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音乐文本 ·向刚· (一)《年轻的朋友来相会》 三十多岁的朋友可能还记得《年轻的朋友来相会》这首歌。这首张枚同作词、 谷建芬作曲的歌,在八十年代初传唱一时,到现在还能哼几句。 当时是什么“语境”呢? 粉碎了“四人帮”,文革过去,平反冤案,解放思想,新时期开始了。国家 把“在本世纪末建成四个现代化”作为主要目标。华国锋的“洋跃进”计划出台, 郭沫若呼喊“科学的春天来了”,徐迟说:现代化需要现代派(其实他对现代派 有误读),叶永烈幻想《小灵通漫游未来》……在叶永烈的笔下,未来--实现 了“四化”的世纪末--“天气完全由人工控制,晴雨随意,‘天听人话’;天 空上高悬人造月亮,从此都市成了真正的不夜城;家家都有机器人充当服务员; 人的器官可以像机器零件一样调换,从此人‘长生不死’……”(《后记》)  《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就在这时出现了。   “年轻的朋友们,今天来相会,荡起小船儿,暖风轻轻吹,花儿香,鸟儿 鸣,春光惹人醉,欢歌笑语绕着彩云飞。啊亲爱的朋友们,美妙的春光属于谁? 属于我,属于你,属于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歌的第一段有五十年代歌曲《让我们荡起双桨》的影子,仿佛文革十年被砍 掉了,灾难与伤痛被遮蔽了,五十年代的红领巾直接变成了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雏气未干,纯净明媚,天真烂漫如“祖国的花朵”。 这里主词是“我们”这个代表集体、集合、共性的词,个人、个性、差异被 抹去了。作者个人的喜怒哀乐被隐藏得干干净净,没有作者个人的声音,只有我 们熟悉的宏大叙述的声音。现在,这类声音在董文华、彭丽媛、宋祖英那里还可 以听到。   “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伟大的祖国,该有多么美,天也新,地也新, 春光更明媚,城市乡村处处增光辉。啊亲爱的朋友们,创造这奇迹要靠谁?要靠 我,要靠你,要靠我们八十年代的新一辈。” 歌的第二段展望未来的景象:一个美不胜收的新天地。在这里,世纪末等于 实现四化,等于未来的美丽新世界,等于………… 对这个尽善尽美的新世界的描述没有《小灵通漫游未来》那么具体。也许, 当时的作者也不清楚现代化究竟是什么样,只好用“春光更明媚”,“处处增光 辉”这样的虚词敷衍了事。而“实现(追求)现代化(现代性)对中国的社会, 经济,伦理,生活方式将产生什么影响”,更是作者未曾探究的问题。 …………… 二十年过去了。已经到了歌中唱的“再过二十年,我们来相会”的时候了。   现代性及对现代性的追寻,真的象歌曲唱的那样简单吗?                              (二)《我的1997》 艾敬于1992年创作演唱了《我的1997》,这是个很有意思的文本。 歌曲用第一人称讲述一个女孩的成长,希望和烦恼,可以当自传体的民谣歌曲听, 也可以当作一个关于中国遭遇西方,寻找现代性的“民族寓言”来读。   “我的音乐老师是我的爸爸,二十年来他一直呆在国家工厂。妈妈以前是唱 评剧的,她总抱怨没赶上好的时光。少年时我曾因唱歌得过奖状,我那两个妹妹 也想和我一样。”--女孩平静地讲述她的家庭(历史)和环境,“国家工厂” 、 “评剧” 、“奖状”这些意象,指称传统的中国。   “我十七岁那年离开了家乡沈阳,因为感觉那里没有我的梦想。我一个人来 到陌生的北京城,还进了著名的王昆领导下的‘东方’。其实我最怀念艺校的那 段时光,可是我的老师们并不这么想。”--女孩出走了,“因为感觉那里没有 我的梦想”。“出走”是个极富象征性的意象,离开家乡到陌生的地方寻找“梦 想”,少女的自我在觉醒。而“梦想”是什么呢?她并不清楚,朦朦胧胧的。   “凭着一副能唱歌的喉咙啊,生活过得不是那么紧张。我从北京唱到了上海 滩,又从上海唱到曾经向往的南方。我留在广州的日子比较长,因为我的那个他 在香港。”--经过一路寻找,一个指称异质文化(西方)的意象“香港”出现 了。大门轰然打开,少女长大了,“梦想”清楚了。 “什么时候有了香港?香港人又是怎么样?”--伴唱的副歌(复调)出现 了对“香港”这个异质文化的好奇和探究。   “他可以来沈阳,我不能去香港。”--东西方不平等的权力关系决定了主 动权在西方那里。 “香港,香港,那香港,人人说应该出去闯一闯。香港,香港,怎么那么香? 听说那是老崔的重要市场。”   “让我去那花花世界吧!给我盖上大红章!”--曾经被认为是腐朽没落一 天天烂下去的资本主义“花花世界”,现在成了“怎么那么香”的“重要市场”, 一个“应该出去闯一闯”的地方。祈求的语气直接而热烈。指称传统中国的意象 “大红章”再次出现,东西方的距离、差异仍然存在。   “1997快点到吧!八百伴的衣服究竟怎么样?1997快些到吧!我就 可以去Hong Kong!1997快些到吧!让我站在红勘体育馆!1997快些到 吧!和他去看午夜场!”--代表西方的意象“八百伴” 、“Hong Kong” 、 “红勘体育馆”、“午夜场”蜂拥而来,具体而清晰。在这里,少女(中国)对 西方(现代性)的认同、期盼、投奔和拥抱是义无反顾、欢呼雀跃的。   歌曲经过起承转合:少女中国的平静生活,觉醒出走,一路追寻,遭遇西方, 梦想清楚了,目标明确了,那就是--“现代性”。 歌曲结尾,艾敬用笑嘻嘻的声音哼出了她全部的希望和最大的憧憬:“嘟…… 1997!1997!1997!1997!--” “现代性”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吗?                (三)《千万次的问》 《千万次的问》是电视连续剧《北京人在纽约》的片头曲,冯小刚,郑晓龙, 李晓明词,刘欢作曲并演唱。 这首歌是爱情歌曲吗?歌中的“你”指妻子郭燕?不对,用不着“千万里追 寻”;指阿春?也不对,与郭燕离异,和阿春好是未曾预料的,是到纽约以后的 事。在我看来,歌中的“你”是指“我”的“纽约梦”或“美国梦”(参见小说 序言),也就是艾敬的《我的1997》里的那个“梦想”,一个非西方国家的 “现代化之梦”。在歌中,“我”(指称中国)对“现代性”的感受比《我的1 997》要复杂得多,深刻得多。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可是你却并不在意。你不像是在我梦里,在梦里你是 我的唯一。” “Time and time again, you ask me 问我到底爱不爱你?Time and time again, I ask myself问自己是否离得开你?” “我今生看来注定要独行,热情已被你耗尽。我已经变得不再是我,可是你 却依然是你。” “Time and time again, you ask me问我到底恨不恨你?Time and time again, I ask myself问自己你到底好在哪里,好在哪里?” 由于西方率先发展了现代化工业,在权力关系中占据了优势地位,并进行全 球化的扩张,摧残了非西方的所有工业,这一点改变了整个形势。迫使非西方国 家不得不将“现代性”作为普遍性的东西,走上发展现代化之路。这个“现代化 之梦”就是“我”(中国)“千万里追寻”的“唯一”的“梦”。   来到纽约的北京人--“我”,通过切身经历,对“现代性”及自己提出了 质疑:“问我到底爱不爱你?”“问我到底恨不恨你?”片头的旁白告诉我们, 纽约(西方)既是天堂,也是地狱:如果你爱他,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 如果你恨他,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 竹内好在谈到现代性的问题时曾指出:“对非西方民族而言,现代性首先意 味着一种自己的主体性被剥夺的状态。”在二十世纪,“纯粹的”中国已不可能 存在。“我已经变得不再是我”。   对于第三世界国家而言,除了该不该西化之外,还有个能不能西化的问题。 处于权力优势一方的西方不可能友好地任凭非西方的发展,反而凭借其强大的政 治,经济,军事和文化权力,对第三世界国家加以剥夺,控制,阻挠和封锁,使 得东西方的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正在加大。“可是你却依然是你”。   而且,东方为了看出自己的本质(国民性),也必须使用西方的二元对立的 方法,以他者(西方)作为普遍性的所在来看出自己的特殊性;甚至,东方对西 方的反抗--强调自己的特殊性以及通过这种特殊性发展出普遍性的能力--也 只能加强西方的逻辑和权力!--“我今生看来注定要独行,热情已被你耗尽。” 然而,非西方又不能因为这种异化(及悖论)而停止发展,放弃发展只能走向动 乱和死亡。这就是二十世纪非西方国家面临的真实的历史情境--“问自己是否 离得开你?”  Paul Harrison在《第三世界》(Inside the Third World)这本书中指出: (非西方国家)争取发展的过程,为之奋斗的人民的命运,是一幕世界性的悲剧, 它涉及几十亿人,涉及我们的希望和挫折,努力和失败,痛苦和冲突。这是我们 时代的中心事件…… “问自己你到底好在哪里,好--在--哪--里?”               (四)《当爱已成往事》   陈凯歌的《霸王别姬》是个大题目,“不贤者识其小”,这里只能谈谈片尾 的插曲:《当爱已成往事》。这首由李宗盛作词作曲,林忆莲李宗盛演唱的情歌, 缠绵悱恻,伤感迷惘;表面上讲述一个不胜今昔的爱情故事,换个角度看,也许 讨论的是传统和现代,东方和西方的关系问题。   歌曲里,女性的声音(形象)隐喻传统文化,男歌手对“你”的无限眷恋和 伤逝,流露出在传统和现代的裂缝中苦苦追寻的中国人的文化恋母情结。正如美 国著名文化评论家Fredric Jameson说的:第三世界的文本,甚至那些看起来好 象是关于个人和利比多内趋力的文本,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 关于个人命运的故事,包含着第三世界的大众文化和社会受到冲击的寓言。  把这首歌词,同其他“文本” 对照来读,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女:往事不要再提,人生已多风雨,纵然记忆抹不去,爱与恨都还在心底。 (陈寅恪:凡一种文化值衰落之时,为此文化所化之人,必感苦痛,其表现 此文化之程量愈宏,则其受之苦痛亦愈甚……盖今日之赤县神州值数千年未有之 钜劫奇变;劫尽变穷,则此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安得不与之共命而同尽……)   真的要断了过去,明天要好好珍惜,你就不要再苦苦追问,我的消息。 (吴宓:心爱中国旧日礼教道德之理想,而又思以西方积极活动之新方法, 维持并发展此理想,遂不得不重效率,又不得不计成绩,不得不谋事功。此二者 常互背弛而相冲突,欲强以己之力量兼顾之,则譬如二马并弛,宓以左右二足分 踏马背而挚之,又以二手紧握二马之缰于一处,强二马并肩同进。然使吾力不继, 握缰不紧,二马分道而奔,则宓将受车裂之刑矣。)   男:爱情它是个难题,让人目眩神迷。   (周作人:我是寻路的人。我日日走着路寻路,却终于还未知道这路的方向。)   忘了痛或许可以,忘了你却太不容易。   (鲁迅: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喑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 轩辕。)   你不曾真的离去,你依然在我心里。   (胡适:系统地和带批判性地“整理国故”是中国“文艺复兴的一个部分”。)   我对你仍有爱意,我对自己无能为力。   (钱钟书:余身丁劫乱,赋命不辰。国破堪依,家亡靡托。……予侍亲率眷, 兵罅偷生,如危幕之燕巢,同枯槐之蚁聚。忧天将压,避地无之,虽欲出门西向 笑而不敢也。销愁舒愤,述往思来。记无能之词,遣有涯之日。)   因为我,仍有梦,依然把你藏在我心中。   (沈从文:俗说凤凰不死,死后又还会再生。)   总是容易被往事打动,总是为了你心痛。   (舒婷:我是你河边上破旧的老水车/数百年来纺着疲惫的歌/我是你额上 熏黑的矿灯/照你在历史的隧洞里蜗行摸索/我是干瘪的稻穗;是失修的路基/ 是淤滩上的驳船/把纤绳深深/勒进你的肩膊/--祖国啊!)   女:别留恋,岁月中,我无意的柔情万种,不要问我是否再相逢,不要管我 是否言不由衷。    (崔健:我不能走,我也不能哭,因为我的身体已经干枯。我要永远这样陪 伴着你,因为我最知道你的痛苦。)   女:为何你不懂?男:别说我不懂!女:人生有爱就有痛,男:有爱就有痛!       (毛泽东:三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 不朽!三十年以来,在人民解放战争和人民革命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由此上溯到一千八百四十年,从那时起,为了反抗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 民自由幸福,在历次斗争中牺牲的人民英雄们永垂不朽!)   女:有一天你会知道,人生没有我并不会不同。男:没有你会不同。   (张承志:我一直想,文明的战争结束时,失败者的废墟上应当有拼死的知 识分子。我讨厌投降,文明战场上知识分子们把投降当专业,这使我厌恶之极。)   女:我好害怕你泪眼朦胧,男:泪眼朦胧。   (海子:用我们横陈于地的骸骨/在沙滩上写下:青春。然后背起衰老的父 亲/时日漫长 方向中断/动物般的恐惧充塞着我们的情歌//谁的声音能抵达 秋之子夜 长久的喧响/掩盖我们横陈于地的骸骨--/秋已来临/没有丝毫的 宽恕和温情:秋已来临)   女:忘了我就没有痛。男:忘了你也没有用。   (艾敬:1997快点儿来吧,八百伴衣服究竟怎么样?1997快些来吧, 我就可以去Hong Kong!1997快些来吧,让我站在红勘体育馆!1997快 些来吧!和他去看午夜场!)   合:让往事留在风中。   (马克思:但是问题不在这里。问题在于,如果亚洲的社会状态没有一个根 本的革命,人类能不能完成自己的使命。如果不能,那么,英国不管是干出了多 大的罪行,它在造成这个革命的时候毕竟是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这么说 来,无论古老世界崩溃的情景对我们个人的感情是怎样难受,但是从历史观点看 来,我们有权同歌德一起高唱:“既然痛苦是快乐的源泉,那又何必因痛苦而伤 心?”) (寄自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