可能是下个月哪一天。我现在 也记不住阴历阳历了。” 江燕喝了两杯红酒,有一点点兴奋,带着酒劲,她拿出手机就查阴历是阳历 的哪一天。 “哎呀!就是今天啊。咱们俩同一天生日。我从来不知道自己阴历生日。这 下可记住了。来来来,你再来一杯,祝你生日快乐。” “我操,今天,不行,我得告诉那个家伙是下周生日,让他去给我买礼物。 不能便宜这个混蛋。你看看你,还没结婚呢,看起来年轻漂亮的。咱们同岁,我 没读多少书,女儿都怀孕了。” 江燕尴尬地笑,她竟然和自己家阿姨同年同月同日生。人家马上当外婆了, 她连个男朋友都没有。 自从过了35岁,连媒婆都从她的生活中消失了,周围的人自动认为她打算独 身主义到底,谁都不再热心牵线搭桥。 说实在的,一个39岁的剩女,有房的白领,在北京很难找到匹配对象。因为 自己有房子又犯不上凑合着找一个。 同样条件的男人可以找到二十几岁,最多三十出头的未婚女性。再大一点的 离异男也可以找到刚刚三十出头的离异无孩或者未婚大龄女青年。 39岁是个尴尬的年龄,无论是性还是生育的价值都最低。 早几年三十左右那会儿,也不过是没有遇到合适的,不肯将就,自己还有一 点资本挑剔。谁知道加班出差,拼命赚钱的日子过起来飞快,这些年,同学朋友 一大波离婚再婚都完成了,连爹妈都不再提结婚的话题了。 李姐特别兴奋,她再次祝贺俩人生日快乐,起身去给自己拿了筷子,端过来 那两盘菜,用筷子一口蛋糕一口黄瓜一口酒的大刺刺地吃喝起来,一边嘴里噼里 啪啦就说上了。 “你看看我,咱们俩同岁,我19岁那年生的女儿,她今年20岁,马上就生了。 我说别耽误你妈赚钱,让婆婆伺候去,我是娘家妈,没这个义务。我儿子18岁, 读技校,女朋友都谈了两年了。我来北京这些年也懂了很多,不能早婚,一点没 意思。他们这一代人最会享福了,生了没人带的,都是扔给婆子妈,自己一年回 来一次说是看看孩子,还不是在家里躺起等吃等喝。吃饱了领着孩子逛去,留我 这个老妈子在家里干活。我才不干呢。老娘自己想通了,我才不做这个傻事,你 爱结不结,爱生不生,我早就说老娘不给带孩子,媳妇要自己带才生,不带就不 生。我儿子倒没想结婚,儿媳妇的爹妈给我打过两次电话问啥时候办。我说房子 没买好,咋办?其实,我偷偷在县城给儿子买好了房子,租出去的。我才不告诉 他,免得他不上进。” “多好。你还很会教育孩子。” “哪里会啊。以前还不是别人咋样我们就咋样,来了北京,跟你们北京人学 了好多。我刚来给一个大学教授家做,他们会管孩子,还经常教育我别溺爱孩子, 别包办。看看你们城里人,会赚钱会享受。不过,小江,这一年多我都没见过你 男朋友,你是不是打算一直单身?” 江燕一口气喝干了杯中酒,什么白领,什么年薪几十万有房,她听着自己家 的小时工阿姨讲她有儿有女还真有点嫉妒。 平日里在同事面前一副资深的精英白领模样,在同学面前是不将就的人,回 到家是有房有钱有巨额保险的女儿,她连表示郁闷的机会都没有。 借着酒劲儿,她一拍桌子:“男人都是动物,看脸看胸还看你赚多少钱。挑 三拣四的给你大恩大德娶你回家做饭生孩子,又不是养着我,还不得我上班赚钱 去,我凭什么?” “对。要么养着你,要么你赚钱就得捧着你。凭什么。你看看你这个房子, 啧啧啧,在北京这个地段的二居室,快五百万了,你怕什么?房子比儿子靠谱。 我那个儿子,我要给买房子,将来生了孙子可能还得给他养。不像我当初,婆婆 给带了一年多吧,按月给钱,不给不行,过年过节大包小包的买。现在的媳妇, 你给她买的看不上,只要钱。我就羡慕你这样的白领。” 江燕矜持地笑:“我还羡慕你有儿有女呢。你还年轻,还能再婚。” 李姐离过婚,来北京之前就离了。她刚来的时候就说过。一个离婚女人,还 有两个孩子,挺不容易的,江燕也是因此对她有点同情。 “我才不想结婚,一次就够够的了。你说的对,我有儿有女结婚不结婚的不 着急,遇到条件好的才行,赚钱没我多的男人要来干嘛?我也不打算给谁再生孩 子,要孩子的也不能找。哎呀,无所谓,老娘我有性生活就可以了。管他呢,养 老还有儿子。” 李姐说有性生活就行,把江燕震得三观尽碎,心理阴影面积巨大。 (2) 罗凯和她认识了好多年了,俩人都是千年单身狗,怎么都遇不到良人。 他们在微信上隐晦地互相请教过几句恋爱经,然后就相忘于江湖。 他们属于彼此不来电的熟人,又都是正正经经的人,以结婚为目的才谈恋爱, 没感觉绝对不瞎撩。他们之间保持了七八年纯洁的友谊,见面不到五次,只活在 对方的朋友圈里。 江燕的朋友圈发了几张生日蛋糕配红酒的图片,收到了一堆赞,一堆熟人的 顺祝。罗凯的留言是:祝你生日快乐,越来越年轻,越来越漂亮。心想事成。这 个留言在一长串赞中显得颇有诚意,江燕也就特别回复给他一句谢谢。 罗凯立刻私信她:“很久没见了,这周有空让我请你吃饭吗?算是补过生日。” 江燕也不会当真,客客气气道:“不用不用,心意我领了。谢谢你。” 罗凯倒坚持起来:“吃个饭而已,好久没见了嘛。随便聊聊天。” 江燕再推辞就有点矫情了,随口说:“好吧。再约。” 没想到罗凯第二天就发过来一个餐厅的位置,还有预订信息,在她公司附近。 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去吃饭,俩人都礼貌地说说笑笑,罗凯看起来就是请她 吃个饭,并没有其他意思。 江燕踏实了,又有点失落。 她喜欢不喜欢另说,男人的追求总算是一种肯定,她已经六年没被任何男人 追求了,相亲那种彼此了解身家、性格、赚钱能力到底不是谈恋爱。 俩人自此次之后,微信互动多了一点。 江燕自从39岁生日之后,性情大变,有一点急吼吼不择食的冲动,聊微信的 作风一改矜持为暧昧。 眼看就要四十岁了,过了这个坎儿就奔五了,只能找个老伴儿了吗?现在还 挂在三字头上,再蹉跎岁月,也不过转眼的事。 不得不承认,李姐那句“老娘反正有性生活”刺激到了江燕。她有六年没有 摸过男人的皮肤了。都快不会接吻,不会做爱了。虽然她以前也不那么熟练,好 歹晕头晕脑地被男人当宝贝一样地睡过。 罗凯的互动虽然多,都是正经话,从来不往男女之间发展。 江燕发给他自己煮的一锅鸡汤的照片,趁着对方啧啧表示馋和羡慕之际,鬼 迷心窍地邀请他周末来家里吃饭。罗凯立刻就答应了,问了地址。 李姐接到江燕让她多买点菜,周六有朋友来吃饭的微信时,会心地笑了。 罗凯比约定的时间还早到,江燕很庆幸自己的淡妆刚刚完成,看似随意其实 精心搭配的休闲服也穿好了。 李姐在厨房忙碌,冲淡了孤男寡女的尴尬,显得光明正大,坦坦荡荡。俩人 喝茶嗑瓜子,等着李姐一个菜一个菜地上。 李姐不辱使命,没一会儿就一手端着菜,一只手握着筷子夹着俩碟子,把菜 摆好,热情地招呼罗凯吃饭,趁机看着他上下打量,又冲着江燕笑得格外灿烂。 做完饭,李姐自作主张不打扫卫生,告辞穿鞋,行云流水,就好像下一家都 等急了一样。罗凯不以为意,只有江燕有种被看破的窘迫,后悔约到周六,周日 多好,她大不了买俩现成的菜,自己再做两个。 再一个周六,李姐一进门就把自己当成闺蜜,不见外地直截了当问江燕: “你们俩睡上没有?那个男人床上怎么样?男人行不行得试的。他看起来一般, 不过斯斯文文也行。” 当李姐确认江燕一口否认俩人那天根本没任何事之后,她肆无忌惮地笑了起 来:“小江,你咋那么想不开呢?都什么岁数了?又不是处女,睡多少男人脑门 上不写,男人得上床试试,光聊能聊出什么?不上床是不能了解男人的。不行再 换,千万别耽误时间考察,睡了就知道他的真面目了。” 江燕不和李姐多聊,她不管这些,一边擦地一边数落她:“你们这些知识分 子啊,读书都读傻了。我一个也是做小时工的姐们儿被一个教授给弄上床了,在 床上的教授都不如农村人,我姐们说,那个男人只会趴她身上让她伸直了腿躺着 别动,姐们说换换姿势,教授愣是不会,还说我小姐妹哪里学来淫荡的姿势。后 来我姐们不要这个教授了,老头儿却低三下四地挽留。老头儿不肯结婚,还不是 觉得找个保姆丢人,我姐们反正也是闲着,人家找到好的也不要这个教授。这种 男人,睡得不得劲儿,又不肯结婚不肯包养,谁一心一意跟你?不睡一下,她怎 么知道是这种人?我姐们说:要不是冲着免费住他家里,理都不会理这个人。” 江燕听得脸红了。 在床上,她也就会这样,上一个男人要她来一次反方向的,她骂他流氓,再 然后,那个男人就逐渐不主动联系她了。 都要四十岁了,还得以色侍人?用床上笼络男人?她那么多的美德和条件都 不算什么了吗? 她不甘心,不忿,又无奈地蹉跎着。 (3) 李姐说,出来打工这么辛苦,生儿育女熬到出头,身边这个男人只要不让她 养着,只要踏踏实实打一份工,俩人有没有婚姻都无所谓,她的男朋友也有俩儿 子的,都是老来有靠的人,遇到一起就图有人说话,有性生活,还要有淋漓尽致 的性生活。 江燕逐渐不那么反感李姐每周六过来的絮叨,她也不鄙夷李姐把床上的事说 得好像吃饭穿衣。 她咬咬牙,心里计较着再约罗凯周日过来吃饭。他说喜欢吃老鸭汤的,她也 说自己倒是见过母亲做。 李姐突然走过来说:“别约上次那个男人啊。那次他没有趁机主动睡你,就 表示他要么不行,要么对你没感觉,上赶的不是买卖,你换其他男人过来吃饭。” 江燕哭笑不得,她是蛔虫吗? 她一个农村妇女,离异女人,没人要的孩子妈,她比自己懂? 江燕到底还是相信了李姐。 罗凯这些天依然不咸不淡地和她在朋友圈里互动,这种不冷不淡忒没劲儿。 这个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小时工真的有一套,人家初婚瞎了眼,到底养了一对 儿女。她虽然人胖又土,晚上却睡的是比自己小二岁的长得像模像样的某小区保 安小头目。据她自己说,她睡得淋漓尽致,心满意足,想怎么睡就怎么睡,男人 不但不生气不骂她浪,还被睡得神魂颠倒,心服口服,就等她同意结婚了。 江燕身边的已婚女人大多数都是怨妇。倾诉幽怨也都含蓄地皮里阳秋地说几 句,再感叹天下的老夫老妻都是那样。 也有几个小妖精一样的女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和她们不是一个圈子。 李姐只有一个烦恼:钱。 江燕也是只有一个烦心事:男人。 (4) 江燕偷偷去婚恋网站报了名,交了二万八,受到婚姻顾问的热情服务,电脑 配对,一下子把她未来半年的周末都安排得满满当当,一个接一个,就等着她去 翻牌子,决定先见哪一个。 当她见过第五个,婚恋顾问小姑娘约她做了一次一对一的咨询。这个顾问也 就二十几岁的样子,在公司里大概见多识广,约谈过几百个顾客。 她循循善诱,一点一点鼓励着江燕说出她对相亲对象的看法。 第一个人带着孩子过,江燕说,她没有自信可以当好后妈。 小姑娘抿嘴微笑说:“那个人的收入比您低,还有孩子,的确有点配不上您。 不过,经历过沧桑,而且还是因为前妻出轨离婚的,他的优势可能是懂得珍惜经 营下一段婚姻。孩子也大了,其实用不着你照顾。” 江燕微笑不语。她其实感觉到那个人对她不太感冒。 小姑娘非常知趣,立刻问起第二个自营小老板为什么也没有下文。 江燕还是微笑着说:“他喝了一杯茶就说有事先走了。” 这是最让江燕挫败的一次见面。那个男人老远就盯着她上上下下、肆无忌惮 地打量,脸上失望的神色毫不掩饰。 事后,江燕反复琢磨,想明白那个男人接触的人群都很活泛,衣着打扮比较 张扬,看到江燕这种CBD性冷淡风,加上她相貌平平,齐耳短发,就没了兴趣。 婚恋网站上提交的照片毕竟是精挑细选的,条件又好,还是有一点吸引力。 见面之后,他眼里只有脸和身材,大失所望之下,抬腿就走人。 小姑娘大概已经回访过每一对见面后的情况,她还是笑了笑:“刚开始互相 不感冒是正常的,这些失败案例让我对您的需求和性格了解得更多了,以后可以 做出更加精准的匹配。” 江燕不置可否。 心里有些心疼起二万八的会员费。 小姑娘看到她的脸色,话锋一转,娓娓道来他们的高端会员都是如何如何, 她这次咨询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以前见过的人只当是锻炼,真正的优质会员特意 放在后面。一次咨询,职场混迹近二十年的江燕被小姑娘打动,又购买了他们的 形象顾问服务,婚恋心理学课程和图书,吐槽了一些不能给外人道的事儿,愉快 地离开了。李姐习惯性地用眼神询问江燕有没有新情况,见她躲避的眼神,心领 神会,不再多说。 做完事,闲闲地聊起自己的男人:“我男朋友说,男人都是视觉动物。有时 候也是心情决定的,看到漂亮的都喜欢。他没说过我好看,我们俩通过老乡认识 以后挺能说到一起的,被别人开玩笑一撮合就好上了。我主动一点。主动有什么 不好?主动就是有主动权的意思。要踹他也是我主动踹,他休想先踹我。” 说完,放好围裙就开门走了。 江燕不想鼓励自己和一个保姆亲密无间,阶级的差异让她充满戒备,努力保 持距离。 她的自尊心也不允许被同龄保姆同情、以胜利者的姿态指点她男女之间的要 诀。 可是她不得不承认,李姐这一番现身说法,比婚恋网站的顾问都说得到位。 到底是实践出真知,人家搞定男人就是比她强。 承认说得对归说得对,要让江燕主动勾引男人、讨好男人、魅惑男人,这比 杀了她难多了。 当她见到第九个匹配对象,江燕心里无数个声音告诉她,李姐那一套可能有 用,李姐说的先聊得来,然后主动一点,可能有用。 这是江燕迄今为止最满意的一个人了。副主任医师,离异,孩子跟女方,有 房有车,父母也是知识分子,生活小康。 斯斯文文的,其貌不扬吧,却看起来挺实在挺有修养。 对她也不错,不像有些相亲对象只请咖啡喝茶,坐一坐就走,他说吃饭吧, 反正我也要吃饭的,一起吃个饭,好过独自填饱肚子。 江燕说,那就AA吧。 医生惊异地看她:“吃个饭而已,不至于,我一个大男人请一顿便饭不用AA。” 江燕说:“还是AA的好,吃得舒服。” 医生点点头:“这样也好,大家都没负担。” 这一顿饭,江燕吃得心情愉快,看着对方平常的脸,比她还矮的个子,微微 秃顶的头,一开始的失望竟然换成了心动。 江燕主动说:“加个微信吧。” (5) 江燕和医生见面第三次就睡了。 因为李姐又找到机会说了她的心得:“男人得睡,越睡越好。床上主动更好, 你越是主动他们越是离不开你。真的。我反正睡过几个男人。一开始不好意思, 被动,也不敢,都被嫌弃。后来放开了睡,反而甩不掉了。真他妈的,男人太虚 伪了。你要狠狠睡他们,只做不说。” 江燕听李姐这些日子以来传授的经验,进步很快。那么多同学朋友闺蜜,大 家争先恐后表现得有文化有教养有素质有见识,没有给她什么正面影响,自从被 钟点工阿姨指点,她这才顺利一点。 医生约她见第三次面,这是前面八个人从未有过的。 前面也有见面就暗示可以上床试试的男人,那种人拿着相亲顺便约炮,根本 没有结婚的诚意。 男人对女人有没有兴趣,想不想认真交往,谁心里没点数? 缺乏经验,不代表智商不够。 医生很想结婚。 他说自己太忙了,加班是家常便饭,将来生不生孩子随便。 这种坦诚让江燕有点感动,她对自己是否依然具有生育能力一点都没有信心。 如果想生,他是医生,虽然是骨科大夫,一个医院的同事里总认识一两个妇科专 家吧。 江燕一下子想这么远,脸上不由自主羞涩起来。医生心想,这个女人不漂亮 不出众,身材扁扁的,却是合适的结婚对象。 俩人彼此对眼,就不想浪费时间。医生立刻约了她去家里,说是:“看看我 的家,也算是进一步的了解。” 江燕答应了。 眼看就要到四十了。 在医生家里,俩人倒没什么话好说了,他去厨房鼓捣出几个凑合着可以下嘴 的菜,倒上红酒,两个中年男女这才活泛起来。 饭后,江燕说她洗碗吧,公平一点。医生嘴里客气着,手就从身后一把抱住 了她。江燕身体僵硬,动也不动,也不说话,医生顺势搬过她的脸亲了上去。 医生也相过十几个女人了,不是人家看不上他,就是他有点看不上对方,只 有两个人勉勉强强见了第二次,再没有然后。 是江燕坚持AA的这种行为让他好感倍增,毕竟一个普通医生既怕被惦记钱又 怕被嫌弃穷。 江燕脸上的羞涩让他动心。遇到那么多女人,直接问他的收入问他的房子多 大,问他那方面怎么样的都有,唯独没有人露出女人的羞涩。 江燕僵硬着身体被按在床上,李姐的教导完全派不上用场,她六年没有性生 活的干涸,不知道手往哪里放,下一步该怎么动作了。 医生也特别紧张,慌里慌张地没有二分钟就泄了。 “第一次我太紧张了。” “哦。” 有了第一次,就有第二次。 江燕依然学不会怎么样在床上主动睡男人,她特别努力地想表示自己的主动, 有些时候让医生理解成了她很急迫很需要,对他的速战速决挺满意。 医生想,这个女人挺喜欢我的。 (6) 江燕给李姐发了一个微信,说她要结婚了,搬去对方家里住了,所以不再用 钟点工。又给她发了一个大红包,额外感谢了几句。 她总算松了一口气。 江燕不想让一个小时工指点她去搞定男人,这让她的自尊心严重受挫。 李姐见不到江燕,再没有机会对她面授机宜。这令她有些遗憾,也就几分钟 的事儿,她就计划起空档时间怎么安排,怎么样尽快上工。 医生也在这个时候发微信辞退了他家用的钟点工。 他只说父母过来住,不用家政服务,也转账了一个大红包给她。 他和自己家的钟点工熟悉起来,是因为她有一天央求医生推荐一个治疗白血 病患者比较好的医院,说是一个在这里餐厅打工的老乡的孩子,她看着可怜。医 生觉得这个女人挺善良,也就多说了一些,又索性给同学打了个电话,让对方帮 忙在医院挂个专家号。 小时工每个周日过来打扫卫生,煮一顿午饭。下一个周末的时候就带了一瓶 酒,说是老乡给的老家产的白酒,谢谢医生的帮忙,以后孩子住院,或许还要去 求他的同学什么的。 孩子生病最让人同情,钟点工平头正脸的,提起别人家的孩子一脸的于心不 忍,这让医生想起了每周六才能见面的女儿,心有戚戚然。 这一天,他就着菜把半瓶酒都喝下去了,没想到入口绵软,后劲十足,喝得 晕晕乎乎地去歪在沙发上。 他是被钟点工给拖到床上去的,又是被她给扒光的。本来对方的想法是让他 睡舒服一点,他理解成主动要睡他,就顺势动手动脚了一下。 如果没喝酒,他绝对不敢,万一赖上他,嚷嚷着被强奸,闹到医院去,非要 跟他结婚怎么办? 喝点酒的人心里也清楚的,手底下却不清不楚。 经常给病人正骨推拿的大手在女人身上摸索了几把,女人正是三四十岁的时 候,平日里也不是没有男人,只是没睡过知识分子,这几把摸得她大脑皮层细胞 里产生了强烈的亢奋,带着一点动情,一点好奇,钟点工很快把自己也扒光骑到 了医生身上,吓得他差点阳痿,只好勉为其难,一半害怕一半渴望地做了一次。 事后,医生假装酒醉得厉害,转身就呼呼大睡起来。再一个周日,他在家里 看书,偷偷瞄着钟点工会不会说些什么让他负责的话。 她倒没什么表示,略有点儿尴尬的神色,以前还闲聊的,这次一句话也不说。 医生只是在女人临走打招呼的时候“嗯”了一下,看到门关好,长长吁了一口气。 一个月后,钟点工要去他的医院开药,问能不能帮忙挂号,她只有二个小时 的空档,说是胃不好。他问怎么样不好,女人说是胃烧得难受,吃饱了不行,饿 一点也不行,她只好每天揣一个馒头,感觉这种灼热感要来的时候啃个馒头就好 一点。 很多医生也有胃病,饮食不规律,吃饭太快造成的,他一个骨科大夫时间规 律,却也有这个毛病。他听完就去找了一堆自己在吃的药给她,说不用去医院, 去了也是这些药。平时注意饮食规律,少吃寒凉食物,三分治七分养。 女人拿上了,有些不好意思地说“谢谢”,他说到时间了就自己弄一点东西 吃吧,不用客气,想做什么做什么。说着说着,说出来医生憋了好久的话:“上 次我喝多了有点没控制住自己,对不起了。” 钟点工立刻明白了,女人说:“我有男朋友在这里。” 对不起和有男人之间的逻辑关系,俩人都清楚。可是谁都不说破。医生八卦 地问了句:“还有男朋友?你老公呢?”引得女人说了一通前夫赌博、游手好闲, 好吃懒做,还虚荣心强,天天想着到哪里搞个买卖暴富,日子越过越穷,她一气 之下逼着离了婚,说好的儿子归他,女儿跟着妈,谁知道他破罐子破摔,儿子读 不起书,还是找到她,转去外婆家读书,由她每年给钱了。 说得义愤填膺,也有一点骄傲,她很早就出来做保姆,一个人做好几家,赚 的钱在老家就算不少了。就这样做,到底养大了两个孩子,那个前夫压根没一点 点用。儿子将来是给她养老的,与他没关系了。 俩人说着说着,又滚了一次床单。女人知道他的心思,穿衣服的时候说: “我就是看你一个人不容易,你赶紧找个女人吧。这男人单身太久会不行的。” 医生就不爱听了:“我不行了吗?我刚才哪里有不行?” 钟点工就笑:“比我男朋友差。我男朋友一次没有一个小时他不下来。你可 能是憋太久了。经常做就好了。” 医生被她说得无比沮丧,他这辈子也没坚持到一个小时,被这个女人说得都 不敢和离异女性相亲了,就怕人家的前任把他比成了渣,还不说出来。 他一狠心去著名的婚恋网站交了钱,想尽快解决掉这个问题。 医生其实很迷恋床上的钟点工,可是他在床上床下都不表示,一心防着她打 算登堂入室做夫人;他不太喜欢床下的小时工,给他一种狗男女的感觉,让他对 自己的人品有一点重新认识。 幸亏这个女人平时从来不联系他,除非让他找专家挂号,让他插队拿药的时 候才打电话。他已经习惯把她当成一个亲戚,这种亲友同事们都有一大堆,司空 见惯。医生总算遇到一个想好好交往的女人,他对江燕基本上满意。不太满意的 是对方的颜值,皮肤不够白皙,身材扁平,没什么肉。 江燕做技术,话不多,理解能力强,不挑剔,脾气温和,比他暴躁挑剔的前 妻好多了。尽管没有医院里的小护士好看,得不到的小护士与可以拿下的CBD女 工程师比起来,他宁愿要工程师,起码人家的收入是小护士的好几倍。 年轻美丽的姑娘看不上他,他也看不上人家。 医生很在乎和江燕的这段关系,不能继续让一个与他睡过的钟点工继续出现 在他家。 (7) 李姐同时被两个东家辞退,她大声地告诉了公司,哈哈大笑地说自己好倒霉, 都是干了快两年的家,好不容易熟悉了。 幸亏都发了红包,她偷偷乐了好一会儿,打算去买一只鸡爆炒,再有一条鱼, 才是对待难得休息的正确姿势。 老板才不烦恼,如今钟点工保姆特别缺,排活儿都排不满,李姐这种熟练工 更受欢迎,一出去试工就被留下,什么人都对付得好好的。 江燕和医生越睡越好了,虽然医生觉得她在床上比钟点工的恣肆狂放差远了, 可是这种味道才是最让他自信和满意的。 毕竟,狂风骤雨太多了消受不起,容易肾虚。何况江燕收入高,有房子,未 婚。 江燕和医生都认为对方是可以结婚的人选。 可是他们谁都不想先提结婚,都想认真考察。 对待婚姻这件事,他们俩的恐惧感和没有信心几乎一模一样,这是难得的默 契与投合。 而且他们都觉得有固定的对象比以前更开心一点,每个周末都去相亲,刚开 始以为会有惊喜,没想到惊吓更多,沮丧频频袭击,这样不用再去相亲也挺好的。 重要的是,婚恋市场竞争激烈,他们共同注册的那个公司推出了新的举措: 老会员和新会员都享受VIP终身服务,无需再次缴费的巨大回馈。 李姐很快又上工了。 她不久就忘记了这俩旧东家。 在北京十几年了,认识了上百个东家,早就做到不动心不动情不烦恼。 世界上经常都有特别丧的事,人生不如意也是十有八九。 不过,对于江燕来说,四十岁生日前终于有了一个男朋友,怎么也算是一件 好事。 (寄自温哥华) 【网里乾坤】∽∽∽∽∽∽∽∽∽∽∽∽∽∽∽∽∽∽∽∽∽∽∽∽∽∽∽∽∽ ◆           鲁迅对《无问西东》的讽刺      ·问 号· 看到《无问西东》特写20年代访华的泰戈尔及其身边的金童徐志摩、玉女林 徽因等,立刻想到鲁迅对此事的嘲讽。兴起找来鲁迅所有关于泰戈尔的记述,倒 是基本没有对他本人的直接评价,主要讥刺的是围在老泰身边、被《无问西东》 称赞为“自信、笃定、从容”的诸位民国精英。 1924年5月8日,鲁迅在日记里记录参加北京文化界为泰戈尔举办的祝寿活 动:“晚孙伏园来部,即同至中央公园饮茗,逮夕八时往协和学校礼堂观新月社 祝泰戈尔氏六十四岁生日演《契特罗》剧本二幕,归已夜半也。”其时,社会名 流梁启超联合北大校长蔡元培、林徽因父亲林长民等人创办讲学社,每年邀请一 位外国名家访华讲学。泰戈尔是继杜威、罗素、杜里舒(Hans Driesch,德国 哲学家)后的第四位讲者,于24年4月12日到上海,经杭州、南京、济南、天津, 终抵北京。祝寿当日,名流与高帽云集。胡适致主席辞,称泰戈尔是革命的诗哲; 梁启超主持赠名典礼,送泰戈尔中文名曰竺震旦,意“如日之东升西落,如雷之 震天撼地”。 5月26日,鲁迅给求他帮助出版小说的北大学生李秉中写信说:“《边雪鸿 泥记》事件,我早经写信问过,无复,当初疑其忙于招待‘太翁’,所以无暇。” 这是鲁迅第一次开嘲泰翁。“其”指胡适,鲁迅托胡适联系商务印书馆,然胡与 商均无顾及,忙于接待VIP:泰翁抵达北京之日,一千二百余名中外人士在商务 印书馆图书馆会议室为泰翁举办了规模宏大的欢迎会。 同年11月11日,鲁迅写《论照相之类》,第一次公开嘲讽泰戈尔之行: “印度的诗圣泰戈尔先生光临中国之际,像一大瓶好香水似地很熏上了几位先生 们以文气和玄气,然而够到陪坐祝寿的程度的却只有一位梅兰芳君:两国的艺术 家的握手。待到这位老诗人改姓换名,化为‘竺震旦’,离开了近于他的理想境 的这震旦之后,震旦诗贤头上的印度帽也不大看见了,报章上也很少记他的消息, 而装饰这近于理想境的震旦者,也仍旧只有那巍然地挂在照相馆玻璃窗里的一张 ‘天女散花图’或‘黛玉葬花图’。”显然,鲁迅锋芒所指并非老泰,而是几位 “文气和玄气”的地陪先生、地陪之一的“震旦诗贤”徐志摩、和“凸眼睛、厚 嘴唇”的梅大师。鲁迅嘲笑的不仅是男旦艺术——“我们中国的最伟大最永久, 而且最普遍的艺术也就是男人扮女人”——更是这个不伦不类拉郎配的名利场。 一年后,鲁迅在《伤逝》(写于1925年10月21日)里又提泰戈尔: “默默地相视片时之后,破屋里便渐渐充满了我的语声,谈家庭专制,谈打 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她总是微笑点头,两 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 夸夸其谈的涓生向幼稚浪漫的子君吹嘘民主自由新思想——这又是讽刺盲目 的五四追星族。 再过一年,《马上日记之二》(写于1926年7月19日)继续点名: “这两年中,就我所听到的而言,有名的文学家来到中国的有四个。第一个 自然是那最有名的泰戈尔即‘竺震旦’,可惜被戴印度帽子的震旦人弄得一榻胡 涂,终于莫名其妙而去;后来病倒在意大利,还电召震旦‘诗哲’前往,然而也 不知道‘后事如何’。” “震旦诗哲”徐志摩乃泰戈尔铁粉,1923年他与闻一多开创的新月派便是受 泰戈尔《新月集》的启迪。徐又是梁启超的学生,因此义不容辞地主持泰戈尔访 华的接待与翻译工作,在媒体上发表《泰山日出》等宏文造势。泰戈尔极为感怀 地称他为中国的儿子;而鲁迅眼里的徐志摩不过是个自恋和虚荣的海归小资: “凡物总是以希为贵。假如在欧美留学,毕业论文最好是讲李太白,杨朱, 张三;研究萧伯讷,威尔士就不大妥当,何况但丁之类。……待到回了中国,可 就可以讲讲萧伯讷,威尔士,甚而至于莎士比亚了。何年何月自己曾在曼殊斐儿 墓前痛哭,何月何日何时曾在何处和法兰斯点头,他还拍着自己的肩头说道:你 将来要有些像我的。” 时至1926年8月,鲁迅逃避京师重地的政治追捕,南下厦门与广州。1927年 2月他在香港青年会做题为《无声的中国》的演讲,结尾再提泰戈尔: “我们试想现在没有声音的民族是哪几种民族。我们可听到埃及人的声音? 可听到安南、朝鲜的声音?印度除了泰戈尔,别的声音可还有?” 这里没有前面几处的明显贬义,却是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直面泰戈尔本人。 称泰戈尔代表印度的一种声音,这是褒义的肯定。但印度仍然列名没有声音的民 族;泰戈尔那博爱、和平、理想、美满的声音,恐怕与鲁迅打心眼里认同的民族 反抗的声音相距甚远。这个十分隐晦的微词出于鲁迅的个人审美和时势考虑,此 前此后未再明言或展开过。 八年之后,鲁迅在1934年11月19日写就的《骂杀与捧杀》里最后一次点名 泰戈尔,从篇名到内容都最明确地道出他对泰氏访华之行的厌恶原因: “人近而事古的,我记起了泰戈尔。他到中国来了,开坛讲演,人给他摆出 一张琴,烧上一炉香,左有林长民,右有徐志摩,各各头戴印度帽。徐诗人开始 绍介了:‘纛!叽哩咕噜,白云清风,银磐……当!’说得他好像活神仙一样, 于是我们的地上的青年们失望,离开了。神仙和凡人,怎能不离开呢?但我今年 看见他论苏联的文章,自己声明道:‘我是一个英国治下的印度人。’他自己知 道得明明白白。大约他到中国来的时候,决不至于还胡涂,如果我们的诗人诸公 不将他制成一个活神仙,青年们对于他是不至于如此隔膜的。现在可是老大的晦 气。 以学者或诗人的招牌,来批评或介绍一个作者,开初是很能够蒙混旁人的, 但待到旁人看清了这作者的真相的时候,却只剩了他自己的不诚恳,或学识的不 够了。然而如果没有旁人来指明真相呢,这作家就从此被捧杀,不知道要多少年 后才翻身。” 以上七处泰戈尔之引用,可见鲁迅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装神弄鬼追星族。 再回过头来看看《无问西东》拍的泰戈尔在清华的演讲。在这篇题为《你们要远 离物质主义的毒害》的演讲中,泰戈尔历数资本主义物质主义的罪恶,呼吁国人 复兴优美的中国文化,向人类文明贡献“伟大的圆满”、“灵魂的纯美”。当时 不买账的陈独秀、郭沫若等人猛烈批判这不合时宜的“何不食肉糜”论调:“世 界不到经济制度改革之后,一切什么梵的现实,我的尊严,爱的福音,只可以作 为有产有闲阶级的吗啡、椰子酒,无产阶级的人是只好永流一身的血汗。”(郭 沫若:《泰戈尔来华的我见》) 撇开政治立场之争,我们看看《无问西东》里的吴岭澜是怎样领悟的: “当我在你们这个年纪,有段时间,我远离人群,独自思索,我的人生到底 应该怎样度过?某日,我偶然去图书馆,听到泰戈尔的演讲。而陪同在泰戈尔身 边的人,是当时最卓越的一群人。这些人站在那里,自信而笃定,那种从容让我 十分羡慕。而泰戈尔正在讲‘对自己的真实’有多么重要。那一刻,我从思索生 命意义的羞耻感中,释放出来。 原来这些卓越的人物,也认为花时间思考这些,谈论这些,是重要的。今天, 我把泰戈尔的诗介绍给你们,希望你们在今后的岁月里,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 对自己的真实。” 先说几处失实:演讲不在图书馆,而在大礼堂;演讲内容不是真实,而是美。 其次,这段的画面和台词华丽丽地体现一片无问西东的名人跪拜。泰戈尔的演讲 只敷衍给了两句外语念白,观众几无可感;镜头之重点,一是频频闪瞎眼、切切 造光环的记者镁光灯,二是重重叠叠围拱泰戈尔的民国精英——除了梅贻琦,其 他皆非清华师生:梁思成已毕业;梁启超只在1920年底教过一门国史课;北大的 蔡元培、徐志摩、王国维和社会人士林长民、林徽因等更与清华无关。彼等名流 一言未发,便被吴岭澜拜为“自信、笃定、从容”,其唯一论据是“陪同在泰戈 尔身边的……当时最卓越的一群人”。 这是对人生的领悟,还是对名利的仰慕?编导懒于充实镜头语言,只顾一味 堆砌和加成名流;不仅如鲁迅所讽,跪捧国际明星,并借后人优势,再接再厉把 民国跪捧同道一并供上神坛。进而无中生有地借泰戈尔之口,捏造一个无问西与 东、名人即真实的顿悟,用这个虚伪的真实作为全片的主旨、清华的精神。虽是 对泰戈尔不负责任的强扭,与清华的务实作风背道而驰,却也契合今日社会之势 利、浅薄与虚荣。 (寄自康州耶鲁) ◆            王安石和他同时代的人们                ·商 周·      北宋是一个特别的朝代,因为它独特的抑武扬文的国策。一方面,文人士大 夫阶层过上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舒适的生活。但另一方面,冗兵冗员让王朝慢 慢呈现民穷国弱的状态,这又让有担当的有识之士忧心忡忡。于是,在十一世纪 中叶,有了先后两次由知识分子主导的的社会变革,这就是庆历新政和熙宁变法。 虽然这两次变革都以失败而告终,但当时的精英阶层在其中的表现,让人不胜感 慨。这里就以熙宁变法的主导者王安石为中心,来介绍他那些杰出的同事们。   一. 范仲淹   出生于公元989年的范仲淹大王安石32岁,是王父辈级的人物。有些巧合的 是,范仲淹和王安石的父亲王益同是大中祥符八年(1015年)的进士,算是同年。   范仲淹最为人熟知的是他的一句名言: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这句话对他来说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个理想,并且他为这个目标付出一生的努 力。无论是在地方上为官,在边境上护国,在朝中领导庆历新政,还是新政失败 后被贬它乡,他都一直在用行动实现着那句格言。这其中最值得一提的是庆历新 政。宋朝到了宋仁宗的时候开始慢慢呈现出长期积弱的结果来,具体表现就是内 忧外患。针对这种局面,范仲淹向宋仁宗提出了针对性的改革措施。在得到了皇 帝的首肯后,在庆历三年(1043年)他以副宰相的身份带领志同道合的官员推出 了庆历新政。可惜的是,这个新政触及了官僚阶层的利益,一年之后就草草失败, 范仲淹也因此被贬它乡。   就范仲淹推行新政的时候,王安石刚刚进士及第步入仕途。在庆历新政很快 失败后,范仲淹被贬为地方官。在范仲淹被贬到杭州当知州的时候,王安石正在 浙江鄞县当知县。在鄞县当知县的三年,王安石就在这个县实行了很多后来改革 中用到的方法,比如青苗钱和兴修水利等措施。所以,正值青壮年的王安石对于 宋朝的积弱应当有过深刻的思考。虽然两人当时同在浙江,但史料上没有找到两 人有过见面的证据。倒是等到王安石在皇佑二年(1050年)知县期满,回到家乡 临川守阙等待新的任命的那段时间里,王安石专门从临川去过杭州一次。这一件 事记录在王安石为《再宿金峰》这一首诗所做的自序里:“皇祐庚寅(1050年), 自临川如钱塘,过宿此……”虽然不能完全肯定,但王安石这次去杭州很可能拜 访了当时依然还是杭州知州的范仲淹。   两年后,范仲淹去世在青州的任上。世人对范仲淹好评如潮,其中王安石对 范仲淹的评价为:一世之师。   再十五年后,王安石在新皇帝宋神宗的支持下领导了一次更为彻底的熙宁变 法。熙宁变法所涉及的广度和深度都远远大于范仲淹的庆历新政,而且所持续的 时间和取得的成效也同样大于前者。这里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应该是王安石吸 取了范仲淹的教训,他避开了官员的冗员问题,把改革推向了其它方面。   有趣的是,当年积极参与了范仲新政的欧阳修、韩琦、富弼等人,在王安石 变法的时候,都站到了反对变革的一面。若那时范仲淹还在世,不知他当如何评 价王安石变法。   二. 欧阳修   欧阳修的年龄介于范仲淹和王安石之间,他比王安石长十五岁。1030年,23 岁的欧阳修进士及第,从此步入仕途。虽然也参与领导了庆历新政,而且在为官 时也为百姓做了不少事实,但欧阳修的被世人所铭记的却不是他的为官政绩,而 是因为文学成就。   宋朝嘉佑二年(1057年),作为翰林学士的欧阳修主持了进士考试,他对这 次考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提倡平实的文风。在这次考试里,唐宋八大家里 的其中四位包括苏洵、苏轼、苏澈和曾巩进士及第,同时他们也顺理成章地成为 了欧阳修的门生。也因为此,同为唐宋八大家的欧阳修被认为是北宋文坛的领袖。   欧阳修和王安石的交往应该比较早,在王安石1042年京城参加进士考试的时 候,欧阳修就在京城做官。欧阳修最得意的弟子曾巩是王安石的老乡加好友,通 过曾巩的引荐,王安石认识了欧阳修。因为爱才,在王安石进士及第后在基层为 官十二年时间里,欧阳修曾数次推荐王安石回京就职。尽管他的好意总是被执拗 的王安石拒绝,等到1054年王安石终于同意到京城任职的时候,欧阳修对王安石 也依然是欣赏和照顾有加。   到京城任职的王安石慢慢开始表述自己的政治观点,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件 就是在1059年他给宋仁宗上奏了《言事书》。在这份奏疏里,王安石指出了国家 面临的困境以及改革的必要性。虽然是庆历新政的主要参与者之一,欧阳修却不 同意王安石变革的主张。这种政治理念上的不同,让两人渐行渐远。   等到宋神宗即位并支持熙宁变法后,信念坚定得近乎执拗的王安石对欧阳修 就像对其他反对变法的人一样无情。一个例子就是在欧阳修的晚年,依然还有精 力为国效力的时候,宋神宗为是否任用欧阳修咨询王安石的意见。王安石给出的 建议是:可以给欧阳修幸福的晚年,但不能让他再积极参与国事。   因为如此,欧阳修和王安石之间的矛盾慢慢达到了不可调和的状态。就是连 欧阳修的得意弟子曾巩,在后来也和王安石势不两立。曾巩晚年和王安石都居住 在南京,但这两个年轻时的知己好友已老死不再往来。   三. 司马光   司马光比王安石大两岁,是王安石的同辈人物。世人熟知的司马光砸缸的故 事说明了他从小就聪明过人。在二十岁的那年(1038年),司马光进士及第。和 王安石一样,司马光少年得志、才华横溢。   司马光和王安石的交往,应该是在1054年王安石到京城为官开始的。两人曾 经在包拯所领导的群牧司做过同事,同样才华横溢的王安石和司马光惺惺相惜。 但这样的和睦友好的关系没有维持几年,当王安石慢慢以变革者姿态出现在北宋 政坛的时候,他和司马光的矛盾就慢慢替代了友情。   在变法的最初阶段,司马光还以朋友的身份给王安石接连写过三次长信,劝 他不要在变法上一意孤行、以天下为敌。王安石自然没有理会在他看来不可理喻 的司马光,只是给他回了一封简短的《答司马谏议书》,然后继续展开他的变法 事业。后来,当王安石以坚定的姿态开始主导变法之后,司马光就以同样坚定的 姿态站到了王安石的对立面,并从此成为了王安石一生最为强大的政敌。王安石 变法涉及了社会的方方面面,自然不可能全部正确,也同样不可能全部错误。所 以,对王安石变法部分支持或部分反对都是合理的现象。但有极少数人对王的变 法是全部反对的,这里面最有代表性的人物就是司马光。   由于宋神宗的大力支持,王安石的变法得以大力地开展。司马光像很多其他 反对变法的人一样,被贬到地方为官。也就是在被贬的那段日子里,司马光完成 了《资治通鉴》的编修。这本史书奠定了司马光在中国古代史上一流的学者地位。 的确,聪慧博学的司马光,是这部史书主编的不二人选。而几乎与此同时,正在 实行变法的王安石也在著书,这就是《新三经义》和《字说》。但因为王安石这 时著书的目的主要是为变法提供理论基础和培养变法人才,它的著作在指导思想 上有着明显的偏向,从而影响了它们的学术价值。也因为此,王安石的《新三经 义》和《字说》都早早地被历史淘汰。   等到支持变法的神宗皇帝驾崩后,司马光又得到了重用的机会。保守派的太 皇太后垂帘听政,让保守派的领袖司马光成为了宰相。虽然他在这的位子上不到 两年,但就是在这短短的时间里,他废掉了王安石建立的所有法规。也就是在这 两年时间里,退休在南京的王安石在郁闷中逝去。   王安石去世后,时为宰相的司马光对他做了如下评价:“介甫文章节义,过 人处甚多。但性不晓事,而喜遂非。致忠直疏远,谗佞辐辏,败坏百度,以至于 此。”也就是说,司马光对王安石的文章和节义依然是肯定的,但把王安石的变 法事业全部否定了。   就在王安石去世的那一年,司马光也离开了这个世界。   四. 苏东坡   苏东坡比王安石小16岁,算是王的晚辈。 嘉佑二年(1057年),二十一岁 的苏东坡以第二名的成绩进士及第。作为那次考试的主考官,欧阳修对苏轼的文 章极其推崇,这让年轻的苏轼在当时的文坛大名远扬。事实也的确证明了欧阳修 的眼光。苏东坡在文学上的成就不仅在宋朝独领风骚,就在整个中国的历史上, 他也能和李白杜甫一道站在了中国文学之巅。   但和他的文学成就相反,以第二名进士及第的他在官场并不得意。这应该和 他的个人性格有关,具有强烈文人气质的苏东坡,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当王安石 变法的时候,他站在王安石的对立面,指出变法的不足。当司马光全面废除王安 石新法的时候,他又站到了司马光的对立面,指出废除新法的坏处。这样的立场 让他在北宋的党派之争中没有一席之地,从而失去了利用权力实现自己政治抱负 的机会。   在1061年苏东坡参加应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的制科考试的时候,时任知制 浩的王安石是那次考试的主考之一。作为同样后来成为唐宋八大家的成员,苏东 坡和王安石在文学上惺惺相惜。但在政治上,苏东坡则基本反对王安石的变法。 也因为此,作为保守派的一员,苏东坡在王安石变法期间没有得到重用。   幸运的是,这种政治观点上的不同,没有影响到两人间的友谊。在王安石罢 相退休在南京后的第三年(1079年),苏东坡身陷“乌台诗案”,有着杀身的可 能。王安石参与了营救活动,他上书神宗皇帝说:安有圣世杀才士乎。最后,苏 东坡保住了性命。元丰七年(1084年),苏东坡从黄州迁汝州,途径南京,专门 上门拜访了王安石。他们见面时的会话很有意思,记录如下:   苏东坡:“轼今日敢以野服见大丞相。”   王安石:“礼岂为我辈设哉!”   那一次见面应该也是他们的最后一次见面,他们一起在南京游玩了几天,尽 论古今文字。苏东坡走后,王安石对旁人说了自己对苏东坡的评价:“不知更有 几百年,方有如此人物。”   两年后,王安石去世。时为中书舍人的苏东坡替宋哲宗撰写了《制词》。其 中就有苏东坡对王安石的评价:“……名高一时,学贯千载,智足已达其道,辩 足以行其言;瑰玮之交,足以藻饰万物;卓绝之行,足以风动四方。用能于期岁 之间,靡然变天下之俗。”   和司马光不同,苏东坡在评价王安石的时候,只提到自己认同的一面;而把 自己对王安石不认同的地方,隐藏了起来。   五. 蔡京   出生于1047年的蔡京比王安石小二十六岁,是王安石儿辈的人物。熙宁三年 (1070年),二十四岁的蔡京进士及第,步入了他的仕途,从此开始了他长达近六 十年的政治生涯。他的权力到了宋徽宗时达到了顶峰,先后四次担任宰相,期间 长达十七年。醉心于艺术而无暇执政的宋徽宗,让蔡京成为了宋朝最大的权臣。   在史书里,蔡京是奸臣。最直接的原因是他作为权臣的时候就是北宋走向灭 亡的时间。所以个人品行本来就污点甚多的蔡京成为了历史的罪人。但这种脸谱 式的评价不太适合概括蔡京的一生。比如蔡京的成绩就在此被一笔勾销了。早年 作为地方官的蔡京工作努力,还是有不小成绩的。就是晚年作为权臣的时候,他 也同样做了一些对社会有益的事情,比如他所推行的社会救济制度。   蔡京弟弟蔡卞是王安石的学生,后来还成为了王安石的小女婿。当蔡京进士 及第步入仕途时,王安石正在宋神宗的大力支持下全面开展变法运动。年轻的蔡 京积极参与了王安石的变法,成为了变法派里的年轻一员。虽然他在王安石主导 的变法运动中不是主角,但等到王安石去世后。蔡京逐渐成了变法派的中坚力量, 也成了王安石变法的继承者。等宋哲宗1093年亲政重新启用变法派大臣的时候, 蔡京的仕途从此走向辉煌。   作为王安石之后最有名的变法派的代表,蔡京被认为是王安石的继承人。但 蔡京所推崇的变法,已经和王安石的有了差异。再加上蔡京本人在品行和气节上 和王安石相差甚远,所以蔡京得到的历史骂名倒在情理之中。但后人把蔡京定在 历史罪人的位置上给予全面否定,本身就是一个值得讨论的问题。而把蔡京的罪 过,追溯源头并归罪到王安石身上,就更加是不公平了。   上面五个人是王安石在北宋不同时期的同事们,他们一起参与和见证了那个 特殊的朝代,政见上的不同让这些当时的精英阶层矛盾丛生。但值得注意的是, 在北宋的中早期,无论这种分歧多么激烈,这些当时的精英们还能基本上保持对 事不对人的态度。这一点,从王安石和欧阳修、司马光以及苏东坡的关系上可以 看得出来。但等到北宋后期,也就是党争越来越激烈的时候,这种对事不对人的 精神也就渐行渐远。 【网萃】∽∽∽∽∽∽∽∽∽∽∽∽∽∽∽∽∽∽∽∽∽∽∽∽∽∽∽∽∽∽∽ ◆          川普上台是因为美国不再伟大               ·子 皮· (编者注:本期选发的几篇文章皆来自作者子皮的公众号“炼金手记”。) 被议论已久的川普就职仪式终于来到了。历史以她自己的计划翻到了下一页。 八年前,奥巴马的就职仪式几乎是美国的全民盛典。这个国家的许多人,有 着不同肤色、性别、年龄、经济收入、文化背景、宗教信仰或政治倾向的人们, 欢呼美国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总统。一个多世纪以前是奴隶的、半个世纪以前仍饱 受歧视的黑人,这一天成了美国总统。 那一天许多美国人流下了热泪:这是美国的骄傲。在那一天,有无数美国人 比以往更相信美国是一个伟大的国家。 然而八年后的今天,我们看到了一位完全不一样的总统。同时我们也看到了, 不一样的人民,不一样的美国。 有一个几乎无人注意的小事,也许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今天的美国和她的人民 和她的总统。1月17日,在川普就职仪式前三天,一个来自加利福尼亚的中年白 人男性,在首都华盛顿的川普国际酒店前,引火自焚。不过这位自焚者迅速改变 了主意,倒地扑灭了自己身上的火,只受了极轻的伤。 事后这位自焚者告诉警察:“我试图自焚抗议。抗议一个事实,这个事实是 我们选出的这个人,完全没有能力尊重美国宪法。” 也许很多人对这位自焚者的行为不以为然。但在一个细节上,我们不得不对 这位自焚者起敬:这个细节是,他说他抗议的是“事实”(fact)。尽管这个事 实令他痛心疾首,无法接受,以至于决定自焚,但他没有否认这是一个事实,而 不是俄罗斯或假新闻制造出来的幻象。川普当选是事实。 我们可以一万遍地争吵哪一条是假新闻哪一条不是,一万遍地争吵川普到底 是个什么东西,一万遍地争吵川普到底会把美国引向何方。但我们无法否认川普 当选了这个事实,不管我们多么不情愿。 不情愿川普当选的人包括现任总统、所有活着的美国总统、天主教教皇、民 主党、共和党精英、一大波诺贝尔奖得主、硅谷、华尔街财阀、几乎所有媒体, 好莱坞、摇滚歌手、民歌歌手,体育明星、时装设计师、女权运动领袖、绿色环 保领袖,世界和平领袖、文学家、艺术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统计学家、算 命家、星象学家……以及你能想象的一切有钱的、有名的、有成就的、有道德的、 有思想的,都站到了川普的对面。 也许美国的一半人最不能接受的,不是川普是一个恶棍,也不是川普作为一 个恶棍居然不屑于掩饰自己是一个恶棍,而是这个恶棍居然被美国另一半人接受, 而且一切发生得如此迅雷不及掩耳。在11月8日晚上你上床睡觉的时候(如果你 那一夜像平常一样去睡觉),美国还是一如既往的美国;而第二天早晨起来,你 看到的是大地震后的地貌,一场席卷整个美国的大地震。美国作家,政治论坛资 深撰稿人Joe Klein这一天在《时代》杂志上写道: “美国的整个建制轰然崩 塌了。作为它的一个成员,我现在在瓦砾下写这篇文章,所以我的视野可能非常 局限。” 相信很多美国人都被深深地震惊了。但最最让人震惊的,不仅是耸入云霄的 政治大厦变成废墟;而是在美国这片美丽的土地的中央,我们突然看到一条巨大 的、深不见底的鸿沟。 是的,这太像一场大地震。但没有一个大震荡是一夜之间可以成就的,我们 感到地震的突然,是因为很多东西我们看不到或没有去看。如果我们一直在仔细 地看,仔细地想,我们也许不会忽略这样一个事实,这个事实就是:美国不再伟 大。 川普的讲话风格是直接明了,不加掩饰。这是一半人深恶痛绝的地方,也是 另一半人觉得特别解气的地方。但这次川普最最重要的信息,也是因为传达了它 才使川普胜选的信息,不是直接说出来的。川普说的是“让美国重新伟大”,这 句话中最重要的信息其实是:美国不再伟大。 其实就在不太久以前,也许就在三十年前,美国还是一个伟大的国家。事实 上在二十世纪80年代,美国大概迎来了她的顶峰。那个时期发生了让美国真正骄 傲的两件事:第一件事是:冷战以柏林墙倒掉而告结束。这不仅是美国的胜利, 而且是整个西方的胜利,它甚至是墙那边的人民的胜利——他们用文明自由和平, 战胜了野蛮专制暴力。第二件事是:信息革命。美国是工业发达的国家,但工业 革命始于英国,而这一次信息革命的发源地是美国,美国从此可以再不怀疑她对 世界文明的贡献。 在美国和西方自豪地欢呼他们的胜利的时候,墙那面的政治家们在仔细地总 结教训:他们选择了尽量回避意识形态而迅速发展经济。公平地说他们在某种意 义上成功了,至少在二三十年内他们避免了被迅速击垮。 当中国热切地向美国敞开经济大门时,美国同样热切地敞开了自己经济的大 门。整个美国都无法拒绝中国廉价劳动力:中国的农民工替美国造服装和手机和 塑料玩具,美国普通人民欢欢喜喜地享受前所未有的、廉价的物质丰富。 很多人都相信,在过去的三十年里,美国和中国都经历了巨大的物质繁荣。 但不同的是,许多人、包括许多中国人,都相信中国为此付出了巨大的代价,中 国的代价是农民工的血汗、有毒的土地、污染的水、令人窒息的雾霾、还有巨大 的贫富差别、贪腐带来的全民道德的衰落…… 但很少有人看到美国为此付出的代价。似乎美国付出的唯一代价是印刷美元 和发行国债。只有少数美国人思考过:美国三十年究竟失去了什么? 美国失去了工作。 冷战的胜利基本摧毁了国家之间的阻隔,资本、劳动力、技术和信息任意流 动,而几乎没有一个投资者和产业人能抗拒中国廉价和相对优质的劳动力,所以 美国的制造业迅速缩减。与此同时,信息革命带来的自动化,又削减掉一大批手 工工作;再有,美国对绿色的信仰,关闭了许多煤矿石油工作;还有,因为冷战 的结束,国防工业的相关的工作也在消失。 但是,我们失去的,似乎是那些不太重要的、不太体面的工作,在不太为人 所知的地方。硅谷依然欣欣向荣,华尔街依然热火朝天。硅谷和华尔街,它们的 繁荣不就是美国的繁荣吗?所以华盛顿依然歌舞升平,所以好莱坞依然娱乐至死。 大选后不久,美国一位普通的大学生,写她夏天和父亲一起送妹妹去宾夕法 尼亚州参加足球联赛时的所见: 破败的房屋,关了门的酒吧和餐馆,人家门前草地上的汽车废件,倾斜的门 廊下几把塑料椅子。 没有商场,没有奥特莱斯,连沃尔玛也没有,只看见一个“一美元店”和几 家快倒闭的旧货店。几乎每个小镇都可以看到废弃的工厂……开车的父亲指着一 家门前支持川普标语——被荒草包围的标语,对我说:“这是川普的地盘,孩子。” 美国失去了教育。 冷战时期苏联曾一度在航天等技术上领先,紧张之际美国曾反省美国教育的 缺陷,尤其数理教育的缺陷。美国一度在中学和大学里开始加强数理课程。但共 产主义垮台之后,美国这种危机感迅速消失。同时,全球化不仅给美国带来廉价 产品,同时给美国带来技术移民。看看今天的硅谷,看看美国两岸、甚至中西部 的技术公司,技术人员里有多少亚洲面孔?有人说这是多元化的胜利;有人却说 多元化得还不够,希望技术人员里看到更多的黑人和西班牙裔的面孔。 不,这不是胜利,这是失败,美国教育的失败。大选后,美国电台NPR到俄 亥俄州采访,这次川普赢了摇摆州俄亥俄。在小城戴顿(Dayton),NPR和选民 们谈感受。戴顿是美国赖特·帕特森空军基地所在地。城里曾有大量和空军相关 的工作。冷战后美国空军研究经费渐减,戴顿的工作也渐渐消失。在采访中,人 们抱怨最多的,是没有工作。其实,随着自动化和信息化,戴顿也有一些新的工 作在产生。然而,被采访的一位妇女说:“这些工作我们没法做,我们学不会。” 教育的落后的恶果可以是致命的,但不幸的是它通常在10年,20年,30年 后才显现出来。所以美国少有政治家真正关心教育。奥巴马质问学校的问题是: 为什么黑人男生比其他学生更经常受到纪律处分?听起来如果没有种族歧视, 黑人男生应该和亚洲女生受到同样比例的纪律处分。NPR电台在大选前报道一个 学校如何开展“反种族主义教育”,学区的负责人一致认为“反种族主义教育” 非常重要,“和数学教育一样重要”。里纽约市长白思豪热衷于办免费幼儿班; 但他是否知道:纽约80%的公立高中毕业生,不具有基本的读写和算术能力! 今晚白思豪到川普大楼抗议川普就职美国总统,他豪情满怀,信心百倍,因 为他知道80%不具备基本能力的、将来可能找不到工作的、可能被社会抛弃的人, 永远不会为他们没有得到的教育向他抗议——因为没有受过教育的人大概永远不 会知道,他们失去的是什么,是如何失去的。 美国失去了人民可以信任的政府。 上面那篇女大学生宾州见闻最后说:那些被美国忘记的人,就是是投票川 普的人。也许他们不完全赞同川普,也许他们不确信川普将来会帮助他们。他 们投票川普,是因为川普来这里听他们绝望的声音。这么多年,他们一直在呼 唤着帮助,但他们求救的声音,淹没在我们响亮的口号之中…… 美国政府的口号越来越响亮。当三十年前有些国家的政府似乎懂得了意识 形态无法代替经济时,美国好像从未失去对政治口号的热情。但我们似乎忘了, 政府的责任不仅仅是喊口号和竞选。是的,美国的官员没有贪污,当世界上有 些国家的政府官员无声地忙着把纳税人的钱装进自己的腰包或离岸公司时,我 们的政府官员只是高声地忙着把纳税人的钱花得花团锦簇。 但官员没有贪污是否等于这个国家没有开始腐败?有些问题不那么容易, 譬如该不该有国家强制的医保?企业税率应该是15%还是35%?我们需要不需要 在墨西哥边境建筑一道墙?当政府认为这些很难的问题很简单的时候;当我们 的总统相信决定答案的是政治是否正确而不是民众是否能够承受的时候;当人 们相信这些问题的不同回答代表着爱与贪婪、包容与歧视、善与恶,所以在讨 论一开始就迫不及待地抢登道德制高点的时候,那就是一个民族腐败的开始。 我们大可以重抄中世纪的捉巫术,宣称希特勒的化身已来到了白宫,我们还 可以一遍遍地背诵马丁·内莫勒 (Martin Niemoller)的诗句:“最初纳粹来 抓社会主义者……,当他们来抓我时,已经没有人能够替我说话”;但我们是否 知道,远在纳粹来抓社会主义者之前,德国的灾难就已经开始了? 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德国经历了魏玛共和国的黄金时代,全球化给德国带 来了经济繁荣。因一战和《凡尔赛条约》受重创的德国,引进了美国大量资本, 同时,德国的工业产品大量出口美国。魏玛黄金时代,经济兴旺,文化多元,社 会福利兴起,人民友爱文明。 然而,大萧条袭击美国之后,美国迅速撤离在德国的资本,迅速缩减德国的 进口。没有了美国资本和美国市场的德国经济,分崩离析。1932年的工业产值, 不到1929年的60%,银行倒闭,失业率超过1/3,年轻人几乎全部失业,而失业的 人领不到福利,因为国家没有了税收……年轻的男子卖鞋带、乞讨、偷窃;孩子 们挨饿和死于营养不良……。 希特勒是恶魔中的恶魔,当时的德国,很可能可以避免希特勒;但不容易想 象,德国在那样的灾难之中,可以避免所有的恶魔。 当然,美国今天没有那么可怕,远远没有。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只有一半 人选了川普。依然兴旺的沿海和已经衰落的内地之间,有一道鸿沟把红土地和蓝 土地隔开。 美国象一个站在海里的巨人,她一半泡在咸涩的水中,另一半依旧 在仰望蓝天。 当我们惊呼民主制度居然替美国选上了一个恶棍甚至魔鬼时,我们其实应该 深深感谢美国国父替我们创立的这个民主制度。这个民主制度不能保证美国人民 团结一致;它也不能保证政府当好人民的公仆;但民主制度至少基本保证了:当 这个国家的一半公民感到疼痛时,疼痛不可能再被彻底忽略。 当我们一半人在仰望蓝天或仰望星空时,另一半人把川普推上了白宫,他们 明白无误地告诉你,美国已经发生了什么,不管你愿意不愿意看到,愿意不愿意 承认。 ◆ 小扎和非死不可               ·子 皮· 【今年三月,美国传出了英国的“剑桥分析公司”(Cambridge Analytica)窃 取5000万脸书用户数据的内幕。该公司利用窃取的数据,对用户发布针对性政治 广告,以影响竞选。而脸书对数据被盗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这一事件曝光后,人 们开始探究脸书和它的CEO扎克伯格在其中的责任。4月10日,扎克伯格来到美国 国会,接受国会议员就此事对脸书的质询。 这篇《小扎和非死不可》的文章, 2017年年底最初发表于微信公号“炼金手记”。 脸书成为新闻热点的今天,重发这篇文章,以助有兴趣的读者了解扎克伯格和脸 书的背景。】 扎扎也叫小扎,大名叫马克。扎克伯格。扎克伯格的英语写法是Zuckerberg, 有拼写不好的人把Zuckerberg写成Suckerberg;Suckerberg译成中文是“跪舔 伯格”——“跪舔”后加一个“伯格”,贵族气息顿时就出来了,高端大气,赞! 扎扎的故事,真是三天三夜也说不完。这里不写正传,只捡紧要的事情讲几 件。 1) 发明家小扎 扎扎1984年出身于纽约州一个犹太劳动人民家庭。后来有人传说扎扎是石油 大王洛克菲勒的孙子,这个纯属造谣。其实,比起扎扎,洛克菲勒算个P!照斯 大林老师的话说:扎扎是大海,洛克菲勒只是一滴水。洛克菲勒连犹太人都不是, 呸!扎扎会和他攀亲么? 扎扎从小就热爱革新,勇于发明创造。扎扎18岁上了哈佛大学计算机系,大 二时,扎扎亲手制作了一个软件,放在网站上。软件的名字叫 “脸糊”(Face- mash)。这个“脸糊”是干嘛用滴? 就是网页上有两张人脸的照片;然后让你选: “Who’s Hotter?”翻译成中文就是:“谁更让你出火?”然后呢?然后没啥然 后。 扎扎搞了一堆俊男辣女的照片,放在“脸糊”的网页上,让用户玩。这些照 片哪儿来的?扎扎亲手偷来的。一个月黑风高夜,扎扎黑了哈佛的网上资料管理 系统,盗出哈佛学生的档案照片。其实扎扎从小是个好孩子,成名后记者采访邻 居,街坊金伯格大爷说:“这孩子下了学就在家学习,从来没见他翻墙上树,溜 门撬锁。”不过这回偷照片是为了开发新产品,和别的小偷小摸不一样;用孔乙 己他老人家的话说:窃书不算偷。 “脸糊”上有了这么多漂亮同学的照片,登时火起来。一时间哈佛的好些学 生玩得热火朝天,废寝忘食,功课考试也撂在一边。没两天,学校管理人员注意 到这个新游戏,细看才发现自己的学生档案被偷了出来,气得发昏。一查查出是 扎扎所为。 扎扎私盗照片,非法侵入学校系统,侵犯版权隐私权,罪当开除。但扎扎是 初犯,一进校长办公室就痛哭流涕,保证一辈子不再犯,于是校方心软了,留下 了扎扎。 2) 创业家小扎 当时在哈佛,有一对孪生兄弟,叫温克我死 (Winklevoss)。 其中一个叫 Cameron Winklevoss,另一个叫Tyler Winklevoss。 两兄弟长得一模一样, 谁也分不清谁是谁。温克兄弟人长得高高大大,曾经代表美国参加北京奥运会划艇 比赛。两兄弟比扎扎高两级,主修经济。 2003年,温克兄弟和一个印度学生拿人得拉(Divya Narendra),准备合伙 创建一个网站叫 “哈佛链接”(Harvard Connection),是一个社交网站,让 用户在上面聊天、分享自己的新闻爱好照片等等。开始,他们请了一位高姓中国学 生(Victor Gaol)帮他们编程序,高同学写了一夏天,没写完差一点,开学了功 课忙,不写了。高同学不肯入伙要拿现金,拿了400刀走路。临走高同学把扎扎推 荐给温克兄弟写程序。扎扎见了温克兄弟和拿人得拉,说自己写程序不要钱,只求 入伙。四人讲定。扎扎接活后,和温克兄弟沟通过若干次,每次都说自己很有进展, 但问题不少;前途光明,道路曲折。又抱怨功课太忙,温克兄弟不好催促,只得耐 心等待。 他们不知道,扎扎此时正在忙着依照“哈佛链接” 制作一个自己的网站。扎 扎的一个土豪同学,Eduardo Saverin,感兴趣投资。2003年12月7日,扎扎给 Saverin的Email中说:“看看这个网站‘哈佛链接’:你看有人已经开始做约会 网站了。不过他们的程序有个错,哈哈!他们请我帮他们改。我就拖着,一直拖到 我的新网站搞定。” 2004年2月4日,扎扎的新网站:“这张脸书”(Thefacebook) 诞生了。 “这张脸书”几乎就是“哈佛链接”的翻版。 “这张脸书”(Thefacebook), 后来改名Facebook。Facebook音译成中 文是“非死不可”,也有人叫它“脸书”。 但“脸书”听起来,总不如“非死不 可”气势磅礴。 三天后,温克兄弟看到了扎扎的新网站,又惊又气。 温克兄弟和拿人得拉, 与扎扎是口头立约,并无文契,所以上法庭比较麻 烦。温克兄弟只好把这件事告到了当时哈佛的校长劳伦斯·萨默斯。两兄弟等了 两个月,才等到面见校长的机会。那天两兄弟西装革履,恭恭敬敬来到校长办公 室。萨默斯冷着脸坐着,连手也不和他们握一下。温克兄弟讲完了事情始末,萨 默斯把嘴撇两撇,道:“年轻人要把精力放在发明创造上,不要花时间争名夺 利。”然后不再言语,两兄弟只好默默退出。 2010年,电影《社交网络》(The Social Network)上演。说的就是扎扎和 温克兄弟当年的事。电影里有两兄弟见萨默斯的细节,当时记者采访了萨默斯,问 他有何想法。萨默斯说:“如果哈佛的学生在校园里穿着西装,那么只有两种情况: 一是他准备面试,二是他是个‘爱死猴’。这温克兄弟,是第二种情况。” “爱死猴”的英文原文,是asshole, 直译是屁眼,依照信达雅的原则, “爱死猴”也可以译成:王八羔子,狗娘养的,这B,那B……这要根据上下文。 萨默斯说温克兄弟是“爱死猴”, 因为当年温克兄弟面见校长时,穿了西装 打了领带,以示郑重。后来温克兄弟给萨默斯写了一封公开信,说哈佛的原则是不 以衣装歧视人。萨默斯不予回应。 萨默斯出身犹太名家,父母是有名的经济学家,亲戚中出了两个诺贝尔经济学 奖得主。萨默斯差点成了奥巴马的美联储主席,只因为人太恶,奥巴马才没敢用他。 萨默斯的硬道理是:老子就是爱死猴,你把老子怎样?! 2007年,“非死不可”已值150亿美元。2008年,温克兄弟把扎扎抄袭的事告 上法庭,获得6500万赔偿。 3) 慈善家小扎 话说《社交网络》的电影出来后,扎扎觉得有点不是滋味:非死不可还没有IPO, 在公共场合被如此当头泼一瓢粪,有点味道不对。 不过扎扎很快就打了一个漂亮的翻身仗。不久后,扎扎宣布:给美国纽瓦克市 捐资一亿刀,为改善公共教育。 此消息一出,全美上下齐点赞,点赞点得非死不可上都交通阻塞了。 纽瓦克在美东新泽西州,与富得流油的曼哈顿只隔20分钟,却是美国最穷、最 危险的城市之一。1967年,纽瓦克黑人警察打架,升级为暴乱,此后纽瓦克一蹶不 振,人口外逃,尤其白人纷纷抱头鼠窜。今天的纽瓦克,30%的居民生活在贫困线之 下,谋杀率亦在美国榜上有名。 所以扎扎要拯救纽瓦克,解放受剥削受压迫的纽瓦克人民。 扎扎大出血一个亿,交给纽瓦克市长布壳(Cory Booker),与新泽西的胖州 长克里斯蒂。布壳是民主党大红大紫的新星:黑人,年轻,名校毕业,人都说有希 望成为美国第二位黑人总统。而克里斯蒂是当时是共和党最有希望的总统候选人。 扎扎登台演说,布壳和克里斯蒂在旁呐喊助阵,一时红遍美国媒体。纽瓦克的 黑人代表、西班牙移民大妈、及各界群众,纷纷在集会和电视台上畅谈自己的感受, 控诉万恶的资本主义,控诉万恶的种族歧视;感谢小扎同志,感谢非死不可,感谢 奥巴马新政。 扎扎的捐款感动了美国,大家纷纷慷慨解囊,最后纽瓦克市总共得了2个亿。 2个亿在几年内花个精光。纽瓦克虽穷,花钱大方。譬如公立学校特地请了咨 询顾问,费用一天1000刀。然而纽瓦克公共教育无分毫改进,标准考试及格率依 然低于40%。还有,纽瓦克犯罪率依然居高不下,经济和就业依然萎靡不振。 至于布壳,倒是在政治上更上一层楼,2013年当选美国参议员。克里斯蒂开始 也是一帆风顺,不过后来得意忘形,搞出政治丑闻,从此一落千丈。 扎扎呢?2012年IPO圆满成功,非死不可IPO时价值1060亿。今天非死不可总 值5196亿,而扎扎也因此身家742亿,为全球第五首富。 到了2015年底,扎扎又给了全世界一个更大的惊喜:在扎扎女儿出生第二天, 扎扎宣布:他将把99%的非死不可股票用于慈善事业!登时全世界无数人感动得痛 哭流涕,据说当时商店的纸巾都脱销了。 后来人们擦干眼泪,把扎扎的声明仔细再读一遍,忽然发现:扎扎哪里说了要 把钱捐给慈善机构?扎扎说的是:要把非死不可的股票,慢慢送进一个在他名下的、 叫做“陈和扎克伯格倡议”的有限公司。这个公司是一个投资公司,不是非盈利慈 善机构,不受非盈利慈善规定的限制。当然啦,扎扎今后可能通过这个公司再做慈 善,再捐股票。据许多税务专家说,这样的股票大腾挪,弄得巧妙,可以在交税上 每年省出惊人的一大笔。 扎扎私人每年交多少税,外人不知道。但非死不可公司每年交多少企业税,可 以查出来。说个有趣的例子,亲爱的读者,猜猜看,2014年,非死不可给英国交了 多少税?提示:英国一个收入20万的中产阶级人家,一年交几万英镑的税不稀奇; 而2014年,非死不可在英国收入10亿。 所以您猜了,非死不可交了1亿……1千万…… 几百万总有吧? 正确答案是: 2014年,非死不可在英国交税4327英镑。为啥?别问我,问问 非死不可的报税专家。 扎扎的责任是拯救全世界,解放全人类,能low到把钱来交税吗?交税是你们 小老百姓的事,老老实实地交税! 4) GC主义先锋小扎 今年,扎扎回母校哈佛给毕业生演讲。演讲中有个惊天动地的主意,叫“全 民基本收入”。 啥叫“全民基本收入”?就是每人每月都发给一份生活保障金,不管你是每天 劳动,还是一辈子没上过一天班;不管是呱呱坠地的婴儿,还是养老院的百岁老人, 都有这样一份收入;换句话说,就是美国土地上每个喘气的人,都可以有这一份生 活保障金。 这份保障金每月大概多少泥?扎扎没说。可扎扎说了,“全民基本收入”的目 的是:让每个人都有自由去“尝试自己的新鲜主意”。 要保证有精力脑力财力去自由地尝试自己的新鲜主意,需要的钱不能太少吧? 亲爱的读者,你是更喜欢你现在的工作呢,还是自由地“尝试自己的新鲜主意”? 如果你的答案是更喜欢自己的工作,那么请想象一下如果你是一个超市收钱工,或 城市清洁工,或餐馆服务员,那么你是更喜欢你的工作,还是“尝试自己的新鲜主 意”? 然后我们估算一下,美国有多少人会放弃自己的工作而加入“尝试自己的新鲜 主意”的大军,如果他们不需要工作来养活自己? 然后,我们必须知道,这份“基本收入”,一定不止包括美国公民和合法移民, 扎扎同学最反对的就是反对非法移民,所以“全民基本收入”一定会一个不落地包 括,所有的非法移民。现在再估计一下,有多少墨西哥朋友,会爱上美国的“基本 收入”而来到美国?还有,有多少非洲朋友,亚洲朋友,甚至包括中国朋友,会因 此不远万里来到美国?介个介个……美国每年要收多少税,才能搞定这个“基本收 入”? 上篇说过了,这个税的事情不要问扎扎。交税是你们的事情,扎扎的责任是拯 救人类……扎扎的责任当然还有:给每个非法移民送一个非死不可;当然,非法移 民的手机,可能需要纳税人掏钱买。 2012年非死不可IPO时,小扎同志就说:非死不可为人民服务不是为了赚钱, 而是非死不可赚钱是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5) 国际主义战士小扎 IPO时,小扎还说:非死不可不是一个企业,非死不可是为了完成人类的使命。 非死不可使命是:让国家更开放,让全球成一家。 今年,扎老师在非死不可上,发表了一篇6000词的长文,题目是:建立全球社 区。文章说:非死不可是人类历史上的“大跃进”。我们以前的跃进是:部落-城 市-国家,我们现在的跃进是:国家-全球。我们靠怎么实现这个跃进?非死不可。 扎扎说:“非死不可给予了人类建立全球社区力量,非死不可让全世界紧密地团结 在一起。” 一千个赞!我的耳边顿时响起了 “英特纳雄耐尔,就一定要实现 ……”的 歌声。 扎老师把自己这篇长文叫做 “宣言”(manifesto)。记得有一篇类似的宣 言,是1848年,扎扎的本家老前辈马老师写的,那是一篇改变人类历史的宣言。细 读一下就知道,两篇宣言的实质没太大区别;唯一的区别是:马老师那会儿还没有 非死不可。马老师的宣言,是纸媒发表的。 现在知道为什么马老师倡导的人类最伟大的理想还没有在全球实现了吗?因为 马老师没有用非死不可。 今天有了非死不可,所以全球主义胜利在望。但总有些反动派阻碍全球一统和 世界共荣,所以扎扎一直在坚持不懈地和这些反动派斗争。譬如2016年,川普同 学在竞选时提倡在美墨边境建墙,企图阻挡非法移民;扎扎知道后非常气愤,他在 一次演讲中慷慨陈词:“我听说有人要建墙……那是把人拒之墙外。我们不需要建 墙,我们需要造桥。” (台下热烈鼓掌) 不过在现实的生活里,扎扎自己好像不太爱造桥,扎扎好像也挺喜欢……建墙。 夏威夷有一个岛叫考艾岛。考艾岛在四岛里最小,但非常美丽,别名“花园岛” 。 (《侏罗纪公园》和《加勒比海盗》的一些场面,就是在这里拍的)。所以扎扎一 到考艾岛,就爱上了这里。扎扎掏了一亿刀,买下了岛上一大块地,包括她最可爱 的一段海滩。扎扎说:“我们要加入这个社区。” 考艾岛上有一些小片小片的土地,属于当地人。夏威夷是最晚加入美国的, 1959年才正式成为美国一个州,夏威夷有法律保护当地人对土地的拥有权,像这些 小片小片的土地,当地人就有永久的拥有权。这么着,问题就来了:当地人拥有的 小片土地,有的在小扎买下的那片地中间。 这还得了?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小扎把这些土地拥有者,告上了法庭。要求法庭迫使这些人拍卖掉自己的土地。 小扎还要求法庭判决这些当地人付小扎的诉讼费。 当地人非常伤心,他们说:小扎强迫我们卖地,还要我们替他出打官司的钱; 世界第五首富打官司告我们,还要我们出诉讼费? 小扎刚刚买了这块地,还没有正式开始修造他的庄园。小扎在这片地上修造 的第一件东西是:墙。 小扎造起一道6英尺高的石头墙,把他700英亩的领地围了起来。当地人说: 我们从小天天走过那里,原来可以看到一望无际的蓝天、碧海、沙滩;现在,只 剩下了一块天空。 6) 爱国英雄小扎 小扎是国际主义战士,小扎更是爱国英雄。扎扎的爱国事迹,感天动地。 扎扎爱的是哪一国?当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扎扎说他的媳妇是中国人。扎扎的媳妇陈女士,出生在美国麻省,嫁给扎扎 以前并没有去过中国。陈女士的父母来美国以前,生活在越南。 当然,陈女士姓陈,祖上自然是中国人。所以……陈女士理所当然是中国人—— 就像川普是德国人,奥巴马是肯尼亚人,乔治·华盛顿是英国人,而扎扎和马克 思是以色列人。 扎扎媳妇是中国人,扎扎娶了中国人做媳妇,按以色列人的习俗,扎扎也是 中国人。所以爱国的扎扎最爱中国。 美国有很多节日:圣诞节,美国独立日,感恩节,还有纪念阵亡将士纪念日。 在非死不可,一年里哪个节日最重要?当然是中国春节!见过扎扎圣诞节出来讲 话吗?美国国庆节?没有。可是春节扎扎在非死不可上向全世界宣布:今晚在非 死不可,我们会有一个大春节晚会。 扎扎爱祖国,可祖国好像不那么……爱扎扎。这不, 2009年,祖国说了: 扎扎你领着非死不可回美国吧,我们不要你了。扎扎回到美国把眼睛都哭肿了, 心碎了很久。但是,娘打儿儿不跑,娘骂儿儿更孝,几年后,扎扎回到北京。他 回到北京的第一件事是:跑步。跑过那个最著名的广场,在遮天蔽日的雾霾中。 而且,扎扎的脸上光秃秃的一片,看不到……口罩。 什么叫为祖国献身?这就叫为祖国现身! 据说扎扎跑过金水桥前口占一绝: 雾霾漫天怕个啥? 怕死我不叫小扎! 死了埋在旗杆下, 扎要看—— 非死不可入中华! 扎扎在2015年底当上的父亲。女儿还没出生的时候,扎扎就立志把女儿培养 成合格的革命接班人。关于扎扎的女儿,最著名的是2015年10月,扎扎请伟人为 未出生的女儿命名的故事。外媒有这样一段报导: 是年上巡游美利坚,临白宫,面会藩王奥巴马。扎与其妻亦在召见之列。时 扎妻有孕,将生女。扎见帝,备极恭敬。叩毕,顿首再拜曰:“臣扎伏地跪请陛 下为吾女赐名。”上目不旁视,正色曰:“No, Zucker!” 两年过去,秋风又起。在这个历史意义重大的10月,扎扎终于又到了北京, 无比幸福地与其他海外进步企业家和金融家一起被接见。当晚扎扎夜不能寐,在 非死不可上奋笔疾书:“我又到了北京!又到了清华!” 这个贴子下面,有人啧啧称奇:“看看,人家扎扎那啥的功夫就是了得…… 在北京就能更新非死不可……” 据说下面又有人语重心长地写道:“扎哥,又飞檐走壁了?功夫没丢啊!可 是你作为一个爱国企业家、海外政协代表、预备成员,扪心自问,这样做该不该? 是不是口干了,想品尝一下中国龙井?这样吧,希望你知错就改,下不为例。送 你两句话:跟上新时代,做好中国梦!” 7 后记 (2017年11月) 扎扎的故事这次就讲到这里。扎扎的故事每天还在上演,非死不可的轨迹还 在向前。 仔细琢磨一下,“非死不可”这个名字起得真是好,它时时提醒我们:我们 每个人都是要死的,每个公司、每个国家都是要死的;人类、我们的星球都是要 死的。 今天是十月革命100周年。所以在这里让我们重温一下一位伟大的俄罗斯人 的话。这位俄罗斯人叫索尔仁尼琴,他也和小扎一样在哈佛毕业典礼上演讲,不 过讲的内容和小扎的不一样。索尔仁尼琴在演讲中批评了苏联的专制,禁言,也 批评了美国的拜物,他最后说我们都不应该抛弃信仰,这样,每个人在生命最后 都可以骄傲地说:“比起我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我现在作为一个更好的人离开 这个世界。”也许这才应该是我们每个人的目标,既然我们都非死不可。 ◆ 美国:如果不在乎孩子的生命,你还在乎什么?               ·子 皮· 2月14日,美国佛罗里达州帕克兰市一所高中发生枪击,17人死亡。 适逢中国新年,大家都欢欢喜喜,讨论这件事实在有点不合时宜。所以我犹 豫了两三天,忍住没有写这件事,但今天还是决定,应该写点什么。 我决定写点什么,因为我无法不在乎孩子。 节日讨论枪杀不合时宜,但在节日里枪杀是不是更不合时宜?要知道,枪杀 发生的那天是情人节。在美国,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情人节是一个非常美好的日 子。事后的照片上,可以看到惊恐万状的孩子有的还拿着情人节早上的花和气球。 无法想象,对于这些孩子,今后每一年的情人节,会是什么样的感觉? 有一个孩子说,她不想再到学校去了:“我看见那个楼梯上一滩一滩的血, 往下流……我不想再上那个楼梯。”她以后还想过情人节吗?不知道。 今天,我们不知道这些幸存的孩子以后还想不想过情人节;但是我们至少知 道,有一些孩子再也不可能过情人节。在17个牺牲者中,有7个只有14岁。想象 一下对于一个14岁的孩子,情人节是一个多么美丽的日子!不管她那天有没有收 到花和巧克力和气球,她那一天一定充满了梦想;因为她知道,在今后的很多很 多年里,她会收到很多花和巧克力和气球。14岁童年刚刚结束,14岁青春刚刚开 始;在14岁的梦里,没有什么是不可能的——但有一种可能她也许没有想到:她 不会有15岁的情人节,也不会有16岁的情人节,她永远不会再有情人节。 那些受伤的孩子,他们今后还会有很多情人节,但他们的每年今后的这个美 丽的节日,是否伴随心灵的恐惧和身体的疼痛?很可能。打入他们身体的子弹, 是AR-15半自动步枪。AR-15能够打穿钢盔,AR-15可以把骨头打成粉末。一位外 科医生形容AR-15打过的肝脏是:“像摔烂在地板上的一大块果冻。”所以,被 AR-15打伤的人,通常要经历很多次修复手术。当然,很多组织和器官是无法修 复的。有的伤者会成为终身残疾。 不知道佛州高中枪击的伤者,将来恢复如何?不知道。现在还不知道,过些 时候才能确定。但是十天半个月后,公众还会感兴趣这件事吗? 1999年4月20日,在美国克罗拉多州的科伦拜高中里,17岁的安娜玛丽·荷 西赫特(Anne Marie Hochhalter)在食堂和朋友吃午饭,被同学哈里斯发射 的枪弹打入胸膛。(哈里斯和另一名学生克莱伯那天杀死了12名学生和一名教师。 这次科伦拜高中屠杀,当时是美国最大的校园枪击案,这个记录直到2007年,才 被杀死32人的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校园枪击案打破。后来2012年27人死亡的桑迪胡 克小学屠杀,和这次17人死亡的帕克兰高中屠杀,也超过了科伦拜高中的记录。) 安娜玛丽活下来了,但她瘫痪了。6个月后,安娜玛丽患有忧郁症的母亲自 杀了。不久后,安娜玛丽回到学校,没有一个人知道怎么和她说话。她很少集中 精力学习,老师们也不知道怎么帮助她,只是所有的老师都给她A。在安娜玛丽 后来的记忆里,那一年高中几乎是一片空白。 今天的安娜玛丽是一个坚强乐观美丽的35岁的年轻女性。她有自己的公寓, 和一条狗一起住,还上半班。但是她每天需要吃大量的止疼片——她必须在每天 的疼痛开始前吃药,否则会一发不可控制。她有保险和慈善支撑,但必须事事简 省,因为她开销太大,每月仅导尿管就需800美元。 轰动一时的科伦拜高中屠杀,现在很少人谈及。其实,仅仅四天前的帕克兰 高中枪杀,已经开始从很多人的记忆中消褪——当情人节收到的玫瑰枯萎时,屠 杀的记忆也会像干枯的花儿一样被扔掉。 川普会迅速开演下一幕政治活人秀,而民主党会很快找到下一个破绽和川普 对攻,共和党大佬们,则会悄无声息地敛钱和准备今年下半年的中期选举。没有 几个人会在这个高中屠杀的话题上滞留太久,没有几个人觉得大家必须做点什么, 甚至没有几个人问几个简单的问题,例如:这个帕克兰高中19岁的杀人犯,为什 么能合法买AR-15而不能合法买手枪? 答案很简单:因为在美国,联邦法律规定,21岁以上才能合法购买手枪,而 联邦法没有规定购买半自动步枪的年龄限制。所以各州各行其是。在很多州,包 括这次出事的佛罗里达,购买半自动步枪的合法年龄是18岁。 这也许是半自动步枪AR-15成为这些年来最流行的大众杀伤武器的原因之一: 它比手枪还容易得到。 也许有人要问,为什么联邦政府的枪支规定里,不包括半自动步枪?答案是: 这条规定制定于1968年,那时半自动步枪还是新鲜玩意,所以立法人不在乎这些 小众产品。 后来,美国枪支工业蒸蒸日上,枪支技术日新月异,当初少数人拥有的半自 动步枪普及到了千家万户,随之而来的是半自动步枪引起的暴力。终于,1994 年,在几次以半自动步枪为武器的屠杀之后,美国国会通过了对半自动步枪的限 制:不允许厂商继续生产民用半自动步枪。1994年9月13日,总统比尔克林顿在 白宫签署了这项法律。 但是这项对半自动步枪的法律限制,只有10年有效期。2004年,这项法律 过期了。而经历了一次次枪支屠杀的美国,竟然没有重新讨论这个议题。 (2004年,美国入侵伊拉克已经一年,正在伊拉克游击战的泥潭中奋力求生。 当时的总统是小布什,国会众参两院皆由共和党控制,无人讨论枪支法可想而 知。) 此后,美国半自动步枪的拥有量迅速增长。2013年,美国步枪协会(NRA) 骄傲地宣布:“美国人民已拥有5百万AR-15。” 今天,在美国任何一个州,一个19岁的青年不能买一罐啤酒,因为美国的合 法饮酒年龄是21岁。但在联邦法之下,他可以合法地购买和拥有AR-15——这种 可以穿透钢盔、把骨头打成粉末、能一次杀死58人的武器。 美国是世界上最容易获得枪支的国家:在美国,你可以在沃尔玛买到枪。只 有13个州买枪需要背景审查。网上最便宜的枪只有100美元。而一支AR-15冲锋枪 的价钱,可以比一只苹果手机还便宜。顺理成章,美国是全世界人均枪支拥有率 最高的国家,第二是也门,第三是瑞士。和美国类似,瑞士有较为自由的枪支法 和较高的拥枪率。不过,美国的拥枪率约是一人一枪,至少是瑞士的两倍。 和美国不同,瑞士的与枪支相关的死亡率极低,是世界最低之一;而美国是 世界最高之一。20年来,瑞士只发生过两起大众枪杀;而在美国,仅仅2018年就 已经发生了30起大众枪杀。 瑞士的高拥枪率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在这个山地小国,所有18到34岁的男子都 需服兵役,部队发给他们枪,训练他们用枪的技能,教育他们拥枪的守则。士兵 退役之后,仍然要求他们把枪保存在家中,如果一旦有外敌入侵,可以迅速地全 民皆兵。 在瑞士,枪文化很大程度上更代表着保家卫国的责任与自律守信的传统,而 不是个人征服力的炫耀。瑞士文化崇尚自由,但不崇尚自私,瑞士有很强的社区 互助传统;看一看瑞士世界一流的环境保护、发达准时的公共交通、高质量全民 医保、极低的犯罪率、近于免费的大学教育,就可以对瑞士文化略见一斑。 最近,《华盛顿邮报》总结了美国和瑞士在枪支管理和文化上最主要的差异: 一是瑞士对心理健康极端重视,政府对心理可能出现偏差的个体有存档,并 有心理医生定期检查,一旦有疑问,会马上拿走他们的枪支并不许购买新武器。 这个美国没有。首先,美国没有全民医保;国会也不会有人建议联邦政府掏 钱做这种政治上劳而无功的事;即使有人想做,钱从何来?美国早已债台高筑, 何况这次共和党大减税就带来1.5万亿的赤字。 二是瑞士整个社会,尤其学校,人们从小被教育互相尊重,和平对话,这种 文化代代相传。瑞士多民族多语言多教派,但各人群之间和平相处,与这种文化 不无关系。 而今天的美国,人群之间日渐隔离甚至对立,且不说愈演愈烈的贫富分化, 仅仅在政治上,各派也渐渐水火不容。而更为恐怖的是,政治家们在其中煽风点 火,鼓励自己的战士与政敌格斗。去年夏洛茨维尔的游行示威中,一个白人至上 主义者开车冲入人群压死了人,事后川普对恐怖行为没有专门谴责,而是泛泛地 说:“两边都有错……两边都有坏人都有好人。” 在这样的美国,不难想象有数量可观的心理不正常的人,觉得自己被社会抛 弃的人,对人充满仇恨的人。 考察近年来的公众屠杀,其中的杀人狂通常自觉是受害者。他们孤独、没有 朋友、没有女人、没有大把的钱。他们有的看上去很害羞,有的看上去瘦小羸弱。 想象这些扭曲的灵魂中充满的是什么?仇恨。这些变形的心中最最渴望的是 什么?威力。而没有什么比一杆冲锋枪,更能代表那种雄性的、令人颤栗的威力; 没有比群杀,更能满足那种病态的、对整个人类的仇恨。 几乎所有的公众枪杀犯,都对枪支有病态的爱恋。去年11月在德克萨斯教堂 杀死26人的杀人狂Devin Kelley,曾在脸书上贴出半自动步枪的照片,并亲昵地 描述他的步枪:“她是个坏婊子。” 当然,再严格的控枪,也不能消除人们心中的仇恨。即使未来的美国有可能 变成今天的瑞士,也需要很多很多年。但是,当公众枪击一次次发生,我们的中 学、小学、教堂、电影院、音乐会,都可能在一瞬间变成鲜血淋漓的屠宰场时, 我们是否需要警醒和关注? 1996年3月13日,苏格兰邓伯兰小学闯入了一名43岁的男人,杀死了16名4到 5岁的小学生和他们的老师。这桩无可言说非人行径震撼了整个英国。事发后,失 去孩子的父母组织起来,要求讨论控枪,无数英国人加入了他们的队伍。第二年, 英国通过了枪支法修正案,从此有了比过去严格得多的枪支管理法。 英国网球明星安迪·穆雷,和他哥哥当时都在邓伯兰小学。20年后2016年, 当穆雷为英国赢得巨大荣誉之后,他才打破沉默第一次提起此事。他说他很欣慰 能帮助家乡从旧日的阴影中恢复,说到此话时,一向不外露的穆雷显得很激动。 也是1996年,4月29日,澳大利亚的一个精神缺陷者,在亚瑟港开枪,杀死 35人。事后,民间强烈要求政府作为,澳洲联邦和各州政府迅速改进了枪支管理 法律,各款自动、半自动步枪及所用弹药均被取缔;已合法出售至民间的该类枪 械,被政府用巨款回购并销毁。 之后很多统计数字表明,英国和澳大利亚改善枪支法律后,枪支暴力和死亡 人数明显减少。美国各州和世界发达国家的统计表明,拥枪率越高,枪杀率越高。 其实对枪支的讨论应该还是第二步,第一步应该是对枪支暴力的科学的系统 的研究。只有在尊重事实前提下改进枪支法,才能真正拯救生命。然而1996年, 在美国步枪协会(NRA)游说下,国会通过了条例,禁止政府资助研究枪支暴力。 所以,20年来,美国尽管枪支暴力非常普遍,公众屠杀更是越来越血腥,但这方 面的统计数据和科学研究却如凤毛麟角。 为什么NRA有这样大的权力?因为他们对政治家有巨大的影响力。2016年美 国大选,NRA为川普捐助了1140万美元。在整个大选季,NRA为共和党捐助了1450 万美元;同时,NRA花了3450万美元做打击民主党的广告。 NRA为何在助选上如此不吝破费?因为它比谁都清楚,一旦美国通过更严格 的枪支管控,那么必然影响到它的销售量,损失的岂止千万美元。所以它不遗余 力大力助选。 NRA出手大方,大约也因为他们近年来生意很是红火。事实上,如果不导致 严格控枪,那么美国居高不下的枪支暴力对NRA并不是坏事,因为在枪支暴力的 威胁下,恐惧之下的普通民众纷纷买枪;而更多的枪会带来更多的暴力,于是更 多的人买更多的枪……循环往复。无辜者的鲜血,一点一滴汇成了NRA的收入和 盈利。 可想而知拿了NRA百万千万的政治家,胜选后必定对NRA知恩图报,因为四年 后,他们需要NRA再次拿钱替他们助选。川普上任的一年,是美国历史上最黑暗 的公众枪击年,包括创纪录的拉斯维加斯大屠杀。每次屠杀后,川普例行公事地 表示对牺牲者致以“同情和祈祷”(除了有一次这样“同情和祈祷”的推特把地 点完全搞错),但他一次也不曾谈到枪支问题。这一次帕克兰高中大屠杀,川普 一味归罪于“心理问题”。 很多屠杀公众的人确实心理不正常,很难想象一个心理正常的人会用冲锋枪 扫射五六岁的儿童。 心理有偏差的人,是公众屠杀最可能的候选人。所以2012年桑迪胡克小学大 屠杀后,在民间的努力下,奥巴马签署了一项条例,要求在购枪时卖方核查购枪 者是否有精神疾患。去年二月,川普上任后不久,共和党控制下的众议院投票要 求推翻这项条例,然后川普愉快地签署了推翻条例的法令。 川普把屠杀归于“心理问题”,但他只字未提我们如何解决问题。其实,要 求核查购枪者是否有精神疾患,不就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如果我们无法把有心 理问题的人都送到精神病院,或者决定像希特勒那样把有问题的人都关进集中营 或者都干掉,那么是否我们只能尽量不让他们接近大量杀人的武器? 除了以“心理问题”压制讨论控枪的呼声,很多反对控枪的人的托辞是人民 拥枪可以“捍卫民主”。 但他们是否想过什么叫 “民主”?民主就是一个社会的多数人抛弃了“枪 杆子里出政权”的传统,而接受了“文明选举出政权”的信念。当一个社会的各 方已无法和平共存,而只有枪说了算时,民主早已荡然无存。今天世界上的叙利 亚、伊拉克、阿富汗、也门的反对派不乏重型武器,但民主在这些国家还很遥远。 民主真正的基石不是枪,而是对人的价值的信仰。美国的先父们曾经相信: 每个造物创造的人都是神圣的:他的基本权利应该被尊重,他的生命应该被保护。 法律和条例是为了保护人的权利,政府的责任是服务人民,枪和武装是为了捍卫 人的安全。像其它所有法律一样,宪法第二修正案的核心是人而不是枪,人是神 按照自己的样子造出来的,而枪不是。美国民众对枪的崇拜、美国NRA对钱的欲 求、美国政客对权力的追逐,也许不应过分指责,但这些都不应该以孩子的生命 为代价。 …… 帕克兰市高中发生枪击的时候,一个女孩躲在柜橱里给她妈妈发短信:“如 果我不能活下来,我要告诉你:我爱你,我感激你为我做过的一切。” 这个女孩活下来了。但她的话提醒了我们每一个人:晚上回到家,你是否能 看着你的孩子的眼睛说:“我爱你。我为你做了我能做到的一切。” 你一定爱你的孩子。每一天你大概都在想怎样把她送上藤校,因为你相信这 是最好的成功之路; 一两年前你也许曾对奥巴马的“厕所法”义愤填膺,因为你相信这可能伤害 你的孩子;你送你的孩子学钢琴、学游泳、你为她精心筹划“甜蜜16岁”的生日 会。 但所有这一切的前提是什么?是她的生命。 保护孩子的生命安全,是每一个父母最基本的责任。如果你的孩子没有上藤 校而上了社区大学,如果你无法承担所有大学学费而你的孩子不得不借贷款,这 不是你的耻辱不是你的失职。但是如果你不在乎你孩子的安全,你没有竭尽全力 保护你孩子的生命,那你就不配做一个父母:你辜负了地球上最神圣的使命,你 也辜负了你的孩子从踏入这个世界第一天起对你最纯真的信任。 你可以左倾也可以右倾也可以对政治毫不关心,你可以挺川挺得面红耳赤或 反川反得怒火中烧,你可以精通美国宪法也可以英语讲不好,这些都不那么重要, 而最最重要的是,你必须接受:孩子高于一切。如果一个人不在乎孩子的生命, 那么他的一切信仰都毫无意义;如果一个民族听任六岁的孩子被冲锋枪屠杀,那 么这个民族永远不可能重新伟大。 ◆ 孩子的生命高于AR-15               ·子 皮· 今年2于14日美国佛罗里达高中枪支屠杀后,美国的很多孩子们、孩子们的 父母亲人、还有很多其他关心普通人生命安全的人们,开始认真地思考和讨论控 枪问题。 在控枪的讨论中,人们最为关心的问题之一是:控制AR-15。 AR-15是半自动步枪。它诞生于美国越战时期。 越战开始时美国用的步枪是M14。M14相对笨重不可靠,打不过苏联的步枪 AK47。于是,美国武器制造公司阿玛莱特(ArmaLite),开始为美国部队研制 新型步枪,结果就是后来著名的AR-15(AR代表ArmaLite Rifle,意为“阿玛 莱特步枪”)。 这种新型步枪后来分支为两个版本:军用版M16,和民用版AR-15。军用版 是全自动步枪,不用扣扳机可自动连发;而民用版是半自动步枪,仍然需要扣动 扳机才能发射子弹。除此之外,两版步枪在特性和杀伤力上差别不大。 M16和AR-15枪体轻、精准、后坐力小。除此之外,它最重要的特点是:强大 的杀伤力。 强大的杀伤力第一来自于它可以快速射击。AR-15可以每分钟发45轮子弹。 当你向人群扫射时,M16或AR-15的杀伤力是手枪无法比拟的。 M16或AR-15强大的杀伤力第二来自于它撕裂人体组织的能力。这种步枪射 出的子弹,比手枪射出的子弹能量大得多。外科医生解释说:手枪的子弹射入人 体时,像一枚钉子钉入肉体,只要子弹不直接穿过大血管和心脑这样重要的器官, 活下来的可能性是很大的;而AR-15的子弹由于发射时赋予的巨大能量,所经之 途犹如一条爆破隧道,几英寸内的组织会撕裂脱落,结果是大出血和无法修补的 内脏。 刚刚在越战战场使用时,美军对比了M16和手枪的杀伤力:当美军用手枪把 子弹射入一个越共的眼框时,子弹从后脑勺穿出去了,留下一个比子弹大些的洞; 而当他们用M-16向另一个越共头上射击时,脑袋登时变成一堆脑浆。 有一次一伙美军背着M16去袭击一个五人的越共小队,五个越共都挨了M-16。 除了一个臀部挨枪的越共过了几分钟才死,另外四个越共几乎瞬时死亡,包括一 个脚底挨枪的越共——子弹从他的足底射入,把他的腿从足底到髋骨劈成两半。 在越南战场上见证过M16的军人,几乎无一例外地反对M16的兄弟版AR-15被 用于民用:不管他们当初是否毫不犹豫地用M16把子弹射入越共,当他们从无比 残酷的越南丛林回到和平的祖国时,他们并不希望看到自己的同胞在高速子弹下 头颅碎成脑浆,何况在AR-15下死去的有很多是完全无辜者,有的还是无辜的孩 子。 美国不是没有限制过攻击型半自动步枪。1994年,在几次以半自动步枪为 武器的屠杀之后,美国国会通过了对攻击型半自动步枪(包括AR-15)的限制: 不允许厂商继续生产民用半自动步枪。1994年9月13日,总统比尔克林顿在签署 了这项法律。 但是这项对半自动步枪的法律限制,只有10年有效期。2004年,这项法律 过期了。而经历了一次次枪支屠杀的美国,竟然没有重新讨论这个议题。 此后,美国半自动步枪的拥有量迅速增长。2013年,美国步枪协会(NRA) 骄傲地宣布:“美国人民已拥有5百万AR-15。” NRA竭力阻碍对AR-15的任何限制。在NRA的宣传中,它卫护AR-15的理由主 要有三个: 一是NRA声称禁止民用AR-15违背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这显然是对不懂法 律的民众的忽悠。如上文所说,美国禁止了AR-15十年,如果真的违宪,为什么 10年之内没有任何人能到法庭告倒这项法令?2008年,最高法院在一项关于禁枪 著名判案中特地指出,不应将第二修正案理解为“以任何方式,为任何目的,拥 有任何武器的权利”;另外,第二修正案不排除禁止“危险和不寻常的武器”, 例如M16步枪和其他军用枪械。在美国,对宪法诠释最有权威的是最高法院,而 不是NRA。 二是NRA宣传AR-15是打猎的好工具。在美国,确实有人用AR-15打猎。但是 不要忘了,打猎应该是一项显示技巧才智的运动,而不是屠杀动物发泄仇恨的机 会。一个真正优秀的猎人骄傲的,是将猎物一枪致命,而猎物的肉体皮毛会基本 完美地保存下来;而不是用步枪把弱小的动物扫射成筛子眼。一个打猎几十年的 美国人说,他不能想象用AR-15对动物扫射,他说:“如果这是你的爱好,你最 好不要打猎,还是躺在沙发上,在电子游戏里扫射你的敌人吧。” 三是NRA信誓旦旦地说AR-15是护家防身的好武器。这一说也经不起真实的 检验。 先说AR-15不是防身的好武器。美国很多公共场合可以携带武器,但多数要 求“隐蔽地携带(concealed carry)”。以AR-15的尺寸,如何隐蔽地携带? 当然,现在AR-15的先进到了可以折叠,但折叠打开需要时间,那么还是防身的 好武器吗? 至于护家,AR-15也没有什么优势。因为AR-15在狭小的空间不易操作;而 且,一个枪支专家说:“AR-15的穿透力太强,可以轻而易举地穿透墙壁。当你 迎战上门的匪徒时,你并不需要把子弹射入你孩子的卧室或你邻居的客厅。” 对于打猎和护家防身,AR-15都是下下选。事实上AR-15不是为打猎和护家 防身设计的,AR-15是为越南战场设计的。AR-15最大的优势是:群杀。在短时 间致命地杀死最多的人。所以除了在越南战场,这种高速高威力步枪最耀眼的时 刻是在美国一次次的大众屠杀之中。 事实上,近年来榜上有名的大群杀,武器都是AR-15。因为AR-15确实是群 杀的有效武器。而且,AR-15通常比手枪更容易获得——不少州买手枪的合法年 龄是21岁,而且需要3天的等待期;而购买AR-15的合法年龄是18岁,需要的时 间是……几分钟。 今年2月14日美国佛州帕克兰高中屠杀后的第二天,受害者海梅·古腾伯格 的姑姑给全美国写了一封公开信。她在信中说: “亲爱的美国, …… 海梅上九年级。她有世界上最美好笑容。她是一个漂亮的女孩。她有一个 善感而富于同情心的灵魂……为什么你对某种猎枪的偏爱比我侄女的生命更重要? 为什么你可以把‘第二修正案’恣意曲解到不可理喻的程度?我的侄女为什么要 成为你所谓‘自由’神坛上献祭的羔羊? ……” 让我们每个人问一问NRA:为什么你销售AR-15的盈利,比我们的孩子的生 命更重要?让我们每个人问一问AR-15的粉丝:为什么你对某种攻击性武器的偏 爱,比我们的孩子的生命更重要? 让我们每个人问一问美国的民选的议员和总统:为什么NRA的献金,比我们 的孩子的生命更重要? 让我们在今天问这些问题,在本周六的“为我们生命游行”的集会上问这些 问题,在今年的中期选举中、在2020年的大选中、在今后的每一次选举中、问这 些问题。直到美国的政治家懂得孩子的生命比NRA的献金更有价值,直到美国立 法人和总统明白他们的责任是保护孩子而不是保护AR-15,直到美国的学校、电 影院、音乐会、教堂、变得和世界其它文明国家的一样安全。 2012年12月14日美国桑迪胡克小学的大屠杀有26位牺牲者。其中有20个是 一年级的小学生。最小的牺牲者叫诺阿(Noah Pozner)。他生于2006年11月 20日,死的时候只有6岁零25天。 诺阿有着圆圆的脸颊和一双漂亮的大眼睛。 在2012年12月14日那一天早上,诺阿去上学,他穿着蝙蝠侠的上衣和蜘蛛 侠球鞋。但是即使蝙蝠侠和蜘蛛侠这两位威力无穷的英雄,也没能保护六岁的小 诺阿:杀人狂用AR-15射出的子弹穿透了诺阿,鲜血浸透了他身上的蝙蝠侠和蜘 蛛侠。诺阿中了数弹,高能量的子弹打掉了诺阿的下巴和左手。 有着大眼睛和圆脸蛋的诺阿没有了下巴和左手,但诺阿的妈妈坚持在葬礼上 打开棺材。“我要让人们看看他们对我的宝宝做了什么。”诺阿的妈妈说。 是的,每一个成年美国人都应该看看没有了下巴和左手的小诺阿。 没有任何一个美国孩子应当这样死去,没有任何一个孩子应当这样死去,没 有任何一个人类的生命应当这样死去,没有任何一个动物应当这样死去——我们 每个人都会在某个时候死去,但是我们有权利在死去的时候带着完整的下巴和双 手去到另一个世界。 当为越南战场设计的高效屠杀武器AR-15被允许用于民间时,受到威胁的不 仅仅是我们中每一个人的生命,受到威胁的还有我们共同拥有的人性——把我们 从其他动物和无机物区别开来的人性。因为人性中最美丽最圣洁的基石是:我们 对生命的珍视和热爱。 所以美国的《独立宣言》中说:“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 夺的权利,包括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这里的“生命”在“自由和追 求幸福”之先的顺序,不是偶然的:任何人追求自由和幸福的权利,不可以以别 人的生命为代价。 桑迪胡克小学的另一位遇难孩子丹尼尔·巴登的父母,在失去孩子之后,和 几位同样失去孩子的父母,还有全国各地的同道,建立了一个改善学校安全、限 制枪支暴力的非盈利组织:“桑迪胡克的诺言” (Sandy Hook Promise: www.sandyhookpromise.org/)今天,Sandy Hook Promise在美国已有二百多 万成员。几年来,他们不懈地努力着,取得了不少可见的成绩,但也经历了很多 令人绝望的挫折;尤其在枪支控制问题上,他们诉求一次次遭到国会的冷遇; 但他们仍然不懈地努力着。 2017年在桑迪胡克屠杀五周年纪念时,丹尼尔父亲马克谈到了是什么激励着 他没有放弃,他说是他的孩子丹尼尔: “丹尼尔是一个最富于同情心的孩子。 他会把人行道上的蚯蚓放到草上,这样蚯蚓们不会被晒死。我现在做的是和丹尼 尔同样的事情。” 马克做的事情是:拯救生命。相信马克不会放弃,不管他经历了多少挫折、 今后还要继续经历多少挫折。相信我们中的许多人也不会放弃——因为生命太值 得拯救了。而且,其实我们会成功,总有一天。因为生命其实很强大,再稚弱的 生命,也比最强大的AR-15强大一万倍。 (寄自新泽西州) ※※※※※※※※※※※※※※※※※※※※※※※※※※※※※※※※※※※ 本期编辑:应帆 本期校对:紫弦 审 稿:方舟子、古平、克己明德、太蔟、肖毛、应帆、紫弦、自如、笨狸、程鹗 技术支持:李晓峰、Yawl、李启明 联系人: 方舟子(smfang@yahoo.com) 投稿邮址:editors@xys.org,xinyusi@yahoo.com 发 行: 新语丝社(New Threads Chinese Cultural Society) 国际刊号:ISSN 1081-9207 刊物版权归新语丝社所有,文章版权归作者所有,欲转载者请与本刊联系。 存 档:http://www.xys.org     http://newxys.com 订阅《新语丝》月刊,请寄信到xys_gb-subscribe@yahoogroups.com 订阅新语丝网站新到资料,请寄信到xy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订阅“新语丝之友”,请寄信到xys_friends-subscribe@yahoogroups.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