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      ≈≈≈≈≈≈≈≈≈≈≈≈≈≈≈       双│ │ 28    ♀♀ 桃 红 满 天 下 ♂♂      周 │ │   期   ≈≈≈≈≈≈≈≈≈≈≈≈≈≈≈     刊  │ │      《桃红满天下》创刊一周年岁庆特刊        │ │   1998年8月31日出版  1997年9月5日创刊  │ │                              │ │    北美华人性别与性倾向研究会(CSSSM)主办    │ │                              │ │     【总编】二言  【编辑】杨青 一菁 刘星     │ └──────────────────────────────┘ 【编者按】在新学期开始之际,《桃红满天下》迎来了创刊一周年的 岁庆。让我们在新学期里互勉互励,携手并进。 欢迎投稿和参与我们的编辑工作。 来稿和意见请寄 邮政信箱:P. O. Box 70426 Richmond, VA 23255 U. S. A. 电子信箱:taohong@aol.com,chinagay@hotmail.com,      csssm@hotmail.com(中英文兼容) ──────────────────────────────             本 期 目 录 ────────────────────────────── ①  【爱知行动】CSSSM兼《桃红满天下》答读者问 ②  【生命伦理】叫同性恋太沉重? ③  【读者文摘】世界杯与同性恋 ④  【综合报导】艾滋病在中国专题报导          有了马赛克,就可真情告白? ⑤  【历史回顾】迪斯科与同性恋 ⑥  【她山之石】同性恋=骚扰孩童? ⑦  【桃江连程】阿拉伯的劳伦斯 ⑧  【桃园拾趣】同性恋成因趣谈 ⑨  【同人心语】她们相爱,然后分手 ────────────────────────────── 【爱知行动】 ◆      CSSSM兼《桃红满天下》答读者问   《桃红满天下》自创刊一年来,陆续受到海内外一些读者的来信, 不少来信在于征询北美华人性别与性倾向研究会(CSSSM)的工 作方针与策略,也有的来信探问《桃红满天下》的编辑情况。在创刊 一年庆贺之际,CSSSM综合这些问题作出相应的答复。 问:北美华人性别与性倾向研究会的会员成份如何? 答:北美华人性别与性倾向研究会是一个松散的联盟,成员主要是海 内外的中国学生、学者和其他职业人员。CSSSM对会员并不进行 正式登记和管理,有兴趣参加我们工作的人员即自动成为会员。   另一点值得指出的是,CSSSM是个独立的组织,不隶属于任 何其它组织。 问:研究会的资金来源如何? 答:由于人手有限,以及我们刻意保持的低姿态,CSSSM目前还 没有注册为非赢利性机构。我们在海外的运行费用保持在最低限度, 并主要由会员捐献提供,其它一切捐款都汇入中国大陆开展有关性少 数者的教育工作。 问:研究会的指导方针是什么? 答:CSSSM的工作目标在于通过传播有关同性恋的正面信息来减 少和消除对同性恋与以同性恋者为主的性少数者的偏见和歧视,并填 补中国文化中有关同性恋研究的空白。CSSSM不仅希望提高同性 恋者的自身认识,而且相信有朝一日当中国展开有关同性恋的公开辩 论时,同性恋者和他们的支持者有足够的资料来冷静合理地证明和阐 述自己的观点。 问:中国大陆的情形如何影响研究会的工作? 答:CSSSM的工作策略即受中国文化传统的影响,又是针对目前 中国大陆的特定形势而确立。现在让我们解释如下: 1)西方反对同性恋的主要理由来自基督教,但宗教在中国的影响与 西方有很大不同。明文反对同性恋的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在中国文化和 社会意识中没未占主导地位,而最具影响的佛教则没有明文提到同性 恋。大陆在过去五十年中所宣传的无神论也大幅度地削弱了宗教在社 会生活中的影响,“提倡科学,破除迷信”的思想在知识界和广大民 众中已深入民心。引用宗教经书(特别是《圣经》)来反对同性恋在 中国是没有市场的,这是中国的同性恋者权益教育活动与西方的同性 恋解放运动的最根本区别之一; 2)自由结社目前在中国仍然面临很大限制,加上东方社会的家长制 传统,决定了同性恋者大致上是一群在政治上相对被动和消极的族群。 很多人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并不希望与现行体制发生冲突,也无 欲参加任何社会活动。政府对民间活动的过份钳制,以及中国在过去 几十年内接二连三的政治运动,也使很多人容易把公益活动误解为政 治运动,因此即使这种活动关系到自己的切身利益,往往也敬而远之, 生怕引火烧身。也是这是中国的同性恋者权益活动与西方的同性恋解 放运动的另一根本区别; 3)在中国文化中对同性恋和同性恋者的偏见主要来源于传统文化所 拟定的婚嫁育嗣义务(特别是对男性后代的偏爱),但过去二十年的 计划生育国策已严重削弱了这个传统。许多人(包括一些精神卫生工 作者)虽然反对同性恋,但无法以客观与科学的态度提出反对的确切 理由,绝大多数只是为反对而反对,或者引用在西方早已被摒弃的陈 腐理论; 4)中国文化中历来有“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说,对教育的 重视和对知识的追求一向受到赞赏与支持。在这种情况下,CSSSM 力求把工作重点放在大众教育上(包括同性恋者和异性恋者在内), 争取从多学科和多角度反映同性恋这个客观现实。我们特别希望能够 得到知识界的支持和同情。   从上可见,通过教育来扭转和更正大众对同性恋和同性恋者的歧 见比采用叫骂来挑起和激化矛盾的策略更为有效。《桃红满天下》在 过去的一年中的文章从社会学、心理学、社会心理学、政治学、生物 学、经济学、历史学和文学等方面反映同性恋,就是本着教育与传播 思想的方针,将同性恋当做一个知识与世界的窗口,力图拓展同性恋 讨论,使它不局限在歧视/反歧视和异样/正常的界线内,这样即能 深入人心,又能便于沟通。   同性恋目前在中国仍然被医学界列为心理变态,也就是说男女同 性恋者明文上应该接受“治疗”。虽然在过去的几年里,已有越来越 多的精神卫生工作者提议将同性恋非病理化(即将同性恋从疾病分类 中剔除),但他们的声音大多局限在精神卫生界,还未能被大众听到。   自中国大陆于七十年代晚期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同性恋在大 众媒体上逐渐受到一些披露,但广大民众对此仍然缺乏了解。由于婚 嫁育嗣的传统根深蒂固,加上新闻管制的原因,有关同性恋的正面报 导非常罕见,这种情况造成了两个后果: 1)男女同性恋者无法树立对自身的健康和良好认识,许多人甚至以 社会偏见来认同自己。大陆目前还没有确立系统的有关同性恋的健康 咨询,许多精神卫生工作者仍然视同性恋为一种疾病。这样,同性恋 者不仅自认为有病,而且他/她们的家人也是如此看待,。除了在大 城市里一些已经“出道”的同性恋者外,大陆的绝大多数同性恋者无 法在周围找到一个可以倾诉心声的人,这样就使他们不可避免地经受 消沉的情绪,有的甚至有自杀念头; 2)成年的男女同性恋者面临着婚嫁的巨大压力。许多人希望向父母 表达心迹,以求解除压力,但苦于没有相应的资料可以让父母阅读和 参考。虽然港台在最近几年内出了不少有关同性恋的书籍,而且大陆 也有作者在港台发表相应的书籍与文章,但这些资料很难让大陆人读 到。   政府在媒体方面的管制最近有所放松。从去年八月至今年六月, 浙江省出版的《精神卫生通讯》展开了全国第一次有关同性恋非病理 化的公开辩论,虽然大多数来稿者(皆为精神卫生工作者)仍然坚持 将同性恋病理化的观点,但这是将同性恋非病理化的呼声第一次在大 陆公开传出。自去年以来,又有几本有关同性恋的社会学书籍出版, 其中包括李银河的《同性恋亚文化》和邱仁宗的《艾滋病、性与伦理 学》,虽然后者是有关艾滋病预防的专著,但有一大章节是围绕着同 性恋非罪非病的观点而展开的。女性杂志《希望》于今年六月出版了 同性恋讨论的专刊,几乎所有的文稿都赞成同性恋非罪非病的观点。 虽然这些变化往往是静悄悄地以低调的方式出现,但为CSSSM的 工作制造了良好的气氛,而CSSSM也力求用“摆实事,讲道理” 的平和作风促进这种宽松的气氛。 问:CSSSM主办的《桃红满天下》刊登的大多是一些有关同性恋 的严肃文章,很多文章的学术味道很浓,使一些读者望而却步。为什 么不多登一些轻松愉快和喜闻乐见的文章,例如反映个人生活的文章, 或者增加一个征友栏目? 答:《桃红满天下》的严肃性出于多方面的原因。   首先,CSSSM目的在于提高同性恋者和其他性少数者的权益, 是一项社会工作,而这项工作包括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在于提高同性 恋者的自我认识和自信心,另一方面则是面向社会,使大众正视同性 恋者的存在,承认同性恋者的权益。也就是说,《桃红满天下》的工 作对象并不局限于同性恋者等性少数者。当向社会做工作时,我们就 需要尽量多的说理性和辩论性强的文章。有一位读者来信说,以前总 以为同性恋是街头小报的花边新闻,读了《桃红满天下》后才认识到 这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将同性恋严肃化确实是我们工作的目的之一, 因为只有严肃才能促使人们正视它,才能推动社会变革。因此,《桃 红满天下》不仅是同性恋者寻求慰藉的园地,而且是推动社会发展的 一种努力。   CSSSM和《桃红满天下》刚刚起步,目前的工作还比较粗糙, 但我们的目的之一是建立一个同性恋研究的中文文库,以填补该方面 的空白,所以刊登的文章不可避免地偏向于严肃性与学术性,而生活 性和趣味性的内容相对少了些,例如有读者要求《桃红满天下》刊登 一些同性恋者如何处理伴侣关系的文章,但目前编辑部缺乏有关人员 承担这项工作。   目前个人经历和同性爱情故事是最受欢迎的栏目。如果稿源充足, 我们会一直将这个栏目办下去,但这与读者们的支持是分不开的。我 们希望讲出自己的经历,写出自己的感受,特别希望其他有过长期关 系的同性恋者写出自己的感受,以启迪其他迷茫中的同路者。   有关同性恋的中文网页已经不少,想必这些信息也在中文同志圈 内流传,例如台湾有一些办得相当不错同性爱情故事的网页,Gay China在促进同志交流和沟通方面意义非凡,大陆目前也有了公开的同 性恋讨论网,青岛医学院等主办的《朋友通信》力求改变大陆精神卫 生界对同性恋的过时看法,同时为同性恋者提供倾诉心声的园地。《 桃红满天下》不希望过份重复他们的工作,而着力把有限的人力投入 到其它方面和其它角度进行努力,而严肃性和学术性正是《桃红满天 下》的风格与特色,而各种网页间的互补能够最大效率地提供信息。   此外,CSSSM由留美的一些大陆学生和学者创办,会员们的 学术背景也促成了《桃红满天下》目前的严肃风格。   由于现在参与工作的热心者还相当少,所以所刊文章不免过于反 映编辑人员的偏好。这里,我们一方面希望读者们给我们提出意见和 建议,另一方面也恳请大家出人出力,使《桃红满天下》的信息面更 宽更广。 问:CSSSM的工作重点在于中国大陆,请问你们是如何在大陆开 展工作的? 答:CSSSM目前的主要工作在于散发有关同性恋的严肃信息,即 通过《桃红满天下》让社会正视同性恋与同性恋者的存在。《桃红满 天下》的编辑部工作主要在北美进行,但参与者分布全球各地(包括 中国大陆)。我们用最经济实惠的电脑网络进行联系,每期杂志编完 后,除在电脑网络上出版外,还定期传给中国大陆的读者,并通过这 些读者向其他人传送。我们也不断收到大陆读者的来信,要求订阅《 桃红满天下》。在这期间,也有一些读者参与了编辑工作。   在过去的半年里,北京的《爱知简报》已经出版了四期,并作非 商业性的公开发行,而简报的内容大多来自《桃红满天下》。《桃红 满天下》的一些编辑人员也应邀兼任《爱知简报》的编辑,我们希望 海内外热心人士精诚合作,使这项有意义的事业能够为更多的人所了 解和支持。有兴趣的人士可以通过如下地址与《爱知简报》联系: 爱知行动 北京邮政信箱 8051 邮政编码100088 问:《桃红满天下》看来在大陆处于地下传播状态,请问传播者有没 有遇到什么人身麻烦呢? 答:“地下”也许不是最确切的描绘,“半公开”可能恰当一些。《 桃红满天下》目前还没有在大陆公开作商业性发行,但目前还没有听 说有人因散发刊物而遇到麻烦。   《桃红满天下》在选稿时注意到与大陆读者的需求相印。首先, 必须认识到大陆的同性恋社区是一个在政治上并不激进和主动的族群, 很多人认为追求个人幸福并不一定需要与现行的政治体制相冲突。如 果CSSSM的工作是为了提高同性恋者的福利,那么就必须考虑到 他们的这种平和需求(不然的话,所谓的社会工作无非是挟广大同性 恋者为人质来发泄个人欲望而已,归根结底是一种自私的表现)。争 取中国同性恋者的权益并不一定要以政治体制的变革为先决条件,因 为毕竟这是个有关生活福利和社会宽容的问题。我们力求坦诚地指出 问题,并试图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但高呼口号之类的将同性恋议题 政治化的激进作法只会疏远广大同性恋者,并且激化社会矛盾。当正 确的信息得到散发并潜移默化地深入人心后,当同性恋者的自信心得 到提高并且意识到自己的应有权益时,当社会上已有一部份人士能够 对同性恋者的权益加以接受和支持时,社会变革的基础就形成了,这 时推进变革不仅能为大众所接受,而且减少了转型时所带来的社会损 失。   另外,同性恋在中国大陆的历史情况也决定了CSSSM工作的 合理性。同性恋在大陆从来没有被列为犯罪,虽然个别地区曾经以流 氓罪同性恋者逮捕并判刑。目前大陆遭到麻烦的同性恋者大多是一些 在公共场所从事性行为的人员,当然也有某些联防队员与治安人员借 此对同性恋者进行敲诈。但是,从宪法上来讲,争取同性恋者的权益 是受法律保护的。虽然目前同性恋在大陆仍然是个敏感话题,但CS SSM的工作重点在于科学与教育,正符合大陆的发展与进步需要。 我们的工作方针之一是”少谈一些主义,多干一些实事”,这个策略 已经被证明是最切实可行的。目前不仅有志愿者传播《桃红满天下》 而不遭麻烦,而且这份杂志在大陆的电脑网络还被公开地刊登(有趣 的是,这些网络往往明确地写明“不谈论政治问题”)。 问:虽然《桃红满天下》的影响越来越大,但为什么CSSSM却没 有受到大众媒体的报导呢? 答:确实如此,其中即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   首先,CSSSM成立才一年,历史还很短。本研究会本来就是 一个松散的联盟,会员都是业余和课余的志愿者,大家只能利用晚上 和周末进行工作。虽然一些成员曾经应邀参加一些研讨会,但由于工 作原因而无法成行,所以我们并没有太多的机会在公共场合露面。   中国大陆的媒体目前对海外的一些华人组织还普遍存有戒心,特 别是当涉及同性恋这种敏感话题时。因此,我们至今还没有在大陆的 媒体上公开露面。   CSSSM是一个以学术性和职业性为主要特徵的组织,因此我 们较有兴趣与西方的学术组织联系,比如美国心理学会在今年的头两 期季度简报中就着重介绍了CSSSM的工作。   为了反映中国广大同性恋者的愿望,CSSSM并不刻意(有时 甚至回避)在西方的大众媒体抛头露面(特别是现在西方媒体普遍将 中国妖魔化之敏感时刻),以增加知名度。当然,研究会持定的学术 性和非政治性宗旨使我们的工作在表面上看起来缺乏“刺激”,因此 并不具有西方媒体所希望看到的“新闻效应”。CSSSM希望与其 它组织建立联系与交流,但无欲加盟任何政治组织。目前很多国际人 士是通过国内的读者得知CSSSM的存在,这正说明了我们工作的 扎实基础。   另外,同性恋在中国大陆虽然日益受到重视,但这个变化仍然相 当缓慢。目前大陆的媒体对此的客观报导仍然面临一定困难,所以我 们也无法搞到相应的资料。   还有一点,CSSSM与《桃红满天下》的工作主要用中文进行, 因此也很难被英文的大众媒体注意到。我们确实收到很多国际人士的 来信,要求提供中国同性恋权益活动的资料,《桃红满天下》的英文 增刊就着重刊登这方面的消息。   对于所有的编辑部人员来说,将英语文章翻译成中文几乎没有困 难,但将中文翻译成英文却远非容易。由于目前参与者人数有限,而 且都是业余和课余的志愿者,我们希望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创造出 最大的社会效益。虽然有的外国人士要求我们出版《桃红满天下》的 英文版,但英文版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这也不是研究会目前所 能够承担的),而且网络上有关同性恋讨论的英文材料比比皆是,书 店和图书馆的资料也如汗牛充栋,研究会没有必要去重复他们的工作。 另外,英文翻译虽然能够引起一些国际人士的兴趣,但毕竟阅读的人 不会很多(国外有关同性恋的研究资料实在已经很多),而研究同性 恋的中文文献仍然极少。《桃红满天下》之所以形成目前的读者群, 正是迎合了市场的需求。可见,从事英文翻译将是事倍功半,而从事 中文材料的发表方能创作出巨大的社会效益。 问:CSSSM在发动海外中国留学生和职业人员的方面进展如何? 答:由于CSSSM和《桃红满天下》的工作主要通过电脑网络进行, 虽然经济实惠,但也面临着一些困难。首先,虽然海外的中国留学生 和职业人员的人数相当庞大,按比例算同性恋者也已经不少,但很多 人由于主观和客观条件作限,仍然处于自我封闭中。其次,并不是每 位都能上网;由于技术原因(如没有中文软件或无法安装中文软件), 即使上网的人中也不是每人能够阅读中文资料。CSSSM的工作牵 涉到大量的写作与翻译,这也会使一些读者望尔却步(比如很多翻译 文章需要一定的学术背景)。另外,虽然研究会的工作强调学术性和 非政治性,但很容易被误解成在搞“政治运动”,而同性恋者中毕竟 对政治感兴趣的也不在多数。   目前《桃红满天下》出版的频度和信息量相当大,但参与者的人 数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么多。随着影响的扩大,我们相信也希望有更 多的热心者能够加入我们的工作。 问:《桃红满天下》在海外是通过电脑网络发行的,那么如何为上不 了网的读者服务呢? 答:编辑部正在探讨邮订《桃红满天下》的可能性,如果可行的话, 不久即可付诸实行。初步设想是在美加地区展开邮订,只收取成本费 用(复印与邮寄费用)。由于资金紧缺,我们目前还无法展开国际范 围内的邮订。中国大陆的读者如果希望了解有关资讯,请与北京《爱 知行动》联系,或者请读者们自行复印传阅。   当《桃红满天下》办到一定规模,资料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我们 计划编辑成书,在社会条件成熟时作公开的商业性发行,这样就能让 更多的人听到我们的声音。 ────────────────────────────── 【生命伦理】 ◆          叫同性恋太沉重?             ·林贤修·   不久前母亲从嘉义打了一通电话到纽约的住处给我,简单的几句 寒暄之后,她说:喔,清b在电视上刚好在播那个“同志”的报导。这 是我第一次从她的口中听到这个时髦的外来语。   我的家人在电话上是从来不废话的,挂上电话后,我开始猜想母 亲打这通电话的动机,大概是这样的节目让她想起远游的儿子吧?我 不知道当天的节目内容是什么,但是至少谈的是同性恋,刚好她的儿 子也是一个同性恋者,也许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关联,让她决定打这通 越洋电话,就算听听我的声音也好。   让我好奇的是,“同志”现在竟然也被母亲挂在嘴上,至此我总 算完全相信,同志已经纳入台湾的大众语汇。母亲显然很清楚,这个 同志和共产党员一点也没有关系,她只是想告诉我:现在电视上正讲 着你们同性恋者的事情,但是,说同性恋不大好听,所以“同志”现 在取代了过去她一直说不出口的“同性恋”三个字。   母亲从知道我是同性恋者那天起,就为怎么称呼我的性倾向经历 了不少煎熬:在我们还不懂得同志这个时髦的新字以前,报纸电视就 管她这个不好女色的儿子叫“同性恋”,虽然从字面上看来,“同性 恋”一点骂人的味道也没有,但是我和母亲都清楚,所谓的同性恋者 被想像成什么样的怪物,他们的神秘,淫乱,病态,和血液中藏着的 爱滋病毒……没有一点让母亲可以安心的和她亲手带大的儿子联想在 一起。   于是几年来的对话变成一种精神上的拔河,我在她的面前尽可能 的把这三个字放进谈话,说出这三个字时,怎么样也要求自己要字正 腔圆、不卑不亢,要想办法让她练习怎么和一个“真的”同性恋者相 处;相反的,母亲却时时警惕着要回避这三个字,有时候她甚至不辞 辛苦的说出“像你们这个族群的人”这么冗长的称呼,目的不过是想 绕道而过,看看能不能避开这个刺耳的单字。偶尔就算“同性恋”从 她的齿缝中溜了出来,也是声细如蚊,深怕不相干的旁人听见了,仿 佛随着音量的隆低,同性恋的恶劣联想也可以被淡化。   天可怜见,“同志”这个字帮我的母亲解套了,现在总算有一个 温和的代名词,还来不及被成见污染,让她听在自己的耳朵里不必脸 红,好像她一旦改用了同志的称呼,就可以忘记她自己曾经被灌输的 成见,忘记她自己的儿子在别人眼中的不光彩。“同志”好像变成一 句法力无边的佛号,我们这些过去叫同性恋的人,从此也要和神秘、 淫乱、病态、爱滋病毒……等等标签,一刀两断。   我相信这也是许多台湾的同性恋者改口叫彼此“同志”的心里因 素,不久前我收到台湾发行的第一本精装的同性恋杂志,发现我在里 头发表的文章,所有的“同性恋”都被编辑改成“同志”,看来同性 恋这三个字是真的落伍了,大家弃同性恋于不顾,就是因为难听罢! 我甚至听一个来自北京的朋友说,现在大陆稍微上道一点的同性恋者 也用了“同志”的称呼,于是天知地知你知我知,和公文上的爱人同 志、小平同志等等同志各有所指,在现代的“同志”的耳朵里决不会 弄混了,一个本来肉麻的政治词汇可以这样有趣的被搬弄着,从红色 的革命夥伴变成粉红色的情欲搭档,如果改名的动作真是对权威的挑 战,当然是值得所有进步人士和同性恋者大声叫好的。   但是,万一改名只是一种失去自信的迷信呢?   不得志的小牌歌星,成天算笔画、求高人,问来一长串的艺名, 如果歌艺还是原地踏步,星运眼看也亨通不起来的。同性恋者改名叫 同志后,自信心也长进了呢?或者只是期望改名后也顺便改运呢?   或者,改名会不会等于是对社会歧视的默许?   当同性恋者自己、我们的母亲、我们的好朋友,一个个如履薄冰 的避谈同性恋三个字时,是不是也等于同意了所有关于同性恋的恶劣 联想?是不是等于承认,“连我们这些局内人都觉得同性恋三个字是 可以拿来骂人的脏话”如果对同性恋友好的人们都这么想,我们怎么 要求别人不去说同性恋者的坏话、揭同性恋者的疮疤。   在同性恋平权运动上最有规模的美国,也在六○年代做过很有企 图心的改名运动。gay这个字逐渐在五○年代被年轻的同性恋者挂 在嘴上,和老一辈同性恋者惯用的queer不同的,当年这群意兴 风发的少年郎都觉得,改用新名字才能标示他们不再甘心被看成是娘 娘腔的决心。   gay这个原意是好玩的、光鲜的、兴高采烈的好字,让新一辈 的同性恋者十分中意,他们觉得,只有这样不带贬意的名字,才能代 表同性恋者的新认同、新面貌,六○年代末期开启纪元的同性恋平权 运动更是乾脆就把gay right带进政治圈,让gay这个字御笔亲点, 成为同性恋者的“官方称呼”。   gay有没有真的让同性恋者变得比较慈眉善目呢?一直要到爱 滋病开始重击同性恋人口后,谜底才总算揭晓……原来你同性恋者爱 怎么取一百个一万个好听响亮的名字都可以,我反正就是不喜欢你, 就是要讨厌你。gay的原意尽管正面,但是负面解释gay这个字 的,还是整个对同性恋者怀有敌意的主流社会,八○年代起有如野火 燎原的爱滋病,给了这样一个主流社会展现敌意的绝佳舞台,二十年 风水转下来,gay依然是败德的、变态的,爱滋病在这样的逻辑里 变成gay的天谴,gay仍旧是骂人的脏字。   这是为什么今天比较进步的美国同性恋者,回头改称自己为queer 的原因,这个字本来就充满着让同性恋者浑身不自在的负面含意,在 中文里大概只有“怪胎”还有一比。美国当代的同性恋者,在同性恋 平权运动的春秋大梦初醒后,总算看清楚了美丽的名字不能保证形像 化妆,唯一破解恶名的法宝,就是以彼之道、还施己身,自己把恶名 挂在自己的嘴上,自己把恶名拿来称呼自己的同好同胞,让别人没有 机会用这个伤人的恶名来伤害你。   曾几何时,台湾的学界艺文界也把queer翻译为“酷儿”引进到我 们的大众词汇,但是如果同性恋者是这么“酷”的前卫人士,当一个 “酷儿”多的是新鲜时髦,哪里有什么好丢脸的呢?哪里能算是一个 恶名!说穿了,“酷儿”就好像“同志”一样,都是觉得同性恋刺耳 的那些朋友,迫不及待想拥抱的漂亮的新名字。   同志这个字,最早是由香港作家林奕华在九一年趁着台北的金马 影展时带进台湾的艺文界,如果我的记忆没错,林先生当年热心引进 所谓new queer cinema到台港时(我把它直译成“新怪胎电影”), 苦无同义字,才灵光一现的创出了所谓的“同志电影”这个顽皮的译 名,没想到几年的光阴,同志竟然成功的登陆台湾、大陆,成为两岸 三地的时髦用语。喜欢同志这个新字的同性恋朋友和进步人士,还常 常借用香港学者周华山引介西方“怪胎理论”(queer theory)的著 作《同志论》,来倡议使用这个新字的种种好处,仔细推敲源头,在 林奕华和周华山这些始作俑者的心中,同志其实指的是queer,是怪胎 或者是那个不痛不养的译称……“酷儿”。   真的要用心体会“怪胎理论”的神髓,今天我们做为弱势者,需 要的是回头使用一个曾经让弱势者蒙羞的称呼,同性恋者大可以爽朗 的自称同性恋,让那些附加在同性恋身上的黑暗想像,一一在阳光下 和真实的同性恋者对质。   没错,我就是个同性恋,同性恋,同性恋,同性恋……,那又怎 么样! (节选自《看见同性恋》) ────────────────────────────── 【读者文摘】 ◆           世界杯与同性恋              ·鸣 远·   正值98法国世界杯打得火热,6月27日却在《成都商报》的 世界杯专栏看到这样一篇文章《巴乔别是同性恋》,撰稿人为一位女 作者。不知是为了哗众取宠还是实在无聊强求卖点,作者居然以罗伯 特·巴乔的单耳环来怀疑他的性倾向。这使我想起几天以前在出租车 上听到司机侃侃而谈,说留长发的男人不是“搞”艺术的就是“搞” 同性恋。真是怪哉,我想我接触的同性恋者恐怕比那位自以为是而无 知的女作家和司机要多得多,可至今在我的同志朋友中还未有留长发 者。如果留长发和带单耳环是被怀疑的根据,那么阿根廷的巴蒂斯图 塔,墨西哥的艾尔南得斯,智利的萨拉斯和萨摩拉诺,以及世界各国 大部份的摇滚乐队带单耳环的成员岂不都成了被怀疑的对象。马拉多 纳又吸毒,又穿耳环,岂不更值得怀疑(最近确实花边新闻将阿根廷 的马拉多那也用怀疑的眼光审视一番,据说被牵连者是已婚的“风之 子”卡尼基亚。)。那位女作家自称是个女球迷,那么按照她的这种 把复杂的人的个性简单地类型化的观点,我们倒是不妨可以把她想象 成一个不休边幅,动作粗里粗气的男人婆,不知她会如何接受这个形 像定位。   其实巴乔是不是同性恋者与他在足球场上的天才表现毫不相关。 这位女作家写道:“巴乔浑身所散发出的那种‘气’──他的体味, 他的气息,却越来越不构成对女球迷的吸引力。他卓越的个人魅力仿 佛不是为女性而散发,女人与巴乔之间仿佛隔了一层什么。”我倒要 问一问,女球迷是被球星的男性身体所吸引还是为足球本身所吸引? 异性恋的男性球迷是否应该更多关心女子足球而不是绝对单性的98 法兰西世界杯?全世界为之疯狂的一项伟大的体育运动,在这位女作 家笔下竟成了“性”的色彩颇为浓重的游戏。最后她“希望所有优秀 的男人都不是同性恋”。遗憾的是已经有一大批优秀的男人是同性恋 了,而且无庸置疑随着社会对同性恋的接受,将来还会出现更多的本 不愿表明身份的优秀的同性恋者。我倒是有个愿望,那就是愿所有的 同性恋者都优秀。   这位女作者也许不知,天才球员多光头也多的巴西队中竟然也有 同志。巴西队教练扎加洛对媒体说他的一个队员暗恋贝克汉姆,竟然 向队友吐出惊人之言:“他(贝克汉姆)长得是这样英俊,我都不知 道和英格兰对比赛时,是该用脚踢他还是该吻他。”扎加洛没有透露 该队员姓名,各位不妨将巴西队家谱拿来研究,到底是里瓦尔多,来 昂那多,还是邓加,卡洛斯,抑或是别的。   同性恋是否,应该并不影响球员的竞技和为人,就像我认识的许 多朋友一样,不管他们喜爱的是男人还是女人,他们一样值得我尊重。 ────────────────────────────── 【综合报导】 ◆        中国艾滋病的上升速度加快   中国官方最新统计表明,目前艾滋病已经从传入期、扩散期进入 增长期。中国的艾滋病防治专家说,十二年以后,中国的艾滋病感染 人数可能超过一百万。中国卫生部最新的统计表示,自从13年前中 国发现艾滋病以来,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病例已经遍布全国三十一个省、 直辖市和自治区。北京协和医学院教授张孔来说,目前中国艾滋病防 治的形势很严峻。   目前中国艾滋病的感染和发病人群主要集中在吸毒人群当中,特 别是在云南和新疆这些地区。张孔来教授负责的非政府组织中国艾滋 病工作网在全国各地监察艾滋病发病的人群特点。在西方国家,艾滋 病的治疗药物日新月异,治疗效果也在迅速提高,但是艾滋病药物非 常昂贵,每年艾滋病患者的医药费动辄上万美元。协和医学院的张孔 来教授说,中国的艾滋病患者一般不可能使用这些昂贵的艾滋病药物, 他们主要还是依靠中国自己开发的中药或其它成药减轻症状,提高病 人的生活质量,但是并不能够真正治愈艾滋病。 ●加强对艾滋病的知识教育来降低感染人数   在这种情况下,中国的艾滋病工作主要还是集中在预防宣传上。 流行病学家张孔来教授说,目前重要的是要在高危险的人群当中加强 对艾滋病的知识教育。但是他承认,在西方使用的为吸毒者提供免费 针具和对性工作者进行公开的生理保护措施等做法在中国的法律环境 下还不可能做到。但是,他说中国的非政府组织鉴于目前社会的现实 情况,已经开始在可能的性工作者当中进行安全性的教育。   自从八十年初期代发现艾滋病的存在以来,全世界已经有1300 万人死于艾滋病。联合国资料显示,目前全世界受艾滋病感染的人数 超过3000万;仅仅去年一年,全球有将近600万人感染艾滋病 病毒。目前感染艾滋病最严重的是世界最贫穷的南部非洲。估计到公 元两千年,全世界因艾滋病死亡的人数将达到4000万。 (摘自电子文摘杂志《新世纪》1998年7月总第25期) ◆          控制艾滋病刻不容缓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副会长 戴志澄(教授)   艾滋病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该病由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而引起,导致被感染者免疫功能的 部份或全部丧失,继而发生机会性感染、肿瘤等,最终导致机体极度 衰竭而死亡。世界上1981年首次报告该病,现已流行到世界各地。 据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最新公布的资料称:截止1997年底,全世 界有1200万人死于艾滋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已超过3000万 人,其中,100多万是15岁以下的儿童;全球每天平均有16, 000人新感染上艾滋病病毒。由于其传播速度快、病死率高,目前 尚没有治愈措施,故该病已成为全球性极其严重的公共卫生和社会问 题而广泛引起各国政府的关注。   我国1985年发现第一例艾滋病病例,从此艾滋病就敲开了中 国的大门。到1998年6月底,我国已从各类高危人群和重点人群 中,检测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共10676例,其中19岁以下的 青少年占10%左右。在万余名感染者中已诊断为艾滋病患者301 例。据专家估计,目前我国艾滋病病毒实际感染人数约为30万。在 我国所有的省、自治区、直辖市中均有阳性感染者的检测报告。严峻 的疫情表明,当前我国艾滋病病毒流行已从传入期、播散期进入到快 速增长期。   艾滋病病毒之所以传播迅速、广泛,这是与其传播途径的流行病 学特徵有关。实验证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 物、乳汁等都带有艾滋病病毒,因而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条:一是 通过性接触传播。二是经血传播,这包括和他人公用未消毒的注射器 静脉吸毒,输入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和血制品,以及医源性传播, 例如人工受精、器官移植、牙科手术等,还可因医疗器具被污染而传 播艾滋病病毒。三是母婴传播,患有艾滋病或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母亲 可通过胎盘、产道以及产后哺乳将艾滋病病毒传给婴儿。   到目前为止,我国经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三种途径 的艾滋病病毒感染均已出现,而且在吸毒人群、性乱人群中的感染尤 为迅速。   目前尚没有证据能证明艾滋病病毒能通过咳嗽、打喷嚏、握手、 浅吻、餐具、拥抱、眼泪、旅游、蚊虫叮咬等传播。   尽管到目前为止科学的发展对艾滋病病毒感染和艾滋病尚无有效 的治疗方法或疫苗预防,但由于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特点给艾滋病预防 带来了机会。因此,要遏止艾滋病的广泛传播和减少其危害,全社会 首要的任务是倡导预防为主,推行多方位、多层次的健康教育活动, 以改变人们的危险行为。   当前国家预防控制艾滋病的主要措施有:1、对高危人群和重点 人群进行宣传教育,通过大众媒介、同伴教育以及其它特殊干预活动, 增加人们对性病、艾滋病的认知,提高对艾滋病病毒感染的警觉性和 改变人们的危险行为;2、确保安全的血液供应;3、正视注射吸毒 和卖淫嫖娼问题,严厉打击、综合治理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措施,还应 同时将“降低危险”的策略,如通过提倡不静脉吸毒、使用消毒的注 射器、不公用注射器以及鼓励、提倡人们使用避孕套等作为一项重要 的措施及对前者的必要补充;4、开展艾滋病病毒的检测,收集不同 人群中艾滋病病毒感染流行的准确信息,以提供国家和地区决策者制 定预防控制策略的依据;5、积极开展性病防治工作。 (摘自《健康报》1998年8月7日第4版) ◆        有了马赛克,就可真情告白?              ·郑美里·   八月二日,华视夜间新闻在《新闻特搜队》单元中,播出一则题 为《女同性恋酒吧·另类乐园》的报导。主播李四端以“夏日炎炎何 处去”的开场白,带观众走访女同性恋酒吧。画面上,经过马赛克处 理过的模糊身影,呈仰角地晃动着,显然是采用隐藏式摄影机偷拍的 结果;采访记者谢洁修旁白时特别强调这则报导是“通过重重的限制, 以诚恳的态度终于获得了女同志真情的告白”。   该报导播出后立刻引起被拍摄者和女同志族群强烈的批评,不仅 在网路上女同志交相指责,女同志团体“我们之间”更发起“抗议华 视新闻侵犯隐私权、罔顾同志人权”的连署。   一则为时不过几分钟的花边竟造成如此轩然大波,想必不是探讨 者和华视所能预料的,毕竟类似的报导充斥台湾各个频道,举凡午夜 牛郎、第三性公关、变性人、人妖秀,只要触及到性少数族群的议题, 便不时会被新闻媒体拿来作为提振收视率的捷径,犹如提供观众额外 服务的清凉养眼秀一般。   在隐私权、人格权的观念不受重视的台湾,媒体报导弱势族群极 尽煽情、剥削之能事,而观众在瞬息闪过的庞大讯息之流中,通常一 笑置之,把它当成又一则社会奇观来看待。被报导者由于本身即是承 受社会污名的受害者,很难站出来发出抗议的声音,即使不满,投诉 无门往往只有自认倒楣,也因此,缺乏自制力的台湾媒体演变成为所 欲为的大怪兽。   以华视的这则报导而言,它的手法和内容并无任何新鲜之处,早 在八年前台视新闻世界报导所作的女同性恋专题──同样也是利用隐 藏式摄影机潜入T-bar,访问的内容和记者的旁白与华视这次几乎如出 一辙,过后也同样引来“我们之间”的声明抗议,稍后并且被新闻评 议会裁量为报导手法不当,当时的采访记者璩美凤、主播张雅琴因而 受到相当大的舆论压力。没想到八年后的今天,换了一个频道、换了 不同的记者和主播,竟然重复搬演一模一样的脚本。不同的是,被报 导者不甘再做沈默的羔羊,加上网路媒体的运用,抗议的声浪如野火 燎原,使得华视这则不当报导看来难以私了。 (《中国时报》98年8月26日) ────────────────────────────── 【历史回顾】 ◆          迪斯科与同性恋            ·石洋 编译.   据传迪斯科最早是在六十年代从欧洲传入美国,“迪斯科”( Discotheque)就是来自法语,意指那些播放录制好的跳舞音乐的舞厅。 但我们现在指的迪斯科音乐起源于六十年代末纽约的一些黑人同性恋 夜总会。为了迎合一些想通宵跳舞的顾客的需要,黑人同性恋唱片骑 师(即播放唱片的人)开始对诸如Temptations和O'Jay等演唱组的唱 片进行实验,他们将一首曲子插入另一首曲子,将灵歌与一种叫Philly 的风格的曲子混合,其结果就是“迪斯科”,一种新型的、每分钟具 有120个鼓点并且循回往复的音乐风格。好的迪斯科音乐是没有停 顿的,它不仅让跳舞者跳得浑身大汗,而且能够吸引人把舞厅的地板 占得满满的。   迪斯科的真正流行则是在白人同性恋者也开始喜欢上它,使舞厅 变成了劲舞不断的狂欢场所。七十年代初,当同性恋解放运动开始时, 纽约的“冰宫”、“樱桃道”和“火烧岛”等同性恋夜总会开始设立 唱片骑师台,配合大音响和彩镜球,震耳欲聋的音乐与令人眼花缭乱 的灯光成了迪斯科的象征,而迪斯科也成了这类夜总会的代称。在随 后的十年内,曼哈顿与洛杉矶等城市也设立了类似的夜总会,一些无 人经营的厂房了货仓一夜之间就被改成了让同性恋者寻欢作乐的场所, 其中以纽约的“天堂车库”、“火烈鸟”与“圣人”等最为著名,而 在好莱坞则以“一号制作室”最为闻名。   开放的性爱意味使迪斯科音乐成为同性恋性解放的反映,歌词也 常常反映出性,并着重于一瞬即逝的浪漫。迪斯科舞的跳跃与强劲使 同性恋者从历来已久的压抑状态下解放出来,表达出对自由性爱的追 求。美国同性恋杂志《鼓吹者》在1975年的一期中写道:“人们 并不在于这个对那个怎么样,只要你不要站在那里一动不动。”也就 是说,迪斯科围绕着培育着同性恋社区的发展。同性恋历史学家阿兰 ·贝鲁伯回忆七十年代的迪斯科舞厅时,感慨万分:“那真是一幅令 人心醉的景观……这就是我们拥有绝对自由时所能享受到的一切。”   形同其它流行文化一样,迪斯科也逐渐走出地下,成为一项有利 可图的商品。夜总会变成了昂贵并只允许会员进入的消费场所。唱片 制作人发现这种音乐的受欢迎程度后,于是开始把它推销给异性恋者, 但一些描写异性恋爱情的歌曲如Gloria Gaynor的《我将活下去》(I Will Survive)和Donna Summer的《喜欢爱你》(Love to Love You) 等也在同性恋舞厅广为传播,因为歌词中的表达也适用于同性爱情。   一些同性恋歌手也受到异性恋听众的欢迎,其中较著名的是 Sylvester。Sylvester在五十年代是著名的黑人灵歌童声歌手,在七 十年代他成为公开的同性恋歌手,并穿上夜礼服表演《迪斯科热潮》 (Disco Heat)和《发烧》(Fever)等著名歌曲。他的金唱片《你让 我感觉万般真实》(You Make Me Feel Mighty Real)至今仍是同性 恋舞厅的标准曲目。1988年,40岁的Sylvester在死于艾滋病之 前,将他绝大多数的遗产捐献给艾滋病基金会。他的两位伴唱歌手Two Tons o'Fun也以一曲《他是个雨人》(He's A Raining Man)而闻名 同性恋舞厅。   当然最著名的可算是一个名叫“乡民”(Village People)的演 唱组,他们穿上制服──各名歌手分别代表建筑工、印第安人、牛仔、 警察、皮条族和士兵──构成对所谓传统的的男子汉气概和当代城市 文化的绝妙讽刺。“乡民”演唱组最著名的歌曲如《男子汉》(Macho Man)和《基督教青年会》(YMCA)等带有很强的同性恋意味,但异性 恋听众却不知道(也不想知道)基督教青年会(为男青年提供健身和 临时住宿的场所)向来就是同性恋者的渔场,而歌中所唱的“呆在 YMCA其乐无穷……这里有年轻男人所需的一切……你可以与其它 年轻男人结伴而行”对许多同性恋来说简直是一目了然。“乡民”演 唱组的另外一首歌《在海军中》(In the Navy)曾一度是美国军队招 兵的广告歌。   虽然“乡民”演唱组的经纪人杰克·摩拉利是个公贻d的同性恋者, 但他从来不把这个演唱组当做同性恋者的组合向大众推销。1980 年,当演唱组中的“印第安人”菲利普·罗斯出演影片《乐声不断》 (Can't Stop the Music)时,他的情爱对象就是女性。摩拉利对此 解释说:“如果太政治化了,有人就会把它当做一种挑衅,这样就会 招致反击。”影片的制作人阿伦·卡尔则更是直接了当:“你花了一 千三百万美元,总不至于拍出一部只能让少数民族看的片子吧。”   好莱坞则更将迪斯科音乐中的同性恋意味进行大刀阔斧的斩尽杀 绝,以迎和异性恋观众。在1978轰动一时的经典巨片《周末狂舞》 (Saturday Night Fever)中,迪斯科成了彻头彻尾的异性恋包装。   就象所有的流行文化一样,迪斯科最终也开始走下坡路,特别是 随着“崩克”文化(punk)的兴起。不过在最近几年随着《一举成名》 (Boogie Nights)、《迪斯科的最后时光》(The Last Days of Disco)、《54号俱乐部》(Club 54)以及《光猪六壮士》(The Full Monty)等影片的推出,人们又重温了以前的欢乐时光,但这些 影片都刻意避开了迪斯科的同性恋意味。   然而,对于许多同性恋者来说,迪斯科永远不会过时──它已经 成为同性恋文化的内容之一。虽然艾滋病的猖獗使很多迪斯科舞厅倒 闭,但迪斯科音乐已成为同性恋解放的标志之一。 ────────────────────────────── 【她山之石】 ◆          同性恋=骚扰孩童?           ·Gregory Herek 博士·   在美国历史上,曾一度盛传黑人男子喜欢强奸白人女子,黑人因 此受到迫害而被随意杀死。在中世纪时,犹太人被刻划成在宗教仪式 上害死基督徒的婴儿的凶手。现在,同性恋者仍然被说成是对孩童进 行性骚扰的罪魁祸首。当安妮塔·布莱恩于1977年成功地推翻佛 罗里达州戴德县有关禁止歧视同性恋者的法令时,她所用的口号就是 “救救孩子”,并且警告说“一位心智不正常的同性恋教师特别容易 骚扰孩童”。   在美国认为同性恋者骚扰孩童的人已经越来越少。1977年的 民意测验表明,只有29%的人赞成同性恋者担任小学教师,在19 92年这项比例上升到41%。虽然是个进步,但这表明仍有59% 的人对同性恋者持有偏见。   有关骚扰孩童的研究有几个难题需要解决。其中一个是样本问题。 多数这方面的研究都是针对已被判刑的骚扰犯而做,而对没有被判刑 的骚扰犯却无法有所描述。结果,研究所叙述的骚扰犯只包括那些被 抓的,而没有被抓的骚扰犯则不在其内。   第二个难题是有关术语的运用。一位成年男子对一位男童的性骚 扰往往被称为“同性恋骚扰”,很容易让人觉得骚扰者是个同性恋者 或者具有同性恋性倾向。当其实这里的“同性恋”一词只是指骚扰者 和被骚扰者的性事关系,而不应该指骚扰者的性倾向。   这种性骚扰的性事关系和骚扰者的性倾向之间的区别必须分清, 因为很多骚扰孩童的人并没有能力与男子或女子建立一个成熟的性关 系。基于这个考虑,芬克络博士和阿拉吉博士建议将骚扰者的性兴趣 放在一个连续体上进行考虑,一个骚扰者可以从绝对地只对孩童感兴 趣到绝对地只对成人感兴趣。性倾向并不一定是骚扰行为的出发点, 因为孩童体格中的一些特徵,如光滑的皮肤和柔软的头发等往往是成 年骚扰者的兴趣所在。   格罗斯和伯恩勃姆博士在他们的研究中把孩童骚扰者分为“固定 性”和“回归性”两种。固定性骚扰者即使在成人后也从来没有达到 过一种稳定的性倾向,而回归性骚扰者则相反。因此,回归性骚扰者 可以是同性恋者、异性恋者或双性恋者,而谈他们的性倾向是毫无意 义的,因为他们的性兴趣对象在于孩童,而不是成年男子或女子。   用这个定义,格罗斯和伯恩勃姆在针对麻萨诸塞州175名被关 押的性骚扰者作了调查,结果表明没有一人具有绝对的同性恋性倾向。 83人是固定性骚扰者,占47%;其他70人为回归性骚扰者,同 时是异性恋者,占40%;剩下的22个人为回归性的双性恋骚扰者。 即使是最后一组人,格罗斯和伯恩勃姆也注意到“即使他们与男性和 女性都有性交行为,他们对男性的偏好也比不过对女性的偏好……没 有一个人的偏好对象着重于成年男性。”   卡罗尔·珍尼从另一个角度探讨了同样的问题。她对352名曾 遭受过性骚扰并向医务人员求助过的人进行调查,从他们自己叙述的 受骚扰过程中,明显地可以看出骚扰者是同性恋者的只有两人。 ────────────────────────────── 【桃江连程】 ◆          阿拉伯的劳伦斯             ·二 言·   有时我觉得自己的眼睛突然间照亮了灵魂,就好像除尽了世间的 一切霉气,让我看到了一些宛若岩石、树木或有带有生命的物体,样 样都清澄地显出男子的形状,而象花朵之类的柔弱之物从未浮现。女 人并不令我欢愉,但是男人的身体──不管是处于休静还是在运动中, 特别是前者──总是直接了当地钩人心魂。                 ──T.E.劳伦斯   六十年代初,英国著名导演大卫·里恩拍出了举世轰动的巨片《 阿拉伯的劳伦斯》,使本来鲜为人知的T.E.劳伦斯一下子成了家 喻户晓的传奇人物。然而,影片除了展现劳伦斯卓越的军事才能外, 丝毫没有着墨于他的私人生活和情感世界。劳伦斯究竟是何许人呢?   T.E.劳伦斯(1888~1935)的家庭背景并不“光彩”。 他母亲笃信基督教(后来她在八十多高龄时仍然和长子一起来中国传 教),但当她在一个贵族家庭担任家庭教师时,却成功地唆使男主人 与她私奔,并建立了婚外家庭,共同生养了五个孩子,其中劳伦斯排 行最小。   劳伦斯从小就显露出相当的聪慧,对建筑和雕塑具有敏锐的鉴赏 力。当他得知父母结合的真相时,恍然意识到母亲所笃信的宗教原来 只是谎言与虚伪。1907年,18岁的他离家出走,准备从军,但 由于年龄不足而被拒。父亲把他领回家后,他在花园的尽头搭起一个 小平房,从此在那里独居,刻意与家庭隔绝。   不久劳伦斯进入牛津大学就读,对中世纪的军事建筑物发生了浓 厚兴趣。在这期间,他给自己规定了严格的训练,经常两三天不进食, 在寒冬进行越野跋涉,训练骑车直到累倒在路旁。他不仅练就了一身 强健的体魄,而且培养了吃苦耐劳的品质,这为他以后的军事生涯打 下了基础。   1909年,他赴往叙利亚和巴勒斯坦研究十字军东征时的城堡 建筑,并于1911年至1914年广泛旅行了阿拉伯世界,熟悉那 里的民俗文化,并学会了阿拉伯语。在这期间他结识了一位名叫达洪 的15岁的阿拉伯少年。达洪具有相当俊美的身材与脸庞,劳伦斯对 他一见倾心。从此两人相依为命,一同在沙漠旅行观光。劳伦斯还以 达洪为模特刻成了一尊裸体雕像,并把它竖立在他们同居的房子顶部。 虽然阿拉伯人对他们之间的关系颇有一番风言风语,但都以“那个英 国佬的怪习惯”而一笑置之。   1914年,劳伦斯和达洪一起参加了由巴勒斯坦远征基金会资 助的一项在西奈沙漠的探险行动。该行动名为地理考察,实为间谍活 动,因为当时西奈沙漠与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接壤,而此行动正是为了 摸清土耳其的军事据点,以便在以后的战争中使用。   考察结束后劳伦斯带着达洪回到英国,外人只是把达洪看成他的 随从。不久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劳伦斯加入了英军作战部的地图室。 1914年末他与达洪来到埃及,任职于情报部门。当时土耳其是德 国的同盟,因此与英国为敌。劳伦斯对阿拉伯语言和文化的熟知使他 被派往敌后方工作。在这期间,他为英国军队拟写了如何对付土耳其 军队的作战指导。   1916年劳伦斯结识了阿拉伯贝都因族的费赛尔酋长,当时后 者正准备带兵反叛土耳其帝国。劳伦斯建议英国与一些希望取得独立 的阿拉伯部落联盟,共同对抗土耳其帝国。这项主张得到军方的支持, 他们委任劳伦斯为英军驻阿拉伯部落的联络员,费赛尔酋长也把劳伦 斯当成军事顾问。劳伦斯不久委派达洪到土耳其军队后方搜集情报, 但过了一段时期达洪音讯全无,使劳伦斯焦虑万分,后来他才得知达 洪于1918年因罹患伤寒而去世。达洪的死对劳伦斯是一个沉重的 打击,使他从此永锁情感之门。   劳伦斯貌7b为当时土耳其帝国军力强盛,因此不宜寻求正面冲击。 他采取“打了就跑”的策略,率领游击队切入土耳其军队后方,炸毁 桥梁与军运铁路,使土军的运输陷于瘫痪,但他因此被称为“爆破先 生”。当时同盟国与协约国在欧洲陷入了战争僵局,但劳伦斯率领的 非正规的部落军却在阿拉伯半岛上写下了传奇而浪漫的篇章。在这期 间,劳伦斯负伤三十二次,以英勇与胆识获取了阿拉伯人的信任,但 他从不居功自傲。他不但严格遵循阿拉伯人的习惯,与他们同起同睡, 并肩作战,而且得胜后他总是把战绩归功于酋长或其他部落领袖,因 此大家对他信任有加,使他就很容易调兵遣将,将自己的军事策略有 效地付诸于战场。   1917年,劳伦斯伪装进入土耳其的德拉,但由于他人泄密而 被捕。在狱中他遭到鞭打与割皮等刑罚,并且受到土耳其士兵的轮番 强奸,但他宁死不屈,从未透露自己的真实身份,最后终于越狱成功。 1918年,他率领阿拉伯部落军挺进大马士革,使这个被土耳其占 领了400年的历史名城第一次重获独立。   由于劳伦斯的卓越战绩,战后英国政府准备授予他特殊贡献勋章, 但劳伦斯抗议英国违背战时对阿拉伯国家许下的诺言,因此拒绝接受 奖赏,这使乔治国王感叹说“我捧了奖盒,他却拂袖而去”。   战后劳伦斯作为英国代表出席了巴黎和会。在会议期间,他一直 身穿阿拉伯服装,并竭力为阿拉伯国家的利益说话。当时的战胜国英 国和法国忙于互相瓜分欧洲,把阿拉伯国家当做谈判的筹码,而阿拉 伯国家也没能积极争取自己的利益,这使劳伦斯大伤脑筋,最后愤而 离席。当别人问及他为何忙于为他族奔波时,劳伦斯回答说:“纯粹 是出于个人原因。我曾经喜欢上了一个阿拉伯人,所以我觉得自由是 一件能够令他们接受的礼物。”不言而喻,这个阿拉伯人是劳伦斯生 命中的挚爱──达洪。   一战结束后不久,一位名叫罗威尔·托马斯的驻英美国记者举办 了一个有关中东的系列讲座,着重介绍了劳伦斯的战绩,于是劳伦斯 一下子成了明星人物,但他是一个性格内敛、不喜社交的人,所以一 直试图远离公众的视野。   战后劳伦斯曾经一度在当时担任殖民部长的丘吉尔手下担任中东 部顾问,但又因不满英国政府屡次违背对阿拉伯国家的承诺,最终放 弃了高薪的职位,加入了几乎毫无分文收入的空军,但报界很快发现 了他的行踪,使劳伦斯又不得安宁。最后他在一位朋友的帮助下,以 化名T.E.肖入伍皇家坦克军。   1926年,劳伦斯发表了《智慧的七柱石》一书,详尽地记录 了他在沙漠的作战经历。该书不仅是一本军事传记,而且翔实地道出 了劳伦斯的精神与情感世界。《智慧的七柱石》的扉页上有这样的题 词:“献给S.A.”──这正是达洪的阿拉伯全名萨林·阿曼德( Salim Ahmed)的缩写。显然为了出版的需要,劳伦斯没有披露S.A. 为何许人也,但他在卷首向达洪表达了如下这段情思:     我爱你,所以我把千军万马召入掌中       让夜空的繁星写出我的意愿     我要为你赢得自由,使你的双眸能为我而闪亮       当我们到来时*     死神如旅行途中的仆人,懒懒地跟着我,       但当他看到你在不远的前方等待着我     向我微笑时,他就迫不及待地冲向前       将你攫入他的沉寂与黑暗中     爱仍然浸注着你的周身       让时空在这最后的拥抱中停滞     在泥土侵蚀你的胴体之前       在盲虫噬咬你的肌肤之前     旁人说我俩共建的圣屋       是我对你的怀念     但我却砸毁了一切,让这断壁残垣铭记我们的爱情       在丛生的杂草里,我看到了你那颗被摧残的灵魂   劳伦斯与作家E.M.福斯特和肖伯纳是好友,对他们无所不谈。 在福斯特的建议下,劳伦斯将《智慧的七柱石》缩短到原来篇幅的百 分之四十,使读者更容易阅读。在这期间,他还以皇家坦克军为素材 发表了《铸造》一书,揭露了坦克军的内幕,令英国政府颇为头疼。 1932年,劳伦斯以T.E.肖的名字翻译出版了荷马史诗《奥德 赛》。他一生虽然不断奔忙,但仍然无以排谴情感世界的孤独,他写 道:“政治已经令我厌倦,东方已经令我厌倦,智慧也已经令我厌倦。 上帝啊,我感到真疲惫!让我躺下来永久地睡去吧……我想忘却自己, 忘却这世间的疲累。”   1935年5月的一天,劳伦斯骑着摩托车离开住所。在途中迎 面过来两个送货的小孩,由于车速过快来不及煞车,劳伦斯扭转车把, 连人带车摔在路上。两位小孩安然无恙,但他因此被送入医院,经过 六天的昏迷,终因抢救无效而死去。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劳伦斯是电影《阿拉伯的劳伦斯》中智勇双 全的传奇人物,但很多人不知道,在那片虎胆雄威的背后,是一颗浪 漫而孤独的灵魂。如果在九十年代的今天重拍劳伦斯的传奇,会不会 呈现更多的真实呢? *“到来”(come)一词在英文中亦指性爱高潮时的射精。 ────────────────────────────── 【桃园拾趣】 ◆          同性恋成因趣谈 1.迪斯科音乐   土耳其爱琴大学的一组研究人员于1979年声称,让老鼠不间 断地听嘈杂的迪斯科音乐,这些老鼠最后都成为同性恋动物。由此, 这些人断言“高频度的噪音,特别是舞厅里的迪斯科音乐,使猪变聋, 使老鼠成为同性恋者”。 2.家政课   1974年,美国康涅迪格州的米尔福德将家政课列为高中生的 必修课程,这一决定激怒了两位浸洗教会道长。一位说:“要男孩学 会烹调和缝纫,并系上围裙,这等于把他们推向同性恋的陷阱。”另 一位则说:“我儿子并不想修这门课,因为我不想让他沾上女人气。” 他们要求教育部门取消这门课,但没有成功。 3.车祸   1976年,美国底特律的一位男子声称在一次车祸中,他那辆 车的尾部被另一辆车撞入,他也因此成为了同性恋者。结果法院判决 他应该获得20万美元的赔偿金。 4.吸用大麻   1986年美国里根政府的反毒品顾问卡尔通·特纳声称吸用大 麻会导致同性恋,因为他曾探望过一家戒毒中心,该中心百分之四十 的求诊者有过同性恋经历。1979年,加州的两位议员也作出过类 似的宣称。 5.星象影响   1933年,拉福斯特博士发表一本题为《奇怪的爱》的书,书 中有一章节专门谈“星象是否促成了颓废”。他宣称:“有一些事并 非属于巧合。受星象的影响,某些人容易产生性变态,比如说那些天 平座的人。”一些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人也相信星象决定了一个人的性 倾向。 6.色情艺术   1970年,纽约的一位名叫劳伦斯·哈特勒的精神病学家发表 了一本题为《男同性恋之变化》的书,声称色情业的汹涌发展使整个 美国走向了“同性恋化”,特别是那些色情毛片使一些“身心健康” 的青年人走向了“堕落”。 7.手淫   在梵蒂冈时代,手淫被认为会导致同性恋行为。当时的医学著作 经常把手淫的男性刻划成举止女性化并且被对年幼和年轻男子所吸引。 8.输精管被切除   1981年,英国的一些医务工作者声称一位32岁的男子被切 除输精管以后,开始只从事同性恋性行为,虽然在此以前他没有任何 同性恋经历。 9.女教师太多   二十世纪初期有一种理论认为,如果学校里女教师太多,男学生 容易成为同性恋者。 10.返祖现象   另一种早期的理论认为,同性恋是对人类在基因上的一种返祖现 象,因为研究人员发现猩猩之间有很多同性恋行为。 ────────────────────────────── 【同人心语】 ◆          她们相爱,然后分手              ·长 平·   “妈妈,我也不知道怎么就掉进了这样一个怪圈。”   离高考只有两周的时间了,高三女生陈丽刚从医院出来。那天傍 晚,母亲约她去散步。一家三口晚饭后散步是常有的事,但母亲单独 约她并不多见。母亲的表情略微有些兴奋,但更多的是严肃,是那种 深知教育下一代责任之重大的严肃表情。陈丽有些惴惴不安。   来到一个较为空旷的地方,母亲单刀直入:“我给你找书的时候, 在书包里发现了那封信,谁写的?”   “什么信呀?”陈丽问。   “是谁给你写的情信?”母亲语气坚定。陈丽脑袋里嗡的一声, 天哪,这事终于给败露了!那是她的同班女生王真写给她的信,她们 的恋爱已经持续两年了──在大人们眼里,她们亲密的往来只不过是 女孩子之间正常的友谊罢了。   母亲见女儿低头不语,便又软下口气,说中学生不该恋爱,但这 种年龄谈恋爱也是正常的事,只是希望她能处理好一些关系,并想知 道“他”是谁,让做母亲的心头有个数。   陈丽还是不说话。母亲就自己猜了起来。凡跟女儿有交往的男生, 她由近而远,一个一个地猜,女儿一次一次地摇头。   “妈妈,我也不知道怎么就掉进了这样一个怪圈。”陈丽说。   母亲有些陌生地望着女儿,不知怎么开窍了:“该不是王真吧?”   陈丽点了点头。她发现母亲顿时变得手足无措,搔着拍着自己的 头,说:“让我回家清理清理思路再说吧!”   受打击最大的要算陈丽的父亲了。他是一个工程师,一辈子没有 能够给这个家挣得多少钱,但他是那么爱这个家,那么爱自己的女儿。 王真对记者说:“都是她爸把她娇惯了,她动不动就使性子,发脾气。” 在她住院期间,父亲每天都会去看她。他认为同性恋是一种病,女儿 应该去看看心理医生。   王真的父亲暴跳如雷:“你去死吧!你跳楼吧!你跳府南河吧!” 在心情较好的时候,父亲则和女儿开玩笑说:“你怎么会喜欢她(指 陈丽)那么又瘦又小的,如果我是你,我就会喜欢像你妈这样胖胖的。” 胖胖的母亲哭哭啼啼地骂:“我一天到晚辛辛苦苦给你挣钱,给你吃, 给你穿,把你养到这么大,你却干出这种丢人的事情来!”王真回答 她说:“这有什么奇怪的,你买40多只股票,也不是每只都赚嘛。” 她母亲下岗后,专事炒股,赚了些钱。   陈丽的母亲求助于一个当医生的熟人,陈丽班上的一个男生的母 亲。这个男生一直苦追陈丽而不得,恨死王真了,这下机会来了,便 催妈妈立即给陈丽找医生。医生很快找好了,是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 院的一位据说很有名的心理医生。但陈丽已向家里保证立即和王真断 绝恋爱关系,而王真却坚决地表示了对这桩爱情的执着不弃。因此, 家长们认为王真更需要治疗。商议的结果是,先由王真去接受治疗, 然后看看情况再决定陈丽是否去。   王真对记者说,虽然她不相信自己能治好,但也对那位心理医生 抱着很大的期望,希望他能缓解自己心中的痛苦。   “我必须了解你,请你详细地讲述自己的情况。”医生对她说。   她把自己的情况认真地对医生讲述了一遍。   听毕,医生抑扬顿挫地分析道:“你这种情况,说穿了就是有点 变态,心理变态,再说穿了就是性变态,再说穿了,你就是在搞同性 恋!”这不就是王真自己讲述的内容吗,哪里需要医生来“说穿”? 陪她去的母亲赶紧问医生有什么办法没有,医生说:“做变性手术要 花很多钱的,依我看,你还是做女人算了。”   王真不止一次地对记者讲起她对这位心理医生的失望,像是讲一 个笑话。她说,如有可能,她将来要做一个心理医生,解除更多的像 她这样的人的痛苦。   但她又说,再好的心理医生,都不可能使她“变成一个女人”, 如果有,那么他就能使任何一个男人变成女人。她们像恋人一样相处, 并有了身体上的亲热。   7月23日,记者见到王真和陈丽。此时她们已约定分手近20 天了,但是从她们的举止、表情和眼神看上去,你仍会把她们当作一 对心心相印的小恋人。陈丽长得玲珑乖巧,是一个很懂事的女孩。王 真则留着男式发型,穿着男式体恤、短裤和凉鞋,骑着一辆男式山地 车,很用力地和记者握手。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恐怕很难一眼看出她是一位19岁的姑娘。   但她毕竟是一个女儿身,明眼人也不会看错。在我们一起吃饭的 时候,有人在一旁推销打火机,王真似乎对这玩艺儿很有兴趣,仔细 挑选着。推销者看她尽在男士打火机里挑来拣去,便指点道:“小妹, 这些是女士用的。”可怜的王真顿时满脸通红,仿佛受了大辱似的, 愤怒而且厌恶地挥手将人家赶跑。   王真坚持认为自己原本就是个男人。当她还是胎儿的时候,父亲 就希望她是个男孩。女儿的出生似乎并没有改变这个男人的初衷,他 儿迷心窍似的把原本准备教子的方法在女儿身上一以贯之。他是一个 技术工人,凡事较真,一辈子争强好胜,参加比赛、考试非拿第一不 可,因此他教女儿要立大志,做大事。此外,他会武功,也教女儿从 小练武,后来又练田径,曾两次在市级长跑比赛中获奖。从小学到高 中,王真一直是班里的体育委员。   这样的家庭教育是否必然导致一个女孩易性的欲望呢?二者之间 显然不能划等号。王真尽管时刻忍受着身体和心理分裂的大苦大痛, 但她没有想到要怪罪自己的父亲。她认同父亲的教育,也敬重父亲的 为人。她对父亲唯一的怨恨是父亲骂她没出息,伤了她的自尊。对于 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个“错误”,她更愿意相信一些前世今生之类的 说法。她很认真地告诉记者她曾不止一次做过的一个梦:在阴间到人 世有两条通道,她排在女性通道口,有一个人提醒她说:“你走错了, 你应该走那边。”但这时已经来不及了。这个提醒她的人,就是她热 恋的女友陈丽。记者告诉她,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这并不奇怪。“ 那我再告诉你一件事,”她说,有一个算命的瞎子,在听她报上生辰 之后对她:“你走错通道了!”记者不知是真是假,但王真显然乐于 讲述。   王真说,她第一次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是在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也 就是在孩子们普遍的性意识开始萌发的时候。发生的事情很简单:她 看见女孩子会激动。   初中的时候,她喜欢上班里的一个女生。那是一个清纯可人、天 真快乐的女孩。王真想办法和她接近,她也没拒绝。有一天,王真鼓 足勇气,向她进行了爱情表白。对方吓坏了,拔腿就跑。此后,任随 王真怎样孜孜以求,她坚决不领这份情,总是远远地躲着她。   这件还没开始就已经结束的早恋使王真意识到自己在情爱路上的 与众不同,她感到孤独和无助。于是,她把自己的异常告诉了母亲, 说想要变性。   但她那离奇的愿望似乎并没有引起大人们的重视。没有人对她说 点什么或者做点什么。   后来就上了高中。陈丽出现了。陈丽一见到王真,就发现这个女 生豪爽,大方,勇敢,乐于助人,希望能跟她成为朋友。但她发现, 王真似乎对她不感兴趣。王真的心思还在那个女孩的身上。当时,那 个女孩生病住院了,王真去看她,陈丽也要跟着去,像一个不听话的 小妹妹一样嘟着嘴跟在她后面。那是她们的开始。   陈丽把王真当作自己喜欢的女伴,好朋友,而王真则把她当作自 己的恋人,她们一起上学,一起回家,一起玩,将这种微妙的关系持 续了一年。到了高二王真向她表达爱意的时候,她发现自己对王真已 经有些难分难舍了。此后,她们像恋人一样相处,并有了身体上的亲 热。痛苦、惶惑的日子也就开始了。   王真对记者说,高二是她最快乐的一年。每天下午放学以后,她 要练田径,陈丽则要练舞蹈,谁先练完就去等另一个,然后手牵手一 起上街,看电影或者逛商场,用节省下来的零花钱互相买礼物。王真 说,无论走到哪里,看见什么好玩的东西,她首先想到的就是能不能 买给陈丽。她们在相爱。   对陈丽来说,越爱王真,她就越恨自己。从一开始,她就对这种 爱情感到害怕。她惶惶不安。但她喜欢王真,也不希望伤她的心,还 有那么多秘密的、虽短暂却很真实的欢乐伴着她。她知道这种爱是无 望的,是社会所不能接受的,尤其对父母将是一个大得不得了的打击。 所以到了高三的时候,她频频提出分手,但每次都被王真缠了回去。 她又恨自己不能了断,曾经用刀片在手掌、手臂上划下一个个“田” 字。   记者发现王真的手臂上也有几道很深的疤痕。“是她划的,”她 说,“她说她自己都不知道怎么回事就划了,就划得那么深。”当时, 流了很多血。   这两个女孩的恋爱在同学中并没有掀起大波大浪。“同性恋”对 他们已经不是一个陌生的词。他们似乎也不大像父辈那样热心于人家 的私事。除了两个喜欢陈丽的男孩对王真极其厌恶之外,多数人似乎 漠不关心,也有少数好友同情并关心着她们。但班上毕竟会有一些关 于她们的消息在行走。这种传播行为遭到老师的制止。班主任在班会 上说,不要在私下说谁和谁好的话。显然,班主任是听说过这类事情 的,但他宁信其无;若是真的,处理起来也太棘手了。而另外一些不 负有处理职责的老师则显得轻松得多。有一回,两个女孩互相戏称兄 台。数学老师在班上说:“兄台兄台,梁山伯与祝英台。”   陈丽说,她没有什么好担忧的,真正令人担忧的是王真的未来。   陈丽在秘密被母亲发现的第二天就打电话给王真,说这一次是真 的要分手了。王真哭了。她又像往常一样痛不欲生,求陈丽不要离去。 但是在她去看了心理医生以后,就答应了陈丽,同意两人以后只做好 朋友。那个在王真眼里是个可笑的庸医的心理医生倒给了她一句极管 用的劝告,这句话使她终于下决心放弃:“要为对方多想想。”   记者问陈丽使她们最终分手的原因是不是家庭压力太大,陈丽说 不是的。她们作为好朋友的往来也是遭到家庭的反对的,但是她们还 是不管不顾。王真在陈丽家里受到的是冷遇和打量怪物一样的眼神。 而陈丽去王真家呆一会儿,王父就会说:“陈丽,你该走了。”并骂 王真。有一次,骂急了,陈丽拉上王真就走。陈丽说,只要两个人愿 意在一起,就没有人能够拆散。因此她们分手的原因在自己,在她的 内心。她内心一直很痛苦。她想像正常的女孩一样,恋爱对象是一个 男的。   但是她表示,今后找男朋友要比照着王真来找,最好就是和王真 一样的性格和情趣。   当她说自己想去看看心理医生时,记者企图让她相信她们并不是 真正意义上的同性恋,她一直是把王真当男性来爱的。她却坦率地说: “我就是同性恋。”显然,她以此表达她是爱王真的。   为了不断绝和王真的往来,她曾一度听从一些好友的劝告,企图 让王真“还原”成真正的女性,以便和她成为真正的好朋友。办法是: 留长发,穿裙子,涂口红。但这些建议使王真极为反感,她“感到恶 心”。   据王真讲,她们分手以后,陈丽经常和社会上一些朋友在酒吧里 通宵达旦地玩,一塌糊涂地醉。有时,她醉后会打电话告诉王真。王 真很为她担忧。   陈丽说,她没有什么好担忧的,真正令人担忧的是王真的未来: 做变性手术,一是价格昂贵,二是成功率到底有多高?   王真说她已经坚定不移地朝这个目标走去:做变性手术。为此, 她要想办法挣很多钱。目前,她最厌恶的就是自己的身体。她的身体 发育基本正常,对别的女孩来说,正是开始为自己长出美好身材感到 自豪的时候,她却一天更比一天难以忍受。她对记者说,每一次进厕 所,她都发现有女的想要惊叫,想要赶她出去。但据别的女孩说,事 实并非如此。显然,是她自己对自己男性化的感觉太强烈。   在做变性手术之前,她将以怎样的性别和人交往,她还恋爱不恋 爱?这都是19岁的王真将要面对的问题。   她的父母大约寄希望于时间来治愈女儿的“病”,也不再正面提 这件事了。只是性格大大咧咧的父亲有时会对客人这样介绍她:“这 是我的女儿,你们看像不像个男孩?他妈的男不男女不女的,不知道 是个什么玩艺儿!”   暑假里,父母给她塞满了活,又是学开车,又是搞推销,想挤掉 她胡思乱想的时间。她也乐得以此来驱散失恋的痛苦。   因为这个痛苦,王真高考成绩很不理想,落榜了。记者采访的第 二天,她去四川联合大学的成人高考班报了名,选的是企业营销,据 说该专业毕业后很能挣钱。陈丽则以生病住院为由没有参加高考,因 家庭经济不宽裕,明年也不再考,而是准备读电大去了。   新的生活在等着她们。 (注:文中主人公均为化名。转载于《南方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