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林◎书◎摘◎≡≡≡            第4期(1999·6·7)            汉林网上书城:www.hanlin.com 《汉林书摘》是《汉林书讯》的姐妹刊物,从新出图书中摘录一些章节向读 者推荐,不定期出版。欲订阅者请送email到majordomo@xys.org,写明: "subscribe hanlin"。欲退订者写明:"unsubscribe hanlin"(引号不要写)。 如果你无法阅读中文国标码email,请向yahoo.com, hotmail.com等网站申请一 个免费email账户再订阅。 书名后面的号码为国际书号ISBN,欲在汉林书城查阅该书,将这个号码copy/ paste到“快速查书”窗口,点击 Go 即可。 ◆◆◆◆◆◆◆◆◆◆◆◆◆◆◆◆◆◆◆◆◆◆◆◆◆◆◆◆◆◆◆◆◆◆◆ 【散文选萃】  ●李锐:永失家园  ●杨绛:车过古战场--追忆与钱穆先生同行赴京 【人情世事】  ●孔庆东:生命失败的微妙 【人物传记】  ●陆键东:陈寅恪之死 【历史风云】  ●九岁女童的殊荣--隋代李静训墓面面观 【菜谱精选】  ●〖猪尾花生汤〗〖十全大补汤〗〖韭菜炒鸡蛋〗〖黑芝麻炖鸡〗 【散文选萃】◆◆◆◆◆◆◆◆◆◆◆◆◆◆◆◆◆◆◆◆◆◆◆◆◆◆◆◆◆ ●               永失家园 ·李锐· (摘自李锐《拒绝合唱》,上海人民出版社,ISBN 7208022011 这是“智者心语丛书”的一种。这是作家李锐第一本随笔集,共分游记、序 跋、记人、文学随笔和杂谈五辑,共51篇。作者自认为这些散文不是因为闲适、 散谈,更不是有了学问的余墨,而是“因为欲说还休”、“一下子有如许多如水 的秋阳涌到心里来”。在形形色色的争论及理论面前,作者选择了--“拒绝合 唱”。 汉林书城(www.hanlin.com)推荐) 尽管他不断地嘲笑着自己的“古典”和自作多情,但是,在很长的时间里他 怎么也摆脱不了那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摆脱不了老人悠扬发诉的号声,摆脱不了 拥到身上来的明澈如水的秋阳。德斯特教授把那张用粗笔写满“请问……”“怎 样……”“谢谢……”的英文字条交给他的时候说: “这下就不会有问题了。你记住这辆红色的机场接送车,轮渡靠岸前你一定 要提前回到车上来。然后就没有问题了,车会直接送你到机场,怎么去国内候机 室,在哪登机,纸条上都有,拿给机场服务员看就是了。你看,那就是厄勒海峡, 可以看见的对面就是哥本哈根,50分钟就到对岸,你就又出国了。” 他一边接过纸条,一边透过楼群的空当看到海的蓝色。 就在这个时候号声响了,几乎所有的人都朝着声音扭过头去:就在不远处楼 前的广场边上,一个穿了黑色燕尾服的白发老人,坐在石阶上,旁若无人地专注 在自己的演奏之中。紧靠在老人身后的是一棵满树秋黄的白杨,下午的斜阳在楼 群之中投出许多宽长的阴影,那个广场就像是夹在峡谷中的一小块盆地。坐在阳 光里的老人,老人头顶的满树黄叶,和他那把闪亮的铜号发出来的迟缓悠扬的声 音,都被抹上一派难言的辉煌。冷意袭人的海风拥着明澈无比的秋阳刮到脸上身 上,老人的白发和衣角时不时地凌乱地飘舞起来。就在那时他突然涌出一种连他 自己也深感吃惊的渴望,他想放下手中的提箱走过去,同老人和他如诉的号声坐 在一起,不去哥本哈根,也不去奥斯陆,取消一切日程安排,不用再坐在黑板前 边,文绉绉地对那些金发碧眼的人们讲什么“中国诗人永远丧失了精神的家园”, 不用再堆起那么多的微笑和礼貌,一直到把脸笑得又僵又硬。那一刻,他一心一 意只想同老人和他如诉的号声一起坐在如水的秋阳里……但是,德斯特教授微笑 而礼貌地伸出手来: “再一次对你精彩的演讲表示感谢,真的是非常精彩!相信奥尔胡斯的同行 们也一定会喜欢的。好,再见。” 尽管加快了动作,他发现自己还是慢得超过了界限,连忙又堆出礼貌和微笑 来: “对不起,我在看他……” “没关系。这在我们这里很平常。”德斯特教授看着老人身前那顶倒放的帽 子又解释说:“我们这里对老人的福利很多,他吹号不是为了钱。”说到钱,教 授惊呼起来:“呀,对不起,差点忘了你的讲课费!在这儿,一千克朗。学校的 经费并不宽裕,所以只能算是……” 一边道歉,德斯特教授递过一只精致的白色信封。于是在悠扬如诉的号声中, 双方又都拿出更多的礼貌和微笑来。然后,汽车震颤着发动了;然后,自动门灵 巧的关起来;然后,机场接送车几乎是一秒不差地驶离了车站,把老人和他的悠 扬如诉甩在错落的楼群之中;然后,厄勒海峡一望无际的冰冷的蓝色冰冷地扑到 视线里来。他明白自己什么另外的事情也不能做,只能像这辆机场接送车一样准 确无误的,按照排好的日程一站一站走下去,再一次又一次地坐在黑板前边…… “表演”,对了,表演。他不由得为这两个字眼苦笑起来。等到表演结束了就回 国。其实,德欺特教授用不着解释,他第一眼就看出来那老人吹号不是为了钱, 感动他的也不是这个国家的副利。可德斯特教授的那只精致的白信封,就那么精 致地放在了自己和老人中间,就那么精致地放在了自己刚刚涌起来的渴望当中…… 不错,那个老人不需要别人的钱放进他的号声里,老人坐在如水的秋阳里所期待 的不是钱。可他却不能说不需要钱,一千克朗意味着自己半年的工资,一千克朗 意味着女儿的玩具妻子的皮鞋,一个人物质的需要和匮乏,被外人过分清楚地看 在眼里,总是令人尴尬。更何况这一千克朗是付给他这位中国作家“丧失了精神 家园”的报偿……可是一望无际的冰冷的蓝色中还是又响起了那个悠扬如诉的号 声。于是,他就在心里对自己骂起来: “你他妈的真够个古典的!真酸!” 这样一骂,他轻松了许多。忽然想起来插队的时候,根宝爸就老是这样骂那 头叫黑眼窝的母牛的。那时候,自己胸前挂着个五六十年重的粪笸箩,跟在撒玉 米籽的巧梅身后,一捧一捧地把笸箩里的粪土盖在犁沟里的种籽上面。根宝爸总 是嫌牛走得慢,一慢就骂起来:“哈哈,黑眼窝你个龟孙!看你娇得酸么?一步 步也扭不动咧,你个龟孙前生是小姐转世,你就酸不够啦?”巧梅就叽叽咕咕地 笑:“叔叔,快不用寒碜人啦,看你骂得难听么?”听他们笑,自己也跟着笑。 可那时候根宝爸和巧梅没想到,跟在后边抓粪的这个“学生娃”后来会用他们的 笑骂写小说。那时候他挂着粪笸箩站在漫天的黄土里,也没想到自己会因为写小 说而出了国,会站在那么一个吹号的老人面前“酸”起来……根宝爸们和巧梅们 现在都还留在那漫天的黄土地里,都还照旧在犁沟上笑骂着,他们做梦也想不到 世界上还有个叫哥本哈根的怪地方,做梦也想不到一个人坐在台上扯两个小时的 “闲篇”就能挣一千块钱。那年冬天,村里请了一个说书的瞎子,连说三天三夜 才给了他9块钱……可现在什么都没有,没有黄土高原,没有根宝爸和巧梅,也 没有那个臭哄哄的粪笸箩。眼睛里是厄勒海峡一望无际的冰冷的蓝色,鼻子里是 满坐舱的咖啡的香气,耳朵里是叽哩呱啦的洋文。德斯特教授说得非常准确,50 分钟就到对岸,上了岸就是哥本哈根,然后自己就得举着那张英文字条去找国内 航班登机口,然后就又得坐在黑板前边文绉绉地演讲。 渡轮宽敞的坐舱四周整个是用钢化玻璃封闭的,玻璃大厅的后边是一个小自 选市场,挨着市场是两台自动售货机,再向前是酒吧和快餐部,馋人的咖啡的香 味就是从那儿散出来的。不知藏在什么角落里的扬声器,正在播放一支流行歌曲, 那个弹着吉他的歌星边说边唱,想必十分的风趣幽默,乘客们都在跟着他的说唱 会心地哄笑着。他一句也不懂,就那么又聋又哑地坐在陌生的哄笑之中……厄勒 海峡一望无际的冰冷的蓝色正在变窄,出了海峡向东是波罗的海,从波罗的海再 向东跨过欧亚大陆7个时区,在地图上根本找不到的地方,在漫天漫地灰黄的山 脉里,有一个住着根宝爸和巧梅的小村子……许多年以前,还曾经有过一个挂着 粪笸箩和他们一起笑骂的“学生娃”…… “你个龟孙前生是小姐转世,你就酸不够啦!” 他像是玩味着一首什么古雅的诗词,坐在渡轮临海的舱位上,在心里翻来覆 去地品着这句粗话。他知道他没地方可去,他只能跟着这艘渡轮往前走。 1991年9月于太原 ●        车过古战场--追忆与钱穆先生同行赴京 ·杨绛·  (摘自《杨绛散文:杂忆与杂写》,三联书店,ISBN 7108006871 杨绛散文从容、大气、睿智、幽默,或以散淡之笔叙旧忆人,或以精妙之言 说书解文,读来如倾听一博学的知心老友妙论,如品尝一杯清清淡淡又余味无尽 的好茶,其中滋味还得你亲自尝尝。 汉林书城(www.hanlin.com)推荐) 读报得知钱穆先生以九十六高龄在台北逝世的消息,默存和我不免想到往日 和他的一些接触,并谈起他《忆双亲》一书里讲他和默存父亲交谊的专章。那章 里有一节讲默存,但是记事都错了。九月五日晚,我忽得台北《中国时报》《人 间副刊》季季女士由台北打来电话(季季女士前曾访问舍间),要我追记钱穆先 生和我“同车赴北京”(当时称“北平”)的事。虽然事隔多年,我还约略记 得。我问季季女士:“我说他记错了事可以吗?”她笑说:“当然可以。”不过 我这里记他,并不是为了辨错,只是追忆往事而已。 钱穆先生在一篇文章里提及曾陪“钱钟书夫人”同赴北京。他讲的是一九三 三年初秋的事。我还没有结婚,刚刚“订婚”,还算不得“钱钟书夫人”。五 十、六十年代的青年,或许不知“订婚”为何事。他们“谈恋爱”或“搞对象” 到双方同心同意,就是“肯定了”。我们那时候,结婚之前还多一道“订婚” 礼。而默存和我的“订婚”,说来更是滑稽。明明是我们自己认识的,明明是我 把默存介绍给我爸爸,爸爸很赏识他,不就是“肯定了”吗?可是我们还颠颠倒 倒遵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默存由他父亲带来见我爸爸,正式求亲,然后 请出男女两家都熟识的亲友作男家女家的媒人,然后,(因我爸爸生病,诸事从 简)在苏州某饭馆摆宴请两家的至亲好友,男女分席。我茫然全不记得“订”是 怎么“订”的,只知道从此我是默存的“未婚妻”了。那晚,钱穆先生也在座, 参与了这个订婚礼。 我那年考取清华大学研究院外文系,马上就要开学。钱穆先生在燕京大学任 职,不日也将北上。我未来的公公在散席后把我介绍给“宾四先生”,约定同车 北去,请他一路照顾。其实这条路我单独一人也走过一次,自以为够老练了。动 身那天,默存送我到火车站和宾四先生相会,一同把行李结票,各自提着随身物 件上车。 那时候从苏州到北京有三十七、八个小时的旅程。轮渡还在准备中。到那年 冬天,我从北京回苏州,才第一次由轮船载了车厢过江(只火车头不过江)。但 那年秋天,火车到南京后,已不复像以前那样需换站到下关摆渡,再上津浦段的 车。南北两站隔江相对。车厢里的人和货车里的货全部离开火车,摆渡过江。记 得好像是货物先运过去,然后旅客渡江,改乘北段的火车。宾四先生和我同坐在 站上的椅子里等待,看着站上人(亻夫)像蚂蚁搬家似的把大件、小件、软的、 硬的各项货物(包括一具广漆棺材)抬运过去。宾四先生忽然对我说:“我看你 是个有决断的人。”我惊问:“何以见得?”他说:“只看你行李简单,可见你 能抉择。”我暗想,你没看见我前一次到北京时带的大箱子、大铺盖呢,带的全 是无用之物。我这回有经验了。可是我并没有解释,也没有谦逊几句,只笑了 笑。 我们买的是三等坐席,对坐车上,彼此还陌生,至多他问我答,而且大家感 到疲惫,没什么谈兴。不过成天对从,不熟也熟了。到吃饭时,我吃不惯火车上 卖的油腻腻、硬生生的米饭或面条,所以带匣儿饼干和一些水果。宾四先生很客 气,我请他吃,他就躲到不知哪里去了。后来我发现他吃的是小包的麻片糕之 类,那是当点心的。每逢停车,站上有卖油豆腐粉汤之类的小贩,我看见他在那 里捧着碗吃呢,就假装没看见。我是一个学生,向来胃口不佳,食量又小,并不 觉得自己俭朴。可是看了宾四先生自奉菲薄,很敬重他的俭德。 车过蚌埠后,窗外一片荒凉,没有山,没有水,没有树,没有庄稼,没有房 屋,只是绵延起伏的大土墩子。火车走了好久好久,窗外景色不改。我叹气说: “这段路最乏味了。”宾四先生说:“此古战场也。”经他这么一说,历史给地 理染上了颜色,眼前的景物顿时改观。我对绵延多少里的土墩子发生了很大的兴 趣。宾四先生对我讲,哪里可以安营(忘了是高处还是低处),哪里可以冲杀。 尽管战死的老百姓朽骨已枯、磷火都晒干了,我还不免油然起了吊古之情,直到 “蔚然而深秀”的琅琊山在望,才离开这片辽阔的“古战场”。 车入山东境,车站迫近泰山,山好像矗立站边。等火车开动,宾四先生谈风 健了。他指点着告诉我临城大劫案的经过(可惜细节我已忘记),又指点我看 “抱犊山”。山很陡。宾四先生说,附近居民把小牛犊抱上山岗,小牛就在山上 吃草--我忘了小牛怎么下岗,大约得等长成大牛自己下山。 我对宾四先生已经不陌生了。不过车到北京,我们分手后再也没有见面。我 每逢寒假暑假总回苏州家里度假,这条旅途来回走得很熟,每过“古战场”,常 会想到宾四先生谈风有趣。 一九八五年,苏州市举行建城二千五百年纪念大会。默存应主办单位的要 求,给宾四先生写了一封信,邀请他回大陆观礼。默存的信写错了年份,把“明 年”写成“今年”,把“二千五百年”写成“二千年”,主办单位把信退回,请 他改正重写。我因而获得这封作废的信。我爱他的文字,抢下没让他撕掉(默存 写信不起草稿,也不留这类废稿)。宾四先生没有回信,也没有赴请。如果他不 忆念故乡,故乡却没有忘记他,所以我把此信附录于后。 1991年1月 [附录]钱钟书致钱穆书 宾四宗老大师道座: 契阔睽违,忽五十载。泰山仰止,鲁殿岿存,远播芳声,时殷遐想。前岁获 睹大著忆旧一编,追记先君,不遗狂简,故谊亲情,感均存殁。明年苏州市将举 行建城二千五百年纪念大会。此间人士佥以公虽本贯吾邑,而梓乡与苏接壤,处 廉让之间,又卜宅吴门,乃古方志所谓“名贤侨寓”。且于公钦心在素,捧手无 缘,盛会适逢,良机难得,窃思届时奉屈贲临,以增光宠,俾遂瞻对。区区之 私,正复齐心同愿。“旧国旧乡,望之畅然,而竞于闻闻见见”,庄生至言,当 蒙忻许,渴盼惠来。公家别具专信邀请,敬修片楮,聊申劝驾之微忱。衬拳边 鼓,力薄而意则深也。即叩春安不备。 宗末钟书上 杨绛同候 一九八五年二月三日 【人情世事】◆◆◆◆◆◆◆◆◆◆◆◆◆◆◆◆◆◆◆◆◆◆◆◆◆◆◆◆◆ ●             生命失败的微妙 ·孔庆东· (摘自孔庆东著《47楼207--北大醉侠的浪漫宣言》,内蒙古教育出版社,ISBN 7531136775 有“北大醉侠”之称的孔庆东,生性粗犷豪放,文章生动有趣;而且愤世嫉 俗,那篇有名的写大学生活的《47楼207》不胫而走后,传媒称之为“继钱钟书 以来真正的幽默”,他的杂文寓庄严于荒诞,寓荒诞于庄严,散发着智慧的光芒 ,引发人遥远而真切的理性遐想。读这本书定令你在捧腹大笑之余陷入深思。 本书是“草原部落”黑马文丛的一种。 汉林书城(www.hanlin.com)推荐) 我在生产一篇东西。 我拿不准题目叫“生命失败的微妙”还是“失败生命的微妙”还是“微妙的 生命失败”。因为这三个词在汉语中皆为仄声音节,而且均是先平后仄,无论怎 样“变构”,永远逃脱不了一种连续的跌落。你能够一连三脚的踏空么。 顾城写道:“这就是生命失败的微妙之处。”他这首诗叫《自然》,他自然 地承受那种踏空。 说实话,十年前读顾城时,心里就充满了对他的诽谤。只是那时他在诗男诗 女们心中好纯真好美丽,使我投鼠忌器。我从来不攻击朋友的妻子或情人,以示 善良。 而今,顾城死了。不说死人的坏话,似乎是东西方唯一的共同道德。于是, 善良的人们更有机会表示自己的善良。死亡像一面煞有介事的党旗,庄严地覆盖 着经过精心整容,涂抹了大量香料的躯体。我在吊唁的人潮里,寻找安徒生笔下 那个多嘴的孩子。 有人说,海子的自杀是悲剧,到了顾城已变成喜剧。 有人说,顾城太自私,他居然杀死了允许他把情人带到家里做爱的妻子。 我教过的学生说,噩耗传来,伤心得“饭到口难往下咽,睡梦里心神不安”。 王安忆则在顾城死前一年就无所用心地说:“南太平洋岛上所有的植物都是 那么肥硕巨大,把人类映衬得很小,孩子似的。”(《岛上的顾城》,香港《明 报》月刊1993.8) 我不赞同把诗人的自杀的一律说成“殉诗”,正像不能把烟鬼跳楼一律说成 “殉毒”,不能把妓女上吊一律说成“殉嫖”。请诗人原谅我粗鲁的类比,其实 换一种说法也可以,例如鲁迅说战士也性交,但不能因此就奉为性交大师。 但完全抹杀诗人自杀的文化意义,抹杀其与诗的必然联系,把它单纯看成一 个法律事件,一个社会问题,一个生物现象乃至一个病态案例,那么与前一种态 度的天真对比,无疑是一种残忍。这种残忍所表现的看客心理,在我们伟大的祖 国,至今仍是绞杀知识分子最有力的千寻铁索。 一个诗人“自绝于人民”了。法医、警官、土豪劣绅,贫下中农,都可以用 自己观照世界的方式“给个说法”,每个说法在上帝的办公桌上都是平等的。事 实上,我们也正是生存于“说法”之中。而当我们也企图在众声喧哗里加入一份 随喜时,那不过是一种说法,一种文人的说法。 顾城未必最好但却“流毒”最广的诗大概要算1980年的那首《一代人》,诗 曰“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却用它寻找光明”。 凡是寻找光明的人,肯定是弱者,生命失败的讯号已经隐含在他的寻找中。 他辜负了黑夜的赐予。能够得到一双黑色的眼睛,该多么幸运。他却怀揣无价之 宝,去找乌托之邦。说什么“让所有习惯黑暗的眼睛/都习惯光明”(《我是一个 任性的孩子》)。 顾城好像挺喜欢黑色,他让阳光的瀑布洗黑皮肤(《生命幻想曲》),让灼 热的仇恨烧黑躯体(《石壁》),然而当真的“黑夜来了”,他却急忙抛下了“ 新月--黄金的锚”(《生命幻想曲》),然后一本正经地“等待黎明”。他离 不开亮光,哪怕萤火虫的一闪。说到底,他惧怕黑夜,他不会享受黑夜,更谈不 上搏击黑夜。他有时碰一碰黑夜的尾巴尖,其实说的只是心跳,像小孩临睡前摸 一下烛火,然后在年轻母亲温柔的呵斥声中乘乘地溜进被窝。中国文人最操蛋之 处,就在于他们都“是被妈妈宠坏的孩子”(《我是一个任性的孩子》),俄狄 浦斯情结压弯了我们整个民族的脊梁。 尼采在黑夜里奔上山顶,怒吼“我是太阳”!鲁迅在黑夜里呵呵一笑,抽出 了冰冷的宝剑。艾青黑夜里挨门挨户通知,黎明到了。波特莱尔在黑夜里把自己 锁进“令人爽心的黑暗”,精致地品味自我与世界的分离……与这些黑夜大师相 比,顾城实在只是个卖火柴的小女孩。他注定要冻死在第三根火柴的余烬中。不 管那余烬有多么微妙。 顾城不属于黑夜,而20世纪距离黎明又何其遥远!“灯都睡了/都把自己献 给了平庸的黑暗”(《等待黎明》),而他还在希望“有一个门口/早晨,阳光照 在草上?”(《门前》),他以为跑到日夜颠倒的西半球或四季错乱的南半球就 会早一刻见到光明,其实他正像自己笔下的小巫女,“你走不出这片国土”( 《小春天的谣曲》)。他中了老祖母的法术,“用一生相信”那些玻璃纽扣“和 钻石一样美丽”(《给我逝去的老祖母》)。尾生是抱着桥柱死的,死得愚忠但 却坚定。顾城是吊在绳子上死的,死得飘摇而且浮躁。说他是“童话诗人”我看 并不确切。童话是骗读者的,而顾城却骗死了自己。他绝不是什么“殉诗”,而 是“愤诗”,他是诗的受害者。他说:“语言就像钞票一样,在流通的过程中已 被使用得又脏又旧。”(《岛上的顾城》)他好像第一次发现世界不干净,“我 到哪里去啊?/宇宙是这样的无边”(《生命幻想曲》)。于是他只好退出这个宇 宙。他无疑是个孩子,而且是小女孩儿,在这个宇宙里永远成不了男人。 知子莫如父,顾工在《寻找自己的梦》中发出儿子“越来越想躲开人,躲开 眼睛,躲开喧嚣的激越的声音,只想去那没人只有天籁的世界。” 顾城并非是甘心当一个孩子的。他经常努力去做一个男人,或者表现成一个 男人。比如他说从小就想要一块地,然后在上面耕作(《岛上的顾城》)。然后 当他真的有了土地时,他干的却是,养鸡。他说过“我们需要/土地,需要永不毁 灭的土地/我们要乘着它/度过一生”(《门前》),结果,他欺骗了自己。他也 许想用同时与两个女人做爱来证明自己是男人,但他又说“身体是多么麻烦和累 赘的一件事啊!”(《岛上的顾城》)他驾驭不了了自己的肉体,嫌恶它,从而 否定自己的现世生命。他曾在重庆北碚一线天写过一首颇具男性意象的《石 壁》,其中“树根的韧带紧紧绷住,/岩石的肌肉高高耸起,/可怕的角力就要爆 发,/只要露水再落下一滴。”似乎颇能表明一种长大的欲望和遭受压抑后的亢 奋。然而接下来“这一滴却在压缩中突然凝结,/时间变成了固体。”顾城的成长 激情惨遭泼灭,就像《天龙八部》中的天山童姥,永远停止了发育。 只为一个顾城,并不值得说这么多。为的是,有人说顾城之死具有象征意 味。没错,乞求光明的中国人太多了,像《废都》中庄之蝶那样的假男人也太多 了。我怕得有理。 伟大领袖毛主席1919年写过一篇《非自杀》,他老人家说:“自杀心理的发 生,其发生之前,并不是想要自杀,乃是想要求生。他的求生希望,且异常强 烈。”我想这话对顾城是合适的。他说“睡吧!合上双眼/世界就与我无关”( 《生命幻想曲》)。他不是去死,而是去生。否则本文中的那些反语都成了对死 者真正的污辱。生命是注定要失败的。尽管我希望能把更多的难友挽留于黑暗之 海兴风作浪,但我们无法否定死者扑向现实的枪眼后,从弹孔中流出的黎明也许 正是他们的幸福和再生。顾城在《等待黎明》中说:“当一切都静静地/在困倦的 失望中熄灭之后/你才会到来。”我们现在需要警惕的是,不要问“到来了吗?” 而要问“熄灭了否?” 这才是生命失败的微妙。 这也就在死者灵前,说得过去了。 【人物传记】◆◆◆◆◆◆◆◆◆◆◆◆◆◆◆◆◆◆◆◆◆◆◆◆◆◆◆◆◆ ●               陈寅恪之死 ·陆键东· (摘自陆键东著《陈寅恪的最后20年》,三联书店,ISBN 7108008041 学贯中西、文史兼通的陈寅恪是位学术大师,但是他的最后20年充满艰辛与 苦难,他经历了哭泣的1958年,他遭“膑足”双目失明之磨难,但就是这位暮年 老人拒绝向权贵低头,谱写一曲人格正气之歌。本书以大量档案文献和第一手采 访资料,深刻呈现陈寅恪的精神世界,引起学界极大反响,是本读来欲罢不能, 读后余音绕梁的力作。 汉林书城(www.hanlin.com)推荐) 一 至此,历史的笔触已可以在近八十的陈寅恪的灵魂深外探寻。探寻这位心实 已死、只余躯壳忍受折磨的文化大师那不死的精神世界--尽管这非常困难,印 痕已渺不可辨。 据黄萱回忆,“文化大革命”期间她若去看望陈寅恪,须先向历史系的掌权 者提出申请,经同意后方能登门探问,但数年间她还是有一些机会与陈寅恪见 面。有次,陈寅恪突然问她“反动”二字作何解,黄萱无言以对。“通识”如陈 寅恪,竟有如此一问,其悲愤莫名的心境可以想见。又有一次,陈寅恪对前来探 望他的黄萱说:“我的研究方法,你是最熟悉的。我死之后,你可为我写篇谈谈 我是如何做科学研究的文章。”黄萱回答:“陈先生,真对不起,你的东西我实 在没学到手。”陈寅恪说:“没有学到,那就好了,免得中我的毒。”二十多年 后,回首往事,黄萱这样说:“我的回话陈先生自是感到失望。但我做不到的东 西又怎忍欺骗先生?陈先生的学识恐怕没有什么人能学,我更不敢说懂得其中的 一成。” 陈寅恪这些话表明,“没有参加运动”的老人,对形势并不陌生,他的思维 依然清晰与敏锐。 从1966年冬开始,陈寅恪多次被迫作书画检查交待,又因其所谓反对共产 党、反对马列主义的罪行交代不彻底,屡屡被校方及“造反派”勒令要重新补充 交代。据个别看过这些书面交代的人回忆,这些交代材料也有“文革”期间人人 都不能不写的套话,但真正最能显示陈寅恪心态与风骨的,还是陈寅恪数次递交 的“我的声明”。1967年4月2日,陈寅恪便有这样的一纸“声明”:“一,我生 平没有办过不利于人民的事情。我教书四十年,只是专心教书和著作,从未实际 办过事;二,陈序经和我的关系,只是一个校长对一个老病教授的关系。并无密 切的往来。我双目失明已二十余年,断腿已六年,我从来不去探望人。三,我自 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早已向中大的组织交代。” 二十年间,晚年的陈寅恪为历史留下了多份“声明”及申述书函,从用词到 行文风格,这份“声明”与陈寅恪以往的“声明”极为相似,当是陈寅恪发自内 心情感的文字无疑。在最混乱的1967年,陈寅恪式的“尊严”,一有机会仍顽强 地展示。 可惜,相似的展示在今天已迹近难寻。那么,支撑着这位早几年已平静地等 待死亡降临的文化大师,度过一千多个恐怖与痛苦日子的精神支柱是什么呢?一 份当年中山大学编写的“形势报告”,有一段充满了极“左”语言的叙述,为我 们猜测陈寅恪在这三年的精神状态留下了极为重要的原始资料。在陈寅恪生命最 后的一年,中山大学对“反动学术权威”陈寅恪曾有如此描述:“陈寅恪对于蒋 家王朝的覆灭,‘对于亡国、共产党是不甘心的’(原文如此--引者)。他声 称‘不吃中国面粉’,‘不为五斗米折腰’。他狂叫‘兴亡遗恨尚如新’。他还 说,‘虽然年纪老到皮包骨了,但还不愿死,要看共产党怎样灭亡’,‘死了以 后,骨灰也要抛在海里,不留在大陆’。简直是反动透顶,恶毒至极。在无产阶 级文化大革命中,革命群众对他也确实愤恨至极……他要至死不变,就让他带着 花岗岩脑袋见上帝去吧”。 “文化大革命”的无限上纲上线、极尽断章取义之能事等等做法早为世人所 厌恶,所以“文革”期间的材料可信程度应打上问号。但陈寅恪“一直态度十分 恶劣”,引起革命群众“愤恨至极”,则完全有可能折射出历史的真实--陈寅 恪纵死也“不甘心”。在中山大学当年的“总结”或“形势报告”一类的材料中, 对“反动学术权威”一类的人用上“反动透顶,恶毒至极”等评语,并咒骂“就 让他带着花岗岩脑袋见上帝去吧”,陈寅恪是唯一一人。需知,这样的语言还是 来自比较“正规”的校方正式文件、学习材料之中。 校方痛斥陈寅恪“兴亡遗恨尚如新”一句诗,出自《论再生缘》中陈寅恪感 叹与陈端生感同身受而吟咏的一首七绝。诗云:“红杏青松画已陈,兴亡遗恨尚 如新。山河又送春归去,肠断看花旧日人”。“造反派”们只是凭直觉认为“兴 亡遗恨”与新旧政权有关。中山大学前历史系教授何肇发二十多年后这样认为, 幸亏当年“造反派”根本读不懂陈寅恪的诗,不然陈寅恪极有可能当场被打死, 痛哉斯言。 另据知情者回忆,“文革”期间“造反派”曾令金应熙等人“注释”陈寅恪 的诗作。故陈寅恪的“反动诗作”也成为陈寅恪的一条罪状。 “不甘心”的陈寅恪,微弱的生命之火竟忽明忽暗地残存了一千多个日子, 直到耗尽了最后一缕不平之气。从1959年陈寅恪第一次用文字的形式公开表达 “死”的意志开始,“死亡”的话题从此若隐若现地伴随着他的余生,但他一直 顽强地活着。当无数人在“文化大革命”中以死来解脱生命所不能随的屈辱与重 压时,甚有条件自行了断此生的陈寅恪,却表现了令人意想不到的生存意志。 陈寅恪的“不甘心”,绝非如“造反派”所认为的为了“蒋家王朝”。在 1963年至1964年的官方档案中,明确地记载着这两个“备战”风云甚浓烈的年 头,陈寅恪对形势有如此判断,“他对国民党是否有能力反攻大陆表示怀疑”。 1964年10月16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他(陈寅恪)表示高兴,认为 我国有了核力量将会更加强大。”这些记载表明,陈寅恪对当时中国共产党的力 量分析与评估,体现了一个历史学家的睿智。 陈寅恪的“不甘心”,也许将永远成为一个谜了。而他作为一个学人所表现 出来的气节,至死不渝的精神信念,以生命惨遭蹂躏为代价,经受了平生以来最 残酷的一次考验! 二 陈寅恪没有死于精神崩溃,而是死于生理机能再也无法忍受非人的折磨。 令陈寅恪最感痛苦的折磨,是在“文革”中已成帮凶的一物--有线广播的 高音嗽叭。 “文革”时整个中国社会陷入无序状态,惟有很多“革命行动”显得步调有 序、反应迅捷,其“功劳”首推这种高音喇叭。在运动中,它是一种极富煽情效 果的工具;同时对于很多被批斗者来说,它传递着令人恐惧到极点的恶魔般的声 音。 东南区一号刚好坐落在康乐园中区的制高点大钟楼的对面,有两年多的时 间,陈寅恪日夜为四面八方的高音嗽叭所包围,痛苦不堪。在正常时期,陈寅恪 尚且要靠安眠药才能入睡,在这段岁月陈寅恪如何忍受苦不堪言的摧残,想来其 真相已永远不足为外人道矣。造反者知道陈寅恪不能“看”,但可以“听”,便 别出心裁地发明了一种以听觉达到摧残的手段,每当召开大型批斗会,便将几只 高音喇叭直接吊在陈宅的屋前屋后,有时甚至将小喇叭吊到了陈寅恪的床前,名 曰“让反动学术权威听听革命群众的愤怒控诉”。二十年后,梁宗岱的夫人在其 用血和泪写成的《宗岱和我》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描述: 那时候,挨整的人及其家属都特别害怕高音喇叭,一听到高音喇叭声,就颤 颤兢兢,因为红卫兵经常用高音喇叭通知开会,点人出来批斗、游行;而出去一 次也就是小死一场。历史系一级教授陈寅恪双目失明,他胆子小,一听见喇叭里 喊他的名字,就浑身发抖,尿湿裤子。就这样,终于活活给吓死了。 陈寅恪不一定是被高音喇叭吓死的,但梁夫人为这一野蛮行径添了一个有力 的旁证。 陈寅恪的心脏病日趋严重。 折磨,在1967年1月后进入高潮。陶铸被打倒,各路打着不同旗号的“造反 派”纷纷上门逼令陈寅恪交代与陶铸的“黑关系”。用“惨无人道”一词来形 容,并不为过。1967年夏,唐(上竹下员)心脏病发作,濒临死亡。大概是在这 个时候,陈寅恪写下一幅“遗恨塞乾坤”的预挽爱妻的对联。联云: 涕泣对牛衣,(廿廿)载都成肠断史; 废残难豹隐,九泉稍待眼枯人。 “牛衣对泣”的古典,比喻为夫妻共守穷困;“废残难豹隐”,道尽人生的 无奈:天欲绝陈,先毁其目,后夺其足,即便命运如此,欲觅一避世隐居处了此 残生也不可求。这副“预挽妻联”语气极之凄凉,在生命快将终结之时,历史与 现实强加给人生的各种“俗累”逐渐隐去,最古朴的一种情怀开始弥漫。生命经 历了数十年的奋进、搏斗、挣扎后,终于又回复到它最朴质的本色:自它诞生之 日起,便有万般忧愁,活着是一种痛苦。陈寅恪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副对联, 非是文化意义的,更非是政治意义的,而是人类永远不能摆脱的一个感受--关 于生命的苦难。 唐(上竹下员)经年为病痛所困。在晚年,陈、唐两人一直认为唐(上竹下 员)将先陈寅恪而去,这也是陈寅恪在唐(上竹下员)生前预撰挽联的一个内 情。在1967、1968年之际,这对四十载相依为命的夫妻,陷入了“生不如死”的 境地。在这段时期,陈寅恪向校方递交了一份“申请书”,内云:“一,因心脏 病需吃流质,恳求允许每日能得牛奶四支(每支月四元八角)以维持生命,不胜 感激之至。二,唐(上竹下员)现担任三个半护士的护理工作,和清洁工杂工工 作,还要读报给病人听,常到深夜。精神极差。申请暂时保留这位老工友,协助 厨房工作,协助扶持断腿人坐椅上大便。唐(上竹下员)力小头晕,有时扶不住, 几乎两个都跌倒在地。一位工友工资廿五元,饭费十五元,可否每月在唐(上竹 下员)活期存款折中取四十元为老工友开支。又,如唐(上竹下员)病在床上, 无人可请医生,死了也无人知道。”如“婴儿一般”失去旁人护理便无法生存的 陈寅恪,在这一刻充盈着丈夫的怜惜之情。在陈寅恪所说的任何一句话都有可能 被无限上纲上线的日子里,陈寅恪的“申请书”,无疑是用生命写就的。 此时,陈、唐两人相依相存的情势已变成唐(上竹下员)一人独力撑承两个 生命的重荷。陈寅恪虽有两个女儿同在中山大学工作,但二女儿早在六十年代前 期就搬出娘家另住教工宿舍。三女儿也在1966年结婚迁出另筑小家庭。革命的风 暴也给这些“资产阶级的孝子贤孙”带来很大的伤害。陈家女儿们除了要参加运 动,平时还不敢随意回娘家探望父母,免招来批判。在斗争陈寅恪时,据说陈寅 恪的亲属中也有人被迫承认“自己是特务,陈寅恪是大特务,陈家女儿也是特 务”。亲属中还有贴大字报云“要坚决划清界线”。“文化大革命”对中国千万 个家庭亲情的伤害,也在陈寅恪一家中有所反映。 对于实际上已“死”过许多回的人来说,所有的伤害已变得微不足道;人 生,很淡漠…… 三 死亡的气息终于逼近。 1969年春节刚过,陈寅恪被勒令搬出东南区一号二楼已住了十六年的家。责 令陈氏搬家是在生活上的一种迫害。陈寅恪被迫搬家的直接后果,便是加速了陈 寅恪的死亡。“文革”结束后,陈寅恪获得“平反”,当年迫令陈氏搬屋的理由 被解释为:“因为‘工宣队’看中这座楼房用来作指挥部。”一位对陈寅恪晚年 甚为了解的友朋一直坚持这样的观点,如果陈寅恪不搬家,也许还可以多活几 年。 1969年1月29日,毛泽东同意中共中央转发驻清华大学工人、解放军毛泽东 思想宣传队的报告--《坚决贯彻执行对知识分子“再教育”、“给出路”的政 策》,百万知识分子在整整三年的浩劫中第一次有了片刻的喘息机会。十九天 后,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春节来临。给予知识分子以“出路”的这个中共中央文 件,未能挽回陈寅恪的命运。 1969年3月5日,中山大学在一份《坚决落实毛主席对知识分子“再教育”和 “给出路”的政策》的报告中这样写道,“对于旧知识分子和反动学术权威要注 意加以区别。像陈寅恪,一贯利用学术,坚持反动立场,恶毒地向党向社会主义 进攻的应划为反动学术权威,要把他们批得比狗屎还要臭。以后,给予一定的生 活费,养起来作反面教员。”不能给陈寅恪“出路”的症结就在这里。其时陈寅 恪已搬到西南区五十号的平房宿舍去了。陌生的环境,已不成样子的家,并未放 松的逼迫……痛苦的一生在这一年已走到尽头。 在这最后的时刻,甚少有人知道陈寅恪的真实生存状态。校园大部分人(包 括陈寅恪两个女儿)都去了“五·七干校”,只有革委会与“工宣队”等权力机 构偶尔派人上门察看一番。“文革”结束后,校方传出陈寅恪在最后的日子里还 “表示对毛主席和共产党的感激”,这个说法,正是源自这段“革委会”偶尔派 人上门察看一番的时期。真相如何,恐怕永远都不可探究。因为直到陈寅恪死 后,中山大学的有关材料依然用充满了“阶级仇恨”的语调,评价“比狗屎还要 臭”的陈寅恪的所谓政治态度。死不悔改的陈寅恪,死后依然遭到诅咒。而民间 的传说,则更接近人物的性格。据说陈寅恪临终前校方最后一次派人上门查看, 陈寅恪断断续续表达了两个观点,一为珍宝岛从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二是承认自 己是资产阶级反动学术权威。其时中国与前苏联在珍宝岛地区发生了一连串武装 冲突,两国总理为此就边界地区领土问题举行为世界瞩目的外交谈判,陈寅恪为 此事而表态,不知北京方面是否曾就此问题征询过陈氏的意见。而“行将就木” 的历史学家承认自己是“反动学术权威”,表明陈寅恪最终仍与共产党“划清了 界线”--这就是这个传说最传神的一笔,当年人们已这样理解陈寅恪。民间传 说很生动,似乎也“很可信”! 比较肯定的情形是,在这生命最后的二百来天里,陈寅恪已瘦得不成样子, 少数亲朋好友偷偷登门看望,他也一语不发,只是眼角不断流泪。 1969年10月7日晨5时许,陈寅恪走完了他七十九年的人生历程,因心力衰 竭,伴以肠梗阻、肠麻痹而含冤去世。 陈寅恪死得很平淡。一个卓越的知识分子这样死去,在那个年代很普通,很 常见。经年的苦难一朝得结束,于陈寅恪未尝不是一种解脱。很平淡的死,只把 悲壮留给了后人。 对自己的结局,有一点是陈寅恪预测落空的,那就是他先爱妻而去。正因为 这样,在他去世后,令人很伤痛的一件事发生了。四十五天之后,1969年11月21 日晚八时许,陈寅恪的贤妻唐(上竹下员)亦追随九泉下的丈夫去了。按一般的 说法,唐(上竹下员)死于心脏病、脑出血。但在这四十五天中,唐(上竹下 员)从容为自己安排后事。她嘱咐从四川赶来帮忙料理陈寅恪后事的大女儿流 求,若她死后不必再从四川来广州了;并一再寄语三个女儿要好好团结。在这四 十五天中,唐(上竹下员)连一些细微的事情也安排考虑到了,她曾对人言, “待料理完寅恪的事,我也该去了”。唐(上竹下员)去世后,她这种异乎寻常 的安排便解开了生与死的谜底。 死,是轻而易举的。唐(上竹下员)大半生靠药物维系着生命,只需停药数 天,生命的苦痛与哀伤便永远结束。十八年前,“我敬姐志节”的唐(上竹下 员)曾满怀感伤之情写下《哭从姐琬玉夫人》的悼念诗,诗中两次提到“琬玉夫 人”殉夫事,并以敬怀的笔触写下这样两句:“姐母殉夫死,姐亦传其烈”。十 八年后,抹不掉的人生烙印以死亡的形式显现。 七十一岁的唐(上竹下员),平静地了断了缠绕七十一年的人生之凄苦。为 陈寅恪而活着的唐(上竹下员),亦为陈寅恪而死。陈寅恪的人生,应该延续到 1969年11月21日这一天。 四 命运各异,但悲剧却相似。 让我们看看陈寅恪最后二十年来往密切的一些人的最终归宿吧! 陈序经,在1963年兼任广东暨南大学校长,1964年调任天津南开大学副校 长。“文革”期间,陈序经因岭南大学那段经历被怀疑是“美国特务”和“国民 党特务”,受到专案审查。1967年2月16日,一向身体很好的陈序经,在南开大学 面积仅6平方米的临时居所里突然去世。“造反派”坚持说陈序经是畏罪自杀,结 果解剖尸体表明,陈序经死于心脏病突发,时年六十四岁。陈序经身后遗下四、 五百万字的著述。陈序经死后,他暂存在中山大学的三千多册珍贵书籍被学校后 勤部门当废纸卖给了废品收购站,共得款一百二十七元零二角。 周寿恺,五十年代后期任中山医学院副院长,并兼任第二附属医院院长、教 授。“文革”期间因在四十年代曾为汤恩伯、俞大维、陈诚等人看过病而受到一 连串的迫害与凌辱。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周寿恺被秘密地关押在“造反派”私设 的牢房里,饱受摧残折磨。1970年6月15日,对内分泌学素有研究与建树的周寿 凯,因“造反派”拖延时日不给医治而死于胃出血,年仅六十四岁。 梁方仲,“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到冲击,因精神苦闷忧郁成疾,在1970年5月 18日因病去世,年仅六十二岁。 刘节,是运动初期在康乐园第一个受到批判的人。在“文革”期间,刘节共 遭受六十多场批判。最屈辱的一次批判,是斗争完毕,红卫兵们仍意犹未尽,当 场喝令刘节“不准走出去,只能爬出去”。结果,在拳打脚踢与怒骂声的夹击 下,年已花甲的刘节如狗一般爬出了中山大学的大礼堂。当社会传出北京大学教 授翦伯赞不堪受辱自杀身亡的消息后,刘节却这样对人说,“翦伯赞死得不值, 每回开会批判我,我就在心里背诵诗词,会开完了,诗词也背得差不多了。” 1971年,中山大学一份《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的做法》的文件,对刘节有这样 的记述,“刘节旧思想仍顽固,在学习班上还说儒家思想发展的最高阶段是共产 主义精神,还大谈他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吹捧孔子和封建主义。” 1971年“林彪事件”后,“评法批儒”的风云人物杨荣国走红,与“尊孔” 的刘节形成尖锐的对立。杨、刘两人十余年间的恩恩怨怨纠缠已变成一个不可化 解的死结。刘节再遭精神上的迫害。1977年7月21日,刘节死于喉癌,终年七十六 岁。刘节身后遗下十二箱古籍,因其居所潮湿,绝大部分让虫蚁蛀蚀掉,剩下的 残卷不足两箱。 吴宓,“文化大革命”爆发后成为“反动学术权威”,遭受着肉体与精神上 的双重折磨,七十年代初戴上“现行反革命分子”的帽子。1969年,在一场批斗 中吴宓左腿被“扭折”,从此只能倚杖艰难地行立;双目又因白内障一度“全 盲”。陈寅恪晚年遭受“膑足盲目”的痛苦,吴宓都经历到了。这位毕生都具有 书生气的学人,在“文革”期间有这样一个“笑话”:吴宓知道“造反派”即将 来抄家,他想到了写了几十年的日记,便急忙请求一个亲友将日记运走。待这件 事安排妥当,吴宓又忍不住在一本簿子上将此事详尽记录下来。后来吴宓果真被 抄家,抄家者自然找不到吴宓的日记。但抄家者却发现了吴宓述“日记运走事” 的那个簿子,遂按图索骥最终还是将吴宓视作毕生心血的日记悉数抄走。 “迂”得可爱的吴宓,在1971年9月8日给中山大学寄去一信,探询陈寅恪夫 妇的“生死情况。”历二十余年“新风尚”的洗礼,改变不了的还是人生的本 色。在这封给中山大学校方的信中,吴宓有“国立中山大学”,“宓一八九四年 生,在美国哈佛大学与陈寅恪先生同学”等与“文化大革命”极不合时宜的语 句。其时距陈、唐两人去世已近两年。1978年1月17日,时年八十四岁的吴宓去 世。可算高寿的吴宓,如何度过最后屈辱的十年,历史当还有许多“待发之覆”。 黄萱,1966年7月离开陈寅恪回到历史系参加运动。尽管这位善良的女性与人 无争、与世无争,但陈寅恪的命运也就是她的命运。在“揭发批判”最紧张的日 子里,中山大学图书馆的大楼,曾挂出一条从楼顶拖到楼底的巨幅标语,上书 “黄萱与陈寅恪同穿一条裤子”。陈寅恪死后一年,校方依然逼迫黄萱交待所谓 “与陈寅恪的关系”、“为陈寅恪干了些什么坏事”等材料。 1969年,中山大学历史系清查小组在“清理阶级队伍”运动时捕捉到一个 “新动向”:逼令黄萱交出“从剥削阶级家庭得来的不义之财”。该年历史系一 份总结报告逼真地描述了这一“革命行动”的全过程:清查小组第一次找黄萱谈 话,“第一次面对面交锋,黄萱就交出二万元存款”。事后清查小组成员分析, 第一次交锋远未触及核心。第二次谈话,清查小组规定黄萱反复学习“《南京政 府向何处去》、《敦促杜聿明等投降书》两篇光辉著作”,“黄萱流下了眼 泪”。结果,“第二次交锋黄宣交出九万元”,“第三次交锋黄萱交出二十万 元”,“第四次交锋黄萱再交出公债八百元”。在数天之间,“毛泽东思想显示 了巨大的威力”,“黄萱被迫交出了三十二万劳动人民的血汗钱。” 但命运并没有放过一生淡薄名利与金钱的黄萱。1970年,她挚爱的丈夫周寿 恺怪遭折磨而死。其时她正在“五·七干校”,竟不能看丈夫最后一眼,留下了 终生的痛恨。六年后震惊世界的“唐山大地震”,又夺走了她心爱的两个小外孙。 至此,这位目睹了与经历了太多苦难的女性,已把“这个世界看透了”。当 年,陈寅恪对自己这位外表很平凡的友朋曾有这样的评价:“拿得起,放得下”。 1973年,六十三岁的黄萱悄然退休,开始住在广州,后移居故土厦门。在鼓浪屿 那座宽阔的别墅里,这位陈寅恪晚年重要的历史见证人,超然世外,日观云海, 夜听涛声,依然勤奋地读书,静静地感觉日子的流逝。 拿得起,放得下。陈氏知黄萱深矣! 端木正,1957年被错划为右派分子,此事曾引起陈寅恪的不满。这是迄今仅 见的陈寅恪同情右派分子的一次档案记录。“文革”期间端木正再受冲击。1979 年中山大学恢复成立法律学系,端木正出任首任系主任,后兼任中山大学法学研 究所所长。1990年,端木正任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被誉为中国最年长的法官。 在陈寅恪晚年信赖的友朋之中,端木正是最年轻的一个,他目睹了历史的沧桑变 化,他有幸在晚年能为祖国贡献自己的热和光。 历史毕竟在前进! 【历史风云】◆◆◆◆◆◆◆◆◆◆◆◆◆◆◆◆◆◆◆◆◆◆◆◆◆◆◆◆◆ ●          九岁女童的殊荣--隋代李静训墓面面观 (摘自龚良主编《中国考古大发现(上下集)》,山东画报出版社,ISBN 7806033211 这是一本考古专家写给普通读者的读本。取释疑、解谜、改写、补写历史的 角度,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记述了一个世纪以来中国考古领域的33次重大发现-- 从窥探悬棺之谜到潜入水下探宝,从寻觅远古岩画到发掘地下宫殿……讲述了一 个个迷人的故事,展示了中华文明曾经的辉煌。 汉林书城(www.hanlin.com)推荐)   我国汉民族进入封建社会之后,依照葬仪往往把葬地选在远离居住地的城市 效外。尤其是隋唐时期,在城内很少发现有同时期的墓葬。然而,1957年古都西 安市梁家庄附近出土了一座未被盗掘扰乱、保存完好的隋代石椁墓,实属罕见。 墓主是谁?为什么会埋在当时的大兴城内?考古工作者怀着浓厚的兴趣,探究着 它的原委。 一、城里发现了墓葬 1957年,神州大地又一次掀起了基本建设的高潮。古都西安也不例外,明代 的城墙早已容不下城市发展的需要,城市迅速向四周延伸着。施工人员在距离唐 长安城西墙内约一公里的梁家庄附近基建工地上发现了一座残长50米、宽22米的 夯土台基。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闻讯赶到工地,怀疑它是一座建筑 物的遗址。据当地居民反映,这里原来地势很高,历年取土挖掉了很多。 与此同时,一份资料呈现在考古人员的眼前。基建施工单位在工程进行中, 为了解地质情况进行过钻探,在夯土台基下探得了与台基所用纯净黄土完全不同 的五花土,有一探洞遇到坚硬的石质物更是无法下探。这一资料引起经验丰富的 考古人员的极大重视:夯土台基下必有新情况,有可能是墓葬。如果确实是墓 葬,那么是什么时代的,假如是汉代或汉代以前还在情理之中,那时这一带是在 城外,如果是隋唐时期的又如何解释呢?那可是在城内呵!不论如何,按照考古 发掘的规矩,一切结论只能产生在考古发掘结束之后。 发掘开始后,仅仅下挖0. 60米,一座规整的墓葬就展现在人们眼前,那些五 花土就是墓葬内的填土。这是座构筑规整的长方形竖井土坑墓,由墓室和墓道两 部分组成。墓室呈长方形,近地表处长6.05米、宽5.1米;向下逐渐内收,至墓 底部长5.5米、宽4.7米,深度为2.9米。墓道在墓室南壁的正中,为斜坡式,长 6.85米,宽度1.85米--1.60米。这类墓葬形制在考古学上称作为平面呈甲字形的 土坑竖穴墓。 进一步清理填土后,墓室中露出了一具完整的石椁和一方墓志。志石和志盖 合放在石椁的南侧。前文所提到的探铲遇到的石质物就是墓志。那一铲恰巧打在 了志盖的正中。将一方好端端的志盖打裂成4块,所幸志石完好无损。墓志的发现 为解开城里出现墓葬之谜,提供了可信的依据。墓主究竟是谁呢? 二、一个九岁的小女孩 墓志盖上阳刻篆书“隋左光禄大夫女墓志”九字,志石为方形,长宽均近40 厘米,志文楷书,计370字,志文虽短,但解开了两个使人迷惑不解的疑团。 一是,墓主是一个年仅九岁的女童,名叫李静训,字小孩,陇西成纪人。根 据墓志和有关文献得知,李静训家世显赫,她的曾祖父李贤是北周骠骑大将军、 河西郡公;祖父李崇,是一代名将,年轻时随周武帝平齐,以后又与隋文帝杨坚 一起打天下,官至上柱国,开皇三年(583年),在抗拒突厥侵犯的战争中,以身 殉国,终年才48岁,追赠豫、(息阝)、申、永、浍、亳六州诸军事、豫州刺 史。李崇之子李敏,就是李静训的父亲。隋文帝杨坚念李崇为国捐躯的赫赫战 功,对李敏也倍加恩宠,自幼养于宫中,李敏多才多艺,《隋书》中说他“美姿 仪,善骑射,歌舞管弦,无不通解”。开皇初,周宣帝宇文(上斌下贝)、皇后 杨丽华(即隋文帝杨坚的长女)的独女宇文娥英亲自选婿,数百人中就选中了李 敏,并封为上柱国,后官至光禄大夫。据此,可以将李静训与周、隋两代皇室之 关系列简表如下: 杨坚(隋文帝) 杨广(隋炀帝) 独孤皇后 ---- 杨丽华(周宣帝皇后) ---- 宇文娥英 李 宇文(上斌下贝)(周皇帝) ---- 静 李 贤 -------- 李 崇 -------- 李 敏 训   从上面简表中不难看出李静训所拥有的显赫家世,受此殊荣当然也就在情理 之中了。 据墓志记载,李静训自幼深受外祖母周皇太后的溺爱,一直在宫中抚养, “训承长乐,独见慈抚之恩,教习深宫,弥遵柔顺之德”。然而“繁霜昼下,英 苕春落,未登弄玉之台,便悲泽兰之天”。大业四年(608年)六月一日,李静训 殁于宫中,年方九岁。皇太后杨丽华十分悲痛,厚礼葬之。 二是,为什么葬在城内。墓志中记载,李静训死后,当年十二月埋葬于京兆 长安县休祥里万善道场之内。下葬后“即于坟上构造重阁,遥追宝塔,欲(上髟 下方)(上髟下弗)于花童;永藏金地,庶留连于法子”。这段志文清楚地揭示 了李静训的葬仪是不同寻常的。“京兆”是指隋代首都大兴城(唐为长安城), 大兴城以正中朱雀大街为界,东为万年县,西属长安县,“休祥里”(唐称坊) 位于大兴城内皇城西南第二街由北向南第二坊,与隋唐长安城的勘查实测位置相 符。所谓“万善道场”即万善尼寺。唐韦述《西京新记》、清徐松《唐两京城坊 考》中均有记载:休祥坊东南隅万善尼寺。注曰:本在故城中(汉长安城),周 宣帝大象二年(580年)置。开皇二年(582年)度周氏皇后嫔御己下千余人为尼 以处之。开皇三年由故城迁至新都大兴城休祥里。不难理解万善尼寺并非是一般 的尼寺,而是座皇家尼寺。因此,李静训童年夭殇,埋于皇家尼寺之中是合乎礼 制的,以示恩宠。并且在坟上构造重阁,巨大的夯土台基就是构造重阁的遗迹, 可惜早已毁塌,难觅当时的雄伟丰姿了。综上所述可知,李静训生前倍受皇太后 的娇宠,夭殇后埋于距皇城不远的万善尼寺,以慰皇太后思念之情。坟上构造重 阁,日日超度,以祈永生。 三、“开者即死” 清理填土后,一具石椁展现在眼前,石椁由17块青灰色岩石板拼成,通长 2.63米、宽1.1米、高1.61米。石板厚0.14-0.18米,椁壁石板与椁底以榫卯相 接,比较坚固。椁盖由四块石板依次顺放,盖的四边略宽出椁壁。这四块石板大 部分都已断裂,其中南端的一块上面中部刻有“开者即死”四字。李静训墓的制 作者,企图以此四字保墓永固。 去除石椁盖板和四壁后,便露出一具雕刻精致的石棺和放置在石棺盖上和四 周的随葬器物。石棺的外观制作成一座面阔三间的殿堂式建筑,长1.92米、宽 1.89米、通高1.22米。整个石棺仅用8块石板构成,石材都经反复打磨,表面十分 平整,而且还进行了精雕细刻,是件高水平的石刻艺术品。 棺盖由一块整石雕刻成九脊殿堂式屋顶(亦称歇山顶)。山花甚小,垂脊甚 长。正脊的中央置一火珠,正脊两端的东西两边有平直垂脊,南北两端又有角檐 垂脊,屋瓦都是浮雕出的筒瓦,屋檐刻有莲花纹的圆瓦当。无独有偶的是在棺盖 东坡正面的筒瓦上也刻有一行“开者即死”字样。它的字体,雕刻技法等均与椁 盖上的刻字相同,应出同一人之手。 棺身四壁用六块石板构成,四角转角处是曲尺形整石。各石板之间的接缝处 用铁细腰相扣,使之十分坚固。棺西壁刻出三间殿堂的正面,当心间的中央为关 闭着的板门两扇,每扇上刻上门钉5路,每路5钉,但中央近门缝处的一枚门钉为 铺首所替代,所以每扇门仅有24钉。门的两侧有门框柱,上有门额,下有门槛。 框、额、槛上都刻有忍冬纹。在门框柱和屋柱之间各刻一侍女相对而立。侍女髡 髻呈三叠状,是隋代妇女的典型式样,服饰也同样。门的东西两侧各刻有一扇直 棂窗,直棂九根,窗框四周刻与框、额、槛相同的忍冬纹,窗槛下有槛墙,阴刻 精美的龙凤纹。在窗框柱和屋柱之间的壁上刻有莲花、宝瓶、忍冬等纹样,使整 个壁面装饰得更加富丽多彩。 棺身的南端朝向墓道,其形制与西壁正面大门相似。在门框柱与屋柱之间的 墙面上,各刻男侍一人,头戴梁冠、宽袖长袍,拱手而立,一人身后有佩剑,另 一人执笏板,似为一文一武。石棺的北壁和南壁相似,东壁与西壁类同,唯有不 同处是这两面均未刻大门。棺底部以一块长2.18米、宽1.04米、厚0.16米的整石 构成,打磨平整而未施纹饰。 在隋、唐两代的文献中都没有什么品阶的官员方可使用石葬具的规定,我们 从隋至唐安史之乱以前所出土的使用石葬具的墓主情况分析,石椁、石棺仅用于 一品以上的皇室成员和有特殊贡献(文献中常见所谓葬事特加优厚)的勋臣。李 静训是皇太后的宠孙,死后享用石椁、石棺。作为一个年仅九岁的女童,当属于 特加优厚。 四、罕见的艺术珍品 棺盖移开后,棺内露出一层厚10余厘米的淤土,淤土面上有一块丝麻织品, 已经残朽。这是由于长年雨水渗棺内致使盖在尸体上的被子漂浮起的缘故。揭去 丝麻织物和清除淤土后,棺内的人骨和随葬品都显露出来了。人骨虽部分被水冲 乱,但头骨和四肢还保持原来的位置。尸体仰身平卧,双手抱在胸前,头部向 南,面部向上。尸骨上面及四周布满各类随葬品,令人目不暇接。虽历经近1390 年,但由于未被盗掘和扰乱,除易腐物外,其余均保存完好,这是十分难得的, 它为考古研究提供了一批断代典型器。同时也为研究各类器物的放置提供了确切 依据。 李静训墓随葬器物既丰富且精美,这是已发掘的隋代其他墓葬所没有过的。 我们稍占篇幅,罗列一下各类随葬品的名称与数量,看一看一个九岁女童死后占 用了多少财富。 陶俑和明器共90件。这些器物都放置在棺上和棺椁之间的夹缝中,有武士俑2 件,镇墓兽2件,文官俑24件,凤帽俑12件,女侍俑26件,执箕俑2件,陶马、 牛、狗、猪、鸡、鸭俑共16件,陶屋、磨、碓、灶、井明器6件。 瓷器共17件。它们放置的位置除3件瓷罐在棺椁两端的空隙中外,其它均在棺 内,它们是瓷壶3件、瓷罐7件、瓷盒4件和瓷瓶3件。 陶器6件。其中陶罐2件、陶碗2件、小瓶2件。 金银器共31件。均放置在棺内墓主近身处,有价值连城的金项莲1件、金手镯 2件、金戒指2件、金高足杯1件、金发饰1件、衣饰金花1组、金饰品3件。银质的 有银碗、高足杯、小杯、长柄勺、小盒、小银炉、银盘各1件和银筷子1双、指甲 套10枚、斧形饰1件、波斯萨珊朝银币1枚,尚有一些残碎的银饰品,已难辨器形 了。 铜铁器19件。其中铜器14件,有铜片、铜钵、铜镜、有孔铜饰、小刀各1件; 铜(钅焦)斗2件、鎏金小铜铃2件、隋五铢五枚。此外,还有残缺的铜环、铜饰 品等尚未统计在内。铁器极易锈蚀,残存的有铁剪、铁盒、长方形铁器各1件和铁 (钅焦)斗2件。 玉石器有的佩于墓主身上,有的散见于墓主身旁。计有玉戒指2件、玉杯、玉 扣、玉刀、玉兽饰各1件、玉饰4件、玉钗3件、水晶头钗3件、玉白小珠6颗、水晶 珠1颗、玛瑙珠一串共14颗和琥珀饰1件。 玻璃器共24件。有瓶2件、蛋形器2件、杯2件、盒1件、管形器1件、杵形器1 件、长形珠1-枚和小珠5颗。 骨木、漆器共16件。其中骨器5件,它们是骨匕1件、骨梳2件、小骨器2件; 木漆器11件,有木梳1件、木锄1件、残木马俑4片、漆盒2件、漆瓶1件、核桃2个。 其他尚有一些易腐物品的残片如丝织物残片、丝带1节、丝织品2团、麻布残 片8块、草席残片若干、残纸2片、黄纸1卷、贝2个、蚌壳3枚。 从上述230余件随葬品可以看出:陶俑和陶明器属于仪仗类的殉葬品。陶、 瓷、铜、铁、骨、木、漆器是日常服御器,种类齐全,把生前日常所需物品几乎 一件不漏地都殉葬了,唯恐李静训在阴间生活有所不便。这些器皿中不乏精品, 尤其是一些白瓷器是代表了隋代最高工艺水平的。而那些价值连城的金项链、金 手镯、金杯、银碗、银指甲套和众多的玉饰、玉佩件等都是李静训生前所喜爱的 物品,乃至像鎏金小铜铃、玻璃小瓶、杯等,都作为随葬品放入了棺内,恰恰成 为了隋代皇室奢靡生活的真实写照。 李静训墓出土物中,最为令人瞩目的,莫过于那条精美无比、璀璨夺目、价 值连城的金项链了,它实属罕见的精品。金项链出土时套在墓主的颈上,很可能 是墓主生前日常佩用的心爱之物。这条金项链制作技艺之精湛,堪称举世无双, 用“巧夺天工”四字赞誉毫不过分。项链由28个金质球形链珠组成,左右对称各 14个,每个球形链珠均由12个小金环焊接而成,每个小环外又有小焊珠一圈和大 焊珠5颗,其上再各嵌珍珠10颗,珠光闪闪,璀璨夺目。项链的下端是最具争芳斗 艳的部分,居中为一个大圆金饰,上面镶嵌一块晶莹的鸡血石(Coruli),在鸡 血石四周嵌有24颗珍珠。这块鸡血石纯净晶莹,虽在地下埋了千余年仍然鲜艳如 新,光洁明亮,确实珍贵无比。在鸡血石两侧各有一四边内曲的方形金饰,它的 四边、圆环、对角线都是连珠形的小焊珠。再外侧各有一圆形金饰,上镶嵌蓝色 珠饰,周缘亦各镶嵌珍珠一周。最下挂一心形金饰,上面镶嵌一块长达3.1厘米, 极为罕见的青金石。整条项链鲜红的鸡血石、宝蓝的青金石交相辉映,再配以洁 白的珍珠在纯金的烘托下,显得格外鲜艳夺目,雍容华贵,富丽堂皇至极,堪称 是举世无双、价值连城的艺术精品。 由于这串项链具有浓郁的波斯艺术风格,因此有人认为是从中亚或西亚传入 的;也有人认为是我国工匠所精心制作的。制作者究竟属谁虽然尚难定论,但它 确是我国考古发掘中罕见的艺术珍品。 五、结束语 一个年仅九岁的小女孩,生前锦衣玉食,死后又特别享受厚葬,只因为她是 皇亲国戚。这在封建社会中是顺理成章的事。因为森严的等级制度、特权享受是 封建社会赖以生存的基础。 隋李静训墓的发掘对于考古学而言,出土了一批稀世珍宝固然重要,但更重 要的是它提供了一批代表短暂隋代的断代标准器。例如,形似两碗相扣的青瓷 罐,三叠形发髻、面目清癯的女俑等等,都是隋代所特有的,为判断一大批没有 纪年器的隋墓提供了标准器,也为判断一批传世隋代器物提供了可靠的依据。同 时,李静训因是皇亲国戚享用了石棺、石椁,这本身也为隋、唐二代什么人才有 资格享用石葬具提供了研究实例。此外,一批玻璃器皿和具有波斯艺术风格的金 银首饰的出土,为研究中外文化交流、探索我国玻璃器制作的时代、水平等提供 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从历史科学的角度分析,李静训墓同样也证实和提出了不少研究课题。隋文 帝和北周的关系,史书上虽有明确记载,但李静训墓的出土,更从实物史料上加 深了人们对这一关系的认识。隋文帝建国以后,封建统治阶级进一步剥削搜刮大 量财富,贵族官僚生活极端奢侈,李静训墓中的随葬品之丰富正是这一现实的生 动写照。此后,隋朝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日益加剧,李静训死后六年,其 父李敏便因谋反嫌疑被杀,又三年,农民起义的烈火燃遍大地,短命的隋朝旋告 结束。李静训墓的发掘证实了这一发展的必然趋势。考古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 但归根结蒂又属于历史科学的范畴,并大大丰富发展了历史科学的内涵。李静训 墓的发掘,不失为这一观点的一个极好例证。 【菜谱精选】◆◆◆◆◆◆◆◆◆◆◆◆◆◆◆◆◆◆◆◆◆◆◆◆◆◆◆◆◆ 〖猪尾花生汤〗 用料:猪尾一条,花生为猪尾量的一半、丁香8克、盐一小匙。 做法:①花生先煮汤待用。 ②猪尾干煎片刻,待皮稍焦黄,放入花生汤熬至软烂,再加以布包起来的 丁香同熬约25分钟即可。 攻效:养血补脾,益肾强精。 〖十全大补汤〗 用料:党参30克、白术10克、茯苓20克、炙甘草6克、熟地30克、当归9克、白芍 20克、川芎9克、黄芪30克、肉桂3克。 做法:上料水煎2次,取汤400毫升。 功效:补气养血,养脏腑。 (摘自木易编《男性强身保健汤谱大全》,广东旅游出版社,ISBN 780521719X 本书是“生活饮食系列”丛书的一种。 男性一直在社会中占有重要地位,古有“齐家治国”之说。今天的男性依然 要接受来自各方面的挑战,因而会感受不同程度的压力,本书从饮食角度,依循 “药食同源”的传统要领立意轻松地帮助男性解决健康方面的问题。 汤是饮食中基本食法之一,其特点是营养丰富,易被吸收,且制作简单,易 于掌握。本书分“神采”、“强身”、“保健”三个篇章,根据男性的实际需要 和男性自身的生理特点,从明目到除烦到补肾益寿都列出汤谱。) 〖韭菜炒鸡蛋〗 材料:韭菜200克,鸡蛋2只。 做法:每次用新鲜韭菜200克洗净切碎,鸡蛋2只去壳搅匀,加油、食盐同炒熟。 功效:温中养血,温肾暖腰膝。适用于肾虚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等。 〖黑芝麻炖鸡〗 材料:鸡900克,黑芝麻80克,姜汁、盐少许,桂圆肉80克。 做法:1.将鸡洗净,用姜汁搽匀鸡肚,将洗净的黑芝麻和桂圆肉塞入鸡肚内。 2.将鸡放入盅内,加入绍酒及水浸过鸡面,隔水炖3小时,食时放少许盐 调味。 功效:主治心肾虚弱。 (摘自《男性壮阳健身菜谱》,广东旅游出版社,ISBN 7805217203 本书是“生活饮食系列”丛书的一种。 本书主要以男性读者为对象,它综合男性特有的生理特点,分别按潇洒风范 、雄风永健、悠然养身三个方面共收集了三百多个菜谱,旨在通过长期有目的性 的饮食,不知不觉中美化男士翩翩风范、增强男士迷人魅力,提高男士身体素质 ,从而在轻松愉快地饮食过程中为广大男士们带来福音。) ◆◆◆◆◆◆◆◆◆◆◆◆◆◆◆◆◆◆◆◆◆◆◆◆◆◆◆◆◆◆◆◆◆◆◆ 本期编辑:方舟子 汉林书城网站:http://www.hanlin.com 汉林书城email地址:hanlincom@yahoo.com 汉林书城传真号码:619-566-1345 汉林书城邮寄地址: Hanlin Books International P.O.Box 26263 San Diego, CA 92196-0263 U.S.A. 《汉林书摘》文本版(text)存在: “新语丝”:http://www.xys.org/emag/hanlin.html “太阳升”:GB: http://www.sunrisesite.org/gb/?url=/magazine/hanlin B5: http://www.sunrisesite.org/b5/?url=/magazine/hanlin 《汉林书摘》高文本版(hypetext)存在: “汉林书城”:http://www.hanlin.com/hlbk-news/ ◆◆◆◆◆◆◆◆◆◆◆◆◆◆◆◆◆◆◆◆◆◆◆◆◆◆◆◆◆◆◆◆◆◆◆