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方舟在线》作品研讨会上的书面发言               ·方舟子·   (2000年6月8日,北京。由张震阳(笨狸)代读)   各位先生、各位朋友:      谢谢大家前来捧场。很遗憾我未能脱得开身当面听取各位的意见。我计划在 十月份左右去一趟北京,希望到时候还有机会与各位聚会面谈。      在座的各位,除了张震阳和王朝晖,都没有跟我见过面,都只是通过网络认 识,都可以算是网友,希望大家发扬直言无忌的“网风”,坦率地对我的作品提 出意见。在座包括了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也必定能够指出《方舟在线》这本 “多学科争论文集”中种种不足、不妥之处。令人遗憾的是社科院文学研究所胡 小伟研究员因为刚好到外地出差,未能参加讨论,否则在文史方面他一定能提供 宝贵的意见。王朝晖是我在美国留学时的多年好友,熟悉网下的“方是民”;张 震阳是新语丝的成员,熟悉网上的“方舟子”。有关我个人的问题,可由他们代 答。      在此之前,我出过两本专著,即1997年由香港天地图书出版公司出版的 《进化新解说》和1999年由湖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法轮功解剖》,并编过 一本网络文选,即今年年初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网路新语丝》。《方舟在 线》一书,与前面这几本书不同,可以说是一本个人选集,而且主要选的是争论 文章。在写这些文章的时候,并没有想过要结集出版,只是为了在网上交流、争 论。有一部份在报刊上发表过,但是发表时往往经过了删节。网上的文章和报刊 上的文章的写法还是有些不同的,没有篇幅的限制,也不怕得罪人,无所顾忌, 往往不留情面。这次结集出版,基本保留了原貌,个别改动的地方,也都事先经 我过目。将网上的争论文章,保留原汁原味地印出来出版,据我所知,还是第一 次,这本身就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这本书是由北大哲学系的刘华杰博士策划并 编辑的。既然是首创,就要担当一定的风险。我知道华杰找了好几家出版社,碰 了一些钉子,最后能够出版,得感谢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苏青社长。      我在1993年夏天开始上网张贴中文,最早去的是一个简称ACT的国际 互联网的讨论组。这个讨论组在最繁荣的时候,有全世界几万中国留学生在那里 活动,我将它比做一个超大规模的大学生宿舍,每天都要争论一些有的有意义有 的很无聊的问题。争什么其实并不是主要的,大家喜欢的是争论本身,而且因为 分散在世界各地,互不相识,损人、骂人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好意思,旁观者也觉 得很过瘾,就形成了一种嘻笑怒骂的网文风格。1994年新语丝诞生以后,我 就逐渐改以新语丝为活动中心了。网上争论内容是无所不包的,但是我并不是什 么都要插一嘴。封底上的广告说“方舟子可以和你讨论几乎所有领域的问题”, 是夸张的说法。我参与争论的,只是几个我自己觉得较为了解、较有把握的领域, 而且几年来一直就局限在这些方面,较为突出的是普及进化论、批判神创论,宣 传无神论、批判基督教,以及批判各种各样的伪科学,此外还写了一些文学作品、 文学评论和历史小品。这次除了文学作品之外,各方面都收了一些,从最早期的 到最近的都有,写作时间在文章后面都一一注明,基本可以反映我这七年来在网 上的活动,也是中文网历史的一个侧影。      我是学理科出身的。在参与争论时,我也试图坚持理性、客观的立场,避免 感情用事。出版社的征订说明中说:“当有人中伤郭沫若、围攻余秋雨、挖苦汪 国真时,还是方舟子在网上领军仗义执言,据理挥笔相助……”,许多人对郭沫 若、余秋雨和汪国真的文品、人品都谈不上好感,我其实也是如此,但这并不妨 碍我在觉得他们受到不公正待遇时,为他们说几句公道话。不应该让个人的爱憎 影响了对事实的认定,我想这才是科学的态度。      这本书与科学有关的内容占了一半以上,在座的大部份人也在从事科学传播 的工作。网络和科学传播的关系,应该是一个大家感兴趣的问题。刘华杰不久前 通过网络采访我时,也曾问到我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和评论。我的看法是,网 络为科学的传播创造了前所未有的良好条件,也提出了新的挑战。互联网做为一 种方便、低廉、即时、生动的新媒体,是传播科学的最好的工具。在美国,互联 网已经成为最重要的科普工具,内容之丰富,资料之多,都胜过了传统媒体,成 为传统媒体的重要补充。例如,美国公共广播台(PBS)在播放科普节目时, 都会在相关的画面之下打出字幕,告知观众在其网站可以找到更多的有关内容。 网络也是非常有效的传播手段,对此我深有感触。比如在美国的华人教堂,都会 散发神创论的宣传资料,在有互联网之前,是没有任何办法可以进行有效的反宣 传的,被神创论宣传所困惑的人难以接触到反面资料。现在呢,我写的那些批判 神创论的文章已通过互联网传遍各个华人角落了。但是,另一方面,值得我们警 惕的是,伪科学也在利用网络这个工具,伪科学的宣传者以前默默无闻,现在却 可以通过网络成为“网络名人”,在世界各地寻找支持者、追随者,这也就使得 批判伪科学的任务更为迫切和有必要。在这本书中,我对法轮功、比利时的“太 极科学”、朱海军的进化怪论的批判,就属于这种情形。还有一种情形也值得注 意,也即好心办坏事,本意是要传播科学,结果传播了错误的信息,这也是经常 见到的,比如我在书中批评的“中国科普网”,以及我现在在新语丝网站上经常 刊登、评论的“立此存照”。如何建立一种鉴定、批评、权威机制,是当前以及 未来网络科学传播面临的一大难题,值得大家探讨。      还有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是几天前《中华读书报》王洪波先生采访我时提 出来的:网上的火药味很浓,而网下争鸣却很少,那一种状态更好?网上学术交 流、学术争鸣以及人们沟通的方式是否正在改变着学术运作的方式?其实网上、 网下的学术交流已经出现了,比如这本书中收入的关于郭沫若是否抄袭钱穆的讨 论,以及最近争吵得很厉害的“钱钟书、林非打架案”、王朔骂金庸、余秋雨是 否应该忏悔等等,就都是从网下到网上,又从网上到网下交互发生影响的。国内 有几份报刊,比如《中华读书报》、《书屋》、《文学自由谈》,近来的争论已 相当直率,颇有“网风”。他们的编辑和撰稿人很多是网民或关注网上舆论的。 网上的争论,更多地表现为在匿名状态下不负责任的造谣、谩骂,一个人就可以 换用许多网名装神弄鬼、虚张声势。前一阵子北大哲学系的网页刊登了我的一些 文章,就收到了不少匿名信谩骂。但是,去掉了这些噪音,也的确能够在网络上 发现一些非常可贵的东西,比如直率敢言、个性的发扬,甚至嘻笑怒骂的文字, 也只有在网上才能发挥得淋漓尽致。就文化建设而言,心平气和的探讨和针锋相 对的争鸣都各有利弊,所以很难说哪种状态更好。网下的学术交流,无疑不能采 取网上这种不遵守任何游戏规则的方式,但是在规则的范围内,还是应该鼓励直 率、有个性的争鸣以打破沉闷、虚伪的学术气氛的。国内学术界现在要“打假”, 也只有在自由、坦率的争鸣之下,才可能有成效。在网下无法进行的,也不妨搬 到网上来。      我就谈这几点感想供大家参考。最后,再次感谢大家的光临。 (寄自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