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子读书录                 ·泥·                 (一)   最近买了本杂志,因为里面有纪德的《从莫斯科归来》。但还没看,手边的 书太多。周末进城一气买了一堆,结果不能抱着它们逛街,苦不堪言。其中有本 大块头的《艺术发展史》──看官,我正在努力地附庸风雅──英国的E·H· 贡布里希写的。在欧洲,我想英国的绘画倒并不算太出色,昨天正好看到该书中 评说前拉斐尔画派中但丁·罗赛蒂,是这个派系中最有才华的,但是他们的画风 不免走进了自相矛盾的误区云云。   关于这本《艺术》使我想到的问题是:我不喜欢中古时期欧洲人的音乐或别 的艺术,雕塑殉葬品什么,离现代人太远了,那时的宗教音乐也不爱听。当然首 先应当声明的是我在这一切方面都谈不上有什么见解,完全是我自己不成格调的 胡思乱想。   另外,曾经有个评论说伟大的毕加索靠的是色情的狂热,但不知道为什么, 我总认为其作品一向色彩刺激,主题恶心的达利才是个色情狂。从我接触绘画始, 达利给了我深刻的视觉刺激。   不过说实话,《蒙娜丽莎》也许是见得太多了,以本人的驽钝,怎么也说不 上被感动。就象鲁迅,斗胆说一句,我并不是认为他不好,但一则可能天性与他 那样的“革命”气质不投合;二来,也是不容忽视的一点是我想他在国内已经被 当作教科书解析了无数回,真正轮到自己选择读书的时候读他的胃口已被败坏了!   茨威格的《玛丽·斯图娅特》和房龙的《宽容》都是三联的旧书,当时想买 的是另一个大概是英国人写的关于这个苏格兰女王的故事(因为被英女王推上断 头台而更闻名于世),据说关于她的传记本有很多。记得房龙地理中提到苏格兰 是大片的荒芜之地,苏格兰人比较闭塞、落后等等。房龙的书是用来“读”的, 并且通俗易懂。认真看过的茨威格的书还有就是《昨日的世界》,当时一口气看 罢,非常向往那样一个稳定和平的“昨日”欧洲。   玛丽·斯图娅特的名垂青史,应当是和她的死有关。但,全靠了茨威格的妙 笔生花,让我们感受一回16世纪欧洲的宫廷斗争,由此,也不禁对童贞女王伊 丽莎白产生了兴趣。   在三联书店,原版(外文)书居多,所以我一向待的时间短。上次,在那里 翻那些几百元的画册,一时觉得心痛。奢谈什么艺术!我们连看到复制品的机会 都微。   但这想法也没有维持太久,我是“这地面上的人”,艺术不艺术是一回事, 可毕竟面包最紧要。   在广州,我这个年纪的人娱乐就是运动,蹦迪。诚如《三联生活周刊》说的, 全世界的人都追求keep fit。而我执迷不悟地搞什么interesting。   我现在正在看上海译文出版社译的美国人写的一套三本《英国文学的伟大传 统》,不错不错!特别是莎士比亚,激动得我周末翻出《哈姆雷特》来坐在阳台 在太阳底下读了好一阵儿。还有兰姆那段──我老人家又忙不迭地去找《伊里亚 随笔选》,结果就在床边──都写得很好,推荐给大家。   以上都是一些琐碎的读书心得,聊博一笑。                (二)   美国人的小说,很少能真正引起过我的阅读兴趣,不过亨利·詹姆斯绝对是 个例外。他也是我心仪的,最具欧洲气质的美国作家,什么什么大师。他的作品 象出自英国人之手,这也难怪,他最终成了英国公民,那里有最适合他的水土和 人文环境。那本书我几乎是一口气看完的,记得最后看的就是一个鬼故事,译者 说他的鬼故事是西方文坛一绝,信然。两个小孩,兄妹被死去的两个情孽纠缠的 男女吸引、控制,而叫他们的保姆和家庭教师毛骨悚然。两人表现得如此纯洁、 完美,背后却被邪恶的鬼魂所牵引,作者在处处渲染气氛,两只鬼魂那种隐秘的、 不可告人的吸引力。究竟有什么罪过他并没有清楚明白地写出来,是情欲?但他 写得极其隐晦,高明之处就在他那支拐弯抹角的妙笔。那个晚上,我一路被情节 抓住,穿过客厅上洗手间的时候,竟莫名其妙地感到害怕。   亨利·詹姆斯善于暗示人性中阴郁的一面,那本小说里,几乎所有的主人公 都是一死了之!我是由《贵妇人画像》而喜欢起他,他喜欢讨论新大陆无拘无束 的单纯、奔放的个性在古老的欧洲面前的不可调和性,这和他自己的身份太有关 了。说实话,我很羡慕他,他自己、他的父兄还有《贵妇人》中他笔下的人物都 因为继承了万贯家财而丝毫无需为生活俗事操心,艺术成为生命中的主流。   这让我想起了维及尼亚·伍尔芙和她所属的那个波西米亚的文学团体,生活 优裕,高高在上,文学艺术上颇有造诣,然而给人的印象是一群文化势利眼。在 《笔外断肠天》,还有对待那个圈子里林顿的爱人凯林顿的态度中,伍尔芙似乎 都在扮演一个不光彩的角色。E·M·福斯特和他们也是过从甚密。这又是一个 我所喜爱的作家,不同的阶级、民族如能沟通,天空也会发出笑声。这种沟通和 交流一直是福斯特笔下的主题。   含蓄、优雅,一切尽在不言中,这就是我所喜爱的英式文风。 (寄自中国大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