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资料】∽∽∽∽∽∽∽∽∽∽∽∽∽∽∽∽∽∽∽∽∽∽∽∽∽∽∽∽∽ 国际专家称人体不需要额外补充核酸   新华社伦敦1月13日电 脱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核酸(RNA) 对生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生物学专家和营养学专家指出,直接服用核酸对改 善健康并没有用处,过多服用还可能有害。   现代生物学指出,正常人不存在核酸匮乏的问题,人体的所需要的核酸都由 自身合成。人类每天都会从饮食中摄取大量核酸,而它们并不是必需的营养物质。   世界卫生组织在2000年底发布的《建立世界范围的人类营养需求方案》 报告中,列出了人类所需的全部营养物质名称,包括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 维生素、微量元素等,其中并没有核酸一项。   针对一些声称“世界卫生组织呼吁成年人每天补充外源核酸1克至1.5克” 的报道,世界卫生组织营养部的负责人克拉斯登博士在接受本社记者采访时再三 强调:“本组织从未说过人体需要额外补充核酸的话”。   英国剑桥大学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的核酸研究专家迈克尔·盖特对本社记者说: “核酸在人体细胞中大量存在,人体并不需要额外的核酸。服用外源核酸对健康 没有作用,至少我没有听说过任何研究表明这有什么效果。”   美国联邦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在1999年发布的关于营养品工业的报告中, 对核酸制剂的评价是“口服的核酸既无效也无影响,因为它们在被吸收之前,在 肠道内被改变或摧毁。核酸缺乏症并不存在。口服的药片和胶囊无毒。”   专家指出,饮食中的动植物核酸进入体内,并不能被人体直接利用,而是将 被彻底分解成核苷、核苷酸等正常人都不缺的普通小分子。事实上,假如外源核 酸直接在人体中发挥作用,将会用其它动植物的遗传信息扰乱人体本身的遗传信 息,导致基因突变,引起机体功能混乱。   目前生物医学界的主流认为,核酸和它分解后产生的核苷酸并不是必须营养 物。个别学者认为,哺乳期的婴儿和特定病人补充一些核苷酸可能有用(方舟子 按:仅指那些用标准配方哺育的婴儿)。但没有任何可信证据表明额外的核苷酸 具有增强人体免疫力等功能。   相反,如果人体摄入的核酸过多,将会分解形成过多的嘌呤类核苷酸,进而 促使尿酸过量生成,引起痛风。联合国大学《食品与营养通报》警告说,为了防 止尿酸生成过多,必须对人类食物中的核酸含量加以限制。(王艳红) 李载平院士致光明日报社的一封公开信 光明日报编辑部: 贵报一向在我的心目中具有较高的地位;可是2001年1月5日贵报所刊 载的署名为邓太焱的文章中,竟对我作了无中生有的、不负责任的报道。报纸应 该讲真话,不能凭空捏造。邓文中讲:“……在中国首先进行核酸应用于人体的 研究,终于通过实验证实外源DNA对人体新陈代谢的促进作用,找到了用基因 延缓衰老,使人健康、年轻的秘诀,并掌握了最先进的核酸提取技术。采用这项 技术提取的核酸纯度更高,与人体同源性更好,更容易被人体吸收,是核酸中的 ‘极品’。成果一经公布,立即受到国内外专家的一致关注和高度评价。中国工 程院院士、中国基因研究先行者之一、中科院上海生化研究所的李载平教授评价 说:这是一项对人类做出重大贡献的发现!……” 事实上,我从未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任何场合,看过或评价过此项成果。 我不知此项成果是什么,更无从有幸表态“这是一项对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发现”。 借此机会我想讲清楚,我没有看到过什么口服核酸会延缓衰老,使人年轻的科学 材料。 我希望贵刊对此事进行查实,并尽快在贵报刊出此信,作出说明。 此致 敬礼 李载平 2001年1月12日 抄送:崔秀云、方舟子 诺贝尔奖获得者否认核酸营养 ·碧声·   新华社、新语丝网站最近发表了一系列反对核酸营养的文章后,在国内引起 很大反响。一些核酸生产企业以及卫生部保健科学技术协会辩驳说,“核酸营养” 的效果是“世界公认”的。然而本人联系了3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后,得到的信息 却是,学术界所公认的乃是“核酸无营养”。这并不是一个仍有争议的问题,而 是一个学术上早有结论的问题。22日的卫生部核酸行业听证会如果作出与国际 学术界相反的结论,那将是一个十分精采的事件,值得大记一笔。   国内某核酸营养品生产企业在宣传材料中声称“38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用1 30年时间发现了核酸的珍奇奥妙”,并把这38位生物学家的照片印在广告上。 不过这些科学家似乎并不欣赏这种荣幸,已经联系到的3人——戴维·巴尔的摩、 保罗·伯格和维尔纳·阿尔伯都表示,核酸没有营养价值,他们的研究也与“核 酸营养”无关。   美国加州理工学院院长、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戴维·巴尔的摩说:“据我所 知,没有证据表明核酸是一种营养物或有益健康。在我看来它也非常不可能有任 何益处。人体不能吸收核酸。它将在肠道中分解,其分解物可能被吸收,但它们 对人体营养极少有补充作用。”他还说,这家企业使用他的名字和肖像进行广告 宣传,并未取得他的许可。   戴维·巴尔的摩是当代最有影响的生物学家之一,他在37岁时就与另两位 科学家一起分享了1975年诺贝尔医学奖,获奖原因是在肿瘤病毒与细胞遗传 物质相互作用方面的研究,这一成果大大增进了人类对逆转录病毒(例如艾滋病 毒)的了解。除在科研方面成果卓著外,他对美国的一些科技政策也很有影响力, 例如重组DNA及艾滋病的研究政策。   本人联系到的另一位科学家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教授保罗·伯格。当被 问及这家核酸生产企业使用他的名字和肖像进行宣传是否取得了他的许可、他的 研究是否与核酸营养有关时,伯格教授的答复是:“对你的两个问题的答案都是 绝对没有。吃核酸很可能没有任何特殊的营养价值。”伯格教授是1980年诺 贝尔化学奖三位得主之一,获奖原因是他在核酸生物化学方面的基础研究,特别 是重组DNA方面的研究。他被誉为“重组DNA技术之父”、遗传工程的奠基 人。   1978年三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之一、瑞士巴塞尔大学教授维尔纳·阿 尔伯则说,这家核酸生产企业“从来没跟我联系过,我在此之前也不知道他们这 些宣传材料。核酸存在于所有未经加工的植物和动物食品中,因此它是每个人的 日常饮食中的一部分。据我所知,我们过健康的生活并不需要额外的核酸(它除 了通常的有机物外还包括磷)。我自己的研究与核酸的营养价值无关。”阿尔伯 教授获得诺贝尔奖的原因是对DNA限制性内切酶的发现的应用。限制性内切酶 被称为“分子剪刀”,能够在特定部位切断DNA分子的核苷酸序列,把DNA 分成便于鉴别的片断,从而使基因研究成为可能。 诺贝尔奖获得者沃森来函否认“核酸营养” (沃森和克里克在1953年提出DNA双螺旋结构,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大 的科学发现之一。1962年两人共同获得诺贝尔生理医学奖。沃森目前担任冷 泉港实验室总裁。) 我从未允许珍奥核酸公司使用我的或弗兰西斯·克里克的照片。他们歪曲了 我的观点,因为在我们的膳食中,无需补充核酸。 詹姆斯·沃森 2001年3月6日 人类基因组计划领导人柯林斯指出“核酸营养”是骗局 据Wired News于2000年5月15日报道,人类基因组计划领导人弗兰西 斯·柯林斯在美国纽约长岛冷泉港实验室的一次演讲中,号召科学家们“走出实 验室”,向公众传播有关基因组的知识。他说他担心在基因研究的信息被应用之 时,公众却无法处理围绕基因研究的伦理和法律问题。 他说:“请担任一名科学大使。基因组并不是象神经科学那样无人能懂。” 他以近来出现的出售核酸(RNA、DNA)制剂做为“天然营养品”的骗 局为例,强调教育公众的必要性。DNA,即脱氧核糖核酸,是存在于每一个拥 有基因的细胞中的原料,而RNA,即核糖核酸,与DNA一起在细胞中制造蛋 白质。 研究人员指出,将核酸当作一种维生素服用,这种观念是荒唐可笑的,因为 核酸无法进入细胞而有任何益处。 柯林斯说:“在这方面我们还有些工作要做。” (原文见http://www.wired.com/news/print/0,1294,36328,00.html) 英国《自然》评论中国的“核酸饼干” 2001年3月1日的英国《自然》杂志(国际上最权威的科学杂志之一) 刊登了一篇题为《中国的希望与炒作》的社论,评论中国科技界的现状,其中提 到了中国的“核酸营养”骗局。 文章说,最近中国政府增加科研基金,其中包括几个吸引海外中国科学家回 到祖国的规划。在海外,特别是在美国,并不缺少中国科学家成功的故事。但是, 虽然归国者中许多是中国最够资格和最有经验的研究人员,其中也有许多在海外 华人社区中以“科学骗子”著称,夸大他们的经验和履历以获得政府官员的青睐。 中国科学的新英雄因之出现。 一旦一个项目开始运行,就很难被批评。由于政府不愿承认错误,不想丢面 子,失败的项目将继续下去。几年前,“核酸饼干”成为热门产品,所依据的理 由是核酸是必需营养物。这获得了一些研究报告的支持,这种饼干在政府的准许 之下销售,而那些怀疑DNA是有益食品的批评则被忽视或掩盖。象一位海外华 人说的:“根据假论文制造的假药。” 美国营养品指南评“核酸营养” ·方舟子· 美国出版的图书都附有索引,要查找它们对“核酸营养”的看法是很容易的 事。我在本地书店、图书馆翻阅了十几本由医生、专家撰写的营养品指南的书籍 (江湖医生如敏德尔写的小册子不算),都是号称“完全指南”,却发现绝大多 数都对“核酸营养”只字不提,反应了“核酸营养品”已在美国市场基本消失的 现状。个别提到的,也都持断然否定或嘲笑的态度。如《维生素和矿物质完全傻 瓜指南》(The Compelte Idiot's Guide to Vitamins and Minerals)200 0年版,作者Alan H. Pressman, Ph.D.,有一个以“江湖骗局!江湖骗局!” 为题的补白,说: “有些人声称吃含有核酸(DNA和RNA)的补充剂能够帮助你‘恢复活 力’。还有人销售用核酸制造的护发、护肤产品,声称它们能用某种方式恢复你 的年轻外表。我们当然总能抱有希望,但是这些产品是毫无价值的。” 《维生素、矿物质和补充剂完全指南》(Complete Guide to Vitamins, Minerals & Supplements)1998年版,作者H. Winter Griffith, M.D., 有一章以“氨基酸和核酸”为题,但是对“核酸营养”的评论只有两句话:“做 为补充剂的核酸极少或没有价值。用于注射的核酸会有危险。”我在图书馆见到 这本书的1988年版,可能当时美国市场上还有核酸补充剂,所以这个版本对 此做了详细的驳斥,摘译如下: “这些(关于核酸保健)的声称都来自一名研究人员,已故的本杰明·富兰 克医生,但是科学界并不接受他的结果,因为这些结果未能得到其他研究的证实。” “(核酸)的每日膳食允许量未被确定。口服的补充剂在肠道中被摧毁,不 被吸收。因此它们不能有作用。” “口服的核酸没有益处,因为它们在能被吸收之前就已在肠道中被改变或摧 毁。” “广告声称(核酸)补充剂能口服、外涂(如用于化妆品)和注射。一度在 欧洲流行的‘细胞疗法’,是将从年轻动物的细胞提取物注射到人体中,谎称能 够取代衰老人体的‘破损’组织。这类疗法非常昂贵、危险,已被认为完全不可 信。” “口服的(核酸)不可能有任何的益处。” “注射的(核酸)会引起严重的反应,包括过敏、血清病和疾病传染。” 2001.3.7. 本报特派记者在美国独立调查———美科学家不认口服核酸 著名药理学家、前美国药理学会会长艾伦·康尼说:口服核酸不具营养价值 (记者调查) 本报驻联合国特派记者 丁刚      编者按:最近一段时间,我国一些媒体和学术界的一些专家围绕核酸是不是 营养品展开了一场论争,论争的导火线是中国留美博士方舟子在网上发表了中国 核酸保健食品产业是一个骗局的文章。方舟子究竟是何许人?在美国,到底有没 有卖核酸营养品的?美国专家是否认为口服核酸有用?为了解答这些疑问,我们 请本报驻联合国特派记者丁刚进行了调查。   美国有没有卖核酸营养品的?   接到编辑的电话,记者立刻上网去查。先是进了美国最大的营养品连锁店G NC的网站,没有查到。纽约曼哈顿GNC的零售店不少,第二天,我就到住处 附近的店里去查看。可我连说三遍“RNA(核酸)”,售货员好像都没听懂。 于是我只好去专供顾客查询的电脑里找,结果仍是一无所获。返回时路过一家连 锁小超市,见到里面有一个很大的专售各种营养品的柜台,绕着转了两圈,还是 没有找到。当天,一位帮助记者查找的生物学博士发来电子邮件说,既然GNC 都不卖那玩艺儿,看来颇能说明点问题。   记者又通过朋友向美国著名的保健营养品公司Solgar询问,得知该公 司目前仍在生产口服核酸,品名为RNA/DNA,成分是各100毫克。据该 公司人士称,此种营养品的作用是抗老化、增强记忆力。自1993年投放市场 以来,虽没有中断过生产,但销售量较小。目前消费者只能通过一些营养品零售 店或网络订货。相对于其他营养品,价格也比较便宜。250片装每瓶卖44美 元,100片装卖19美元。在雅虎的购物网上也能找到几种供口服的核酸,可 以通过网络邮购。但说明都很简单,有一种名叫“超级核酸”的说明写道:“我 们的专家说核酸对调节情绪和促进记忆力有利。”而另一家则对核酸的功能只字 未提,只是说如果要定购,必须按要求填写症状答问表。   专家怎么评价?   记者还直接和间接地采访了一些专家,他们的态度大体可分为两类。   第一类是比较谨慎地给予否定。美国著名药理学家、前美国药理学会会长艾 伦·康尼说,尽管现在仍有极少数人在研究口服核酸,但他们的研究并没有取得 什么令人信服的结果,因此可以说,口服核酸不具营养价值。美国高等医疗生物 技术研究中心的刘芳博士与康尼的观点大体相同。她认为,口服核酸吃了不会有 什么坏处,但也不会有什么神奇的效用。   第二类专家对口服核酸的营养作用持绝对否定态度。美国老年化研究信息中 心的专家解释说:DNA和核酸口服后会被分解成其他物质,不可能进入细胞, 不会有任何益处。现在芝加哥一家公司工作的分子生理与生物物理专业博士胡艳 芳说,进补核酸,与进补胆固醇相比,有什么不同吗?从生物学角度上讲,两者 都很重要。但从人体的合成功能上讲,正常人两者都是能合成的,不存在短缺的 问题。从“食物进补”的角度说,胆固醇还更易被直接吸收,核酸甚至不能被直 接吸收。有人说,反正吃核酸吃不死人。但我们为何要无端加重肝、肾的负担呢? 新泽西凯恩大学生物学系教授张元林博士则认为,正常的人不会缺少核酸,所以 不需要“补”核酸,口服核酸无益处。美国著名营养学家杨中枢说,人们平时吃 的食物里有足够的核酸。买口服核酸是浪费钱,不如拿这个钱去买新鲜的肉、鱼 等食物。   记者在美国出版的营养书籍《维生素、矿物质和补充剂完全指南》一书中查 到了有关口服核酸的评价,说“口服核酸补充剂无用”。在“谁需要补充更多的 核酸?”一栏里,写的是“NO ONE(无人需要)”。摘要还说,所谓核酸具有 “增强体力”、“增加记忆力”、“延长寿命”等多项功能其实是“未经证实的 推测”。记者还在网上查到了美国人类基因组计划主持人柯林斯的一段话。他在 给中学生的演讲中说,将核酸当作一种维生素服用,这种观点是荒唐可笑的。   对于中国一些专家时常提及的口服核酸营养理论的发明人本杰明·富兰克, 记者也做了一些查证。富兰克提出这个理论是在70年代,最著名的一本书是 《无老化饮食》(No Aging Diet),在亚马孙网站上还可查到,但已经绝版。 据读过此书的一位专业人士介绍,富兰克声称,在动物身上的试验证明,服用核 酸可以延长30%-50%的寿命。但这位专业人士同时又说,从富兰克提出理 论到现在,20多年过去了,假如真有这样好的效果,恐怕美国满大街都在卖核 酸了。《维生素、矿物质和补充剂完全指南》这本书对富兰克的评价是:“科学 界并不接受他的结果,因为这些结果未能得到其他研究的证实。”   美国人买保健品,正反意见都听   记者了解到,美国的保健品市场也十分火爆,像复合维生素、大蒜素等都属 于热销产品。与药品管理不同,保健品无需经过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的严格检 验。虽然没有严格审查,但美国厂家推出新产品时也都比较慎重。道理很简单, 假如消费者服用后,达不到预期效果,就可能会起诉厂家。如起诉成立,厂家会 受到重罚。在美国,每种新的保健营养品上市,总会有专家提出不同看法,或是 警告消费者要注意副作用。美国的消费者一般在购买一种新的保健品时,也总会 听听两方面的意见,再作抉择。   记者又接通了方舟子的电话。他说他还在写这方面的文章,他最感愤怒的是 有些人在偷换概念。比如说,“核酸是个宝,人体不能少”,这话从字面上看一 点也没有错。方舟子说他从来没有要贬低核酸的作用,他要说的是口服核酸无益。 如果国内的某些专家要想推翻现有教科书对核酸的评价,最好还是先做试验求证, 然后将结果向世界公布。拿没有证实有效的东西让消费者去口服,这是不负责任 的行为。方舟子强调的另一点是,核酸类药物和“核酸营养”无关。目前开发的 一类核酸类药物属于核苷酸类似物,其药理是用核苷酸类似物阻碍肿瘤细胞中核 酸的合成,达到抑制肿瘤增长的目的。这和“核酸营养”完全不是一回事。记者 在采访中也了解到,1988年诺贝尔医学奖的获得者艾莲女士曾经运用一种核 苷酸的天然类似物研制出了治疗某些癌症和病毒的药物。   记者在发回此稿之前,又收到方舟子的电子邮件。他将刚刚收到的美国科学 家华森(又译为沃森)的来信转发给了记者。华森和克里克在1953年提出D NA双螺旋结构,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大的科学发现之一。华森在信中说: “我从未允许珍奥核酸公司使用我的或弗兰西斯·克里克的照片。他们歪曲了我 的观点,因为在我们的膳食中,无需补充核酸。”   在采访中,许多专家都告诉记者,核酸加工后用于制药,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中国的科学家们应该进一步加强核酸应用于制药的研究,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去研究口服核酸,只能是浪费。这非但不能使中国的营养学研究走向世界前列, 最终反会把中国的市场拱手让给人家。   方舟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方舟子原名方是民。据他本人讲,方舟子原为笔名,因为用得多,真名反倒 被人们忘记了。他1967年9月生,未婚。1990年中国科大生物系毕业, 后到美国密歇根州立大学攻读生物化学博士,毕业后又做了两年博士后。他现在 是个体户,也就是美国人常说的“合同工作者”,他为美国一些生物信息公司做 咨询。在美国,这样的个体工作者很多,他们的年收入也未必比固定工作者低。   方舟子的两位同学黄静华博士和胡艳芳博士告诉记者,方是个有主见的人, 更愿意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他最大的特点便是不随和主流,不怕得罪人。方曾在 美国著名的生物研究所工作过,凭他的学历和在一些重要学术刊物上发表过的文 章,要找到一份高收入的固定工作并不难。记者了解到,方还有一个基因专利, 因与治疗艾滋病有关,已被药厂采用,每年可得到不少专利费。   方舟子说他1993年起就开始上网,至今每天还要在网上工作四个多小时。 他主持的“新语丝”已成为海外著名的中文网站(http://www.xys2.org),日 页读数已达到40多万。他还是一些杂志和报纸的专栏主持人。方舟子说:“1 998年我回了一趟国,这是我出国后第一次回国,感触很深,最大的感触是自 己的专业对目前的中国没什么用处。回到美国后,便脱离了研究工作在家写书。” 眼下,方舟子最热衷的是“学术打假”。 (《环球时报》2001年3月15日) 【立此存照】∽∽∽∽∽∽∽∽∽∽∽∽∽∽∽∽∽∽∽∽∽∽∽∽∽∽∽∽∽ 珍奥核酸的说明书(摘录) 珍奥核酸的主要功效: 增强基因自我修复能力,显著改善脑机能,促进新陈代谢及细胞分裂,提高免疫 力,美容养颜润肤。核酸具有抗病毒,抑肿瘤,抗衰老,健脑益智的功效。在临 床实践中,令医学界十分惊喜的是:在糖尿病及并发症,肝脏疾病,高脂血症, 脑血栓后遗症等心脑血管疾病,老年痴呆症,肢体震颤麻痹(帕金森氏病)关节 炎,白细胞减少症,神经系统疾病,性功能减退,肝肾受损等诸多方面,核酸都 显现出独特的保健功效。 珍奥核酸的特点: 1.国内首创维护健康功能食品:功能因子明确,具有天然高级滋补与优良药用 的双重性。 2.核酸理论基础扎实,富兰克博士的核酸营养与核酸代谢疗法已被国际科学界 广泛认同。 3.高含量:珍奥核酸每粒350毫克,核酸纯度大于75%,每粒(DNA+RNA) 含量大于200毫克。核酸纯度越高,功效越好。 4.低价位:每百毫克核酸价格仅1·16元。 5.易吸收利用:经预消化处理,通过含RNA的酶化作用,更有利于DNA的 吸收利用。 6.无任何毒副作用:无激素,生物相溶性好。 7.功效特点:整体性,广泛性,显著性,滋补性,自愈性,完全性。 8.体弱多病及中老年人,效果更为明显。 相信科学就相信核酸--珍奥新广告词 来源:2001年3月15日济南日报第5版 相信科学就相信核酸 ○核酸(DNA和RNA)主宰着人体的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等重大生命 现象。自1868年人类发现核酸后,关于核酸生化和食物中核酸的摄入、消化、 吸收、代谢、营养功能及调节控制等方面的研究获得很大进展,核酸营养观念逐 渐被人们认识和接受。 ○人体核酸一般来源于食物及体内从头合成。但是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加之随着 年龄的增长导致肠胃功能和肝功能的降低,食物核酸的消化吸收及从头合成能力 下降,从而引发核酸营养缺乏症,如早衰、免疫功能低下诱发的一些成人病。 ○补充外源核酸,经体内降解,以DNA或RNA的原料形式(核苷酸、核苷、 碱基等小分子)被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进入血液,到达组织和细胞,通过补救合成 核酸方式,预防和改善核酸营养缺乏症,促进人体健康。 ○珍奥核酸是根据国家《保健食品管理办法》、《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及检 验方法》,经严格规范的检验及评价程序审批的核酸功能性保健食品对人体具有 十分明确的免疫调节功能,安全可靠,适用于体弱多病、体乏无力、免疫力低下 人群。 ○珍奥核酸不仅有效成分含量高〔每粒胶囊(350毫克)核酸(DNA+RN A)含量≥200毫克〕,而且采用特定降解工艺制备小分子,有利于有效成分 的高效吸收。珍奥核酸拥有遍及全国的专卖店营销网络,追求消费者最大满意度, 为消费者提供优质全程服务。 〔广告左侧是照片--一个张开大嘴吃惊的老妪形象,下方说明文字:〕 1998年国家火炬计划产品 每粒DNA、RNA含量高达575毫克/克 中国最大的核酸产业化基地之一 中国保健科技协会推荐产品 炮制、鼓吹“核酸营养”的专家名单 方舟子按:这个名单,不包括外行人士,只包括根据其所受的教育和从事的 工作,完全有能力判定“核酸营养”是一骗局,却又昧着良心,以专家的身份欺 骗公众,炮制、鼓吹、宣传这个骗局的生物医学方面的专家,包括那些貌似公正 的、小骂大帮忙的辩护者。在收集这个名单时,根据的是其本人的著述和报刊的 报道,如果报道有误,欢迎来函澄清。 “珍奥核酸”研制者: 大连医科大学教授吴文国 “生命核酸”研制者: 大连医科大学教授崔秀云 “正分子核酸”研制者: 福州正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所长、教授杨秉渊 福州正分子生物技术研究所教授王仲侃 戴连 “核酸营养”研究者: 沈阳医学院预防医学系杨文秀 沈阳医学院预防医学系金焕荣 沈阳医学院附属二院内科王晓英 “核酸营养”鼓吹者: 重庆医科大学教授欧阳瑜 波士顿儿童医院助理教授、波士顿大学分子遗传学博士吴柏林 宁波市中华医学会科普委员会主任常敏毅 中央电视台“夕阳红”健康讲座主持人杨教授(名字不详) “核酸营养”辩护者: 中国科学院院士、微生物所研究员张树政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工业生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授吴松刚 卫生部中国保健科技学会副秘书长黄明达 中国药科大学生物制药学院院长、教授吴梧桐 中国医学科学院实验动物研究所所长、教授方福德 上海市工业微生物研究所高工、华东理工大学教授乔宾福 哈尔滨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营养与食品卫生学教研室主任、教授李蓉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教授张惠展 中国微生物学会秘书长、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程光胜 中国科协教授蔺兴澜 上海生物化学研究所研究员、上海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学会秘书长陆长德 清华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教授沈忠耀 华东理工大学生物化学工程教授袁勤生 上海市营养学会理事长、上医大营养与食品卫生教研室主任柳启沛 无锡轻工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施用晖 中国药学会生化药物分会主任委员、山东大学医学院教授张天民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白书农博士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翟礼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