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国产品缺少文化特色想到的                 ·泽熙·   在通讯发达的今天,产品的文化特色日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纯粹的文化 产品,如音乐、电影、电视和文学作品等等,不是用完就扔的食品袋,而是观念 的存留,生活的哲学和价值的取舍;即使是在日用商品里也蕴含着文化的内涵, 正如美国的一位夹克衫老板向日本人推销产品时说的:“我们不是销售夹克衫, 而是销售一种生活的方式。”一个国家的文化产品或产品中的文化蕴含往往代表 了这个国家呈现给世界的形像,因此世界各国都力争将自己最优秀的文化展示出 来,竞争也异常激烈。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的文化出口并不令人满意。在美国,我们走进任何一家 超市都不难发现标有“中国制造”的产品,如玩具、服装、鞋、以及电器等等。 它们除了便宜外,没有更多的中国味道。就像《纽约时报》1997年10月26 日发表的一篇颇有倾向性的文章指出的:“不像意大利的时装、法国的葡萄酒和 美国的电影,大部份中国的出口产品与中国文化没有关系。这些低价的产品,如 果消费者需要,可以很容易地从马达加斯加运来。”撇开其整篇西方观念的牵强 解释,作者同时注意到:从文化的角度看,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古国,中国 对世界的贡献是从造纸和火药等古代的发明开始的。但是今天在美国看得见的中 国文化出口仅仅限于室内墨宝和简易烹调。西方人看到的这些产品与中国在全球 的形像和具有几千年文化底蕴的文化形像实在不相称。   为了说得更清楚,我们不妨把焦距拉得远一点,从世界范围来看没有边界的 文化争夺战。当今世界,美国是文化出口的大国,处在“文化出超”的优势地位。 “冷战”结束以后,中国、俄国和东欧国家冲出意识形态的篱笆,无不受到美国 文化的冲刷。相反,呼吁弘扬本国文化,在另一些国家却日益高涨。和美国相邻 的加拿大,百分之六十的电视计划必须安排本国的节目;澳大利亚为百分之五十 五;法国电影院每年必须有二十周的时间保留放映本国片。与美国相邻的另一个 国家墨西哥,则采用西班牙文飞标的形式放映外国电影,而不允许译制。他们的 目的都在于抵制好莱坞的冲击。   加拿大深受美国文化的影响,百分之九十五的影片来自美国,百分之八十的 加拿大人收看除新闻以外的美国电视,百分之六十五收听美国歌曲,百分之六十 阅读美国书籍,在书摊上也有百分之八十的美国杂志。除讲法语的魁北克以外, 其他地方几乎无法抵御美国文化的直接诱惑。这就使得加拿大政府不得不制定相 应的法规来提高本国文化在音乐会、电影院、电视台、杂志社和文学刊物中的份 额(《纽约时报》1999年7月14日)。他们甚至希望制定一个国际性的文 化协议来抵御美国的“文化帝国主义”。这也是加拿大人试图与英美殖民文化一 刀两断,以期建立自己独立的文化市场。文化产品之争也成为今天加、美贸易争 端的两大主要内容之一。然而,迄今为止,由于北美自由贸易的制约、文化机构 的效益追求、观众的偏好和艺术家的不配合等原因,这种努力收效甚微。由此可 见美国文化的巨大吸引力。这种情形类似于韩国政府对日本流行文化的抵制。   正在走文化下坡路的法国人也感觉到他们的文化受到围攻。为了与外来文化 相抗衡,他们采取了进口控制、配额、以及艺术补贴等措施。尽管国产片一再被 提倡,美国电影却依然唱主角,他们无法抵制美国文化随着美国电影的大量涌入; 在因特网上,为了防止英文术语泛滥,法国人企图通过法律的手段把英语从法语 中剔除,效果也有点象“竹篮子打水”。作为一个文化大国,自1958年戴高 乐恢复了国家的元气,法国人也逐渐恢复了自信。在文化上,他们更不情愿忍受 失去的辉煌。我们知道,法国是世界上赢得诺贝尔文学奖最多的国家,但是1985 年以后再无一人获得此奖;曾经震撼过世界的表现自我手法的电影、以罗丹、毕 加索为代表的艺术,似乎也已经过了全盛期。当代法国哲学在美国物理学家索可 《知识冒牌》的批驳之下,几乎成为国际笑柄。几年前法国代表团在乌拉圭回合 谈判中为法国继续保留了配额,并从进口的电影、电视产品中抽税补贴法国电影。 这一外交上的成功似乎并没有挽回其文化产品的颓势,反而出现了政府支持的“ 怪圈”(《卫报》1998年7月24日)。这说明,文化高峰无不是世界各国 所必争的。   美国文化为什么如此具有“磁性”?在世界的许多地方,好莱坞文化取代了 当地的传统文化、“超人”取代了当地的英雄,可口可乐取代了当地的饮料。文 化伴随着经济实力扩张到世界各地。一个原因就是美国人不遗余力地宣扬“好莱 坞是属于世界的”。美国驻芬兰的前大使沙乐(Derek N. Shearer)在他1998 年的回忆文章中写道,从1994年至1997年,他曾经在芬兰积极地推销好 莱坞的文化产品,如电影《尼克松》和《独立日》,等等。但是,他在芬兰看到 的“文化双行道”和在加拿大听到的“抵御文化帝国主义”形成了鲜明反差。实 际上,“文化帝国主义”一词是六十年代美国人自己创造出来的,九十年代他们 又加以否定。沙乐辩解道,好莱坞向世界最优秀的娱乐人才开放,并且面向全球 观众。他赞赏好莱坞电影是挖掘“普遍人性”的说法。以世界作为好莱坞的文化 取向和价值标准,这无疑是它成功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在中国的文学艺术领域,余秋雨先生注意到了这一点,他认为中国文化要走 向世界就不能孤芳自赏。今天我们最优秀的文化还没有呈现在世界的面前。中国 缺少“一座桥”,这就是“像全世界的人通过贝多芬了解了德国,通过罗丹和毕 加索了解了法国,通过泰戈尔了解了印度,通过川端康成了解了日本”那样,让 世界了解中国。即使现在许多外国人看到的中国还不是全部的中国,至少“不是 苏东坡和李白的中国”。这一判断是基本中肯的。近一百年来,中国缺少“世界 级”的文化大师,文化产品也遥遥落后于世界发达国家,而古代文化对世界的影 响也不尽如人意。   笔者曾经在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大众报纸数据库里对中国文化进行过搜寻, 其中包括《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泰晤士报》、《卫报》、《渥太华 市民报》和《多伦多明星报》等等。根据西方作者对中国文化不同侧面的引介频 率,可以反映出他们对中国文化的熟悉和了解,时间跨度从1969年1月到 1999年8月。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先秦诸子的思想与著作。其中,出现的 频率依次为孔子、老子和孙子以及他们的著作。《论语》不仅传到西方的时间最 早,而且影响也最大,引用得最频繁。早在三百多年前,欧洲传教士来到中国, 就把《论语》等儒家经典介绍到了欧洲。其次,就是《道德经》和《孙子兵法》。 尤其是近二十年来,《孙子》运用于管理的热潮几乎席卷全球。再下来谈论得较 多的是《易经》,但是多与占卜、风水等迷信联系在一起。其他如墨家、法家、 名家、阴阳家与杂家等诸子及著作出现的频率几乎可以忽略,有的甚至根本没有 提到。即使是《庄子》、《孟子》引用得也很少,《荀子》、《韩非子》等几乎 找不到。可见,即使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无上精品,西方人了解得也不是很全面。   第二个方面是中国的民俗文化。我们知道中国的民间工艺在很早就由丝绸之 路传到了西方,后来又由第一、第二代华工把民俗带到了北美,影响至今。当在 数据库里输入“Chinese Culture”时,北美报纸上出现的内容 基本上就是介绍中国的民俗,而输入“Chinese Philosophy” 时,介绍的却是“风水”,中医在近十几年来的西方报刊上出现的频率也在增长。 这两个方面和英文网上的中国文化介绍部份基本吻合。第三个方面是对中国的随 见所感,文化内涵泛泛。对于中国的四大古典名著,他们也基本是从片断的故事 情节来理解,甚至持“另眼”的看法。尽管这四部经典先后被录制成电影、电视, 主要影响还是华人范围。主要原因恐怕还是在民族化和全球化之间没有把握住人 类相通的生命价值。   简要回顾一下中西方的文化交流就会发现,汉唐以前我们处在领先地位;元 至明清之际出现了相互渗透,西方传教士传播的近代科学使我们的儒绅士林经受 了第一次西学渗透,欧洲启蒙运动也出现了膜拜儒家文化的现象。值得一提的是 中国的四大发明对欧洲的文明进程及文化发展产生过巨大影响。但是鸦片战争以 来,中国基本处在“文化入超”的地位,进入了文化的全球化潮流(网上《中华 文化通典》)。这就不得不使我们把目光投向下一个世纪,再造中国文化的尊严。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巨大差异,至少使我们在目前的双向交流中处于吸引大于 排斥的状况。在这一点上,中国和法国、加拿大等西方国家的情况明显不同。西 方人推着、挤着要进来,同时也把他们最佳的民族风貌和审美心理带了进来。这 就是我们所看到的,德国产品的严谨、美国产品的豪放和日本产品的精巧(见拙 文《发达国家的名牌战略》,《国内外经济与管理》1994年12月)。中国 产品的最大弱点就是过于追求经济实用,而忽视了把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 融合进来。二十一世纪,我们不仅期望中国有伟大的文学艺术作品与世界名流相 比肩,而且期望我们的通俗文化也能够不断创新并通过自己的产品展示出来。 (1999年8月14日于美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