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刀解剖大浴女               ·刘绪义·   读完时下被炒得火热的长篇小说《大浴女》,我不禁想起一句话:“有钱 (名)就是成功,肉麻就是有趣”。《大浴女》果真如媒体上所说的那样是一部 非常了不起的小说吗?本文试图用三把刀来解剖一下《大浴女》。 第一把刀:大浴女是否涉嫌炒作   自今年三月以来,国内各大主要媒体都先后报道了关于《大浴女》的消息: 消息内容几乎雷同到如出一辙,就像新华社的通稿。其核心内容主要有三个:一 是报道《大浴女》交由出版社出版,有望摘得所谓“金布老虎”;二是报道《大 浴女》为防盗版成为“白皮书”;三是报道《大浴女》的作者、著名作家铁凝如 何婉拒“金布老虎”。这还只算是第一波,第二波就轮到召开出版座谈会,由在 场的各位著名评论家撰写的各类书评出场。   从目前出版社的商业炒作程式来看,这完全符合流行的炒作模式。   然而,《大浴女》的炒作技巧可以说是太拙劣了。本文的第一把刀就要首先 来解剖这一炒作过程的虚假性。   首先避开“金布老虎”一说,不谈它多么有点类似年初李敖自我炒作荣获诺 贝尔文学奖提名。单说所谓“为防盗版,《大浴女》成白皮书”一项。某中央大 报云:记者近日拿到一本“白皮书”,除了作者和书名外既没有出版商,也没有 书价,书是布老虎丛书出的……   某晨报云:近日记者拿到一本“白皮书”,除了书名和作者外既没有出版商, 也没有书价,书是布……   某文化娱乐报云:记者日前拿到一本“白皮书”,除了书名和作者外既没有 出版商,也没有书价,书是布老虎……   由于这则通稿内容几乎一模一样,恕不一一列举。我不知道“白皮书”算不 算正式的书,但据该书责任编辑安波舜介绍:大家手上拿到的《大浴女》白皮书, 我们只做了30本书,也算是珍藏本,可以做个纪念物。原来这30本白皮书只 不过出版社为了炒作,而于书正式出版上市前,为了方便那些评论家写书评而临 时拉出来一用,等到炒作够了,书就上市了。一不是为了防伪,二不是什么官方 白皮书。而这30本白皮书除了十几位炒家人手一份之外,剩下的就是这些记者 “近日拿到”的了。   在此,笔者还不妨向读者朋友介绍一下所谓“作品研讨会”或“出版座谈 会”。一位经常应邀出席这类“规模庞大”的会议朋友介绍,谁想开会,一般要 通过关系找到十几位或几十位评论界知名人士,许以重金。而这些评论家一方面 是吃这碗饭的,另一方面拗不过情面,不得不参加一下。而拿了人家的钱,就得 替人说好话。于是读者所看到的这些叫好文章就出笼了。受害的只是广大读者, 掏空了腰包,花钱买当上。至于个别有聊之徒,会开完了,他自己也溜之大吉, 许诺过的东西迟迟不兑现,让这些专家白辛苦一场,还有苦无处诉。   《大浴女》只是层出不穷的文坛炒作现象之一典型范例。 第二把刀:解题《大浴女》   为什么小说要叫《大浴女》呢?这是为数不少的读者读完小说后不禁想问的 第一个问题。一般此种情况下要先读完小说才知道个究竟。但我们的读者读完全 书仍然是个谜,那么在此我们不妨先来看人家怎么说。   在《大浴女》出版炒作会上,我们看到了十几位著名评论家围坐一起,共同 为《大浴女》解题,实则是在本书责任编辑的组织下,为《大浴女》这个书名找 个说法。   白烨:《大浴女》若从题目上望文生义可能会以为写美女出浴什么的,其实 不是。这里的“浴”可以理解为在社会和生活风浪中成长,或者说沐浴。仅从书 名上看,就不是一个一般的作品。   解剖:这是自我解惑。白作家也许自己也没弄懂《大浴女》是什么意思,于 是先“望文生义”然后再“引申开去”。他竟然能只从一个书名就可以看出它不 是一个一般的作品。这样的专家太厉害了,难怪人家开炒作会总少不了他老人家 的身影。   安波舜:《大浴女》这个名字,最早我们在谈的时候,灵感始于塞尚的一幅 画。后来我们觉得这个名字非常的好,觉得具有象征意义和诗性的因素,这个 “大”字就把俗和雅区别开来。   解剖:名字非常的好,确实!它既能跟世界名人塞尚挂起钩来,炒作起来有 底,不致心虚;又能具有“象征意义和诗性的因素”,因为读者一看,还以为是 “美女洗澡”或“贵妃出浴”,挑逗性还带有点黄,符合现代口味。君不见西安 温泉,大名人一到西安谁不遥想当年贵妃洗澡模样,非常富有意淫。况且“一个 “大”字就能把俗和雅区别开来”,足见汉字的魔力。   周政保:《大浴女》首先是在“浴”上,其次才是“女”。有句俗话,女人 是变成女人的,其实一个人有被塑造的过程。……我们没有理由去指责一个堕落 的女人。谁塑造了她,每个人都在沐浴。男性同样是沐浴的一部分,他参与了女 性的塑造,而且这个塑造有作用力,也有反作用力。   解剖:周老师解题别有深意。他与安小姐对《大浴女》的理解不同,安认为 重在“大”,周则以为首先是“浴”,其次才是“女”。不过话说回来,要不是 “女”要“浴”,是“男”的话,这部小说谁也不会去看。他认为“没有理由去 指责一个堕落的女人”,但对此解释采用的是模糊数学。看来周老师很是同情社 会上那些“堕落女人”,她们卖淫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每个人都在沐浴”,这 个“沐浴”也就是“塑造”,不管正作用还是反作用,一个女人的堕落与每个男 人都有瓜葛。   雷达:为什么叫大浴女,我想有点裸体的意思,就是灵魂与肉体都是暴露的, 要审视的不是穿着衣服或者扭扭捏捏、伪善矫柔造作的。   解剖:这正所谓道学家看到淫,革命家看到革命。谁都想“审视”一下裸体, 管这个裸体是灵魂还是肉体,是灵魂则看到别人的隐私,是肉体则看到人家的阴 私,何乐而不为。雷先生率直得可爱。   好了,不罗列了。总之,读者也好,专家也罢,谁也没有从《大浴女》中看 到一只浴缸,哪怕是小小的一只浴盆都没有,莫怪许多读者都大喊上当,白花了 几包烟钱,结果什么浴女也没看到,冤!或许现在都不搞盆浴了,搞淋浴。盆浴 的话毕竟还羞羞答答,欲露还藏;淋浴则不同了。但我们只听到水响,没看见浴 女,也冤!(上述冒号后边名家的话都引自《小说选刊2000年长篇小说增刊》 137-142页) 第三刀:解剖文本   那么《大浴女》究竟是一部什么样的小说呢?现在轮到解剖文本的时候了。   《废都》式的小说人物和情节:读完《大浴女》,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原来 写《没有钮扣的红衬衫》的铁凝哪里去了?原来那个写《香雪》的铁凝哪里去了? 一部数十万字的小说只写了这么几个人物:尹小跳、尹小帆、尹小荃、唐薇、陈 在等所有出场人物加起来就十来个,而小说人物的活动主要就在尹小跳、尹小帆、 唐薇等几个中进行。小说的主要人物均为女性,其情节主要是围绕她们与几个男 人的婚恋爱情而设计的床上戏。其描写的露骨与淫秽堪与《废都》媲美。《废都》 是写几个男性与女性之间的无聊性事,这里不过是把人物全换成女人而已,唯一 的差别是《大浴女》没有“此处删去XX字”。毫不逊色的是铁凝也能在同一人 物身上倾注反复“性爱”的笔墨。我们无论如何看不出小说主人公有着很大的理 想、追求什么真正的爱情,也看不出小说如何反思女性生存的多么艰难。相反, 她们是在泡男人,她们的处境一个是出版社副社长,经常跑国外,一个更显自由。 著名作家何建明先生对此也表示疑问:铁凝是不是想学贾平凹,想学时下的美女 作家,走一走那条路?要确证这一点,读者不妨把那些段落一一勾划出来,估计 可达三分之二篇幅。   毫无新意的构思主题:有论者认为,这部《大浴女》系铁凝潜心创作一年, 酝酿构思十多年,通过尹小跳充满理想不断寻找,结果各个方面都处于无着和飘 忽状态,写出了女性在当代社会成长的艰辛。事实上,这部小说尽管可以从不同 角度来解释其主题,如情爱小说,女性主义小说,心理分析小说,生命体验小说, 甚至说它是“用身体写作”也不为过,但是从构思上来说没有新意可言,即在原 有的小说经验基础上没有任何突破,小说所写的几个简单的人物,及人物之间的 简单纠葛,只能当作是作家个人的一种情绪发泄。   毫无快感的审美体验:铁凝在小说中写了一个叫尹小跳的女人,尹小跳是谁? 文艺界已有论者指出铁凝似乎非常痛恨其母亲。在尹小跳身上,同样对其母亲章 妩和唐医生之间的苟且事一直耿耿于怀。小小年纪她偷偷给远在北京的父亲写 “告状信”,举报其母的举动。在章妩成为闲人后,作者借尹亦寻表达这种恨: “尹亦寻不能和章妩面对面坐着吃饭,他不能忍受她的咀嚼声。还有,每日清晨 她在卫生间里惊天动地的刷牙漱口声和不屈不挠的咳痰声都让他痛苦难当。” “她(章妩)沉默是因为她知道她在尹亦寻面前有着永远洗不清的罪过”;以及 章妩美容后,尹小跳带着一种仇视和嘲弄的态度与尹小帆之间的对话等等,这一 切在47节里表现得淋漓尽致。正如何镇邦先生所指出的“弑母情结”。这种可 怕的情结在铁凝由来已久,在《玫瑰门》里铁凝即开始一种审视的眼光看母亲。 著名评论家贺绍俊先生更是一语中的,他说:“《大浴女》更是对母亲重新予以 批判”。“我在看尹小跳和章妩的非常紧张的关系时,马上想到了一个词,是否 可叫弑母情结?”竟然英雄所见略同,可见不同一般。有人认为《大浴女》是铁 凝的半自传性小说,此话不错。“尹小跳”这个名字就很有深意,把“铁凝”二 字颠倒一下再读就是“凝铁”即“尹跳”(谐音)。会有哪个女孩子取个“跳” 字作名字呢?可见,尹小跳就是铁凝的化身,至少是她的影子。在小说中,铁凝 通过尹小跳来发泄对母亲的不满和怀恨。包括对尹小荃的死,尹小跳都怪罪其母 章妩,而实际上是她和尹小帆见死不救所至。铁凝通过这种“个人化”,将当时 的历史巧妙地溶入个人化那种最晦涩最微妙的角落,就这样发挥自己的“历史想 像力”。因而,小说读来几乎毫无审美快感可言,读者只感受到作者发泄后的紧 张感。这与铁凝选择心理结构作为小说的单一结构的用意是相符的,通过尹小跳 的生活经历和心理流程来结构小说,很容易达到作者自己的目的。   至于《大浴女》的语言,更是无法与以前的铁凝相提并论。粗糙的描写,罗 嗦的词句,明显牵强的心理描述,已经看不到才气横溢的铁凝了。   评论家自相矛盾的炒作,媒体拙劣的表演,竟然能炒出一部如此水平一般、 没有特色的小说来,这真是中国文坛的怪事。“在文学史上留下点痕迹都有可能” (何镇邦语)的《大浴女》到了出版社的眼里竟是“非常之好”,“如果说我们 的《比如女人》接近金布老虎的征稿标准的话,那么这部书(指《大浴女》)就 是逼近了。我们本计划提交评委会审阅……”,到了有些人眼里,又是“继《长 恨歌》《尘埃落定》等之后非常重要的一部作品”,“非常成熟非常有活力”。   难道炒得烫手的金布老虎的征稿标准只是在“文学史上留下点痕迹”且只是 “有可能”?难道评论家们只被铁凝以前的光环迷住了眼睛?依我说,如果《比 如女人》接近标准的话,那么《大浴女》则离金布老虎只会是越来越远了。   我们深爱写《香雪》的那个铁凝,我们深情怀念那个写《没有钮扣的红衬衫》 的铁凝,我们从心底里拒绝《大浴女》,拒绝正在“作秀”中的铁凝。 (寄自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