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一个令我难忘的白痴                 ·西凉·   历史是公正的。   这句话出口,先自己吓了一跳:天,很久没读某报社论了呀,怎么一开口就 这个味儿?!本打算扯淡的,哪料第一句居然蹦出这么严肃的话。其实只不过想 说,即使是当皇帝的,不论活着的时候有多威风跋扈,死掉了照样逃不了被后人 评点(无甚高论)。从这个意义上说,死皇帝和活歌星有些相似,至少待遇上差 不多:死皇帝有陵墓陪葬,活歌星有豪宅房车。不过区别还是有的:对歌星的评 价比较自由,随各人喜好,比如郭天王,喜欢他的叫他郭可爱,不喜欢的嘛,简 洁得多,一个象声词就够了:呕;对皇帝的评价就相对多些客观,毕竟史书上桩 桩件件,千秋功过,人人都看得到的。(当然还有其他差别,比如发发歌星的牢 骚,人家顶多告你毁谤;说皇帝的坏话,即使是死的,有时也要掉脑袋的。)   OK,废话不少了,还没到主题呢。   主题是,我觉得我这人是有些变态的。证据之一是,最让我感动的历史人物 里有一个是当皇帝的窝囊废。其实当过皇帝的窝囊废有不少,不过我喜欢的这个 比绝大多数的更窝囊。伟人御笔钦点过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成吉思 汗,他自然是根本没有办法比的,而且,不但流芳百世轮不到他,连遗臭万年他 都不够格。   他是个白痴。   你大概能够猜到了,对,我说的就是他,晋惠帝司马衷(够变态吧)。这位 白痴皇帝最著名的事迹,估计大家也都还记得的。有一年,各地闹饥荒,地方官 把灾情上报中央。司马衷听说饿死了很多老百姓,问大臣:好端端的人怎么会饿 死呢?大臣回答说,是因为饥荒,没有粮食吃。该皇帝很奇怪,说:百姓饿死, “何不食肉糜?”为了这句话,他被取笑了一千六百年。   我觉得这有些冤枉。考虑到司马衷是白痴这个事实,我认为不能要求他在当 时情况下说出更有水准的话了。比方说,如果我五岁的外甥在吃饭时看到电视新 闻里脑袋比身体大的朝鲜儿童时问他姥姥为什么他们不吃麦当劳,我就不会拿这 件事嘲笑他一辈子。举这个例子不是说我打算把司马衷当我外甥,只是说由于他 的智力水平不会比我五岁的外甥高多少,所以说这话有些现眼,可是不算太丢人。 他是智障人士,而嘲笑智障人士是不道德的。   幸好,作为一个心智发展等同于少儿的人,他大概也不会有这样成熟的想法: 饿死几个草民有什么大不了的?他那永远不会长大的头脑只晓得,百姓吃了肉糜 就不会饿死了。这一事件间接地证明,儿童是具有同情心的。更好的表现就超出 他的心智水平了,比如,不可能要求他象一些具有获奥斯卡表演奖实力的皇帝一 样宣布什么斋戒几天啦、与百姓同忧啦什么的。   据说唐朝有一次闹蝗虫,具有优秀国家领导人品质的唐太宗出于和人民群众 心贴心,亲自吃了两只油炸蝗虫,并向上帝他老人家表示:本人愿意一人承担百 姓灾难,蝗虫要害就来害我吧。(那两只进了他肚子的富含蛋白质的直翅目昆虫 一定觉得很冤:到底谁害谁啊?得,谁让您掌握话语权呢。)后来这次蝗灾居然 真的过去了。如果蝗灾的消停真是因为李大官人的这次现场演出,那么这件事说 明,上帝他老人家在唐朝的时候还是挺实诚的。   司马衷是白痴,这不是他自己的错;白痴而当皇帝也不是他自己的错。   司马衷的父亲,晋武帝司马炎在公元265年继其父司马昭为魏相国、晋王, 不久即代魏称帝,建立晋朝。从司马炎的祖父司马懿到他伯父司马师、父亲司马 昭,到司马炎本人,都是智商发达、善于权变的人,可是偏偏他生了这样一个弱 智儿子,不知道算不算天谴。开国皇帝司马炎死后,晋朝江山传到这样一个白痴 手里会闹出什么乱子来,朝廷内外都忧心忡忡。不过天下是司马家的天下,司马 家上几代又是出了名的权谋刻毒,大臣即使有劝晋武帝另立太子的心,也不敢明 说出来。有一次,在晋武帝举行宴会的时候,官居司空的卫〔灌去氵改玉〕假装 醉酒,倒在晋武帝御座前,手抚着御座,喃喃道:“真可惜了这个座位了!”司 马炎马上明白了他的意思,但装糊涂,只对卫说:“你喝醉了吧,胡说什么呢?” 便下令侍卫将他扶了出去。从此更没有人敢再说些什么了。卫也因这次多嘴给自 己种下了祸根,司马衷继位后不久,他就被擅权的贾后杀了。晋武帝其实也未尝 不有些担心,他想试试这个接班人究竟糊涂到什么程度,便拿了一卷公文交给太 子,里面提到几件公事,让司马衷处理。太子妃贾南风是个精明强悍的女人,立 刻明白了公公的心机。她找来教司马衷功课的老师,让他代做了一份引经据典有 条有理的答卷。贾妃很满意,然而旁边一个略通文墨的太监提醒她:太子的能力 皇帝不是不清楚,这份卷子答得太好了,恐怕皇帝看了反而起疑心。贾妃顿时醒 悟,就让这个太监另做了一份粗浅的答卷,交给晋武帝。晋武帝看了答卷,虽然 文笔欠通不甚高明,但总算问的都能答上来,可见这个儿子还不是无药可救。   公元290年,晋武帝司马炎病死,三十二岁的太子司马衷继位。武帝病重 时,毕竟有些不放心这个痴呆儿子,便留了一道遗诏,要杨皇后的父亲杨骏和他 叔父汝南王司马亮辅政。   有句话叫“不幸而生为帝王”,这句话好像本来指的是南唐后主李煜、北宋 徽宗赵佶这样的皇帝的,意思是他们如果不做皇帝,可以是很好的词人和画家, 而不用遭受断送江山性命的耻辱。不过,他们本人在享受着做皇帝的荣耀权威的 时候是未必有辞职做专职文艺工作者的打算的,何况他们是心智正常人,可以为 自己的行为负责;身死国败的下场,他们自己难辞其咎,不能因为有一些文艺才 能而原谅他们不做好本职工作的渎职责任。称得上“不幸而生为帝王”且不嫌矫 情的,我觉得有两个:晋惠帝司马衷和南宋的赵〔上日下丙〕。一个是白痴,一 个是六岁的儿童,同样地不能主宰自己的命运,同样地在一个自己无法承受的时 代中因拥有那个无数人觊觎的名号而成了牺牲品。如果司马衷没有当上皇帝,也 许他可以作为一个诸侯王,糊涂而平安地度过富贵的一生,顶多在史书上多添几 个荒唐的笑料。他是个白痴,没有能力和任何人争,如果不是因为那个他根本明 白不了其份量的称号,他或许是可以避免几年后的厄运的。   晋武帝认为,曹魏灭亡的原因在于皇族势力薄弱,皇室孤立,于是他在位时 大封宗室,司马氏子弟二十七人封王,诸侯王握有王国的军政实权。晋武帝以为 这样就可以使宗室稳固,不料由此种下了宗室内讧的祸根。晋武帝死时,只有杨 骏在身边,杨骏和女儿串通起来,伪造了一道遗诏,指定他自己单独辅政。司马 衷继位后,权力欲极强的皇后贾南风不能容忍杨骏独揽大权,就暗中联络被排挤 的汝南王司马亮以及楚王司马玮,让他们进京讨伐杨骏。楚王玮从荆州带兵进洛 阳,和贾后联合杀了杨骏。随后,汝南王亮进京辅政,也欲专擅朝政。贾后矫诏, 让楚王玮把汝南王亮抓起来杀了,旋即又以“擅杀”的罪名把楚王玮也除掉了。 此后十年间,名义上是司马衷做皇帝,实际朝政全由贾后把持。这十年恐怕是这 个白痴皇帝最开心的日子了。他不需要长大,儿童一样由着天性嬉乐,而他的身 份使他的快乐本能可以得到最大限度的满足。虽然他不能掌握他名义上拥有的至 高无上的权力,可这对他并无所谓,因为他简单的头脑还意识不到权力可以是多 么刺激兴奋的一种东西;同时,那个操纵实权的女人需要他提供的名份才可以继 续她的随心所欲,于是他就能够安全地、无忧无虑地享受生活。在这一点上,他 比那个生长于战乱忧患,莫名其妙被一群人加上个皇帝的名头,却没有一天皇帝 的权威和享受,最后被人硬背着跳进大海的六岁孩子要幸运得多了。然而这样的 日子毕竟不能长久。有这样一个白痴皇帝,司马氏那些在地方上拥兵自重的野心 家对这个宝座岂能不食指大动。惠帝的太子司马〔橘去木加之〕不是贾后所生, 贾后怕他长大后夺了自己的权,就设计诬陷太子想篡位,废了太子。这正好给了 掌握禁军的赵王司马伦一个机会。为了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他散布谣言说朝臣 正打算扶废太子复位,借贾后的手除掉了太子,然后便于公元300年起兵杀贾 后,夺取了大权,一年后废惠帝自立。此后便是诸侯王之间为争夺宝座展开的一 场场混战,一个个杀人者又被后来的杀人者所杀。晋惠帝司马衷在他生命最后几 年的风雨飘摇中形同玩偶,被各式各样的手拨来弄去,在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的血腥剧中充当滑稽而可怜的傀儡。最后,这场成为这个西晋王朝第二个皇帝在 位时间代名词的“八王之乱”,以生存能力最强的东海王司马越毒死晋惠帝,另 立惠帝之弟司马炽为帝(怀帝)而告终。这一年是公元306年,这个白痴皇帝 活了四十六岁。   司马衷一生的命运始终操纵在别人手中:先是他的父亲,然后是他的妻子, 最后是那些觊觎他的御座的同族。他有过操纵天下人命运的权利,然而他不会运 用。他当了十六年皇帝,没本事做什么好事,甚至也没有能力做什么坏事。   如果不是下面一个插曲,这个白痴皇帝对我而言也只是历史书中荒唐而微不 足道的一个笑话。公元304年,东海王司马越挟持晋惠帝与当时专断朝政的成 都王司马颖交战,在荡阴大败。惠帝所乘的车驾陷于乱军中,军士欲杀惠帝,伴 在惠帝身旁的侍中嵇绍以身卫帝,被乱军所杀,嵇绍的血溅在惠帝衣上。惠帝脱 险后,侍者要将他那件溅血的衣裳拿去洗,司马衷不让,说:“这上面有嵇侍中 的血。”因为这句话,仅仅因为这句话,让我在想到这个孱弱一生的糊涂皇帝时 总有一种温暖和感动。司马衷只是一个弱智,他不会觉得自己是一个主子,而奴 才救主子是理所应当的。他也不会想到用厚葬、封荫、一门旌表等等的光宠来表 示主子对于舍身护主的奴才的嘉许,给其他奴才立下一个榜样。他那儿童般的心 和眼只知道,那是一个舍了自己的性命救他性命的人,他要留着这件溅血的衣做 记念,这是一种出自本性的感恩。我觉得,这简简单单一句话深于一切辞藻绚烂 的嘉许,这一件血衣的记念重于任何碑文的表彰或什么凌烟阁、麒麟阁留像的褒 扬,不因别的,真心而已。   厚厚的史书里记载了太多的作伪和表演;太多的时候,哭和笑都变成了道具 和武器。惟有这句话是真诚的,因为说这话的是一个白痴。在厚而黑的历史上, 也许,只有白痴才会是真诚的吧。嵇绍那龙性难驯的父亲嵇康因为不肯与司马氏 的统治合作而被司马衷的祖父司马昭所杀,而嵇绍却因为舍身卫护司马衷而被推 为“忠君”的模范,历史就是喜欢开这样的玩笑。不过,我常想,嵇绍在用自己 的身体迎接锋刃的那一刻,司马衷在他的眼里或许不是一个皇帝、他的主上,而 只是一个儿童一样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可怜人吧。他舍了自己的命,或许不是为 了救一个白痴皇帝,而只是象一个成年人救一个孩子的吧。毕竟,他的血管里流 的是他父亲的热血。   有了那句话,我想,他是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