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qQQQQq m + + + + + + m ─ ⊙ ─ fqQQQQQQQi m \\ // m /│\ ffqqqQQQQQi m ====|==== m ┌─┐ ffooooQQQQv m ====|==== m │增│ cfooQQQQQ m ====|==== m │加│ f QQQQQo m ====|==== m │了│ fooQQQQooooss m // \\ m │解│ fooQQQooGooooGoo m /// \\\ m │·│ fooQQoooooffffooo m + + + + + + r │增│ feeQQoooooffffGGoo r ||| r │进│ eeQooooooffffooooo r ||| r │友│ eeee^oooffffoooooo r ||| r │谊│ eeee Vffffccccccc r // \\ r │·│ eeee fffffcccccccc r // \\ r │增│ fffffffffffffcccccccccJ r // \\ r │长│ fffffffffffccccccccccccJ r // \\\ r │知│ ssssssss ccccccccccccoooJ r + + + + + + y │识│ sssss ccccccc sssssssJ s y //====// y │·│ cccccccccccccccccc sssssssssssssss y // // y │增│ cccccccccccccccccccccccc sss c y |====|====| y │添│ cccccccccccccccc y |====|====| y │乐│ cccccccccc y |====|====| y │趣│ ccccc y // | | \\ y │·│ c y // | | \\ y ⊙⊙⊙⊙⊙ y + + + + + + y ───────────────────────────────────────  《美人鱼》(LITTLE MERMAID)杂志电邮版·1998年第2期·总第26期 ───────────────────────────────────────           国际统一刊号 (ISSN):1398-179X ───────────────────────────────────────            ·1998年3月1日(戊寅年二月初三)出版· ─────────────────────────────────────── 【本期目录】 ─────────────────────────────────────── 【地方新闻】 “留丹学人贺新春”等九则 …… 供稿·观 光等 【漫游世界】 巴黎印象 …… 作者·陈会平、梅漫雪 【诗  歌】 飘扬的青春(诗二首) …… 作者·晓 楠        汉宁街24号 …… 作者·草 木 【茶余饭后】 对丹麦农业的基本认识 …… 作者·劳九迟 【散  文】 牌坊 …… 作者·小 溪 【丑小鸭】  假如我是一个设计师 …… 作者·周 敏        假如我是…… …… 作者·林浴淼        假如我是一个外星探险家 …… 作者·岩 青        假如我是个计算机设计者 …… 作者·吕 鸥 【百味人生】 春节联欢会及其它 …… 作者·学联会        打虎 …… 作者·任智群        重返丹麦有感--寄语《美人鱼》 …… 作者·老 张        小荷才露尖尖角 …… 作者·刘 犁 【小  说】 记忆的春天 …… 作者·艾晓明 【大千世界】 丹麦社会保障制度评述 …… 作者·郭 钢 ─────────────────────────────────────── ─────────────────────────────────────── 【地方新闻】 ─────────────────────────────────────── №1、留丹学人贺新春   元月二十四日下午,丹麦技术大学学生俱乐部内张灯结彩,喜气洋洋。由中国驻使馆 教育处和留丹学生学者联谊会筹办的留丹学人贺新春联欢会在这里举行。   哥本哈根地区的中国留丹学人和家属以及一些他们的丹麦朋友约四百人参加了这场联 欢会。中国驻丹麦大使馆杨鹤熊大使及使馆官员们也到场同庆。在过去的一年里,留丹学 人在使馆教育组的关心下,通过自发的各类组织,做了大量有益的工作,包括庆祝香港回 归,以及增进中丹两国人民相互了解的各项活动。留丹学人中先前回国的人员正在社会主 义建设中建功立业,硕果累累。现在丹麦留学、研究和工作的留丹学人也正以各种形式报 效祖国、为国服务。有的参加“春晖计划”回国交流,有的试验“哑铃模式”做出贡献, 有的正在争取中科院“ 百人计划”。   在留丹学人的大家庭中,被喻为老大哥、二大姐、三小妹、四小弟的留丹学生学者联 谊会、哥本哈根中华文化学校、“美人鱼”杂志、留丹学人合唱团,在过去一年中不断成 长壮大,为丰富留学生活、增进同胞友谊发挥了积极作用。他们与教育组一道,努力成为 “增进友谊的搭桥人,排忧解难的热心人,科教交流的带头人和中华文化的传播人”。   联欢会由使馆教育组陈银桥老师致词,随后大家兴致勃勃地与大使等使馆领导合影留 念。团园晚餐后,中华文化学校的小朋友和留丹学人合唱团为大家表演了丰富精彩的节目, 穿插其间的游艺节目把联欢会推上一阵阵高潮,幸运大抽奖奖品丰富。欢声笑语中大家互 相祝贺虎年吉祥如意,祖国繁荣昌盛。(观 光 供稿) №2、李岚清副总理访丹            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二月十二日至十六日对丹麦进行了正式访问。在结束了对欧盟的 访问之后李岚清一行二月十二日到达哥本哈根。在下榻的SAS宾馆受到华侨和留学生的 热烈欢迎。访问期间李岚清分别与丹麦女王、代理首相会晤。临行前与刚刚结束对南非访 问归来的丹麦首相在机场进行了会晤。李岚清一行还参观了奥登赛的安徒生故居并访问了 NOVO NORDISK和COLOPLAST公司。(观 光 供稿) №3、丹麦“美人”又遭劫难   作为著名旅游景点的美人鱼雕塑,是哥本哈根和丹麦的象征。1998年新年伊始,这个 美丽的少女又遭劫难,被人割断了头。自从1913年 8月23日树立起来至今,这座雕塑已经 是四次遭难了。1964年4月,她的头被一个不知姓名的人割掉,至今没有找回。1984年7月, 美人鱼的一只胳膊被锯断,后来两名做案的年轻男子到警察局投案自首。1990年 5月,这 个可怜女孩的脖子被人锯断了三分之一,凶手至今没有查获。今年凶案发生后,是一个摄 影师最先发现并打电话报案的,他因为那张无头少女的照片赚了几十万克郎,因此成为警 方首先怀疑的对象。(步 云 供稿) №4、丹麦的爱滋病死亡人数下降   据丹麦国家血清所统计,1997年丹麦因为爱滋病死亡的人数为59人,是10年来的最低 人数,相比之下,1996年为 147人, 而1994年则为创记录的236人。据悉,这与丹麦医院 采用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有关,据称每位HIV感染者用此方法的医药费约为每年七万丹麦 克郎。(阿 澄 供稿) №5、丹麦将举办人权研讨会   欧盟15国一致同意,在今年的联合国人权大会上,不再提针对中国的提案。为了响应 中国关于搞对话不搞对抗的提法,丹麦人权中心准备于今年下半年在丹麦举行一次为期两 天的人权研讨会,为此丹麦人权中心主任MORTEN KJAERUM于二月下旬访问了北京。据丹方 报道,中国届时将派一个由法律、公安、政治和人权专家组成的代表团,与欧盟的代表团 同时赴会。(阿 澄 供稿) №6、丹麦议会大选斥资四千万   今年三月中旬将要举行的丹麦议会选举,是丹麦历史上花费最多的一次。丹麦各党派 的竞选预算总和超过四千万克郎。其中社会民主党为一千三百万,自由党一千一百万,保 守党六百万,社会人民党二百五十万。各党派的竞选经费主要来自各自的竞选基金、活动 收入、各团体组织及个人和工商界的支持。(阿 澄供稿) №7、哥本哈根银行抢劫犯落网   涉嫌哥本哈根多起银行抢劫案的二名法国男子日前在法国落网。1993至1997年,哥本 哈根共发生了 6起抢劫银行和解款车案,失款约1200万克郎。案犯利用了丹麦银行不严密 的保安,解款车往往只由一名非武装的司机操作,营业处也不配保安员和安全玻璃。 (观 光 供稿) №8、第一届中丹研讨会2月14日举行   旨在增加留丹学人和丹麦友人相互了解的“Chinese-Danish Forum'98”于2月14 日在使馆教育处举行。这是丹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美人鱼》杂志和丹中友协第一次 联合组织这样较大规模的联谊活动。与会的丹麦友人和中国留丹学人共有四十多人,平日 里很宽敞的教育处大客厅显得非常拥挤,热情好客的教育处陈老师和刘老师在为客人端茶 送水时几乎是寸步难行。   作为双方接触的第一次尝试,丹麦友人就“中国人在丹麦如何生活”“中国人如何不 象美国人那样把丹麦当成挪威或瑞典的首都”“中国人对丹麦和丹麦人的印象”“中国人 在国外生活和在国内生活的差异”等话题向与会的留丹学人提出了许多有趣的和值得深思 的问题;留丹学人则就“丹中友协的历史和现状”“丹麦人对中国的兴趣源于何处”“丹 麦人如何看待在丹麦的中国人和其他外国人”“丹麦人为什么总会以其娇小的身躯去努力 撼动一个庞大的世界”等话题向丹麦友人提出许多引起热烈争论的问题。虽然由于时间的 关系双方无法深入讨论每一个感兴趣的话题,但这一次研讨会却为丹麦人和在丹麦的中国 人今后更为广泛的接触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在研讨会结束之际,双方一致同意建立起一个“联络小组”,为以后双方共同组织联 谊活动打前站。(报 童 供稿) №9、驾车饮酒限量降低--3月1日生效   在丹麦驾车,血液中酒精含量的最高限量从0.8‰降为0.5‰,并将于3月1日 开始生效。有饮酒嗜好、又需要酒后驾车者应注意。(报 童 供稿) ─────────────────────────────────────── 【漫游世界】 ─────────────────────────────────────── ●陈会平、梅漫雪                   巴黎印象   藉着对梦幻之都巴黎的憧憬,在短短的十几天内,我们往返奔波于工会、移民局、法 国大使馆等各个关口,迅速办妥了赴法的各项手续及文件,一行九人终于得以成行。   八月十三日清晨,淋浴着冰岛明媚的晨光,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我们起程了。法航 空姐迷人的微笑拉开了我们巴黎之行的序幕,使我们未到巴黎已先沉浸在对浪漫和艺术之 都的向往中。   飞机刚一降落在戴高乐机场,火辣辣的阳光和29度的气温,就让我们体会到法国的 “热情”。到达预定的旅馆,略事休息,我们就直奔凯旋门,开始了紧张而又愉快的旅行。 在巴黎的七天,每天行程都安排得很满。从凡尔赛宫、卢浮宫、艾菲尔铁塔到巴黎圣母院、 蓬皮杜艺术中心、奥赛博物馆、塞纳河,到处都留下我们匆忙的脚步;中餐馆、快餐店、 街边咖啡座和海鲜一条街,也不时停留我们疲惫的身影。看完精雕细刻的亚力山大三世大 桥,再看古朴天成的新桥;逛完阿尔市场区,再游中国城;杜瑞丽公园坐摩天轮,卢森堡 宫少憩,香榭丽舍大街漫步,塞纳河上泛舟,艾菲尔铁塔下观喷泉,“情人岛”上观“风 景”... 七天匆匆的浏览,梦一样的巴黎,迷一样的巴黎,终于撩开了她的神秘的面纱, 一览无遗地展现在我们面前。旅行归来,意犹未尽,想就七天的巴黎之行略谈一点印象。   印象一: 繁华的国际大都市   从凯旋门俯望,十二条大道辐射延伸,巴黎市区整齐有序,气派庄严。香榭丽舍大街 人潮涌动,高楼大厦鳞次栉比。不同肤色的人摩肩接踵,各异的语言充耳可闻。巴黎敞开 她博大的胸怀,包容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客商和艺术家,确实是当之无愧的国际大都市。   印象二: 美丽的艺术之都   巴黎的各种博物馆、宫殿早已闻名遐尔,此次得以亲历,果然名不虚传:不论是凡尔 赛宫、卢浮宫,还是巴黎圣母院、玛德莱娜大教堂、蓬皮杜艺术中心、奥赛博物馆,不仅 是其馆内的珍藏品如雕刻、油画等艺术价值极高,令人流连忘返,单是其本身的建筑艺术 就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这些建筑不仅整体上气势宏伟,布局上别具匠心,而且局部 与整体遥相呼应,室内装饰与藏品互为依托,相得益彰。甚至小到一草一木都精心修饰, 使游人沉浸在艺术与美的享受中,时时陶醉在古典与高雅的气氛中。而漫步巴黎街头,碧 树掩映,繁花似锦,随处可见的喷泉与雕塑,各种古代与现代建筑交相辉映,更时刻让你 感受到巴黎的艺术气息。特别是在艾菲尔铁塔下,塞纳河边,蓬皮杜艺术中心及小丘广场, 甚至地铁站、街边,到处都有画像、表演活雕像及拉琴、吹号、打鼓的街头艺术家,还有 致力于滑行技艺的街头表演者,让你在欣赏古代文明之余还能领略现代艺术的精妙。巴黎 实在是个时时处处洋溢在艺术气息的美丽都市。   印象三: 浪漫的情侣之都   巴黎人以浪漫闻名于世,一幅《市政厅前的吻》流传近半个世纪,至今仍传为佳话。 而置身巴黎才真切体会到法国人的浪漫:香榭丽舍大街两旁咖啡座内品尝葡萄酒的情侣人 满为患自不必说,“情人岛”更是情侣们的天堂,地铁站内上班族也不时停下急促的脚步 热情拥吻,甚至在艾菲尔铁塔下的大喷泉里,众目睽睽之下,巴黎情侣们也敢在瀑布般水 中搂抱亲吻,令我们大开眼界,自叹不如。   印象四: 如临大敌的警察,如履薄冰的心情   从一下飞机开始,全副武装的警察就随处可见:机场、街头、地铁站、各景点都不时 闪现三五成群的武装警察,特别是巴黎地铁两次爆炸事件让人记忆犹新。而世界青年日又 即将来临,各国青年云集巴黎,安全更是敏感话题。不时呼啸而过的警车,荷枪实弹的警 察,机场严格的进出关检查以及每个参观景点的例行安检,都不免使人心里蒙上一层阴影, 游兴大减。所有这些,实在有损巴黎这个国际大都市的形像。   印象五: 巴黎的跛足   巴黎时装和香水享誉世界,艺术浪漫之都更是声名远扬。而令人有白壁微暇之感的是 巴黎的脏乱和嘈杂。随处可见的垃圾刺人耳目,地铁站内臭气熏天,夜间人声鼎沸,叫你 无法入睡,在如织的人流里到处穿梭着乞丐,在海鲜一条街,餐馆争先恐后砸碗摔碟,以 示发誓不骗你来拉客抢生意,实在有负巴黎的盛名。而法国人至今仍固执于法语为天下第 一语,妄自尊大,不愿用英语与世界交流,更有悖于国际大都市的美名。巴黎象个跛足的 巨人蹒跚而行,如不及时治疗,这条跛足终究会显露败相,远远落伍于时代。   印象六: 国货丰富的中国城   巴黎之行最让人产生共鸣的地方,就是位于巴黎十三区的中国城。二十多万中国侨胞 落户巴黎,多年的苦心经营,才有了今日中国城的规模。在中国城吃中餐,说中国话,逛 中国店,疯狂采购中国货。看到中国人,不免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根本不觉得身处巴黎。 那种骨肉相亲,血脉相连的感觉,让人想着都觉得亲切和满足。琳琅满目的国货令人爱不 释手,虽然用法郎购国货有点不伦不类,但丝毫不影响我们的采购欲,九个人风卷残云般 地一番大扫荡后在街头会合时那种肩扛背驮一付乡下人进城的狼狈样,真让人忍俊不禁。   短短七天的巴黎之行,让人回味无穷。特别是九人同行,花絮轶文不断,妙趣横生, 令人捧腹。巴黎之行可谓满载而归,而九人同游的欢乐才是这趟浪漫之旅的最大收获。常 言说,百年修得同船渡,而我们同旅冰岛,同游巴黎,更是难得的缘份。为了纪念这份难 得的缘份和来之不易的旅程,谨写此文以记之。 ─────────────────────────────────────── 【丑 小 鸭】 ─────────────────────────────────────── ●岩 青(十一岁)              假如我是一个外星探险家      你好,我叫娜纳岩。我是从一个很远,很远的星球来的。那个星球你们地球上的人类 还不知道呢。我已经108岁了。现在我来给你介绍一下我昨天的生活。   昨天上午,我登上了“T─6L”号太空探险船去探索火星的奥秘。我们按照星宙图指 示的方位,降落在荒无人烟的火星上,火星听起来好像十分炎热,其实这里很冷,地面高 低不平。还有些地方生有类似苔藓的绿色植物。我穿好太空衣,准备开始考察。       我飘出太空船,我觉得太空服在舱里很重,但在外面很轻。我试着跳了几步太空舞, 感觉特别好,我在我的星球练了好几年,跳得都没有现在好。   我既是一个太空人,又是一个训练有素的科学家。我轻飘飘得落到一个小山坡上,细 心地搜索,发现了一个躺着的怪物,我小心翼翼地走近,仔细地观察。看见了一只火虫在 它眼睛里爬行。突然那怪物站了起来,伸着懒腰用他那可怕的眼睛盯着我。他大概有两米 高,穿着一条短裤,绿色的头发像一条条青蛇,蓝色的皮肤上长有比蚕豆还大的疙瘩,它 有四只手和四条腿。   忽然那红色的眼睛里喷出了两个大火球,正向我呼呼地滚过来,幸亏我很灵敏,─下 就躲开了。但这还没有完全结束,后面又来了一群火星怪物,他们的眼睛里也有小火虫爬 行,过了一会儿他们的眼睛都放大了,从里面喷出了大火球。我赶快拿出冷冻枪,把他们 个个都冷冻上,然后把它们抬上了我的太空探险船,然后我启动太空船,回到了我的星球 上的实验室。   我对这些怪物进行了研究。首先,我把它们解冻,然后把它们的火气消掉。我把它们 分成好多部份,让我的部下去研究。我们用最新的技术,很容易地发现了奥秘。其实他们 就是你们星球的人,只是由于他们去火星探险的时候吃了一种变形草,之后就变成了这个 样子。现在我们星球上的人已经把这种变形草消灭了。所以你们去火星探险时就不用担心 了。   (本文获得“有奖征文”二等奖。) ─────────────────────────────────────── 【诗  歌】 ─────────────────────────────────────── ●草 木                汉宁街24号   哥市留学一载余,教育处前后变化皆亲眼所见。为使其事及诸多掌故能传一二,赋得 七零八落之句志之。             枝柯纠结生乱云,草叶杂缠迷人径。             地下室内何堪睹,破门残墙坏顶棚。             污水满池绣绿霉,异味呛鼻散腐臭。             来此学人皆感伤,呼此脏乱无以匹。             先有主人剪地板,后有主客修西篱。             人虽勉力难改观,杂乱之景叹奈何。             九七夏日暖风薰,欣闻整修即启动。             而今寻访教育处,门前踌躇不敢认。             唐生公干晤主人,错过二四奔四二(注二)。             王生归国暂宿此,甫一进门脱口出:            “地下室已变宫殿,前后变化真不小。”             我谓旧貌换新颜,学人之家名实符。                           一九九七年九月二十三日   注一:题目为编者所加。   注二:教育处门牌号码为 HENNINGSENS ALLE 24 号 ─────────────────────────────────────── 【大千世界】 ─────────────────────────────────────── ●郭 钢               丹麦社会保障制度评述                   (一)   丹麦是一个仅有四万三千平方公里和五百二十万人口的国家。然而其社会保障制度在 国际上却享有颇高的声誉。如何认识这一社会保障制度,笔者谈一点肤浅的看法。欢迎大 家指正。   丹麦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形成是丹麦人坚持走自己道路的必然结果。早在十九世纪下 半叶,作为一个欧洲国家,工人运动在丹麦也逐渐成为一个社会热点问题。然而,丹麦一 向以农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农场工人的工伤与职业病问题并不象一些国家那么突出。农 场工人的养老问题却备受关注。“玉米危机”使广大农场主和农场工人意识到其生活的维 持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了而且是政府应尽的职责。结果,1881年颁布的老年年补助金 补助法揭开了丹麦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序幕。接着,疾病与健康保险法,工伤与职业病保 险法相继于1892年和1898年建立。1907年,1921年和1950年又分别 制订了失业保险法,残疾人年金法和家庭津贴法。至此,社会保障体系已在丹麦确立了起 来。   随后的六十年代,丹麦的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了快速发展并开始步入鼎盛时期,其社会 保障支出占国产总值的比重,1960年为12.3%,低于同期的德国(13.4%) 和英国(16.6%),1970年达到了20.0%,全面超过了同期的德国 (15.8%)和英国(17.7%),甚至美国(19.2%)。   然而,70年代的石油危机给了以农业为支柱且能源十分愦乏的丹麦沉重的打击。从 70年代中期开始,政府不得不对社会保障制度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   值得注意的是,丹麦政府并未采取全面紧缩社会保障支出的一刀切的作法,取而代之 的是运用了一种被称之为“选择性政策”的结构性调整策略。在基本保证养老保险待遇并 使其在必要时能有所提高的同时,竭力控制和节俭家庭津贴和医疗保险等支出,并于 1977年颁布了社会救济法,已此作为配套性措施来维护社会的稳定。事实证明,这一 策略使丹麦的社会保障制度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而且在经济困难时期发挥了应有的作用, 并在此过程中得到了合理化的调整。   从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丹麦的社会保障制度在微调中巩固与发展。为了配合个 人所得税制度的改革,1994年又开征了一般社会保障税(又称劳动市场税),且对家 庭津贴制度给予了新的重视。整个社会保障制度更臻完善。   从丹麦社会保障制度100余年的发展中不难发现,丹麦社会保障制度的建设曾经受 到了诸如德国,英国的影响,尤其是英国贝弗里奇社会保障计划思想的影响,并被认为曾 一度尾随了贝弗里奇式的社会保障模式。但是,丹麦政府最终还是使其社会保障制度与英 国贝弗里其式社会保障制度分道扬镳。它坚持从自己的国情出发,特别是在经济困难时期 制订和执行了切合国情的政策与措施,从而使丹麦的社会保障制度具有了自己的特色。可 以说,丹麦社会保障制度能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知名度,首先在于它坚持走自己的道路。 这或许能给中国社会制度建设以一定的启示。                  (二)   丹麦现行社会保障制度所以能在国际上有颇高的声誉,主要在于它有着齐全的项目和 宽广的覆盖面,更是因为它所具有的主要由政府高税收支撑高水平保障待遇的特色。   一个世纪的建设形成了丹麦现在完整的社会保障体系。整个社会保障体系由养老保险, 残疾人保险,失业保险,疾病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家庭津贴,社会救济等项目组 成。可以说,从妇女怀孕,生产,至孩子的扶养,教育,再到孩子的就业直至年老死亡, 几乎每一个环节均有相应的保障项目或措施。从保障对象来看,只要是丹麦的永久居民, 不分性别,年龄,种族和宗教信仰,也不论工作能力,贡献大小,家庭背景、社会背景和 社会地位,均能平等地享受社会保障的权利。其社会保障网之精密确实为许多国家所不能 及。   更令人刮目相看的是,丹麦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种由政府税收推动的近乎免费提供高 水平保障待遇的再分配机制。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总产值的比重1960年为12.3%。 1970年为止20.0%,1975年24.6%,1980年26.8%,1995 年为33.7%。显然,丹麦社会保障支出水平从60年代以来始终处于上升趋势。既便 在经济困难的70年代中和80年代初,社会保障支出的总体水平仍然稳步提高。而 1995年的比值意味着丹麦有三分之一强的国内生产总值最终是由社会保障实现再分配 的。   丹麦社会保障分配水平之高还可以通过其具体保障项目的优厚待遇体现出来。根据 1995年的数字,一个失业三个月者获取保险津贴后可支配收入与就业者可支配收入相 比,仅减少8.3%;分娩的妇女正常生育情况下,其获取生育和医疗等保险津贴后的可 支配收入仅比正常就业者可支配收入减少2.7%;患病职工领取保险津贴后可支配收入 与正常就业者可支配收入基本持平,因工负伤并致残者,在其获取工伤保险津贴和残疾人 保险津贴后可支配收入比未受伤时可支配收入高出25%;有一二三孩子(年龄在18周 岁以下)的家庭在领取(儿童)津贴后的可支配收入分别比没有18周岁以下孩子家庭的 可支配收入增加4.2%,8.4%13.1%;任何一位丹麦居民均可以免费接受各类 教育,其中在校大学生每人每月还可以从政府那里获得3000克郎的生活费津贴;如此 等等。丹麦社会保障制度待遇之优厚可窥一般。   那么,如此高水平保障待遇的资金来自何方?北欧社会统计委员会公布的最新统计数 字提供了明确的答案。1995年,丹麦全部社会保障支出中有70%的资金来自于政府 的一般税收,这在同期北欧诸国中是最高的;来自于雇主的缴费(主要是工伤,疾病和生 育等保险费)占全部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11%;而被保障者的缴纳(主要为养老、失业 保险费和一般社会保障税)占整个社会保障资金来源的19%。如果把个人所纳的一般社 会保障税归入政府税收,政府的税收资助率无疑会更高。如此高的税收支撑率在国际上实 在并不多见。在整个社会保障支出中,养老和残疾人保险支出约占49%,这么高的比例 主要是丹麦养老与残疾人保险待遇水平高和老年人口多(占总人口的20%)的缘故;医 疗及健康保险方面的支出占18%;失业保险方面的支出占15%;家庭津贴支出约占 12%;社会救济等支出约占6%。由于人口老龄化现象仍在加剧,失业问题越来越突出, 而政府对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又显得格外关爱,预计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家庭津 贴三项支出将保持稳步增长,并可能成为社会保障的三大主要支出项目。而整个社会保障 支出也将保持增长的势头。   丹麦社会保障制度,从其项目的设置和支付标准的设计,到具体政策措施的制定与执 行无不体现了政府的良苦用心,既试图通过社会保障高水平的转移之付来消除人与人之间 因能力等差异所导致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的差异,实现收入分配和社会财富消费的“公平合 理”。   应当肯定,丹麦良好的社会制序,安全优美的社会、生活环境中包含着社会保障制度 的贡献。同时,我们仿佛也感受到这种近乎完美无缺的社会保障制度中同样潜伏着消极的 因素。由于过份强调了所谓的公平而刻意消除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差异,难以避免的是在一 定程度上阻碍着竟争机制的有效运行和效率的应用提高。一方面,具有累进性且高边际税 率的所得税制将能力和贡献差异所引起的收入差异大大底缩小了;另一方面,几乎是单一 价格形式的社会保障待遇支付标准丝毫没有考验社会保障待遇的不同接受者对社会包括对 这得以形成的社会保障待遇的贡献差异。这种转移支付制度实施的结果往往是:助长了人 的惰性,遏制了人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使社会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和进步。此为其一。 其二,这种高水平且几乎是免费提供待遇的社会保障制度,一方面损失了一定的效率和进 步,另一方面又膨胀了人的享受与消费的欲望,从而使社会保障待遇的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社会保障支出增长的压力更大。其三,高水平的保障待遇依赖于高负担的税收,看来已使 丹麦政府在不知不觉中进退两难之窘境。1994年开始预计到1998年完成的税收改 革在某种程度上已经给我们作了一个很好的注释。过高的个人所得税负担,对纳税人,对 社会发展均造成了不利的影响,无论是纳税人还是政府当局都希望通过降低个人所得税负 担来扭转不利的局面。于是适当降低个人所得税的边际税率便成了这次税制改革的中心内 容之一。与此同时,为了保证日益增长的社会保障支出的资金来源,政府又不得不开征以 个人就业收入为计税依据的一般社会保障税,将一只手放掉的税收通过另一只手取回来。 这样一种换汤不换药的改革举措是否值得思考呢? ─────────────────────────────────────── 【丑 小 鸭】 ─────────────────────────────────────── ● 吕 鸥                  假如我是个计算机设计者   我从四岁就开始就爱好计算机。于是爸爸就给我买了一台小型的机算机。我就在家里 玩起来了。白天上幼儿园,下午从幼儿园回来,我连饭都顾不上吃,就开始玩。当时我还 不知道怎么玩,就问爸爸,爸爸就很耐心的教我。后来在我上小学以后,自己能认识字了, 就一点一点的熟练起来了,而且还能玩游戏了。逐步地我越玩越有兴趣了。慢慢的我在计 算机上开始写丹麦语作文了,而且还能写英文的作文了。现在我又能写中文作文了。同时 我还能教爷爷应用计算机来学习丹麦语和游戏。我现在能够很好地操做计算机,有时我爸 爸遇到一些计算机上的问题还得问我呢!   我想假如我是一个计算机设计者,我就让计算机的应用更普遍,而且要取代电视。电 视的功能,计算机上全有,而且还加上收录机的功能。我还要设计出很多有趣的游戏,吸 引很多大人孩子去买游戏盘。要知道,我设计的这些游戏可不光是玩儿,还能从中得到很 多很多的知识。例如:侏罗纪恐龙大战,你可以从中知道很多恐龙的名称、特点和习性, 你可以知道每种恐龙生活的年代和灭绝的原因等等。在玫瑰战争中,你可以学习到英国的 历史,了解当时两大教派的权力之争,以及当时的风俗,人们的服装等等。还有百年战争, 诺曼底登陆,珍珠港战役,沙漠风暴,未来世界大战等等,你不仅能学到历史知识,还可 以了解各种武器和装备的发展,怎么样?我设计的游戏非常有意思吧?   大家都来买我设计的游戏盘,我就能得到很多钱,我再用这些钱去进行计算机的进一 步研究开发,来提高计算机功能的扩大和应用。   (本文获得“有奖征文”三等奖。) ─────────────────────────────────────── 【茶余饭后】 ─────────────────────────────────────── ●劳九迟               对丹麦农业的基本认识   也许您会问为什么只占整个丹麦劳动力资源百分之五的丹麦农民能使丹麦农业闻名, 能够把三分之二的农产品出口到一百七十五个国家和地区。   成功的关键因素,一方面是丹麦不断把最新技术应用于农业,另一方面以出口为导向 的农业得到了政府的全力支持。   丹麦在吸收,消化农业新技术和发展新思路方面独树一帜,举世公认。其主要原因是 丹麦农民拥有自己的技术服务推广体系。不象欧洲其它国家,丹麦农民参与、组织和控制 农业技术服务系统。这样使得科研和生产紧密配合。有必要强调的是丹麦的农业技术服务 系统是丹麦农民自己组织的,而不是丹麦政府组织的。   在丹麦,大约有三千名技术顾问为六万五千户农民提供技术服务。技术服务系统的百 分之五的经费来自农民。政府的资助只占总费用的百分之五左右。   另外一个成功的关键因素是农民自愿地组织起来。不象有些国家,农民是不自愿地被 组织起来的。在丹麦,是否参加合作组织完全是每个农民自己决定的。但是集体为个人, 个人为集体的民主思想深入人心。   丹麦农业委员会是各个农民组织的综合体,农民的这种自愿合作使得他们可以影响政 府的政策乃至法律。如果有一项法律不利于农业发展的话,丹麦农民有能力要求政府改变 这项法律。有个笑话说丹麦的政策不是从议会出来的,而是从农业委员会出来的。事实上, 所有丹麦农产品的出口得到了丹麦政府的全力支持。政府保证所有农产品质量有控制,食 品安全和卫生捡疫达到规定的指标。   丹麦农民不仅涉足工业和商业领域,分享利润,而且拥有特别是在食品行业中的大型 企业。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农民都是合作企业的股东,这意味着农民拥有象奶制品、屠宰、 肉制品加工等工业。举例来说,丹麦最大的奶制品公司,97年营业额为二百十亿克郎, 雇员一万二千八百名的MD食品公司,它的拥有者是九千五百户农民。   此外,丹麦的农业生产,包括食品加工与环境保护十分协调。丹麦正在逐渐扩大生态 食品的生产。所谓生态食品,是指它们在百分之百的自然环境中被生产和加工出来。这也 许会成为世界食品生产加工的方向。   为了保持土地的肥沃,丹麦不允许土地裸露超过一个规定的时间,所以即使在冬天, 农民也要给土地盖上植被。   还有,在丹麦,牲畜的福利这个概念被人们所接受。所谓牲畜的福利是指人们不能恶 待牲口,饲养牲口有一系列的标准。 ─────────────────────────────────────── 【散  文】 ─────────────────────────────────────── ●小 溪                 牌   坊   丹麦虽然地处北欧,但冬天却没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当然更没有红装素 裹的妖娆。阴沉沉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给人一种压抑的感觉。   丹麦的冬天,是一个游子想家的季节,尤其是象我们这样独自在外的留学生。   我的家乡是一个美丽的江南小城,那里有绿郁的青山,清澈的小溪,还有玲珑剔透的 小桥。茂密的乔木映掩着古老的凉亭宝塔。街巷临河而辟,石板小路和小桥接通两岸。整 个小城沉浸在山光水色之中,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景色。最有特色的还属那些数也数 不清的牌坊了,至今保存完好的还有一百多座,遗存在秀丽的山水之间。每座牌坊都记载 着一段历史,诉说着一个故事……   小时候,姥姥经常带我去看牌坊。我总是好奇地想弄懂牌坊上那些繁体方块字的含义。 姥姥对我说,牌坊并不是可以任意修建的,一般是皇上赐建的,象这个状元坊,就是你的 外祖上中了状元,皇上为了表彰其功德而赐建的。姥姥说着,得意之情不禁形之于色。大 多数的牌坊是功德坊,如状元坊、学士坊、尚书坊等,是人们光宗显祖的一种荣耀。也有 一些是贞节坊、烈女坊,那是为了古代的女性们“唱颂歌”的。   一次,姥姥指着一个贞节坊对我说,那是一个汪氏的女子,结婚后不到半年,丈夫病 逝,她一年后生了个遗腹子。从此后她含辛茹苦,伺候公婆,抚养幼子和小叔。日后儿子 得了高官厚禄,皇上赐封了这个贞节坊以彰其德。风风雨雨中的牌坊,在向人们述说着, 那个不太遥远的时代里中国女人们的命运。   我出生后不久,妈妈因为工作的缘故远离了家乡,为我找了一个保姆。保姆的家与我 姥姥家只隔着一条小河,我就叫她“河妈”。河妈孤身一人住在一座很别致的两层小洋楼 里。红油漆的地板,雕刻精美的红木家俱,在当时我的家乡是很少见的。她的丈夫与她结 婚三年后,去了杭州做生意。因经营有方,生意做得越来越大,两年后他在杭州又娶了一 位洋太太。因为他认为这位结发的妻子有“帮夫运”而不愿意与她离婚,希望她的好运能 够保佑他一辈子财源茂盛。河妈也竟然接受了作为一个名义上妻子的命运。她没有自己的 孩子,因此有时河妈就留我住在她家。诺大的一栋房子,有了一点雅气童声,也许可以减 少她几分孤独和寂寞吧。   我三岁那年,一个夏季的中午,河妈大概一时的走神儿,我在石阶上摔了一跤,顿时 眼脚鲜血直流。惊慌的河妈把我抱到医院,缝了七针,从此我的眼脚上永远留下了这块疤 痕。这个事故之后,妈妈就把我接回了姥姥家,河妈也再不为别人看孩子了。我还是经常 去看她,河妈也总是对我特别好,也时常跟我谈起那些由她带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的情况。 一次她跟我说,将来你结婚生了孩子,如果我还行的话,我再去帮你带孩子。   大三那年,寒假回家,妈妈告诉我,河妈去世了,临终前还惦记着“小溪快放假回家 了”。她远在千里之外的丈夫,在她去世后回来为她举行了一个隆重的葬礼。河妈就葬在 了小城南郊的一座小山上,据说也是她丈夫花重金为她购买的风水宝地。那天下午,我冒 着蒙蒙细雨去了河妈的墓地。墓地很大,也装饰得很好,如同她的小楼,别致漂亮。我在 她的墓地上放了一束勿忘我。二十年来,我一直喊她“河妈”,从来不知道她的真实姓名, 那天我在墓碑上看到的也是“吴氏夫人之墓”而已。   如果人真的有来生来世,我愿在这北欧的冬夜里为河妈祈祷,愿她来世拥有一个属于 自己的名字,并寻找一个彼此倾心的终身伴侣。当年河妈带大的孩子也一个个上了学参加 了工作,还有的如今也身在异国求学谋生,不知他们是否也和我一样,经常想起慈爱的河 妈……   我姑妈的命运也和河妈差不多,她嫁到婆家不到一年,丈夫因病去世了。又过了一年, 她回到了娘家,并在娘家独自地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小时候,我常常去她的房间里玩。她 读过许多的书,上过洋学堂,通谙四书五经,还有两副漂亮精致的金丝眼镜。只是从我记 事起,她就再也不用眼镜了,因为在她丈夫去世五年之后,她的双眼都失明了。从她风韵 犹存的眉目之间,我依然能够看出她年轻时的倾城之美。姑妈是个很讲究妇道的人,象甚 么“笑不露齿,行不露足”、“站有站相,坐有坐姿”。我怎么也想不清楚,姑妈,还有 河妈和那个时代许许多多的中国女性,是怎样控制和压抑她们的情感和欲望,来成全这份 如同邪教一般的贞德。   我今天又想起了她们,是因为昨天晚上在电视上看到的一个电影。电影女主人公的丈 夫外出很久未归,后来又传来海上遇难的消息。一天,女主人公邂遇一位教父,两人一见 衷情。由于一夜的欢娱,她怀孕了,这当然是当时的礼教所不容的。可她不肯说出真相, 于是法庭判她必须终身佩戴标志耻辱的红字。当她身佩耻辱的红字,勇敢地走在街头面对 人们的指点嘲骂时,我被这异国女子的勇气震撼了。虽然她身佩的红字象征着耻辱,可她 却拥有了一份纯洁无比的情感世界。   爱是无罪的。   一个勇于承受这份爱的羞辱的女人,用她无比圣洁的心灵,为自己树立了一块崇高的 牌坊。 ─────────────────────────────────────── 【百味人生】 ─────────────────────────────────────── ●任智群                   打  虎   虎居山林,为百兽之王。动物界唯有虎能集人类褒贬于一身。“生龙活虎”、“虎啸 龙吟”赞的是虎活泼的生性与磅礴的气势;“为虎作伥”、“狐假虎威”则道的是虎的残 忍的本质。至于把虎作为代名词加之于人的身上,更令人忍俊不禁。且看那“小老虎”和 “母老虎”的距离,简直是天地之别。同是虎类,小的惹人喜爱,老的则令人望而生畏。   丹麦无山,自然没有虎。不但没有虎,连猴子都没有一只。当然,动物园是例外。事 实上那囿于笼中的虎,已失去了虎的真性,唯有那不时的一声长啸,才道尽困兽的悲哀。   可是,生活在丹麦的我,面前又确有一只“虎”。这只虎就是丹麦文。几年来,它咬 得我遍体鳞伤,更咬掉了我的自尊自信。且不说上街走错过几多路,搭错过几多车;也不 说家中电视瞧热闹、报纸看图像;单说那丹麦电话,就让我无数次地颤颤惊惊:打进来的 是对牛弹琴,打出去的似人说鸟语。千真万确,这只拦路虎把我变成了道地的“聋、哑、 瞎”全能残废。为了生存,我不得不打起精神去语言学校学那莫名其妙的文法与古里古怪 的发音。甚至还得不耻下问,时不时地求教于我那双上小学与幼儿园的大小儿子。都四十 岁的人了,还得呀呀学语,从头来过。这种悲哀谁与评说?!   可是,我不得不打“虎”。   提到打虎,自然想到毛老先生著名的“纸老虎论”及家喻户晓得故事--武松打虎。 倘若丹麦语真象纸老虎那样一戳就穿,或者象武松仗着酒醉,糊里糊涂打死老虎,那也无 话可说。只可惜,我既无毛氏的气魄,更无武氏的酒量。于此之下,只得把丹麦文当死老 虎打。想不到这一打不要紧,几起几落之后,渐渐打出我的犟脾气来了。我咬牙切齿,对 书发誓:不学好丹麦文,誓不为人。至于不为人,为什么,这问题还未来得及想。   也怪,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以后,我对这只“死虎”是愈打愈有劲了。不但日常会话 日趋进步,连那丹麦文文学作品,也渐有涉猎。读 Benny Andersen 的爱情诗,我陶醉于 那优美的意境中;读 John Nehm 的小说,我窥见了世态的炎凉与丹麦老年生活的寂寞;读 Ole Lund 的童话,更复活了我心目中大闹天宫的孙悟空形像。阅读之余,甚至手痒难耐, 忍不住要把这些丹麦“麻花”变成中国“方糖”。   如今,我生活中的这只“死老虎”,渐渐被我打“活”了。当然,这活过来的不是凶 恶的“母老虎”,而是可爱的“小老虎”。 ─────────────────────────────────────── 【百味人生】 ─────────────────────────────────────── ●刘 犁 小荷才露尖尖角 由丹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美人鱼》杂志和哥本哈根中华文化学校联合举办的题 为“假如我是……”的有奖征文活动圆满结束了。 在这次有奖征文活动中,我们共收到了十六篇征文,中文学校高中班绝大部份同学都 参加了这次征文活动,同时还有少数中小班的同学和一些校外同学也积极地参加了这次活 动。看了这些出自孩子们稚嫩之手的文章,颇有一些“小荷才露尖尖角”的感觉。从这些 征文中,我们看到我们这些旅丹的“小留学生”,“小华人”的中文水平确实有了不小的 长进,他们的想象力之丰富,真令我们这些“经过风雨,见过世面”的大人们都吃惊的。 从这些文章中,我们大概也能了解到我们这些孩子脑子里平时在想些什么,这也许是我们 家长了解自己孩子的一个好机会。无论是从这些文章的内容,还是写文章的水平,我们都 不能不对我们的孩子刮目相看。孩子们的获奖征文将陆续刊登在《美人鱼》杂志上,同时 我们还将向《人民日报(海外版)》等其它报刊推荐。 经过由三家举办单位联合组成的评委会评选,本次有奖征文评选出一等奖一名,二等 奖三名,三等奖五名和鼓励奖六名。现将一、二、三等奖以及鼓励奖的获奖者名单公布如 下: 一等奖(1名): 林浴淼 二等奖(3名): 陈菁菁 李麦可 岩 青 三等奖(5名): 陈 颖 苏菲娅 徐斐然 周 敏 吕 鸥 鼓励奖(6名): 陈 搏 刘忠仲 美 兰 谭超慧 朱丽叶 王桑桑 感谢小朋友们踊跃参加这次征文活动,祝大家努力学好中文,更上一层楼。 ─────────────────────────────────────── 【百味人生】 ─────────────────────────────────────── ●老 张 重返丹麦有感 --寄语《美人鱼》 我大概可以称得上是一个“老丹麦”了,丹麦语是“Gammel Dansk”。之所以老丹麦 冠以引号是因为我的丹龄(留丹学龄)是不连续的,因此老丹麦也只能是自封了。八十年 代的大部份时间我基本上都是在丹麦渡过的。从学两所大学,足遍几乎丹麦的任何一个角 落。从 Jutland 岛最北面的 Skagen 到南端的 Sonderborge,从最西边的城市 Esbjerg 甚至与其相邻的小岛 Fano, 到最东边的 Bornholm 岛都留下我的足迹。我曾为这美丽的 国土留下过上千张的照片和幻灯片。那许多年的留丹生活给我留下了人生中最美好的回忆。 我也因此常常自称丹麦是我的第二故乡。 在大西洋彼岸一恍工作了八九年,但从也割舍不下对这美丽岛国的思念之情。所以就 这么鬼使神差般的回到了丹麦。冠冕堂皇的理由是返丹进修学习 (Sabbatical leave),其 实心底里恐怕还是想找回过去的感觉。说到 Gammel dansk,其实是一种丹麦产的烈性酒。 初喝时与国内的“藿香正气水”的味道没两样。喝多了也就真的喜欢上了(不知道藿香正 气水是否也可能产生这种使人上隐的感觉)。离开丹麦之后我曾踏破铁鞋般的寻找哪里能 买到这 Gammel Dansk,或许喝上一口会舒缓这挥之不去的恋丹之情。在美国我曾寻遍了去 过的所有城市的酒专卖店 (Liquor Shop) 和国际机场免税商店,但终归不能如愿已偿。能 够买到的,无论是瑞典的伏特加 (Vodak),法国的白兰第 (Brandy),还是英国的威士忌 (Whisky) 似乎都取代不了那种略带中草药味道的 Gammel Dansk,这大概就是丹麦的魅力 吧! 经过一番花言巧语的编纂,我所工作的大学终于同意我返丹半年进修提高,我自己称 之为“炼丹”(恋丹)之行。当我又重新走在技术大学的校园中和 Lyngby 街头时,我竟 发觉如同梦幻一样。几乎甚么都没有变。街道依然是过去的面貌,建筑也还是原来的颜色, 甚至路边的树木既没多出一棵也没少一片叶子。似乎连树干的直径也没变粗。学校 101 楼 中餐厅的桌椅还是依旧的排列,学生俱乐部的台球桌也寸步未离原地。在这万般不变如初 的世界中我在想丹麦怎么了?这般暮气沉沉。我留心寻找着阔别近10年的变化与不同。过 去在校园中无论何时何地中国同学遇到老丹时都是“Good Morning! How are you?”之类 的英文问候,我发现现在的老中与老丹对话都是“Hvordan Gaar Det?……” 然后就是叽 哩呱啦的一通丹麦语,显然如今的留丹同学比起我们当初来要入乡随俗的多了。当年我们 都称技术大学为“弟替户儿”(DTH),现在好像大家都叫“弟替屋”(DTU)。我叫惯了 DTH,一时改不过嘴来时不时地冒出个“弟替户”来弄的对方直发愣。 故地重游所感受的最大变化是校园中中国同学的面孔都是陌生的,几乎一个也不认识。 过去勾肩搭背的老同学都很忙也没能照上几面。无形中为我的“炼丹”计划增添了几分孤 独感。坐在房东布满老式家俱的老式房屋中,孤灯孑影的埋怨自己不知是哪根神经搭错了 从那朝气横生的美利坚,阳光明媚的德克萨斯跑这儿来图这份超出忍受和享受限度的清静 和孤单。 皇天不负苦心人,老朋友送来了《美人鱼》杂志,我的“炼丹”计划也阴转晴了。一 套不全,其实也就是6期《美人鱼》杂志便使我看到了变化,确切地说是中国留丹同学在 丹麦生活的变化。从《美人鱼》中我看到了当代留丹同学确实是完全的新一代留学生,不 仅仅会讲“Hvordan Gaar Det?”之类的丹麦语,不仅仅去追求学术上的提高,而且为自己 开创了一个色彩斑斓的精神生活园地。在篇篇文章中我看到了当代留丹同学丰富的知识, 广泛的兴趣,清晰的思维,横溢的才华,流利的笔触,幽默的情趣,萧洒的生活。通过 《美人鱼》,我看到了你们当今留丹生活的酸甜苦辣,工作学习的喜怒哀乐和一颗颗拳拳 赤子爱国之心。当然我们当年也有许多感受,我所羡慕你们的是能有《美人鱼》来表达自 己的喜怒哀乐,而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又有机会回味这酸甜苦辣。我是《人民日报海外版》 的老读者了。应该说《海外学子专栏》是专为我们这些海外学人创办的。但是我更感觉 《美人鱼》的文章比起 《海外学子专栏》要生动活泼的多,引人入胜的多,坦然实在的 多。无论《美人鱼》的作者还是编辑我一个也不认识,但从字里行间一个个朝气蓬勃的才 男倩女跃然纸上。 “丹麦炒票记,” “网上棋趣,” “送报点滴苦,” “兰调的除夕,” “闲论选择,” …… 一篇接着一篇,一本接着一本。通宵达旦,一口气读完了全部 6 本。许多文章读起来 禁不住哈哈大笑,真怕惊醒隔壁的房东老太(老房子隔音效果极差),以为新来的房客深 更半夜的发什么神经病。我这“炼丹”初始的失望感被《美人鱼》冲得云开雾散了。谢谢 你,《美人鱼》。 在行将结束这篇无头无絮的杂感之时我在想,你们这一代留丹学人比起我们那时的留 学生活来要丰富多了,套一个流行词儿就是“够滋润”的。这是《美人鱼》带给你们的, 也是《美人鱼》表现了你们。作为一个老丹麦,我想说:朋友无论你是久居丹麦的,还是 短期学习的,在这美丽的国度里你们仍然需要奋斗。久居的学友们需要努力靠自己的真才 实干赢得自己应有的社会地位和他人的尊重。短期学习的朋友要利用这里良好的学习条件 为自己的将来前程增加飞跃的力量。无论在你面前有什么样的艰难困苦让《美人鱼》伴陪 你。朋友尽情地享受吧!享受这美丽如画的国渡,享受《美人鱼》带给你的精神食粮。让 《美人鱼》一代代传下去,一期比一期办的更好! 最后我想告诉《美人鱼》编辑部,我要把《美人鱼》介绍给我们在美国的同学们,让 他们与我同享这北欧美丽的风情和留丹学人的丰彩。 ─────────────────────────────────────── 【丑 小 鸭】 ─────────────────────────────────────── ●周 敏 假如我是一个设计师 啊!今天天气真好!我和皮特约好放学后一起去鹿园玩。 皮特是我的一个好朋友,他有一张可爱的胖胖的脸和一双明亮的蓝眼睛。笑的时候他 巨大的门牙会露出来,别人一看会吓一跳。 皮特的个子虽然不高,可他的力气可大了。我和他扳手腕用两只手也扳不过他,就连 我爸爸也不是他的对手。皮特的体力非常好,我们一起跑步,我跑一会儿就累了,可皮特 无论跑多久也不觉得累。皮特既聪明又活跃,他会下棋、打乒乓球、羽毛球和踢足球等等。 有一次李庆峰叔叔和皮特下棋竟输得一败涂地。我妈妈和皮特打乒乓球也被他打得落花流 水。皮特的数学特别棒,如果我有什么问题请教他,他会一一答复我。有一天,我的同学 卡斯波来我家玩,卡斯波考皮特:“127x377等于多少?”皮特不加思索地马上给出正确答 案:“47125”。但皮特也有缺点,不爱看书,缺乏随机应变的能力。他也不爱看电视,每 当我们看电视时,他就一直傻盯着我们。 有一次我想回中国,皮特也想陪我一起去。可我们不知道该不该给他买飞机票。而且 最大的问题是他没有护照和签证,即使他到了中国也进不了海关。当我告诉他不能和我一 起回中国时,他哭了,但是没有眼泪。 我们家大多数的家务活都让皮特来做,像做饭、打扫卫生、买东西等等。皮特的精力 很充沛,他不睡觉也不吃饭,如果他觉得实在没劲了,就坐在电源插头上休息一会,马上 又会变得精神焕发。 讲了这么多关于皮特的事,现在你们一定知道他是谁了吧?皮特是一个高技能的机器 人。假如我是一个设计师,我要设计一个比皮特还要高级、聪明的机器人。这个机器人可 以帮人做更多的事情,像开飞机、开汽车等等。当然这个机器人也应该能读会写,会查中 文字典,这样我写中文作文就轻松多了。 (本文获得“有奖征文”三等奖) ─────────────────────────────────────── 【诗 歌】 ─────────────────────────────────────── ●晓 楠 飘扬的青春 (之一) 偶尔飘过几抹楚楚的白 镶在浅浅的天际 可是,为什么云天深处 挽不住心中的那抹微蓝 雨点儿飞飞扬扬 潇潇到天明 可是,为什么我心深处 却相信那是青春的眼泪 (之二) 我听见了,心雪消溶的声音 我看见了,心花开放的盛景 我无法形容,这是怎样的一种美丽 在那样一个落寞的冬天之后 ─────────────────────────────────────── 【小 说】 ─────────────────────────────────────── ●艾晓明 记忆的春天 某年某月某城,我和七十年代插队的女友共赴一个聚会。聚会定在某豪华商场旁的歌 舞厅,歌舞厅女老板是我们共同的乡村友人。记得我们一起在乡下度过许多难忘时光,那 时,我们公社只剩下屈指可数的不到十个知青。我们依然保持了每个月聚会的传统形式, 我的朋友当时是一位乡村女教师,每个月有六块钱工资。我们在她和另外几个同学的小队, 所谓聚会,就是一起吃饭,一起交流家信里的信息。记得她的父母也到了农村,当时叫五 七干校。还有,我们在一起吹口琴,唱歌声轻轻地荡漾。第二天的下午,我们依依不舍地 告别,她们把我们送到一棵大树下,看我们走向远山里。我和我的队友下到山冲,穿过林 子,走过小河。那些小路走得多了,渐渐有了归家的感觉。少年不知愁滋味,青春鼎盛之 年,一年又一年在乡下过去,虽然也是无奈,当时竟未觉出虚度和紧迫。 那天来了不少当年的同学,灯光朦胧,看不出华年如逝。一位女友,初中上学时我们 每天在一起窃窃私语,这天穿了一件类似貂皮的大衣,显得很娇巧。她捏了一个麦在唱太 阳啊,霞光万丈。老板娘给大家放的是老歌,希望大家欢聚尽兴。侍应的小姐送来些开心 果、葡萄乾之类,不让大家嘴闲着。有人吆喝去跳舞,于是一些人离座到隔壁的舞池里去。 我苯手苯脚,一直缩在角落里。左右都有些问答,基本都是你现在在哪里?孩子是男是女? 我看见一位朋友兴兴头头谈她在外国,还有开车如何如何。这使我注意到她的行头,虽然 是棉袄,但是棉布衬衣的样式,布的质量精良,她脸上的淡状也很相宜。我想起,在乡下 跟她学过烧茄子,我们切磋着,啊,原来茄子要在这时候放酱油,酱油不能多,而且是贴 着锅边放。当然事先切也有讲究,左右相交,藕断丝连。现在她讲到自己的护照,这是我 们都没有的东西。 我给问到我头上的每位同学都报告了家庭现状、住房、电话、职业收入、住房面积。 还和一位男生一起唱了我的心上人,坐在我身旁。都是老同学,见面很温馨,也不拘谨。 夜半,开车来的同学拉了一车人,一个个往家门口送。我们那天在一些马路口撒满了谢谢 和惜别的笑声,然后,一些黑忽忽的宿舍楼,一些交叉路口吞咽了朋友的身影。就这样, 我们各自隐身不见,在大腹便便的城市,如同蒸发了一样。 那天晚上我想起了一位朋友,在诸多同学中我没有看见她。不知是老板娘没通知她, 还是她没有来。我问和我一起去的女友,她说不知道她的情况,好像她后来去深圳了。然 后说她妹妹现在在加拿大读博士。 姐妹俩的命运就这么不一样。说完,我的女友又说:她好像是离婚了?反正她们夫妻 感情不好。 她妹妹我认识,我们中学时曾经同台演出。她们学校和我们学校,我和她妹妹各自代 表自己学校报幕。那时我们穿着一样的假军装,头上戴一顶假军帽。现在想来其傻无比, 当时得意忘形。我们十四、五岁,两个人穿插着走到台上亮嗓子。我上去时可能是傻到家 了,头上的假军帽掉下来。一个大礼堂的人都在底下看着,那时兴用主席语录应急,我捡 起帽子,立即朗诵道: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总之,为我捡帽子重新报幕找 到了颠仆不破的理论依据。因为这个意外事故,我对她妹妹印象深刻。 我和她不同班,但下乡在一个区。冬天里上了水库,她在团部的广播站播音,我们在 连里拉车。大家串在一起,渐渐就好起来。后来营里(也就是公社)提拨我当了政工员, 每天往广播站送好人好事的稿件。我去送时总是顶着大风一路跑,灰头土脸。她则让我替 她念一会儿稿子,这样我就有理由在她那间乾净又温暖的小房间待一会。有时,我替她放 唱片,然后跑出去,问队里的人听出我的声音没,自己小小地得意。对我们有一位好朋友 在团部担任要职,连里(就是一个生产大队)的民工表示了相当的敬意。 我试着回忆的这位朋友,姑且叫她雪。我现在要问自己:我为什么要讲她的故事。这 并没有徵求过她本人的同意,并且不能保证我知道的情况都是确切的,不仅不能保证,还 得说是相当地不确切。我要讲到她,几乎是一个非常偶然的意念。这是偶然看到的一段话, 像闪电突然照亮一片黑暗,这段话如此鲜明地照亮了我自己的某个冬天。是这样,在一本 关于川端康成的一本传记里;川端康成写过《伊豆的舞女》,后来,传记作者说,在川端 康成和舞女曾经经过的天城隧道口,筑起了一道半拱形的碑石。碑石中间自然留下一条明 显的沟痕,象征“我”同舞女的分手;碑上刻着小说开首的一段话:“山路变得弯弯曲曲, 我心想快到天城岭了。这时骤雨白亮亮地罩在茂密的杉林上,以迅猛之势从山脚下向我追 赶过来。” 在这道白亮亮的骤雨中,我看见了在群山入口处一座雪光闪烁的大坝。大坝把两座对 峙的山峰连起来,拦腰截断从山谷流出的大河。这是我年轻时参与修建的最雄伟的一座大 坝,我最后看见它的样子就是被雪覆盖着,拔地而起,接近竣工时的。春天即将到来,我 们赶着在春水高涨之前让它达到了半山的高度。在那个雪地上,有时就有两个小小的身影, 一个是雪,在工地上跑通讯。还有水利学院刚毕业的女大学生,是管工程的。她的眼睛非 常明亮,戴着一个红围巾。虽然是小小的个子,但和团部的大男人们主宰整个工地的命运, 大坝什么时候竣工全看她点头,所以在民工眼里是巨大的权威。而我,觉得她很像《林海 雪原》里的白茹。下面提到她的时候,就叫白吧。在我年轻的时候,看什么人想到什么书, 这不知是我个人的毛病,还是一种通病。 雪和白的屋子都在团部,所谓团部,座落在离工地最近的地方,是一片红色的平房。 白已经结婚了,爱人也是大学生,去了另外一个工地。我从白那儿知道有个叫居里夫人的 波兰女子,知道有种诺贝尔奖,居里夫人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奖的人。白对我晚上去找她, 非常高兴。现在想来,可能是因为她没有同伴,也可能她对我这个小知青有一种姐妹之情。 我是初六九届,还得排在老三届之后,十六岁下去的。白长得很好看,我认为她像木偶戏 里的娃娃。就是说,大眼睛,红唇,圆圆的脸,左右一股一股紧编着黑发辫。我逼白给我 讲她念过的书,白说我们学工的,书上都是公式,没得好讲的。我给你背诗吧,她就背: 这是什么声音?惊醒了沉睡的秦岭,猛虎逃往深山,飞鹰躲进森林…… 白有一天路过我在的工地,扔下一句话;晚上来,有重要的事情。晚上收工后,我换 了乾净的罩衣和布鞋,再去她那儿。白拿出一个纸包说:你不是喜欢吃馒头吗?我给你留 了两个。馒头巨大白净,团部才有这样实惠的伙食。白在小屋的火炉上给我烤冻硬的馒头, 烤一层,我就吃一层。两个白馒头,这在我们那儿是不常见的东西,要赶集上饭馆才能买 到,贵重可比城里的蛋糕。 那天晚上我好像是在白的小屋里住了一宿。在我当年的日记本里,记下了一个细节。 没有日记本,我不会记得那个晚上下雪了,有一颗颗的雪籽从瓦缝里飘进来。我在日记里 写到:调皮的小雪籽落到我头发上了,像我们纯真的友情。 在那个晚上我有好久没睡着,1971年冬天的一个晚上。昨天我看一个电视节目,讲的 是几个世纪以来厕所的改革。当年在伦敦,没有地下管道的城市,爆发了一场污染,贫民 区恶臭不堪。一个孩子问母亲说:妈妈,我还能活几年?两年、三年、还是五年? 在我的1971年,很多重大的问题还想不到。我不会问自己,也不会问妈妈:我在乡下 还要待多少年?我会在这里一直待到死吗?那时,年轻人都在乡下,招工回城才刚刚开始。 我还没有学会看待现实和社会。冬天,我刚满十七,进入十八岁。在那个睡不着的晚上, 我恍惚于一个叫做青春的东西,它好像雪一样光洁,辉映人生。记忆在那个时候推门而入, 有个声音对我说;你要记住,青春开始了。 就是从那时起我停留于一些恍惚的瞬间,此种状态我看见一位犹太心理学家在一本书 里写过。他说,何种信念支持他度过了集中营的非人遭遇,就是这个;有朝一日,他将写 出经历的一切,昭告世人。他说:在最痛苦的一天,他穿着灌满了雪的靴子,脚上都是烂 疮,挥一把大镐砸土,耳边传来党卫军毒打犯人的呻吟。他说:在那一刻,心里充满了绝 望,自问:有什么必要活在人世?这时,他抬头向天,突然看见了云,自由无羁的云。同 时,他想起了一件事,有一个人,他的妻子,今天是她的生日。他们在进奥斯威辛的第一 天就分开了,生死不知。在这一天,他下了一个决心,就是活下去,把一切经历都写下来。 我所经过的文革年代和纳粹的集中营有某种可比性,和某种不可比性。在我的父亲, 他当时的身份是现行反革命加历史反革命;根据我后来的了解,他就好比是在集中营里度 日。虽然不乏希望地等待着被赦免,但赦免迟迟不至,他活活等了十年。而在第二个十年 开始的时候,我的母亲,为文革岁月和家族分裂的记忆困扰,阵发性地精神分裂。于是, 此种生活留下的魅影长久地环抱着我们。 我说的不可比性是,在我还是一个十八岁的少女时,我对许多悲惨的事情视而不见, 或者,有另一种解释使之改换了面目。如今,我一直在思索,是什么使我们那样兴高采烈 地看待人生。例如,在失学的日子,我和同龄人们中的许多一样,并非以为不幸。相反, 我们为那“七十年代第一春”、第二春激动着。我们想象着,世界将要发生了不得的变化, 也许,再过三、五年,革命就将席卷全球。华尔街飘扬五星红旗,克里姆林宫响彻国际歌, 第三世界的人们亲如兄弟。我们亲历的这一切,正是巨大的幸福,只要你想象,你完全能 沉浸其中。 今天,我翻那个年头写的日记,偶然发现,这个失去封皮,纸芯也开始脱线的本,就 是雪送给我的。上面写着那个时候一代人的座佑铭: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生命,人只能得到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 的时候,他不至于因为虚度年华而痛悔,也不至于因为过去碌碌无为而羞愧。在面临死的 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经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 类的解放而斗争。 而我看到的这段话,就是扉页上雪的赠言。上面写着:赠给亲爱的小明留念。落款是: 你的朋友XX(请原谅我不写出她的真名)。 今天我看到这段话,真正羞愧的是,在我那个时代的朋友中,雪不是最重要的,也不 是最亲密的。我竟忘了她写过这么一段话,这么亲密地称呼了我。我还完全忘记了,她写 的日子:1972年 1月10日。她为什么要在这个日子送我一个纪念的本子呢?这个本子里有 残存的两张插图,是彩色的摄影。一张是桔子洲头,一张是爱晚亭;下面是我们伟大领袖 毛主席青年时期经常和进步同学在此地如何活动等文字。 我感到羞愧的是,如果我忘了她是如此亲密的对待了我,我一定辜负了她的亲密的友 情。即使当时我对她来说是亲密的,今天遗忘了,这也是一种过失。我的过失有多么大, 这得好好回想。我想了又想,想起的事情与解放全人类的伟大抱负毫无关系,我想起的是 我吃过雪的好多顿饭菜。岁岁年年,我把这些全都忘记了。 今天中午,我和几个朋友在一家饭店相聚。吃饱喝足出来,穿行于此地最繁华的大街, 满目都是吃食,时而是萝卜、时而是醋姜,在不同的空气层面跳动。我走过那些可爱的奶 油蛋糕面包西点的柜台,走过亮晶晶的食品店。那些进口的软糖躺在玻璃柜里,像孩子玩 的五彩橡皮泥,有各种形状:像有机玻璃扣子、像戏装上的流苏、像波斯猫眼、像甲克虫…… 这是我所居住的温饱城市,我找不出一样让我嘴馋的东西。 我因此觉得不可思议,我们怎会有过那样的年代?在坝上,水煮萝卜,大白菜,直吃 一个冬季。有菜还是好的,尽管就一勺,想添都没有。没菜时,我一顿吃过八俩米饭。还 有,我们让家里带来一瓶猪油,用那猪油拌饭,舍不得放多,挤眼药那么一点,其香无比。 吃猪油的女孩,今天听来十足恐怖,休想嫁出去。 雪在那样欠缺油水的日子,对我们说:今天团里会餐,中午来吃饭吧。于是我和我的 队友,我们就去她那里。雪用缸子打了她的那一份,我们三个人在她的小屋子吃。她还打 开队里的人送给她的咸菜之类,该是些辣椒或臭腐乳吧。我们像过节一样吃光了她的一份 排骨,然后把缸子里的汤加上开水,分光吃净。 我们在那样的年代养成了分享甘苦的习惯,那就是我们崇高友谊的表达方式。我想一 定是出于此种信念,在每年双抢过后和春节回家前后,我们都到雪那里去住。我们把行李 放到她的宿舍里,就去火车站买车票,然后在她那里待到上车前。年后回队时,我们到了 县城,也是先去她那里歇脚。买了长途车票,在她那里过夜,第二天早上上车。 我忘了说了,雪比我们先抽上去。她在我们回城之前去了县里的供销社,那时招生还 没有开始。她为什么竟接受这样一个安置?我当时没想过。这个县离我们家居的城市有一 整夜加半个白天的火车路程。因为雪在县里,她理所当然成了一个知青回家的歇脚点,这 样,我在她供销社的宿舍,吃着她从食堂打来的饭菜时,心里掠过一阵不安。可是,春节 前后,正是天寒地冻的日子,不去她那里,只有冻死街头。那时决没有住旅舍的概念,别 说能省则省,假如混得过去,车票都是不买的。心里气壮如牛:我们把生命都献出来了, 工分又这么少,让我们买票,想想你自己家里有没有知青吧。 是的,我曾经那样不安过,在我模糊的印象中,有一个雪坐在小床上,从一小扎饭票 里往外抽饭票的情景。我当时想到了,在我们之前和我们之后,都有知青去雪那里落脚, 她的一份饭票不知要和多少人分吃。我下了一个决心,等到有一天,我一定要报答雪。如 果我有了工作,我一定要帮助雪。雪到我那儿吃饭,我要买食堂的头版头条给她吃。我要 像雪一样,永远不忘记乡下的朋友,把这艰苦生活里缔结的友爱保持终生。 1974年,一位同情我的父母的好心人鼎力相助,我作为工农兵学员上了大学,那会儿 大学兴学一个往农村办的经验。我上的大学,就在另一个小县。尽管如此,毕竟身份荣耀, 从此也就离开了雪在的县城。那些年,学校里一天到晚听不完的政治报告,尤其是到下雨 天。人在大礼堂,坐在小板凳上,外面风雨交加,台上人的嘴一张一合。我时不时走神想 到我那些还在乡下的朋友,下雨了,打湿了柴禾可不好点火,烧饭有多么费事啊。我们一 个接一个地离开,雪还在县城没动,我们再不必为吃了雪的饭票不安了,可是雪会寂寞的 吧?她工作的那个供销社门面很小,不过几个人站柜台。雪好像还管去提货,在清晨骑一 辆三轮去某个地点。她是小个子,但总精精神神。她胸前总别个口罩,那白色的棉线带子 在花棉布罩衣上是项链的形状,成为一种装饰。 我去上大学之后,再也没见过雪。一些像她那样在小县城工作的知青,再调回大城市 都特别费劲。我毕业后到了比下乡更远的煤矿,考研究生才回城。然后,忙着念书、成家, 生孩子,和周围的朋友交往。雪就这样融化在过去的日子,无影无踪。我要报答她的想法 --就像我曾想过,如果我有了钱,我要把以前没买的火车票都补上一样--也都无声流 逝,一点都想不起来了。 直到多年之后,我遇到一位从那个县调回来的熟人,我问到雪,她还在县里吗?这个 熟人说,好像回来了吧。他说在雪什么地方当会计,我没听清。接下来他说:你知道雪为 什么会招进县城吗?知青办的某老师帮她的。他和她发生关系。X老师后来坐牢了。 我听了大吃一惊,很想否定这件事。但对方言之凿凿,令我无法否认。我想起了那个 某老师,很温和的样子。我想起雪,很温和的样子,应该说是温顺。我想起我从来没有和 雪深谈过,我们只是在一起吃喝过,笑闹过,吹过口琴唱过歌。雪的嗓子很好,她唱的是 当时流行的一支歌,一个朝鲜电影里的歌。那歌很抒情,一开始是:在祖国的怀抱里,奔 腾着南江水……那歌很和我们在水库上的心境。 我听说这件事时,对某老师满怀仇恨。他知不知道他这就毁了雪了,雪才十七、也许 是十八岁啊。他是个有家小的中年男子,他有没有想过,雪该有她自己的纯洁的初恋,有 她自己的羞涩的初夜。他的纵欲,永久地玷污了雪,玷污了雪在未来会拥有的全部隐秘的 欢乐。 可是,我们中没有任何人,从雪本人那里听说过什么,以至于我始终不敢判断这件事 情的真假是非。确切地说,发生关系,我不知道这是指强奸还是通奸。阅世渐深,我们谁 敢说自己洞悉他人的感情世界?你敢说雪不应该爱一个温和的男子,这个男子在她寂寞的 时候悄悄走近?我由此想到雪送我的本上签署的日期,那该是我们离开工地回城过年的日 子,而雪作为团部的播音员,却不能像我们那样提前请假离开。所有的知青都走了,雪怎 么办呢? 雪怎么办呢?后来,全县都知道某老师坐牢,因为强奸一个女知青。这件事是怎样败 露的呢?如果是雪的软弱所至,她怎样度过那些众目睽睽的年月呢? 我想起我们在雪那里度过的那些歇脚之夜,谁曾想到雪是忍辱负重的。我有什么资格 享有了那样一个日记本,那上面雪称之为亲爱者的人,对她的遭遇一无所知。 我在写下这篇文字的时候,为它想了好几个题名,我曾想到我要写出我在雪的小屋里 过夜的感觉。那天我冷,睡了半夜冻醒了,我听见了老鼠吱吱叽叽的声音。而风从旷野上 吹来,在小县城低矮的屋子上空回旋,是一阵阵呜呜的低鸣。我不是没想过,这不对,在 这里度过一生,有什么是不对的。这与雪来自的城市,与她有风琴和画笔的父母之家一点 也不相称。但有什么办法呢?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在那些晦暗的布景下,雪爽朗的笑容鲜明地凸现,还有她在 风中费力地骑一辆三轮的身姿。这就是少女的雪,无论是强奸还是通奸,和这一点关系都 没有。而那座银光闪闪的大坝,就像我系念雪的纪念碑一样,莹洁地立在那里,雪清脆的 嗓音在整个山谷里回应。一切都过去了,伤痛过去,屈辱过去,荒唐的岁月也过去。唯有 一种东西存留,具有无惧时空的美。那就是爱,雪曾给予的,它被体验和回味,在记忆的 春天。 (1998、2、23) ─────────────────────────────────────── 【百味人生】 ─────────────────────────────────────── ●学联会                 春节联欢会及其它 春节联欢会过去已经1个多月了。我们一直想写些什么,但又总觉得没什么特别好写 的。大家以前几次提到的意见和建议大部份都改进或实施了。触目惊心的浪费少多了。场 内秩序大有改观,文明礼貌程度也值得欣慰。连最后小孩子们领奖品也都是颇有秩序地排 着队进行的。人们的怨言也相对少了。 值得自豪的是在这小小的丹麦举行的春节联欢会规模远远超过了周边一些国家留学生 举办的联欢会。这次改革(收费抽奖制)进行之顺利也出乎我们的预料。出席人数不但更 多了,而且从各方面得到的反馈也没有关于对改革的怨言。 我们觉得衡量联欢会的成功与否其实不在于联欢会的节目、饭菜怎样,而是看有多少 人的积极参与,尤其是热心的帮忙人,也就是说大家是否把它当成自己的事来办。我们不 想将学联会办成一个“精英”式的组织。联欢会如果只是学联会的几个人在操办,办得再 好(当然也不可能)也是失败。 联欢会最大的工作就是400人的饮食。而这一切工作都是陈老师夫妇一手策划、操 作。从计划(12月初大家就开始讨论)、采购、请人帮忙、运输,甚至去亲自去做泡菜。 大家别忘了这是400的饭菜,光炉灶、炊具就很难找到。我们学联会本来想让陈老师这 次休息一下,我们自己搞。但后来实在没有能力和精力。陈老师又老将黄忠出马挑起了重 担。陈老师自从到丹麦以来每次大型活动都是最忙最累的一个。按道理这些具体事情都是 陈老师份外的事,没有必要管,但他从来没有这么做。不光是活动的组织,学联会、合唱 团、美人鱼、留学人员之家这些组织哪一个也没少了陈老师这个大家长的热情的关心和支 持。刘老师说陈老师干这么多是因为他是一个勤快闲不住的人。我们认为陈老师首先更是 一个热心、善良的人。陈老师刚过60岁生日。正可谓“花甲虽周,犹可大显身手;精神 尚旺,定能再着先鞭。”并祝愿陈老师及所有的朋友们“好人一生平安”。 学联会办完了春节联欢会后工作逐渐走上了正轨。我们首先开了一次经验总结会。将 联欢会的工作总结了一下。尤其是不足的需要改进的方面都作了记录,以便以后的人不再 重复。学联会还与美人鱼及丹中友协成功地举办了98中丹论坛。和丹麦一些友好人士和 组织建立了联系。此外学联会还与华谊俱乐部联合举办了舞会, 与美人鱼,中华文化学 校举办了有奖征文。三八妇女节时学联会也将举办一系列活动(3月7日晚)。我们的宗 旨就是让在丹麦的中国人团结起来,一起将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采。 ─────────────────────────────────────── 【丑 小 鸭】 ─────────────────────────────────────── ●林浴淼(十三岁) 假如我是…… 假如我是什么呢?我每天都在问自己,自从爸爸妈妈说《美人鱼》上有个作文题目叫 “假如我是……”,我就翻过来调过去的想,假如我是侦探?假如我是兽医?假如我是医 生?这些我都想到了,但是我哪个也写不好,写不了。有时候真想乾脆不写了,但又不甘 心,还是想写。就这样一天一天地过去了,我听说别的小朋友要写:假如我是外星人;假 如我是小偷;假如我是名星的女朋友,这些听起来都很有意思,这就使我更想写我自己的 作文了…… 假如我是一名侦探,那我当然要当个好侦探。但是写什么样的案子呢?里面的人物又 怎样活动呢?我想了又想,想好了,可是侦探又怎样破案呢?嗨!太没意思了!还不如写 探险家呢!假如我是探险家呢?那我当然要去探险了,但是去哪里探险呢?又探什么险呢? 我想了想,慢慢我的脑子里出现了一幅画…… 我是一位探险家,我被科学院派到宇宙中一个跟地球差不多的星球--地球乙上去探 险。我接受这个任务后,又兴奋又激动,很快就作好了出发前的准备工作。在一个阳光灿 烂的早晨,我登上了X-56号宇宙飞船,这艘宇宙飞船是科学家们的最新发明创造。它 非常大,里面什么仪器都有,还有一座花园。飞船马上就要起飞了,5…4…3…2…1 …0,起飞!这时,整艘飞船都开始震动了,它慢慢地开始升高,飞得越来越快,过了一 会我们就在宇宙中了。我往回看了看,看到了地球,地球是那么蓝,上面的陆地的图形跟 地球仪上画的一模一样,我还看见了我们中国的长城和埃及的金字塔。我们飞啊飞,飞过 了火星,飞过了木星,飞啊,飞啊,飞过了许许多多星球。一天,飞船上的计算机突然响 了起来,我仔细一看,原来计算机显示出:DESTINY FOUND EARTH2 IN SIGHT 我急忙朝窗外望去,前面的星球跟地球很相似,只是上面的陆地跟地 球上不同。飞船离这个星球越来越近了,我们即将在一片热带森林中的空地着陆。着陆之 后,我先把一个机器人放了出去,让它测量一下这个星球上的温度和氧气浓度。这些结果 直接传递到飞船里的计算机的屏幕上,上面的结果跟我希望的一样,氧气和温度跟地球上 的差不多。我穿上了探险服装,离开了X-56飞船。 地球乙有很多地方像地球,但也有不像地球的地方。它的树比地球上的要高大,森林 里的阳光也要多,地球上的热带雨林只有棕色的叶子,而这里的地上铺了厚厚的一层青苔。 这里的水也非常清澈,我尝了尝,觉得很像泉水。我发现这里还有好多奇怪的动物,它们 像鸟也像蜥蜴,它们有鸟的翅膀和尾巴,也有蜥蜴的头和后身。这些动物除了翅膀上的羽 毛之外,浑身都是鳞,我觉得它们很像一种在地球上早已经绝种的动物。我又看到另外一 些奇怪的动物,有一种很像河马,但比河马小,鼻子很大,它正在河边晒太阳。这时候, 一群蜥蜴般的小动物突然从草丛里钻了出来,它们看着很可爱,很像刚出蛋壳的小恐龙。 “河马”很怕它们又想回到河里,但已经太晚,那些“蜥蜴”已经把它包围了,蜥蜴一个 个跳到“河马”的背上,不一会儿就把“河马”吃光了。我又接着探险去,我看到这里的 树上有好多果子,摘了几种尝了尝,这些果子都能吃,但是有的好吃有的不好吃。过了一 会儿,我又听见了咕咚咕咚的声音,这个声音越来越响,我很好奇,就朝着发出声音的地 方走去,我穿过了一片树林,突然看到了一种庞大的动物,它们非常像恐龙,它们正在吃 树上的树叶。它们多么漂亮啊!我看了它们一会儿,然后恋恋不舍地走开了。我现在已经 知道,这个星球上能住人,我登上了飞船,飞回地球去了…… 我想的这个图画慢慢地消失了,我很喜欢这个故事,就把它写下来了。你们觉得这个 故事怎么样? (本文获得“有奖征文”一等奖。) ─────────────────────────────────────── ───────────────────────────────────────                  编辑出版:          中国留学生《美人鱼》杂志编辑部 ─────────────────────────────────────── 国际统一刊号 (ISSN):1398-179X ─────────────────────────────────────── ☆                  订阅地址:          E-mail: meirenyu@hotmail.com                  ☆                  匿名提取:          ftp://zhonghua.tet.kth.se/pub/mermaid                  ☆                  拷访服务:          gopher://sunrise.cc.mcgill.ca                  ☆                  万维网络:          http://zhonghua.tet.kth.se/~mermaid ───────────────────────────────────────                 本期责任编辑:                  李庆峰          (E-mail: lqf@msg.kemi.dtu.dk)                  ☆                  本期编辑:      庹旌生 ☆ 吉健康 ☆ 孙少波 ☆ 王华胜 ───────────────────────────────────────              本期编辑采用软件:                  ☆              南极星4.0 ◎倪鸿波              (http://www.njstar.com.au) ───────────────────────────────────────              《美人鱼》杂志电邮版                    ☆          刊载留学生自己创作或编译的作品                    ☆             以及其它报刊中的个别精采片段                  ☆          与《美人鱼》杂志印刷版同时发行 ───────────────────────────────────────          《美人鱼》杂志 ☆ 欢迎投稿 ☆ 欢迎各种建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