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金| ※        ≡≡≡ 新 ≡ 语 ≡ 丝 ≡≡≡      |庸| ※                               |专| ※           1994/03  增刊         |辑| ※                               ·—· ※   《新语丝》为文化性综合刊物,登载文学、艺术、史地、哲学等方 ※ ※ 面的稿件,目前设四个栏目:【牛肆】(随笔、评论)、【丝露集】( ※ ※ 诗歌、散文、小说)、【网里乾坤】(文史哲小品)和【网萃】(中文 ※ ※ 网佳作选)。本刊每月十日出版,并不定期出版专题增刊。本期三月号 ※ ※ 增刊——金庸专辑于当月25日出版。               ※ ※                                 ※ ※※※※※※※※※※※※※※※※※※※※※※※※※※※※※※※※※※※                  §  读 《天 龙 八 部》     § 方舟子:  卷首诗                  § 编者:   编者的话    ·方舟子·         §                  §◆ 授予金庸诺贝尔文学奖倡议书 ◆ 就算你一页页把江山翻覆      §▲▲▲▲△△▲▲▲▲▲▲▲▲▲▲▲ 又怎料得到这一个个大团圆早已注定 § 字字是血 无人不冤是谁的错    § 句句含泪 有情皆孽是我的命    § 【金庸散论】 阳刚之气挡不了阴风阵阵      § 不光:   比较金学 血脉贲张到头来还是只觉得冷冷冷  § 傅可笛:  金庸作品在大陆                  § 方舟子:  侠客行 就让那一干豪杰大侠        § 诸葛不亮: 金庸笔下的人物 枉费了力气去弯弓射雕 倚天屠龙  § 散宜生:  读金庸一得 就等我佛慈悲           §       三言两语夸小宝 用一身袈裟包裹住遍地血腥     § 只要还许我与你轻弹一曲笑傲江湖  § 煮一池酒 彻夜论英雄       § 【丝露集】 再让我摘取满天星斗        § 益人:   侠客行 且请你排演芸芸众生        § 楚歌:   第一次看金庸 撒子天地大棋盘          § 看谁又解得开这千古的珍珑     §                  § 【网萃】 〔寄自fangshim@student.msu.edu〕 § 网上诸君: 评金庸笔谈会                  § ∽∽∽∽∽∽∽∽∽∽∽∽∽∽∽∽∽∽∽∽∽∽∽∽∽∽∽∽∽∽∽∽∽∽∽          ◇ 编 ◇ 者 ◇ 的 ◇ 话 ◇   金庸,本名查良镛,生于1924年,浙江海宁人。自幼受书香门第熏陶, 后在杭州高中读书。抗战期间在重庆的国立政治大学外文系学习,抗战胜利后转 到上海东吴法学院攻读国际法。后应聘担任《大公报》记者,于1948年被调 派赴港,此后一直居住在香港。   1955年,金庸开始在《新晚报》连载《书剑恩仇录》,引起轰动。57 年《射雕英雄传》问世,奠定了金庸武侠文坛宗师的地位。从55年到72年十 七年间,金庸共写了十二部长篇武侠小说,按发表的顺序依次为:《书剑恩仇录 》、《碧血剑》、《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雪山飞狐》、《飞狐外传 》、《倚天屠龙记》、《连城诀》、《天龙八部》、《侠客行》、《笑傲江湖》 和《鹿鼎记》,以及两部中篇《鸳鸯刀》和《白马啸西风》,一部短篇《越女剑 》。他将自己的十四部中长篇小说题名的第一个字联成了一副对联,“飞雪连天 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自《鹿鼎记》之后,金庸就决定封刀,不再写武侠 小说了。   金庸是拥有最多读者的当代中文作家,其读者遍布海内外,从文人学士到贩 夫走卒无不读其书。在中国文学领域,继红学、鲁学之后,一门以金庸小说为研 究对象的专门学科——金学正在兴起。   凡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人读金庸,就有人谈金庸,中文网络也不例外,金庸 小说几乎是网上的一个永恒话题。去年十月,中文网络发起了争取提名金庸为诺 贝尔文学奖候选人的活动,一时金庸小说成为热门话题。本专辑收集了中文网评 论金庸小说的文章和笔谈。 ※※※※ 授 予 金 庸 诺 贝 尔 文 学 奖 倡 议 书 ※※※※ ※                                 ※ ※                    ≡ 图雅、方舟子执笔 ≡ ※ ※※※※※※※※※※※※※※※※※※※※※※※※※※※※※※※※※※※   我们是一群通过电脑国际英特网的中文组(alt.chinese.text)联系起来的 学生学者,来自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我们最近通过广泛的讨论,普遍认为香港 金庸先生的小说虽然采用通俗小说的形式,却达到了一般的严肃小说难以企及的 高度,应当被提名授予诺贝尔文学奖。我们认为: 1. 金先生的小说博大精深,涉及中国的哲学、文学、历史、地理、艺术、数 学、医农、技术各方面,其取材之博,场面之大,描写之精,刻划之深,为中国 历代小说中所罕见。金先生得奖,可以增进中国和世界的交流,更可以增进世界 各国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 2. 金先生的小说用通俗的形式写出了严肃而深刻的主题。他的小说成功地探 讨了人性的各个方面,淋漓尽致地描绘了人性的优点和弱点;他的小说,把佛家 、儒家、道家思想的精华熔于一炉,时时体现出对生活于苦难之中的芸芸众生的 大悲悯,大超度;他的小说,悲天悯人,劝人为善,劝人爱国爱民,和平相处, 劝人胸襟开阔,发愤图强,劝人行侠仗义,抑恶扬善,读金先生的小说,能陶冶 情操,提高修养,从而感受到中华传统美德的熏陶。 3. 金先生的语言优美而自然,继承了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的优良传统,又吸收 了现代小说的精萃,介乎文白之间而又能雅俗共赏。他充分发挥汉语的特长,富 于表现力、节奏感和音乐感。其文笔之精练老到,足以为现代中文作家之典范。 同时也对各国作家有所启发,即如何写出扬长避短的本国语作品。 4. 金先生的情节构思巧夺天工,集正史与民间传说于一书,曲折复杂而又井 井有条,天衣无缝。因此他的小说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国人无贵无贱,无长无 幼,皆读其书,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还创造了一些感人至深 的光辉人物形象,成为许多中国年轻人心中的楷模。 5. 由于金先生的小说采用武侠小说这种通俗的形式,往往引起误解,以为他 的小说也跟大多数其他通俗小说一样不登大雅之堂。但是,众所周知,通俗小说 的特点就是它的消遣性质,读过就忘,读过就丢,既无余味,更无重读的兴趣; 而许多中文网的金庸爱好者指出,他们读金著,由一遍,两遍,直至八遍九遍, 百读常新,每次重读都被深深打动。试问在古今中外的小说中,能够像金先生小 说这样深入人心的能有多少?这样的小说,名虽武侠,却已超越了这一通俗小说 的形式而终将跻身于世界文学宝库之林。   金先生的书发行二三十年来,在海峡两岸以及海外华人社会都有极大影响, 并且经久不衰。在有中国人的地方,就有人读金先生的小说,其读者群之广,之 大,在现代中国小说家中首屈一指。他的小说,也为文学评论界提供了大量的研 究课题,一门金学已经兴起并将继续向前发展。金先生的书还被翻成英,韩,越 等文字流传于世。   总之,我们认为,金先生的作品已在世界华人社会中形成巨大影响,金先生 必将成为具有世界影响的作家。诺贝尔奖是有国际影响的大奖,授予金先生文学 奖,他是当之无愧的。金先生得奖,将极大地振奋民族精神,对中华民族的繁荣 昌盛起到正面作用。同时也会使社会多一些好人,世界多一些和平。 【金庸散论】∽∽∽∽∽∽∽∽∽∽∽∽∽∽∽∽∽∽∽∽∽∽∽∽∽∽∽∽∽               比 较 金 学                 ·不光·                (一) 四书   前一阵这里有金学的茬子,俺“抓革命,捉生产”去了,没赶上,回来一看 茬子没了,今个俺来播种玉米。咱研究比较《倚》《天》《笑》《鹿》四书,这 俺熟。什么人来点小龙女什么的,就更精采了。   嚎爷比《天龙八部》为佛经,这是对禅性好的人来讲。对禅性差的人来讲, 佛经读起来也是很绕的,条理不清,前后无照应,如坠云雾之中。对于道理清、 情节不清的作品,佛经也许是最恰当的比喻。一爱好者说《鹿鼎记》不算武侠, 罢了,咱不是改叫“金学”了吗,没敢再沾“武侠”的边。   如果说《倚天屠龙》为明道,则《天龙八部》为暗禅。《笑傲江湖》写伪君 子,《鹿鼎记》写真小人。从深奥的理念降到了真实的世界。进得去,出得来, 真高手!                (二) 悟性   看《姿三四郎》,里边一老和尚,手里拿一橡皮锤子(真的锤子,非四川的 ),见谁给谁脑门儿上一下,说:“悟性就在你脚下”。当时不懂,读了“金” 书才明白。   金书里武功悟性高的,不光以为是令狐冲。思过崖得风师叔的剑宗剑法,西 湖底得吸功大法,可以说是无师自通,脚下拣来的。尽管张无忌也在光明顶暗道 里练成了“大挪移”,但前文无交代,无忌的功夫来的太牵强了。乔峰、慕容博 的功夫出书时已练就了,没什么过程交代,没法比。虚竹被人灌了一身的内功却 没自悟出来,为迂。   虚竹为救人而下棋而得入暗道,得内功,为禅机的悟性高。当时也就他一个 不开化的小和尚在场,其余的都是武林高手。这也是作者的暗禅所在。张三丰现 传张无忌太极,两遍之后问:“你还记得多少?”答曰:“全忘了。”三丰赞道 :“这就好。”这是作者的传的明道。写到令狐,作者开始不求高深的道、禅了 。令狐与采花大盗喝酒论女人一段,明则粗俗得很,实则高深得紧。到了韦小宝 嘴里,高深的禅机、道理全没了,就连当少林祖师叔时也没正经过。读毕掩卷, 才发觉全在里面了。这叫:不随书来,不随书去。潜移默化。               (三) 武林至尊   写武侠也要有茬子,一帮人大砍大杀图什么?《倚天屠龙》里抢的是倚天剑 、屠龙刀,里面有武林秘籍。《天龙八部》里线索挺乱,俺没理出头绪来,打狗 棒、武林秘籍,六脉神剑,杀乔峰,打慕容……《笑傲江湖》里以辟邪剑谱、葵 花宝典为主线。各书里头,无论白道黑道,图的都是称霸武林。可是得到这些武 林至尊的人称霸武林了吗?   倚天、屠龙最后都到了周姑娘手里,她称霸了吗?辟邪剑谱落在岳不群手里 ,东方不败猛练葵花宝典,下场呢?争打狗棒、复大燕国、偷学武林秘籍,结果 呢?   轮到《鹿鼎记》,这些武林至尊全没了,进得去,出得来,方显出英雄本色 。没了共同的目标,写起来难度大了,天地会要“反清复明”,洪教主要谋鹿鼎 山的宝藏,敖拜要挟天子以令诸侯,吴三桂要反,太平公主(白衣尼)要报家仇 ,台湾也不知道要什么(两派)。更有武艺高强的“美刀王”终日暗守陈园园, 毫无江湖野心。串起这条线的,就是整天琢磨娶老婆的小宝。(四十二章经只有 两派求,不能算主线)。                (四) 历史   武侠的江湖上很少提到官家,更不成主线。《倚天屠龙》里有几个元兵、元 官,有跟着老朱闹革命的常遇春,知道是元末。《天龙八部》里有大辽,好歹能 对应过来。《笑傲江湖》里就刘师叔“金盆洗手”时有官家来贺,也不知是什么 官家。没朝代,也就没历史可考,容易发挥。   到《鹿鼎记》,金氏把故事明明白白地放到了真实年代的框架上:康熙年间 。出得去,进得来,没点真功夫,行吗?有真实年代,真实人物,写作难度大。 搞得金氏在书里不断加注释。事件有除敖拜,平三藩,打台湾,谈判尼布楚…… 人物有康熙、敖拜、康亲王、顾炎武、吴三桂、太平公主、台湾郑家、施琅…… 作者也狡猾,由小宝铺垫好了,轮到动真格的时候,溜了。平三番时,给他送到 通吃岛上去了。打台湾时,溜罗煞去了。韦爷没大功,史书没记载情有可原。               (五) 好人坏人   《倚天屠龙》里,混圆霹雳手是自始至终的坏人,明教里没有什么坏人。这 种写法在后来的书里不多见了。多是好人里面有坏人,坏人里面有好人。就是东 方不败早年也为革命做过贡献,只是经不住葵花宝典的引诱。四大恶人不恶,魔 教不魔。到韦小宝手下,影响讨老婆的都是坏人,该打。   好人呢,“好人”里头真有大大的坏人,名门正派里乌七八糟的,动不动就 清理门户,丐帮因乔帮主离去而争帮主打得不可开交,刘师叔“江湖洗手”被全 江湖诛,左掌门、岳掌门、莫掌门是善是恶?带头大哥呢?   黑道上的任我行,天山童姥,星宿老仙……全是矛盾的性格。   我觉得,金氏的作品里还有一种描写,就是假正经,有的是主线,有的是旁 线,但都是入木三分。《倚天屠龙》里峨嵋派的灭绝师太是假正经,灭绝师太教 唆周姑娘勾引迷惑张无忌以骗取金毛狮王和屠龙刀的下落。《天龙八部》里带头 大哥是假正经,带头大哥组织人追杀契丹萧家,弃妻抛子。《笑傲江湖》里岳不 群是假正经,收徒为取辟邪剑谱,吞并其它剑派。《鹿鼎记》里比较复杂,如果 硬拉一个,陈近南假正经的成份多一些(有争议,仔细看看)。   好坏不绝对,任我行重当教主,听了几声“万岁”,也就不知姓什么了。                (六) 少林   金氏的《倚》《天》《笑》《鹿》四书里对少林的口碑不是很好。当然不指 少林的武功,少林的扫地老头功夫也是了得。   但是:   张三丰带张无忌(十岁)去少林求医去毒,只因是武当老道带来的,不收。   令狐受伤,只有少林能救,但要令狐出家,算作少林的人才行。   只列出一些治病救人的例子,还有一些江湖磕碰的例子,如:   带头大哥带着少林策划剿灭萧家。   江湖有争执,大家都想请少林调停,少林考虑的是:此一方强大了是否对少 林构成威胁。这就是典型的正统观念,“正在阔的要维持现状”。金庸给这正统 观念一些调侃,如:   令狐率一帮江湖各路怪人,击鼓冲少林,讲理救仙姑。   韦小宝出家少林,满嘴胡言乱语,嘲弄少林的迂腐。               (七) 变与不变   昨天见一哥们儿给鹿鼎记一评语:韦小宝开始什么样,完了还什么样。真精 辟!要不这网上能人就是多呢。   写完一本武侠书,有看破红尘的,有死了的,有生的(张无忌),有觉悟变 高了的,有变坏的,有被废(或自废)了武功的,有丢了老二的……可人金庸最 后就专写这么一个“没变”!武功没长,就会撒石灰,逃命。觉悟没长,不懂什 么“江湖大业”。学问没长,“韦小宝”仨字放一块儿认识,拆开就认得“小” 了。当然讨了六个老婆,捞了一包银子,这些都是“性也”。在江瑚里玩闹、折 腾了半天,内在的东西一点儿没有变。此乃“赤条条来去无牵挂”。绝!   尼布楚一段就是“光脚不怕穿鞋的”精采的一段。整个《鹿鼎记》里小宝何 时穿过“鞋”? 〔寄自tzhang@acs.bu.edu〕            金 庸 作 品 在 大 陆                ·傅可笛·   金庸作品首次在大陆赢得广大的读者群,须归功于广州的《武林》杂志。八 十年代初的中国大陆,在小说如《七侠五义》,评书如《岳飞传》、《说唐》, 电影如《少林寺》,电视如《姿三四郎》、《武松》,以及尚属内部放映的港台 武打录像的影响下,武风正炽,武术杂志亦应运而生。一九八一年夏天创刊的《 武林》杂志首次连载了《射雕英雄传》,每月半回,造成极大的轰动。《武林》 也由此声名大噪,至八二年春已成为市面上最为抢手的杂志之一。金庸的名字以 及新派武侠小说的概念,也随之迅速传遍全国各地。在此之前,金庸作品除最早 的《书剑恩仇录》曾一度于有限范围内流传外,其余皆只由民间渠道流入,数量 有限,读者稀少,毫无影响可言。   有趣的是,正当《武林》炙手可热而订户剧增之时,八二年六月一期却突然 中止了连载,令读者大失所望。原因虽未明示,却不难猜测。尽管如此,刊载过 的至“黑风双煞”止的前四回已打响了金庸及《射雕英雄传》的名声。《武林》 的前几期曾重新印刷发售,销路仍然甚好。而欲知后事如何的读者们,不久以后 也终于在陆续出现的街头地摊上找到了《射雕英雄传》的盗印小册子。最早的这 些小册子通常仅载有一至二回,要价极高。而且印刷粗糙,装订简单,错字连篇 。盗印者中偶尔也有具艺术追求的,为充页数,便加进些自画的拙劣插图。销量 究竟如何,不得而知。然而当时这类书摊周围总是挤满人的,而且很快就有了金 庸的其他作品,以及其他作家的。街头的非法书摊,是当时金庸作品在大陆流传 的主要途径,而且是与《洞房秘诀》之类的科普手册以相似的面目并列在地摊上 的。这个历史问题,似乎很影响了许多人对金庸小说的印象。   后来官方的出版社也开始印了。第一本当然是《射雕英雄传》。几家出版社 根据各自的设计,先后出了不少版本。接着一套一套地出其他作品,北京宝文堂 书店好象出足了全套。然而大陆的版本不约而同地略去了港台版中的文物史料插 图,想必是出于印刷成本的考虑。   于是金庸这个名字及其笔下的人物,很快就在中国大陆家喻户晓了。 〔寄自dkf@cucjk.eap.cornell.edu〕                侠 客 行                ·方舟子·   那一年申办护照,政策已变,前途未卜,极是烦闷、无聊。便从朋友那里借 了套《天龙八部》,以每天读一部的速度消磨时间,因为缺最后一部,所以那最 后的大团圆,还是到书店去站着看完的。只见死的死,疯的疯,失恋的失恋,退 隐的退隐,在这“无人不冤,有情皆孽”的阴森因果中,却使我感到了豪情万丈 ,于是乎就象乔峰一般,“虽千万人吾往矣”,侨办、教委、公安局、领事馆, 一关关闯将去,侨属证明、经济担保之类的邪门左道,在我方大侠面前,使一招 乾坤大挪移,便轻描淡写,一一化解,终于能漂洋过海,到此岸来唱笑傲江湖。   然而此岸并非高手如云的侠客岛,连武林绝学的太极拳也只能当做体操表演 ,想在这里行侠仗义的肯定是还没从中国的梦里醒来。路见不平可千万别拔刀相 助,最多拨拨911。古人云,乱世出英雄,那么,盛世就只出庸人。此岸与彼 岸相比,真是盛得不能再盛的盛世,因此也就只能有庸得不能再庸的庸人。在一 个不需要英雄的社会,大家也就都平平安安、轻轻松松地生活,最多争争什么人 工流产合法、同性恋者入伍之类在争过了民主自由、姓资姓社的人们看来简直就 是小辈的鸡毛蒜皮,岂是大英雄所屑为。想在这里充当英雄好汉,不是堂吉珂德 ,就是电影 Hero 所挖苦的那一类人:大红大紫的假英雄固然是大骗子,被埋没 了的真英雄却也是个痞子无赖。然而骗子也好,痞子也好,却都良心未泯,从他 们身上都可见到人性的光辉,而这就足够了。   好象是郁达夫说的,没有伟大人物的民族是可怜的民族,有了伟大人物而不 知爱惜的民族是无可救药的奴隶之邦。但在我看来,一个幸福的民族是不需要伟 大人物的,那些英雄辈出的民族一定是多灾多难的民族,冀望于大救星的民族才 是真正可怜。郁达夫当时似乎是在感慨中华民族的缺少伟大人物,有了伟大人物 也不知爱惜。我们也许不爱惜我们的伟大人物,但我们并不缺乏伟大人物,从“ 摩顶放踵,利天下而为之”的墨子,到只身抵挡坦克群的天安门勇士,不绝如缕 ,哪一个不是惊天动地,可歌可泣的大英雄,大豪杰!正因为我们这个民族灾难 深重,才需要她的儿女们一次次做出牺牲;在英雄豪杰牺牲殆尽后,我们便只能 在武侠小说里寻找片刻的安慰了。   但愿有一天,我们民族也能步入不需英雄的庸人时代,大家都平平安安、轻 轻松松地生活,至少不必再为了一本薄薄的护照而大发豪情,过关斩将。而武侠 小说,也该从此无人看才对。   今夜我合上《侠客行》,读后的滋味,与读《天龙八部》时全然不同。 〔寄自fangshim@student.msu.edu〕            金 庸 笔 下 的 人 物                ·诸葛不亮·               (一) 洪七公   别看题目大,吓吓人的。开个头而已。或者说,企图开个头而已。   前阵子不少人说了,自己最喜欢哪一部哪一部金庸小说。为什麽呢?好象没 有听见哪位细说。但是一整部一整部地论也太可怕了。不如用那老法子,化整为 零,谈一个人物,谈一个场景,慢慢谈,细细谈,看金庸小说到底渗入我们心中 多少。   不亮今天就斗胆开个头,就先谈一个人物。(论场景得摘书,费点劲。)   不亮读的第一本金庸小说是《射雕英雄传》。在南京读了半本,剩下的(及 其他的)在旧金山读完。特喜欢里面的北丐洪七公。   自古英雄出少年。但少年未必都是英雄,英雄也未必都是少年。但不亮总觉 得,大凡英雄,都该有一颗少年的心。洪七公便是如此一英雄,人老心不老。   怎样算老?请看张三丰(《倚天屠龙记》)。当张翠山和殷素素要结为夫妻 时,张三丰对他说,不要分正门邪派,你们感情相投就好;邪派之人,也可以用 我道教之光明正大将之潜移默化(大意如此)。又如《天龙八部》里那老僧,传 经讲佛,以训导慕容博和萧远山。如此这般用言语启发教育人,而且一套一套的 ,我想,非真正的老人不可。   说人老不是说人不好;不亮对张道长和老僧绝无贬义(不太敢)。其实老人 都特成熟,值得尊重。(假如在公共汽车上碰见张三丰,不亮一定给他老人家让 座。)   洪七公就不同,人老心不老。他也会教育人,但绝无长篇大论,而只寥寥数 语。他说什麽?他说,我这棒叫“打狗棒”,我这掌叫“降龙掌”!没了。够了 。亲率丐帮弟子,抗金抵元。踏遍中原大地,惩恶锄歼。洪七公办事不费口舌, 只凭一根棍,一双掌。他不老。   不亮却不争气,嘴快话多。今後要学着洪七公,多做实事,少说废话。               (二) 韦小宝   金庸笔下的人物,给不亮的感觉最复杂的要数韦小宝。倒不是韦小宝的性格 复杂,而是说,读完一部《鹿鼎记》,觉得韦小宝这人,可恨又可爱,可气又可 笑。看看别人的反应呢,似乎也是什么样的评语都有:有夸的,有骂的,有的说 是大英雄,有的说是小无赖。最夸张要算倪匡(香港作家),把韦小宝列为“绝 顶人物”,说他是有真性情的男子汉——这种夸张,不亮来不了。所谓“真性情 ”,不过是敢想敢说敢做,不受束缚,然而若是不顾他人的“自由”,就要把个 “由”字改作“私”了。   韦小宝到底是怎样一个人?不亮一度百思不得其解。直到最近再读鲁迅先生 的《阿Q正传》,才有点领悟:金庸笔下的韦小宝,就仿佛鲁迅笔下的阿Q。这 两个人物虽不能完全代表某个整体,但都各自集中反应了许多人的某些特征。就 因为如此,这两个人物虽然都描写得很夸张,但给人的感觉还是比较真的。   但是不管怎么看,韦小宝也要比阿Q可爱三分,因为韦小宝把他的特点与本 事没有像阿Q一样用在最坏的地方。本来么,如果这世界上只有一个人,那么无 论这人性格如何,本事多大,都无所谓是好是坏了。只有当和别人发生关系时, 才显出一个人的优秀,或恶劣。   韦小宝有两大特征:贪得无厌,刁钻狡猾。但他贪的是老婆,是金钱,不是 权力(他的官都是别人送的或是捧上去的),所以他再贪,还不至於为害太大。 而他的狡猾呢,大都还是为了自卫或是私欲,到了真正有害于朋友了,他顿时收 敛。韦小宝讲义气。所以总的看来,韦小宝有时让人觉得可恨,是因为他有一些 通常算作的“恶习”,但他仍存有可爱之处,是因为这些“恶习”并没有发挥在 最坏的地方。在有些地方,甚至发挥得绝妙,博得不亮一片掌声。   这好比一个人的才智,若用来为自己炫耀、贪求,对他人妒忌、攻击,那么 这人就很可恶;相反,若是才智用在对自己的反省,与他人的合作,那么这人就 值得尊重。              读 金 庸 一 得                ·散宜生·   《道德经》(以陈鼓应教授的《老子注译及评介》为底本)第十五章云,“ 古之善为道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识。夫唯不可识,故强为之容:豫兮若冬涉川 ,犹兮若畏四邻;俨兮其若客,涣兮其若凌释;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混兮 其若浊。澹兮其若海,□兮若无止。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保 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这最後一句的“不盈”二字,在 扫描过的有关《道德经》的三四打书中,几乎都被解作“不自满”、“不贪心” 或“不追求完美”。受扰于这类词义肤浅的庸人之见,难怪陈鼓应教授要认为最 後两句是从别的章节流窜过来的了。试想,如果这一句说的只不过是不要把一个 容积有限的瓶子装的太满,水多了就倒掉一些,那“善为道者”怎么当得起前面 “微妙玄通,深不可识”的赞誉?   鄙人悟来悟去,觉得这二字实为“自我膨胀”之意。“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敝而新成。”得道的人,意会感受着那些微妙生动、不可言状的 东西,同时心内观照的空间也在不断增长,这是一种“道长心更宽”的境界。所 以“善为道者”不会有盈满的感觉,他永远有足够的胸襟去包含新生成的那种微 妙生动、不可言状的东西。“善为道者”的心胸,有点像令狐冲无意中得之的“ 吸星大法”(《笑傲江湖》第二十一回“囚居”):“当令丹田常如空箱,恒似 深谷。空箱可贮物,深谷可容水。若有内息,散之于任脉百穴。”别的内功,讲 究气充丹田,越密实越浑厚越好,他却要“丹田有气,散之任脉,如竹中空。似 谷恒虚。”于是原来搅得令狐大侠半死不活的桃谷六仙和不戒和尚的八股真气, 全都收归己用,虚空的丹田还能盗吸黑白子和别人的真气,内功的扩展似乎永无 止境,深不可测。   金庸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常常要胜过在象牙塔里挂了牌的专家。            三 言 两 语 夸 小 宝                ·散宜生·   有人说韦小宝是香港庸俗文化的产物。这话,周星驰主演的《鹿鼎记》,大 概可以当之无愧,那书倒未必是。当年连载时,香港舆论也是一片讨伐之声。金 大侠是走在时代的前面了,二十多年前,就预见了97以后,能混的港府,一定 是对北京做鹿鼎公,对市民和国际的民主要求做青木堂香主,对两边的政治压力 都玩不正经,上心的是香港的繁荣,银子“花差花差”才是真的。大陆的许多地 方官也会走这条路。   不光大师说了,要让小宝治国。骂小宝,还不如想想小宝现象。 〔寄自Sanyee_Tang@mindlink.bc.ca〕 【丝露集】∽∽∽∽∽∽∽∽∽∽∽∽∽∽∽∽∽∽∽∽∽∽∽∽∽∽∽∽∽∽          侠 客 行           ·益人·     今日演一出东邪西毒南帝北丐射雕论剑     染她一剑碧血笑傲江湖时谁是天下第一     明天说一回白眉金毛紫衣青翼屠龙倚天     羡他双刀鸳鸯书剑恩仇罢再逐中原鹿鼎     争一句连城妙诀焚一把阴阳倒转葵花宝典     造一个东方不败千人传颂令鬼神同泣     参一本天龙八部修一回九阴九阳四十二章真经     塑一位顶天英雄奋起一怒教三军辟易     江湖险恶有绝世奇功谁又能不任我横行     芳草堪怜赠青青罗裙我怎负她情意盈盈     纵你有少林真传可将那全身筋脉倒易     怎奈她似嗔似娇如迷梦一般若即若离     纵你是飞狐人凤打遍天下踏雪无痕音     怎奈她弱不禁风一片痴情绵绵相思意     便是有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的惊人绝技     也难逃那一团剪不断理还乱的心上樊篱     罢 罢 罢      何不敛一敛薄云天豪气     再去参一参通空明禅意     还用练什么倒海排山天地倒转的乾坤挪移     谁能解开这沧海桑田天荒地老的千古迷题     ——情为何物,问世间? 〔94/03/13 在读完金大侠所有的十四部武侠之后,寄自 yluo31@maine.maine.edu〕             第 一 次 看 金 庸                 ·楚歌·   那是在北京—西安—乌鲁木齐的火车上。当时我们一行肩负着不小的使命: 参加将在新疆马兰附近戈壁上进行的核爆实验。我注意到从旅行一开始,对面卧 铺上的王老师就捧着几本书没日没夜的看。我有点好奇,说想借来翻翻。不料旁 边贾老师急了,说他已经排上了,不许我插队。我看到书有好几本,便对贾老师 道:   “这么多本,随便给一本翻翻不行?”   “那都是一套的。”   “那我先看你们不看的那一本总行吧?”我心想贾老师今天怎么这么小器。   “这是最后一集。你可以先翻翻。”王老师递过一本来,对我说道。“但是 我看完了这一本,”王老师挥了挥他正在看的那本书,“就要接着看那一本。到 时候你可得给我先看。”   “那当然。书是您的嘛。”我接过书时没忘了瞟一眼贾老师,朝他笑笑。   “从结尾看起多没劲!”贾老师也冲我笑笑。   拿起那本书,只见书名是《倚天屠龙记》,作者金庸。随手翻内页,见每一 章故事的开头还有一页画,上面是些不太古的人,作些舞剑挥拳状,其中不少和 尚道士的样子。我忍不住问王老师这是不是武侠小说。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我 掩饰不住自己的失望,心想这些人的品味也太低了点。   “你们怎么对这种书也有兴趣?无非是些打打杀杀,加上胡编乱造的武功。 我最不爱看的就是这一类小说!”说着,随手将我拿着的那本放回了王老师的铺 上。   王、贾瞪大了眼睛看着我,似乎想说什么。一阵沉默后,王说:   “金庸的不一样。他写的书情节引人入胜,还以历史故事,或野史,构成书 的主线。书中人物的性格都刻划得很好,文笔也精炼……你看了就知道了。”   “不看可别后悔哟。赶紧排队吧。”贾也接嘴道。   “你们看吧。我对武侠小说实在提不起兴趣。还是睡觉吧。”   本来想和他们辩一下武侠小说有多无聊,那些真正值得看的是人物传记、历 史纪实一类的书,如我这回带着的《隆美尔战时文件》。要看文学作品,也要挑 托尔斯泰、雨果、狄更斯等人的书看,或《飘》之类的。武侠?最多写些江湖上 卖膏药的风风雨雨,那也能打出好看的书?!但我终于忍住了,没继续发表意见 。想着刚毕业工作,最好别显得太冲。   午夜时分。大伙都睡着了。我因为白天睡了一大觉,一点困意也没有,便一 个人在两车厢之间的过道上借着灯光读《隆美尔战时文件》。耳中老是火车咣当 咣当的声响,觉得静不下心来。便回去又拿了本《倚天屠龙记》的第一集,随意 地翻了起来,想调剂调剂。   没料到这一调剂,就是两晚上一白天连续没合眼。除了吃喝拉撒以外,整个 埋在那几本书里了。我一口气看完了《倚天屠龙记》,做了一番眼保健操,笑着 问王老师道:   “还有金庸写的武侠吗?” 〔寄自pi@spica.bu.edu〕 【网萃】∽∽∽∽∽∽∽∽∽∽∽∽∽∽∽∽∽∽∽∽∽∽∽∽∽∽∽∽∽∽∽      ◇ 评 ◇ 金 ◇ 庸 ◇ 笔 ◇ 谈 ◇ 会 ◇       图雅,方舟子,呆子,傅可笛,不光,小飞侠,佚名,      台北阿生,梦冉,“武侠协会会长”,无迈,灰人,古平 ⊙ 图雅〔tuya@ccmail.uoregon.edu〕:   《昏鸦报》特郑重发起呼吁授予金庸诺贝尔文学奖运动。   有人说中国现代无伟大作家,完全是痴人说梦。在古今中外一切作品中,金 庸小说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达到峰值。金庸先生全面地,创造性地继承捍卫和发展 了人类的艺术成就,把人类的文学欣赏推向一个崭新的阶段。   金庸的贡献在于他孜孜不倦的追求,把佛教、老庄、世界和平的理想,以及 做人的道理写入他的作品中。他劝人要正直,行侠仗义,和气,向善,讲义气, 努力学习,胸怀宽广,眼光开阔。他的作品不建立在一时的政治之上,而以半现 实半理想的形式写出,因而具有普遍意义。   金庸的想像力达到极高的境界,比如七伤拳的拳理,九阳真经,比如黄蓉的 菜和吃蜈蚣,下毒的手法,丐帮的袋子。他的作品,涉及医术、音乐、气功、数 学、物理、化学、工程、历史、佛学、烹调、社会、心理、婚姻、玄学、特异功 能,并把人类最高的思想成就——中国古文显示给世人看。他的人物感人至深。   金庸的作品深入人心。中国人没读过的很少,有一些外国人亦读了。中国人 口很多,还有马来西亚、香港、台湾、新加坡、各国的唐人街,总数约占人类的 四分之一。   金庸是中国人的骄傲,中国的骄傲,人类的骄傲。   本运动将与金庸本人联系,并在三年内,年年向有关当局呼吁授奖。假如在 三年内不授,本运动将改为设立金庸文学奖运动,因为这说明诺贝尔文学奖没有 什么意义,他们的委员会可以休矣。   假如反对金庸,有么子理由呢?1.劝人掐架?不对了。金的原意是和平, 化解,读过便知。2.下里巴人?不对了。今天是通俗,明天是经典。《道德经 》不得诺奖。3.不求洋奖?不对了。要让世界明白甚么是大师。跟自己比,也 跟别人比。4.水平不够?不对了。本人读过索尔贝娄,他得奖,水平才不够。 5.希望不大?不对了。事在人为。只要肯登攀。6.诺奖不灵?不对了。诺奖 毕竟是有声誉的,我们不能蒙自己,还说眼尖。   同志们,朋友们,金庸是中华民族震铄古今的文学大师。他的岁数不小了, 假如去世,要再过多少年,才能出这样的天才呢?如果他的书曾伴您渡过一段无 忧的日子,如果您的心曾随他的人物跳动过,如果您曾跟着书中的人物同欢笑, 同涕泪,如果您曾跟着大师的足迹走遍那片古老而忧伤的土地,朋友,我恳求您 ,投下您神圣的一票。   我们的口号是:向支持的朋友致谢,向反对的朋友致意。 ⊙ 方舟子〔fangshim@student.msu.edu〕:   我得声明一下:除了金庸的,其他的武侠小说,包括梁羽生和古龙的,都不 足一观。我是反对武侠小说的,不过金著不在此列。是金庸把非艺术的武侠小说 变成了艺术。金庸小说的特色,一言以蔽之:博大精深。   古龙几百本小说都属消遣性质,所以看完一遍就不会看第二遍,可读而不可 重读,就是缺了“博大精深”。古龙的小说,背景是古代的,人物是现代的,对 话是现代的,心理是现代的,就象现代人穿了古装在现代闹市中行走,嘴里还说 道:“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见《英雄不寂寞》),岂非滑稽之至?还 有那隔几段就来一下的中学水平的说教,更令人倒胃口。   相比之下,梁羽生的还要好一些,至少他写得认真,也不会象古龙那样不古 不今,不中不洋,但态度虽认真,却才气不足,仍是少了“博大精深”!再看金 庸,取材之博,场面之大,招数之精,刻画之深,梁古诸人,不及其十之一。就 说写情,《连城诀》中丁典与知府之女之情惊天地泣鬼神,历代言情小说所罕见 ,这就是我喜欢这部中篇的一个原因。其他如陈家洛与香香公主,杨过与小龙女 ,令狐冲与任盈盈,张无忌与小昭,或悲剧或喜剧,都足以憾人心魄,岂是古龙 浅薄之情可比拟!   《射雕》是初期作品,与《书剑》一样写法未臻老到,到了最后三部:《笑 傲江湖》《天龙八部》《鹿鼎记》,那才叫炉火纯青。从写法上说,《鹿》最佳 ,但题材不讨人喜欢,《笑》题材最好,但前几章是败笔,越后越精彩。所以折 中一下,我投《天龙》,它的博大精深无疑是金庸的代表作,所有的花样到此书 都变完了。   我称《笑》前几章为败笔,并非指“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入场手法,而是 嫌其写得太累赘,不如以后那么扣人心弦,引人入胜。大学第四年,考完GRE 后第一件事就是到校门口的书摊借来《笑》书第四遍重读。有位室友,人称哲学 家,从不读金庸,经不起诸室友的鼓动,勉强看了几页,大叫怪事:“你看这位 青城派掌门能一拳把人心打成五瓣,哪有这种事?你们这些人怎么跟小孩子一样 ,读这种神话读得津津有味,怪了。”此人固然过于理工,但《笑》前面写得不 够吸引人,也是使金庸少了一门徒的原因。   《笑》固然是影射文革的,但可作为整个中国的政治史的缩影看。金庸的长 篇小说中,只有这一部没有具体的历史背景,其用意,大概就是为了让读者当寓 言看,而不拘泥于一朝一时之事。   《天》书也败在前面段誉部份,估计与连载有关,前面大约为应付文债,后 面则越写越投入了。大体来说,上段写段誉,不成功,中段写乔峰,最为雄伟, 乔峰成了萧峰当大王之后,就没什么看头了,后段写虚竹,最为瑰丽。我最欣赏 “珍珑”的描写,人物的性格都从其棋路中栩栩如生地表现出来,绝了!而这一 章在结构上也极重要,上接乔峰,下启虚竹。   《笑》《天》《鹿》三书,都是大彻大悟之作,而其立意绝然不同,《天》 过于阴森,有一种传统(因果)重压之下的无力感,《鹿》则游戏人间,近于颓 废,只有《笑》由“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到最终“笑傲江湖”,顶天立地而又 问心无愧,才是大丈夫所为。 ⊙ 呆子〔mt8a@fulton.seas.virginia.edu〕:   舟子说《笑》书前几章为败笔,我不以为然。从配角起笔是金庸惯用手法, 如《书剑恩仇录》中的陆菲青、李沅芷,《碧血剑》甚至一上来写了一个老外。 《笑》从林家福远镖局遭难写起,一开头就诡异莫测,引人入胜。接着通过仪琳 等人的叙述使主人公令狐冲的形象呼之欲出。(这种手法大概源于剧本,在武侠 小说中本不多见。《雪山飞狐》几乎通篇采用此手法,亦是一绝。)此后故事一 环紧扣一环,让人读得放不下。(相比起来,《天龙八部》有些象《水浒》,一 个个人物分开写,未免显得结构松散。)尤其当任盈盈出场后,更是渐入佳境: 打赌,入狱,囚居,脱困,伏击,蒙冤,围寺,三战,积雪,掌门,密议,(其 中漏了一回,还望高手补充)若按鸦的标准,这些文字无论从立意(和平主义, 另一说指其影射大陆文革)、人物、语言、情节来看,均属上乘。   只是觉得五岳剑派合并后,情节发展太快。最后任我行猝然病逝,给人以草 草收场的感觉。窃以为,如金老再多花些笔墨,将之写成五卷,如《天》、《鹿 》的篇幅,则《笑傲江湖》无疑将是当之无愧的金庸首选代表作了。   “金庸之外的武侠小说实无足观”,同意。套用一句“黄山归来不看岳”, 仍感份量不够。更确切一些应是“泰山顶上看窝头”。典故:“到此一游,解闷 消愁。远望群山,一锅窝头。”古龙、温瑞安等人作品只宜于灯光昏暗、香烟缭 绕之硬座车厢中消夜,绝对进不了书房而与文房四宝为伍的。   呆子评金庸语录:金庸同志全面继承捍卫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儒法释道、诗词 曲赋、琴棋书画、医卜星相,并将这些与武侠小说相结合,从而使武侠小说跻身 于世界文学宝库之林。他老人家的贡献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若没有金庸的创 举,我们也许现在还在黑暗中摸着石头过河呢。 ⊙ 傅可笛〔dkf@cucjk.eap.cornell.edu〕:   不错!金庸不得诺贝尔文学奖,谁得?   柏扬说,有两个人的作品不读是人生大憾,一是鲁迅的杂文,二是金庸的武 侠。至今没找着他第二句话有如此正确的。   把金庸小说归类于一般的武侠小说是一种概念上的错误。但若将其武侠成分 去掉,市场就没这么大,《明报》大概也办不到今天。不过这样小孩子就不读了 ,贩夫走卒也不读了,文人雅士们大约就能够更客观地作些评论。   梁羽生的略嫌古板,深度不够,想象力也不够。古龙的太新潮,想象力极丰 富,吸引普通读者,是真正的,百分之百的武侠小说,但却毫无深度可言。句子 段落极短以拉长篇幅倒也罢了,最受不了的是时不时冒出来的一些肤浅却故作深 沉的字句,更无法忍受的是还真有人指着这样的字句叹着气说:“古龙的小说, 好深刻好哲理耶!”   最喜《天龙八部》,尤其是乔峰部分。《倚天屠龙记》次之,最记得小昭。   《鹿鼎记》其实很见功力,武侠成分成了名符其实的点缀。只是人物与大家 习惯了的大侠差得太远,很多人不喜欢。 ⊙ 不光〔寄自tzhang@acs.bu.edu〕:   现在又不是比谁武功好的时候,这是找一个让人家皇家科学院的老头们看了 舒服的东西。先探探风头,看明年人家想要什么。如果人家要看一个顶天立地、 忧国忧民的大老爷们儿,令狐冲都不够格,他玩得还不够累。非要找那些累得吐 血,又一无所得,特感人的主。如果人家老头儿们都想着看稀松点的调侃,玩不 正经,不就得另找人了?别不信,板着脸给老头讲哲学,老头们特不尿,老头自 个的学问一个赛一个的大。我们这旮旯刚请来一个叫嘛“背篓”的老头,他就是 玩不正经发迹。评委一看“特深沉,特哲学”,发!砸锅卖铁也要发。这庙里还 有一个去年分了诺某人遗产的,写了嘛呢?一首诗!你洋洋洒洒十三篇,评委就 吃一首诗。写嘛呢,据报上讲是写他老家“西印度群岛”上的生活。人正缺这小 家碧玉。   “谣通社”封俺为铁杆《鹿鼎记》。票一统计出来就光杆一个,认了。有人 已经说了,论行文之流畅、结构之连贯,《鹿鼎记》当数上品,就是题材不好。 论题材,是否指望写一个一条杆棒打遍天下的赵匡胤?从《笑傲江湖》就能看出 金庸开始要远离江湖。如果稀里呼噜一个味写下去,不又是一个古龙、梁羽生了 ?《笑傲江湖》走得还不够远。《鹿鼎记》说穿了就是一本《调侃江湖》。从“ 深入”到“笑傲”,再到“调侃”,步步大师!要说禅机悟性,金庸的每本书里 都有,这是本征的,没这,大伙儿在这儿忙活些啥呢?至于每个人喜好,没办法 一致,全凭感觉。   别急,选不上没关系,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也没得奖不是?   想一想,各位得奖以後会干些什么?   慕容公子买个岛成立诺贝尔大燕国。乔帮主得一个大牌坊。段公子再入中原 。令狐大侠还没找到。花差花差小宝依然在大理六个院一块儿点灯。 ⊙ 小飞侠〔y1wan@copper.denver.colorado.edu〕:   高中时,前座的同学曾分享我共六大册的《天龙八部》。别急,小侠这回没 记错。这套六本的《天龙八部》,已经绝版。看过倪匡所写的N看金庸小说当知 道六大册的由来,盖当时,《天龙》在《明报》连载时,适巧查先生得去泰国公 干,于是交待了倪匡续了三个多星期的连载。据倪匡说:金庸一回到香港,他便 向金庸认罪道:“对不起,把阿紫给写瞎了。”六大册里,多了的部分大多是“ 游坦之”,和到少林寺偷经书的天竹和尚,阿紫等部分,而后远流出版前,金庸 就删了一些,再改写一些。   金书在台湾不合法的时代,往往套别的作者和书名来地下发行,国中一年级 看的《倚天》,叫《歼情记》,套的作者名叫司马陵。鹿鼎记叫《逐鹿中原》, 作者换成佚名,全书一字不改,只把小宝的名字改成了“任大同”。   金书挺不好看的有《白马啸西风》,《越女剑》。《书剑恩仇录》是《书剑 江山》的本名。   另有一个大谜是,据查先生自己说:因为他当过导演,所以有部作品中,有 大段情节是用写剧本的手法托出,小侠不懂剧本,哪位武林高人给分析,分析。   金庸认为自己较成熟的作品是《鹿鼎记》,不过没提过他个人认为最好和最 喜欢的作品,写《鹿》书时,多少有提及家世的念头,看过《聊斋》的大侠们该 记得有篇《铁丐》,说查慎行和吴六奇的故事。查慎行是查良庸的叔祖辈吧?, 金庸老爸还当过丹阳的县令,他老哥查良□〔金监〕,是台湾东海大学的校董。   金庸自己说道:韦都统是许多他所写过的主角的合体。我最喜欢的女主角是 赵敏(看旧版的,就是赵明)。最羡慕的是小宝。不同的年纪,心情,环境看金 书,均有不同的感受,和新意。这是我喜欢金庸武侠的缘故。   香港的无线台,把所有的书,几乎都拍成了电视剧。捧红了不少艺人,象已 自杀的翁美玲,因演黄蓉一炮而红,主题曲最动人的是顾嘉辉(《不了情》的作 者)为《天龙八部》写的《两忘烟水里》,“坡尔马丽亚”乐团来台湾时还演奏 过。还有一首《铁血丹心》也很琅琅上口。   电影的《倚天屠龙》很好看,井莉演昭敏郡主有点老了,余安安拍完周芷若 ,就和周润发结婚。最近有部片叫《射雕英雄传之东成西就》,简直鬼打架。 ⊙ 佚名〔dao@unity.ncsu.edu〕:   看金庸的小说是十几年前的事了。那时上海滩上流传的金庸小说不多,宿舍 里偶然借来一套,大家排队就着手电在被窝中挑灯夜读。碰到电池用完了,有痴 迷者拿着小说站在盥洗室的电灯下通宵达旦,可见其小说的吸引力。   我一直认为人生中最重要最美好的东西是爱情。金庸写武也写情,小说中最 令我欣赏的一对是杨过和小龙女。他们的爱情极自然,极纯真,一点也不为外界 干扰。不管共处在古墓,还是生离死别(杨过不知小龙女生死有十七年吧,具体 记不清了)的漫长岁年中,这两个人一直象是溶为一体的,用不着海誓山盟,也 用不着谈牺牲自我,因为我就是你,你就是我。   至于双儿,小昭,这两个女孩子温柔体贴,天性善良,人见人怜,但她们的 奉献也许并不是爱情。 ⊙ 台北阿生〔jlee@universe.digex.net〕:   首次见到金庸,大约在一九七九年,不知是否就是那时解禁的。当时中国时 报副刊《人间》版开始连载《倚天屠龙记》,第一天几乎用了全版,一看就入迷 ,却也从不愿到租书店去租回来一次解决,连载硬看三年。朋友要是有意透露点 后势发展,一巴掌就甩过去。   内容内涵不谈,最受不了古龙的,是他那“一句一段”式的文体。偶尔用来 营造气氛还可以,看多了就让人觉得要断气。 ⊙ 梦冉:   我第一次读金庸是《书剑恩仇录》,惊为天书。但觉人生在世,岂无选择? 此问直入心脾。及至读完全套,终不及此部感触单纯而强烈。我投它一票。   我有一位朋友曾去过查先生府第。引人注目的是一排水晶灯和两只大缸,盘 龙雕凤据说是古董,里面养着金鱼。其间有一尾鹤鱼,雪白活泼,体态纤纤,甚 有灵性。又有一块云石棋坪,气势变幻,及两付黑白围棋子,看来是名贵的,晶 莹温润。   唯一不同之处是查先生收剑而不挂剑。书房里悬列明报,并无座右铭之类, 显见是入世之人。 ⊙ “武侠协会会长”〔hw03@lehigh.edu〕:   本大侠认为金氏武侠小说乃武侠之皇冠,无人能比,无人能及。粱羽生的情 节不够紧凑,武侠味不够。古龙的小说有点像福尔摩斯探案集,不是武侠,它唯 一的长处是宜拍成电影。本人武侠小说读过上千套,读来读去,还是金庸的强。 在金庸的小说里,后期的比前期的写作手法要好得多,长篇的比短篇的描写更细 致。   总体来说,《射雕》三部,《笑傲江湖》,《鹿鼎记》,《天龙八部》是个 中翘楚。《射雕》三部按成书时间一部比一部强。《天龙》一书微显零乱,三个 主人公三条主线却有拧不到一起去的感觉。所以,本人认为《倚》、《笑》、《 鹿》是最好的。如硬要我选其中之一的话,孟子说得好:“鱼吾所欲也,熊掌亦 吾所欲也。”唉,只好舍鱼而取熊掌了。   最佳武侠小说:《倚天屠龙》。 ⊙ 无迈   倾向于投反对票。   干嘛不像其他港台作家,出单行本?一个故事动辄三五本,弄得怕怕的,因 为凡读故事书,不到结尾就不能睡着觉。“天龙”竟有“八部”!我还活不活?   《笑傲江湖》日夜兼读二十小时有余,元气大伤,眼睛肿了一星期。   从此怕读金庸。 ⊙ 灰人〔zhx@ukc.ac.uk〕:   我们应该从我们能想到的方方面面,彻底肃清金庸的流毒,让所有爱好和平 的、正义的和善良的人们认识到金庸的痈毒,使我们的世界更美好。   (一) 金作集中国文化之糟粕,不折不扣的大酱缸。金书所宣扬的都是那 些游手好闲之辈的所谓英雄传奇,读后使人不求上进。金的全部作品都充满着形 形色色的格斗、凶杀与复仇。试问:这是宣扬人性、仁爱与和平吗?读罢庸作, 只会给人这样一种感觉:做人要狡诈,要两面三刀,要时时处处提防他人。请问 :这是想让这世界太平吗?   (二) 金庸的小说只会使中国和中国人民以一个面目可憎的形象展现于世 界民族之林。会使人误以为中国是一个是非之地,中国人是一个好斗的民族,是 野蛮的民族,是好结伙生事的民族。这严重损害了中国人的国际形象。   (三) 金书所描塑的武功实为中华武功各门各派之皮毛,远未触接我武林 之精华。有不辨真伪而盲从者,无不误入歧途,走火入魔者也不计其数。实为误 人子弟之毒草。 ⊙ 古平〔pckoo@cat.syr.edu〕:   前些个日子这网上在撮弄着给金庸请诺贝儿奖,着实是件好事。有反对的, 说得也在理。   这鬼子的钱,你不去要白不要。凭什么别人能得,咱中国的金庸(现在在香 港,九七后归一家)就不能?反对的理由是金著不登大雅之堂,可往年咱可送过 巴金,也送过沈从文,那鬼子可知好歹?每回儿都黄了。   小时候正赶上瓜菜代的年月,机关里不少干部在宿舍空地上开荒种菜。听说 南瓜上抠个洞儿,往里面“加点儿肥”,这瓜儿特能长,只是这瓜吃不得了。我 们一拨青头想试试这招儿灵不灵,真逮着不知哪位冤大头家的瓜下了刀子。也许 咱工夫不到家,过几天那瓜一准焉了。   鬼子不是挺自以为是吗?得!鸦领了个头儿,这网上给递上去个南瓜王。以 网上好多投了赞成票的主儿来看,这瓜儿什么分量还能真没数吗?他们就等着成 了的话在丛中笑呐。 ※※※※※※※※※※※※※※※※※※※※※※※※※※※※※※※※※※※ ※                                 ※ ※ 本期编辑:方舟子                        ※ ※ 审稿:  竹人、蠢侠、方舟子、古平、台北阿生、冬冬、灰人    ※ ※ 校对:  散宜生                        ※ ※ 联系邮址:方舟子〔fangshim@student.msu.edu〕          ※ ※ 发行:  ACT(USENET News Group alt.chinese.text)     ※ ※ 存档:  anonymous ftp ifcss.org, cd org/xys (GB format) or  ※ ※      act/archive/magazine/xyusi.hz (HZ format).      ※ ※ 订阅:  订阅(停订) uuencode GB版,请寄一单行电子邮件至  ※ ※      cx3575@coewl.cen.uiuc.edu,写明 SIGN-ON (SIGN-OFF)。※ ※ 版权:  归作者所有,欲转载者请与作者联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